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葫芦娃案例分析

葫芦娃案例分析

葫芦娃案例分析
葫芦娃案例分析

“葫芦娃”争权案的基本意义

动画电影中的角色造型(属于美术作品)与文字剧本著作权的归属——这一动漫乃至艺术创作领域的基本法律问题,最近因“葫芦娃”造型创作者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争夺“葫芦娃”角色形象著作权案被公布为2012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之一而再次引人注目,但这一标杆案在细究之下却颇让人举足无措,目前这一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已引起文学艺术界及相关法律界越来越大的关注和深思。

“葫芦娃”争权案的由来与进展

2008年,胡进庆、吴云初以“葫芦娃”造型著作权人身份,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起诉珠海出版社和北京世纪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版销售的《魔法大迷宫——金刚葫芦娃》侵犯其“葫芦娃”造型著作权,案号(2008)朝民初字第29515号案。诉讼中,从媒体获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下称美影厂)绕开15年前1993年作出的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1992)静法民字第23号民事判决书及(1993)沪中民终字第1869号民事判决书对“葫芦娃”角色造型的美术作品著作权归属申请人胡进庆、吴云初的生效判决认定,瞒着胡进庆、吴云初,以打假为名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汕头市宏裕化妆品有限公司,主张该公司商标图案侵犯1986年至1987年形成的葫芦兄弟角色造型美术作品著作权,获得该院(2008)沪二中民中五(知)初字第224号判决支持。胡进庆、吴云初从媒体获知该判决后,一方面被迫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撤诉,另一方面以著作权人身份要求该案二审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准许参与诉讼或重审,上海高院通知胡进庆、吴云初应另案提起确权诉讼。2010年1月,原告胡进庆、吴云初获准向指定管辖法院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诉被告美影厂,主张“葫芦娃”(即葫芦兄弟和金刚葫芦娃)角色形象造型的原创美术作品著作权归原告所有,一审法庭2011年8月4日作出(2011)黄民三(知)初字第28号民事判决书,错误认定“葫芦娃”角色造型稿形成于影片摄制组成立后的1985年底,不支持原告本案诉请主张,根据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二)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规定,认为原告只能享有署名权,“葫芦娃”角色造型的美术作品著作权归属被告。判决理由主要为:虽然原告胡进庆、吴云初创作了“葫芦娃”角色美术作品的当时没有著作权法,也没有合同约定,但当时《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也仅规定,用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名义或其他集体名义发表的作品,版权归单位或集体所有”,作者创作成果归属于单位是毋庸置疑的行业惯例和社会约定俗成,且创作成果在美影厂主持下完成,原告也获得了工资、奖金及福利,创作成果归法人是社会普遍认知,原告也获得了酬金和奖励,没有证据表明原告就著作权向美影厂异议过,因系争著作权属于被告故原告不享有著作权保护,而且“葫芦娃”的知名度源于被告的投资与发行。原告胡进庆、吴云初不服上诉后,二审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重新调查本案“葫芦娃”角色造型初稿的形成情况,一审被搁置的关键证人——《葫芦兄弟》动画片创作时任美影厂厂长的严定宪(孙悟空动画角色造型美术作品作者)和时任美影厂创作办公室主任的蒋友毅——也获准出庭作证,该院于2012年3月27日作出(2011)沪二中民五(知)终字第62号判决书。该判决纠正了一审对“葫芦娃”角色造型创作的错误认定,“查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美影厂倡导创作系列动画电影。1984年,杨玉良创作《七兄弟》文学剧本梗概,该素材被厂方认可。其后,胡进庆独立创作了《葫芦兄弟》的若干台本及造型初稿,后经吴云初补充修改‘葫芦娃’造型,报美影厂创作办公室审核,通过后再报厂长审批。1985年11月,《葫芦兄弟》(最初名为《七兄弟》)正式立项,成立摄制组,开始进行拍摄。其时,美影厂并无关于作品权利归属的规定,厂方与作者均缺乏著作权的概念,谈论权利的问题,是‘很不光彩的事情’。《葫芦兄弟》动画片在拍摄时,蒋友毅曾要求创作人员不得在影片拍摄期间将连环画对外投稿,但制片完成之后是否投稿,则厂方不干涉”,判决还确认美影厂认可胡进庆、吴云初创作的《葫芦兄弟》连环画在电影公映前已经在美影厂合办的《动

画大王》杂志上连载出版的事实。但遗憾的是,二审判决名义上依据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二)项,但实质理解上自行其是地冠以“特殊职务作品”论调,维持原判,其具体理由为:首先,当时没有就系争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签订合同的原因是当时没有职务作品著作权法律规定;其次,由于当时无著作权制度,谈论权利是“很不光彩的事情”,这说明,完成工作任务所创作的成果归于单位是当时的普遍认知,而上诉人遵守《葫芦兄弟》拍片时不投稿的规定就是表明了上诉人认可被上诉人美影厂对角色造型的支配权;再次,而被上诉人不干涉上诉人投稿不能视为对权属问题的表态;最后,应对上诉人的作者人格予以尊重,由上诉人享有署名权。

在前述一二审判决生效情况下,胡进庆、吴云初仍然不服,于2012年12月依法向上海高级人民法院提起申诉,要求再审该案。上海高院于2013年4月12日决定对该再审申请立案审查,并于4月27日召开了听证。

在“葫芦娃”案再审立案审查期间,2013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2012年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案,“葫芦娃”角色形象著作权权属纠纷案位列其中,随后4月26日,该案也入列2012年上海十大知识产权案。最高人民法院对“葫芦娃”案公布的案情为:“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双方当事人的确没有就系争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签订书面合同,但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行为,故应深入探究当事人行为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及其真实意思表示,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判断系争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针对动画电影的整个创作而言,完成工作任务所创作的成果归属于单位,是符合当时人们的普遍认知的。且双方均认可被上诉人有权对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造型进行支配,故从诚信的角度出发,上诉人不应在事后作出相反的意思表示,主张系争角色造型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因此,‘葫芦娃’形象依法应当认定为‘特殊职务作品’,由胡进庆、吴云初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享有”。

但实际案情与双方的法律观点却远未被人所知。

“葫芦娃”争权案的主要争议

一、判决对法律条文理解上有枉法之嫌:对照法律条文,不难发现判决所持“特殊职务作品”论实为不该有的逻辑乌龙。

该案上海一二审判决均根据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二)项“(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得出职务作品归法人所有而不归创作者所有的结论。但对照法条,很容易发现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二)项受制于该款主文限定,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由此,判断职务作品创作人是否享有著作权的思维逻辑应该是:有第十六条第二款(二)项情形的,必判断有署名权无著作所有权;无第十六条第二款(二)项情形的,就不能判断有署名权无著作所有权。显而易见,根据该案二审判决承认的当时不存在有关职务作品属于法人的法律规定与制度、也不存在系争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合同约定的情况,应得出不能判断胡进庆、吴云初对“葫芦娃”职务作品无著作所有权的结论。但是,上海二中院判决名义虽适用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二)项,实际根本不根据该规定主文内容来认定职务作品著作权,并随心所欲冠以无依据的“特殊职务作品”论,结果导致了事实认定与法律依据的自相矛盾。可见,这种法条解释已经脱离了著作权法的限定,是荒诞枉法的。

