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32.26 KB
- 文档页数:16
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管理成本的方法,它能够帮助企业准确地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且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构成和分布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作业成本法主要分为作业成本和作业成本计量。
作业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而作业成本计量是指对这些成本的记录和核算过程。
二、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中小型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
中小型制造企业通常经营规模较小,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和成本管理专家,导致成本计量和核算工作的不规范和不准确。
中小型制造企业通常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过程复杂,导致成本分配困难,无法准确掌握产品的成本构成。
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窄,成本控制压力大的问题。
中小型制造企业急需一种简单易行的成本管理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1. 简单易行: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计量方法来说更为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和记录过程,中小型制造企业可以轻松引入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工作。
2. 核算准确: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准确地核算产品的成本,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生产作业对成本进行分配,保证成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和分布情况,从而及时发现成本异常,做出成本控制的决策,保障企业的盈利能力。
4. 经营决策: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生产计划、销售策略和产品定价,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1. 引入作业成本法:中小型制造企业首先需要引入作业成本法,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成本核算制度和记录制度,培训企业内部员工掌握成本管理技能。
3. 统一成本计量标准:中小型制造企业需要统一成本计量标准,对成本的计量方式、计算方法和记录程序进行规范,确保成本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4. 定期分析成本:中小型制造企业需要对产品的成本进行定期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决策的依据。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是指通过历史运作数据,确定不同作业项目的成本构成,进而为企业决策
提供准确的成本依据的一种成本算法。
在物流企业中,作业成本法被广泛应用于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以及价格制定等方面,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成本分析
物流企业需要了解每个作业项目的成本构成,从而分析每个作业项目的盈利能力。
通
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分析不同作业项目之间的成本差异性,找出成本高的项目,并且
制定相应的成本降低措施,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设定成本标准,监控不同
作业项目的成本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成本控制措施。
例如,在仓储作业中设置库内储存成
本指标,可以帮助企业把握库内储存成本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成本压力点,采取措施降
低成本。
三、成本核算
作业成本法可以为物流企业提供精准的成本核算。
通过对每个作业项目的成本构成进
行分析,企业可以建立更加准确的成本计算公式,实现各个环节的成本累积,最终得出每
个作业项目的最终成本,从而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依据,为价格制定提供支持。
四、价格制订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在制定价格时,企业需要考虑作业项
目的成本构成,并根据成本构成确定合理的价格。
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计算出每个作业
项目的最终成本,帮助企业制定更加准确的价格策略,既能够保证企业的盈利,又能够满
足客户的需求。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_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衡量企业成本的方法,它通过将成本分配给特定的作业来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从而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决策。
在物流企业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提高效率和利润。
首先,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可以用于确定不同运输作业的成本。
物流企业通常需要进行多种类型的运输作业,如陆运、空运、海运等。
通过采用作业成本法,可以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准确地分配给每个运输作业。
直接成本包括燃料、人工和维修费用等与特定作业直接相关的成本,而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保险费用等与多个作业相关的成本。
通过将成本与每个运输作业相关联,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结构,从而做出合理的定价和资源分配决策。
其次,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可以用于评估仓储作业的成本。
物流企业通常需要提供仓储服务,包括仓库租赁、人工、设备等成本。
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将这些成本与每个仓储作业相关联,例如入库、出库、货物管理等。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每个仓储作业的成本,找出成本高昂的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例如,对于成本较高的仓库满足率低的作业,企业可以优化库存管理,提高货物周转率,减少库存租赁和人工成本。
此外,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还可以用于计算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成本。
物流企业通常参与供应链管理,涉及到采购、生产、运输、仓储等多个环节。
通过采用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将成本准确分配给每个环节,包括供应商选择、生产流程控制、物流配送和库存管理等。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清晰了解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成本贡献,帮助企业进行成本优化和资源整合,提高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最后,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可以用于制定绩效考核和奖励激励机制。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量化和可比较性分析,并与作业的绩效和目标进行对比。
企业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高效和低效的作业,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和奖励激励机制,激励员工努力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推动整个物流企业的提升和发展。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运营环境。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物流企业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在物流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分析其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
它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种作业的识别、计量和核算,将资源消耗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匹配,从而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具有科学、合理、精细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1. 作业识别与分类在物流企业中,作业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信息处理等。
通过对这些作业的识别和分类,可以明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和资源消耗情况,为后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提供基础。
2. 资源消耗的计量与核算作业成本法要求对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进行计量和核算。
在物流企业中,资源消耗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消耗。
通过对这些资源的计量和核算,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各项作业的成本。
