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产品支原体检测标准操作流程(1)

细胞产品支原体检测标准操作流程(1)

细胞产品支原体检测标准操作流程(1)
细胞产品支原体检测标准操作流程(1)

细胞产品支原体检测标准操作流程

1 目的与范围:

1.1目的:规范细胞产品支原体检测流程,保证细胞产品支原体检测的稳定性、均一性和准确性。

1.2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细胞培养技术员对细胞产品支原体检测的全过程。

2 文件:

2.1 细胞产品支原体检测标准操作流程

3 记录:

3.1 细胞产品支原体检测记录、超净工作台使用记录、恒温水浴锅

使用记录、实验室清场记录。

4 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

4.1 试剂:(一部恒温法)支原体检测试剂盒。

4.2 耗材:EP管(2ml)、200ul移液枪头、20ul移液枪头。

4.3 仪器设备:超净工作台、恒温水浴锅、200ul移液枪、25ul移液

枪、试管架。

5 工作程序:

5.1 实验前准备:

5.1.1 洁净区需经紫外线照射,连续照射时间≥30min,实验室在

工作过程中风机始终保持开启运行状态。

5.1.2 超净工作台需经过开机紫外线照射,照射时间≥30min,开

机风机运行≥10min。开启超净工作台玻璃防护窗,待超

净工作台内部气流稳定后才可使用。

5.1.3 将实验室所需的器械、耗材放于物料传递窗进行紫外线照

射≥30min(器械与各规格的移液枪头必须经过高温高压

灭菌锅消毒灭菌,且在合格期内),照射完毕后将器械包

与所需耗材用75%酒精纱布擦拭外包装消毒后放入超净

工作台内备用。

5.1.4 将(一部恒温法)支原体检测试剂盒中的溶液2和溶液三

提前30min从-20℃冰箱中取出,用75%酒精纱布擦拭后

放入超净工作台内,恢复至室温备用。

6 样本检测程序:

6.1 待测样品的准备:

6.1.1 从培养箱中取出待检细胞的培养瓶(皿),酒精擦拭后放

入超净工作台,用1ml移液枪从细胞培养上清中吸取

1ml加入2ml的EP管中,放入离心机中1000rpm、5min.

6.1.2 离心完毕后取出,经酒精擦拭后放入超净工作台,此时

上清为所需待检的样品液。

6.1.3注意事项注:

1)这里的细胞培养上清不是指细胞经胰酶消化后的离心上

清,而是指至少培养2 天后的贴壁细胞培养液上清(不

需要胰酶消化,也不能取经胰酶消化后的离心上清进行检

测)。

2)收集的待测细胞培养液样品如果不立即检测,请放于-20℃或-80℃冰箱保存,不得放于室温或4℃冰箱。样品在-20℃

至少可以保存一个月,在-80℃可以长期保存。此外,为

了节约检测成本,可以将不同时间收集的样品放于-20℃

或-80℃冰箱保存,而后一起检测。

6.2 反应体系的配制

6.2.1支原体检测试剂盒溶液的配制:

1)将试剂盒中的试剂取出,并将溶液1和溶液室温融化,

融化后,甩动溶液1 的离心管将管壁溶液甩到管底,将

溶液2和溶液3 放入离心机中5000 rpm,离心1分钟,

将三种溶液经酒精擦拭后放入超净工作台中,用200ul

移液枪吹吸均匀后按表1 进行反应体系的配制,将三种

溶液同加入2mlEP管中吹打混匀即可:

表1:恒温反应体系的配制

举例:(1)如果待测样品为3 个(加上1 个阴性和1 个阳性对照),则样品总数为 5 个。溶液 1 的总体积为23

×5×1.08=124.2ul 。溶液 2 的总体积为1×5×

1.08=5.4ul 。溶液3 的总体积为0.15×5×1.08=0.81ul。将

溶液1、溶液2 和溶液3 混合均匀即可。

6.2.2 将上述配制好的恒温反应体系,吹打均匀后,按样品总数,

每管24ul分装到2ml的EP管中(EP管的数量为阴性管+阳

性管+样品管)。阴性对照管可以不加,也可以加入1ul灭菌

水,往测试管中加入1ul待测细胞培养液,往阳性对照管中

加入1ul阳性支原体DNA。此时的反应液提及为25ul。

6.2.3 准备好提前放入超净工作台的矿物油试剂,用25ul的移液枪吸取25ul 矿物油加入到上述装有反应液的EP管中,使得每管待检样品终体积为50ul。

6.2.4注意事项

1)溶液1和溶液3使用完后,请继续放回-20℃冰箱中保

存,溶液2必须一直在-20℃冰箱中保存(溶液2在-20℃

不会冻住,不能放于室温),溶液2和溶液3开盖之前,

请高速离心一下,总体积中多配制8%,是为了防止移液

误差,以保证每个反应管中的反应液足量;

2)尽量保证每管的反应液体积一样;2)PCR 管应该使用透

明度良好的薄壁PCR 管;

3)装有阳性支原体DNA 的螺口管请不要高速离心,开

盖之前,只要用手指捏住,用力甩一下即可。

6.3水浴内反应

6.3.1 提前将水浴锅升温至61℃,并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是否准确。

6.3.2 将上述配制好的待检样品放入水浴锅中61℃准确反应

60min,

6.3.3注意事项:在反应之前,水浴锅必须先升温到61℃,再

放入反应管。此外,必须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确保水

浴锅的温度准确。本试剂盒所用的酶对温度非常敏感,只

允许仪器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的温差不超过1℃。

6.4结果判断

6.4.1 61℃反应60 分钟后,立刻取出反应管,放于室温,以一

张白纸或白色泡沫盒(优选白色泡沫)为背景,通过反应

管溶液颜色的变化,即可判断检测结果。

6.4.2 如果溶液为蓝绿色,则说明有支原体污染;如果为紫红色,

则说明没有支原体污染(如图1)。

6.4.3注意事项:

