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脲支原体检查方法

解脲支原体检查方法

解脲支原体检查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解脲支原体检查方法

导语:解脲支原体很有可能会出现感染的现象,而这个是男性体内的一种激素,如果通过检查发现这个解脲支原体有什么异常现象的话,在报告结果中是会

解脲支原体很有可能会出现感染的现象,而这个是男性体内的一种激素,如果通过检查发现这个解脲支原体有什么异常现象的话,在报告结果中是会表现出来的,而解脲支原体的检查方法有是有很多的,一般在做这个检查的时候都是很多男性出现了尿多尿急尿频繁的现象,所以才到医院做检查,那么解脲支原体检查方法有哪些?

解脲支原体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检查方法就是血液检查,主要是通过抽血化验。第二种检查方法就是通过口腔的涂片的培养来进行检查。第三种检查方式就是PCR的技术检测,这种检查方式可以检查出igm的抗体情况,然后再判断感染的情况。这种疾病的治疗可以使用四环素,比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等,但是建议最好两种到三种的抗生素结合一起使用,治疗效果更好。

支原体是细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3~0.5um之间,呈高度多形性,有球形、杆形、丝状,分枝状等多种态。它不同于细胞,也不同于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造成的危害相当大,给人类健康和科研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从人体分离的16种支原体中,5种对人有致病性,即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及发酵支脲解支原体属含脲解支原体等体、脲解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等对人有致病性。

男性支原体检查方法有哪些?男性支原体检查方法如下:

1、血常规: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血清学检全:采用补体结合试验着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急性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解脲支原体检查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解脲支原体检查方法 导语:解脲支原体很有可能会出现感染的现象,而这个是男性体内的一种激素,如果通过检查发现这个解脲支原体有什么异常现象的话,在报告结果中是会 解脲支原体很有可能会出现感染的现象,而这个是男性体内的一种激素,如果通过检查发现这个解脲支原体有什么异常现象的话,在报告结果中是会表现出来的,而解脲支原体的检查方法有是有很多的,一般在做这个检查的时候都是很多男性出现了尿多尿急尿频繁的现象,所以才到医院做检查,那么解脲支原体检查方法有哪些? 解脲支原体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检查方法就是血液检查,主要是通过抽血化验。第二种检查方法就是通过口腔的涂片的培养来进行检查。第三种检查方式就是PCR的技术检测,这种检查方式可以检查出igm的抗体情况,然后再判断感染的情况。这种疾病的治疗可以使用四环素,比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等,但是建议最好两种到三种的抗生素结合一起使用,治疗效果更好。 支原体是细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3~0.5um之间,呈高度多形性,有球形、杆形、丝状,分枝状等多种态。它不同于细胞,也不同于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造成的危害相当大,给人类健康和科研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从人体分离的16种支原体中,5种对人有致病性,即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及发酵支脲解支原体属含脲解支原体等体、脲解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等对人有致病性。 男性支原体检查方法有哪些?男性支原体检查方法如下: 1、血常规: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血清学检全:采用补体结合试验着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急性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无菌检测操作规程

无菌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查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检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硫酸、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实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6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培养14天,用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钟存中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F)64 941] 白色念球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1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毕业论文 题目: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地市: 学校: 准考证号: 考生姓名: 王莹 指导老师: 二〇一八年八月十四日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等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临床病例诊断MP感染患儿152例。M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78例,阳性率为51.3%,病程为(4.5±2.6)天;PCR法检测出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7.8%,病程为(6.2±3.5)天;MP-Ab法检测出阳性127例,阳性率83.5%,病程(8.1±4.5)天。结论 3种M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血清抗体,配对研究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文献综述 (5) §1.1 肺炎支原体的定义 (5) §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 (5) §1.3 肺炎支原体的分类 (5) §1.4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5) §1.5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诊断 (5) §1.6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6)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7) §2.1 样本 (7) §2.2方法概述 (7) §2.3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 (7) §2.4实验方法 (7) §2.5统计学方法 .................................................................... .. (8) 第三章结果 (9) 第四章讨论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比

