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检4 金属及其化合物
- 格式:docx
- 大小:216.72 KB
- 文档页数:4
《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质量检测小编寄语: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质量检测,希望对大家学习有帮助。
《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质量检测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红珊瑚栖息于200~2019 m的海域,产于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它与琥珀、珍珠被统称为有机宝石。
在中国,珊瑚是吉祥的象征,一直用来制作珍贵的工艺品。
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其红色是因为在海底长期积淀某种元素,该元素是().A.NaB.FeC.SiD.Cu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而得到的是().①SO3 ②Fe(OH)3 ③H2SiO3 ④NaHCO3 ⑤FeCl2A.③B.①③C.①⑤D.②③3.向100 mL 0.25 mol/L 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A.3.45 gB.2.3 gC.1.15 gD.0.575 g4.下列有关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氢氧化铁可以由相关物质通过化合反应而制得B.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与卤素(X2)反应的生成物均为FeX3C.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Fe(OH)3+3HI===FeI3+3H2OD.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4周期ⅧB族5.将a g CuO和Fe2O3的混合物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b mLc mol/L的稀盐酸正好完全反应;另一份在加热的条件下用H2还原,反应完全时用去H2d L(折算成标准状况)。
则d 等于().A.11.2 bc10-3B.22.4 bc10-3C.22.4 (3a-4bc10-3)D.22.4 (3a-4bc)10-36.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常温下进行如下反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和盐的水解):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100 mL 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pH=14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40 mL 4 mol/L的盐酸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Al3+三种阳离子且pH=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铝热剂中铝的物质的量是0.01 molB.铝热剂中氧化铁的质量是4.8 gC.①中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为3.36 L(标准状况)D.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 mol /L7.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的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的通性,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其反应方程式。
3.掌握铝的化学性质,与酸碱反应的现象,及其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
4.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铁与水蒸气及铝与碱溶液的反应原理。
5.了解两性氢氧化物及氧化物。
6.初步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自主整理一、金属的概况1.金属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5000年前使用青铜器,人类进入金属文化。
先是铜器时代,年前就进入铁器时代,已开始用铁作犁了。
直到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像不透明,,,,。
3.金属的分布:金属元素占总元素的,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第二位是。
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
4.画出 Na Mg Al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5.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反应中,最外层电子容易,单质往往表现出。
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钠与氧气的反应:常温;高温。
2.钠与水的反应:。
3.铝与氧气的反应:。
三、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1.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1.,2.,3.,4.。
2.钠应保存在或中。
四,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酸的反应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 铝与盐酸反应:。
“1+1”互动课堂知识点1 金属元素的特点【例1】: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1)能失去电子的物质(2)能与酸反应的物质(3)原子最外层电子只有一个的元素(4)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以上观点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金属元素特点的认识:(1)能失去电子的物质。
不正确,部分非金属元素在特定的条件下也能失去电子,例如:H------H 。
(3)能与酸反应的物质。
不正确,碱性氧化物也能跟酸反应。
(3)原子最外层电子只有一个的元素。
不正确,氢原子最外层也只有一个电子,它不是金属元素。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精选100题(含答案和解析)2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Fe3+、Ba2+、Al3+、CO32-、Cl-、OH-,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B【解析】【详解】无色溶液不含Fe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若为酸溶液,则含H+、Ba2+、Al3+、Cl-,最多4种,不含CO32-、OH-,若为碱溶液,含Ba2+、CO32-、Cl-、OH-,但Ba2+、CO32-不能同时存在,所以最多有4种,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及离子反应,把握与Al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为解答的关键,尤其要注意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硝酸根离子,否则与金属铝反应得不到氢气,为易错点。