二、判决中被屏蔽的经质证的关键事实与判决认定事实相反:庭审中大量的举证事实表明,系争“葫芦娃”角色形象著作权早已确认归属职务创作人,根本不存在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法定情况:

1、系争作品著作权早在1993年判决的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1992)静法民字第23号《葫芦兄弟》著作权侵权案判决及其二审(1993)沪中民终字第1869号生效判决,就已清楚认

定胡进庆、吴云初享有葫芦娃造型美术作品著作权。

2、1992年2月21日,上海高院民庭、上海市出版处当时针对(1992)静法民字第23号案中承办法官就有关动画电影中的文字剧本、人物造型、画面分镜头台本的著作权归属等法律适用问题的拜访,明确回复:“拍片时,没有明确剧本、人物造型、画面分镜头台本的权利属厂里,那这些东西的著作权应属各自的作者,并且这些东西是可以独立出来的。如根据剧本改写成电影分镜头剧本,这种分镜头剧本也可以独立,也可在杂志上刊登出来,不署制片厂的名,而署创作者的名。”

3、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1992年3月7日征求上海美影厂在涉及《葫芦兄弟》绘画作品著作权纠纷案【即(1992)静法民字第23号案】“这件事”上是否做原告时,厂长常光希一度表示“是应该作为原告告被告”,但承认美影厂对《葫芦兄弟》分镜头角色造型美术作品“肯定是职务作品”,而“职务作品大部分版权归个人,使用权归厂方。”随后1992年3月8日,上海美影厂特地盖章致函静安法院,明言“关于本厂职工胡进庆等人诉沈如东等人侵犯著作权一案,本厂表示不介入诉讼”,直接放弃了争夺“《葫芦兄弟》”造型设计在内的美术作品著作权。目前“葫芦娃”争权案因2008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绕开胡进庆、吴云初,以相关著作权人自诩进行司法打假而引发,不知这是胡进庆和吴云初出尔反尔,还是上海美影厂出尔反尔?

4、二审判决已经确认,胡进庆、吴云初创作的《葫芦兄弟》连环画在动画片公映前已经在上海美影厂合办的《动画大王》杂志上公开出版连载;当时担任上海美影厂厂长的严定宪先生(孙悟空造型设计人)证实出版有稿费;上海美影厂当时主管创作生产的蒋友毅先生称不允许创作人在《葫芦兄弟》动画片摄制制片期间画连环画投稿,但之后厂里不管,而且厂里对创作人的连环画出版不干涉并鼓励。但上海二中院却将这一情况视为上海美影厂对系争“葫芦娃”造型美术作品具有著作权的证明,实在牵强。事实上,创作人这种遵纪行为属于不干扰正常工作,符合著作权法第十六条一款“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的精神。

5、上海美影厂未向申请人付酬购买过系争作品著作权,考虑权利问题很不光彩。庭审中,时任厂长的证人严定宪澄清:“葫芦娃”创作人胡进庆收到美影厂的劳务费和酬金不是系争作品版权的购买款;连上海美影厂的证人沈如东、龚金福、沈寿林也都明确厂里给摄制组的“酬金”与著作权无关,其实质是多劳多得的劳务费。另外,庭审中严定宪认为创作人员与美影厂的关系很微妙,“当时很少考虑权利的问题,因为这是很不光彩的事情”。二审判决认为这说明完成工作任务所创作的成果归于单位是当时的普遍认知,一下把思考权利主体由曾经是上海美影厂厂长身份的严定宪错误切换成了创作人胡进庆与吴云初!

6、社会认知上,权威的中国电影出版社开具的证明证实,“孙悟空丛书”中公开出版连续至今《葫芦兄弟》及其续集《葫芦小金刚》彩色连环画,文字由胡进庆、姚忠礼创作,包括角色美术造型在内的绘画由胡进庆、吴云初创作。所谓“针对动画电影的整个创作而言,完成工作任务所创作的成果归属于单位,是符合当时人们的普遍认知的”观点,隐藏着不承认著作权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以及不承认著作权法可在作品保护期内回溯适用的规定的偏见。

7、本案著作权并非孤例。上海美影厂的《阿凡提的故事》中“阿凡提”美术造型著作权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7)二中民初字第210号生效判决判归创作人曲建方所有。三、代理律师再审申请中爆出新证据,证明上海美影厂早就与中国电影出版社及胡进庆、吴云初等约定承认了“葫芦娃”造型在内的动画电影中绘画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而不是归美影厂所有:

1、上海美影厂1986年对电影出版社汇来的《孙悟空》连环画稿费、《水墨动画》发明奖等记账科目记为“代付酬金”,表明上海美影厂对相应动画影片中的绘画美术作品以前就承认不具有著作所有权。

2、中国电影出版社(甲方)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授权独家版权代理单位”上海卡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乙方,上海美影厂下属单位)于1997年11月4日签署的《关于使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改编出版图书的合作协议书》约定,双方在签署的具体选题出版合同时,需要“包括绘画、文字作者的授权合同”;“除作者有特别声明者外,甲方一般只与乙方签署出版合同,作者除享有署名权外,其他权利由乙方负责代理”,甲方“向乙方支付版税(包括作者的印数稿酬在内)”。这清楚说明,上海美影厂委托下属单位上海卡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影出版社签署合作协议时,承认绘画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需要获得作者的著作权许可才能出版由动画片改编的图书,作者除享有图书署名权外,作者著作权的其他权利并不让渡给美影厂,而只是由美影厂版权代理方代理行使权利,这种代理不具有权利所有权性质,而且作者享有出版版税利益。

3、2002年1月31日,上海美影厂根据前述与中国电影出版社达成的由动画片改编的图书出版需要作者授权的约定,不得不委托代理方上海卡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胡进庆、吴云初及姚忠礼就连环画《葫芦兄弟》及《金刚葫芦娃》的版税分配和对帐、催款事宜达成协议,该协议表明美影厂直接向申请人胡进庆、吴云初认可他们对于系争作品享有的职务作品著作权。

四、法律适用上,上海法院无视著作权法颁布前施行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和著作权法十六条第一款对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作者的规定:

1、《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第七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创作的作品,版权归作者共有。行使版权和分配报酬的办法,由作者协商解决。”

2、正如前述,本案系争作品创作的当时不存在系争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合同约定,因此无法适用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二)项,只能适用有关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法十六条第一款“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的规定,判定申请人享有职务作品著作权。

美影厂实际不认可法院的判决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美影厂对法院的判决理由实际上并不认可。上海美影厂认为,“葫芦娃”作品不是职务作品、而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资产性质的法人作品,胡进庆、吴云初不过是秉美影厂意志而创作。

