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及特殊树种培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27
L i n y e y u a n y i由于我国城市化范围逐年增大,城市绿化面积也正在逐渐缩小。
所以,为了保证我们的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改善并解决我国城市现在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扩充我国珍稀野生树种的资源库,培养驯化野生树种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由于培养训化野生树种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以及不可操作性,野生树种的扩充就显得尤为困难。
所以,本文将考虑野生树种的生长环境以及生长习性,来有针对性的讨论以及制定有效的野生树种培育驯化计划。
一、野生树种在培育驯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1、野生树种受移植地区的环境所影响众所周知,不同的树种应当有他们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其特殊的生活习性。
但是,由于有些地区的园林工作人员对于野生树种培育驯化的盲目跟风,导致其在不了解相对应的野生树种的生活习性的前提下,对于野生树种进行随意的移植培养,从而导致了野生树种在幼年时期成活率较低、野生树种生长缓慢等一系列不良培育驯化现象。
这种行为不仅仅白白浪费了社会、国家的财力、人力以及土地资源,而且还降低了国家对于野生树种培育驯化的积极性和信心。
2、对于野生树种移植培养的技术水平较低由于国家对于野生树种的培育驯化项目才刚刚实施,导致有些园林工作人员对于野生树种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不太了解,并且对于一些具体的培育驯化方法比较生疏,所以就导致了许多野生树种在培育驯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还有一些是因为一些技术人员缺乏对于野生物种培育驯化的经验,亦或是对于野生物种培育的技术不成熟等。
因为相关管理、操作人员缺乏一套系统的科学培育驯化方案,当培育的野生树种出现某些生长方面的问题时,有关培育人员不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或者是制定出高效、减少经济损失的实用方法,导致了对于野生树种一而再再而三的培育驯化失败。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消耗了政府的资金、土地等物质方面的财产,而且还降低了相关技术人员对于野生树种培育驯化的信心以及积极性。
3、对于野生树种的培育选择没有明确的计划制定在野生树种培育驯化过程当中,野生树种容易发生在幼年时期成活率较低、野生树种生长缓慢等一系列不良培育驯化现象。
珍贵苗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珍贵苗木是指那些在生长期短、价格高、市场需求大的苗木。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在花卉市场上备受欢迎。
目前,国内外珍贵苗木种类繁多,如红豆杉、台湾水杉、银杏等,这些苗木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绿化需求,同时也可以为苗木种植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因此,对珍贵苗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规划1.项目名称:珍贵苗木种植项目2.项目地点:位于南方气候温暖、土壤肥沃的地区3.项目内容:主要种植红豆杉、台湾水杉等珍贵苗木4.项目投资:预计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5.项目收益:预计年销售收入为500万元6.项目周期:预计种植周期为5年三、市场调研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对绿化苗木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那些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珍贵苗木更受市场青睐。
2.市场竞争:目前,国内外对珍贵苗木的需求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市场上的供应却相对稀缺。
因此,珍贵苗木种植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3.市场定位:本项目将主要服务于政府机构、大型企业、景观设计公司等客户群体,以及对苗木有一定了解和需求的个人消费者。
四、资源评估1.土地资源:项目所需土地面积约为100亩,需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水源丰富的地区进行种植。
2.人力资源:项目需要具有苗木种植经验和技术的农业专业人士负责管理和监督,同时还需要招募一定数量的农业工人协助种植和管理。
3.资金资源: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需要用于购买种植用地、苗木种子、农具设备等。
五、风险评估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影响项目的销售额和盈利能力。
2.自然灾害风险:如干旱、水灾、病虫害等,可能对项目造成损失。
3.管理风险: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管理不善、技术不过关等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和解决。
六、可行性分析1.市场前景:珍贵苗木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需求量,项目的市场前景广阔。
2.资源保障:项目所需的土地、人力和资金等资源得到有效保障,能够有效支持项目的运营和发展。
辽宁XX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珍稀苗木(彩色林业)繁育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辽宁XX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珍稀苗木(彩色林业)繁育示范基地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单位:辽宁XX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筹)4、项目负责人:XX5、建设地点:抚顺市XXXX6、项目建设规模:建设优质珍稀苗木(主要为适生彩色园艺绿化树)繁育示范基地100亩。
7、建设期限:2年。
第一年完成整地、播种、育苗和部分苗木栽植工作;第二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苗木移栽、嫁接、培育等工作。
8、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562.1万元,其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97.1万元(含基地建设72.4万元、水利设施及配套投资24.7万元),营林投资225万元,流动资金240万元(含公司运营及管理80万元,市场营销90万元,技术发展资金70万元)。
7、资金筹措:企业自筹300万元,申请国家政策资金165万元,银行贷款97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成后,年产珍稀种苗14万棵,珍稀成苗2.4万棵,年产值1140万元,年利润200万元、利税260万元;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县乡珍稀苗木生产2000-3000亩辐射区域,带动农户1000户,每年可增加项目区人均纯收入1800元,直接增加就业人数150人。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土绿化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近年来全国都在加快推进园林、道路绿化工程,各城市实施“森林城市”建设,促进了绿化苗木产业的迅猛发展。
