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

第一篇物理治疗

第一章功能评定

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

一、姿势

1、定义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臵的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影响正常姿势的疾患,包括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肢体残缺或发育不全等)和后天性异常(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压缩性骨折后等)。

(2)禁忌证:意识障碍,不能独立坐或站。

3、设备与用具目测法无需设备或可以使用摄像机;脊柱测量使用铅垂线;放射学评定需要X线检查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目测法:左、右侧面观察有无足弓消失,膝关节屈曲挛缩或过伸,髋关节屈曲挛缩,胸腰椎局部后凸(圆背或驼背),前、后面观察有无脊柱侧屈,双肩是否对称。

1)躯干:观察头部是否前倾、旋转或侧屈,胸廓呼吸是否对称,一侧胸锁关节或肩锁关节是否高于另一侧,胸部有无陷凹、隆凸或桶状胸,有无塌肩凸臀(一侧肩关节低于对侧,对侧髋关节向外侧凸出),脊椎的侧凸和旋转,两侧肩胛骨与脊柱不等距、不等高,翼状肩胛,躯干肌萎缩等。

2)上肢:观察两上肢体位是否一样;一侧上肢是否远离躯干或过度内、外

旋;两侧上肢是否等长;有无上肢畸形及肌肉萎缩等。

3)下肢:观察有无扁平足,马蹄足,足内、外翻,膝关节内、外翻,髋过度内、外旋,下肢肌肉萎缩等。

(2)铅垂线测量法:目测法发现姿势异常后可以采取铅垂线测量。受检者站立位,铅垂线从枕骨隆突的中点下垂,如果铅垂线不经过臀中沟表示有脊柱侧凸,姿势异常但铅垂线经过臀中沟,则表示脊柱侧凸的代偿完全。

(3)放射学评定:对疑有脊柱侧凸的受检者(孕妇除外)可以进行放射学检查。拍摄直立位第1 胸椎到第1 骶椎的正、侧位片,在X光片上测量脊柱侧凸的角度,具体测量方法见放射影像学专著。

5、注意事项

(1)熟悉人体脊柱和肢体的标准姿势。

(2)评定时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尽量裸露身体、脱去鞋袜、采取自然姿态或动作。

(3)评定女性受检者时须有女医护人员在场或家属陪同。

二、身高与体重

1、定义利用客观的测量器具评定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所有受检者。

(2)禁忌证:不能站立者(如意识障碍、脊柱或下肢骨折),不配合者(如有认知障碍)。

3、设备与用具皮尺、测高仪、测重仪。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身高:受检者不穿鞋站立,用皮尺或身高测量仪测量头顶到足跟的垂直距离,以厘米(cm)表示。

(2)体重:受检者不穿鞋,尽量去除大部分衣物,站立在体重秤上,读出体重数,以公斤(kg)表示。成年人与儿童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如下:

1)成年男女:按照WHO 推荐的计算方法,男性:[身高(㎝)-80]×70%;女性:[身高(㎝)-70]×60%;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正负10%-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其中21%-30%为轻度肥胖,31%-50%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2)儿童:可参考以下公式推断,如果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7 岁~12岁:标准体重(kg)=年龄×2+8;13 岁~16 岁: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3)体质指数(BMI):通过公式计算,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2。WHO推荐的BMI 准为:BMI<18.5 为体重过轻;18.5≤BMI<25 为正常;25≤BMI<30 为轻度肥胖;30≤BMI<35 为中度肥胖;BMI≥35 为重度肥胖。

5、注意事项测量身高和体重时不宜穿鞋,重复测量3 次,取平均值。

三、肢体长度和围度

1、定义利用客观的测量器具评定肢体长度和围度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所有受检者。

(2)禁忌证:肢体骨折未固定者不宜进行长度测量,肢体的开放性损伤局部不宜进行围度测量。

3、设备与用具皮尺。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肢体长度:

1)上肢长度:受检者坐位或站立位,上肢自然垂于身体一侧。上肢相对长度为第7 颈椎至中指尖的距离,绝对长度为肩峰至中指尖的距离;上臂相对长度为肩峰到尺骨鹰嘴的距离,绝对长度为肩峰到肱骨外上髁的距离;前臂相对长度为肱骨内上髁到尺骨茎突的距离,绝对长度为尺骨鹰嘴到尺骨茎突或桡骨小头到桡骨茎突的距离。

2)下肢长度:受检者仰卧位,骨盆摆正。下肢相对长度为脐至内踝尖的距离,绝对长度为髂前上棘到内踝尖的距离;大腿相对长度为髂前上棘到股骨外侧髁的距离,绝对长度为股骨大转子顶点到膝关节外侧平面的距离;小腿绝对长度为胫骨平台内侧上缘到内踝尖的距离,或腓骨小头到外踝下缘的距离。(2)肢体围度(周径):

1)上肢围度:受检者坐位或站立位,上肢自然垂于体侧。上臂围度测量部位在肱二头肌肌腹或上臂最隆起处,一般在用力屈肘和上肢下垂放松时各测量1次。前臂围度测量部位在前臂最粗处。

2)下肢围度:受检者仰卧位,放松肌肉,分别测量大腿围度和小腿围度。大腿围度测量部位是从髌骨上缘向大腿中段量一距离(一般取髌骨上极向上10cm),然后测量其周径。小腿围度测量部位在小腿最粗处。

(3)躯体围度:

1)胸围:通过乳头上方和肩胛骨下角下方绕胸部一周,分别在平静呼气末和吸气末测量。

2)腹围:通过脐部绕腹部一周。

3)臀围:通过大转子和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最粗处。

5、注意事项

(1)熟悉体表标志,找准测量参照点。

(2)评定时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尽量裸露检查局部。

(3)评定女性受检者躯体围度时须有女医护人员在场或家属陪同。

第二节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测量是测定某一关节活动的范围,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不是关节两骨之间所构成的夹角。

一、四肢关节

1、定义利用量角器等测量工具测量肢体关节活动范围。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四肢骨关节或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关节活动的患者,其它原因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关节内骨折未作处理者或关节骨伤固定期间。

3、设备与用具通用量角器、电子量角器、指关节测量器。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通用量角器:将量角器的轴心与关节的运动轴心对齐,固定臂与关节近端骨长轴平行,移动臂与关节远端骨长轴平行并随之移动,移动臂所移动的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2)电子量角器:测量时将固定臂和移动臂的电子压力传感器与肢体的长轴重叠,用固定带固定在肢体表面,活动关节,显示器所显示的数字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3)指关节量角器:测量掌指关节时,将量角器的固定臂放在掌骨远端,

移动臂放在近端指骨上,并随之移动;测量指间关节时,量角器的两端分别放在指骨关节的近端和远端,移动臂随远端骨移动,所移动的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5、注意事项