1)在61℃反应的时间必须准确计时,超过规定的反应时

间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最多不得超过 5 分钟)。如果试剂

盒已经过期或者发生其他意外情况影响酶活性时,万一发

现:61℃反应60分钟后,阳性和阴性颜色区别不明显,可以考虑将已经反应60分钟的反应管,继续在61℃的水浴或PCR仪上反应10分钟。但是如果61℃反应60分钟后,阳性与阴性的区别一眼就可以看出,不得继续反应,否则可能出现假阳性。

2)如果反应后,发现个别样品的颜色介于阳性和阴性之间(这种情况概率很低。如果经常出现,样品中可能含有可干扰正常指示效果的物质,必须先去除。可以将这些样品继续61℃反应10 分钟。10 分钟后,如果其颜色仍然与阳性对照的颜色不同,该样品应该判为阴性。

3)反应后,请勿打开反应管的盖子,否则有可能造成检测环境的污染。结果判断完后,将其用自封袋密闭,扔到另外一个房间的垃圾桶内。

4)不同批次的产品,以及由于拍照等原因,反应后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的颜色可能会与图 1 的颜色略有差异(比如阴性对照颜色可能呈现浅红色或紫红色)。只要反应后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的颜色有显著区别,就说明反应成功。

图1. 左边为阴性反应结果,右边为阳性反应结果。

7 填写报告:

7.1 根据试管放置从左到右依次为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检测样本

的顺序,如实填写检测样本的支原体检测结果,拍照留证。

7.2 如对样本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在2-3小时内对样本进行重新检

测,若两次检测结果不一样,当以第二次检测结果为准。

解脲支原体检查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解脲支原体检查方法 导语:解脲支原体很有可能会出现感染的现象,而这个是男性体内的一种激素,如果通过检查发现这个解脲支原体有什么异常现象的话,在报告结果中是会 解脲支原体很有可能会出现感染的现象,而这个是男性体内的一种激素,如果通过检查发现这个解脲支原体有什么异常现象的话,在报告结果中是会表现出来的,而解脲支原体的检查方法有是有很多的,一般在做这个检查的时候都是很多男性出现了尿多尿急尿频繁的现象,所以才到医院做检查,那么解脲支原体检查方法有哪些? 解脲支原体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检查方法就是血液检查,主要是通过抽血化验。第二种检查方法就是通过口腔的涂片的培养来进行检查。第三种检查方式就是PCR的技术检测,这种检查方式可以检查出igm的抗体情况,然后再判断感染的情况。这种疾病的治疗可以使用四环素,比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等,但是建议最好两种到三种的抗生素结合一起使用,治疗效果更好。 支原体是细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3~0.5um之间,呈高度多形性,有球形、杆形、丝状,分枝状等多种态。它不同于细胞,也不同于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造成的危害相当大,给人类健康和科研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从人体分离的16种支原体中,5种对人有致病性,即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及发酵支脲解支原体属含脲解支原体等体、脲解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等对人有致病性。 男性支原体检查方法有哪些?男性支原体检查方法如下: 1、血常规: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血清学检全:采用补体结合试验着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急性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实验室检测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实验室检测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1.光学金相试样制备要经过的步骤是:( )、镶嵌、( )、( )、( )。 取样磨光抛光显示 2.金相试样的取样必须具备( )性和( )性。 代表有针对 3.通常作为金相组织腐蚀剂的化学药品不外乎有四类,它们是( )和 ( )、( )、( )、( )。 各种有机酸无机酸各种碱各种盐类溶剂 4.金属中常见的晶格有三种类型,它们是( )、( )和( )。 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立方晶格 5.铁素体的金相特征为( )的( )晶粒。 明亮多边形 6.奥氏体的金相特征为( )晶粒,晶界较铁素体( ),晶粒内常出现 ( )。 多边形平直孪晶 7.金属是具有金属光泽、( )和有良好( )、( )的物质。 可锻性导电性导热性 8.金属和合金的( )是不同的,这主要( )它们各自的结构和( )。性能取决于组织 9.金属在外力作用下,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形,一般有两种形式,即( )变形和( )变形。 弹性塑性 10.热应力是金属在( )时( )所引起的应力。 加热内外温差 11.金属结晶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金属的( );( );金属结晶时的状态。 化学成份冷却速度 12.金属能够结晶,与液态金属的( )有密切的关系。 结构特点 13.纯金属是由( )元素组成的。 单一金属 14.合金则由( )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 )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两种非金属 15.金属的原子在空间总是严格按照一定的( )而( )地排列。 规则周期 16.金属晶体是由原子通过( )结合而成的。 金属键 17.一般的合金钢在退火、正火状态下,具有( )+( )组织。 铁素体珠光体

1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毕业论文 题目: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地市: 学校: 准考证号: 考生姓名: 王莹 指导老师: 二〇一八年八月十四日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等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临床病例诊断MP感染患儿152例。M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78例,阳性率为51.3%,病程为(4.5±2.6)天;PCR法检测出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7.8%,病程为(6.2±3.5)天;MP-Ab法检测出阳性127例,阳性率83.5%,病程(8.1±4.5)天。结论 3种M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血清抗体,配对研究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文献综述 (5) §1.1 肺炎支原体的定义 (5) §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 (5) §1.3 肺炎支原体的分类 (5) §1.4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5) §1.5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诊断 (5) §1.6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6)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7) §2.1 样本 (7) §2.2方法概述 (7) §2.3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 (7) §2.4实验方法 (7) §2.5统计学方法 .................................................................... .. (8) 第三章结果 (9) 第四章讨论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样品检测工作流程图

部门名称
层次
部门
计量检验 处
节点
A
中心化验室 3
试样员
B
样品检测工作流程图
流程名称 概要 调度员
化验员
C
D
班组长 E
样品检测工作流程
样品检测管理
统计员
化验室 主任
F
G
相关部门 H
1
开始
2 送样
3
4 5 6 7 8 9 10 11
收样 编码
分派
检测 记录
发现问题
登台帐
审核
统计
检测报告
审批
送检测报告
收检测报告
结束

