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美学与形体塑造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8
1. 姿势正直: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保持脊柱挺直,肩膀放松,头部保持平衡,目光自信。
通过反复练习正确的姿势,可以培养良好的形体气质。
2. 增强肌肉力量:进行全身性的运动和锻炼,特别是加强核心肌肉群的锻炼。
强健的肌肉可以帮助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平衡,并提高整体形体气质。
3. 注意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体,提高气质。
练习深呼吸,逐渐增长吸气和呼气的时间。
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调整心理状态,保持冷静和自信的形体气质。
4. 增强自我意识:通过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注意自己的举止和表情。
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善。
可以通过镜子练习自己的姿势和表情,或者向他人寻求反馈,以改善自己的形体气质。
5. 学习艺术表现形式:参加舞蹈、表演、音乐等艺术类的培训课程可以提高形体气质。
这些艺术形式通常会帮助你感知和掌控自己的身体,并通过舞蹈、演技等形式表达自己。
6. 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积极、自信和自尊心,这对于塑造良好的形体气质非常重要。
学会放松身心,积极面对挑战,有积极的内心对外在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
形体气质的培养需要时间和坚持,但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努力,你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形体气质,展现出更加自信和优雅的形象。
浅析什么是形体美形体美是指人体外貌的美丽和优雅,它是一种美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形体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形体美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中的一种时尚和潮流。
那么,什么是形体美?如何才能拥有美丽的形体呢?接下来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浅析形体美。
形体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
人的形象美感是先天之美,也就是说,每个人所拥有的形体美是与生俱来的,是与生俱来的外貌、体型、身高、五官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有些人天生就拥有端庄优雅的外貌,有些人则拥有迷人的五官、修长的身材。
这种形体美,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法复制和模仿的。
即使拥有与生俱来的形体美,也需要通过后天的培训和磨练,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艺术美。
形体美也是一种后天的修养。
尽管形体美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后天的修养会对我们的形体美产生影响。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更加有弹性,让我们看起来更加年轻美丽。
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生活习惯也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好的形体美。
还有姿势美,站姿坐姿走姿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形体美。
后天的修养是我们拥有形体美的重要因素。
形体美还与外在的修饰有关。
外表的修饰是增强形体美的一种方式,比如化妆、服装、发型等。
化妆可以修饰我们的五官,让我们的面部更加立体和生动,服装可以凸显我们的身材优势,发型可以展现我们的个性特点。
这些都是外在的修饰,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加完美的形体美。
形体美也与内在的修养有关。
形体美不仅仅是外表的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修养。
内在的修养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加从容优雅的气质,可以让我们外在的美更加深刻。
内在的修养包括内心的修养和灵魂的洗涤,只有内在的美才能真正传达出形体美的意义。
形体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但是它也需要后天的修养和修饰,还需要内在的修养来真正展现出来。
形体美不仅是一种对外的美,更是一种对内的美,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在当代社会中,形体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更是一种对自我的追求。
-153-一般认为,身体美学由美国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所创立。
他在1992年出版了《实用主义美学》一书,该书的第十章名为《身体美学:一个学科的提议》,从此世上就有了身体美学。
身体美学在今天中国的崛起,与舒斯特曼有莫大的关系。
然而,身体美学这个名称是有缺陷的。
“身体美学”完全可以在经验的层面展开,那么它就可能把健美、体操、瑜伽、太极拳等纳入其中,变成了“体育美学”;还可能通往美容、整形、化妆、时装等方向,变成“时尚美学”的一部分。
事实上,舒斯特曼确实以“身体美学”之名把“体育美学”和“时尚美学”都收编了。