(1)熟悉关节的解剖位、中立位和关节的运动方向。

(2)熟练掌握各关节测量时轴心、固定臂、移动臂的具体规定。

(3)测量时充分暴露被测量关节,先确定骨性标志,再放臵量角器。

(4)同一对象应由专人测量,每次测量应取相同位臵,用同一种量角器,便于比较。

(5)如关节活动受限,先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后测量被动活动,分别记录。

二、脊柱关节

1、定义利用量角器等测量工具测定脊柱关节活动范围。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脊柱关节或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影响脊柱关节活动的患者,其它原因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脊柱骨折未做处理,不能站立,意识障碍不配合检查者。

3、设备与用具脊柱活动测量器。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将脊柱测量器放在拟测活动范围的脊柱节段棘突上,随着背部向前屈曲,测量器上显示的度数即为该节段的屈曲活动范围。

(2)测量指尖与地面距离:受检者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躯干分别前屈(向前弯腰)、后伸(向后伸腰)以及向两侧屈曲。测量中指指尖与地面的距离来评定脊柱的整体活动范围,以厘米表示。

5、注意事项

(1)熟悉关节的解剖位、中立位和关节的运动方向。

(2)测量时充分暴露被测量关节,先确定骨性标志,再放臵量角器。

(3)同一对象应由专人测量,每次测量应取相同位臵,用同一种量角器,便于比较。

(4)如关节活动受限,先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后测量被动活动,分别记录。各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见附录——附表1-2-1 至1-2-3。

第三节肌力评定

一、徒手肌力评定

1、定义受检者按照检查者的指令在特定的体位下完成标准动作,检查者通过触摸肌腹、观察受检者完成动作以及肌肉对抗肢体自身重力和由检查者施加阻力的能力,评定所测肌肉或肌群最大自主收缩能力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和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急性渗出性滑摼炎、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检查前准备:

1)向受检者说明徒手肌力评定的意义及步骤,取得受检者配合;

2)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比较两侧肌肉形态的对称性,必要时测量两侧肢

体的围度;

3)确定与被检查部位相关的关节被动活动度,以该范围作为全关节活动范围,用于衡量肌力大小;

4)正确选择并摆放受检者体位,将被检查肢体摆放于抗重力位,有效固定身体近端。

(2)检查时:

1)向受检者解释并示范检查动作,可通过被动活动引导受检者完成一次检查动作;

2)发出口令嘱受检者收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观察受检者的动作,必要时触诊被检查肌肉;

3)如果受检者能够完成抗重力位全关节范围活动,可进一步进行抗阻运动,将阻力施加于肢体远端,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抗阻完成动作;

4)如果受检者无法完成抗重力位活动,则须将被检查部位摆放于非抗重力位,并用滑板、滑石粉等方法减少接触面摾擦,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收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

(3)检查后:记录徒手肌力等级、检查日期,并评估受检者表现。

5、评定标准

(1)徒手肌力检查所用评定标准见表1-3-4。

表1-3-4 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

级别英文缩写评定标准

5 N(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5- N-(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能抗重力及接近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能抗重力及最小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能抗重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

2+ P+(差+)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小于50%全范围内活动,非抗重力可完

成关节全范围活动

2 P(差)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2- P-(差-)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

1 T(轻微)可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 0(零)无任何肌肉收缩

(2)部分胸腰椎肌群徒手肌力检查时需要应用专用评定标准,见表1-3-5。

表1-3-5 部分躯干肌群徒手肌力检查评定标准

动作肌肉名称评定标准

仰卧

位,上半身在矢状上腹直肌

0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级:肌肉有微弱收缩,胸廓无下压;

2-级:肌肉能收缩,且胸廓有些微下压;

2级:肌肉能收缩,胸廓完全下压;

2+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躯干可抗地心引力做出动作;

3-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冈能离开床面;

3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面上屈曲3+级:双上肢在身体前上方伸直,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4级:双手环抱于胸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4+级:双手手指交叉臵于枕后,肘关节朝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5级:双手手指交叉臵于枕后,双肘平放于床面,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骨盆后倾至骶

骨离开床面下腹直肌

0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级:肌肉有些微收缩,但没有任何动作产生;

2-级:骨盆有些微后倾;

2级:骨盆完全后倾;

2+级:骶骨开始抬离床面;

3-级:骶骨抬离床面至约一半距离;

3级:骶骨完全抬离床面;

3+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2到3次;

4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6次;

4+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9次;

5级:骶骨能连续完成抬离床面10次。

躯干

屈曲加旋转腹内/外斜

0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级:肌肉有些微收缩,但没有任何动作产生;

2-级:躯干有些微旋转;

2级:躯干可完成全范围旋转;

2+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能稍微离开床面;

3-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能离开床面近一

半距离;

3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下角能完成离开

床面;

3+级:双上肢伸直并举在身体前方,对侧肩胛骨完全离开

床面,同侧肩胛骨可部分离开床面;

4级:双手环抱于胸前,对侧肩胛骨能完全离开床面,同

侧肩胛骨可部分离开床面;

4+级:双手手指交叉臵于枕后,肘关节朝向前,双侧肩胛

骨可完全离开床面;

5级:双手手指交叉臵于枕后,肘关节平放于床面,双侧

肩胛骨可完全离开床面。

6、注意事项

(1)检查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受检者紧张情绪;正确选择检查体位及肢体摆放位臵。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行检查。

(2)检查中:左右侧对比,健患侧对比,且最好先检查健侧以确定施加阻力的大小;2 级肌力检查时尽量减少肢体与支撑面之间的摾擦;检查中应给予适当鼓励性指令,以便提高受检者主观能动性,获得最大肌力。

(3)检查后:如检查中有疼痛、肿胀或痉挛情况,应在结果记录中注明。各部位徒手肌力检查方法详见附录——附表1-3-1 至1-3-3。

二、等速肌力评定

1、定义使用等速肌力测定仪,在预定角速度下,测定特定部位肌群相关参数的

肌力评定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和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急性渗出性滑摼炎、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等速肌力测定仪。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检查前准备:

1)开机,校准仪器,根据检查要求摆放受检者体位,对受检者进行良好固定;

2)根据不同测试肌群调节仪器的动力头位臵,使关节活动轴心与动力头的轴心一致。调节动力臂的长度,设定关节解剖0°位和关节活动范围,必要时进行肢体称重;

3)正式检查前先让受检者进行3~4 次预测试,以使受检者熟悉检查方法和要领;

4)慢速测试时,测试次数为4~6 次;快速测试时,测试次数为20~30 次。(2)检查方式:分为等速向心和等速离心测试,临床常用等速向心收缩方式进行检查。测试速度≤60°/s 为慢速测试,主要测定肌肉力量;测试速度≥180°/s 为快速测试,主要测定肌肉耐力。每种测试速度之间通常间歇1 分钟,以使肌肉有短暂休息,耐力测试后需要间歇1.5 分钟以上,两侧肢体的测试应间歇3~5 分钟。