2.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①氢氧化钠有毒②氢氧化钠有腐蚀性③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而潮解④氢氧化钠有挥发性⑤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A.①②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⑤【答案】D【解析】【详解】①氢氧化钠无毒;②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但不是密封保存的原因;③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而潮解,需要密封保存;④氢氧化钠不具有挥发性;⑤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需密封保存.从而得出③⑤符合题意。
故选D。
3.将12.4克氧化钠溶于87.6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8.0% B.12.4% C.16% D.3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据此由参加反应的氧化钠的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由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设生成NaOH的质量为x,则根据方程式可知Na2O+H2O=2NaOH628012.4g x62:80=12.4g:x解得x=16g。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检测-金属及其化合物————————————————————————————————作者:————————————————————————————————日期:单元综合测试三金属及其化合物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为红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无机物质的性质。
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而不生成FeS2,A错误;NaHCO3可受热生成Na2CO3,故NaHCO3的稳定性小于Na2CO3,B错误;在反应进行过程中,硝酸的浓度不断减小,成为稀硝酸后,就有一氧化氮生成,C正确;白磷在空气中加热能够燃烧,故必需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转化为红磷,D错误。
点评:S的氧化性不强,与Fe反应只能生成黑色的FeS。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纯铁不容易生锈;②钠着火用水扑灭;③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A.①④⑤⑥B.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⑤⑥[答案]A[解析]钠在常温时即可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因此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②错;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的氧化,③错。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e 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 .K 、Zn 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C .Li 、Na 、K 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 .C 、P 、S 、Cl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有关性质、元素周期律,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单元质检卷(四)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硅及其化合物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陶瓷、水晶、水泥、玻璃都属于硅酸盐B.水玻璃是纯净物,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
某硅酸盐的化学式为KAlSi3O8,可用K2O·Al2O3·6SiO2表示D.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高纯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项,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硅酸盐;B项,水玻璃是Na2SiO3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项,高纯硅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高纯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2.下列有关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B.硝酸不能与I—、FeCl2等还原性物质反应C.在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只体现了氧化性,没有体现酸性D.可用铝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中的+5价N元素所表现的,A项正确;硝酸能与I—、FeCl2等还原性物质反应,B项错误;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中,硝酸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C项错误;铁、铝在常温下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而不是致密的氧化膜,所以不能用铝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D项错误。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Cl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项,人呼出气体中含有的CO2可与Na2O2反应生成O2,故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正确;B项,Cl2不具有漂白性,错误;C项,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不是因为其硬度大,两者无对应关系,错误;D项,NH3易液化,是其可用作制冷剂的原因,错误。
4。
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绿色杀菌剂,下列有关ClO2制备与杀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可用Cl2和NaClO2制备ClO2,其中n(氧化剂)∶n(还原剂)=1∶2B。
单元质检卷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0宁夏银川一中高三月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路建设所需的大量水泥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豆科植物根瘤菌可以在常温常压下把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C.在含硫的燃料中加入适量生石灰,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D.将废弃的动植物油脂经反应改性制成“生物柴油”,代替柴油作为内燃机燃料的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2.(2020四川德阳调研)为了验证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产物,某同学选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装置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B.拆除E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C.F装置中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物中一定有CO2生成D.C装置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SO2生成3.(2020湖北武汉中学质检)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可用NaClO碱性溶液吸收SO2。