园艺绿化的高效益也吸引了众多的企业、人才、资金进入这个行业,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常规苗木、花卉已基本饱和,要想有所发展,必须别辟蹊径,走出自己的独特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从“绿起来”过渡到“美起来”,在园林绿化中追求富有内涵的多层次景观,国内园林绿化市场也从单纯的“绿化”,迅速转向“彩化、美化、香化、净化”。
特种苗木培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特种苗木培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一、特种苗木培育基地建设是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城市化进程加快是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和花卉产业快速发展的加速器。
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会拉动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从而促进园林绿化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
根据200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到2010年,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须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米以上。
也就是说在2003-2010年间,全国平均每年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还要增加2万多公顷。
但目前很多的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还没有达到该标准,需要大量苗木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拉动苗木产业迅速发展。
如郑州市区2006年新增城市人口12.2万人,城镇化率达60.2%,郑州市郑东新区远景规划范围15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33平方公里),每年都需要大量园林绿化苗木和花卉。
二、特种苗木培育基地建设是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生态省建设的需要陕西省是近年来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近几年来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
省委、省政府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速度定为10%左右,我省经济仍将快速、健康发展,这是园林绿化苗木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开始进入富裕阶段,园林绿化苗木花卉消费将由礼品消费、集团消费转向日常消费,将大大促进园林绿化苗木和花卉消费。
同时居民家庭绿化、私人庭院造园也将快速启动,园林绿化苗木市场空间将迅速扩大。
全省很多市、县都在积极争创生态城市、环保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
这将大大拉园林绿化苗木需求。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如交通建设)拉动配套园林绿化和环境建项目发展。
绿色通道和城市森林建设已成绿化种苗市场需求的又一新的增长点。
同时,房地产业兴起也促进了园林绿化苗木的迅速扩张,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房地产开发商认为房地产环境好坏是房地产项目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东珠景观股份有限公司上犹珍稀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间:2012 年07月6日目录第一章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1.1项目背景............................................................................... 错. 误!未定义书签1.2项目概况............................................................................... 错. 误!未定义书签1.3可行性研究结论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市场预测和产品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2.1市场预测............................................................................... 错. 误!未定义书签2.2产品方案...............................................................................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3.1选址要求............................................................................... 错. 误!未定义书签3.2场址现状............................................................................... 错. 误!未定义书签3.3主要建设条件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4.1技术方案............................................................................... 错. 误!未定义书签4.2设备方案............................................................................... 错. 误!未定义书签4.3建筑工程方案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原辅材料和燃动供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5.1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错. 误!未定义书签5.2燃动供应 ................................................................................... 错. 误!未定义书签5.3运输.............................................................................................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总图布置与公用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6.1总图布置............................................................................... 