但法院未采纳其观点,一方面认定美术电影分镜头台本中“葫芦娃”造型由胡进庆初创于《葫芦兄弟》电影立项前,属于职务作品,但一方面以维护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名,不支持胡进庆、吴云初享有“葫芦娃”职务作品著作权,但尊重创作者的署名权。实际上,法人作品的署名权属于法人,法人作品的创作者是不能在作品中署名的,但在上海美影厂的动画影片《葫芦兄弟》及其续集《葫芦小金刚》中,胡进庆、吴云初被清楚地列为“造型设计”,即上海美影厂实际上视胡进庆、吴云初为职务作品创作者。

“葫芦娃”案错误判决的危害

本案判决是否昭示:以后作者所属单位可以向文学艺术创作的主体——职务作品中的画家、作家、作曲家等艺术创造者争夺绘画、剧本、音乐著作权了?看来,“葫芦娃”创作者的维权之路不容乐观,因为当事人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在个案中屡屡不堪一击。

葫芦娃案代理律师孙昶林于2013年5月22日

胡进庆、吴云初简介

胡进庆,男,汉族,1936年4月15日出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退休国家一级导演、一级动画造型设计师。动画电影《葫芦兄弟》及其续集《葫芦小金刚》的导演、编剧、造型设计,“葫芦娃”(即葫芦兄弟和金刚葫芦娃)角色形象造型的最初原创人。

吴云初,男,汉族,1941年12月13日出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退休一级动画造型设计师。动画电影《葫芦兄弟》及其续集《葫芦小金刚》的造型设计。

著作权法节选

第十五条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第十六条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从“葫芦娃”版权归属看个人职务作品和法人作品的区分

【案情摘要】

原告胡进庆、吴云初是被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职工,上世纪80年代,被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指派两原告担任系列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设计,两原告共同创作了“葫芦娃”角色造型形象。两原告认为,“葫芦娃”动画形象作为美术作品可以独立于影片而由作者享有著作权,两原告从未利用被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葫芦兄弟电影的分镜头台本,因此该美术作品属于一般职务作品,在双方未就著作权进行约定的情况下,“葫芦娃”动画形象的美术作品著作权应归两原告所有。遂诉至法院,请求法院确认《葫芦兄弟》及其续集《葫芦小金刚》系列剪纸动画电影中“葫芦娃”(即葫芦兄弟和金刚葫芦娃)动画形象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归两原告所有。

2011年,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动画形象“葫芦娃”创作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法律规定,可以认定“葫芦娃”美术作品的著作权由被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享有,两原告仅享有表明其作者身份的权利,遂判决驳回两原告的诉讼请求。两原告不服,提起上诉。2012年,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在创作动画形象“葫芦娃”时,双方当事人没有就系争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签订过书面合同,对系争作品著作权的归属未作明确约定。同时,当时

的法律对系争作品的归属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根据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背景,本案系争的“葫芦娃”动画形象美术作品应属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创作的“特殊职务作品”,应由上诉人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被上诉人享有,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职务作品和法人作品的区别】——【著作权法】16条

(著作权法2010年2月26日第二次修正)通常谈到的职务作品和法人作品,其实都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基于职务需要创作的作品。只是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是归公民个人还是法人所有的区别。有时为了区别职务作品的归属,把归属法人的职务作品称为法人作品或特殊的职务作品,把归属个人的职务作品称为职务作品或个人职务作品。著作权法16条对于如何判断职务作品的归属,做了比较原则性的规定。

《著作权法》16条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根据该法律规定,职务作品归个人或归法人(法人作品),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的,通过完成作品所依据的物质技术条件、责任承担等而定。

一般情况下,没有特别约定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归作者享有,但法人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的2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随意使用。但双方约定了作品归属或者利用法人物质技术条件创作、由法人承担责任的作品,界定归法人所有。

葫芦娃的创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完成。当时尚未颁布著作权法,双方也没有签订合同约定著作权的归属。法院根据双方举证,了解作品创作过程中各方的投入、责任承担,判断“葫芦娃”系列作品属于法人作品,归属美影厂。

?可继续起诉要回“孩子”

在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下,胡进庆和吴云初的诉讼要求是合理的。请注意,这里讲的是“现行的法律法规”。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葫芦娃的形象可以独立于电影作品单独存在和使用。因此,胡进庆和吴云初两位老人作为葫芦娃的创作者,应当享有著作权。

胡进庆和吴云初虽然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职工,然而他们两人在完成单位工作任务

创作葫芦娃形象时,并未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因此该作品属于一般职务作品。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

葫芦娃造型诞生于影片创作时的1986年,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应当依照侵权或违约行为发生时的有关规定和政策处理,但当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没有关于影片中角色造型著作权归属的规定。然而,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著作权人在该法施行之日,尚未超过该法规定的保护期的,依照该法予以保护,故本案仍应适用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予以处理。

综上所述,本律师认为,胡进庆和吴云初向法院主张对葫芦娃的著作权是合理的,并且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一审法院以四个依据,判定“孩子”应归“养父”所有。

1、“葫芦娃”角色造型构成作品,并确认系胡进庆和吴云初两人共同创作,对两人对该作品享有署名权无异议,但并不认定两人据此享有著作权。

2、法院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规章制度,以及胡进庆、吴云初两人的职务职责方面认定,该作品属于特殊职务作品,胡进庆和吴云初不享有除署名权以外的权利。

3、胡进庆和吴云初自作品创作出来以后,并未向美影厂主张著作财产权,视为胡进庆和吴云初不享有著作财产权。

4、胡进庆和吴云初只是创作了“葫芦娃”的形象,然而,“葫芦娃”形象的整体性和知名度所作的贡献,均应归功于上海美影厂,故对胡进庆、吴云初关于影片中“葫芦娃”形象的著作权归其所有的主张,不予支持。

二审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尤其强调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环境,由此可见,由于社会背景和时空环境的差异,“孩子”的归属也是不一样的。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规章制度下,胡进庆和吴云初与美影厂均没有签订著作权归属的书面合同,当时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关于著作权的相关规定,胡进庆和吴云初完成职务职责后,就取得了相应约定的报酬和奖励,并对当时美影厂向其他出版社投稿的经营行为并无异议。

另外,胡进庆和吴云初在当时,也没有向美影厂要求分配“葫芦娃”角色造型带来的经济利益。因此认定该作品系胡进庆和吴云初的特殊职务作品,不属一般职务作品。该作品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应由美影厂取得。

“葫芦娃”案对“喜羊羊”、“光头强”们的启示

针对“葫芦娃”案,是否现在就职于动画公司的主创动画设计师,也必须把自己的动漫

“孩子”,卖身给动画公司呢?

