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操作及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19.21 MB
- 文档页数:84
腰椎间盘臭氧治疗的护理体会【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多发病和常见病[1]。
严重者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我院自2007年至今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380例开展的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治疗,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80例,男性248例,女性132例,年龄18-84岁,平均5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
1.2 症状体征患者均表现为患侧腰背部疼痛及下肢麻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磁共振或ct检查为腰椎间盘突出。
1.3 仪器设备 dsa机,zamt-80臭氧治疗仪,21g多侧孔酒精注射针。
1.4 方法手术在dsa引导下进行,建立静脉通道,予以心电监护,患者取健侧卧位,根据影像资料选择穿刺点,设定臭氧浓度为40ug/ml,穿刺成功后用注射器抽取臭氧迅速注入椎间盘,常用臭氧气体剂量为10-25ml,最后注入复方倍它米松、vitb12及利多卡因混合液后拔出针,穿刺点用无菌贴膜覆盖。
1.5 结果穿刺成功380例,其中266例患者术后症状即明显缓解,直腿抬高70°,加强试验阴性;77例患者术毕症状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直腿抬高60°,加强试验阳性;20例患者术后出现腰背部胀痛及下肢放射痛加重,1周内症状即缓解或消失;17例患者症状无改善。
所有患者术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2 护理2.1 一般护理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了解病史,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等。
术前给患者详细介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手术方法及同传统手术治疗的区别、术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积极与患者沟通,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帮助其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
2020年10月中国内镜杂志Vol.26No.10第26卷第10期China Journal of EndoscopyOct.2020经皮椎间孔镜联合射频臭氧消融术治疗合并高信号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李涛,胡胜利,谢维,朱凌,吉璐宏,严浩,陈旺,陈祝江,高雪伟,杨波,邓昶(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脊柱微创科,湖北武汉430079)摘要:目的观察运用经皮椎间孔镜(PELD )联合射频臭氧消融术治疗合并高信号区(HIZ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完成PELD联合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资料,最终纳入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7例。
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32~70岁,平均52.5岁。
分别于术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记录患者腰腿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 )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和改良MacNab 标准评价患者的手术疗效。
结果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75min;出血5~10mL,平均6mL。
术中无硬膜囊撕裂、脑脊液漏、椎间盘炎等并发症出现;术后3个月1例患者同节段复发,予以椎间孔镜翻修。
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
37例患者术前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83±1.26)和(8.25±0.23)分、出院时为(2.80±1.34)和(3.07±1.25)分、术后1个月为(2.14±1.15)和(2.38±1.27)分、末次随访为(2.05±0.79)和(1.64±0.52)分;术前ODI 评分为(75.31±15.34)分、出院时为(28.14±8.53)分、术后1个月为(16.16±7.58)分、末次随访为(11.42±4.13)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和微创治疗操作规范的专家共识(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纤维环断裂及髓核突出使腰椎间盘组织局限性移位而压迫邻近的韧带和神经根导致腰痛及下肢疼痛,是严重影响患者劳动力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
60%~80%成人在一生中的某一时期发生过腰腿痛,复发率为60%~85%,其中35%的患者发展为椎间盘突出症,如果既有腰痛又有坐骨神经痛,则多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以L4~L5及L5~s1常见。