错. 误!未定义书签6.2公用工程...............................................................................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环保、消防、职业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7.1环境保护............................................................................... 错. 误!未定义书签7.2消防......................................................................................... 错.. 误!未定义书签7.3职业安全...............................................................................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节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8.1能耗指标及分析 ................................................................. 错. 误!未定义书签8.2节能措施............................................................................... 错. 误!未定义书签8.3能源管理和综合利用.......................................................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 错误!未定义书签9.1组织机构............................................................................... 错. 误!未定义书签9.2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错. 误!未定义书签9.3人员培训...............................................................................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10.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错. 误!未定义书签10.2项目实施进度表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11.1编制依据和说明 ................................................................. 错. 误!未定义书签11.2投资估算............................................................................... 错. 误!未定义书签11.3资金筹措...............................................................................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12.1 评价范围依据与说明 12.2 财务分析 ...............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错. 书签 12.3 财务评价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12.4 财务评价结论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总平面布置图一、建设单位和项目基本情况江苏东珠景观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国家园林绿化一级企业资质、园林规划设计乙级资质、市政二级资及园林古建三级资质,以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施工、苗木及花卉产销为主,是集园林苗木、设计、施工与养护的生产、经营、服务与研发于一体的企业。
XXXX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珍稀苗木(彩色林业)繁育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XXXX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珍稀苗木(彩色林业)繁育示范基地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单位:XXXX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筹)4、项目负责人:XX5、建设地点:XX市XXXX6、项目建设规模:建设优质珍稀苗木(主要为适生彩色园艺绿化树)繁育示范基地100亩。
7、建设期限:2年。
第一年完成整地、播种、育苗和部分苗木栽植工作;第二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苗木移栽、嫁接、培育等工作。
8、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562.1万元,其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97.1万元(含基地建设72.4万元、水利设施及配套投资24.7万元),营林投资225万元,流动资金240万元(含公司运营及管理80万元,市场营销90万元,技术发展资金70万元)。
7、资金筹措:企业自筹300万元,申请国家政策资金165万元,银行贷款97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成后,年产珍稀种苗14万棵,珍稀成苗2.4万棵,年产值1140万元,年利润200万元、利税260万元;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县乡珍稀苗木生产2000-3000亩辐射区域,带动农户1000户,每年可增加项目区人均纯收入1800元,直接增加就业人数150人。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土绿化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近年来全国都在加快推进园林、道路绿化工程,各城市实施“森林城市”建设,促进了绿化苗木产业的迅猛发展。
园艺绿化的高效益也吸引了众多的企业、人才、资金进入这个行业,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常规苗木、花卉已基本饱和,要想有所发展,必须别辟蹊径,走出自己的独特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从“绿起来”过渡到“美起来”,在园林绿化中追求富有内涵的多层次景观,国内园林绿化市场也从单纯的“绿化”,迅速转向“彩化、美化、香化、净化”。
珍稀金花茶种植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言金花茶为山茶科,山茶属金花茶系植物,与中国名茶同科属。
于1965年首次在广西发现黄色山茶,1965年又由中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教授命名为——金花茶。
金花茶的发现,轰动了国内外园艺专家,其鲜丽俏艳,高贵雅致,观赏价值无与伦比,为园林中珍品,被誉为“茶族皇后”、“植物界大熊猫”,是中国八种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之一。
金花茶含有特殊的色泽基因遗传,又重要的科研价值。
