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农奴为农奴主劳作
农奴的贫困生活
俄国农奴处境
政治: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 经济: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次数
1801-1860年农民暴动频繁
年份
政治上: 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暴动频 发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1860年欧洲国家经济形势比较表
国别 人均收入 (卢布) 71 323 150 175 铁产量 (万吨) 29 385 铁路长度 (公里) 1600 14603 9160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 3.内容 •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 ②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 活 • ③农奴在获得“解放”Biblioteka ,可以得到一块 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 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 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一: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 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 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俄国的1861年改革 有何局限性? 说明亚历山大在改革中尽量维护贵 族、地主的利益,致使改革留下了大量 封建残余。
俄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40.2
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水平落后,速度缓慢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改革根本原因)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 • • • • 1.原因 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②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2.时间 1861年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 4.性质 •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革。 • 5.影响 • ①有利于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 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 ②但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