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一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一一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

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

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一一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一一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一一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一一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一一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一一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一一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一一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一一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一一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一一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一一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一一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一一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一一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一一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一一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一一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一一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一一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一一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一一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一一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一一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一一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一一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一一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33、再认一一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34、重现一一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35、遗忘一一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36、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8、无意想象一一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39、有意想象一一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

40、再造想象一一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1、创造想象一一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42、幻想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想象。

43、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叫动作思维

44、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的思维叫形象思维

45、抽象思维一一以概念为支柱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叫抽象思维?

46、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

47、集中思维一一朝着一个方向,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叫集中思维?

48、分析与综合一一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思维过程的基础,并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

49、情感一一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50、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51、应激一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52、道德感一一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53、美感一一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4、理智感一一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5、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

的过程。

56、意志行动- 在意志支配下进行地行动叫。

57、动机一一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容动力。是需要动力

作用的直接体现。

58、意志的自觉性一一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楚

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地意志品质。59、意志的果断性一是指一种善于明

辩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积极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60、意志的坚持性一一是指不屈不挠地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

61、意志的自制性一一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62、个性一一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63、需要一一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64、兴趣一一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特征,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

65、个性心理特征一一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

66、间接兴趣是指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兴趣.

67、能力一一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总是和活动联系在

一起,成为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

68、性格一是指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

69、气质一在心理学中,把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

称为气质。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变化的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

以及指向性特点。

70、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

71、创造能力一一是指在活动中,有目的的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与产品的能力。

72、学习一一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

73、意义学习一一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叫意义学习

74、机械学习一一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

75、接受学习一一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

76、发现学习一一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

77、学习动机一一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

78、学习兴趣一一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79、概念一一是指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80、概念同化一一是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有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概念

1、简述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答: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非常复杂,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独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

非线性关系。具体说来,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表现为:(1)低智商的人不可能有高的创造力;

(2)高智商的人既可能有高的创造力,也可能有低的创造力;(3)低创造力的人其智商水

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力的人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力。

2、简述创造力的定义以及培养创造力的具体策略。

答:创造力: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具体策略:(1)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训练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3)利用“头脑风暴法”,开发创造力“头脑风暴法” ;(4)掌握创造技巧,训练创造力。

3、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答: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7中独立的智力,每种智力都有其特殊额神经基础,这7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符号系统。加德纳提出的7种智力

是: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

4、简述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答:斯滕伯格提出了人的智力是由三部分构成,即成分智力、背景智力、经验智力。成分智

力是指人们在计划和执行一项任务时的心理机制,它包含三种机能的成分:元成分、操作成

分、知识获得成分。背景智力主要是指与个体的生活背景相关的能力。经验智力是个体运用

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

5、简述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度。

答:吉尔福特提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智力结构理论,他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智力活动内容,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智力操作,即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智力活动产品,即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

6、吉尔福特与其同事认为创造力的六个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

(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地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方案。

(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5 )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

(6)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能进行意义

的变换。

7、简述发散思维及其特点。

答:发散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

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发散思维具有以下特征:(1)流畅性是指在既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数量的多少。

(2 )变通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式,不墨守成规,能随机应变,开创不同类型或维

度的解题思路。

(3 )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8、简述韦氏智力量表的三大优点。

答:(1 )韦氏智力量表具有复杂的结构,不但有言语分测验,还有操作分测验,可同时提供三个智

商分数和多个分测验分数,能较好地反映一个人智力的全貌和测量各种智力因素。

整个韦氏智力量表的三套量表互相衔接,适用的范围可从幼儿直至成年,是一套比较完整的

智力量表。(2)韦氏智力量表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既克服了计算成人智商的困难,又

解决了在智商变异上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3)韦氏智力量表临床应用的多,积累了大量的

资料,已成为临床测验中的重要工具。

六:论述题:

1、试述创造力的特征及其培养途径与方法。

答:创造力的特征:(1)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

(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地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

多种方案。

(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

想。

(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5 )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

(6)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能进行意义

的变换。

创造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1)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训练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3)利用“头脑风暴法”,开发创造力“头脑风暴法” ;(4)掌握创造技巧,训练创造力。

2、论述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智力测量需要哪些基本要素?