针对这个问题,主要要看主创人员与动画公司签订的相关书面合同是如何约定的。主创人员在创作该美术动漫作品时,是否主要利用了动画公司的相关资源。同时还要看,该美术作品的创作,是否为该主创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对于动画公司的主创人员自身,也要采取措施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平时在工作中,应注意保留创作时完成的底稿,并建议务必与动画公司签订明确的关于著作权归属的书面合同,还要对作品进行版权登记,并与公司约定该作品的财产收益分配、作品使用期限,以及作品的使用和适用范围。

作为动漫形象的“养父”——动画公司,也应主动明确自己在其中的权益和义务。动画公司在制作作品时,应与作品的主创人员等签订系列的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

随着经济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兴起,知识产权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我们应当重视知识产权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此,我建议广大读者,对知识产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著作权上,还体现专利权、商标权上。

在交易的过程中,要签订相关的书面合同。并且在与第三方签订知识产权合同时,要仔细阅读相关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确保所签合同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达。知识产权法律领域相当复杂,相当专业,行外人一时很难准确把握,所以,凡涉及到知识产权合同,建议寻求专业律师草拟和审核,避免后患。(责任编辑:游航)

中班纸袋玩偶教案

中班纸袋玩偶教案 1 教案一:纸袋玩偶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纸袋按照要求制作出漂亮的玩偶。 2、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白色纸袋、彩笔、剪刀、抹布、各种人物、动物的五官

浆糊每张桌子一盒 玩偶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纸袋小熊猫,以熊猫的口吻说: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小熊猫。 今天,我是到你们班来找小伙伴的,请你们照我的样子做几个小伙伴好不好。 二、引导幼儿观察纸袋小熊猫的制作方法。

1、在纸袋上部适当位置贴上小熊猫的眼睛、嘴巴,也可以用彩笔画出来。在纸袋上面适当位置贴上小熊猫的两只耳朵。 2、在纸袋两边中下部剪两个小孔,大小能伸进手指即可。 3、把一只手伸进纸袋,大拇指和小指分别伸进纸袋两边的小孔,做小熊猫的手,纸袋玩偶就做好了。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下面请小朋友来为小熊猫做伙伴,老师这里有许多小动物头像,可以先看看他们长得怎么样,然后在想想你想做哪种小动物,用什么方法做。幼儿先看玩偶范例,然后动手

制作,每个小朋友要尽量注意跟别人做的不一样。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制作两个不一样的玩偶,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业。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教师评价作品,可从五官位置、色彩的选用去评。 幼儿将玩偶套在手上,两两对话,学习用玩偶的口吻对话和表述。活动延伸: 将好的玩偶放在语言角内,供幼儿练习讲话,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培养相互交往的能力。 五、评价幼儿的作品并鼓励幼儿大胆的展示自己的作品。

1、表扬认真制作的小朋友。 2、鼓励幼儿大胆的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把折好的纸袋玩偶放在美工区,展览,回家的时候和爸爸妈妈说说你制作的纸袋玩偶。 引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再次制作纸袋玩偶。 2

Unit 1 This is my new friend教案

Unit 1 This is my new friend. Lesson 1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认读单词China, American, England 2) 用句型Hi, I’m…I’m from…介绍自己,会用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进行问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表演的能力,小组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帮助学生运用Hi, I’m…I’m from…介绍自己。 2. 学习有礼貌的进行交流。 三、教学难点 对句型的熟练掌握。 四、教学过程 1. Warm—up T: Now stand please! Let’s sing! Hello! How are you?(边唱边作动作,唱后与学生问好Glad to meet you(学生会回答:Glad to meet you too!)——课件“歌曲” T: Very good ,Now sit down please, everyone. 2. Presentation 1) 字母教学 T: What’s this ?——课件水果 S: apple, banana, cake, doughnut, egg. T: What’s the first letter? S: “A”——出示课件“A” T: together A, A, A, A, A, A, A .(学生跟读) Now everyone fingers up ,please! Look point and say “Big A big A one two three , small a small a ,one.” T: The first letter is…(学生说出B) ——出示课件“B” Together B , B , B,B B ,B , B .(学生跟读)

小班课教案20篇

小班课教案20篇 小班课教案(20篇) 小班课教案(一): 天公公的脸(动作发展) 活动目标:能听信号做相应动作并坚持平衡。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三张脸谱(太阳公公A、风爷爷B、水娃娃C)。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今日天气真好,我们一齐来当小司机,开着小汽车去玩喽。 (二)介绍游戏玩法。 1.师:小朋友你们明白吗天公公有一张会变的脸,它呀会一会儿笑,一会儿生气,一会儿哭。笑的时候,太阳公公就出来了;生气的时候,风爷爷就刮大风;哭的时候,水娃娃就下起雨来。等一下教师要和小朋友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天公公的脸",当教师举起"天公公笑了"的脸谱时,小朋友就要自由的做动作;当教师举起"天公公生气了"的脸谱时,风爷爷就来了,小朋友就要做转的动作;当教师举起"天公公哭了"的脸谱时,小朋友就要两只小手抱头跑。 2.请个别幼儿示范。 师:此刻教师要请三个小朋友来和教师一齐做游戏"天公公的脸",其他小朋友要认真看他们有没有做对了。

3.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情景点评。 (三)交代游戏规则与要求。 1.师:此刻教师有几个要求: 第一:小朋友要在这个区域内玩游戏。 第二:小朋友在玩游戏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教师出示的脸谱,做出相应的动作。 第三:小朋友在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我,避免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碰撞。 (四)组织幼儿游戏。 1.幼儿第一次游戏。 师:此刻小朋友准备好,我们要开始游戏了。 2.评价游戏情景。 师:请所有小朋友在线上站好,刚刚小朋友在玩游戏的时候,教师发现有些小朋友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没有按照脸谱做相应的动作,有些小朋友跑出了区域外面。 3.提出游戏要求,幼儿再次游戏,游戏可反复进行。 师:小朋友们要玩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能跑出区域外。小朋友们都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游戏了。 (五)引导幼儿自创不一样动作。 师:此刻请小朋友在线上站好,小朋友们想一想在自由做动作的时候能够怎样旋转,我们能够两手伸平旋转。那此刻我们再来玩一遍游戏吧。