第20卷第12期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12月29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比 于晓明,胡雪峰,迟丽娜 (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摘要目的: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11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检测结果。方法:将2008~2009年性病门诊138例确诊梅毒患者血清同时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7musT试验、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7rPPA试验检测,比较两种梅毒检测实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138份血清中,98份血清TRUST阳性,17份经抗梅毒治疗血清TRusT阴性,TPPA试验132份血清为阳性。结论:TRUsT试验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嗍试验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特异性方法,主要作为梅毒的确证试验。两种不同方法同时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 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发展、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334(2009)12—0029—02 ComparisonoftheDifferentMethodsExamingTreponema/YUX/ao—ming,HUXue一乃ng,CHI 厶一//Harbin242HospitalofAVIC,Harbin150066,China Abstract0bjL吣tive:toselectthebestscreeningmethodsuitingforblooddonorsbyassessingthevalidityof TRUSTandTPPA.Methods:TRUSTWasusedtoscreenpatientswithsyphihsfromblooddonors。andTPPAWagusedto confirmedpositiveresultsdetected byTRUST.Results:thesensitivity.falsepositiverateandfalsenegativerateofTRUSTwere39.02%,3.03%,and60.98%respectively.111esensitivity,falsepositiverateandfalsenegativerateofEUSAwere 98.73%。20.59%and1.22%.Conclusions:ThecombinationofTRUSTandELISAisthefirstchoiceto∞reenpatientswithsyphilisfromblooddonors.Moreovertllisscreeningcontributestobloodsafety. KeywordsTreponema:TRUST;TPPA l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38例患者均为性病门诊确诊者,其中男83例,占印.14%,女55例,占39.86%。I期梅毒68例,Ⅱ期梅毒51例,Ⅲ期梅毒19例。年龄18~72岁,平均32岁。 1.2试剂TRUST试剂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TPPA试剂为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方法TRUST试验:室温下,生理盐水稀释至l:32,每孔滴加心磷脂抗原,100次/min振荡器上水平振荡8min,观察凝集结果,确定其阳性滴度。TPPA试验:室温下,在U型板上用稀释液将血清稀释,分别加入致敏和未致敏的明胶颗粒,孵育2h观察结果。 2结果 结果判定:TRUST过筛试验在漆圈中出现肉眼可见红色凝集块为阳性;若红色颗粒均匀分布未见凝集为阴性。TPHA确证试验(凝集)++++:红细胞形成膜状覆盖整个孔底,边缘形成皱褶;(凝集)+++:形成膜状覆盖部分孔底;(凝集)++:形成膜状,边缘成圆环;(凝集)+:成薄膜状,周围边有粗大圆环;(可凝)±:成纽扣状,中心稍薄;(不凝集)一:成光滑扣状结果表1。表l138例梅毒患者的TRUST和TPPA试验结果(例%) 从表1两种方法检测为阳性的138份样本中。TRUST法检出111份,占80%(11138);TPPA法检出133份,占96.4%(133/138);抗TPPA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RUST法。 3讨论 从表1中可看出68例I期梅毒血清,TPPA阳性64例,阳性率94.1%,与顾伟鸣悼1报道的96.3%结果相近,TPPA对I期梅毒的敏感度为94.1%,对I期梅毒的敏感度高于TRUST。TRUST具有操作简便、报结果快、价格便宜等优点,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当梅毒患者经抗梅毒治疗后,血清滴度下降,可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TRUST试验所用的抗原是从牛心提取的心磷脂和从鸡蛋黄提取的卵磷脂及胆固醇组成,中,结果清晰易读,稳定性好:缺点是许多因素影响结果,高脂皿症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血清均可干扰出现假阳性结果,而且该试验在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存在生物学假阳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2015 (1)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使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GB/T 19973.2-2005(ISO11737-2:1998) 《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2部分:确认灭菌过程的无菌试验》 GB/T 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査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 査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 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监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检查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释液、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 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

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适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 6.沙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査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査及灵敏度检査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査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査同时进行。 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 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存中 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 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B)64 941] 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5.2.9.2.2.菌液制备:接种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物 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生孢梭 菌的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氏葡萄糖琼 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后的新鲜培养物用 PH7.0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化钠溶液制成每lml菌数小