答: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良好的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

的基础和自然条件。有研究发现:遗传关系越密切,个体之间的智力越相似。但是遗传只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

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在遗传和环境对智力的作用上,遗传决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这个上

限只有在一种理想的适时环境下才能达到;而遗传所决定的上限越高,环境的作用就越大。

智商测验包括十一个项目,有常识、理解、算术、类同、记忆、字词、图像、积木、排列、拼图、符号测验等。

五、简答题:

1、列举至少4种弗洛伊德理论中的防御机制,并举例。

答:(1)压抑:指力比多冲动被排除到意识之外,进入到潜意识之中。神经症就是压抑的结果。

(2 )退行:就是以儿童的方式行动,从而避免成人角色所导致的焦虑。如病人小时候就以

害怕为由,睡觉时要求将自己卧室的们与父母卧室的门半开着,

后来的那种症状实际上就是 一种退行。

(3) 合理化或文饰作用: 就是以社会认可的好理由, 取代个人内心的真理由。“吃不到葡萄 说葡萄酸”。

(4) 反向作用:就是以与真实欲望相反的方式行事。如本来想接近异性,却表现出回避或 疏远。

2. 人格的定义中包含哪些基本的含义?

答:人格的定义中包含五层含义: (1)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即个人与环境的互 答: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

分,由一些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使本我 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调节、控制或迟延本我欲望的满足。所谓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是

个体在社会道德范围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

特别是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而形 成

的,遵循自我完美原则。 4、简介几种常用的人格测验 。

答:(1)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 ):卡特尔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 可以用16种特质来描述,因此绘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适合于16 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 :艾森克将人格划分为 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维度,并绘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这个测验包括成 人问卷和少年问卷两种,分别适合调查 16岁以上和7岁-15岁两个年龄段的儿 童。此问卷成人式包括85个题目,少年式包括74个题目。(3)主题统觉测验(简 称TAT ):主题统觉测验就是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统觉来解释含义不明的图画。

TAT 由30张具有情境但主题含糊的图片构成,要求被试根据卡片上的情境编故 事。

5、简述五因素人格理论并举例说明。

答:(1)神经质反映个体情感调节过程, 反映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例

如焦率、愤怒、抑郁等。(2)外向性来表示人际互动的数量和密度、对刺激的需要以及获得 愉悦的

动方式。(2)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

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往往由一些特质所构成。

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等特

点。 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

3、简述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

(3) 人格就是这样一种蕴蓄于中、形诸于外 (4) 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意味着人

能力。例如:热情、积极等。(3)开放性描述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对经验的开放性被

定义为:为了自身的缘故对经验的前摄寻求和对的理解,以及对陌生情境的容忍和探索。例如:想象力、审美等。(4)外倾性是评估个体喜欢与他人一同出现的程度,而宜人性则考察个体对其他人所持的态度,这些态度一方面包括亲近人的、有同情心的、信任他人的、宽大的、心软的,另一方面包括敌对的、愤世嫉俗的、爱摆布人的、复仇心重的、无情的。例如:信任、顺从等。(5)尽责性指我们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方式,评估个体在目标导向行为上的组织、坚持和动机。例如:能力、责任感、自律性等。

六、论述题:

1、你的人格首要特质是什么?试全面分析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环境因素。

答:人格的首要特质是指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的人格特质,它在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

性的地位,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

影响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主要有:(1)产前环境与出生过程:环境因素对一个人的影响不是

从出生才开始的,而是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就开始了。(2)家庭:一个人早年的经历比以后的经历对人格的形成影响更大。许多研究表明,来自父母的影响子女人格形成的因素非常