五年级英语学案-unit_1_meeting_new_friends_part_a_教案

Unit 1 Meeting New Friends Part A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单词tall, pupil, Australia,能够初步运用beside, behind, on 等表示方位的介词。 2.学习句型:Who’s that boy? Which boy? The boy beside/behind/with…. He’s a new pupil. 3.学习字母组合ch 和tch 在单词中的发音。 4.学说韵律诗:Who’s the Girl? 5.学唱歌曲:Do You Know the Tall Boy? 6.功能:能用英语描述他人。 1).能够初步运用beside, behind, on 等表示方位的介词。 2).学习并运用Who’s that boy? Which boy? 等句型。用英语描述他人所处的方位。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1.师生互致问候。 2.师生自由对话,如:×××is our new friend. Hello, ×××! Nice to meet you. Where are you from? Which class are you in? Can you sing?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等。 3.欣赏歌曲:Do You Know the Tall Boy? 4.教师指着歌曲的题目说:“Do you know the tall boy?”边说边出示单词卡片ball, wall, tall,帮助学生学习新词tall 的音、形、义,然后告诉学生:“He is our new friend, Peter. Today let’s talk about Meeting New Friends.”揭示并板书课题:Unit 1 Meeting New Friends Part A。 Step 2 Review 复习音标 Step 3 Presentation (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说:“You are in Grade Five now. In your English book you will meet a new friend. His name is Peter. He is a new pupil. He’s from Australia. He can play football. He’s very good at sports.” 2.教师在黑板上或电脑上出示下列句子:His name is…He’s a new…He’s from…He can…He’s very good at… 3.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边看边从对话中找出答案。 4.请个别学生带着书上台,将黑板上的五个句子补充完整。 5.教学单词pupil 和Australia。 (1)教师出示Peter 的头像,一边贴在黑板上的五个句子的旁边,一边说:“His name is Peter. He’s a new pupil.”出示单词卡片pupil,教学单词pupil。告诉学生pupil 与student 的区别。教师让学生用单词pupil 说句子,如:I’m a pupil. He is a pupil. She is a pupil. We are pupils. Peter is a new pupil.等。 (2)教师指着Peter 的头像接着问:“Where is Peter from?”引导学生看第三个句子:He’s from Australia.出示单词卡片Australia,教学单词Australia。告诉学生地名的首字母要大写。复习Beijing, Taiwan 和London 的音和形。教师出示澳大利亚的国旗、伦敦大本钟、北京天安门、上海东方明珠、台湾阿里山等图片,让学生用She’s/He’s from?. I’m from?.练说句子。 (3)文化渗透。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介绍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 6.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读熟上面的五个句子。 (二)学习句子:The tall boy beside Wang Tao. 1.教师出示小猫在纸盒里、纸盒上、纸盒后面和纸盒旁边的图片,让学生理解beside 和

小班生成主题活动教案:好听的声音.doc

小班生成主题活动教案:好听的声音 小班生成主题活动教案:好听的声音一、主题由来:声音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伴,当我们的孩子听到生活中有趣的、奇怪的声音总会好奇地问:“咦!这是谁的声音?什么声音?”来自孩子的许多信息告诉我们:孩子对有趣的、奇怪的声音是很感兴趣的,敏感度很高。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自我中心”往往使他们在家对家人、长辈缺乏尊重,孩子的任性使他们对身边大人的话听而不理等现象大都存在,因此我想既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如此丰富的声音资源:有趣的动物的声音、马路上汽车的声音、好听的歌声、好玩的玩具发出的声音等等,那些声音在孩子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存。何不通过声音让孩子们接受来自声音的各种信息呢?何不充分的运用身边的各种声音资源,让孩子感受辨别各种声音的同时,了解声音带来的信息,通过有趣的声音活动,引发幼儿关注周围人与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呢?于是我设计了主题活动《好听的声音》。二、主题教育目标 1、喜欢听辨周围的各种声音,区别不同声音以及所表示的意义。学说“这是……发出的声音”。 2、感知物体之间碰撞会发出声音,尝试听辨几种不同的声音。 3、学习用各种线条来表现不同的雨,提高手的控制力。 4、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5、养成不挖耳朵的习惯,知道要保护自己的耳朵。 6、乐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车,尝试模仿各种车的声音,感知车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7、倾听自然界中的声音,对各种声音产生兴趣。三、活动安排:语言:

谁的声音美术:小瓶盖创意屋音乐:有趣的声音体育:快乐的小骑手健康机灵的耳朵科学:会唱歌的瓶宝宝歌表演:小青蛙娱乐游戏:猜声音生成主题好听的声音(1周)小(3)班一周要点1、鼓励幼儿安静倾听老师或同伴的讲话,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谦让。生活重点1、对幼儿进行夏季饮食卫生的教育,教育幼儿不吃不洁或过期食物。 2、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洗头。体育活动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民游(关老关)、皮球毽子圈民游(关老关)、跳格子垫子、钻圈大型器械羊角球、走小桥投沙包高跷、爬攀登架大型玩具在活动中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适当运动。学习活动体育:快乐的小骑手数学:复习语言:谁的声音美术:小瓶盖创意屋音乐:有趣的声音区域活动语言区:提供幼儿用书,鼓励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自主欣赏画面阅读故事《洗澡水变成汤》。探索区:提供各种空罐头、空瓶子,探索它们之间的不同与相同。数学区:投放幼儿用书,指导幼儿能将5以内的食物和点子连在一起。手工区:特色活动(剪纸):剪裙子,指导幼儿探索在物体中镂空的剪法。折纸:扇子餐前:欣赏故事、讲新闻、手指游戏、音乐欣赏、说唱童谣餐后:看动画片、园内散步、桌面游戏、听故事、看图书学习活动歌表演:小青蛙健康:机灵的耳朵娱乐游戏:猜声音 科学:会唱歌的瓶宝宝欣赏童话故事:长发妹家长工作

节约用纸教案_

节约用纸 教学目标: 1.知道看书,写作业等等都离不开纸,纸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 2.体会纸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节约。 3.认识到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保护地球妈妈的同时实际是在保护我们人类。 教学重难点: 体会纸来之不易,要珍惜节约。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作为学生,我们平时和纸打交道最多,看书,写作业等等都离不开纸,可以说,纸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 师:想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纸? 生:我们上课用的课本;写作业用的作业本;美术课画画用的白纸;写信要用信纸;吃完饭嘴上有油要用餐巾纸;手工可要用得色卡纸;上完厕所要用卫生纸...... 二、纸的制作过程。(体会纸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节约) 师:说得不错!你们刚说的物品都是用纸做成的,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东西也需要用到纸,比如:我们得的奖状,各种商品的包装盒,人民币,画家画画用到纸,写信时要用的邮票等等,既然纸对我们这么重要,那你们知道纸是怎样制成的吗?生汇报。 师:询问、上网都是学习的好途径,同学们能用这么多的方法学习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说得都对,纸是由树木、麦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经过加工制造而成的,不过树木是纸的主要来源,但是要想让这高大粗壮的树木变成着白白的纸,中间还有许多复杂的工作要做,你们想不想看看呢? 师:看完了造纸的过程孩子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吗?生汇报。 师:嗯,老师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原来造纸这么麻烦,我们使用的每一张纸都来

之不易,我们还发现,纸的原材料是树木。 1.大量的纸是用木材制造的,全国一年造纸消耗木材1000万立方米。 2.现在世界上主要造纸国家几乎全部用木材纤维造纸,所以全世界都在砍树。 3.有关资料告诉我们,制造一吨纸需要砍树17棵,用掉1500升燃油。可以说小小的一页纸,就是大大的一页金。 我们算了一笔帐,回收一吨废纸可生产800吨再生纸,减少砍伐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减少35%的造纸污染。 前两天老师做了一个每天用纸情况调查,就以1个班为例,如果我们每人每天用8张纸,全班有45人,我们一天就用去约360张纸,一本书90页,大约就是4本书那么厚,如果全校有30个班,如果每人每天用8张纸,全校有1350人,学校每天就要约用去10800张纸,你们觉得多吗?(多)而我们全国有那么的学校那么多学生那么多的书,那得用多少张纸呀!如果我们全国小学生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的话,一天就可以节约出一片森林来,这样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事实的数字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节约用纸。可是我们生活中浪费纸的现象非常严重。 师:我们每天都要用掉大量的纸张,如果再不注意节约,不注意回收,就会造成更多的森林被砍伐,造成更多资源的浪费,造成更严重的水土流失,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 师:那你们谁知道树木,尤其是森林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呢? 生:森林可以放出氧气让人们吸收。森林可以阻挡洪水和沙尘暴。 森林还可以...... 师:同学们懂得课外知识可真多!老师把你们说的话总结一下。(课件出示森林的作用) 看来森林对我们的贡献挺大的!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出示树木被破坏的图片) 师:孩子们看完这组图片你们的心情如何? 生:心情非常不好!心里很难受!看着特别不舒服!…… 师:那你们有什么要跟老师说的吗?