支原体检查

附录XIIB支原体检查法 主细胞库、工作细胞库、病毒种子批、对照细胞以及临床治疗用细胞进行支原体检查时,应同时进行培养法和指示细胞法(DNA染色法)。病毒类疫苗的病毒收获液、原液采用培养法检查支原体,必要时,亦可采用指示细胞法筛选培养基。也可采用经国家药品检定机构认可的其他方法 第一法培养法 推荐培养基及其处方 (1)支原体肉汤培养基 猪胃消化液 500ml 氯化钠2.5g 牛肉浸液(1:2)500ml 葡萄糖 5.0g 酵母浸粉5.0g 酚红0.02g pH值7.6±0.2。于121℃灭菌15分钟。 (2)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 猪胃消化液 500ml 牛肉浸液(1:2)500ml 葡萄糖 1.0g 酵母浸粉5.0g L-精氨酸2.0g 酚红0.02g 氯化钠2.5g pH值7.1±0.2。于121℃灭菌15分钟。 (3)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按(1)项处方配制,培养基中不加酚红,加入琼脂2.5~3.0g。 (4)支原体琼脂培养基按(1)项处方配制,培养基中不加酚红,加入琼脂13.0~15.0g。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变色单位试验法)(1)菌种肺炎支原体(ATCC 15531)、口腔支原体(ATCC 23714),由国家药品检定机构分发。 (2)操作将菌种接种于适宜的支原体培养基中,经36℃±1℃培养至培养基变色,盲传2代后,将培养物接种到待检培养基中,做10倍系列稀释,肺炎支原体稀释至10-7~10-9,接种在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内;口腔支原体稀释至10-3~10-5,接种在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

内。每个稀释度接种3支试管,置36℃ 士1℃ 培养7~14天,观察培养基变色结果。 ( 3 )结果判定以接种后培养基管数的2 / 3以上呈现变色的最高稀释度为该培养基的灵敏度。 液体培养基的灵敏度:肺炎支原体(ATCC 15531 )应达到10-8,口腔支原体(ATCC 23714)应达到10-4。 检查法(1)供试品如在分装后24小时以内进行支原体检查者可贮存于2~8℃ ;超过24小时应置一20℃ 以下贮存。 ( 2 )检查支原体采用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和支原体肉汤培养基(或支原体琼脂培养基)。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或琼脂培养基)在使用前应煮沸10~15分钟,冷却至56℃ 左右,然后加人灭能新生牛血清(培养基与血清体积比为8:2 ),并可酌情加入适量青霉素,充分摇匀。液体培养基除无需煮沸外,使用前亦应同样补加上述成分。 取每支装量为10ml的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墓(已冷至36℃ 士1℃ )和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各4支,每支培养基接种供试品0.5~1.0ml,置36℃ 士1℃ 培养21天。于接种后的第7天从4支中取2支进行次代培养,每1支培养基转种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及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各2支,置36℃ 士l℃ 培养21天,每隔3天观察1次. ( 3 )结果判定培养结束时,如接种供试品的培养基均无支原体生长,则供试品判为合格;如疑有支原体生长,可取加倍量供试品复试,如无支原体生长,供试品判为合格,如仍有支原体生长,则供试品判为不合格。 【附注】质量检定部门应会同培养基制造部门定期抽检支原体培养基灵敏度。 第二法指示细胞培养法(DNA染色法) 将供试品接种于指示细胞(无污染的Vero细胞或经国家药品检定机构认可的其他细胞)中培养后,用特异荧光染料染色。如供试品污染支原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附在细胞表面的支原体DNA着色。 试剂(1)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浓缩液称取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5mg,加人100ml不含酚红和碳酸氢钠的Hank 's平衡盐溶液中,室温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40分钟,使完全溶解,-20℃ 避光保存。 (2)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工作液无酚红和碳酸氢钠的Hank ' s溶液100ml中加人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浓缩液lml,混匀。 (3)固定液醋酸:甲醉(体积比1:3)混合溶液。 (4)封片液量取0.1mol / L枸橼酸溶液22.2ml、0.2mol / L磷酸氢二钠溶液27.8ml、甘油50.0ml,混匀,调pH值至5.5。 培养墓及指示细胞(1) DMEM完全培养基。 ( 2 ) DMEM无抗生素培养基。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无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无菌检查使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年版 责任:QC化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内容: 1、概要: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检查及灵敏度检查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检查同时进行。 2、材料及设备 2.1 生化培养箱 2.2 生物安全柜 2.3 中国浊度标准管(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2.4 灭菌试管、灭菌注射器 2.5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2.6 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取聚山梨酯80 0.05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氯化钠至100ml,混匀,灭菌即可。3、无菌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3.1无菌性检查 取新鲜配制灭菌的培养基各5瓶,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20~25℃,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3.2灵敏度检查 3.2.1菌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