(3)评定指标:多采用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力矩角度,总做功,平均功率,

力矩加速能,耐力比,主动肌与拮抗肌峰力矩比等。

5、注意事项

(1)检查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受检者紧张情绪。正确选择检查体位及肢体摆放位臵。

(2)检查中:先检查健侧,抗阻方向与肌肉牵伸方向相反,抗阻点设在被测肢体的远端。如有疼痛、肿胀或痉挛情况,应在结果记录中注明。

(3)测试仪器在检查前需要先行校正,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检查中应给予适当鼓励性指令,以便提高受检者主观能动性,获得最大肌力。

(4)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行肌力测试。

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

1、定义某些部位的肌力可用专用器械评定,以获得精确的定量数据。包括握力测定,捏力测定及背部拉力测定。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测定部位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及各组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分别选用握力测定仪,捏力测定仪及背部拉力测定仪。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握力: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握力计表面向外,将把手调节至适当宽度,测量2~3 次,取最大值。握力指数=握力(kg)/体重(kg)× 100%。正常握力指数≥50%。

(2)捏力: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捏压捏力计,反映拇对掌肌及屈曲肌的

肌力,正常值约为握力的30%。

(3)背肌力:两膝伸直,将拉力器把手调节到膝关节以上高度,然后做腰背伸展动作,用力向上拉把手。背肌力可用拉力指数评定,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 100%。拉力指数正常值:男性150%~200%,女性100%~150%。此检查方法易引起腰痛患者症状加重,不宜用于腰痛患者或老年人。

5、注意事项参考等速肌力评定。

四、肌肉耐力评定

1、定义肌肉耐力是骨骼肌重复或持续收缩的能力。临床常用肌力所能维持的时间来评定肌肉耐力。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耐力减弱。

(2)禁忌证:测定部位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等速肌力测定仪或徒手检查。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等长肌肉耐力:在等速测试仪上设定运动速度为0°/s,测定肌群以最大等长收缩起始至收缩力衰减50%的维持时间。

(2)等速肌肉耐力:在等速测试仪上以180°/s 的运动速度连续做最大收缩20~25 次,计末5 次(或10 次)与首5 次(或10 次)的做功量之比,即可测定肌肉耐力比,作为判断肌肉耐力的指标。

(3)背肌耐力:俯卧位,两手抱头,脐部以上的躯干部分悬于床外,固定双下肢,伸展腰背部,使上部躯干凌空超过水平位,直至背肌无力致上部躯干低于水平位时终止。记录受检者维持此姿势的最长时间,一般以1 分钟为正常。

(4)腹肌耐力:仰卧位,两下肢伸直并拢,抬高45°,记录其能维持的最长时间,也以1 分钟为正常值。

5、注意事项参考等速肌力评定。

第四节肌张力评定

一、手法评定

1、定义检查者被动活动受检者肢体所感受到的肌张力变化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神经病变(如上运动神经元或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疾患)所导致的肌张力异常(如增高、降低或波动);肌肉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或肌力减弱;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改变所导致的肌张力改变。

(2)禁忌证:四肢骨折未作内固定,关节的急性炎症,四肢肌肉急性扭伤等。

3、设备与用具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肌张力分级:根据被动活动关节所感受到的阻力,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表1-4-1)。

表1-4-1 肌张力分级

等级肌张力标准

0 软瘫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1 低张力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2 正常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轻、中度增

3

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

4 重度增高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

(2)Ashworth痉挛量表或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若受检查者出现肌张力增高,为了评定肌张力增高的程度,多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或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二者的区别在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在等级1与2之间增加了1+等级,其他完全相同(表1-4-2)

表1-4-2 Ashworth痉挛量表或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等级标准结果

0 被动活动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肌张力不增加1+ 被动活动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的阻力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肢体在前1/2ROM中有轻微的“卡住”感觉,

肌张力稍增加1

后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

肌张力轻度增2 被动活动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

肌张力中度增3 被动活动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

肌张力高度增4 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注:没有1+级即是Ashworth痉挛量表

(3)髋内收肌群肌张力分级:髋关节外展时所感受到的阻力,是髋内收肌群肌张力的特异性量表

(表1-4-3)

表1-4-3 髋内收肌群肌张力分级

等级标准

0 肌张力不增加

肌张力增加,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很容易外展

1

到45°

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稍许用力可以外展到

2

45°

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中度用力可以外展到

3

45°

4 需要2个人才能将髋关节外展到45°

(4)Penn痉挛频率量表:评定脊髓损伤患者每小时双下肢痉挛出现的频率(表1-4-4)

表1-4-4 Penn痉挛频率量表

等级标准

0分无痉挛

1分轻度痉挛,可由刺激引起

2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次

3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次

4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0次

(5)痉挛频率量表:受检查者每天发生痉挛的频率(表1-4-5)

表1-4-5 痉挛频率量表

等级标准

0 无痉挛

1 每天有1次痉挛

2 每天有2-5次痉挛

3 每天有6-9次痉挛

4 每天有10次以上痉挛

(6)踝关节痉挛:跖屈肌群痉挛者可采用综合痉挛量表,包括跟腱反射、肌张力及踝阵挛,总分7 分或以下无痉挛,7-9 分(不含7 分)轻度痉挛;10-12分中度痉挛;13-16 分重度痉挛(表1-4-6)。

跟腱反射:仰卧位,髋外展,膝屈曲。检查者使踝关节稍背伸,保持胫后肌群一定的张力,用叩诊锤叩击跟腱。

0 分:无反射;

1 分:反射减弱;

2 分:反射正常;

3 分:反射活跃;

4 分:反射亢进。

肌张力:仰卧位,下肢伸直,放松。检查者被动全范围背伸踝关节,感觉

所受到的阻力。

0 分:无阻力(软瘫);

2 分:阻力降低(低张力);

4 分:正常阻力;

6 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尚可完成踝关节全范围的被动活动;

8 分:阻力重度(明显)增加,不能或很难完成踝关节全范围的被动活动。

踝阵挛:仰卧位,下肢放松,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手托足底快速被动背伸踝关节,观察踝关节有无节律性的屈伸动作。

1 分:无阵挛;

2 分:阵挛1-2次;

3 分:阵挛2 次以上;

4 分:阵挛持续,超过30 秒。

表1-4-6 综合痉挛量表

表1-4-6 综合痉挛量表

评定项目得分

跟腱反射0 1 2 3 4

踝趾屈肌群0 2 4 6 8 踝阵挛 1 2 3 4

(7)脑瘫婴儿的痉挛评定:可通过抱持、触诊、姿势观察和被动运动评定。

5、注意事项

(1)对清醒受检者,评定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紧张。

(2)评定时摆放好受检者体位,充分暴露被评定肢体。

(3)先检查健侧同名肌,再检查患侧,两侧比较。

(4)应避免在运动后、疲劳及情绪激动时进行检查。

二、仪器评定

1、定义利用仪器如电生理测试仪、等速测力仪及肌电图等来检查肌张力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同肌张力手法评定。

