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质的质量分数习题精选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习题精选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习题精选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习题精选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习题精选(一)

1.现有20℃时NH4Cl饱和溶液200g,今欲改变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20gNH4Cl固体

C.保持温度不变,取出20g溶液

D.保持温度不变,加入20g水

2.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密度为1.84g/cm3)来配制44mL 20%的H2SO4(密度为1.14g/cm3),需要98%H2SO4的体积是()

A.1.8mL

B.5.6mL

C.7.8mL

D.10.2mL

3.把70%的硝酸(密度为1.44g/cm3)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稀硝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等于35%

B.小于35%

C.大于35%

D.无法确定

4.今有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6gNaNO3晶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NaNO3溶液30g

5.将80g10%的NaOH溶液与20g15%的NaOH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3%

B.12%

C.11%

D.16%

6.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25℃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结晶法提纯

D.a、b都属于易溶物质

7.将质量各为mg的Na2O和NaCl,分别加入到ng水中,完全溶解后得到a和b两种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100m/n)g

B.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a比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D.a、b两种溶液的质量相等

8.20℃时,某物质R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若向该溶液中再加入5g R或蒸发掉32.26g水,都可以形成饱和溶液。那么该物质在20℃时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10%

B.13.4%

C.15%

D.15.5%

9.下列四种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15g KNO3溶于85g水中

B.85g KNO3溶液中含有15g KNO3

C.150g水中溶解30g KNO3

D.一定质量KNO3溶于80g水中配成100g℃溶液

10.mg KNO3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此变化中,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正确的是()

11.t℃时KNO3的溶解度为46g,该温度下50g水中加入25g KNO3晶体,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31.5%

B.33.3%

C.25%

D.46%

12.20℃时某物质M的溶解度为36g,20℃时M的饱和溶液跟水以1∶5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22%

B.4.4%

C.3.0%

D.0.6%

13.40g20%的NaOH溶液与60g40%的NaOH溶液相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5%

B.30%

C.32%

D.40%

14.用14%的NaOH溶液和7%的NaOH溶液来配制11%的NaOH溶液,配制时需要14%和7%的NaOH溶液的质量比为。

15.要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现提供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的食盐溶液和2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及足够多的固体食盐和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16.下表是硫酸溶液的密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下列各问:

(1)10mL98%的硫酸溶液中含纯H2SO4g。

(2)配制20%的硫酸溶液450g,需要60%的硫酸溶液mL。

17.在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4%,则0℃时NaCl的溶解度是;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此温度下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8.某石灰石的样品32g(其中含不溶于盐酸的杂质)与200g某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3.2gCO2。求:(1)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9.t℃时15g碳酸钙粉末与一定质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求:(1)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t℃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

20.向10g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提示:当饱和溶液的温度不变时,蒸发水、加入溶质、取出溶液都不会改变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2.B 提示:1.84V·98%=44×1.14×20%。

3.C 提示:设70%HNO 3和水各以100mL 混合,则100×1.14×70%=(100×1.14+100×1)×a%。 4.C 提示:加入NaNO 3:x+60g×10%=(60g+x )×20%;蒸发水分:60g×10%=(60g -y )×20%。 5.C 提示:80g×10%+20g×15%=(80+20)g×x%。 6.A 提示:A 没给出温度,无法确定其溶解度。 7.CD 提示:Na 2O+H 2O==2NaOH 。

8.B 提示:20℃时5gR 溶于32.26g 水中恰好饱和。

9.D 提示:

%100%100%

m m a m m m =

?=?+(溶质)(溶质)