复杂,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管教方式,另一类属于情感、态度。(3)学校: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学校逐渐成为儿童的重要活动场所。人生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在学校

度过的,而这个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人格成长以至定型的重要时期。学校中影响人格形成的因

素主要有:师生关系、同伴关系、集体气氛和学校里的各种教育活动。(4)社会阶层:一个人家庭和受教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阶层,阶层的区分主要取决于所拥

有的物质财富,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因素是社会声望、受教育程度、机会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控

制程度。(5)文化:同一社会文化的成员具有相同性,即使来自不同的阶级。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所谓“国民性”上。

2、试用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给自我画像,并分析你最突出的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

答: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人所共有的一些特质。所有人都具有这些特质,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在这些特质上分别加以比较。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倾向。

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主要表现在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其中环境因素又包括产前环境、出生过程、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阶层和社会文化等。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普心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 律的科学。 2.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活动,然后进行 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 3.反射: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4.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5.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活跃的 状态的过程。 6.抑制: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阻止皮层的兴奋和器官机能 的活动。 7.动型:即动力定型,是指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 一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一次出现。 8.反映: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 的过程) 9.意识: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 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10.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2.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感受性: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 14.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5.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 阈限。 16.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 式的统一。 17.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 18.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19.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20.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1.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指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22.错觉: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 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23.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或再认)。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 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4.遗忘: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地再认与回忆,(用信息加工的 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中英文版

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中英文版)

————————————————————————————————作者: ————————————————————————————————日期: ?

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 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 -(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information) 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华师大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构词的备用单位。 3兼类:指在词义上有联系,并在不同的场合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的词类的语 法功能的词。 4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5零声母: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是说,它们的声母是“零”,所以把不用辅音充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 6离合词:现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洗澡”、“理发”合起来算一个词,分开用时“我洗了个澡”,“我这个月理了两次发”,算两个词。这类词称之为离合词。 7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方面。 8紧缩句: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紧凑,指语气上紧,隔开分句的语音停顿没有了,缩是缩减,指结构上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 9辅音的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例如发辅音【p】时,上下唇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因此,双唇就是【p】的发音部位。 10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11活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适应某种修辞上的需要,将甲类词偶尔或临时用在乙类词 上,这就是词的活用。 12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共分成两个大类:单句和复句。 13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14语义场: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以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 15语法功能:词与词相结合的能力和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16语义指向:是句子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指非连续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五.名词解释 1.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 2.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3.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4.感觉后象: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5、道德感:个体根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 的一种情感体验。 6、能力: 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情绪情感具有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形式,又有千姿百态的表情行为,并且伴随着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此外,情绪情感还在多维度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情绪情感虽然也是脑的机能,但它并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是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1854年,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代替律: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4.什么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二者的关系如何?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二者关系成反比,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1、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及其应用。遗忘先快后慢,不均衡,所以要经常复习,先密后疏。 3、简述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 4、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对整体属性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异: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 5、能力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力知识技能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会产生发展停滞和衰退的阶段能力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能力,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史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彼此互促进相互系。 七.论述题 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 (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英文写作名词解释