(二) 样品检测作标准
任务 名称
收样
传递
检测
报表 登记
报告 报出
节点
A2 B2 B3
C4 F4
D5 D6
E7 F7 C8
F8 G8 F8 H10
任务程序,重点及标准
程序 ☆ 计量检验处将制好的样品送到中心化验室 ☆ 中心化验室试样员对照样品信息,检查样品状况 ☆ 试样员对照样品信息,检查样品状况编制检测密码 ☆ 将相关信息传递到统计员和调度员 重点 ☆ 样品信息的记录 标准 样品信息的记录准确无误 程序 ☆ 调度员依照检测密码分派任务 ☆ 统计员依照信息登记台帐 重点 ☆ 样品传递 标准 ☆ 按规定执行 程序 ☆ 化验员依照检测标准对样品进行检测 ☆ 及时记录原始记录,报出报表 重点 ☆ 样品检测 标准 ☆ 按检测要求实施,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程序 ☆ 班组长审核报表后送到统计员处 ☆ 统计员对应密码登记台帐 ☆ 发现问题后将样品密码返回调度员处重新分派检测 重点 ☆ 审核报表 标准 ☆ 审核过程认真严谨,及时发现问题 程序 ☆ 统计员编制检测报告 ☆ 化验室主任审批检测报告 ☆ 统计员将审批后的检测报告送到相关部门 重点 ☆ 编制检测报告 标准 ☆ 按要求及时编制检测报告
时限
相关资料
及时 即时 即时
《中心化验室生 产程序管理制度》
《岗位操作规程 与工作标准》
即时
《中心化验室生 产程序管理制度》
《样品信息登记 台账》
按规定
《岗位操作规程 与工作标准》
即时 即时
《中心化验室生 产程序管理制度》
2 个小时 即时
2 个小时
《检测报告》

支原体检查

附录XIIB支原体检查法 主细胞库、工作细胞库、病毒种子批、对照细胞以及临床治疗用细胞进行支原体检查时,应同时进行培养法和指示细胞法(DNA染色法)。病毒类疫苗的病毒收获液、原液采用培养法检查支原体,必要时,亦可采用指示细胞法筛选培养基。也可采用经国家药品检定机构认可的其他方法 第一法培养法 推荐培养基及其处方 (1)支原体肉汤培养基 猪胃消化液 500ml 氯化钠2.5g 牛肉浸液(1:2)500ml 葡萄糖 5.0g 酵母浸粉5.0g 酚红0.02g pH值7.6±0.2。于121℃灭菌15分钟。 (2)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 猪胃消化液 500ml 牛肉浸液(1:2)500ml 葡萄糖 1.0g 酵母浸粉5.0g L-精氨酸2.0g 酚红0.02g 氯化钠2.5g pH值7.1±0.2。于121℃灭菌15分钟。 (3)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按(1)项处方配制,培养基中不加酚红,加入琼脂2.5~3.0g。 (4)支原体琼脂培养基按(1)项处方配制,培养基中不加酚红,加入琼脂13.0~15.0g。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变色单位试验法)(1)菌种肺炎支原体(ATCC 15531)、口腔支原体(ATCC 23714),由国家药品检定机构分发。 (2)操作将菌种接种于适宜的支原体培养基中,经36℃±1℃培养至培养基变色,盲传2代后,将培养物接种到待检培养基中,做10倍系列稀释,肺炎支原体稀释至10-7~10-9,接种在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内;口腔支原体稀释至10-3~10-5,接种在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

内。每个稀释度接种3支试管,置36℃ 士1℃ 培养7~14天,观察培养基变色结果。 ( 3 )结果判定以接种后培养基管数的2 / 3以上呈现变色的最高稀释度为该培养基的灵敏度。 液体培养基的灵敏度:肺炎支原体(ATCC 15531 )应达到10-8,口腔支原体(ATCC 23714)应达到10-4。 检查法(1)供试品如在分装后24小时以内进行支原体检查者可贮存于2~8℃ ;超过24小时应置一20℃ 以下贮存。 ( 2 )检查支原体采用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和支原体肉汤培养基(或支原体琼脂培养基)。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或琼脂培养基)在使用前应煮沸10~15分钟,冷却至56℃ 左右,然后加人灭能新生牛血清(培养基与血清体积比为8:2 ),并可酌情加入适量青霉素,充分摇匀。液体培养基除无需煮沸外,使用前亦应同样补加上述成分。 取每支装量为10ml的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墓(已冷至36℃ 士1℃ )和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各4支,每支培养基接种供试品0.5~1.0ml,置36℃ 士1℃ 培养21天。于接种后的第7天从4支中取2支进行次代培养,每1支培养基转种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及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各2支,置36℃ 士l℃ 培养21天,每隔3天观察1次. ( 3 )结果判定培养结束时,如接种供试品的培养基均无支原体生长,则供试品判为合格;如疑有支原体生长,可取加倍量供试品复试,如无支原体生长,供试品判为合格,如仍有支原体生长,则供试品判为不合格。 【附注】质量检定部门应会同培养基制造部门定期抽检支原体培养基灵敏度。 第二法指示细胞培养法(DNA染色法) 将供试品接种于指示细胞(无污染的Vero细胞或经国家药品检定机构认可的其他细胞)中培养后,用特异荧光染料染色。如供试品污染支原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附在细胞表面的支原体DNA着色。 试剂(1)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浓缩液称取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5mg,加人100ml不含酚红和碳酸氢钠的Hank 's平衡盐溶液中,室温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40分钟,使完全溶解,-20℃ 避光保存。 (2)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工作液无酚红和碳酸氢钠的Hank ' s溶液100ml中加人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浓缩液lml,混匀。 (3)固定液醋酸:甲醉(体积比1:3)混合溶液。 (4)封片液量取0.1mol / L枸橼酸溶液22.2ml、0.2mol / L磷酸氢二钠溶液27.8ml、甘油50.0ml,混匀,调pH值至5.5。 培养墓及指示细胞(1) DMEM完全培养基。 ( 2 ) DMEM无抗生素培养基。