(溶质)(溶剂)(溶液)。

10.C 提示:由不饱和→饱和a%增大。恒温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恒定。

11.A 提示:t ℃时50g 水最多溶解23gKNO 3达到饱和,

23

%100%

5023a =

?+,或

46

%100%

10046a =

?+。

12.B 提示:t ℃时M 饱和溶液36

%100%26.5%

10036a =

?=+;加水后:1×26.5%+5×0%=

(1+5)×x%。

13.C 提示:40g×20%+60g×40%=(40+60)g×x%。 14.4∶3 提示:x·14%+y·7%=(x+y )×11%。 15.方案一:需10g 食盐和40g 水(即40mL 水)。 方案二:需25g40%的食盐溶液和25g 水。

方案三:需20g15%的食盐溶液、7g 食盐固体和23g 水。 16.(1)18;(2)100。

17.35.9g ;25.4% 提示:

%100%

100S

a S =

?+。

18.解:设石灰石样品中含CaCO 3的质量为x ,盐酸中含HCl 的质量为y ,反应后生成CaCl 2

的质量为z

322221007311144

13.2CaCO HCl CaCl H O CO x y z g

+==++↑

1007311144

13.2x y z g ===

30x g =,21.9y g =,33.3z g =

21.9100%10.95%200g

g ?=

30100%93.8%32g

g ?=

33.3%

100%15.4%

(3020013.2)g ?=+-

答:(1)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95%;(2)石灰石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为93.8%;(3)所得CaCl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4%。

19.解:(1)设15gCaCO 3消耗HCl 的质量为x ,生成CaCl 2的质量为y ,生成CO 2的质量为z

32222100731114415CaCO HCl CaCl H O CO g x y z

+==++↑

1007311144

15x y z ===

10.95x g =,16.65y g =, 6.6z g =

反应后所得CaCl 2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6.65g÷25%=66.6g 盐酸的质量为66.6g+6.6g -15g=58.2g

10.95100%18.8%58.2g

g ?=

(2)设t ℃时CaCl 2的溶解度为S

100%25%

100S

S ?=+,33.3S g =

答:(1)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8%;(2)t ℃时CaCl 2的溶解度为33.3g 。 20.解:设原混合物中NaOH 的质量为x ,反应后生成Na 2SO 4的质量为y

242422280981421009.8%NaOH H SO Na SO H O x g y

+==+?

80981421009.8%x y ==? 8x g =,14.2y g =

8100%80%10g

g ?=

(108)14.2100%14.7%

10100g g

g g -+?=+

答:原混合物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为80%;反应后所得Na 2SO 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7%。

初三化学溶质质量分数计算习题

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练习 1.6g大理石样品与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生成二氧化碳2.2g。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将6.8 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80 g过量的稀硫酸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质量为86.3 g。试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丽称取15g干燥的碎鸡蛋壳放入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了4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鸡蛋壳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50.6g。计算:当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1位小数) 4.28g石灰石样品与210.8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样品中的杂质既难溶于水,又不与稀盐酸反应),

生成了8.8g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计算: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 向某铁粉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铜溶液100 g,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硫酸铜反应。请结合下图提供的数据计算。 (1)框图中的“固体6.8g”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2)求a的数值。 (3)向不饱和滤液中加入100.8 g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3分)现有一瓶标签已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瓶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g 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 物质的总质量是34.4g,将烧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2g。请计算 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3分)课外小组同学将100g盐酸分5次加入到35g某石灰石样品中(已知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象。(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计算机基础第1章练习题(答案)#精选.

一.关于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 __A____。 A.1946年 B.1952年 C.1959年 D.1962年 2.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__D____。 A.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 B.它主要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电子器件 C.它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和科学计算,例如弹道计算 D.确定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解析] ENIAC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缩写。从第二代计算机才开始引入高级程序语言BASIC和ForTran等,所以D是错的。 3.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__D____。 A.电子管 B.晶体管 C.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解析]略

4.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__D____。 A.元材料 B.工艺水平 C.设计水平 D.元器件 -----早期的计算机元器件是电子管,其体积大、耗电多。 [解析]略 二.计算机的分类 1.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数模混合计算机,这种 分类是依据__B____。 A.功能和用途 B.处理数据的方式(或处理数据的类型) C.性能和规律 D.使用范围 [解析]目前学习、办公和生活中使用的计算机属于电子数字计算机,但也有一些场合使用模拟计算机。电子数字计算机处理的是离散数据(用“1”或“0”表示,即所谓的二进制数),模拟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是连续(例如声音、温度等物理量)。如果电