3、设备与用具电生理测试仪、等速测力仪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仪器测试肌张力的方法比较复杂,通常由专门操作此类设备的专业人员按照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操作。

5、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相关设备的操作流程。

(2)操作时注意检查室内的操作环境尽可能一致,以减少外界的干扰。

(3)结果的判断需要结合临床做出合理的解释。

第五节感觉评定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个别属性有大小、形状、颜色、坚实度、湿度、味道、气味、声音等。感觉功能评定分浅感觉检查、深感觉检查和复合感觉检查。

一、浅感觉

1、定义对皮肤和粘摼触觉、痛觉和温觉的检查方法称浅感觉检查。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病变、脊髓损伤或病变等);

康复评定技术 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64学分:4 适用专业: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康复评定技术》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机能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求体现“三基”思想,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仅实用、适用、够用并达到全国康复治疗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它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疾病概要》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康复机能评定的含义,掌握康复机能评定的具体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ADL评定及疼痛和感觉功能的评定等。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和“教”,即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做中传授理论和培养学生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康复治疗师)-征求意见稿 卫生部科教司关于对主要卫生技术岗位高职人才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为制定我国卫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促进卫生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我司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护理、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主要专业岗位任务分析和需求预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卫生行业人才准入的要求,制定了《主要卫生技术岗位高职人才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印发你们,请组织各专业岗位实践一线、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人员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务必于10月10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我司规划处。附件:主要卫生技术岗位高职人才基本标准 卫生部科教司 2003年9月1日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 (康复治疗师) 一、概述 康复治疗师是在康复医疗机构工作、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专业技术人员。康复治疗师的主要职责是在综合的康复治疗中,为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促进其康复。主要任务为使用身体运动和各种物理因子(电、光、热、冷、水、磁、力等)作为治疗手段,进行神经肌肉和骨关节运动功能的评估与治疗训练以及减轻疼痛;又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工艺治疗、认知训练等作业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细致功能、认知功能、家居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的评估和治疗训练,促进身心康复,重返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师属医学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不属医师范畴。 二、学历要求 要求大学康复治疗专业专科以上(含大专)毕业,取得相应的高等教育毕业文凭。大专学历应为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本专业的专科(三年制)学历教育;大学本科学历应为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本科本专业(四年制)学历教育,取得理学士学位。 三、人文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专业思想。对本专业的性质、作用和价值有较明确和深刻的认识,愿意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人民服务,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康复治疗技术课程主要包括《康复概论》、《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临床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等,很多内容需要结合实践方能更好的掌握,因此在学习中,需要边学习,边操作,方能更好的掌握,以获得更确实的临床康复经验。 第一章康复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康复的概念 2、掌握康复的工作内容 3、掌握康复的发展史 教学内容 1、康复的内容 2、康复的治疗过程 3、康复的发展史 第二章物理治疗学 第一节运动疗法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运动疗法的定义 2、了解运动疗法的分类 3、熟悉运动疗法的内容 4、熟悉运动解剖学基础 5、熟悉运动生理学基础 6、掌握肌肉收缩的不同方式 7、熟悉运动代谢基础 8、掌握运动疗法的常用运动方式 9、熟悉运动疗法的生理作用 10、掌握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11、熟悉运动疗法应注意的事项 12、熟悉运动疗法的禁忌症 13、熟悉运动处方的项目 14、熟悉运动量控制的内容 15、熟悉运动疗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教学大纲 一、运动疗法的定义 1、运动疗法的定义 2、运动疗法的分类 二、运动疗法的内容和分类 1、常规的运动疗法 2、神经生理学疗法 3、运动再学习 三、运动疗法的基础

1、运动学基础:运动解剖学基础、运动力学基础 2、运动生理学基础:肌肉的理化特性、肌肉的收缩形式、肌肉的协同作用 3、运动的代谢基础:肌肉收缩的能量供给、运动中气体交换的两个重要指标、对训练的代谢反应 四、运动中常用的运动方式 1、被动运动 2、主动运动:随意运动、主动助力运动、抗阻运动 3、牵引 五、运动中的生理及治疗作用 1、生理作用:心脏、骨骼肌、骨和关节、血压、肺、血脂质、其他 2、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六、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禁忌 1、临床应用 2、运动疗法中应注意的事项 3、运动疗法的禁忌 七、运动处方 1、运动治疗项目:耐力性项目、力量性项目、放松性项目、矫正性项目 2、运动治疗量:运动治疗强度、治疗频率、治疗持续时间、 3、注意事项 第二节常规的运动疗法 目的要求 1、掌握关节活动基础 2、掌握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的具体方法 3、掌握被动运动具体训练方法 4、掌握不同关节的关节活动具体方法 5、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概念 6、了解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7、掌握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手法 8、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手法分级标准 9、掌握关节松动术手法应用的选择 10、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 11、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操作程序 12、掌握人体主要关节的关节松动术的具体操作 13、掌握软组织牵伸的概念 14、掌握被动牵伸的种类及操作 15、掌握主动抑制的概念和方式 16、掌握肌肉牵伸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17、掌握肌肉牵伸的程序 18、了解牵伸的局部放松技术 19、掌握人体主要肌群的牵伸技术 20、掌握肌力的概念 21、熟悉影响肌力的因素

6、社区康复(52题)(AA)

《社区康复》试题 1、下列哪项不属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C A、老年人 B、慢性病病人 C、重症肺结核大咯血病人 D、残疾者 E、急性期病人 2、康复的最终目标是:A A、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 B、减轻功能障碍 C、减轻病人症状 D、发挥病人自身潜能 E、以上都不是 3、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除了哪项:E A、康复治疗学 B、康复功能评定 C、康复医学基础学 D、疾病康复学 E、卫生统计学 4、现代医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D A、残疾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B、康复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C、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 D、康复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 E、康复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 5、社区康复的服务方式包括:E A、社区服务保障模式 B、家庭病床模式 C、社会化综合康复服务模式 D、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E、以上都是 6、社区康复的主要工作任务下列哪项不是D A、社区残疾预防 B、社区残疾调查 C、社区医疗康复 D、建立专科康复中心 E、社区教育康复 7、残疾包括:C A、残损、残障 B、残能、残障 C、、残能、残障残损 D、残损、残能 E、残疾、残能