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00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104]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MCC(B) 63501] 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CMCC(B) 6494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MCC(F) 9800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 98003] 3.2.2菌液制备 3.2.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制备 3.2.2.1.1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新鲜传代菌种一支待用。取一支灭菌中试管,加入3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把新鲜传代菌种培养物用接种环轻轻刮取,在加入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壁上研磨,使之成为均匀悬液。 3.2.2.1.2 取菌悬液1ml于比浊管中,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逐步稀释至与标准管的浊度一致。记录下所加入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余下的2ml菌液盖上试管塞以备用。 3.2.2.1.3 打开试管塞,取1ml菌液于中试管中,加入比浊时所需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一致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此时试管中的细菌浓度与标准比浊管相一致。根据细菌浊度标准菌数表的菌数,将菌悬液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系列稀释至不大于100cfu/ml。 3.2.2.1.4 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制备方法同金黄色葡萄球菌。 3.2.2.2 生孢梭菌菌悬液的制备 3.2.2.2.1取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一支灭菌中试管,用灭菌注射器吸取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底部三分之二处的新鲜菌液1ml,加入

男性解脲支原体阳性怎样检查和治疗

男性解脲支原体阳性怎样检查和治疗 男性解脲支原体发病率越来越高,要治疗,我们得先了解它,支原体是细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3~0.5um之间,呈高度多形性,有球形、杆形、丝状,分枝状等多种态。它不同于细胞,也不同于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造成的危害相当大,给人类健康和科研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从人体分离的16种支原体中,4种对人有致病性,即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在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中,男性解脲支原体感染相对高发。那么男性解脲支原体检查方法有哪些?解脲支原体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血液检查,主要是通过抽血化验。 第二种、通过口腔的涂片的培养来进行检查。 第三种、PCR的技术检测,这种检查方式可以检查出抗体情况,然后再判断感染的情况。 男性解脲支原体的治疗 1、西药治疗 西药抗生素是西医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支原体、衣原体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耐药,所以西医只能用抑制膜蛋白和胞浆蛋白合成药物,如喹诺酮类、四环素和红霉素等抗生素来治疗。然而虽然支原体、衣原体对这类抗生素敏感,但由于抗生素具有抗药性、耐药性等副作用,所以患者如果长期服的话容易导致体内的菌群失调,因此在治疗时要注意治疗时长和用量。一般服用2~3

个疗程后即可治愈,否则就要及时更换治疗方法。 2、中药治疗 中药在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时,主要是通过改变支原体、衣原体在患者体内的生存环境和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力,来达到去病固本的效果。多年来专利中药利尿消炎丸就对支原体、衣原体的治疗取得了显著地效果。 中药利尿消炎丸的配方中含有滑石、桃仁、赤芍、红花、瞿麦、当归、萹蓄、鱼腥草、车前子、王不留行等五十几味中药成分,这些中药成分不但使利尿消炎丸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的杀灭各种细菌、病毒、病原体、使支原体、衣原体、淋病转阴,而且还使其具备了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止痛和利尿通淋的功效,因此不但能够针对性地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而且还可以同时治疗由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发的其他并发症。 此外中药治疗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不会产生任何的副作用。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中药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调理来达到治疗的效果,所以治疗时间上就会比西药长一点,因此患者在治疗时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半途而废。 以上就是对男性解脲支原体怎么检查和治疗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祝大家早日康复。