子计算机按使用的用途或范围来分类,则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我们现在个人电脑都属于通用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按规模和处理能力划分,可以分为__C___。 A.数字电子计算机和模拟电子计算机 B.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C.巨型计算机、中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D.科学与过程计算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和数据计算机 [解析]巨型计算机体积大,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而微型计算机相对而言体积小、处理速度、容量均小,我们工作学习中使用的计算机均属于微型计算机,又称为个人计算机即PC(Personal Computer)机。 3.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这种计算机属于__A___。 A.微型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超级计算机 D.巨型计算机 [解析] PC机全称是:Personal Computer。

《威尼斯的小艇》习题 (2)

《威尼斯的小艇》习题 一、课文通过介绍什么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二、“操纵自如”课文中指船夫驾驶小船熟练灵活,得心应手。是从哪两个方面看出来的? 三、小艇与人们生活密切关系:白天, 夜晚, 这一静一动的描写形成对比,衬托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艇停城静,艇动城闹,威尼斯古城的热闹与静寂是与小艇的动与静密切相关的,小艇是小城重要的 四、说说本课的写作特点。 五、理解句子。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六、作者围绕小艇写了哪些方面的事? 七、课文最后几句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 八、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物。请试着运用文中的写法,介绍一下它们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技术、小艇的重要作用。 二、小艇速度极快;在非常狭窄非常拥挤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穿过,还能急转弯。 三、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喧闹和充满生机活力。 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沉寂、静寂、入睡了。 交通工具。 四、把人的活动与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 五、1、“大街”指河道,“汽车”指小艇。 2、本段用了三个比喻,把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独木舟;把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新月;把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比作水蛇。 六、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生活。 七、小艇是威尼斯城市的重要标志,它的停歇代表着城市一天的落幕,倘若它在夜间仍然是忙碌不停的,相信夜晚的威尼斯还是一幅繁忙的景象。只有小艇停息了,人们入睡了,威尼斯才能入睡。说明了小艇和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八、略。

第1章 习题精选

第1章习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刚度、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硬度、疲劳、金属键、晶体、晶格、晶胞、致密度、配位数、位错、晶界、合金、相、固溶体、金属化合物、玻璃相、单体、链节、陶瓷、玻璃相。 二、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强度是指在载荷作用下其抵抗()或()的能力。 2.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和()三个阶段。 3.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________ 性、________ 性、________ 性和________ 性。 4.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能力的性能指标是________ ,其单位是________ 。 5.工程材料的结合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 6.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晶胞内的原子数分别为________ 和________ ,其致密度分别为 ________ 和________ 。 7.实际金属中存在有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三类缺陷。位错是________ 缺陷,晶界是________ 缺陷。金属的晶粒越小,晶界总面积就越________ ,金属的强度也越________ ,冲击韧性。 8.已知银(Ag)的原子半径为0.144nm,则其晶格常数为________ nm。(银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 9.陶瓷中玻璃相的作用是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在设计拖拉机缸盖螺钉时应选用的强度指标是()。 A.σb B.σs C.σ0.2D.σp 2.有一碳钢支架刚性不足,解决的办法是()。 A.通过热处理强化 B.选用合金钢 C.增加横截面积 D.在冷加工状态下使用 3.材料的使用温度()。 A.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上 B. 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下 C.应与其韧脆转变温度相等 D. 与其韧脆转变温度无关 4.在做材料的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______ 。 A.静载荷B.冲击载荷C.交变载荷 5.洛氏硬度 C 标尺使用的压头是 ______ 。 A.淬硬钢球B.金刚石圆锥体C.硬质合金球 6.两种元素组成固溶体,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 A.与溶剂的相同B.与溶质的相同 C.与溶剂、溶质的都不相同D.是两种元素各自结构的混合体 7.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的()。 A.结构相同,性能不同B.结构不同,性能相同 C.结构相同,性能也相同D.结构和性能都不相同 8.在立方晶系中指数相同的晶面和晶向()。

