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十课.ppt
- 格式:ppt
- 大小:719.39 KB
- 文档页数:3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材分析】二战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家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苏联改革从赫鲁晓夫开始,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各种矛盾更加尖锐,戈尔巴乔夫不当的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从而给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本课内容分为两目:第一目: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介绍了赫鲁晓夫在政治、经济两方面的改革及其影响;第二目:苏联的解体,主要介绍了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以及由戈尔巴乔夫改革所引起的苏联历史上的一次军事政变——“八一九事件”,它们都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知识梳理】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1、目的:主要是针对斯大林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2、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经济改革的重点:发展重工业2、影响: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改革仍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1、经济改革:①背景:苏联的经济发展面临停滞的局面②结果: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2、政治改革:①背景: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②影响: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有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四、苏联的解体(1922—1991)1、立陶宛首先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0年3月2、八一九事件:①时间:1991年8月19日②目的:维护苏联本来的联盟体制③结果:失败了④影响: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3、苏联解体:1991年12月,“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
第十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历史要素;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掌握第一次大战后所形成的国际新秩序。
过程与方法:围绕“巴黎和会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会议”“《凡尔赛条约》是否真的是为了缔造民主的和约”“《九国公约》是否真正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等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揭露帝国主义的掠夺性、侵略性和强权政治的本质;通过了解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和《九国公约》的实质,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教学难点: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实质以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法国:战争主战场在法国,伤亡人数达438万人,按人口损失来说是各国中最大的,战争期间的物资损失达2000亿法郎,一向以高利贷著称的法国负债累累,欠美国38亿美元。
英国:一战中遭严重削弱,伤亡212万人,军费超80亿英镑,债务是战前的10倍,其中欠美国就达44亿美元,走向衰弱,但仍有相当实力。
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美国在一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多,四年中工业产值净增380亿美元(翻两番),战时战后欧美欠美国100多亿美元,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战后最大的债权国,黄金储备占世界的40%以上,渐渐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1.阅读图一《巴黎和会的代表》和图二《巴黎和会三巨头》,介绍巴黎和会召开的概况。
设问:巴黎和会召开于何时?图一中“巴黎和会”的代表有哪些?图二巴黎和会“三巨头”指的是谁?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总结:巴黎和会性质——一次分赃会议。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漫画,了解《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
设问:这是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后又与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合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并根据和约规定成立了国际联盟。
1921~1922年,召开了九国参加的华盛顿会议,从而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通过这两次国家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教学对象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搜集和整理资料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但是综合运用史实和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仍需加强,对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两个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概念,学生既要准确掌握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等基本史实及其内在联系,又要掌握概括这两个历史概念的方法,学习难度较大。
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一)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内容、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和作用;国际联盟的建立、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的签订、主要内容和作用。
2.通过揭示美、英、法等国在巴黎和会上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争夺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地位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
3.通过对凡尔赛体系不牢固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4.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宣称的“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社会现象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教材中展示的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凡尔赛和约》内容和凡尔赛体系实质的理解。
2.尝试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进行评价,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评价重要历史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