人教版(精通)英语五上《Unit 1 We have new friends》教案

Unit 1 We have new friends. 重点句型 1. Who’s that girl? 2. She is my new friend. 3. What’s her name? 4. How old is she? 5. She’s a pretty girl. 6. She has beautiful long hair and big bright eyes. 7. She’s cute and active. 8. Is she g ood at her school work? 9. She’s good at Chinese, maths, and science. 一.写出下列单词和短语: 1.英国: 2.澳大利亚: 3.新西兰: 4.朋友: 5.我: 6.(我)是: 7.道路: 8.街道: 9.什么: 10.我的: 11.你的: 12.名字: 13.年级: 14.班级: 15.你,你们: 16.在…里面: 17.聪明的: 18:安静的: 19.漂亮的: 20.他的: 21.她的: 22.眼睛: 23.鼻子: 24.嘴: 25:…怎么样: 26:相互: 27:回家: 28:在…居住: 29.想要做…: 30:愿意做…:

二.根据汉语完成句子: 1.我叫鲍勃。我十一岁。我来自于英国。 _______ Bob. I’m eleven. I _________ ________ Britain. 2. 欢迎来到我们的班级。 _____________ ______ our class. 3. 你好,我叫周培。你叫什么名字? Hello, I’m Zhou Pei.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4.你在哪个班级?我在五年三班。 What _________ are you in ?I’m in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5.哇,我们在同一个年级,让我们成为朋友吧。 Oh, we are in _________ _________ grade. ________ _______ friends. 6.你在哪里住?我住在格林路。 __________ do you _______?I live _______ Green Road. 7.你的房子号码是什么?它是23.你呢? _________ your house _________?It’s 23. ________ about you? 8.我们相互住的很近。让我们一起回家吧。 We live _______ ______ _______. Let’s ______ home together. 9.凯特,那个女孩是谁? ________ ______ that girl, Kate? 10.她多大了? ________ ________ is she? 11.她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他又漂亮的长发和大的明亮的眼睛。

最新-小班最容易上的公开课(教案8篇)范文

小班最容易上的公开课(教案8篇) (1)教师:小朋友们好。幼儿:太阳公公好。教师:我们的宝贝可真有礼貌,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你们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小朋友们都去幼儿园,一齐做游戏了,白天真热闹! 3、出示图片月亮 教师:太阳落山了,月亮出来了,小朋友们好。 幼儿:月亮好。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小朋友们要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大家都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二、看图理解儿歌 1、分别出示太阳和月亮,提问:太阳出来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看一看谁醒来了? 2、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

3、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怎样样呀?(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 教师:我们能够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我们一齐来说说这句话白天真热闹。 4、瞧,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 5、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 6、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夜晚怎样样呀?(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夜晚静悄悄。) 教师:我们能够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夜晚静悄悄。宝宝们跟教师

念夜晚静悄悄。 三、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教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编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听一听(教师朗诵) 2、请小朋友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和教师一齐来读一读。 教师:好听吗? 幼儿:好听。 教师:那我们看着动画片一齐来边看边念。

3、小朋友念得可真好听,白天真热闹,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好听? 教师:对了太阳出来了,白天真热闹,我们要用响亮的声音来念。我们一齐来试试读读这一段。 幼儿和教师一齐念。 4、小朋友们读得可好听了,那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好听? 指名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轻轻的声音来念,我们一齐来试试。

幼儿园中班教案《纸》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纸》 中班教学计划《纸》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根据孩子们歌曲的语言格式创作孩子们的歌曲,收集各种纸制品,并理解纸的不同用途。快来看看幼儿园班《纸》。 活动目标: 1.收集各种不同的纸产品,以了解纸的不同用途。 2.根据儿童歌曲的语言格式创建儿童歌曲。 3.用纸来改变不同的物体并体验幸福。 4,对儿童学习纸起源的兴趣。 5.培养您敢做,努力学习和学习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教具-各种纸制品(餐巾纸,纸碗,纸盘,信头纸,小纸伞,绘画纸,报纸,皱纹纸,书籍,纸箱)。手绘图纸,记录纸。 活动程序: 1.取出各种纸制品,请仔细观察,然后再谈。 -这些是用来干什么的? -你在哪里看的? -还知道那里有什么纸制品吗? -人们如何使用它?

简介:工厂的叔叔和姨妈处理过的纸张可以变成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很多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请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看看纸是什么。在上一课中,我们一起唱了孩子们学到的一首歌,“纸上的爱变了”。 2.孩子们一起唱歌《 Paper Love Variant》,并指导孩子们根据孩子歌曲的语言格式改编歌词。 (1)引导孩子根据歌词创作动作。 -孩子们唱歌时会变成什么? -然后,除了油条,您还要用纸折叠吗? (2)引导孩子改写歌词。 例如:孩子说,“我将风扇折起来。老师指导孩子变成一而变成小风扇。“ 3,孩子在桌面上拿一张纸,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折叠各种东西。 -因此,现在孩子们已经改变了台式机上的资料,看看您可以更改什么? 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在桌子上拿纸,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折叠各种东西。老师巡逻,引导并记录孩子折叠的各种纸玩具。 肖克克: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技术相结合,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张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很可能起源于中国南部。

闽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 1 Meeting New Friends Part A

Unit1 Meeting New Friends Part A 【教学目标】 一、语言知识目标 1.学习单词tall, pupil, Australia,能够初步运用beside, behind, on等表示方位的介词。 2.学习句型:Who’s that boy?Which boy? The boy beside/behind/with….He’s a new pupil. 3.学习字母组合ch和tch在单词中的发音。 4.学说韵律诗:Who is the Girl? 5.学唱歌曲:Do You Know the Tall Boy? 6.功能:能用英语描述他人。 二、语言技能目标 1.能用英语描述他人所处的方位。 2.能用英语介绍他人的一些简单信息。 三、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告诉学生要善于交友,团结友爱。 四、文化意识 了解澳大利亚的概况。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描述他人,用英语描述他人所处的方位,学习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告诉他们要善于交友,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 1.单词卡片: (1)单词卡片:ball, wall和tall等。 (2)词组卡片:play basketball, play the violin等。 (3)一些班级的牌卡片。 (4)新词beside, behind和Australia的卡片。 2.澳大利亚的国旗、伦敦大本钟、北京天安门、上海东方明珠、台湾阿里山等图片。