1975年Hijikata首次报道了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85年Onik发明了自动椎间盘摘除器,20世纪90年代以后PLD在我国发展迅速,相关技术已趋成熟。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其他介入和微创治疗尚包括经皮椎间盘化学溶解术(chemonucleolysis,CN),经皮椎间盘激光消融术(pereutaneous laser disk decompression,PLDD),经皮椎间盘臭氧消融术及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等。
这些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基本操作及疗效评价相似,关键技术是经皮椎问盘穿刺。
为规范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和微创治疗,使之能进一步安全、有效、持续地发展,特制定了本规范化操作专家共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必须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检查。
临床症状主要有:下腰痛及背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神经受压症状、肌肉萎缩和(或)瘫痪、问歇性跛行、肢体麻木或发凉等,其中坐骨神经痛为常见的症状。
临床体征包括:特殊步态、脊柱侧凸畸形、压痛点、腰部活动受限、下肢肌肉萎缩及肌力下降、感觉改变,以及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屈颈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仰卧挺腹试验、趾伸屈试验阳性等,其中,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和感觉改变最有价值。
必备的影像检查方法包括cT和MRI,备选检查有腰椎x线片、椎间盘造影及骨盆x线片;术前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有助于腰椎问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价,但不作为常规检查。
日本国际腰椎医院有哪些先进的治疗方法日本国际腰椎医院是一家治疗腰椎疾病的专业医院,拥有世界尖端的当天出院腰痛治疗。
日本国际腰椎医院不仅积极为海外患者提供当天出院的腰痛尖端微创疗法,还一直坚持与患者一同分析腰病原因,解除腰病困扰。
日本国际腰椎医院主要有五大尖端疗法:1、DST(Discseel ™)(椎间盘修复再生治疗)治疗方式:局部麻醉后,将穿刺针(直径约0.8mm)插入椎间盘内。
通过穿刺针向椎间盘内(髓核)注入药剂,修复椎间盘并且使其再生的疗法。
药剂为生理活性物质,导致过敏或副作用的可能性极小。
治疗时间约为40-60分。
治疗后30分即可行走,1小时后可出院。
治疗后3-6个月可见很大效果。
办公室或是轻体力工作的患者第二天即可上班,但是激烈运动或是重体力劳动需要2周后酌情开始。
疗法特征:•可以修复被压扁的椎间盘,使其再生•可以代替脊柱内固定术或其他外科手术的疗法•做完外科手术又复发・恶化的患者,也可以考虑本疗法•对身体负担小,也适合80岁以上的患者2、PIDD - 经皮凝胶植入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方式:局部麻醉后从后背将穿刺针插入病变的椎间盘内,注入凝胶,椎间盘内压力变小使突出来的髓核缩回的疗法。
治疗后不会使椎间盘的容量减少,注入的凝胶会成为椎间盘的一部分起到缓冲作用。
正在考虑椎间盘摘除术(MED或PELD等)等外科手术,但是担心会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可以考虑此疗法。
治疗后需静养30分,1小时左右即可出院。
疗法特征:•适合激光、外科手术后没有效果的患者•改善椎间盘的缓冲机能•是代替激光或是外科手术的新疗法•手术时间约为30分~40分3、PLDD - 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方式:局部麻醉后从后背将穿刺针插入病变的椎间盘内,通过穿刺针发射激光。
椎间盘中央的一部分髓核通过激光的烧灼出现空洞,从而使突出的椎间盘缩回,可减轻对神经的压迫,缓解因压迫而引起的疼痛、麻木。
疗法特征:•当天出院,对身体负担非常小•几乎不留伤痕•可减轻对神经的压迫,改善疼痛、麻木症状•手术时间约为30分4、PODD - 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治疗方式:通过穿刺针注射臭氧到椎间盘的髓核内,改善由于椎间盘炎而引起的腰痛,以及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而导致的神经痛。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3到6个月的疼痛,其多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中国,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约为35.9%。
有卫生经济学研究也显示,在欧洲每年慢性疼痛治疗的费用超过2000亿欧元,而在美国超过1500亿美元。
因此对慢性疼痛的治疗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目前慢性疼痛治疗的常规手段有药物治疗、微创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起效慢、时效长,并且长期使用有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因此,慢性疼痛的治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构体,有较强的氧化性。
大量的基础和临床实验揭示,臭氧可促使机体产生活性氧和脂质过氧化物,进而在组织中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并改善局部组织的缺氧情况和血液循环。