3. 成本分配与计算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原理,需要将资源消耗分配到各项作业中,并进一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在物流企业中,可以通过建立成本池、确定成本动因等方式,将资源消耗分配到各项作业中,并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四、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效果1. 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避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的一些缺陷,如间接费用分配不准确等问题。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2. 优化成本控制与管理通过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各项作业的成本情况,识别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和重点。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计算和控制生产活动和成本。
在物流企业中,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成本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本文将介绍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并分析其在物流行业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分配到生产活动或服务项目的方法。
物流企业的运作过程中涉及到多种成本费用,包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等。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将这些成本合理地分配到各个作业活动中,并通过监控和分析成本来优化资源利用和降低成本开支。
在物流企业中,作业成本法可以具体应用于以下方面:(1)成本分配:通过将各种成本按照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合理的分配,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每个作业活动的成本构成和资源利用情况。
(2)成本控制:通过监控作业活动的成本表现,及时发现成本超支和变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决策支持: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分析,可以为物流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比如产品定价、投资决策、资源配置等。
(4)效益评估: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量化不同作业活动的效益,分析各项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企业的效益评估提供依据。
3.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优势(1)数据精准:作业成本法可以精确地将各项成本分配到具体的作业活动中,对成本的统计和分析更加精准。
(2)资源优化:通过对成本的分析和控制,物流企业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的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开支。
(3)决策辅助:作业成本法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4)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控制成本超支,降低经营风险,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 提高成本控制能力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可以对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配置和调整,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摘要】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的一种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物流企业。
本文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了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现状、优势、挑战以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得出结论。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物流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采集困难、成本分配不准确等问题。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提高其效益和可操作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作业成本法将在物流企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应用研究、优势、挑战、发展趋势、未来研究方向、结论、目的、意义、总结、展望、关键词1. 引言1.1 背景介绍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物流企业全面了解各项作业的成本构成和分布,发现成本的潜在问题和瓶颈,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
通过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
研究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具体应用状况,分析其优势、挑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物流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推动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意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物流企业精准地计算出每个作业的实际成本,有助于企业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定价策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准确评估作业效率,及时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有利于企业优化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
作业成本法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管理控制,辅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确保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研究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能够为企业提供重要的管理参考和决策依据,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指根据作业成本的变动来决定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在物流企业中,作业成本法被广泛应用于成本核算、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等方面。
本文将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以及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活动(作业)为中心的成本计算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企业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部分。
直接成本与产品生产或服务相关并能够准确分摊;间接成本与产品生产或服务关联,但难以准确分摊。
根据作业成本法,间接成本应当按照作业实际发生的程度来分摊到产品或服务上。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是通过将间接成本按使用量或作业量来分摊到产品或服务上,从而实现准确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1.成本核算在物流企业中,作业成本法被广泛应用于成本核算。
物流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等。
这些成本往往是间接成本,很难直接分摊到产品或订单上。
作业成本法可以根据实际作业量或使用量,将这些成本准确地分摊到相应的产品或订单上,从而实现准确的成本核算。
2.经营决策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物流企业进行经营决策。
通过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可以准确计算出不同产品或订单的成本,从而为企业的价格制定、产品组合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物流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成本情况,调整价格策略,提高盈利能力;还可以根据不同订单的成本情况,优化订单处理流程,提高效率。
3.资源配置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优势和不足1.优势(1)准确性高:作业成本法可以准确地将间接成本分摊到产品或订单上,从而实现准确的成本核算。
(2)灵活性强:作业成本法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地确定成本分摊的基础,适应不同企业的需求。
(3)利于经营决策: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准确计算不同产品或订单的成本,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不足(1)成本分摊难度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物流企业可能会遇到一些间接成本分摊的困难,导致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物流企业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物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法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在国内外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物流企业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物流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