3.Peter的头像一张,玩具娃娃一个,本班学生集体照一张。 4.录音机或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Step1Warming up 1.师生互致问候。 2.师生自由对话,如: ×××is our new friend.Hello, ×××!Nice to meet you.Where are you from?Which class are you in?Can you sing? Can you play basketball?等。 3.欣赏歌曲:Do You Know the Tall Boy? 4.教师指着歌曲的题目说:“Do you know the tall boy?”边说边出示单词卡片ball, wall, tall,帮助学生学习新词tall的音、形、义,然后告诉学生:“He is our new friend,Peter.Today lets talk about Meeting New Friends.”揭示并板书课题:Step2Review 1.复习词组:play basketball, play the violin, play football, ride a bike等。 (1)教师出示词组卡片,学生边认读边做相应的动作。 (2)游戏——我做你说。 游戏规则:每组请一位学生上台,面向全体学生站好,教师出示词组卡片,台下的学生发指令,台上的学生快速做出相应的动作,做得又快又好的学生所在的小组获得加分。 2.复习句型:Who is that boy/girl? Which class are you in? (1)教师出示班上个别学生的照片,将学生的脸部遮住,然后问:“Who is that boy/girl?”学生用That is….来猜,猜对后,请该学生起立,教师问:“Which class are you in?”学生根据实际回答。 (2)教师出示“三年(3)班”、“六年(5)班”等班的牌卡片,请学生说一说,写一写。 Step3Presentation (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说: “You are in Grade Five now.In your English book you will meet a new friend.His name is Pete r.He is a new pupil.Hes from Australia.He can play football.Hes very good at sports.” 2.教师在黑板上或电脑上出示下列句子: His name is….He is a new…He’s from…He can….He’s very good at…

幼儿园教案生成活动: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z 幼儿园教案生成活动: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生成背景:本周我们开展了《做小船》这一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并对船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更好的丰富幼儿对船的了解,我于是生成了此次活动。 生成内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各种形状的船的名字、外形、用途,激发幼儿对船的探究兴趣。 2、培养幼儿安静倾听、认真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船的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制作的小船,并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认识的船。 教师: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船吗?(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认识的船) 二、教师出示船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了解 教师:我这里有许多船的图片,我们来看看这都是些什么样的船? 教师出示图片,先向幼儿介绍船的名字,后引导幼儿观察这只船的外形,再介绍这只船的用途。教师在介绍的同时,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船的名字、外形、用途。 提问:这两只船的样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它们的本领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你还知道哪些船的名字? 三、讲述有关船的故事 教师讲述有关船的故事,以此吸引幼儿的兴趣并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船的相关知识。 四、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船的名字、外形、用途,并引导幼儿一起回忆本次活动中认识的船。 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对认识各种各样的船很感兴趣。在认识船的本领的时候,有的幼儿能说出一些教师没有说到的本领。在活动过后,幼儿都兴致勃勃的和同伴围绕着船讨论着各种话题。这次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各种形状的船的名字、外形、用途,激发幼儿对船的探究兴趣。在活动过后幼儿还都在进行讨论,说明本次活动进行的是成功的,也说明小班幼儿已经具有对事物进行探究的能力了。 z

最新【幼儿园中班数学练习题】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教案.doc

【个人简历范文】 折纸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折纸活动取材简便,易学易做,低碳环保。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教案范文1 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四角向中心折纸的技能。 2、引导幼儿继续学习按图示折纸的方法。 3、培养幼儿仔细、耐心的习惯。 准备 正方形彩纸、图示 过程 1、入活动,引起兴趣 “小朋友,在八月二十的集场上,你看到哪些东西呢?今天我们就来折许多新衣服,这好后摆一个衣服摊好吗?” 2、引导幼儿学习按图示折纸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折纸本领,就是从四角向中心折,请小朋友看图示” 图(1) 将正方形纸两次对边折 图(2)然后打开找到中心妈妈(中心点) 图(3)四个角是四个孩子,他们都要找到中心妈妈和她亲一下。这就是四角向折,在这个基础上再按图4"图7折 3、请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看着图示一步一步地折,一步也不能丢掉” 图(4) 翻过来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图(5) 再翻过来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图(6)翻过来将四个正方形打开成长方形 图(7)最后对折成衣服。在折衣服的基础上学折裤子“衣服有了,没有裤子怎么办呢?”“看,衣服还会变魔术呢!一变变成了一条裤子。”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变裤子的。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对齐抹平,四角向中心折共折三次。 5、展评幼儿的作品,把衣裤穿在绳上,可以做集场的角色游戏。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教案范文2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沿正方形的宽边对称对折。 2、练习反复折叠,折出可爱的小田鸡。 3、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5、培养幼儿对折纸的爱好。 二、活动预备 1、小田鸡折纸成品若干。 2、白色长方形图画纸、油画棒、胶棒等每人1份。 三、活动重点难点 1、在小田鸡折纸上进行装潢。 1、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三、活动进程 1、引导幼儿欣赏小田鸡折纸成品,引发幼儿的爱好。 师看,这些小田鸡多可爱呀!你最喜欢哪个小田鸡?为何喜欢它? 师你看到了甚么样的小田鸡?它们是怎样折出来的?你想折一个小田鸡吗?

最新整理幼儿园小班生成课教案

幼儿园小班生成课教案 幼儿园小班生成课教案 主题的产生: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对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为了让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对小动物产生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并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我们依据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开展了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我们以“可爱的小动物”为切入的核心经验,从幼儿熟悉并喜爱的动物开始,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各种不同的活动内容,我们还经常利用实物、图片,为幼儿介绍有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并请幼儿从家里带来玩具动物进行介绍,运用各种感官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来发展幼儿对动物的探索愿望,进而引导他们用丰富多彩的方式了解和获得有关动物的更多的信息,并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增强学习感受力,使他们逐渐积累了有关小动物的知识。 主题目标: 1、观察了解常见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并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 2、了解小动物与人们的关系,有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小动物的感受。 4、喜欢小动物,学习观察小动物的方法,积极参与小动物的探索活动。 5、安静倾听同伴讲述有关小动物的趣闻,及交流饲养小动物的经验。 活动一、语言活动:逗蚂蚁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生活中不同饭菜的名称。 2、能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跟老师互念儿歌,并能根据已有经验简单仿编。 3、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活动准备: 蚂蚁妈妈头饰,小蚂蚁胸贴,不同饭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事先让幼儿带蚂蚁胸贴玩蚂蚁搬豆的游戏 师:小蚂蚁们,东西搬累了吧,让我们坐下来休息吧! 师戴蚂蚁妈妈头饰:我是蚂蚁妈妈!我为蚂蚁宝宝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呢,现在我要喊我的宝宝来吃饭了。对幼儿“蚂蚁宝宝们,来吃饭拉!” 来看看,有什么吃的吧! 二、学儿歌