最新整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流程图.doc

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流程图 二、土建工程部分质量监督工作要点 (一) 熟悉图纸,制定监督方案和监督交底书。 (二) 现场工程质量监督交底、对参与各方资质以及承包范围、人员资格检查、参与施工许可证的发放。 (三) 检查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作情况( 尽量参与图纸会审、明确构造柱的具体位置及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等) ; (四) 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督促落实相关质量保证措施;检查开工报告、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五) 审查地基、钢结构、结构实体质量抽测等重要的工程检测方案,对检测方案进行备案归档。 (六) 基础验槽或检查试桩或桩基施工质量。 (七) 监督抽检基础部分的材料(材料监督抽检 1 次以上,同时检查现场材料送检频率、先检后用的情况)。 (八) 监督检查地基中验及中验登记(检查总监及施工项目经理到位情况、检查工程质保资料及监理资料、检查地基外观 质量)。 (九) 检查基础或地下室 ( 人防 ) 钢筋隐蔽工程(检查工程质保资料及实体质量)。 (十) 监督检查地下结构中验及中验登记(检查总监及施工项目经理到位情况、检查工程质保资料及监理资料、检查地下结构外观质量及防水质量)。

(十一) 检查首层结构及转换层钢筋隐蔽工程(检查工程质保资料及实体质量)。 (十二) 抽查标准层钢筋隐蔽工程(检查工程质保资料及实体质量)。 (十三) 检查首次砌筑质量(检查砌体材料、砌筑质量、构造柱设置等)。 (十四) 检查屋面层钢筋隐蔽工程(检查工程质保资料及实体质量)。 (十五) 主体部分的材料监督抽检(监督抽检 2 次以上,同时检查现场材料送检频率、先检后用的情况)。 ( 十六) 检查监理及施工的工程质量报告(针对工程质量报告提出的问题进行跟踪处理,质量问题跟踪处理资料及时归档)。 (十七) 主体结构外观质量检查(检查工程实体质量及质保资料,检查结构实体抽测报告)。 (十八) 监督检查主体结构中验及中验登记(检查总监及施工项目经理到位情况、检查质保资料及监理资料)。(十九) 监督检查建筑节能围护结构中验及中验登记。 (二十) 监督检查人防工程专项验收。 (二十一) 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前初检(发出抽查通知书或整改通知书)。 (二十二) 审查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审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 (二十三) 监督工程的竣工验收。 (二十四) 制定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二十五) 审查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资料,协助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二十六) 工程监督资料归档。 三、建筑设备工程部分质量监督工作要点 (一)熟悉图纸及审查报监资料,制定监督方案和监督交底书。 (二)参与施工许可证的发放,进行建筑设备工程质量监督交底,检查各参建单位的资质、人员资格、承包范围等质量行为情况。 (三)检查图纸会审情况。 (四)抽查建筑电气工程接地装置隐蔽验收情况。 (五)抽查各预埋管道、预埋件(含套管)、吊顶内各管道或管线、防雷引下线和均压环(带)、直埋电缆等安装工程的隐蔽验收情况。 (六)抽查防雷接闪器安装工程隐蔽验收情况。 (七)进行建筑设备工程质量二次监督交底,检查各分包单位资质、人员资格等质量行为情况;审查原材料进场检验方案。 (八)原材料监督抽检,并检查原材料进场检验方案的执行情况,对照检测报告检查现场材料的使用情况,材料先检后用的情况。 (九)现场监督抽测建筑电气工程接地电阻、绝缘电阻。 (十)现场监督检查备用电源(即柴油发电机组)的空载及带负荷试运行试验情况。 (十一)检查监理及施工的工程质量报告,针对工程质量报告提出的问题进行跟踪处理; (十二)跟踪落实材料不合格、现场不按图施工等质量问题的处理。 (十三)监督检查人防工程(设备部分)专项验收; (十四)监督检查低压配电分部工程中间验收:检查施工质量保证资料、监理资料,检查总监、施工项目经理到位情况,重点检查现场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情况,出具低压配电中间验收登记表 (十五)审查电梯安装工程开工登记资料。 (十六)检查电梯工程安装质量,开具电梯检测通知书,审查电梯工程验收资料,出具电梯工程验收登记表。 (十七)组织本地区建筑设备工程季度质量大检查。 (十八)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前检查(初检)。 (十九)审查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审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 (二十)监督工程竣工验收。

食品重金属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及选型指南

食品重金属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 及选型指南 ——本资料由「实验淘」提供 ?鼓风干燥箱 样品前处理设备,用于试样的热浸提过程。温控范围:50 ℃~300 ℃。 用于对样本处理,一般选取控温RT+10-300℃,容积根据实际样本进行选取。 ?马弗炉 灰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设备,用于实验中样品的灰化。实验设定温度:550℃。 根据需检测样品确定需使用的马弗炉温度,食品、药品、水厂等可选用1000度的,材料或其他行业需选用温度高些的(1300度或1600度),根据样品量选择合适的容积,根据预算选择炉膛材质 ?电热板 控温电热板,样品前处理设备,用于试样的加热消解、炭化或赶酸过程。温控范围:50℃-200℃。 ?超声波清洗机 用于实验中试样的超声水浴提取或脱气处理。 ?离心机 样品前处理仪器设备,用于试样的分离。实验条件参考:4 ℃下8000r/min 离心15min。 1.低温。 2.高速。 3.离心容量为:5ml,10ml均可。 ?冷冻干燥机 用于试样的冷冻干燥。 1、样式选择。普通型,压盖型,多歧管普通型,多歧管压盖型。 2、温度选择:-50℃,-56℃,-80℃ 3、 冻干面积(适用体积) ?组织匀浆机 样品前处理设备,主要用于鱼类等水产动物样品制备匀浆。 鱼有骨头,要选用对硬度有一定承受的机型 ?粉碎机 用于粮食、豆类等固体样品的粉碎。 ?微波消解仪 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仪器设备。