它通过识别和计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作业,将资源消耗与作业相联系,进而将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准确地分配到各项作业上。
作业成本法具有精确性、灵活性和全面性等特点,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三、我国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我国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成本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传统成本法已无法满足现代物流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在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等方面,物流企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成本核算不准确、成本控制不力、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四、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针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通过识别和计量物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作业,将资源消耗与作业相联系,使得成本核算更加准确。
其次,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物流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通过对作业的优化和改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作业成本法还能为物流企业提供全面的成本管理信息,帮助企业进行成本分析、预算制定和决策分析等。
五、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具体应用案例以某大型物流企业为例,该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
首先,该企业识别并确定了装卸作业、运输作业、仓储作业等主要作业。
然后,将资源消耗与各项作业相联系,进行资源消耗的分配和核算。
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该企业实现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有效控制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作业成本法(job costing)是一种逐项计算成本的方法,它在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理论上,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单位进行成本计算和分配。
它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个别作业或项目,可以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并将其分配给相应的作业或项目,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中小型制造企业准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在制造过程中,每个作业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作业成本法可以对每个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并将其归集到相应的作业中,从而得到每个作业的总成本。
这使得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为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提供了基础。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中小型制造企业实现作业成本的分配。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作业可能会共享一部分成本,如生产线设备的折旧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作业成本法可以根据作业的实际使用情况,将这些共享成本进行合理分配,使得每个作业的成本更加准确地反映其实际消耗,避免了成本的过低或过高分配,从而保证了成本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中小型制造企业实现成本的控制与优化。
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计算和分配,企业可以准确地评估每个作业的成本效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对于成本高于效益的作业,企业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成本优化,提高作业的效率;对于成本低于效益的作业,企业可以适当增加投入,提升作业的质量和价值。
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企业能够实现对成本的精细管理和优化,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第一步,确定作业。
企业需要明确生产过程中的每个作业或项目,包括生产线、生产批次等。
每个作业都应具有明确的范围和目标,以便进行成本计算和分配。
第二步,收集成本数据。
企业需要收集与每个作业相关的成本数据,包括原材料购买发票、人工工资记录、设备折旧费用等。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随着物流市场的不断扩大,物流企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成本控制与优化。
在此背景下,作业成本法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企业中。
本文重点探讨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特点作业成本法是企业成本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环节作为核心,将该环节的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
整体而言,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以生产过程中生产环节作为核心。
2. 将该环节的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
3. 把生产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4. 适用于生产流程规范的企业。
二、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1. 将配送事件视作生产环节在物流企业中,配送环节可以视作是生产环节,所以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相关配送成本。
这样的好处是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总成本,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
2. 对物流成本进行定量统计通过使用作业成本法,企业能够将物流成本进行定量统计,将整个物流作业看做是一个个小环节,通过定量统计对每一个环节的投入进行详细分析,在实际的物流作业中来纠正误差,进而同时间促进作业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企业物流成本的优化。
3. 明确物流成本的成分作业成本法可以让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成分进行明确的了解,将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细分,从而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物流成本的构成和分配。
这可以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更加细致、科学的经营数据,有利于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4. 提高物流作业效率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能够深入地了解物流作业的流程,同时也能够对每一环节进行深入地分析,找出作业的瓶颈和问题,在实践中进行改进和优化,优化后的物流作业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逐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总结据不完全统计,物流企业中约70%以上企业借助作业成本法来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和优化。
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进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运作效率,实现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探讨目前,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伴随着高新技术的相继出现,内外部环境的持续优化,物流业的发展拥有了更广阔的前景。
但相对于国外的物流企业,我国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正在被物流成本核算失真、物流成本控制不利和企业组织管理困难等问题所困扰。
