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格式:pdf
- 大小:984.75 KB
- 文档页数:4
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以臭氧髓核消融术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150例陈旧性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胶原酶组和射频热凝术组,各50例。
联合组患者CT引导下行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应用胶原酶和射频热凝术,胶原酶组患者CT引导下行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应用胶原酶,射频热凝术组CT引导下行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应用射频热凝术。
随访3个月后,对比各种方法的临床疗效。
结果陈旧性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退行性变,髓核失去弹性,纤维环出现裂隙。
150例患者CT下O3注射后盘内分布呈弥散状。
联合组的有效率和胶原酶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有效率和射频热凝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酶组和射频热凝术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陈旧性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引导下行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应用胶原酶和射频热凝术的效果好,值得临床选用。
关键词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髓核消融术;临床疗效;胶原酶;射频热凝术2012年1月~2014年6月作者对50例陈旧性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使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应用胶原酶和射频热凝术进行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在本院就诊的陈旧性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男76例,女74例,年龄38~66岁,平均年龄(42.31±3.64)岁。
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联合组、胶原酶组和射频热凝术组,各50例。
5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程10~19年,平均病程(15.46±6.78)年。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联合组患者:取适当体位,腰椎常规俯卧、颈椎常规仰卧,以3 mm薄层CT扫描病变间盘,确定椎间盘病变的范围和部位,据此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结合中药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结合中药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用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治疗组78例采用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结合口服中药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臭氧消融术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rotrusionofthelumberintervertibraldisc,PLID)是指由于外伤或退行性变导致椎间盘纤维环撕裂而出现的髓核膨出、突出或脱出,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最常见影响生活工作的疾患。
1995年Pietrogrande[1]首次报道经皮穿刺治疗椎间盘疾病,1998年Muto[2]报道臭氧治疗椎间盘93例,有效率为78%,2004年开始在国内应用,以后国内臭氧治疗椎间盘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我院在2007年引进臭氧发生仪并开始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治疗。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病例纳入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根据McCu-llock标准:①腿痛腰痛;②神经支配区运动、感觉减退;③直腿抬高试验正常50%,加强试验(+);④膝反射、跟腱反射异常。
腰椎CT或MRI 检查明确诊断。
达到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须同时具备下述条件方能入组:①临床症状明显,包括持续性腰腿痛、跛行等;②脊神经受压体征阳性或感觉异常;③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④经保守治疗6周以上效果不佳者。
病例排除标准:①合并椎管严重狭窄,腰椎滑脱的;②有精神障碍的患者;③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④突出物明显钙化的。
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申文龙;杜丽;刘书田;王炎
【期刊名称】《中华全科医学》
【年(卷),期】2008(6)9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方法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行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
分别在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浓度为60μg/ml臭氧5~15ml,总量<30ml。
结果根据MacNab评价标准,显效51例(59.30%),有效21例(24.41%),无效14例(16.28%),总有效72例(83.72%)。
结论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方便、高效,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
【总页数】2页(P916-917)
【关键词】经皮;臭氧髓核溶解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申文龙;杜丽;刘书田;王炎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33.1
【相关文献】
1.经皮穿刺臭氧介入髓核溶解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J], 张玉萍
2.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髓核消融术与经皮椎间盘内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J], 贾成宏
3.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附50例报告) [J], 赵长安
4.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附50例报告) [J], 赵长安
5.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附50例报告) [J], 赵长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手术方法痔切闭术组采用常州市康迪医用吻合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吻合器。
采用腰麻或腰硬联合麻,取截石位,用4把组织钳于齿线上方钳夹痔根部黏膜并将其向外拉,注意不要钳夹齿线以下任何组织,以免术后疼痛。
于齿线上方1.5c m 处作痔体荷包缝合,环行一周约6针左右,将装好垫刀圈的抵钉座送入肠腔,收紧荷包线打结将痔核固定在中心杆上,将抵钉座中心杆与推钉器的弹簧管对接,顺时针旋转推钉器底部调节螺母,边旋转边将吻合器轻轻向外牵拉,以便直视下将痔核塞入中心杆周围。
拧紧过程中,助手扒开肛周皮肤,确保肛管皮肤不卷入吻合器内,已婚女性患者应常规行阴道后壁触诊,避免荷包缝合过深将阴道后壁切穿。
将螺母拧至最大限度,其底部的指示刻度对齐后打开保险并予击发作吻合处理。
2手术配合2.1术前准备2.1.1心理护理本组多数患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或加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且对手术期望值较高。
术前一日进行访视,了解其病情、心理,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备、麻醉方式、麻醉及手术的体位、手术流程,需患者配合的地方等。