但是我们认为,身体美学应当保持其哲学品质,因此,它的严格的称呼应当是“作为身体哲学的美学”,与以往的“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并肩而立。
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偏于美学问题的客观方面,作为身体哲学的美学偏于美学问题的主观方面。
身体是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的主体。
当然,“身体美学”这个名称已经约定俗成了,我们也不妨从俗,把“身体美学”视为“作为身体哲学的美学”的方便说法。
正如实践美学的第一问题是何谓实践,生命美学的第一问题是何谓生命,身体美学的第一问题是何谓身体。
舒斯特曼并没有很好地回答“何谓身体”的问题,这与他的美学思想缺乏形而上眼光和理论维度是有关系的。
本文将从梅洛-庞蒂的现象学出发,回答何谓身体美学的“身体”。
一、作为肉身的身体任何哲学都预设了某种人的形象,或者说,哲学始于对人的理解。
当乌纳穆诺在《生命的悲剧意识》中试图建构自己的哲学时,他把“骨肉之人”视为“整个哲学的主体”。
所谓“骨肉之人”,亦即“有血有肉的人,就是由出生到受难,最后要死亡的人,尤其要强调的是,一个终究要‘死亡’的人”。
骨肉之人的对立面是“理念的人”:“这样的人既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也不是其他世界的人;既不属于这个时代,也不属于其他时代的人,是一个无性别无祖国的人,简单说来,就是一个理念的人。
”a 按照乌纳穆作者简介 郭勇健,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 厦门,361005)。
形体训练基础知识形体训练是一项比较优美、高雅的健身项目,主要通过舒展优美的舞蹈基础练习(以芭蕾为基础),结合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综合训练,可塑造人们优美的体态,培养高雅的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
可以说它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
下面来一起了解下形体训练基础知识吧。
第一章形体训练概念(一)形体形体是在先天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形体是指人体结构的外在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说,先天的遗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与后天生活条件及科学训练也有密切关系。
女子形体与男子形体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男子形体要求肌肉发达匀称,刚健有力,有阳刚之气;女子形体强调身体比例匀称,线条流畅,整个体型呈现女子特有的曲线性。
第二章形体美的评价(一)形体美形体美就是人类的身体曲线美,是指人的躯体线条结合人的情感和品质,通过形象、姿态诉诸于欣赏者眼前的一种美。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骨骼、肌肉、肤色。
男子体形应体现匀称、强壮和粗犷美;女子体形应体现女性特有的曲线美、匀称美、姿态美、弹性美和外部形态与内部情感统一的和谐美。
肤色应是红润而有光泽,健康光滑有弹性。
只有在四肢、躯干、头部及五官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优美,体型匀称的整体美。
所有这些,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形体训练及合理的营养和休息才可成就。
(二)、形体美的内容形体美的内容很广泛,它包括体形美、姿态美和动作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体形匀称、协调、健美。
健美的身材和体形美需要通过优美的姿态来表现。
姿态是指一个人在静止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姿势和举止神情,能突出反映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
人除了睡眠之外,不是站着就是坐着,姿态都在每时每刻中变化着。
姿态美则是指人体在空间运动和变化的样式。
体形美、姿态美、动作美,脱离不开形体,体形的完美和正确的身体姿势可以促进人体外形的完美,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有机体机能的完美程度。
健美的体形、端正的姿态还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
从身体哲学到身体美学以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生成为例一、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身体哲学如何逐渐演进为身体美学,并以理查德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生成为例,阐述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我们将首先回顾身体哲学的起源和发展,理解其如何从传统的身心二元论中解脱出来,开始强调身体在哲学思考中的本体论地位。
这种转变不仅标志着身体在哲学领域中的重新定位,也为身体美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身体美学如何在此基础上兴起,成为一种新的哲学研究方向。
身体美学关注身体的审美体验、身体的文化建构以及身体的自我实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身体与美的关系。
这种视角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身体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身体的美。
理查德舒斯特曼作为当代知名的身体美学家,其理论在身体美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他的理论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身体美学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身体与美的关系。
