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2次阶段检测试题

2021-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2次阶段检测试题

2021-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2次阶段检测试题
2021-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2次阶段检测试题

2021-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2次阶段检测试题

必修1、必修2部分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

一个选顼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力B.路程 C.质量 D.时间

2.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6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l5N B.8 N C.2N D.1 N

3.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是a=g的变速运动 B.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

C.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无关 D.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

4.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变化

C、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变力

D、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恒力

5.某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是x=2t-3t2,x和t的单位为m和s,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是

A、3m/s、 2m/s2

B、2m/s、 -6m/s2

C、2m/s、 -3m/s2

D、6m/s、 2m/s2

6.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合力恒定

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等于零

C.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可能变化

D.物体所受合力方向必指向圆心

7.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大小为25N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

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拉

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A.40J B.32J

C.24J D.30J

8.质量为2kg的物体从足够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第1s末重力的功率是

A、100W

B、50W

C、200W

D、 150W

9.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A. 3cm

B. 6cm

C.1.5cm

D.0.75cm

10. xx 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嫦娥二号卫星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 中,卫星距月面的高度为h ,己知月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

A .

B .

C .

D .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

符合题意,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得O 分。)

1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速度不变

B.周期不变

C. 向心加速度不变

D.角速度不变

12.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3.在下列几种运动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

B.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运动

C.跳伞运动员在降落伞打开后匀速下落

D.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

14.人站在电梯中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的是

A.电梯匀加速上升

B.电梯匀速上升

C.电梯匀减速下降

D.电梯匀加速下降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横

线上。)

15.(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了探究“加

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 (选填“力”或“质量”)

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

的关系。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的a —F 图,则实验结论

为 。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用的是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A 、B 、C 为纸带上连续的三个打印点,Δt 为相邻两个打印点间的时间,x 为A 、C 之间的距离,则在打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为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

和主要演算步骤,答案中必须写出明确的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

16.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一辆质量为5×103 kg 的汽车以20m/s 的速度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

出现事故,立即紧急刹车,制动力为2×104 N .求:

(1)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从开始刹车至最终停下来运动的距离。

t

0 0 0 0

17.山地滑雪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一滑雪坡由AB和BC组成,AB为斜坡,BC是光滑的圆弧,如图所示.AC竖直高度差h l=9.8 m,竖直台阶CD高度差为h2=5 m。运动员连同滑雪

装备的总质量为80 kg,从A点由静止滑下,通过C点后水平飞落到水平地面上的E点。不计

..

空气阻力和轨道的摩擦阻力

............,取g=10 m/s2.求:

(1)运动员到达C点的速度v c的大小;

(2)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E到D点的距离。

选修1-1 共30分

五、填空题及实验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2分,共22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

应横线上。)

18.(1)电荷量 C叫做元电荷,某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3.2×10-9C,此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元电荷的倍.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规定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2)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改变电的电压。在远距离送电中,导线上会有电能损失,损失的电能主要由电流的引起,在输电功率一定时,输电电压越,电能损失就越小。

19.(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基本论点是: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产生,从而预言了的存在。

(2)实验题,如图所示,电流表与蠓线管组成闭合电路,以下过程不能使电流

偏转的是____,能使电流表指针偏转较大的是。

A.磁铁放在螺线管中不动时

B.将磁铁从螺线管中向上拉出的过程中

C.将磁铁从螺线管中向上快速拉出的过程中

D.将磁铁插入螺线管的过程中

六、计算题(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答案中必须写出明确的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

20.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金属杆置于相距1m的两水平轨道上,金属杆中通有方向如图所示,大小为20A的恒定电流,两轨道间存在坚直方向的匀强磁场。金属杆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 2,金属杆在磁场力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g取10m/s2)。求:

(1)一分钟内通过金属杆横截面的电量;

(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参考答案

必修1、必修2部分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顼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10:ABAA BDAC AC

符合题意,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待O分。)

11.BD 12.BC 13.AD 14.AC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5.(1) 质量,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2) 交流 , x/ 2Δt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结果不得分)。

16.(1) 4 m/s2

(2) 50m

17.(1)14m/s

(2)14m

选修1-1 共30分

五、填空题及实验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2分,共22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

应横线上。)