8、关于残疾的定义叙述完整的是:A A、因病、伤、发育缺陷等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丧失生活、工作和学 习能力的一种状态 B、因疾病、外伤导致的身心功能障碍 C、因精神因素造成的心理功能障碍 D、因疾病造成的听力、言语障碍 E、因发育缺陷造成的运动障碍 9、康复医学用三维坐标系统来记述人体运动,它们是三个相互垂直的面和轴,叙述正确的是: A、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和矢状轴、额状轴、垂直轴 B、矢状面、垂直面、横断面、矢状轴、纵轴、冠状轴 C、垂直面、横切面、矢状面 D、纵轴、冠状轴、额状轴 E、以上都不正确 10、人类骨骼肌纤维有三种类型,它们是:C A、Ⅰ型、Ⅱ型、Ⅲ型 B、Ⅰa型、Ⅰb型、Ⅱ型 C、Ⅰ型、Ⅱa型、Ⅱb型 D、Ⅰa型、Ⅰb型、Ⅰc型 E、Ⅱa型、Ⅱb型、Ⅱc型 11、关于运动单位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终末支,与肌纤维相连接形成 B、构成运动单位的肌纤维数量不等 C、这些肌纤维具有相似的生化和生理特性 D、由运动神经元终末支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合称运动单位 E、几个具有相似生理特性的运动神经元构成运动单位 12、肌肉的收缩形式有两种,它们是:B

PNF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PNF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1、定义 PNF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即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的反应,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功能的治疗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科损伤性疾病、运动创伤和关节炎所致的功能障碍等。 (2)禁忌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不稳定,关节内未完全愈合的骨折,关节急性炎症或外伤所致的肿胀,骨关节结核和肿瘤等,以及婴幼儿,意识障碍及听力障碍者。 3、设备和器具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PNF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基本技术、特殊技术、常用技术分类、常用基本运动模式。 (1)基本技术: 1)皮肤刺激(手法接触):治疗师的手以蚓状肌抓握,摆放于患者运动相反的方向。

2)最大阻力:患者运动过程中,治疗师给予适宜的最大阻力。 3)扩散和强化:治疗师通过对较强肌肉的抗阻,把强化效应传送到较弱肌肉。 ` 4)牵伸:治疗师在每个动作的开始给予主动肌快速的牵伸至最长位置。 5)牵引和挤压:治疗师利用对躯干和四肢的拉长(拉长肌肉,分离关节面)以诱发牵张反射,利用对躯干和四肢关节负重(压缩)以激活关节感受器。 6)时序:运动的先后顺序,促进正常顺序及通过“强调顺序”增加肌肉收缩。 7)体位和身体力线:治疗师的身体和手的力线引导和控制运动或稳定。 8)言语和视觉刺激:有效地使用语言指导和视觉反馈以诱导运动。 (2)特殊技术: 1)节律性起始:先被动、缓慢、有节律地活动肢体数

康复医学科康复流程和操作规范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来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为有效提升康复医疗服务水平,真正体现文登整骨医院的“大康复”理念,根据卫生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中医为体、弘扬特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全面康复理念为指导,以“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为目的,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从功能评定、中医特色治疗、临床治疗、现代技术治疗等技术为着手点,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文登整骨医院来院患者康复流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以促进患者以最快、好、省的康复方式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的康复需求。 一、康复医学科组成: 1、康复治疗大厅 2、康复病房 3、深入各科室的康复治疗师参与的病区康复 4、康复门诊、治未病预防保健 5、康复辅助器具安装室。 二、康复治疗分组 1、中医药治疗组(中药饮片、中药烫洗、熏蒸等) 2、理疗组(声、光、电、磁、冷、热和力等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 疗的方法等) 3、中医特色治疗组(针刺治疗、灸疗法、拔罐疗法、推拿疗法、导 引技术、五行音乐等)

4、康复技术治疗组[作业治疗组(OT)、物理治疗组(PT)、大型器 械组(机器人、减重、等速等各种仪器设备)、语言治疗组、吞咽认知训练组、心理治疗组] 6、治未病康复工程组(如假肢、矫形器、自助器等辅助器具) 具体康复流程如下: 患者的康复治疗是由一个团队(Team组)来完成,是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包括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中医师、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针炙师、推拿师、护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组长:根据患者科室不同,团队(Team)组长为科室医疗组长以上人员。 成员:团队的所有成员。 骨伤住院患者康复流程 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师检诊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以及专科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所有的骨伤科病人和健康者进行康复干预,辩证使用中草药,下达治疗医嘱和康复会诊医嘱,康复医师在24小时内检诊患者并与主管医师沟通、协商,进行康复评定,确定近、远期康复目标,制定康复处方和治疗计划,并出具相关文书或医嘱、治疗单。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对评定治疗内容进行补充,并结合患者进行教学,体现新经验、新进展、新观点。对患者及亲属进行详细告知康复训练的预期结果和可能出现的相关情况,签订康复治疗同意书。康复团队的成员分头实施康复治疗方案,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记录登记。 经过治疗康复后,进行阶段性评估和制定下一步的治疗康复方案,继续分头实施。 在治疗康复中,要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发病时间的长短,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020年康复治疗技能操作题

2020年康复治疗技术技能操作考题 一患者女50岁家庭主妇诉右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三月余,加重半月,为持续性钝痛,疼痛以夜间、阴雨天为甚,前屈、外展、外旋受限,穿衣困难。间断膏药敷贴治疗,无明显上肢放射性疼痛 1 评定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体格检查 2 治疗摸背受限 3 问答肩复合体有哪几个关节组成? 二患者女50岁家庭主妇诉右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三月余,加重半月,为持续性钝痛,疼痛以夜间、阴雨天为甚,前屈、外展、外旋受限,穿衣困难。间断膏药敷贴治疗,无明显上肢放射性疼痛 1 评定前屈外展关节活动度 2 治疗外展80°受限,伴肩峰下疼痛? 3 问答肩袖指哪四块肌肉?功能是什么? 三患者女50岁家庭主妇诉右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三月余,加重半月,为持续性钝痛,疼痛以夜间、阴雨天为甚,前屈、外展、外旋受限,穿衣困难。间断膏药敷贴治疗,无明显上肢放射性疼痛 1 评定前锯肌四级肌力检查 2 治疗请演示胸大肌胸小肌挛缩治疗方法?

3 问答喙肩肱由哪些组织组成? 四患者男86岁,神清,右股骨头坏死伴骨性关节炎行全髋置换术后第一天 1 评定双侧下肢长度测量 2 治疗术后第一天治疗内容及良肢位如何摆放? 3 问答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五患者男57岁,脑出血术后两月余,左侧偏瘫,Brunnstrom评价(左上肢- 手-下肢)V-VI-III,改良Ashwortn:左侧髋内收肌1级,伸膝肌2级,踝跖屈肌2级,),左侧肢体协调性差,左侧上下腱反射均活跃,左踝阵挛(+)。ADL80分。患者拄手杖步行,划圈步态,足内翻下垂,有廊清障碍;支撑相膝过伸,单腿负重能力差。 1 评定左侧肢体协调性评定方法 2 治疗加强左下肢负重能力 3 问答膝过伸原因? 六患者男57岁,脑出血术后两月余,左侧偏瘫,Brunnstrom评价(左上肢- 手-下肢)V-VI-III,改良Ashwortn:左侧髋内收肌1级,伸膝肌2级,踝跖屈肌2级,),左侧肢体协调性差,左侧上下腱反射均活跃,左踝阵挛(+)。ADL80分。患者拄手杖步行,划圈步态,足内翻下垂,有言语障碍;支撑相膝过伸,单腿负重能力差。 1 评定伸膝肌2级肌张力评定方法 2 治疗足下垂足内翻治疗 3 问答划圈步态如何影响对侧颈部疼痛?