幼儿中班折纸手工教案

幼儿中班折纸手工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平时都比较喜欢画画和动手方面的活动但由于刚刚小班升中班的缘故并考虑到幼儿安全方面的因素很少使用剪刀但幼儿渴望能够亲手制作出奇妙的物品利用幼儿好奇的心理让其发挥大胆的奇思妙想开展此活动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 【活动目标】 通过此活动让幼儿明白和认识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等几种在折纸中出现的简单的折纸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小马的步骤和所需注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几种线条的折法即线条名称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做好的一匹小马的样品 2、A4白纸【每人一张】水彩笔【每人一盒】剪刀【每人一把】 3、A3白纸【教师备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样品吸引幼儿注意力并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小马】试着让幼儿说出其特点 2、引导幼儿观察制作小马的办法 3、教师用A3的大纸演示【在室内来回走动】便于幼儿看得清楚

【1】、教师讲解制作小马的方法和步骤 【2】、鼓励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自由讨论其制作方法 【3】、引导幼儿认识和运用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这几种折纸中常出现折法 4、让接受快的小朋友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幼儿讲解经验【毕竟孩子之间有更好的交流方式】 5、鼓励幼儿将折好的作品打开重新再折一遍目的是让幼儿记得更深刻 6、重新折好后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小马】画出五官即涂色并用剪刀剪出马的四条腿 7、最后将自己的作品装进自己的袋子内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折纸属于纯手工作业幼儿非常感兴趣并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 2、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敢于大胆的尝试各种方法 3、但由于此次活动幼儿刚刚才接触出错最多的地方是嘴巴的处理那一块缺乏对基本常识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就是使用剪刀也不是很熟练需要以后经常练习相信以后对此类活动会逐步熟练的 4、也有个别幼儿出错可能是不理解教师讲解的意思也或许是对此活动的陌生所导致的因素

幼儿园小班生成教案

幼儿园小班生成教案 幼儿园小班生成教案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篇一:幼儿园小班教案生成活动安安全全玩玩具[生成背景]小班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意识薄弱。我们班的有些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对一些大型玩具没有正确的使用方法,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很差,针对我班幼儿的这个情况,我设计了这节户外活动课《安安全全玩玩具》,来教给幼儿正确的游戏方法,变教师被动的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幼儿主动地去认识危险、避开危险。[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大型玩具。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的方法玩滑梯等玩具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青蛙头饰、照相机、编排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们我们开着火车出去旅游好吗?”(好)小朋友们愿意去哪旅游?我们去游乐场玩吧!幼儿一个一个跟好

开“火车”去旅游,走的时候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一个跟着一个走、别踩着鞋子、别摔倒、下台阶的时候小心…… 2、请几位小朋友玩跷跷板,其他幼儿讨论: (1)他这样跷对不对?为什么?(2)应该怎样玩? 教师小结:跷跷板很好玩,但玩的时候要小心,两只手要抓紧把手,上、下、上、下,有规律地摇摆。 3、吊桥滑滑梯的旁边有一座吊桥,只有勇敢的通过 吊桥的孩子才是胜利者。 告诉幼儿走吊桥的方法,教师先示范一遍,再请幼儿根据 老师教的方法走过吊桥。 4、滑梯(1)情景表演:青蛙妈妈领着小青蛙来滑滑梯,有一只小青蛙的头上破了,一只小青蛙的下巴破了。 a、大家互相问好 b、询问:青蛙妈妈你的孩子怎么了? c、青蛙妈妈告诉小朋友们:因为小青蛙不好好滑滑梯,从滑 梯上跳、趴着滑,所以磕破了额头和下巴。 (2)&nb 篇二:小班主题生成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主题的产生: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孩子和动 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对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为了让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对小动物产生兴趣,

中班美术纸山楂树教案

中班美术纸山楂树教案 1 教学目的: 1、让了解纸团粘贴的方法。 2、巩固学过的团球、粘贴等技能。 3、引导幼儿体验画面的立体美和操作活动的乐趣,培养认真、仔细操作的良好习惯。 4、启发动手操作,大胆表现自己的意愿。

2 教学准备: 紫红色绉文纸、绿色树叶、白纸、彩笔、胶水若干,大幅范画一幅,抹布每组一块。 3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一一秋天到了,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各种各样的果树都结满了果实,不仅好吃也很好看。请小朋友说说,秋天都有哪些果树?(引导说出有山楂树)今天,

我们就来做一棵丰收的山楂树。 2、出示大幅范画,引起的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画面的半立体美,激励动手制作的愿望。 教师:小朋友,你们摸一摸这幅画,说说你有什么感觉?(走到幼儿中间,让每个幼儿都能摸一摸,亲自感受一下。)这幅画看上去怎么样?与其它彩笔画的画有什么不同?这幅画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样做的?(启发说出这幅画是用纸团成球,粘贴在纸上) 3、示范制作方法。 今天,我们做的山楂树是用纸和纸球粘贴的。怎样做成的呢?先要在作业纸上画出山楂树简单的树形(树冠可以画成

大圆形,也可以画成大三角形)随后,将紫红色绉纹纸用力团成一个个小纸球,再把团好的纸球蘸上胶水,粘贴在树冠上;然后把树叶粘贴在适当位置;最后,用彩笔把树干涂满颜色。一棵丰收的山楂树就做好了。 4、交待要求,动手操作,巡回指导。 (1)提醒画山楂树时,只画出简单的轮廓。 (2)重点指导用力团紧纸球和粘贴纸球的方法。 (3)提醒,纸球和树叶都要粘贴在适当的位置。 (4)能力强的,粘贴结束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其它景物

七年级英语下册 Lesson 11 Danny’s New Friends教案 冀教版

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Lesson 11 Danny’s New Friends教案Lesson 11 Danny's New Friends Teaching content: 1.mastery words: farm, hear, meet, course, of course, lot, lot of, enjoy 2. A dialogue between Danny and his new friend 3. The usage of some phrases Teaching goals: At the end of the lesson,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2. Remember the mastery words 3. Find and use the list of mastery vocabulary in lesson 16 Teaching key points: 1.introduce where you are from 2.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introduce yourself Teaching aids: word cards, audiotape, flashcards, and slide projector Type: dialogue Teaching procedure 1.Class opening 1)Greet the students in everyday English. 2)Duty report. 3)Main revision of last lesson. Explain when necessary. 2.New lesson Step1 Lead in Ask the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Do you like to make new friends? Why or why not? Who is your newest friend? How do you meet? Discuss them with the class and you gather many different answers. Step2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does Danny want to buy in Beijing? Who is Danny's new friend? Where does Wu Li come from? After listening to the tape,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discuss the whole text. Make sur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Deal with the language points in this period. Write the key points on the blackboard or use the slide projector. Step3 Listen to the audiotape again and let the students read after it. Step4 Practi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