18.(1) 1.6x10-19C 2x1010 正

(2) 交流热效应高

19.(1) 电场磁场电磁波

(2) A C

六、计算题(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答案中必须写出明

确的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

20.(1)1200C

(2)0.1T

S23609 5C39 尹38174 951E 锞37004 908C 邌23524 5BE4 寤 m20930 51C2 凂y27712 6C40 汀29051 717B 煻H40853 9F95 龕G27265 6A81 檁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_测试题及答案2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 02 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 -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 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3.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 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 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2) 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 1. 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 ,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2 aT x =?,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求加速度 (1) 逐差法 ()()21234569T x x x x x x a ++-++= (2)v —t 图象法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 —t 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 ,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Word 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小明同学在水平面上用水平恒力推动木箱做与加速直线运动.小明在思考,怎么样才能使木前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 A .将水平推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 B .将阻力减少到原来的 12 C .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 .将物体的推力和阻力都增大到原来2倍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则( ) A .a a '< B .2a a a <'< C .2a a '= D .2a a '> 3.放假了,小明斜拉着拉杆箱离开校园。如图所示,小明的拉力大小为F ,方向沿拉杆斜向上,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与拉杆箱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且不受拉力相比,此时拉杆箱对水平面的压力( ) A .减少了sin F θ B .增大了sin F θ C .减小了cos F θ D .增大了cos F θ 4.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当物体浮在水中时,所受重力比在地面上时要小 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6.某中学举行秋学期运动会,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2m/s B.10m/s C.10.3m/s D.10.4m/s 7.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A.B. C.D. 8.如图所示,小孩用玩具手枪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先后射出两粒弹珠,击中竖直墙上M、N两点(空气阻力不计),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 M、v N,、运动时间分别为t M、t N,则 A.v M=v N B.v M>v N C.t M>t N D.t M=t N 9.如图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它的运动情况应该是() A.先加速,后减速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检 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是的列车,谁都没有返程票。虽然成长本身无法选择,但一个人成长的目标、为成长所作的努力,终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在某种意义上,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许会加快年轻人的成长脚步。这一代青年深知,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这次灾难更加深了这一认知。疫情发生以来,众多90后冲锋在前,他们是战“疫”一线的青年突击队,地扛起责任和担当。从前的90后把名字写在校服上,这一次把名字写在了防护服上,动漫风格的涂鸦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成长印记,那些忍俊不禁的“猪猪侠”“哆啦A梦”,闪耀着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的光芒。“非典袭来时,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90后,现在,换我们90后保护你们!”如今这句广为流传的话,()。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永不停歇措手不及息息相关义无反顾 B.永不回头突如其来息息相关责无旁贷 C.永不停歇措手不及休戚相关责无旁贷 D.永不回头突如其来休戚相关义无反顾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前的90后把名字写在校服上,这一次把名字写在了防护服上,动漫风格的涂鸦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成长印记,那些“猪猪侠”“哆啦A梦”令人忍俊不禁,闪耀着理想

主义和乐观精神的光芒。 B.从前把名字写在校服上的90后,这一次把名字写在了防护服上,动漫风格的涂鸦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成长印记,那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猪猪侠”“哆啦A梦”,闪耀着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的光芒。 C.从前的90后把名字写在校服上,这一次把名字写在了防护服上,动漫风格的涂鸦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成长印记,那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猪猪侠”“哆啦A梦”,闪耀着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的光芒。 D.从前把名字写在校服上的90后,这一次把名字写在了防护服上,动漫风格的涂鸦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成长印记,那些“猪猪侠”“哆啦A梦”忍俊不禁,闪耀着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的光芒。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是岁月流转的誓言,还是使命接续的感怀。 B.不仅是使命接续的感怀,还是岁月流转的誓言。 C.不仅是使命接续的誓言,还是岁月流转的感怀。 D.不仅是岁月流转的感怀,还是使命接续的誓言。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原居 文悦① 挂锡②西原上,玄徒③苦问津。 千峰消积雪,万木自回春。 谷暖泉声远,林幽鸟语新。 翻思遗只履④,深笑洛阳人。 [注]①文悦(997-1062),宋代僧人。②挂锡:即悬挂锡杖,昔云游僧人携带锡杖,若投宿寺院,得允安居,则挂锡杖于壁上之钩。③玄徒:参禅的僧人。④遗只履:禅宗祖师达摩远道而来到洛阳辛苦传播禅学,传说他逝后留下了一只鞋子。 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答案