语文五年级下册《26 威尼斯的小艇》的练习题

26 威尼斯的小艇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ǎo tǐnɡ(
) chuan shāo(
) gù yōng (
)
bǎo mǔ(
)
dǎo ɡào(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信教的人向神祈祷,乞求保佑。 (
2.高声喧哗谈笑。 ( )
3.驾驶小艇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
4.手忙乱,脚也忙乱。形容做事慌忙。(
三、选词填空。
)
)
) )
A.静寂 B.沉寂 C.矗立 D.耸立 1.()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水面上渐渐(),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3.高大的石头建筑()在河边。 4.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四、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
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小艇成了这座城市主要
2.(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
)船夫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3.(
)河道怎么拥挤,船夫()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4.遇到极窄的地方,船夫()能平稳地过去,(
)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五、读一读,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任选一种造句。
1.两边的建筑物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
2.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课文填空。
1.“操纵自如”在课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特点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 方 面 表 现 出 来的。
2.小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白天,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喧闹起来,充满生机活力; 夜晚,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静寂了,入睡了。这________的描写形成________,衬托出 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尼斯古城的____________ 是与小艇的动与静密切相关的,________是小城重要的交通工具。
七、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 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几种类型

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几种类型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种计算类型,包括一些较难的计算题,只要能牢牢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的将各种计算类型中的有关溶质、溶剂、溶液等质量找出代入公式中,各种题目都会迎刃而解。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100%=?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或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一、已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 20g 食盐全部溶于80克水中,求此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简析:溶质质量为20克食盐,溶剂质量为80克水。则: 20 100%20%2080=?=+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已知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2 20℃时,将20克食盐在5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简析:温度一定,溶剂的量一定,20g 食盐能否全部溶于50g 水中,必须先由溶解度计算出。设50g 水在20℃最多可溶解食盐Xg ,100∶36=50∶X X=18g ,20g 盐在50g 水中不能全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溶质的质量为20℃的溶解度,溶剂质量为100g 水。则: 36100%100%26.5%10010036=?=?=++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 三、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加入溶质或溶剂,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3 80g15%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20g 硝酸钠全部溶解,求此硝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简析:溶质质量为(80×15%+20)g ,溶液质量为(80+20)g 。则: 8015%+20 100%32%8020?=?=+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4 80g15%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20g 水,求此硝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简析:溶质质量为(80×15%)g ,溶液质量为(80+20)g 。则: 8015% 100%12%8020?=?=+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同一种溶质的两种不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求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5 将10%的硝酸钠溶液100g ,与25%的硝酸钠溶液200g 混合,求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简析:溶质质量为(100×10%+200×25%)g ,溶液质量为(100+200)g ,则: 10010%+20025% 100%20%100200??=?=+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已知溶液的体积比浓度,求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6 将100mL98%(密度为1.84g/cm 3)的浓硫酸,加入500mL 的水中(即配成体积比为1∶5的稀硫酸),求此稀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案(习题有答案)