为了提高吸收效率,常用Ni2O3作为催化剂。
该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SO3的酸性比HClO强,所以SO2能与NaClO溶液反应生成HClOB.过程2中产生的氧原子可加快对SO2的吸收C.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为2NiO2+ClO-Ni2O3+Cl-+2OD.当溶液中c(ClO-)相同时,用Ca(ClO)2脱硫的效果比用NaClO好4.某同学设计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①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
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生成了HIO3)。
②向盛有KBr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红棕色。
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生成HIO3时发生的反应为I2+5Cl2+6H2O2HIO3+10HClB.实验②中当CCl4层变成红棕色时可通过分液的方法获得Br2的CCl4溶液C.由上述实验得出Cl2、Br2、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Br2>I2D.由上述实验得出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BrO3>Cl2>HIO35.(2020广西桂林调研)化学反应中会出现“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
高一化学必修1《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是一种暗灰色的金属B.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很容易再得电子,有很强的还原性C.钠比铜活泼,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D.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很容易失去这一个电子,有很强的还原性2.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钠投入水中:Na+H2O══ Na++OH-+H2↑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 Ca2++CO2↑+H2OC.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2+══ Cu+2Na+D.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HCO3-+OH-══ CaCO3↓+H2O 3.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
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A.①③B.②⑤C.③⑤D.②④4.下列钠的化合物与其性质或用途不相..符.的是( )A.Na2O2——淡黄色固体,可作漂白剂B.Na2O——白色固体,性质不稳定C.Na2SO4——用于造纸,医疗上用作缓泻剂D.Na2CO3——性质稳定,可治疗胃酸过多5.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A.KSCN B.BaCl2C.HCl D.NaOH6.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充分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 g B.大于1.06 g而小于2.86 gC.等于2.86 g D.大于2.86 g7.0.1 mol Al2(SO4)3跟350 mL 2mol/L NaOH溶液混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A.78 g B.15.6 g C.7.8 g D.3.9 g 8.向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和MgCl2溶液时,均有白色沉淀的是()A.BaCl2B.Ba(OH)2C.Na2CO3D.KOH 9.下列特点中,所谓“合金”必须具有的是()⑴具有金属特性⑵通过熔合加工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⑷铸造性很好A.⑴⑵⑶B.⑴⑶⑷C.⑵⑷D.⑴⑷10.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
单元质检卷(三)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2021陕西泾阳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高三期中)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A.五彩缤纷的焰火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所致B.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C.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D.无水CoCl2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3.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FeS2SO3H2SO4B.NaCl(aq)Na Na2O2C.Fe FeSO4(aq)Fe(OH)2Fe2O3D.Fe2O3FeCl3(aq)Fe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B.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铁粉起还原作用C.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原因是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D.c(Fe2+)=1 mol·L-1的溶液中:K+、N H4+、Mn O4-、S2-能大量共存5.(2021山东青岛高三开学考试)磷酸亚铁锂(LiFePO4)常用作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利用LiFePO4废料(含铝、石墨)回收锂、铁及磷元素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iFePO4是一种复盐,属于纯净物B.废料中的铝以Al3+形式进入“碱浸液”C.“溶浸”过程发生了反应:2Fe2++H2O2+2H+2Fe3++2H2OD.两次所加“Na2CO3”的主要作用依次是调节溶液pH和沉淀Li+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B.澄清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32Fe(OH)3+3MgCl27.(2021山西太原五中高三第四次模块诊断)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SiO2和Fe2O3等。