《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 2. 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6.3μm,在零件图上标注为____________。 3.配合基准制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__________。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_________制。 5.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 零件的尺寸合格,其________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8.公差原则分__________和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 9. 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公差数值逐渐。 二、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2.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 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3.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4.基本偏差是()。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同步习题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 A.逐渐减小B.保持不变C.逐渐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1:1:1 B.5:3:1 C.9:4:1 D.3:2:1 6.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为5 m,则该物体( abd ) A.3 s内位移大小为45 m B.第3 s内位移大小为25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7.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共100分,最后一题为附加题(在满分100分之外占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内,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做图可用2B铅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亚里士多德将理想斜面实验通过合理推理否定了伽俐略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 C.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牛顿、米、千克 D.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A.力F B.加速度a C.时间t D.质量m 3.2010年1月4日,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如 图所示,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 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 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 第3题图速度 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请你判断他们对这四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安徽省太和县北城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君子好逑。(诗经两首) ②黑云压城城欲摧,.,。(雁门太守行) ③念此私自愧,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⑤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王安石《登飞来峰》。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温馨是初春河上的草垒,是暮晚天际掠过的飞鸿,是月光如水漫浸的庭院,是满坡黄花间衣袖盈风的少女笑靥,是令你怦然心动的温暖与温柔。一生的时光,该有多少个温馨串织?那些虽然一纵即逝却潮润眼móu的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累积,渐渐沉绽成一份最凝重、最美丽、最隽.永的温馨,岁月怎么侵蚀、心境如何变迁,我们会永远地珍惜。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眼mòu()笑靥. ( ) 隽. ( ) 永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2分)(3)“一纵即逝”中“逝”的意思是,“侵蚀”的意思是。(2分) (4)请在短文划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3.名著阅读(4分) (1)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沙僧原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在上打碎了琉璃盏,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当妖怪。 (2)《睡美人》中,王子用真爱之吻唤醒了________(人名);《渔夫和他的妻子》中,妻子让渔夫先后三次向________提出要求,结果因过于贪婪而一无所有。 4.语文综合性考查(12分) 为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一、选择题 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2.倾角为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质量均为1 kg的小球A、B,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以4 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2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sin 37°=0.6,cos 37°=0.8.此时弹簧的长度l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A.0.25 m,25 N B.0.15 m,25 N C.0.25 m,12.5 N D.0.15 m,12.5 N 3.在中国海军护舰编队“巢湖”“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用GPS定位系统研究“千岛湖”舰位置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护舰编队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他的重力为零 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5.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 N B.2N C.2N D.10N 6.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高一 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 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2.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 3.渡河时船头始终沿垂直河岸的方向.已知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大小不变,水流的速度与船离最近的岸边的距离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定值,河的两岸平行.在水平面内,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沿着河岸的方向为x轴,垂直河岸方向为y轴,四位同学画出此过程中小船运动的轨迹,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B. C.D. 4.放假了,小明斜拉着拉杆箱离开校园。如图所示,小明的拉力大小为F,方向沿拉杆斜向上,与水平地面夹角为 .与拉杆箱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且不受拉力相比,此时拉杆箱对水平面的压力()

A .减少了sin F θ B .增大了sin F θ C .减小了cos F θ D .增大了cos F θ 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放置着一片树叶和一个小石子,现将玻璃管迅速翻转180°,玻璃管内非真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树叶和小石子同时落到底部 B .小石子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 .树叶在下落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 .将玻璃管抽成真空,重复上述实验,在树叶和小石子下落过程中,树叶和小石子都处于超重状态 6.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 ,则滑块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 21 2 v B .2+1)v C 2v D . 12 v 7.在某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 B .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C .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D .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 8.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A(,)、B(,),若>,则-的值是()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不能确定 2 . 如图,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A(—1,—3)、B(1,3)两点,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3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相互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D.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 . 要使分式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是(). A.x≠0B.x≠1C.x>-1D.x>1

5 . 如图,菱形中,,,则菱形的面积为() A.10B.20C.48D.24 6 . 下列二次根式中,同类二次根式是() B.和 A.和 C.与D.与 7 .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底边上的高为,则它的面积为定植S时,则与的函数关系式为() A. B. C. D. 8 . 化简的结果正确的是() A.﹣2B.2C.±2D.4 二、填空题 9 . 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0 . 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有增根,则m的值为________ 11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是函数图象上的点,AB⊥x 轴,垂足为 B,若△ABO