康复治疗技术实习学生入科教育

康复治疗技术实习学生入科教育 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的入科教育主要是面对即将进入儿童康复科实习的实习医师进行的, 是针对儿童康复的特点所做的教育和指导。内容除了岗前培训内容外, 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实习医师对儿科康复实习的兴趣; 结合临床实际, 让同学们认识在儿童康复科实习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提高实习医师在儿童康复科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及时提供在实习中的教学反馈信息; 明确自己的角色并处理好实习科室内各方面的关系。为了使实习医师能更好地投入到临床实习,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入科教育, 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和提高实习医师对儿童康复实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量让每一位实习医师深刻认识到儿童康复实习是很难得的一次临床锻炼机会。首先,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儿童康复科是个朝阳学科、大有作为。孩子目前是倍受社会和家庭的重视, 健康和疾病问题尤其受到重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 早产儿却越来越多、新生儿问题和疾病却不见减少、环境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小儿疾病逐渐增多。其次, 从事儿科康复科同样会有很大成就感,看着患儿由发育异常逐步向发育正常儿童,脑性瘫痪的孩子迈出可喜的第一步,是儿科康复治疗师最大的抚慰。 二、我科近几年来发展情况首先让学生了解我院康复科常见疾病;而后介绍儿童康复治疗的内容,向实习生介绍我科所设立的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语言治疗室、按摩室、理疗室、针灸治疗室等

各治疗单元使他们了解到康复医学是一个多学科组合体,只有实施 多专业综合治疗才能达到全面康复效果,同时也体会康复医学是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其次,着重介绍各治疗单元的功能及治疗范围。 三、康复治疗师专业实习学生需具备的素质康复医学尤其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应用学科,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更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很强的动手技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学们应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步培养创新精神。对学生要进行充分的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 要求做到“六勤”:即腿勤、手勤、脑勤、眼勤、耳勤和口勤。对残疾患者要有同情心,要有“爱心、耐心、细心”,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用换位思想来设身处地地替他们着想,对于患者不分贫富贵贱要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患者的身心疾苦,用学到的康复本领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康复。 四、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请销假制度、对实习人员的各种要求和管理制度,如何取得患者的信任;医院有关违反医德医风的处罚规定,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等。 五、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包括临床康复治疗安全;以及医疗纠纷发生 地原因,如何避免;人身安全教育。 复科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

201304社区康复护理复习资料

社区康复护理复习辅导 名词: 1、康复 2、康复医学 3、康复护理 4、社区康复 5、教育康复 6、预防性康复 7、康复功能评定 8、残疾 9、残障 10、视力残疾 11、听力残疾 12、言语残疾 13、肌力 14、社区康复护理 15、关节活动度 16、步行周期 17、步态分析 18、失语症 1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20、压疮 21、疼痛 22、物理治疗 23、作业治疗 24、助动体位转换 25、主动转换技术 26、手杖 27、矫形器 28、脑卒中 29、小儿脑性瘫痪 30、冠心病 3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2、骨折 33、截肢 34、脊髓损伤 35、完全性脊髓损伤 思考题 1、全面康复一般分为哪四个工作领域?(参看P1) 2、呼气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哪3钟?(参看P64) 3、步行周期根据下肢步行时的位置分(参看P31)? 4、作业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5、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有三点:功能康复、全面康复和重返社会。(参看P2) 6、康复医学的对象有哪四钟人群?(参看P3) 7、康复医学的服务方式有哪三钟?(参看P4) 8、社区康复思想产生什么年代?(参看P7) 9、在康复医学的服务方式中,服务对象最多的是?(参看P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时间?(参看P8) 11、社区康复护士的角色(参看P13) 12、国际残疾分类将残疾分为3个独立的类别:(参看P16) 13、根据我国视力残疾的评定标准,视力残疾类别包括盲和低视力。(参看P18) 14、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如何分级?(参看P18~19) 15、康复护理评定方法包括交谈、观察、调查、量表、体格检查。(参看P24) 16、癌痛最有效、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7、社区康复护理评定的分期(参看P25) 18、社区康复护理评定的注意事项(参看P26) 19、人体平衡可以分为静态、动态和反应性平衡。(参看P33) 20、常用的疼痛强度评定方法有哪些?(参看P56) 21、康复护理的目标?(参看P11) 22、社区康复护理的目标是什么?(参看P12) 23、请问,如何开展社区的残疾的预防工作?(参看P22) 24、社区康复护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胜任工作? 2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参看P42) 26、常用的心理测验方法有哪些?(参看P44) 27、如何开展压疮的危险因素评定和压疮的等级评定?(参看P53) 28、近几十年来,康复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参看P6) 29、进行运动疗法过程中注意事项有哪些?(参看P60) 30、平衡练习的基本原则?(参看P63) 31、协调训练的原则?(参看P63) 32、调试中频电疗法的主要治疗作用?(参看P65) 33、言语治疗原则是什么?(参看P80) 34、对社区精神病患者实施康复心理治疗,操作中要把握哪些原则?(参看P83~84) 35、康复心理治疗的对象?康复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参看P84~85) 36、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方法分别有哪些?(参看P86) 37、对康复对象进行个人卫生护理,患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参看P94) 38、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应实施哪些康复护理措施?(参看P130) 39、脑卒中后遗症期的康复护理措施有哪些?(参看P135) 40、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如何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步态训练?(参看P136~140) 41、小儿脑性瘫痪的社区康复护理措施主要有哪些?在社区进行康复训练具体方法是什么?(参看P144~146) 42、国际上将冠心病康复治疗分为几期?冠心病第三期康复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参看P148~149) 43、社区常用心功能评定具体方法有哪些?(参看P26) 4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哪些?(参看P155~161)

作业构成层次评定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作业构成层次评定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手功能 手功能评定包括手的感觉功能、粗大功能、精细功能和作业功能的评定。粗大功能评定包括了手的握力、捏力、关节活动度、肌耐力和肌张力等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评定部分见物理治疗评定相关内容。以下主要介绍手的精细功能和作业功能评定。 (一)精细功能 1、定义在患者没有感觉、知觉及认知障碍的情况下,评定手指相关运动功能的方法,包括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等。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类手外伤,上肢和手关节、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瘫、中毒性脑病、脊髓损伤等导致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外伤后手术早期、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 感障碍以及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积木、硬纸板、绘图工具、可选Jebsen 手功能