儿童支原体RNA检测及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比较

儿童支原体RNA检测及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6-05-09T11:40:39.2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作者:王玉琪 [导读] 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结论:MP-RNA、MP-IgM均是诊断MP感染的有效指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王玉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目前:通过对肺炎支原体(MP)RNA检测及抗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研究,探讨两种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208例肺炎住院患儿行呼吸道分泌物MP-RNA及血清MP-IgM测定,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结论:MP-RNA、MP-IgM均是诊断MP感染的有效指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RNA检测 肺炎支原体是(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可引起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1]。MP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很多,血清学检测是目前MP感染的常规实验室手段[1],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如检测持续高滴度MP-IgM或恢复期抗体滴度较急性期4倍或4倍以上变化可诊断。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SAT)技术应用于临床,为MP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对本院208例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清同时检测患儿的MP RNA及MP-IgM,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1日~2015年12月1日在本院住院的疑似MP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8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102例,年龄1个月~13岁。根据年龄分为两组,A组(0~3岁,n=128),B组(3~12岁,n=8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仪器与试剂 杭州……………… 1.3方法 采集患静脉全血,常规分离血清后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同时用灭菌棉签采集受试者咽部样本(大于1岁患儿)或痰液(小于1岁)行MP RNA检测。操作方法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标准:持续咳嗽,可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X线提示两肺均匀一致改变的片状阴影或大叶性肺炎改变。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8例患中,MP-IgM阳性率34.1%(71/208),MP RNA检测结果阳性共率31.2%(65/20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临床表现为干咳、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胸腔积液、肺纤维化,肺外损害,如皮肤、胃肠道、血液系统损害、骨关节肌肉、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2-4]。MP感染症状可持续或迁延数周或数月,常可引起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还可能引起喘息。MP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多种检测方法针对MP-IgM,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已作为早期诊断MP感染的客观指标而应用于临床。本研究结果显示,208例患儿中,痰液标本或咽拭子SAT法,MP RNA阳性率34.6%,ELASA法测定MP-IgM阳性率29.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血清标本留取时间有关,MP感染后约7d可在血清中检测出MP-DNA抗体,疾病早期可呈假阴性[5]。同时,在组内两种检测手段也呈现了不同结果。A组中的MP RNA的阳性率高于MP-IgM的检测 (P<0.01),这可能由于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当MP感染后不能产生或产生效价较低的抗体而导致漏诊,提示MP RNA方法更适于年幼儿和免疫损害患儿的MP感染的早期诊断[5];而核酸检测受年龄影响较小,故阳性率较高。B组中,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分别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咽拭子MP RNA检测方法同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同时需结合MP-IgM检测结果,以除外假阳性结果。综上所述,MP-IgM检测及MP RNA检测在诊断MP感染均有较高的价值,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Vervloet LA,Marguet C,Camargos PA.Infection by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its importance as an etiologicalagent in childhood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J].Braz J Infect Dis,2007,11(5):507—514. [2]Gaillat J,Elahault A,deBarbeyrac B,et https://www.doczj.com/doc/052618072.html,munity epidemiology of Chlamydiaand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LRTI in France over 29 months[J].Eur JEpidemiol,2005,20(7):643-651. [3]Blasi F.Atypical pathogens and respiratory tract infee—tions[J].Eur Respir J,2004,24(1):171—181. [4]Hansbro PM,Beagley KW,Horvat JC,et a1.Role ofatypical bacterial infection of the lung in predisposition/protection ofasthma[J].Pharnlaeol Ther,2004,101(3):193-210. [5] Kim NH,Lee JA,Eun BW,et a1.Comparison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the indirect particle agglutinationantibody test for