的面积为3,则的值为__. 12 . 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 13 . 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负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4 . 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点A在y轴正半轴上,AB∥x轴,点B,C在反比例函数上,点D在反比例函数上,那么点D的坐标为________. 15 . 如图,已知点P(1,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观察图象可知,当x>1时,y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16 . 若,则▲. 三、解答题 17 . 长沙市计划聘请甲、乙两个工程队对桂花公园进行绿化.已知甲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乙队的2倍;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 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2.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不同的是() A.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 C.汽车刹车太急D.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3.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A.100 N B.20 N C.16 N D.0 N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D.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mg-F sinθ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6.一小孩在地面上用玩具枪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比的塑料小球,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球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A.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0 2 v B.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1 2 C.小球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为零 D.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小 7.某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图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的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 A.运动员在A点具有最大速度 B.运动员在B处与踏板分离 C.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B的过程中,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D.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A的过程中,运动员先超重后失重 8.由吴京主演的《攀登者》,重现了中国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英勇历史,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艰险,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如图为影片中登山队员的登山的照片。已知其中一名队员重为G,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o,绳子拉力也为G,则此时山峰对该队员的作用力()

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

1 富平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答题用0.5mm 黑色签字笔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行.辈(háng) 怠.慢(dài) 煨. 炖(piān) 顾名思意 B 、亢.奋(kàng) 晦.暗(huì) 农谚.(yán) 草长莺飞 C 、劫.难(jié) 趋.势(qū) 雾霭.(ái) 单调枯燥 D 、迁徙(xǐ) 凋.零(diāo) 譬. 如(pì) 诸如此类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教育改革的号角刚刚吹响,渭南市教育局一马当先.... ,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排。 B 、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 、每当日薄西山,林中的鸟儿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时,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D 、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 B 、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 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B 、《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刘成章,用酣畅的笔调,描绘出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情以及人民生 活的升华。 C 、《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D 、《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明写游鱼暗写潭水清澈。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3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11分) ①______________,故为乎中露?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诗经·式微》) ②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③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一日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④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后四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4分) 6、富平中学八年级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本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班长,你向同学们提出哪些建议,以实现“低碳生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4分)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 )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 )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7、选文中 “A ” “B ” 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分) 8、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四、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3小题。(15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 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位移B.速度 C.加速度D.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经过2 s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与初速度同向 B.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平均速度为10 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0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3 s内的位移是12 m B.3 s内的位移是9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位移B.路程C.速度D.加速度 2.下面列出的单位,均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A.m、N、J B.m、kg、J C.m、kg、s D.kg、m/s、N 3.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 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 4.学校操场的环形跑道周长是400m,小明同学沿着跑道跑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原出发点。则他运动的 A.路程是400m,位移大小是400m B.路程是400m,位移是0 C.路程是0,位移大小是400m D.路程是0,位移0是0 5.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 学中的加速度不同 ..的是 A.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 C.汽车刹车太急Array D.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 6.如图1所示,一个长约1.5 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 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抽去里面的空气后,再把玻璃筒倒立 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抽去玻璃筒里的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 第二次月考检测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 中,以A 为一个顶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正方形ABCD 的边上,且含边长为3的所有大小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3 B .4 C .5 D .6 2.如图,正方形ABCD 的周长是16,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个动点,E 是CD 的中点,则PE +PD 的最小值为( ) A .25 B .23 C .22 D .4 3.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2,BC=4,P 为边AD 上一动点,连接BP ,把△ABP 沿BP 折叠,使A 落在A′处,当△A′DC 为等腰三角形时,AP 的长为( ) A .2 B . 23 3 C .2或 23 3 D .2或 43 3 4.如图,在ABCD 中,已知6AB =,8AD =,60B ∠=?,过BC 的中点E 作 EF AB ⊥,垂足为F ,与D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 ,则DEF ?的面积是( ) A .3 B .123 C .143 D .1835.如图,菱形ABCD 中,60BAD ∠=?,AC 与BD 交于O , E 为C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D DE =,连结BE 分别交AC ,AD 于点 F , G ,连结OG 则下列结论:

①1 2 OG AB = ;②与EGD ?全等的三角形共有5个;③ABF S S ?>四边形ODGF ;④由点A ,B ,D ,E 构成的四边形是菱形.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若CD ,CM 分别是斜边AB 上的高和中线,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MC B MCA ∠=∠ B .MCB ACD ∠=∠ C .B AC D ∠=∠ D .MCA BCD ∠=∠ 7.如图,在ABCD 中,1234532,,,,AB AD E E E E E =,,依次是CB 上的五个点,并且 1122334455CE E E E E E E E E E B =====,在三个结论:(1)33⊥DE AE ;(2)24⊥AE DE ;(3)22AE DE ⊥之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8.如图,90MON ∠=?,矩形ABCD 在MON ∠的内部,顶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4AB =,2BC =,则点D 到点O 的最大距离是( ) A .22 B .222 C .252 D 22+ 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AE AF =,AC 与EF 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