What is a summary? A summary is a short piece of writing that gives the main facts or ideas of a story or article,etc.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summary? It should be objective,that is,the writer does not include any ideas of his/her own. It should be complete ,that is,the writer does not leave out important facts or ideas. It should be balanced,in other words,the writer gives equal attention to each main idea. The goal of a summary? It is to give readers an objective,complete,accurate and balanced view of something(an article,a story ,a novel,a play,etc) Paragraph unity A unified paragraph contains only sentences that explain or support the general statement made in the topic sentence.Any sentence that does not relate to (=is not connected in some way)the main idea will not develop it. How to achieve paragraph unity? Begin with a discussable point and express it in a topic sentence. Stick to this single point throughout,that is,all other sentence should be about this point. Prove or develop the point;don 't merely repeat it. Link your sentence to make your ideas easy to follow. How to outline (=to give the main facts about something) a story? Divide the story into smaller parts. Summarize each part in one sentence. Number your sentence summaries to make them an outline of the story. What is a narrative paragraph? A narrative paragraph is one that briefly describes an incident or a personal experience. Requirements that a good narrative paragraph should meet? Though its length is limited,it is complete,that is,it has a beginning,middle and end. It includes as little conversation as possible. Its sentences are connected by suitable linking words or expressions. Here are some common time linking words/expressions. Afterward later when shortly afterward soon while the next day/night then Paragraph coherence(Coherence is connection ) A coherent paragraph is one in which every sentence after the first is connected to the one before it,to the topic sentence ,or to both ,and readers can readily follow the writer 's train of thought(= a related series of thoughts) An incoherence paragraph is one in which the sentences are badly connected or not connected at all,and the readers are likely to lose their way. How to achieve paragraph coherence? Arrange sentence in a clear order. Use correct pronouns Use correct link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What is exposition?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题第一章: 绪论 1.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语言: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 言。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 代xx著作为语法规范。 5.方言: 方言俗称地方话,它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的 人民使用的语言。 6.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第二章: 语音

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叫语音。 2.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3.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的幅度的大小有关。 4.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的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5.音色: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喉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8.元音: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9.音节: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10.声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12.声调: 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15.声母的发音方法: 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16.调值: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17.相对音高: 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18.调类: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19.儿化: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20.辅音音位:

国际公法英文名解汇总纲目版

国际公法英文名解汇总纲目版 第一章国际法导论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 Jus civile 市民法 Jus gentium 万民法 Jus inter gentes = law of nations 万国法/万国公法 Positive morality 实在道德 International comity 国际礼让 Treaty on European Union = Treaty of Maastricht 《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Naturalists 自然法学派 Solidarists 社会连带法学派 Normativists 规范法学派 Positivists 实在法学派 Sources of law = sources du droit = fontes juris 法律渊源 Monism 一元论 Dualism 二元论 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 Jus cogens 强行法/强制法/绝对法 Sovereignty 主权 The Right of People to Self-determination 民族自决权 第三章国际法主体 Single State 单一国 Federation 联邦 Confederation 邦联 Protected State 被保护国 Permanent Ueutralized State 永久中立国Fundamental Right 基本权利 Secondary Rights 派生权利Right of Independence 独立权 Right of Equality 平等权 Right of Self-preservation 自保权 Right of Jurisdiction 国家管辖权 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属地管辖权/属地优越权 Personal Jurisdiction = nationality jurisdiction = active personality principle 属人管辖权/国籍管辖/积极国籍管辖 Protective Jurisdiction = passive personality principle 保护性管辖权/消极国籍管辖 Universal Jurisdiction 普遍性管辖权 Judicial immunities 外国国家的司法豁免权Recognition 国际法上的承认 Effective control 有效统治 Succession 国际法上的继承 第四章国际法上的居民 Nationality 国籍 Inhabitant 居民 Original nationality 原始国籍/出生国籍 Jus sanguinis 血统主义 Jus soli 出生地主义 Acquired nationality 因加入而取得国籍Naturalization 入籍/归化 Release 放弃(国籍) Deprive 剥夺(国籍) Dual nationality 双重国籍 Active conflicts 国籍的积极抵触 Stateless person 无国籍人 Passive conflicts 国籍的消极抵触 Alien 外国人 Deportation 驱逐出境