单元质检卷(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山东潍坊期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商代后期就已出现铜合金,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C.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D.“文房四宝”中的砚台是用石材制作而成的,制作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2.(2020福建厦门湖滨中学期中)下列是部分矿物资源的利用及产品流程(如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精炼粗铜时,粗铜为阳极B.生产铝、铜、高纯硅及玻璃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黄铜矿冶铜时,副产物SO2可用于生产硫酸,FeO可用作冶炼铁的原料D.粗硅制高纯硅时,提纯四氯化硅可用多次分馏的方法3.(2020浙江7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压钠灯可用于道路照明B.SiO2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C.工业上可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粗铜D.BaCO3不溶于水,可用作医疗上检查肠胃的钡餐4.(2020山东枣庄期末)在给定条件下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MnO2Cl2漂白粉B.N2NH3NO NO2HNO3C.S(s)SO3(g)H2SO4(aq)D.Fe FeCl2FeCl3Fe(OH)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能漂白织物B.Cl2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证明其具有氧化性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及H2O反应生成了CaCO36.(2020北京化学,9)硫酸盐(含S O42-、HS O4-)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
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有H2O参与B.NO2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C.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D.该过程没有生成硫氧键7.(2020河南驻马店正阳县高级中学月考)高纯度单晶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称“半导体”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
1 单元质检4 金属及其化合物 1.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的氧化物粉末是白色的,属于两性氧化物;铁、铜的最高价氧化物粉末都是黑色的,属于碱性氧化物B.铝制品、铁制品、铜制品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均易腐蚀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能采用单质与氯气反应的方法D.常温下Cu、Fe、Al均不能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铁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②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③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氨水中滴入Al2(SO4)3溶液和Al2(SO4)3溶液中滴入浓氨水的反应④铝粉与氧化镁共热可制取金属镁⑤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⑥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
后过滤⑦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铜粉,过滤⑧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A.①②⑤⑦ B.②③⑥⑧ C.②④⑥⑦ D.③⑥ 3.某溶液中有Mg2+、Fe3+、Al3+、Cu2+四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过滤,将滤渣高温灼烧并将灼烧后的固体投入过量稀盐酸,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Mg2+ B.Fe3+ C.Al3+ D.Cu2+ 4.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 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 ④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没有非金属性 ⑤最外层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金属性越强 ⑥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金属元素A.④⑥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⑤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存在Fe3+而没有Fe2+ B.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因为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C.将Na投入到AlCl3溶液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 D.为确证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混有Na2CO3
6.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能实现下述转化关系的是 ( )A+BCA+B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③若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生产、生活离不开各种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化铝可以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仪器B.潜水艇在紧急情况下可用过氧化钠供氧C.NaAlO2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NaAlO2固体 D.不锈钢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在钢铁表面镀上了铬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检验CO2与Na2O2反应有O2生成,可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2O2和浓NaOH溶液,然后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B.某些金属化合物有美丽的颜色,因此可用于制造烟花C.检验Fe3O4中混有Fe2O3,可将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然后取样加入KSCN溶液D.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NaHSO4溶液,沉淀不消失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验某补铁药片(主要成分为亚铁化合物)是否氧化变质,使用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 B.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金属起保护作用C.配制FeCl2溶液时,先将FeCl2溶于适量稀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最后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铁粉D.合金材料都是导体,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10.下列实验中,所加固体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A.在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B.将一小块铝片投入足量NaOH溶液中C.将少量氢氧化铝加入足量的浓氨水中D.常温下将一小块铁片投入足量的浓硝酸中 11.过氧化钠常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 (1)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一包过氧化钠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溶解,加入 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 (2)该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2