经科学鉴定,金花茶含有特殊的金花茶皂甙、黄酮类、茶多酚、维生素及氨基酸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富含对人体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天然有机锗,硒,錳,钒,锌,钴等微量元素,其化学成分多达400多种,国内外目前还未发现一种可食用植物,其稀有元素含量能如此丰富齐全给予一体的。
经实验表明:金花茶具有抑制肿瘤生长、抗辐射、清楚自由基、抗拒消炎、抗衰老、调节人体血脂、血糖、血压、激活人体多种酶,增进肝脏代谢,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增强肌体免疫力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此外,对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伤寒菌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本草纲目》、《中国壮药学》、《要用植物辞典》中均有金花茶的药理记载,其在名剑抑制用于提神清脑,请肝火,解热毒,养元气。
金花茶属无毒级植物,其花和叶子等原料或其提取物,可直接或间接地用作功能性饮料、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及各类食品,可以单独单味使用,保健品及药用价值极高,效果十分理想,也是一种纯天然的“中药抗生素”,这是金花茶独有的优势。
人工种植金花茶的开发利用,必将造福人类,促进当地“新、特、优”特色农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目录前言一、项目的目标和意义二、金花茶种植的外部条件要求与大龙山的内在环境要求三、金花茶种植与大龙山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四、种植与加工的技术可行性五、项目工程企划六、产品市场预测七、项目建设的工程投资慨算八、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九、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分析十、项目建设的开发利用对大龙山及周边的而环境评估十一、综合评价注:此报告共20页,其中文式报告15页,附表5页一、项目的目标及意义项目旨在合理利用资源,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和谐,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确保资源永久利用,大气、水体、土壤清洁,生态环境整体良性循环的大前提下,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使国家和地方受益,为人名造福。
XXXX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珍稀苗木(彩色林业)繁育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 XXXX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珍稀苗木(彩色林业)繁育示范基地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单位: XXXX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筹)4、项目负责人: XX5、建设地点: XX市 XXXX6、项目建设规模:建设优质珍稀苗木(主要为适生彩色园艺绿化树)繁育示范基地100 亩。
7、建设期限: 2 年。
第一年完成整地、播种、育苗和部分苗木栽植工作;第二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苗木移栽、嫁接、培育等工作。
8、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562.1 万元,其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97.1 万元(含基地建设 72.4 万元、水利设施及配套投资24.7 万元),营林投资 225 万元,流动资金 240 万元(含公司运营及管理 80 万元,市场营销 90 万元,技术发展资金 70 万元)。
7、资金筹措:企业自筹 300 万元,申请国家政策资金 165 万元,银行贷款 97 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成后,年产珍稀种苗14 万棵,珍稀成苗 2.4 万棵,年产值 1140 万元,年利润 200 万元、利税 260 万元;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县乡珍稀苗木生产2000-3000 亩辐射区域,带动农户1000 户,每年可--增加项目区人均纯收入1800 元,直接增加就业人数150 人。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土绿化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近年来全国都在加快推进园林、道路绿化工程,各城市实施“森林城市”建设,促进了绿化苗木产业的迅猛发展。
园艺绿化的高效益也吸引了众多的企业、人才、资金进入这个行业,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常规苗木、花卉已基本饱和,要想有所发展,必须别辟蹊径,走出自己的独特之路。
辽宁**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珍稀苗木彩色林业繁育示范基地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辽宁**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珍稀苗木彩色林业繁育示范基地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辽宁**园林科技有限公司3、建设性质:新建4、项目负责人:***5、建设地址:抚顺市****6、项目建设规模:建设优质珍稀苗木(主要为适生彩色园艺绿化树)繁育示范基地100亩。
7、建设期限:2年。
第一年完成整地、播种、育苗和部分苗木栽植工作;第二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苗木移栽、嫁接、培育等工作。
8、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562.1万元,其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97.1万元(含基地建设72.4万元、水利设施及配套投资24.7万元),营林投资225万元,流动资金240万元(含公司运营及管理80万元,市场营销90万元,技术发展资金70万元)。
7、资金筹措:企业自筹300万元,申请国家政策资金165万元,银行贷款97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成后,年产珍稀种苗14万棵,珍稀成苗2.4万棵,年产值1140万元,年利润200万元、利税260万元;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县乡珍稀苗木生产2000-3000亩辐射区域,带动农户1000户,每年可增加项目区人均纯收入1800元,直接增加就业人数150人。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1.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项目建设方案及工程技术方案;3.项目建设条件;4.环境保护、节能及绿化;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土绿化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近年来全国都在加快推进园林、道路绿化工程,各城市实施“森林城市”建设,促进了绿化苗木产业的迅猛发展。