本文将重点分析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理论,揭示其如何将身体哲学与美学相结合,从而推动身体美学的发展。
1. 身体哲学的兴起与发展背景身体哲学的兴起是20世纪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转向,它标志着哲学思考从传统的理性中心主义向身体经验的回归。
这一转向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动因。
身体哲学的兴起是对传统形而上学和理性中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在西方哲学史上,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理性一直被视为人类本质的最高体现,而身体则被看作是理性的枷锁,是灵魂的囚笼。
这种二元对立的观点导致了身体的长期贬抑和忽视。
随着现代性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理性并非人类生活的全部,身体经验同样重要。
这种对身体的重新发现和重视,促使哲学家们开始从身体的角度重新思考人类存在和世界。
身体哲学的兴起与现代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生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关于身体的新知识。
这些知识揭示了身体在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中的作用,挑战了传统的心身二元论。
芭蕾舞的形体训练方法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和俄罗斯,有着"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之美誉。
"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
最初是欧洲的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
现在芭蕾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艺术,它不仅可以塑造人的外在形象,还可以升华人的内在气质。
芭蕾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来展示人体优美的线条,动作流畅,舞姿多变,造型流动,技艺精湛。
几百年来形成了一套规范、严谨、科学的芭蕾训练方法。
芭蕾训练中常出现开、绷、直、立四个字,这四个字始终贯穿在芭蕾训练之中,所有的动作必须在开、绷、直、立的基础上完成,所以我们称之为芭蕾的基本元素。
"开"是指髋关节向人体两侧外开,髋关节的打开,舒展了人体的线条,增加了人体下肢的表现能力。
"绷"是指脚腕伸展,脚背上拱,脚心下窝,脚趾并拢,向远向下无限伸展。
"直"是指人体重心的垂直。
"立"是指人体每一个关节、肌肉都向上提,有无限提升感。
芭蕾将身体美学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对这种美的评判标准,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虽然人们已经不再穿足尖鞋紧身衣,但运用的还是芭蕾的训练体系,并将其融入塑造美的形体训练中。
芭蕾形体训练是一门基本能力的训练,是形体训练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训练学生身体各部位肌肉的能力,增强直立感、协调性和肢体表现力,使之掌握芭蕾开、绷、直、立的审美特点,提升其原有的自然体态,获得必要的技术、技能和规范的动作,从而提高身体的基本素质。
基础训练一、知识介绍芭蕾基础训练内容包括芭蕾的基本手型、手位和脚位等基础知识内容。
世界上各个流派的芭蕾在手位设置上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各流派的表演风格的不同。
这里介绍俄罗斯学派的七个手位,因为俄罗斯流派的手位在延伸舒展性上,在挺拔感觉上,比较突出,并且有助于稳定重心和帮助学习者收紧背部及立腰的作用。
第一章形体训练概论第一节形体训练概述形体训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发展人体匀称和谐为主要目的,通过徒手或辅助器械练习,增强体质,培养正确的动作姿态,塑造良好形体,促进形成优雅气质的一项健身运动。
现代社会,形体美一直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和寻找美体的健身方法,形体训练就是实现形体美的有效健身运动。
形体训练是以形态练习、姿态联系、气质练习为主要内容和基本手段,对练习者进行美育教育,塑造优美形体,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培养高雅气质,改变人体的原始自然状态或矫正不良身体形态的一种身心培育过程。
第二节形体训练的目的意义一、形体训练的目的形体训练是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和塑造优美身体形态的一门基础课。
它是以人体科学为基础的形体动作训练,是以改善学生形体动作的状态,提高灵活性、协调性,增强可塑性为目的的形体素质基本训练,又是以提高形体外在的表现力为目的的形体技巧训练。
它为良好站姿、走姿的培养在身体素质方面打下基础。
二、形体训练的意义形体训练在某种意义上说,和健美运动是相关联的。
形体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和健美运动一样,都是要求外型的优美、身体的匀称。
但它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形体训练包括外形锻炼和内在修养、言行举止等方面,而健美则是锻炼身体的外表。
从古到今“好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就充分说明了每一个人都有美的追求。
美的形象、美的色彩和美的旋律,总是给人一种愉快的感受、美的享受,而健壮的体魄则是力的象征。
所谓形体美是指一个人的体态(包括行走、站立、坐姿、蹲姿)和体形等(外表和线条),身体是否匀称、优美而言。
形体训练的意义在于:(一)增强体质,培养美的体态及体型形体训练既是体操美、舞蹈美、音乐美等多方面的结合体,同时也是礼仪礼节的综合练习。