两种血沉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两种血沉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01T09:20:22.6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8期供稿作者:杨占甲[导读] 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值导入2003版的EXCEL,并对其进行Student-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杨占甲(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080-01 【摘要】目的采用传统的魏氏法和倾斜管法两种方法来测定红细胞的沉降率,并对两种血沉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采集100例血液标本,对这100例血液标本同时采用倾斜管法和魏氏法两种方法进行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并对两种血沉检测方法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对两种血沉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的红细胞沉降率差异并不显著(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很好。结论采用倾斜管法对红细胞的沉降率进行测定是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可以在特点的条件下使用,具有推广价值。【关键词】魏氏法倾斜管法红细胞沉降率相关性分析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速度的指标,简称为血沉,英文表示为ESR。一个健康人红细胞沉降率通常在一个比较狭窄的范围内上下波动,不会有大幅度的升降变化,而在很多病例情况的干涉下,红细胞沉降率会表现出明显的增快。血沉检查时非特异性试验的一种,但即使如此,将血沉结果与临床资料相互对照显示,血沉检查在临床上很可以有很多应用,可以辅助判断患者机体是否有炎症,患者病变是否有活动性等等,可以为临床检查提供参数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上也常常采用血沉检测的方法来作为试验诊断的方式。在进行红细胞血沉率的测定时,一定要及时进行,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记过,所以可以理解,在医院中,采集患者血液样本进行血沉测定时,并不是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在实验室进行检测和诊断,而是当护士对患者抽血后,立刻将血液移到无菌处置室来进行血沉测定的,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护士可能同时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处理,便不能保证在准确的时间1h读取血沉值,可能晚些甚至将其以往,有鉴于此,本文介绍另一种测量血沉的方法:倾斜管法,并在此将倾斜管法和魏氏法进行血沉比较分析。魏氏法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常规方法,将倾斜管法与魏氏法进行比较分析更具有说服力。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06年~2011年诊科病房的患有不同性质疾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67岁。 1.2方法清晨,在患者空腹的情况下从患者身上抽取血液,抽取患者的3.2ml的血液,并将其与3.8%枸橼酸钠溶液混合,枸橼酸钠溶液的体积控制在0.8ml,与此同时向其中注入两支魏氏血沉管至“0”刻度,结束后,将其分别放置在两个魏氏血沉架上,在放置时,两支试管放置的方式不同,其中一个按照常规方法放置,即垂直放置,1h后要低于血浆段的高度进行读取并记录,另一个要放置在特定的自制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架子上,保持倾斜45°角,并于10min后将血沉值读取。 1.3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值导入2003版的EXCEL,并对其进行Student-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经过1h后采用魏氏法测得的血沉值平均为33.12±32.556mm/h,而经过10min后采用倾斜管法测得的血沉值平均为33.39±32.509mm/h,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Student-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t=0.59,P=0.52>0.05),对两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97,数据显示两者相关性较好。 3 讨论 测量红细胞沉降率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将血沉结果与临床资料相互对照显示,血沉检查在临床上很可以有很多应用,可以辅助判断患者机体是否有炎症,患者病变是否有活动性等等,可以为临床检查提供参数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上也常常采用血沉检测的方法来作为试验诊断的方式。魏氏法是最经典最传统最常规最可靠的检测血沉的方法,魏氏法也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常规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魏氏法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手工操作,而且对观察记录的时间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人们近年来一直在寻求一种更简便、更省事的测量血沉方法,比较熟悉的是采用自动电子血沉仪,这种电子血沉仪虽然更加便捷,且检测的时间也不长,但所得的检测结果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仪器的成本比较高,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可以普及。倾斜管法对仪器并没有新的要求,而且检测的时间短,仅需10min便可,且检测结果可以直接读出来而并不需要进行换算,从两种血沉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中,倾斜管法与魏氏法几乎没有差别,相关性较好,对于血沉增高患者结果更加明显,所以倾斜管法适用于血沉增高患者或者需要经常复查血沉的患者,可以对其进行动态检测。 参考文献 [1]陆金春,李春德,黄宇烽.临床检验报告速查手册[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 [2]卢雁英,赖桂凤,郑丹丹.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3):14-15. [3]马翠萍,魏以壁.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0):132-133. [4]李恵,高洪国,张元梅.两种红细胞沉降率检测方法的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7):67-68.

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的基本操作,为无菌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 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3.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QC无菌检查的操作。 4. 职责: QC无菌检查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程序: 5.1. 定义: 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无菌器具及适用于药典要求无菌检查的其它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5.2. 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层流装置,局部洁净度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别的超净工作台,室内温控(18~26)℃及除湿装置,操作室或工作台应保持空气正压。 5.2.1. 无菌室的清洁与消毒应符合QC洁净室清洁、消毒规程(SOP ZL0014)。 5.2.1.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检查应符合规定:见沉降菌监测规程(SOP ZL0006)、悬浮粒 子监测规程(SOP ZL0005)。 实验设备及用具: 5.3.1.电热干燥箱、电热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培养箱、试管、注射器、针头、试管架、刻度吸管、手术剪、手术镊、砂轮、注射器盒、搪瓷托盘、双碟、75%酒精棉球、无菌工作服(衣、裤、帽、口罩等)。 5.3.2.微孔滤膜:直径50mm、孔径0.45μm,应符合规定。 5.3.3.除菌滤器: 除菌滤器采用的是HTY-2000型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 5.3.4. 所有进入无菌室的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或灭菌,应严格按照进入QC无菌室物品清洁、消毒、灭菌规程(SOP ZL0015)进行操作。