园艺绿化的高效益也吸引了众多的企业、人才、资金进入这个行业,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湖南省永州市江南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富兰岛田园会所珍奇苗木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要 (4)1.1项目名称 (4)1.2项目建设地及概况 (4)1.3项目建设单位 (4)1.4项目建设规模 (4)1.5产品规模 (4)1.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4)1.7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5)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条件设 (5)2.1项目建设的背景 (5)2.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6)2.3环境容量分析 (6)第三章项目建设的依据和原则 (8)3.1项目建设的依据 (8)3.2立项原则 (8)3.3指导思想 (8)第四章项目总体布局 (10)4.1空间布局 (10)4.2时间布局 (10)第五章珍奇苗木培育、生产加工及规划 (11)5.1冬枣苗木培育及种植区 (11)5.2红杨树项目投资及经济效益分析 (14)5.3杨梅、大樱桃、红乳苗木培育区 (16)5.4富兰岛休闲会所 (17)第六章市场预测 (20)6.1市场需求分析 (20)6.2市场定位 (21)6.3形象定位与盈利方式和途径 (21)第七章组织管理 (24)7.1.经营管理机构 (24)7.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24)7.3经营管理措施 (24)7.4人员编制 (24)7.5技术培训 (25)第八章项目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 (26)8.1估算范围及依据 (26)8.2投资估算 (26)8.3经济效益评价 (27)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30)9.1结论 (30)9.1建议 (30)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富兰岛田园会所珍奇苗木基地项目1.2项目建设地及概况1.2.1项目建设地永州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涉及伊塘镇花亭子村、姚家村等。
1.2.2建设地概况伊塘镇雨水充足、日照偏多、气候条件好,土质主要以风化的页岩为主(当地老百姓称“三难地”即保水难、保肥难、耕作难)土壤含钙量很高,非常适合适应性强、抗性强、需钙量高的冬枣生长,地形地貌开阔富有层次感,植被履盖面积大,水源充足、空气清新。
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意义 第一节 我国珍稀及特殊树种培育现状 为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缓解木材供需矛盾,2002年国家启动了“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培育浆纸材、人造板材和珍贵大径级材。 2005年启动全国珍稀树种培育基地建设示范项目,到2008年,中央投资7140万元,在27个省、3个森工集团的140多个县级单位对60多个珍贵树种开展了培育基地建设示范,建成示范基地28.5万亩。项目得到了地方林业部门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关注,在项目管理、组织实施、培育模式、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质量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充分发挥了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 2007年开始,国家林业局在项目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适时实施了“速丰林工程大径材培育试点项目”。2007-2010年,在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陕西、新疆省(区)、内蒙古森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龙江森工、吉林森工以及大连市、青岛市的177个国有林场实施。项目总投资为1074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6910万元,地方配套3853万元;建设大径材基地30.06万亩,其中:新造15.91万亩,改培14.15万亩。实施大径材培育项目,通过调整林分结构,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林木品质,提高木材利用等级和木材总产量,有助于减少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功能,对巩固生态成果,优化资源结构,增加木材资源储备,维护国家木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我国特殊树种培育项目实施的意义 一、缓解木材供需结构性矛盾,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需要 当前,国内木材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国防等事业发展,社会对特殊林木材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特殊树种资源匮乏,供应不足。根据我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硬阔叶树种类面积占乔木用材林面积的14.5%,蓄积占15.1%,其中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面积只占乔木用材林面积的0.31%,蓄积占0.36%,至于楠木、樟树等树种就更少;软阔叶树种类椴树面积占乔木用材林面积的0.39%,蓄积占0.62%;与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比,云冷杉、云南松等一些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面积蓄积减少,次要树种逐渐占优势,残次林相增多。 我国特殊林木材目前主要依靠进口解决。2009年我国的原木进口量达2806万立方米,占世界原木出口量的比例高达28.93%;2010年l—12月原木进口大幅上升到3435万立方米,其中热带原木进口量达到749万立方米。全国木材及木制品进口折合成原木,已占国内总消耗量的43.6%,对外依存度很高。但随着世界范围的森林认证制度的逐步推行,以及一些木材出口国家由于自身的利益或迫于国际上环保组织的压力限制或禁止木材出口,从国外进口珍稀树种木材必将遭遇越来越大的阻力和限制。这样的国际环境不允许我国长期依赖国外进口来满足对特殊树种材及木制品需求,只能依靠国内自己培育特殊用材树种,来逐步解决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和满足社会对珍稀木材的日益旺盛的需求。因此,实施特殊树种培育项目,对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二、保护特殊树种种质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我国是森林植物种质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约有9000种乔灌藤树种,居世界北半球地区首要位置,其中特有的针叶树有水杉属、银杉属、金钱松属、水松属、油杉属等;阔叶树种类更为丰富,特有属主要有杜仲属、珙桐属、旱莲属等。在种类繁多的树种中,有很多珍贵树种,如水杉、银杏等是人所共知的活化石,水曲柳、黄波萝、核桃楸、油杉、白豆杉、柳杉、水松、珙桐、柚木、桃花心木、坡垒、绿楠等,都是我国珍稀树种,具有很高的用材价值。由于乱砍滥伐、过度利用等原因,使珍贵树种资源逐年减少,有的甚至消失。 目前,濒危树种占17%,约90%树种呈现出渐危群体与濒危群体态势,而且破坏和侵蚀仍在加剧。近200年来,已有两万多种植物从自然界消失,其中珍贵树种占十分之一左右。