现代汉语2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语法: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大小音译结合体的聚合组合规律(高更生) 2.语法单位:构成语法体系的大小不同的音译结合体 3.语法体系:一是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二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它是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 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的系统性。 4.句法结构:由词构成的组合体 5.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6.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7.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的词。 8.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9.短语: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又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言单位。 10.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是 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11.中心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12.独立语: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前后别的词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不互为 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的特殊成分叫独立语。 13.单句: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意思的语言单位。 14.句型:按句子结构类型划分出来的类;句类是根据全句语气分出来的类。 15.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做句法成分得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法 成分 填空题 1.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层级性。 2.词类划分的三个依据:意义、形态、功能。 3.虚词的三个特点: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 独做句法成分;三是不能重叠 4.短语的五种基本类型: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 5.短语的两大功能:做句法成分,独立成句 6.句法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动语、中心语 7.句型: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又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又分 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叹词句、拟声词句。 8.句式:主谓谓语句、主谓作宾句、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 9.句子的变换方法:移位、增添、删减、替换。 10.语法研究的三个层面:句法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 11.复句类型:联合复句、偏正复句 12.联合复句:并列复句、顺承复句、解说复句、选择复句、递进复句 13.偏正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转折复句。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绪论 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 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 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语音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黄本) 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13、边音:发音时舌尖和上腭的某一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流出,造成边音。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阿里系各个概念英文缩写名词解释大全!!!

阿里系各个概念英文缩写名词解释大全! GMV 成交笔数:拍下的订单笔数,包括未付款的。 GMV 成交金额:拍下的订单总金额,包括未付款的。支付宝成交笔数:通过支付宝付款的订单笔数。 支付宝成交金额:通过支付宝付款的订单总金额(不是指确认收货完成了交易,仅指买家完成了付款的动作,因此可能会因为退款,这个数值比商家实际收到的款项高)。支付宝使用率:支付宝成交金额/GMV 成交金额(珠宝66% ,饰品 82%) 支付宝使用率的辅助参数:支付宝笔数/GMV 笔数(当支付 宝使用率很低时,可用此参数看是否正常(80% 以上)。因为采用限时折扣相关促销工具时,支付宝收到的款项是折扣价,销售记录中显示的是原价,会导致二者比率过低。)IPV : itemPageView ,商品详情页面打开数。 IPV_UV :商品详情页面访客数。在线商品数:在线的商品数量(SKU )。 购买UV :通过支付宝付款的访客数。 店铺UV :到达店铺任何页面的独立访客数。

店铺PV :PageView ,店铺所有页面的总打开数。 佣金:根据扣点百分比,和当日商家支付宝实际收到的金额实时划扣的佣金金额(确认收货后,卖家支付宝账户实际收到的款项为准)转化率1 : IPV_UV/ 店铺UV (到达店铺的访客,有多少进入了商品详情页面。)体现店铺首页、自定义页、分类页是否具备足够的导购能力。 转化率2 :购买UV/ IPV_UV (到达商品详情页面的独立访客,有多少付款购买。)体现店铺单品页面图片、描述等是否能刺激购买。 店铺转化率:购买UV/ 店铺UV (转化率1*转化率2:到达 店铺任意页面的访客,有多少付款购买。目前珠宝平均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 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3.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 5.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 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6.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7.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 言。 8.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即地点方言。 9.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 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7 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性质,即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 2. 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3. 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普通话语音的轻声和非轻声音节的主要区别就是音强的不同。 4. 反之,声音就短。在普通话中,轻声音节的音长要比非轻声音节短一些。 5.,指的是声音的个性、本质、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 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的不同形式(包括发音体的不同、发音方法的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的不同)决定的,只要其中有一项因素改变,就可以形成不同的音。 6. 出的就是音素。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 7.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 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8.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9.07/05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 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汉语里的塞擦音有j q zh ch z c 10.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