【知识要点】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浓稀、有色溶液的颜色都可以粗略的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准确地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 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数学表达式: 特点:无单位、是个比值、一般不受温度的影响等。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其中S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以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为例分析: (1)计算: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 (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4)溶解:将量好的水倒入盛有称量好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5)装瓶、贴签: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备用。 操作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 说明:如果用液体溶质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其步骤为: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二、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几种类型1.根据定义式的基本计算 (只要已知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例如:20克硝酸钾完全溶解在6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可得 ==25% 注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其中S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2.溶液的稀释和浓缩问题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 (1)用水稀释浓溶液 设稀释前浓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可得m×a%=(m+n)×b% (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 设浓溶液的质量为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B,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则可得A×a%+B×b%=(A+B)×c% (3)蒸发水进行浓缩 设浓缩前稀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蒸发水的质量为n,浓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可得m×a%=(m-n)×b% 说明:如果采用加入溶质的方法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那么可以根据: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习题精选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习题精选 汽化和液化 1.(2018?抚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冰瀑的形成B.露珠的形成 C.白霜的形成D.铁块变铁水 2.(2018?鄂尔多斯)某种浴室内的防雾镜内部装了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高于室温。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3.(2018?天门)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放热的是()A.早春,河面上的冰熔化了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 C.秋天,树叶上的露珠出现了 D.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了 4.(2018?宁夏)下列关于厨房中发生的生活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烧水时,发现水温达不到100℃就沸腾了。是因为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B.打开锅盖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取出存放在冰箱中的冰糕,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D.把食盐放进水里,一会儿水变成了盐水,这是熔化现象5.(2018?荆门)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6.(2018?邵阳)夏天天气热,许多同学喜欢吃冰棒。哟!刚买的冰棒周围还冒着“白烟”,这“白烟”是() A.冰棒升华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口里冒出的白烟 D.空气液化而成 7.(2018?威海)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8.(2018?滨州)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溶质的质量分数习题精选.doc

溶质的质量分数学以致用(一) 1.现有 20℃时 NH4Cl 饱和溶液 200g,今欲改变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 水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20gNH4Cl 固体 C.保持温度不变,取出20g 溶液 D.保持温度不变,加入20g 水 2.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的 H2SO4(密度为 1.84g/cm3)来配制 44mL 20%的 H2SO4(密度为 1.14g/cm3),需要 98%H2SO4的体积是() A.1.8mL B.5.6mL C.7.8mL D.10.2mL 3.把 70%的硝酸(密度为 1.44g/cm3)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稀硝酸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是() A.等于 35% B.小于 35% C.大于 35% D.无法确定 4.今有 6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 NaNO3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 应采用的方法是()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 6gNaNO3晶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 20%的 NaNO3溶液 30g 5.将 80g10%的 NaOH 溶液与 20g15%的 NaOH 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3% B.12% C.11% D.16% 6.下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 的溶解度大于 b 的溶解度 B.在 25℃时, a、b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当 a 中混有少量 b 时,可用结晶法提纯 D.a、b 都属于易溶物质 7.将质量各为 mg 的 Na2O 和 NaCl,分别加入到 ng 水中,完全溶解后得到 a 和 b 两种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一章原生动物习题精选一

第一章原生动物习题精选一 第一章原生动物习题精选一 第一章原生动物习题精选一 1、原生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体表有纤毛 B、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C、有口沟 D、生活在水中 解析:原生动物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表膜就是细胞膜,体内有细胞质和细胞膜,身体结构虽然简单,却有动物的共有特征,如摄食、自由运动等。除了水中的原生动物,还有一些原生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或寄生在植物、动物、人体内。 答案:B。 2、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过程中,需要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中放几条棉花纤维,其目的是() A.为了观察草履虫沿着棉花纤维运动状态 B.为了使棉花纤维缠绕草履虫,便于观察 C.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D.为了同时观察棉花纤维的结构 解析:本题通过分析观察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科学精神。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运动着的草履虫,如果没有限制措施,它们会很快逃出视野,它们的游动又是漫无目的的,不容易追上,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其结构,故采用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中放棉花纤维的措施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答案:C。 3、草履虫消化食物的场所是()。 A.细胞壁; B.细胞质; C.食物泡; D.伸缩泡。 解析:食物从草履虫的口沟进入体内,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然后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和吸收,营养进入细胞质。因此食物泡是草履虫消化食物的场所。 答案:C。