5.4. 稀释剂:灭菌注射用水。 5.5. 培养基: 5.5.1.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流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真菌培养基。 5.5.2. 培养基的使用,配制、管理及灵敏度检查应按照培养基管理规程(SMP ZL0036)、培养基灵敏度检查规程(SOP ZL0019)、培养基配制规程(SOP ZL0016)进行操作。 5.6. 对照用菌液: 5.6.1.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occus sureus)菌液: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的营养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18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1ml中含10~100个菌。 5.6.2. 生孢梭菌(Clostridum sporgenes)菌液:取生孢梭菌[CMCC(B)64 941]的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相同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8~24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ml中含10~100个菌。 5.6.3.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菌液:取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的 真菌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真菌培养基内,在20~25℃培养24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1ml中含10~100个菌。 5.7. 操作法: 5.7.1. 供试品、培养基在移入缓冲间之前应先编号,并用75%酒精棉球擦拭瓶(管)外壁,然后连同其它用具(包括无菌衣、帽、口罩等)移入缓冲间,打开无菌间紫外光 灯和空气过滤装置开关,并使其工作在30分钟以上。 5.7.2. 将所需物品移入无菌室,每次试验中所用物品,必须计划好,并有备用物。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严格遵守QC洁净室进出规程(SOP ZL0013)。 5.7.3. 供试品外部消毒: 5.7.3.1. 橡皮塞、铝盖、压封小瓶:先用75%酒精棉球擦拭外壁及瓶塞,待干,用消毒镊子剔去铝盖上的铝质小圆片,用酒精棉球擦拭瓶盖及橡皮塞,并将酒精棉球盖于橡皮塞上待取样。 5.7.3.2. 安瓶:先用酒精棉球将安瓶外部擦拭消毒待干,用砂轮轻轻割安瓶颈部,便于折开安瓶。 5.7.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加入该药品项下规定的稀释剂用量,制成该药品项下规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5.7.5. 根据供试品的抑真菌和抑细菌试验,判定该供试品有无抑菌性,而决定采用直接

PCR法支原体检测

PCR法支原体测定PROTOCOL 生效日期(年-月-日) 有效期至(年-月-日) 分发部门:质量部

1.目的 规范PCR法支原体检测的操作方法。 2.范围 适用于项目研发过程样品、原液、成品及中间体的分析。 3.责任 质量分析人员熟悉并遵守该标准操作规程。 4.定义 N/A 5.设备、材料和试剂 5.1设备、材料 设备名生产商型号/货号备注PCR仪Thermo ARKTIK5020 N/A VORTEX IKA GENIUS 3 N/A 小型台式冷冻离心 机Thermo HERAEUS Fresco 21 N/A 单道移液器 (10ul,20ul,100ul) Eppendorf Research plus N/A 多功能水平电泳槽Tanon HE-120 N/A 凝胶成像系统BIORAD ChemiDoc? XRS+ System N/A 5.2试剂 试剂名称生产商货号TaKaRa PCR Mycoplasma Detection Set TaKaRa 6601 TaKaRa Ex Taq? TaKaRa RR001A Regular Agarose G-10 Biowest N/A Goldview 国产N/A

10×Loading Buffer TaKaRa 9157 DL5000 DNA Marker TaKaRa 3428A 内毒素检查用水厦门鲎试剂实验厂有限公司 6.溶液配制 6.1 50× TAE Buffer 称取242.0g Tris,37.2g Na2EDTA·2H2O于1L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约800ml 超纯水,充分混匀,加入57.1ml冰乙酸,充分溶解,加入超纯水定容至1L,室温保存。有效期6个月。 6.2 1× TAE Buffer 量取10ml 50× TAE Buffer,加入490ml超纯水,充分混匀。有效期6个月。 7.操作步骤 用于检测支原体的样品是接种后进行3-6天细胞培养的培养上清液。如果使用常用的细胞培养基时,培养上清可直接加入到PCR反应液中,如果使用细胞悬浊液作为样品,则需要提取DNA,再进行PCR反应。如果样品中含有PCR 反应阻碍物,需要对DNA进行抽提,再添加到PCR反应液中,为了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反应阻碍物,在样品中加入Control Template进行正对照反应。 7.1 1st PCR反应 7.1.1按下表顺序配制反应混合液(50ul体系) 试剂用量(ul) 内毒素检查用水37.75~38.75 10× PCR Buffer 5 dNTP Mixture 4 MCGp F1 Primer 0.5 MCGp R1 Primer 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