因此,形体训练是丰富多彩的,有各种健美动作和组合动作,动作的节奏有快速的也有缓慢的,有柔和的也有明快的,因而它是集内外形态训练的全身运动。
体育美学与形体塑造 没有理想,行动是盲目的;没有审美理想,即使睁着眼睛,前途也并不一定光明。 美学是指引体育进步的火炬。这个火炬通过应用美学、实践美学传递出来,实实在在握在手里,照得见脚下的路。
讲座的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 , 社会对人体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高。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 , 要想使自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足 , 得到社会及人们的重视和认可 , 除了具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 , 同时还需要有一个健美的形体、高雅的气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 , 大学生校期间 , 努力塑造形体美极为重要。 人都具有身体。人不仅可以体验和观察自己的身体,而且也可以观察和体验他人的身 体。但身体的美学现象是如何被经验的呢?实际上身体的美学现象十分普遍。当代生活 中人的衣食住行就具有广泛的美学意味。衣着不只是为了遮羞和保暖,也是为了美丽; 饮食不只是为了充饥和美味,而且也是为了美观;居住在实用的同时,更强调其装饰; 旅行除了为了公共和私人的目的之外,更多的也是为了观光。所有这一切都直接和间接地相关于身体的审美活动。 但身体的美学意义更多地由体育、时装表演、按摩、美容、人体摄影等显示出来。这是由于现代社会里人与世界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人们不仅注重物,而且也注重人;不仅强调精神,而且也强调身体。就身体自身而言,人们追求的不再只是健康,而且也追求快乐。现代社会作为消费社会主要是推动以人的身体为中心的消费。不仅一切物是为了 满足人的身体的消费,而且身体自身也是为了满足人的身体消费。消费社会流行的大众 文化在主体上就是身体的消费文化,它所奉行的娱乐至上原则在根本上是让身体快乐起 来。 当然,身体最直接的审美表现是在各种形态的艺术之中。有些艺术样式本身就是身体的直接呈现,如人体雕塑和绘画等;有些艺术样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身体的运动,如舞蹈、杂技、戏剧、歌唱、电影、电视等;有些艺术样式虽然既不是身体的直接呈现,也不是借助身体的运动,但也描述和表达身体的活动和感觉,如文学和音乐等。在这样的意义上,任何一种艺术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关涉人的身体的。没有对于身体的刻画,也就没有了关于人的艺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身体自身的揭示。
美学基础认识 身体美的研究,不仅限于人体表面形态的美,还包括骨骼、肌肉、皮肤、毛发等层次,并涉及音容笑貌、服装饰物等与之有关的一切方面。对身体的修饰、美容等虽然与身体美有关,属于广义的“身体文化”的范畴,但严格来说他们不是体育的内容,因而在体育美学的研究中不过多涉及。 一、身体美的概念及价值 1、身体美是体育美学的特有概念 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呈现的美。它是一种由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出的健康之美,是生命灌注之美。体育活动可持续塑造人类的身体美,具有特殊的人文价值。体育活动中最充分和最丰富地展示了充盈着生命力的身体美,这种美主要在运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只有通过锻炼才能得到。 2、身体美与人体美之异同 身体美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美,是进行生命活动的有机体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之美,要求严格符合解剖学特点和新陈代谢的生理规律。它是创造、概括、提炼艺术作品中人体美的源泉,其标准具有时代性但却是相对稳定的。 人体美作为艺术加工过程中的概念,一般是静态的,是艺术家形象思维在作品中的结晶,主要通过绘画、雕塑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 3、身体美代表物种形象进化的理想 身体美作为一个物种的感性形象的理想,是人类对自己身体可感形式上的最高追求。 影响身体美最主要的是体育,与身体美的培养联系最直接的也是体育部门,因此,美学应当渗透到体育的原理中。丹纳在其名著中称赞“体育教师是真正的艺术家,不仅把人体练得强壮,行动迅速,有抵抗力,而且还求其对称、典雅”。他还指出,身体美以及表现它的艺术,应注意体格完整而不变态,并具有正常活动能力等有益特征。而“一切特征中最有益的,没有问题是毫无缺陷的健康,最好是生气蓬勃的健康”。 二、历史上对身体美的认识 1、原始的审美观 在人类的蒙昧期,人对自己生物性方面的规律认识很肤浅,有时为了功利和审美需要甚至不惜损伤自己的身体。例如… 上述状况表明,身体是原始人最得心应手的审美表达载体,是最早和最主要的表现工具,原始文化注重身体的装饰,身体是直接表达情感的形式。人们往往不惜摧残肌肤以取悦于人,对于身体本身存在的天然之美是较为忽视的。 2、西方对身体美的认识 公元前6世纪是内容丰富的古希腊美学思想形成的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人无论是智力的低下,还是身体的羸弱,都是耻辱。“健全的精神属于健康的身体”,便是他们对智力和身体全面发展的思想的概括说明。 三、身体美的主要内容 1、体型 体型即人类身体结构的类型。体型的美丑系主要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人体骨骼比例以及脂肪蓄积和肌肉发育程度所决定,因此,体型不是一成不变的。 2、骨骼 体型的美丑与骨骼有重要关系,身体的比例几乎都是有骨骼的形成状况所决定的。 3、肌肉 肌肉人体重量的40%,哪些发达而富有弹性的浅层肌肉,是构成身体曲线美的基础。 4、皮肤 覆盖于身体表面的皮肤也能显示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人体通过皮肤焕发光彩,因而赋予人类的美以百般的魄力,他觉得再好的绘画颜色都不足以表现肤色的自然美。 