解释痔切闭术的优点,与其他治疗方法的区别以及手术成功的例子,解答患者的疑问。
通过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恐惧心理,鼓励树立信心,以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应对手术。
2.1.2物品准备常州市康迪医用吻合器有限公司生产的K G Z ~32m m 吻合器,一次性管形吻切组件。
专用手术器械包内备组织钳、剪刀、中、小弯血管钳和持针钳、缝针、肛窥。
另备10号丝线、亚甲蓝针剂20m g 、布比卡因5m L 、凡士林纱布数块。
2.2术中配合2.2.1巡回护士配合要点①手术体位:安置截石位时应注意患者两腿高度以腘窝的自然弯曲下垂为准,过高可压迫腘窝。
两腿宽度为生理跨度(45°),大于生理跨度时,可致内收肌拉伤。
并将膝关节摆正,避免腓总神经受压损伤。
在患者臀下垫一个小沙袋,并将手术床摇头低15°。
②手术完毕,用丁字带固定肛门处敷料。
CT引导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研讨【摘要】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
方法在CT的引导下,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25mg/ml 臭氧/氧气混合气体20~30ml;盘外(神经根周围)注射浓度25mg/ml臭氧/氧气混合气体5~10ml,神经根周围注射得宝松注射液1ml,观察疗效,对所获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术后随访2~3个月,按照MacNab疗效评定标准[1]。
优21例(36.2%),良35例(60.3%),差2例(3.5%);优良率96.5%。
结论CT引导下的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腰椎间盘;臭氧;髓核消融术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欧美国家已开展了十几年,而国内才起步。
本院于2008年10月引进该项技术,在CT的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4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90例,女84例;年龄18~80岁,平均41.2岁。
病史3个月~11年。
均有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及体征:即腰痛、放射痛;单侧或双侧直腿抬高实验阳性。
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其中L3/4,L4/5两节段突出12例;L4/5突出48例;L4/5,L5/S1两节段突出84例;L5/S1突出30例。
1.2材料与方法本院使用的是山东产的二代臭氧发生器,穿刺针为19~20G日本产穿刺针。
术前详细查阅病人的相关资料;CT、MRI等影像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后方能行治疗。
术式:病人取俯卧位于CT扫描床上,腹部垫枕减少腰椎生理曲度,使椎间隙后部增宽以利于穿刺。
在下腰段顺其纵轴贴上金属标记尺,行CT扫描,确定突出的椎间盘间隙。
选择突出最明显的层面为穿刺层面。
术中心电监护,取侧后方入路,先划线,以其间隙上一棘突下缘中点为中心。
根据病人的身材、胖瘦,选脊柱中旁外6~8cm为进针点。
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发表时间:2009-12-14T11:35:50.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5期供稿作者:伍丽萍[导读] 术后康复应因人而异,任何运动要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作为准则,应循序渐进的增加强度伍丽萍(桂林市第六人民医院外科广西桂林 541001)【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5-0175-02臭氧消融术是由欧洲广泛兴起的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技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椎间盘突出的臭氧消融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因其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和接受。
我院开展在CT引导下行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消融术50例,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7~64岁,平均住院时间4 d,涉及的椎间盘主要为:L2~L3、L3~4、L4~L5或/和L5~S1,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经CT或MRI扫描确诊,病程在4个月至4年,经多种保守治疗无效并符合臭氧治疗适应证。
1.2方法患者俯卧于CT扫描床上,下腹部垫软枕使腰部略呈屈曲状,在CT影像导引下确定体表穿刺点,做标记,常规消毒皮肤、铺巾。
在标记处用利多卡因10ml局麻。
使用22号穿刺针,沿标记处刺入黄韧带注入3ml过滤空气将硬膜囊推开。
穿刺针经患侧硬膜外间隙制入突出物直达椎间盘内,再次扫描确认针尖位置无误后盘内注射浓度为60ug/ml的臭氧10ml。
如需加用注射胶原蛋白酶者,留针5分钟在CT引导下缓慢后退穿刺针至突出物内,注射胶原蛋白酶600U水溶液2ml。
5分钟后注入40ug/ml臭氧5ml,退针后局部按压5分钟,创可贴外敷,平车返回病房。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据文献报道,手术患者术前夜焦虑和恐惧得分最高[1]。
我们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同时为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必要时于术前晚给予镇静剂,保证充足睡眠。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治疗采取臭氧消融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将本院确诊为LIDP的3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的方法分作对比组与治疗组各15例,对比组运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治疗组运用臭氧消融术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的疗效见效快、住院时间短、治疗的有效率高,与对比组相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对于LIDP 的治疗采取臭氧消融术具有显著的效果,可缩短住院的时间与治疗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标签:臭氧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疗效LIDP是一种常见于骨伤临床中的疾病,其发病率大概是15%,传统对LIDP 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牵引法、推拿法、按摩法、小针刀疗法以及外科手术方法等,这些治疗方法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往往难以根治,而外科手术治疗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与创伤[1]。
因此,采取微创治疗成为患者的迫切需求,而微创治疗主要包括胶原酶的溶解术、激光椎间盘的减压术以及经皮腰椎间盘的摘除术等,本院主要采取的是臭氧消融术,并对该手术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现将临床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的是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所收治的确诊为LIDP的患者,共为30例,其中,男性为18例,女性为12例,年龄最小是37岁,最大是52岁,平均是47.2岁;患者有17例为腰椎间盘的单间隙突出,有13例为2个间隙突出;将患者随机分作对比组与治疗组各15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对比组:基于患者板床硬卧休息,用双氯芬酸钠与塞来昔布等缓释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与炎症反应,并用盐酸乙哌立松片对患者的肌肉进行松弛,同时配以推拿按摩与牵引治疗。
治疗组:使用CT进行引导,确定穿刺的位置后对穿刺的位置加以铺巾消毒,行局部麻醉,并在CT的介入下降穿刺的方向调整好,以明确穿刺部位。
若LIDP 患者为旁中央型取患侧脊柱中线旁开一个6~10厘米的小口行后方穿刺;若LIDP 患者为腰椎间盘的膨出症或者后正中的突出,则经过神经根和硬膜囊间以神经根和小关节间穿刺,使突出物到达盘内,接着分别在干盘内和突出物的中央及盘外注射40~60g/ml浓度的臭氧5~15毫升,总剂量不能超过30毫升,在椎旁注射的水平是30g/ml的臭氧5~15毫克,总剂量不能超过30毫升,也可以按照患者的临床情况实施椎旁封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