微波消解仪,常用作重金属检测,选型跟据每天处理的样本量,一般选择6位,8位,12位到20位,高通量有40位,70位,100位可选;储存方法数量;根据预算选择。 ?高压消解罐 用于高压消解罐消解法进行的样品前处理。 ?天平 用于样品和试剂的称量。感量为0.1mg和1mg。 据样品精密称量,从精度可读性上选万分之一0.1mg,千分之一1mg;再根据称量范围的要求选择,一般选120g-220g ?PH计 用于试剂准备过程中pH的调节。精度为0.01. 1.PH计类型(台式/笔式/便携式/在线式) 2.测量精度(0.1/0.01/0.001等) 3.测量范围 ?原子荧光光谱仪 用于食品中汞、砷等重金属元素的检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适用于铅、镉、铬、镍等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可选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坩埚 马弗炉配件 ?离心管 配离心机使用,容量为50mL。 ?实验淘 专业级科学仪器、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检测及测试设备一站式选型与价格查询信息平台。

支原体检测

支原体检验法 1 培养基 1.1 检验禽源细胞和由禽胚组织或其细胞制成的活疫苗,用改良Frey 氏培养基。 1.2 检验其他种类细胞和病毒活疫苗,用支原体培养基 1.3 检验血清用无血清的支原体培养基 2 检查法 2.1 样品处理每批制品取样3-5瓶,液体制品混合后备用;冻干制品加液体培养基复原成混悬液后混合。检测血清时用血清直接接种。 2.2 疫苗的检测 2.2.1 接种于观察每个样品需同时用以下两种方法检测 2.2.2.1 液体培养基培养将疫苗混合物5.0ml接种小瓶液体培养基中,再从小瓶中去0.2ml移植接种于1小管液体培养基中,将小瓶与小管置于37℃培养,分别于接种后5日、10日、15日从培养瓶中取出0.2ml培养物移植到小管液体培养基内,每日观察培养物有无颜色变黄或变红,如果无变化,则在最后一次移植小管培养、观察后14日后停止观察。在观察期内,如果发现小瓶或任一小管内液体颜色出现明显变化,在原pH变化达0.5时,应立即移植于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观察在液体培养基中是否出现恒定的pH变化,及固体上有无典型的“煎蛋”状支原体菌落。 2.2.2.2 琼脂固体平板培养在每次液体培养物移植小管培养的同时,取培养物0.1-0.2ml接种于琼脂平板,置含5%-10%二氧化碳。潮湿的

环境、37℃下培养。此外,在液体培养基颜色出现变化,在原pH变化达到0.5时,也同时接种琼脂平板。每5-7日,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各琼脂平板上有无支原体菌落出现,经14日观察,仍无菌落时,停止观察。 2.2.2 对照每次检查需同时设置阳性、阴性对照,在同条件下培养观察。检测禽类疫苗时用滑液支原体作为对照,检测其他疫苗时用猪鼻支原体作为对照。 2.3 血清的检测取本血清50ml代替培养基中的马、猪血清,按附录38页培养基配方配成大瓶培养,按2.2.1.2项稀释、移植、培养,观察小管培养基的pH变化情况和琼脂平板上有无菌落。 3 结果判定 3.1 接种本物的任何一个琼脂平板上出现支原体菌落时,判定血清或者疫苗不合格。 3.2 阳性对照中至少有一个平板出现支原体菌落,而阴性对照中无支原体生长,则检验有效。 附注:上述小瓶培养基是指在100ml小瓶中盛20ml液体培养基;小管培养基是指在1.0cm*10cm中盛1.8ml培养基。小管与小瓶须用胶塞封口。

药典三部(2015版)-通则-3301支原体检查法

3301 支原体检查法 主细胞库、工作细胞库、病毒种子批、对照细胞以及临床治疗用细胞进行支原体检查时,应同时进行培养法和指示细胞培养法(DNA染色法)。病毒类疫苗的病毒收获液、原液采用培养法检查支原体,必要时,亦可采用指示细胞培养法筛选培养基。也可采用经国家药品检定机构认可的其他方法。 第一法培养法 推荐培养基及其处方 ⑴支原体液体培养基 支原体肉汤培养基 猪胃消化液500ml 氯化钠 2.5g 牛肉浸液(1︰2)500ml 葡萄糖 5.0g 酵母浸粉 5.0g 酚红0.02g pH值7.6±0.2。于121℃灭菌15分钟 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 猪胃消化液500ml 葡萄糖 1.0g 牛肉浸液(1︰2)500ml L-精氨酸 2.0g 酵母浸粉 5.0g 酚红0.02g 氯化钠 2.5g pH值7.1±0.2。于121℃灭菌15分钟 ⑵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按⑴项处方配制,培养基中不加酚红,加入琼脂 2.5~ 3.0g。 ⑶支原体琼脂培养基按⑴项处方配制,培养基中不加酚红,加入琼脂 13.0~15.0g。 除上述推荐培养基外,亦可使用可支持支原体生长的其他培养基,但灵敏度必须符合要求。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变色单位试验法)⑴菌种肺炎支原体(ATCC 15531株)、口腔支原体(ATCC 23714株),由国家药品检定机构分发。 ⑵操作将菌种接于适宜的支原体培养基中,经36℃±1℃培养至培养基变色,盲传两代后,将培养物接种至待检培养基中,做10倍系列稀释,肺炎支原