5、毛发 毛发在在身体美中所占的比例是不能忽略的。荷迦兹在《美的分析》中认为,六头发主要是为装饰,头发凭着自己的自然形态或靠理发师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这个任务。 6、形体 形体即身体的形态或体态,人们常说的形体美。主要指身体表面令人悦目的形状和优美的姿态。形体美在身体美的表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对身体美的比例均衡会产生积极地影响,特别是能够增加胸背部肌肉的体积,消除腰腹间趁机的多余脂肪,使胸、臀部丰满而富于曲线美。脊椎是我们生命的支柱。脊椎是人体的中轴,它是有若干个椎骨借助椎间盘、关节和韧带紧密连接而成。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关节,除了静卧的时候以外,无论坐着还是站着,都要承受重力的作用,其中椎间盘是全身各种组织中最早出现退行性改变的组织。脊椎方面的一些病症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也影响着人们的形体。特别是颈椎这一部分,是更容易出现病变的部位。比如颈椎病,就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痛苦。而经常活动脊椎,可以使它不生“锈”,可以清除它的“锈”,使它有力量、有韧性,又灵活,对我们改善形体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活动脊椎是“形体梳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我们要让它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如果我们的颈椎、胸椎、腰椎、尾椎不能形成一条直线向上牵引的感觉,不能保持在正常状态,造成外部肢体不到位,那么,我们体内的五脏六腑也会相应地处在不正确的状态,就会使内部气息不通畅,使内分泌发生紊乱,既容易导致肥胖,也会产生其它的病灶。
活动脊椎和深呼吸,不仅可以防止脊椎本身的许多毛病,比如骨刺、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等,使我们的肢体到位;同时也使体内的各个器官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有助于疏通内部气息,促使内分泌系统有序化;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浊气,清除体内的病灶,使我们的机体更长远地保持在青春的状态。
外部肢体到位,内部气息通畅,二者相辅相成。我认为,调整形体、改善形体也应该象中医治病那样,“表里兼治”,以表及里,以里促表,而不是单纯地活动四肢。所以我建议增强活动脊椎和多做深呼吸,就是出于这样的认识。
也就是说,好的身体和好的形体相辅相成。有了好身体,才会拥有好的形体;有了好的形体,又会促使身体更好更健康。因为外部肢体到位了,内部气息通畅了,身体的病灶就有可能清除。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不仅表现在外部形体的优美上,而且还表现在人体机能的健康上。有了这样良好的状态,才能真正展现我们的生命的活力。
代迅教授简历:代迅,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重庆市比较文学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关键词:身体美学 伦理 科学 主要内容: 目前,中国美学问题的现状是:和大众审美有关的话题接连不断,其中最具影响的一大话题是“人造美女”杨媛被拒之门外,这引起了很大反响,社会上也掀起一场关于“人造美女”轰轰烈烈的讨论。为此,同年七月,在长寿召开的中华美学研讨会上“人造美女”被列入议程。这个大众关心的问题同样也引起了大学生辩论,焦点是美的真正意义在于灵魂还是身体。但纵观社会美学,自然美学和艺术美学,我认为身体具有独立审美价值,这不依赖于人本身的素质与知识。 2005年,“芙蓉姐姐”再次轰动海内外。 清华、北大学生纷纷追捧,而社会上对这个问题评价不一,大多数人认为“芙蓉姐姐”只是昙花一现,而问题本身在于她一直认为自己很美,于是,又一场轰轰烈烈的讨论开始了。 为何上述一些问题会应起如此强烈的轰动? 在我看来,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一、人们视觉文化转型。二、运用新型的转播工具。三、文化转型。四、个人素质,特别值得提到的是“芙蓉姐姐”文笔不错。 由此,不难看出,身体美学成为社会的关系焦点。 在2005年10月,一本粉皮书的出现,标志着标准美女的条文正式成型,其中一张由几位公认的美女最美的五官拼凑而得的美女图引来广泛的争论。 标准美女有吗?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呢? 人生下来就有一个固定的形态,高矮胖瘦,各有风韵,难有标准,而且各种美的事物不可能相互代替,虽然我们不能达成这一标准,但可以去接近这个共同标准,而且可以去接近一个客观形式,比如,“三围”就是其中的一个可以很好衡量美的依据。 可见,“身体美学”已经成为大众审美关注的焦点 “身体美学”这个词语最早是由理查德•舒其特曼提出,但自古精神和身体就处于一种对立状态,是一种对灵魂的高扬和对肉体的贬低,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说过:“是什么东西构成了人的伟大,难道不是思想吗?” 然而爱美是人的一种天性,中世纪时,爱美被认为是只有魔鬼才干的事,但因为美而使人产生了爱,这就使人的爱与上帝发生了冲突。因为男女之爱无法抗拒,如何用基督教义解释爱与上帝的矛盾,这就成了一个问题。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们把女人视为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你爱女人,也就是爱天使,也就是爱上帝。无爱既无善,爱是善的源泉,两性之爱在西方打开了大门。 西方如此,东方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古代重精神而轻肉体,以身体之美创于山水之画,以“岁寒三友”比喻人的高洁以及“男女授受不亲”,都使得审美对象伦理化,伦理对象审美化。中国古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