评定系统、Purdue钉板试验、Minnesota操作评定系统、Crawford 手小件灵活性评定系统。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面谈,了解手损伤的总体情况。 (2 )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3)撕纸试验:准备一张白纸,检查者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让患者用双手将纸沿绘制的直线撕开,正常情况下可以完成。 (4)搭积木试验:准备3块长方形的积木,让患者用手将积木竖直堆起来。 (5 )画图试验:让患者用笔在白纸上按照模板画出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简单几何线形图。 (6)端球试验:让患者双手端起硬纸板,检查者在纸板上放一个乒乓球,让患者维持乒乓球在纸板上10秒钟。 (7 )根据受检者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专用评定工具: 1) Jebsen手功能评定系统;2) Purdue钉板试验;3) Minnesota 操作评定系统;4)Crawford手小件灵活性评定系统。

康复治疗学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2017

康复治疗学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2017 康复治疗学专业,康复治疗学主要用于培养从事医院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通过学习此书,能够从事康复各科的治疗工作、康复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社区康复与预防工作,具有分析问题、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开展康复医学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康复治疗学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康复治疗学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的康复医学卫生事业起源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而康复领域的高等医学本科教育更是起步较晚,2001 年南京医科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我国有6 千万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5%。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今年8 月17 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未来5 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将从当前的1.78 亿增加到2.21 亿,比重也将上升到16%。各种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等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和生命质量的追求愈来愈高,对康复的期望愈来愈强。为此国家规定在各级医院必须设立康复医学科,满足人们对康复治疗的需要。根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康复治疗师的需求量至少为30~40 万人,而目前从业人员只有2 万名左右。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而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高级康复医疗技术人才更是大受欢迎。近年来, 康复医学在我国快速发展,每年经正规培训毕业的本科专业康复治疗师供不应求,因此目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康复医院基本标准[新版].doc

康复医院基本标准 (征求意见稿) 康复医院是指以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的康复医疗服务为特色,兼具其他相关疾病一般临床处理能力的医疗机构。 三级康复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350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不低于75%。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 至少设骨科康复部、神经康复部、脊髓损伤康复部、儿童康复部、老年康复部、心肺康复部、疼痛康复部、听力/视力康复部、烧伤康复部等其中的6个部门以及普通内、外科、重症医学科等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和医院正常运行的基本专业设置。 (二)治疗部门: 至少设物理治疗部、作业治疗部、语言治疗部、康复工程部、传统康复部、心理咨询室、水疗室等。 (三)评定部门: 至少设运动/平衡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吞咽功能评定、作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心理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心肺功能检查、听力/视力筛查、职业能力评定等其中的7个部门。 (四)医技/辅助部门:

至少设超声诊断科、检验科、放射科、药学部、营养科、门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 (五)职能部门: 至少设社区康复服务、医疗质量管理、科研教学、人力资源、护理部、信息科、设备科、病案(统计)室等部门。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9名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康复医师0.2名/床;康复治疗师0.4名/床;护士0.3名/床。 (二)康复医师具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不低于医师系列的15%。康复病区主任应当具有本专业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每病区至少有3名以上具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背景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医师。 (三)康复治疗师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低于治疗师系列的25%。各部门(专业)部长/治疗师长应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在本专业岗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 (四)康复护士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低于护士系列20%。医院护理部主任应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在本专业岗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病区护士长应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在本专业岗位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五)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结构比例原则为 1.0: 2.0:1.5,并能够满足三级医师责任制等医疗核心制度要求。 四、场地

《康复营养学》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康复营养》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就业竞争力课程,是学生进入康复治疗岗位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实践10学时,机动2学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膳食营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膳食营养状况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和体质,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引起亚健康状态等,同时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康复有密切的联系,而一些慢性病往往又是致残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在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疾病治疗和康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必需有一支比较专业的懂营养的人才队伍,来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合理膳食,从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促进疾病的康复。我校从2009年开始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康复营养》课程,主要涉及营养基础知识、营养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不同生理人群的合理营养、食谱编制、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及相关保健指导等,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课程是在掌握《生理学》、《生物化学》及各疾病学科等前导课程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上,于第二学年开设,主要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在增进我国居民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疾病康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程内容涉及临床、社区、康复等卫生机构营养与膳食保健、指导、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相关内容,涵盖了完成营养岗位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均可应用于后续开设的《康复治疗技术》《神经康复》《肌肉和骨骼康复》等核心课程中,为后期在多种岗位上更好的完成任务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掌握在工作岗位上开展营养治疗、咨询宣教、膳食配制、营养评价指导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形成认真踏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后续的顶岗实习和成为岗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课程改革与建设符合社会需求,对学生的就业及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PNF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PNF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1、定义PNF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即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的反应,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功能的治疗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科损伤性疾病、运动创伤和关节炎所致的功能障碍等。 (2)禁忌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不稳定,关节内未完全愈合的骨折,关节急性炎症或外伤所致的肿胀,骨关节结核和肿瘤等,以及婴幼儿,意识障碍及听力障碍者。 3、设备和器具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PNF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基本技术、特殊技术、常用技术分类、常用基本运动模式。 (1)基本技术: 1)皮肤刺激(手法接触):治疗师的手以蚓状肌抓握,摆放于患者运动相反的方向。

2)最大阻力:患者运动过程中,治疗师给予适宜的最大阻力。 3)扩散和强化:治疗师通过对较强肌肉的抗阻,把强化效应传送到较弱肌肉。 4)牵伸:治疗师在每个动作的开始给予主动肌快速的牵伸至最长位置。 5)牵引和挤压:治疗师利用对躯干和四肢的拉长(拉长肌肉,分离关节面)以诱发牵张反射,利用对躯干和四肢关节负重(压缩)以激活关节感受器。 6)时序:运动的先后顺序,促进正常顺序及通过“强调顺序”增加肌肉收缩。 7)体位和身体力线:治疗师的身体和手的力线引导和控制运动或稳定。 8)言语和视觉刺激:有效地使用语言指导和视觉反馈以诱导运动。 (2)特殊技术: 1)节律性起始:先被动、缓慢、有节律地活动肢体数

次,并让患者感受运动的感觉,再让患者参与运动。 2)等张组合:治疗师令患者在整个活动范围内做主动抗阻运动(向心性收缩),在关节活动末端,令患者停留并保持在这一位置(稳定性等长收缩),当达到稳定后令患者缓慢地向起始位运动(离心性收缩)。 3)动态反转:治疗师在患者运动的一个方向施加阻力,至理想活动范围的末端时,远端手迅速转换方向,诱导患者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且不伴有患者动作的停顿或放松。 4)节律性稳定:令患者肢体保持某一位置不动,治疗师交替的给予患者主动肌与拮抗肌产生等长收缩的阻力。 5)反复牵伸:治疗师在患者肢体运动的起始位或全范围给予主动肌反复、快速地牵伸,在牵伸的同时,发出活动指令,诱导牵张反射。 6)收缩-放松:先对制约关节活动的拮抗肌给予等张抗阻,随后放松,并将受限的肢体运动至新增加的关节活动范围。 7)保持-放松:治疗师先被动或令患者主动地把受限的