体稀释至10-7~10-9,接种在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内;口腔支原体稀释至10-3~10-5,接种在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内。每个稀释度接种3支试管,置36℃±1℃培养7~14天,观察培养基变色结果。 ⑶结果判定以接种后培养基管数的2/3以上呈现变色的最高稀释度为该培养基的灵敏度。 液体培养基的灵敏度:肺炎支原体(ATCC 15531株)应达到10-8,口腔支原体(ATCC 23714株)应达到10-4。 检查法 ⑴供试品如在分装后24小时以内进行支原体检查可贮存于2~8℃;超过24小时应置-20℃以下贮存。 ⑵检查支原体采用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和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或支原体琼脂培养基)。半流体培养基(或琼脂培养基)在使用前应煮沸10~15分钟,冷却至56℃左右,然后加入灭能小牛血清(培养基︰血清为8︰2),并可酌情加入适量青霉素,充分摇匀。液体培养基除无需煮沸外,使用前亦应同样补加上述成分。 取每支装量为10ml的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各4支、相应的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各2支(已冷却至36℃±1℃),每支培养基接种供试品0.5~1.0ml,置36℃±1℃培养21天。于接种后的第7天从4支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各取2支进行代次培养,每支培养基分别转种至相应的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及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各2支,置36℃±1℃培养21天,每隔3天观察1次。 ⑶结果判定培养结束时,如接种供试品的培养基均无支原体生长,则供试品判为合格;如疑有支原体生长,可取加倍量供试品复试,如无支原体生长,供试品判为合格,如仍有支原体生长,则供试品判为不合格。 【附注】质量检定部门应会同培养基制造部门定期抽检支原体培养基灵敏度。 第二法指示细胞培养法(DNA染色法) 将供试品接种于指示细胞(无污染的Vero细胞或经国家药品检定机构认可的其他细胞)中培养后,用特异荧光染料染色。如供试品污染支原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附在细胞表面的支原体DNA着色。 试剂⑴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Hoechst 33258)浓缩液称取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5mg,加入100ml不含酚红和碳酸氢钠的Hank’s平衡盐溶液中,在室

实验室检测基础知识

1、检验用水的要求 分析检验中绝大多数的分析是对水溶液的分析检测,因此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在实验室中离不开蒸馏水或特殊用途的纯水,在未特殊注明的情况下,无论配制试剂用水,还是分析检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水,均为纯度能满足分析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蒸馏水可用普通的生活用水经蒸馏汽化冷凝制成,也可以用阴阳离子交换处理的方法制得。特殊项目的检验分析对水的纯度有特殊要求时,一般在检验方法中注明水的纯度要求和提纯处理的方法。 为保证纯水的质量能符合分析工作的要求,对于所制备的每一批纯水,都必须进行质量检测。一般应达到以下标准: ①用电导仪测定的电导率小于或等于530μs/cm(25℃)。 ②酸度呈中性或弱酸性,PH=~(25℃).可用精密pH试纸、酸度计测定,也可用如下指示剂法测定:在10 ml水中加入2~3滴1g/L甲基红指示剂,摇匀呈黄色不带红色,则说明水的酸度合格,呈中性;或在10 ml水中加入4~5滴1g/L溴百里酚蓝指示剂,摇匀不呈蓝色,则说明水的酸度合格,呈中性。 ③无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为:在100 ml水中加入2滴L高锰酸钾溶液煮沸后仍为粉红色。 ④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合格。检测方法为:在10 ml水样中加入2 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2滴5g/L铬黑T指示剂,摇匀。溶液呈蓝色表示水合格,如呈紫红色则表示水不合格。 ⑤氢离子含量合格。检测方法为:在10 ml水样中加入数滴硝酸,再加入4滴10g/L 的AgNO3溶液,摇匀。溶液中无白色浑浊物表示水合格,如有白色浑浊物则表示水不合格。 2、检验用试剂的要求

化学试剂是符合一定质量要求标准的纯度较高的化学物质,它是分析工作的物质基础。试剂的纯度对分析检验很重要,它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试剂的纯度达不到分析检验的要求就不能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能否正确选择、使用化学试剂,将直接影响到分析实验的成败、准确度的高低及实验的成本,因此,仪器使用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化学试剂的性质、类别、用途与使用方面的知识。 根据质量标准及用途的不同,化学试剂可大体分为标准试剂、普通试剂、高纯度试剂与专用试剂四类。 ①标准试剂 标准试剂是用于衡量其他物质化学量的标准物质,通常由大型试剂厂生产,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其特点是主体成分含量高而且准确可靠。 滴定分析用标准试剂,我国习惯称为基准试剂(PT),分为C级(第一基准)与D级(工作基准)两个级别,主体成分体积分数分别为~%和~%,D级基准试剂是滴定分析中的标准物质,基准试剂规定采用浅绿色标签。 ②普通试剂 普通试剂是实验室广泛使用的通用试剂,一般可分为三个级别,其规格和适用范围见下表: ? 等级名称符号适用范围标志 一级优级纯 (保证试剂)GR精密分析、科研用,也可作基 准物质 绿色 二级分析纯 (分析试剂) AR常用分析试剂、科研用试剂红色三级化学纯CR/CP要求较低的分析用试剂蓝色

细胞支原体污染常用支原体检测方法和试剂盒介绍

细胞支原体污染常用支原体检测方法和试剂盒介绍 (2016年10月16日) 哺乳动物细胞的培养,支原体(Mycoplasma)污染是个世界性的问题。支原体污染几乎可以改变细胞的所有参数,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甚至完全错误。从2013年开始,《Nature》期刊已正式要求投稿的文章,如涉及细胞培养都要进行支原体检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期刊将做出同样的支原体检测要求。 目前,细胞支原体污染常用的支原体检测方法主要有: 一、培养法 ●原理:将待检测样品先接种到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大量繁殖,然后再转 接种到支原体固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大约一个月),如果固体 培养中,出现典型的支原体菌落,则说明待测样品有支原体污染。 ●优点:支原体培养法是相对可靠的支原体检测技术,也是我国药典认可 的方法之一。 ●缺点:(1)培养法非常耗时的,需要数周,不适合作为细胞培养液中支 原体污染的快速检测;(2)通过固体培养法无法检测污染细胞的一种最 常见的支原体,即猪鼻支原体(M.Hyorhinis)。这是因为猪鼻支原体无 法在支原体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可见的菌落。而猪鼻支原体约占所有细胞 支原体污染的20-50%。 ●《培养法支原体检测试剂盒》》主要厂家:读者可以根据《中国药典》中 收录的培养法支原体检测方法进行操作。 二、荧光染色法 ●原理:将待检测样品接种到专门的指示细胞(如:Vero细胞)中,培 养一段时间后,用DNA荧光染料(如:Hoechst 33258,DAPI)进行染色, 如果除了细胞核被染色外,细胞质也有大量的絮状核酸物质被荧光染料 染色,那么这些处于细胞质的核酸物质就是支原体DNA。 ●优点:荧光染色法也是我国药典认可的方法之一。 ●缺点:(1)该方法灵敏度太低,当检测成阳性时,细胞经常已经严重污 染;(2)需要用到专门的指示细胞(如:Vero细胞),如果不用指示细

检测实验室基础知识汇总

检测实验室基础知识汇总

————————————————————————————————作者:————————————————————————————————日期: ?