欧洲臭氧治疗学会主席Gerd Wasser认为臭氧的作用来自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生成和供应,安全有效。
臭氧治疗正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应用于慢性疼痛中,因其疗效显著、安全环保、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就臭氧在慢性疼痛的三大主要分类(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发现其可以改善疼痛引起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归纳臭氧治疗的罕见并发症。
1.臭氧与炎性疼痛1.1脊柱相关性疼痛脊柱相关性疼痛最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约66%的成年人罹患过腰背痛,主要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
椎间盘及周围神经根臭氧注射术是一种可缓解病人腰背痛的治疗方法。
其机制为:①抑制局部炎症反应;②产生氧气缓解髓核缺氧;③降解髓核内的蛋白多糖,使髓核固缩而减轻压迫症状;④使椎间盘局部的氧化应激平衡。
Muto等多中心研究报告显示,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2200例,术后6个月随访1750例,有效率80%;术后18个月随访1400例,有效率75%。
胡永胜等的研究用两种不同浓度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均取得良好效果,且高浓度(60μg/ml)组的臭氧椎间盘髓核消融术疗效好于中等浓度(40μg/ml)组。
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前术后护理作者:卢爱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射频热凝及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
方法:通过对60例行经皮穿刺椎间盘射频热凝+椎间盘臭氧消融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
结果:60例患者术后24h、术后3d、术后1M、术后3M随访Macnab[1]评判效果优良,疼痛较术前均有改善。
结论正确、细致、耐心的护理和功能锻炼,对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效果至关重要。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临床常见多发病,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多见于青壮年,给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虽然腰椎各节段均可发生,但以4/5椎间盘最为多见。
根据一项调查[2],我国的老年群体中,大约有超过六成的人有腰腿痛历史,而且这六成比例中有4% ~6% 的病情比较严重,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对60例LDH患者开展了经皮穿刺椎间盘射频热凝+椎间盘臭氧消融术,通过科学、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3 ~65岁,平均36±2.8岁。
病史3月~20余年,经保守治疗2个月以上无效,经CT或MR检查后确诊者。
1.2 疗效评价标准术后疼痛指标,根据Macnab标准判定疗效。
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运动。
良:偶有疼痛,能做轻工作。
可:有些改善,仍有疼痛,不能工作。
差:症状继续存在。
2 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治疗后,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Macnab评价好于术前。
术后疗效稳定,无不良反应。
3 护理方法3.1 术前护理3.1.1 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患者心理,根据不同心理需求做针对性的个体护理,详细向患方讲解此手术的先进性及优势。
腰椎射频消融术-物品准备•(一)一次性物品•(1)注射器•10ml--4个•20ml--4个•(2)一次性手术衣/布类手术衣--4个/1包•(3)医用外科口罩--4个•(4)医用手术帽--4个•(5)外科手套•8#--2副•7.5#--2副•(6)无菌长针头--3根•(二)无菌物品•(1)切开包•(2)持物桶•(3)射频针连接线•(4)射频针•(三)消毒/治疗盘用品•(1)碘伏•(2)酒精•(3)手消毒凝胶•(4)棉签•(5)开瓶器(带砂轮)•(6)止血带(静脉穿刺用)•(7)胶布•(四)设备•(1)射频机•(2)臭氧机•(3)心电监护仪(长线)•(五)体位用品•(1)体位枕3个•(2)布单中单-2个•(六)文件/其它用品•(1)手术清点单•(2)安全核查表•(3)记号笔•(4)钢尺•(5)定位针•(6)氧气扳手•(7)接线板•(七)药品•利多卡因•灭菌注射用水•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一)一次性物品•(1)注射器•10ml--4个•20ml--4个•(2)一次性手术衣/布类手术衣--4个/1包•(3)医用外科口罩--4个•(4)医用手术帽--4个•(5)外科手套•8#--2副•7.5#--2副•(6)无菌长针头--3根•(二)无菌物品•(1)切开包•(2)持物桶•(3)射频针连接线•(4)射频针•(三)消毒/治疗盘用品•(1)碘伏•(2)酒精•(3)手消毒凝胶•(4)棉签•(5)开瓶器(带砂轮)•(6)止血带(静脉穿刺用)•(7)胶布•(四)设备•(1)射频机•(2)臭氧机•(3)心电监护仪(长线)•(五)体位用品•(1)体位枕3个•(2)布单中单-2个•转下页•(六)文件/其它用品•(1)手术清点单•(2)安全核查表•(3)记号笔•(4)钢尺•(5)定位针•(6)氧气扳手•(7)接线板•(七)药品•利多卡因•灭菌注射用水•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