【本科专业介绍】康复治疗学专业(专业代码101005)

【本科专业介绍】 康复治疗学专业(专业代码:101005) 培养目标: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在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基础上,较系统掌握现代康复和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具有独立的实践操作能力,一定的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的“一专多能”高素质基层康复治疗学专业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发育学、临床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功能解剖学、康复医学总论、康复评定学、康复工程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康复工程、康复心理学、传统康复治疗学(包括针灸、推拿)、儿童康复、老年康复、这区康复、疾病康复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 初始岗位:各级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理疗科、针灸推拿科、康复医院(中心)、工伤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机构康复部(社区康复站)和疗养院等。 相近岗位:民政康复中心、残联康复中心、假肢矫形康复中心、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和残疾人用品服务站;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服务与教育)、体育运动队、民办儿童脑瘫康复中心和自闭症康复中心等。 发展岗位:医疗、养生、健康服务等行业的自主创业。随着职业能力的发展,可向基层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等方面发展,成为基层大众需求的康复治疗师。 教学合作和技能培养: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12人,具有硕士以上的教师8人,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占80%。与福建省知名康复医院建立校院教学合作关系,聘请具有临床经验的一线教师来校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工作情境,教学做一体化,同时校内举行技能操作大赛,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及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为学生将来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社区康复题库

第一章社区康复概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社区定义,下列哪一种解释最全面、最正确 A.社区是指一个村庄 B.社区是指一个街区 C.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D.社区是指一个自然社区 E.社区是指一个公社或团体 2.关于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经济特征:城市社区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以工商服务业为主要职业和主要谋生方式 B.人口特征:人口密度高,人口聚居的规模大。社区成员的异质化程度较高 C.社会组织特征:社会组织复杂 D.生活方式特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E.社区区位结构简单,人际关系简单,家庭规模与职能扩大 3.以下哪一社区是专能社区 A.城市、农村 B.经济特区 C.自然街 D.自治区 E.镇、村 4.我国哪一年开始社区康复试点工作 A.1976年 B.1978年 C.1986年 D.1988年 E.1989年 5.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哪一时间为国际残疾人日 A.12月3日 B.11月3日 C.10月3日 D.12月13日 E.10月10日 6.我国政府将什么时间定为助残日 A.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 B.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 C.每年3月第三个星期日 D.每年7月第一个星期日 E.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何时颁布的 A.1976年 B.1990年 C.1986年 D.1988年 E.1989年 8.200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民政部中残联等六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到哪一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A.2005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E.2015年 9.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5年工作纲要”,开展哪三项抢救性康复 A.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B.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低视力康复 C.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肢体残疾康复 D.白内障复明手术、脑卒中康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E.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10.与机构康复相比,社区康复的最大特点是 A.领导机构不同 B.康复方法与手段的不同 C.社区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 D.社区康复需要残疾人本人主动参与,机构康复不需要残疾人主动参与 E.社区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投资少、服务覆盖广 (二)多项选择题 1.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A.有一定的地域 B.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C.有特有的文化(文化维系力) D.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E.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有哪些特征 A.地缘性 B.人缘性 C.社会性 D.群集性 E.区域性 3.自然社区包括 A.城市 B.农村 C.自然街 D.镇、村落等 E.学校、商业区 4.社区功能包括 A.满足生活需求功能 B.社会化功能 C.社会控制功能 D.社会参与功能 E.社区互助功能 5.社区康复的特点有 A.以社区为基地,由社区组织领导、社区成员全面参与 B.依靠社区康复原有的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网络等多方共同协力开展康复服务 C.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 D.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对象为社区 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病人,训练时间经常、持久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实施细则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实施细则为了更好地为伤病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规范医疗行为,依法依规执业,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目前我院康复科执业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组织机构设置 1、按我院科室设置,因利于资源整合和充分有效利 用,康复科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实施康复治疗技术 操作的科室。 2、康复科依据《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对神 经伤病、骨关节伤病术后及疼痛患者提供康复服 务。 二、人力资源配置 1、康复医师4-6名,康复治疗师8-12名。 2、高级职称3-5名,中级职称4-8名,初级职称6-10 名。 三、教培及继教 1、确保师资,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保证医学生、 实习生和进修生的理论以及实践教学。 2、在职员工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如外派短 期培训、上级医学院校进修学习、院科定期组织理 论与技能操作学习与演示交流。 四、实施保障

1、完善相关仪器设施的配置,以确保《常用康复治疗 技术操作规范》在康复诊疗中的实施。 2、进行康复诊疗的科室所有员工,必须深刻学习和掌 握《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临诊时熟练操 作。 3、上级医师和康复医师监督、指导下级医师和康复治 疗师执行《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情况, 不良情况逐级上报。 五、效果评价 1、康复诊疗技术应早期应用于相关疾病的诊治过程, 客观地与相关科室和患者或其家属(或相关人)沟 通:康复技术的宜忌、康复治疗过程出现意外及其 处置对策、康复治疗效果的相对性与影响因素等, 并做详细、认真的记录。 2、分阶段、定期以《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中 相关评价指标,对康复治疗前和经康复治疗后患者 的康复效果、生活能力、社会认知等进行评价,并 做详细、认真的记录。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一)专业名称:康复治疗技术 (二)专业代码:6205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具备康复治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能力,以及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利用社会康复资源能力,面向基层医疗与康复机构的康复治疗或相关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关爱生命、救死扶伤、追求生命质量,对工作严谨、求实、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立志以专业知识、技能为患者康复服务;文案大全

(3)具有良好的法纪意识和自律意识,遵纪守法,遵守医疗法律法规、诊疗常规和职业道德规范。重视病伤残者的心理和伦理问题,保护患者的尊严和隐私,积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4)具有良好的自我发展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运动能力,体魄健康。 2.知识 (1)具有适应职业素质要求和发展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具有人体形态、机能、病理、生物力学、运动学、人体发育和残疾学等医学基础知识; (3)具有与临床康复相关的内外科常见疾病、神经疾病、骨关节疾病等方面的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4)具有康复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以及言语治疗和假肢矫形器应用等康复治疗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5)具有社会医学、医学伦理以及康复医疗相关政策法规与诊疗规范的基本知识。 3.能力 (1)能熟练应用声、光、电、磁、热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熟练应用肌力训练技术、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张技术,关节牵引技术、呼吸训练技术、平衡与协调训练技术等物理治疗基本技术; (2)能应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PNF技术等神经生理学技术中的2-3种,以及运动再学习技术、Mckenzie技术的基本方法; (3)能针对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心肺康复中常见的躯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感知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言语障碍等进行基本的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或言语认知治疗; (4)能在日常康复治疗中适当运用推拿手法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5)能恰当指导患者使用助行器、轮椅、假肢、矫形器和其他残疾人生活辅助器具; (6)能利用家庭、社区康复资源指导帮助患者康复; (7)具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 (8)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一门外语阅读能力; (9)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28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