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5的分解与组成(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6
学前班入学教育第一课时一、认识校园实地走一走、看一看、讲一讲,不能进入花坛、草坪,不攀缘栏杆、墙壁……。
不蹦跳台阶。
二、上课常规训练1.上课铃声一响,停止说话和活动,快步走进教室,安静地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上课铃响儿歌:铃声响,把嘴闭,立即走到座位上;腰挺直,做端正,两脚平平放在地,向前看,头抬起,看谁坐得最神气。
2.老师进教室,学生眼睛看着老师,老师说:“上课。
”班长喊:“起立”,大家恭敬向老师问好。
三、听课1.人坐正,眼睛看着老师,耳朵专心听,边听边思考,不懂的地方等老师讲完可以举手问。
2.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听,如有不同看法,等同学讲完举手发言。
3.听课时,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不想与上课无关的事,要专心致志。
四、儿歌:老师讲课用心听,同学回答仔细听,想一想,评一评,认认真真学本领。
第二课时1、队列训练:排队、列队,站早操队及散队,站放学路队。
2、现场演练:坐(坐端正,手放平)、立(站要直,头要正)、写(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看(仔细看)、听(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说(大胆说,用普通话)等六个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模拟上下课的行为表演。
4、学会使用各种清洁工具,通过操作明白如何清洁座位的顺序。
认识 1【教学内容】:认识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1。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手指头表示1,数图片,理解1表示的数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1,理解它表示的数量,学会写1。
难点:学会写1。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1、可数的物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那你们知道数字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吗?(阿拉伯数字)那你在哪见到过数字?(出示课件)2、师:从今天起咱们就要来学习这些数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
咱们要来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数字学得好!二、新授1、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手指。
《5的分解和组成》(幼儿园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数学乐园》教材中第三章“有趣的数字”第二节“5的分解和组成”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5,理解5的分解和组成,掌握5的加减运算,以及运用数字5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能够熟练掌握数字5的分解和组成,理解5的加减运算,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5的分解和组成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数字5的认识,5的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图片、磁性白板、磁性数字。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数字5的磁性卡片,邀请一名幼儿上台将其分解成两个数字,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磁性白板展示5的分解和组成,如:5可以分成1和4,也可以分成2和3。
(2)教师讲解5的加减运算,如:1+4=5,51=4。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数字卡片,让幼儿进行5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并给予鼓励和评价。
4. 小组讨论(5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磁性白板和磁性数字。
(2)教师提出问题,如:“你们能用数字5完成多少个加减运算?”(3)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磁性白板上的任务。
教师邀请各小组分享自己的成果,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数字5的分解和组成2. 5的加减运算3.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找出生活中的数字5,并与爸爸妈妈分享。
2. 答案:(1)2,1(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幼儿掌握了数字5的分解和组成,以及5的加减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