1、检验用水的要求 分析检验中绝大多数的分析是对水溶液的分析检测,因此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在实验室中离不开蒸馏水或特殊用途的纯水,在未特殊注明的情况下,无论配制试剂用水,还是分析检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水,均为纯度能满足分析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蒸馏水可用普通的生活用水经蒸馏汽化冷凝制成,也可以用阴阳离子交换处理的方法制得。特殊项目的检验分析对水的纯度有特殊要求时,一般在检验方法中注明水的纯度要求和提纯处理的方法。 为保证纯水的质量能符合分析工作的要求,对于所制备的每一批纯水,都必须进行质量检测。一般应达到以下标准: ①用电导仪测定的电导率小于或等于530μs/cm(25℃)。 ②酸度呈中性或弱酸性,PH=5.0~7.5(25℃).可用精密pH试纸、酸度计测定,也可用如下指示剂法测定:在10 ml水中加入2~3滴1g/L甲基红指示剂,摇匀呈黄色不带红色,则说明水的酸度合格,呈中性;或在10ml水中加入4~5滴1g/L溴百里酚蓝指示剂,摇匀不呈蓝色,则说明水的酸度合格,呈中性。 ③无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为:在100 ml水中加入2滴0.1g/L高锰酸钾溶液煮沸后仍为粉红色。 ④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合格。检测方法为:在10ml水样中加入2 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2滴5g/L铬黑T指示剂,摇匀。溶液呈蓝色表示水合格,如呈紫红色则表示水不合格。 ⑤氢离子含量合格。检测方法为:在10 ml水样中加入数滴硝酸,再加入4滴10g/L 的AgNO3溶液,摇匀。溶液中无白色浑浊物表示水合格,如有白色浑浊物则表示水不合格。 2、检验用试剂的要求 化学试剂是符合一定质量要求标准的纯度较高的化学物质,它是分析工作的物质基础。试剂的纯度对分析检验很重要,它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试剂的纯度达不到分析检验的要求就不能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能否正确选择、使用化学试剂,将直接影响到分析实验的成败、准确度的高低及实验的成本,因此,仪器使用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化学试剂的性质、类别、用途与使用方面的知识。 根据质量标准及用途的不同,化学试剂可大体分为标准试剂、普通试剂、高纯度试剂与专用试剂四类。 ①标准试剂 标准试剂是用于衡量其他物质化学量的标准物质,通常由大型试剂厂生产,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其特点是主体成分含量高而且准确可靠。

PCR法支原体检测

PCR法支原体测定PROTOCOL 生效日期(年-月-日) 有效期至(年-月-日) 分发部门:质量部

1.目的 规范PCR法支原体检测的操作方法。 2.范围 适用于项目研发过程样品、原液、成品及中间体的分析。 3.责任 质量分析人员熟悉并遵守该标准操作规程。 4.定义 N/A 5.设备、材料和试剂 5.1设备、材料 设备名生产商型号/货号备注PCR仪Thermo ARKTIK5020 N/A VORTEX IKA GENIUS 3 N/A 小型台式冷冻离心 机Thermo HERAEUS Fresco 21 N/A 单道移液器 (10ul,20ul,100ul) Eppendorf Research plus N/A 多功能水平电泳槽Tanon HE-120 N/A 凝胶成像系统BIORAD ChemiDoc? XRS+ System N/A 5.2试剂 试剂名称生产商货号TaKaRa PCR Mycoplasma Detection Set TaKaRa 6601 TaKaRa Ex Taq? TaKaRa RR001A Regular Agarose G-10 Biowest N/A Goldview 国产N/A

10×Loading Buffer TaKaRa 9157 DL5000 DNA Marker TaKaRa 3428A 内毒素检查用水厦门鲎试剂实验厂有限公司 6.溶液配制 6.1 50× TAE Buffer 称取242.0g Tris,37.2g Na2EDTA·2H2O于1L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约800ml 超纯水,充分混匀,加入57.1ml冰乙酸,充分溶解,加入超纯水定容至1L,室温保存。有效期6个月。 6.2 1× TAE Buffer 量取10ml 50× TAE Buffer,加入490ml超纯水,充分混匀。有效期6个月。 7.操作步骤 用于检测支原体的样品是接种后进行3-6天细胞培养的培养上清液。如果使用常用的细胞培养基时,培养上清可直接加入到PCR反应液中,如果使用细胞悬浊液作为样品,则需要提取DNA,再进行PCR反应。如果样品中含有PCR 反应阻碍物,需要对DNA进行抽提,再添加到PCR反应液中,为了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反应阻碍物,在样品中加入Control Template进行正对照反应。 7.1 1st PCR反应 7.1.1按下表顺序配制反应混合液(50ul体系) 试剂用量(ul) 内毒素检查用水37.75~38.75 10× PCR Buffer 5 dNTP Mixture 4 MCGp F1 Primer 0.5 MCGp R1 Primer 0.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CNAS-CL01-A01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Competence Accreditation Criteria in the Field of Metallic Material Testing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前言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CNAS根据金属材料检测的特性而对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所作的进一步说明,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 本文件与CNAS-CL01同时使用。 在结构编排上,本文件章、节的条款号和条款名称均采用CNAS-CL01中章、节条款号和名称,对CNAS-CL01应用说明的具体内容在对应条款后给出。 本文件代替CNAS-CL19:20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与CNAS-CL19:2010相比,本次修订对文件内容做了实质性调整,主要变化为:——按照CNAS的统一要求调整文件编号为CNAS-CL01-A011; ——根据CNAS-CL01:2018重新编排条款号; ——修改“1范围”,扩大适用范围; ——增加对样品、人员、质量监控、记录和报告的要求,提出了对设施环境、方法、设备等方面的细化要求。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力学性能检测、金相检验及微观结构分析、腐蚀与防护试验、不需要溶样前处理的仪器法化学成分分析(以下简称仪器法化学成分分析)、以及物理性能检测。对需要溶样前处理的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的特殊要求见CNAS-CL01-A00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对金属材料无损检测领域的特殊要求见CNAS-CL01-A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2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通用要求 5 结构要求 5.2 当实验室活动涉及金属材料的样品制备、力学性能检测、金相检验及微观结构分析、化学分析、腐蚀与防护试验、物理性能检测等多个领域,且规模较大时,实验室可以设置在技术主管领导下的技术管理层,其成员由各领域的技术管理者(无论称谓如何)组成,对各岗位的职责应明确界定。 5.4 如果实验室有抽样、取样和制样的操作,其管理体系应覆盖相关的活动,包括室外作业和加工车间。 6 资源要求 6.2 人员 6.2.2 a) 监督员应有被监督岗位三年以上的检测工作经历。如果实验室设置了技术管理层,各领域的技术管理者除满足CNAS-CL01-G001《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中的人员要求外,还应具有所分管领域五年以上的检测工作经历。 b) 实验室的人员培训应包括检测方法、质量监控方法、实验室安全和防护知识、以及仪器原理、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知识的专门培训。从事抽样、取样和制样的工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制样人员还应有相应工种技能培训证明并经岗位培训合格。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图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图-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 一、流程图