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对象是作业成本,它可以准确的计算出复杂的产品成本,并且深入到作业层次,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本文以各学科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现状分析,探讨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物流企业中实施的可行性和如何逐渐的开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最后就应用ABC所带来的弊处和解决办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讨论ABC在中小物流企业的应用,对作业成本法在我国更广泛、更合理运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中小型物流企业成本管理At present,China's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along with high-tech have emerged and continue to optimiz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o have a broader outlook.But with respect to the foreign logistics enterprises,China's small and medium sized logistics enterprises are being distorted logistics cost accounting,logistics cost control adverse and business organizations plagued by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other issues.The accounting object is costing operating costs;it can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cost of complex products,and deep into the operating level,cost-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cost accounting in the logistics problems and defects.In this paper,the various discipline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s a guide,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logistics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gistics and how to carry out applied gradually costing finally brought on the application of ABC to the disadvantages and solutions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suggestions.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BC in the small logistics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for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our broader,more rational use play a role.Keywords:Activity-Based Costing Small and medium sized logistics enterprises Cost Management摘要ABSTRACT一、绪论..............................................................1.研究背景及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二、中小型物流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1.作业.............................................................2.作业成本法原理...................................................三、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物流企业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必要性分析.......................................................2.可行性分析.......................................................四、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运用......................................1.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物流企业的基本原理...............................2.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物流企业的一般核算程序...........................五、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物流企业中运用的建议............................参考文献.............................................................致谢.................................................................一、绪论1.研究背景及意义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物流企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和发展。
而中小型物流企业,则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考验。
中国物流企业虽然数量众多,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少之又少,与国外的现代物流企业相比,它们在经营管理方面比较落后,提供服务方面也难以优胜。
面对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在外部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已经越来越难以驾驭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甚至会导致企业决策失误。
换言之,它必将成为历史。
由于物流企业的产品,也就是所谓的服务产品的特殊性,传统成本方法不能计算出其真实的相应成本,从而不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
因此,寻找适合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已经成为改变当前落后状况的迫切要求。
2.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现状国内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晚于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管理会计学家绪缨首先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运用,抛砖引玉,带动了国内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
20世纪初,随着客观情况的逐步完善,研究作业成本法的学者愈加多了起来。
1999年,财政部重点课题《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在陕西农业机械厂、西安变压器厂等开展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2000年,欧佩玉等就制造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进行了分析研究[17];2001年,胡突明阐述了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其如何运用[18]。
2003年,汪小勇通过模拟核算,得出了作业成本法在快递公司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19]。
通过学者专家们孜孜不倦的努力,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作业成本法有了广泛运用的前提。
(2)国外现状国外以作业为基础的研究开始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1941年,埃里克.科勒最早提出作业概念和作业账户,1952年在他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系统阐述了作业会计的思想。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提出作业成本法的概念,推动了西方学者对传统成本会计系统的反思。
1988年,库珀于《成本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一论作业成本法的兴起:什么是作业成本法系统》一文。
同年,库珀又在秋季号和冬季号《成本管理》杂志上两论ABC,《二论作业成本法的兴起:何时需要作业成本法系统》、《三论作业成本法的兴起:需要多少成本动因并如何选择》。
库珀在三论ABC的同时,与卡普兰联手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正确计量成本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一文。
1989年春,库珀又写了《四论作业成本法的兴起:作业成本法系统到底看起来像什么》。
自1988年夏至1989年春,随着对作业成本法的实际运用,需求,成本动因的选择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分析,为作业成本法的运用打下了理论基础,是源头所在。
社会各界开始对作业成本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美国各大公司,大学和众多知名会计学者开始合作研究作业成本法。
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书籍,例如,1991年詹姆斯.A.布林逊——《作业会计:作业基础成本计算法》,特尼——《ABC的功效:怎样成功地推进作业基础成本计算》等等,他们有利的论证了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以及优势,提出不少新的观点,推动了作业会计的发展,完善和补充了作业的不足之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在,许多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都在积极尝试推行作业成本法。
但其实践应用并不广泛,部分企业的实施效果也不理想。
究其原因,缺乏科学高效的成本计算和生产管理系统,我国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实施作业成本法效果不明显等等,尽管作业成本法已为人所熟知,但很多时候对它的运用都仅仅停留在一个比较很粗浅的层面,而没有把它当作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中小型物流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1.作业作业是指连接资源与产品的纽带,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消耗资源的行为,它是作业成本中的一个最基本而又非常重要的定义[20]。
作业成本中的作业指的是企业为达到其经营目的所发生的各项活动。
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企业为客户设计一系列作业,成为有序完整作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