质量分数,他们称取a g样品,并设计用下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 。 ②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实验结束时,在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选项编号)。 a.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需冷却到室温 b.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④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 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⑤本实验方案存在的缺陷是 。 12.Ⅰ.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超强的磁性,能用作高密度磁记录的介质以及高效催化剂等。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铁粉,其流程如下: (1)生成纳米级铁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纳米级铁粉在空气中易自燃成黑色固体,但生活中的铁丝或铁粉在空气中加热也不能燃烧,其原因是 。 (3)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通常要通入 ,理由是 。 Ⅱ.甲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纳米级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并验证产物: (4)装置C的作用是 。 (5)乙同学为探究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 将反应后得到黑色粉末X(假定为均匀的),取出少量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微热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浅绿色;有少量气泡产生 Ⅱ 向上述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溶液没有出现红色
乙同学认为该条件下反应的固体产物为FeO。丙同学认为该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丁同学称取5.60 g铁粉,用乙的装置反应一段时候后,停止加热。将试管内的固体物质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得质量为6.88 g。然后将冷却后的固体物质与足量FeCl3溶液充分反应,消耗FeCl3 0.08 mol。丁同学实验的固体产物为 。 13.为探索工业含铝、铁、铜合金废料的再利用,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回答:(1)绿矾的化学式为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3)为了检测滤液D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设计实验方案为(试剂自选): 。 (4)在滤渣B中滴加稀硫酸时,发现反应速率比一般的铁粉反应要快,其原因是 。 (5)若考虑绿色化学工艺,在滤渣E中加入稀硫酸和试剂Y制胆矾晶体,试剂Y为无色液体,则反应④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若不考虑绿色化学工艺,所选试剂Y为1 mol·L-1的硝酸,欲使3 mol Cu全部溶解且溶液中含铜元素的溶质仅为CuSO4,则需该硝酸的体积为 L。 3
单元质检四 1.C 解析:铁的最高价氧化物(Fe2O3)为红色,A错误;铝制品、铜制品不易被腐蚀,B错误;常温下浓硫酸使Fe、Al钝化,发生化学反应,D选项错误。 2.D 解析:①生成Fe3O4;②在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了Al进一步与氧气反应;③因为一水合氨是弱碱,所以正确;④铝的活泼性弱于Mg,所以铝不能置换出氧化镁中的镁;⑤过量的氨水与Fe3+、Al3+反应均生成沉淀,错误;⑥Al(OH)3与过量的烧碱反应生成NaAlO2,过滤除去Mg(OH)2,滤液中的NaAlO2与H2O、CO2反应生成Al(OH)3,正确;⑦又掺进了新的杂质Cu2+,错误;⑧生铁中含碳量最高,错误。 3.C 解析: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过滤,得到的沉淀成分为Mg(OH)2、Fe(OH)3、Cu(OH)2,灼烧产物与盐酸反应后,得到的离子为Mg2+、Fe3+、Cu2+。 4.B 解析:①Fe2+具有还原性,也具有氧化性,错误;⑥由NH4Cl可知错误。 5.B 解析:A选项,只能证明该溶液中含有Fe3+,不能证明不含Fe2+,错误;C选项,如果Na过量最终生成NaAlO2,无沉淀生成,错误;D选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错误。 6.B 解析:电解水溶液一定不会得到钠、铁单质,①③错误;对于②B、C分别为Cl2、HCl,电解盐酸生成Cl2、H2,②正确;对于④A、C分别为Cl2、CuCl2,电解CuCl2溶液生成Cl2、Cu,④正确。 7.D 解析:C选项,NaAlO2+2H2OAl(OH)3+NaOH,因为NaOH不挥发,所以水解不能进行到底,最终还是NaAlO2,正确;D选项,不锈钢是改变了钢的内部结构,错误。 8.A 解析:B选项,制造烟花是利用焰色反应,不是金属化合物的颜色,错误;C选项,Fe3O4与稀硫酸反应也生成Fe3+,错误;D选项,NaHSO4Na++H++SO42-,所以Al(OH)3溶于NaHSO4溶液,错误。 9.A 解析:A选项是检验是否存在Fe3+,不需要氯水,错误;C选项,加入盐酸是防止FeCl2水解,加入铁粉是防止FeCl2被氧化,正确。 10.B 解析:A选项MnO2是催化剂、C选项氢氧化铝与浓氨水不反应、D选项铁发生钝化,只有B选项符合。 11.答案:(1)BaCl2(合理答案均可) (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2CO2+2Na2O22Na2CO3+O2 ③bc ④39𝑉56𝑎% ⑤E到F之间导管内水的体积没有办法测量会引起误差(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过氧化钠变质是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如果样品变质,则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2)④n(O2)=𝑉22400mol,由2CO2+2Na2O22Na2CO3+O2可知n(Na2O2)=𝑉11200mol;⑤反应前E到F之间导管内无水,反应后有水。
12.答案:(1)FeCl2+H2Fe+2HCl (2)纳米级铁粉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大 (3)干燥的HCl气体 HCl能抑制FeCl2水解,且通入的HCl气体可带走水蒸气 (4)制取水蒸气 (5)2Fe3++Fe3Fe2+ (6)Fe3O4 解析:(1)由反应物可知H2是还原剂,N2为保护气;(5)由实验步骤Ⅰ可知粉末中含有Fe,Fe会把Fe3+还原成Fe2+;(6)FeCl3溶液只与粉末中的Fe反应,所以粉末中含有n(Fe)=0.04mol,质量为2.24g,生成物的质量为6.88g-2.24g=4.64g,含有氧的质量为6.88g-5.60g=1.28g,即n(O)=0.08mol,含有铁的质量为5.60g-2.24g=3.36g,即n(Fe)=0.06mol,则n(Fe)∶n(O)=3∶4。 13.答案:(1)FeSO4·7H2O (2)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O2-+CO2+2H2OAl(OH)3↓+H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