此外,由于人们以前对天然林的认识不足,在开荒垦殖、低效林改造、营造速生丰产林等活动中,不注意保护原生植被,一些乡土树种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珍稀的阔叶树种种群越来越小。实施特殊树种培育项目,逐步增加珍稀树种种群,对于保护和发展森林植物种质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增加造林树种,优化人工林树种结构的需要 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我国人工乔木林面积近6亿亩,其中按面积比例排名前十位的优势树种(组)杉木、杨树、马尾松、落叶松、桉树、油松、湿地松、柏木、华山松和云南松的面积占74.4%,杉木、杨树、马尾松和落叶松前四个树种面积占55.8%。可以看出,我国人工造林的树种比较单一,北方地区主要以发展杨树、落叶松为主,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是杉木、马尾松、桉树等。这样会造成林分遗传结构简单,地力衰退,林地生产力不高,林分稳定性差。而许多乡土特殊树种是经过千万年来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很好的适生性,是我国各种不同立地条件的最佳造林树种。实施特殊树种培育项目,是促进造林树种多样化、树种结构合理化、林分结构最优化的需要,对于推动我国各具特色的区域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加速特殊树种培育,探索发展模式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在特殊树种的良种繁育、栽培技术、混交技术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已选育出部分以乡土树种为主的优良种源和种源区、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在人工林培育方面,建立了南方红豆杉、花梨木、银杏、榉树、椿树等珍稀树种的基地,总结了一些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并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自2005年开始,国家相继启动了全国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示范项目和速丰林工程大径材培育试点项目,中央每年在珍贵树种培育方面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但由于特殊树种培育成本高、生长周期长、短期效益低,中央有限的补助资金难以有效调动各地培育特殊树种的积极性。因此,迫切需要加大中央投资力度,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拓宽特殊树种示范面,加快特殊树种资源培育速度,另一方面,通过示范培育,探索特殊树种培育与发展模式。 五、提高碳汇贮量,提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也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2007年6月发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把林业纳入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2009年6月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并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在2009年国家林业局出台的《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中,将加快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作为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15项行动之一。珍贵树种作为特殊树种之一,其生长和经营周期较长,在其生长过程中,特殊树种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增加碳汇。同时,培育特殊树种不需要频繁地进行炼山、挖坑、种植、除草等人为活动,与经营短轮伐期用材林相比,碳排放较少,对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相对少,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为契机,以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为导向,以建设特殊树种资源战略储备、提高林业 应对气候变化等为目标,以发展优质乡土树种资源为重点,以国家投入为主体,采取人工造林、现有林定向培育和中幼林抚育相结合的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营水平,分区施策,长中短互利,推进特殊树种后备资源培育,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节 建设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出的原则 项目建设要与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地方土地利用规划和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规划等宏观规划和专项规划相衔接;要重点选择林地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区域实施,同时,重点发展具有特色的乡土特殊树种。 二、坚持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的原则 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打造一批规模较大、经营水平较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林场,带动和引领全国特殊树种培育的总体推进。 三、坚持因地制宜,造改结合的原则 按照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特殊林木材的需要确定建设树种,适.地适树,宜造则造,宜改则改,做到宜林地造林与现有林改造相结合,分区施策,长中短互补,全面提高项目建设水平。 四、坚持集约经营,科学培育的原则 遵循树种特性和自然规律,确定科学的营造林模式和经营措施,采用良种壮苗,开展集约经营,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 五、坚持国家扶持,多渠道筹资的投入原则 特殊林木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后备资源,特殊树种资源培育示范项目应该以中央政府投入为主、地方配套为辅,同时鼓励企业、个人等多种经营主体共同参与,拓宽特殊树种培育投资渠道。 六、坚持工程管理,项目带动的实施原则 做到按工程项目规划、按设计组织施工、按工程进度安排建设资金、按标准进行验收,实行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造林检查验收制,以确保项目高质量。 第三节 编制依据 (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 (3)《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4)《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 (5)《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规划》 (6)《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 (7)《造林技术规程》(CB/T 15776—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