生物化学中英文名词解释汇总

生物化学上册中英文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部分:糖类 1.糖(Saccharide):糖是多羟醛或多羟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2.单糖(monosaccharide):也称简单糖,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类,是多羟醛或多 羟酮。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galactose)。 3.寡糖(oligosaccharide):又称低聚糖,是由2~2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类 物质。可分为二糖、三糖、四糖、五糖等。 4.二糖(disaccharide):又称双糖,是最简单的寡糖,由2个分子单糖缩合而成。常见 的二糖有蔗糖(sucrose)、乳糖(lactose)、麦芽糖(maltose)。 5.多糖(polysaccharide):由多分子单糖或单糖的衍生物聚合而成。 6.同多糖(homopolysaccharide)由同一种单糖聚合而成,如淀粉(starch)、糖原 (glycogen)、纤维素(cellulose)。 7.杂多糖(heteropolysaccharide)有不同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聚合而成,如透明质酸 (hyaluronic acid,HA)、肝素(heparin,Hp)等。 8.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又称粘多糖,氨基多糖和酸性多糖。是动植物特 别是高等动物的结缔组织中的一类结构多糖。例如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等。 9.蛋白聚糖(proteoglycan):由一条或多条糖胺聚糖和一个核心蛋白共价连接而成,糖 含量可超过95%。主要存在于软骨、腱等结缔组织,构成细胞间质。由于糖胺聚糖有密集的负电荷,在组织中可吸收大量的水而赋予粘性和弹性,具有稳定、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10.糖蛋白(glycoprotein):短链寡糖与蛋白质以共价键连接而形成的复合物,其总体性质 更接近蛋白质。糖蛋白的寡糖链参与分子识别和细胞识别。 11.糖脂(glycolipid) 12.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第二部分脂质 1.脂质:lipid是一类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 2.储存脂质(storage lipid)、结构脂质(structure lipid)、活性脂质(active lipid) 3.单纯脂质(simple lipid)、复合脂质(compound lipid)、衍生脂质(derived lipid) 4.脂肪(真脂(fat)、脂肪酸(fatty acid,FA)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和部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 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现象就叫做音变。 19.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20.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21.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可以区别词义,区分词性,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很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 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2.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3.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5.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16.汉语规范化: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的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17.乐音: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8.噪音:不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9.语言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交际作用的语言其语音总是附载着一定的语音内容—词义,表示特定的社会概念,而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音内容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成俗的,即词语所表示的意义是由社会赋予的,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20.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式,是用两个汉字相拼来标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是由上字取声,下字去韵和调想拼和而得出的。 21.音节: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22.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3.音位: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中英文哲学名词解释

形上学(Metaphysics):研究我们所接触的物质世界的背後到底是什麽,甚至这个物质世界到底存不存在。(见"唯物主义"及"唯心主义") 美学:研究一件事物要具备什麽元素才能称得上是"美"。 伦理学:研究人应以怎样的行为标准去生活,才能为人类带来幸福。 生态哲学(Ecophilosophy):研究世界各地的哲学及文化趋势与地球生态的关系。 一元论(Monism):宇宙万物都是由同一种元素造成的。 二元论(Dualism):宇宙万物都由两部份组成的。例如:柏拉图的二元论是"宇宙分为理型世界与感官世界"(见"理型论")。 无神论(Atheism):宇宙没有神。 一神论(Monotheism):全宇宙只有一个神。例如:基督教。 多神论(Polytheism):宇宙中有多过一个神。例如:佛教。 不可知论(Agnostism):无法确定是否有神存在。 泛神论(Pantheism):认为假如神是无穷无限的话,他便应存在於(他所造的)万物中。 自然神论(Deism):相信神在创造宇宙万物之後,只会透过大自然显现自己,绝对不会透过超自然的方式显现。 知识论:关於知识的起源及其本质的一些理论。 宇宙论:关於宇宙、时间及空间的来由和它们的本质的一些理论。 理型论:宇宙分为"理型世界"和"感官世界",比如说:人是由肉体(理型)和灵魂(感官)组成的。 机械论(Machanistism):一种世界观,认为宇宙万物都在相同且永远不变的规则下活动,因此所有的变化都能用数学精确地计算出来。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研究人类的个体的存在,一个人的存在方式。 理想主义(Idealism):相信在生命的基本物质上,有一种精神、思想存在着。 虚无主义(Nihilism):每一件事物都没有特别的意义,怎样都可以。 理性主义(Rationalism):在学习知识上,理性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