二、引用依据: 《食品卫生标准》 三、关键项描述: 1 准备: 1.1人员交通工具准备:通知科室食品监测组人员,并与检验科、质控室、办公室做好沟通。 1.2.设备准备: 散装食品采样箱:口罩、帽子、无菌台布、无菌乳胶手套、记号笔、签字笔、镊子、75%酒精、火柴、酒精灯、无菌袋、无菌广口瓶,冷藏包。定型包装食品采样可携带盛放食品用的纸箱。 1.3 工作表格 样品采集记录单、根据任务量大小,考虑携带数量。 2 确定采样地点、种类、数量和检测项目 2.1样品来源 根据检验目的、食品特点、批量、检验方法、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抽(采)样方案,样品来源一般为以下几个方面:经常性卫生监测及上级领导临时布置的监测;卫生许可审核中采集的样品;可疑不合格样品及可疑受到污染的样品;追索突发事故原因的样品;客户委托样品的检测。 2.2采集数量 2.2.1即食类预包装食品,非即食类预包装食品:

原包装小于500克的固态食品或小于500毫升的液态食品,取相同批次的最小零售原包装;单件包装在250克(毫升)以上的小包装食品,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每件样品各为三件包装(不得少于六个);单件包装在100克~250克(毫升)的小包装食品,理化和微生物检验各为六件包装,(不得少于10个);单件包装在100克(毫升)以下的小包装食品,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每件样品需要量按散装或大件包装食品折算。 2.2.2散装食品或现场制作食品 根据不同食品的种类和状态及相应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检验单位,用无菌抽(采)样器现场采集5倍或以上检验单位的样品,放入无菌抽(采)样容器内, 抽(采)样总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即理化检验每件样品量为1.5千克(升),分成三份;微生物检验每件样品量为0.75千克(升),分成三份。 2.2常见样品种类、检测项目 见附件1。 3 现场采样 3.1 采样原则 抽(采)样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集样品,应采用随机原则进行抽(采)样,确保所采集的样品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客观性。不能随意的采样;抽(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对样品来源中前两项样品应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注意去其代表性;对于其后两项的样品应选择典型样品,提高

金属试验室-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 ****** 二○○五年十二月

《质量手册》(第一版) 批准页 本手册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是金属试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长期遵循的基本标准,是金属试验室质量保证能力的证实性文件。现批准发布,自2005年12月15日起实施。 金属试验室全体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熟悉并执行手册的规定,确保无损检测质量,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持续发展。为公司及客户提供及时准确的检测结果及高效优质的检测服务。 本手册主要编制人:** 本手册审核人:** 本手册批准人:** 本手册由*******负责解释。 **** 主任:** 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金属试验室简介 全称:***** 主任:**** 主要是说明人员资格、职称等、仪器设备、经历等方面的介绍。

目录 质量手册的管理 (5) 质量方针和目标 (6) 一、组织机构和职能分配、沟通 (7) 二、管理职能 (7) 三、管理评审 (11) 四、人员培训 (13) 五、设备和材料控制 (14) 六、检测设备的控制 (15) 七、受检设备的控制 (16) 八、检测过程的控制 (17) 九、例外检测的控制 (18) 十、工件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19) 十一、检测报告的控制 (20) 十二、记录控制 (21) 十三、文件和资料控制 (22) 十四、内部审核 (23) 十五、不符合的控制 (24) 十六、纠正和预防措施 (25) 十七、信息反馈和服务 (26) 十八、接受监督 (27) 十九、技术统计 (28) 二十、附录A(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30)

质量手册的管理 质量手册经各责任工程师起草,主任工程师汇总编写,主任审核,由公司总工批准后正式发布实施。 质量手册使用范围和作用: 1.向认证机构提供本部门实施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的证实; 2.对客户提供质量管理能力的验证; 3.本室全体员工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应遵循的企业标准。 本手册分“受控本”和“非受控本”两种。“非受控本”不反映手册修改的内容,只有“受控本”的持有者能得到修订或换版的有效版本。手册和各类质量文件都必须由档案管理员统一管理,包括编号、注册、保管、登记、发放及作废后回收处理等。手册的发放由室主任批准。 手册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体系和文件审核,以不断验证手册的符合性和适应性,为手册的修改和更新提供依据。 当手册修改时,应由各责任师提出修改意见,主任工程师修改编写,主任审核。修改后须再次经公司总工批准后方可实施。 本手册编制依据: 《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1]148号文) 《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单位资格审核实施指南(试行)》(国质检锅[2002]25号文) 电力行业有关无损检测方面的法规、规范、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