4、如图所示,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滴一滴清水,右侧滴一滴浓盐水,将这三滴液体连通,在放大镜下观察草履虫变化。草履虫可能的运动方向及原因是() A.游向盐水;趋有利刺激 B.停留在原来的培养液中;运动能力不强 C.游向清水;逃避有害刺激 D.游向清水;趋向有利刺激 解析: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即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因为盐水是有害刺激,草履虫游向清水来逃避盐水的有害刺激。 答案:C。

18.《威尼斯的小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8.《威尼斯的小艇》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汉字。 zòng héng chuán shāo diàn zǐchuāng liá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huò wùbǎo mǔdǎo gào mǎtóu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根据课文,选择合适的字。 (顾雇)______工(华哗)________笑船________(梢艄) 保_______(母姆)(簇族)________拥(码马)________头 3.填空,组成词语。 七手______脚运用自______ 世界________名手忙________乱操纵_____如小巧______珑______快灵活左_______右___ 4.查字典填空。 (1)“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珑”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5.根据要求写词语。 ①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闻名——________ 灵活——________ 新鲜——________ ②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残破——________ 簇拥——________ 倒退——________

二、单选题。 1.对下面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A. 这句话主要是说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B. 这句话主要是说威尼斯河道多。 C. 这句话主要是说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城,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三、按要求写句子。 ①威尼斯人睡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槐乡的八月,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阅读理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拥挤一________ 倒退一________ (2)“挤过去”中“挤”的正确解释是()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2019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9.8% B. 10.2% C. 10.8% D. 19.6% 2.t℃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乙物质的溶解度为15g,丙物质的10g 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丙.当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时,含溶质的质量多少的顺序是() A. 丙>甲=乙 B. 甲>乙>丙 C. 乙>甲=丙 D. 甲=丙>乙 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t2℃时A、B、C的溶解度大小为A=B>C C. t2℃时,A、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C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4.向100g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并完全溶解,该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5.要使2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升高温度至30℃; ②降低温度至10℃; ③加入10g水; ④加入1g氢氧化钙; ⑤加入1g氧化钙; ⑥蒸发掉10g的水,再恢复温度到20℃.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6.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⑤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

溶解度 37.2 41.4 45.8 50.4 55.2 /g A. 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 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7.已知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20℃时向100g水中加50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36% B. 50% C. 33.3% D. 26.5% 二、填空题 8. 现有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g;若将此溶液稀释为4%的稀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9.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请填空: ①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________g. ②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③将100g该溶液与100g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0.将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某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掉10.0克水时,有2.0 克不含结晶水的溶质晶体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4.0%.则该溶液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为________;此实验中所取的20.0%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 11.将一瓶80克10%的NaCl溶液分为2等份,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若将其中的一份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应加水________ g;若将另一份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加入NaCl________ g. 12.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3.20℃A物质的溶解度为50克,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又已知B物质在30℃时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则B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_,A 与B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14.在一定质量的某NaC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得AgCl沉淀质量等于原NaCl溶液的质量,则原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三、计算题 15.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2克:100克水,求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浓度. 16.配制10%的硝酸钾溶液160g,需溶质和溶剂各多少克水? 17.配制50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 % 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 / 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四、解答题 18.在50克水中加入5克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19.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蒸干了50g某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固体4g,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综合题

溶质的质量分数练习题

溶质的质量分数练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九单元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步练习1.溶液质量分数是表示的一种方法,其数学意义是之比。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其20%表示的含义就是每 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g。 2、将30g氯化钠溶于70g水中,制取氯化钠溶液,则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中含H2SO4 g,水 g;100毫升20%的硫酸溶液(密度 mL)的质量是,其中含溶质H2SO4 g,含溶剂水 g。 4、现有 80g 质量分数为 10% 的硝酸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硝酸钠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溶剂的质量为。 (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 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 硝酸钠,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 (4)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20%,则应加入硝酸钠 g; (5)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20%,则应蒸发水 g; (6)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5%,则应加水 g; 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6、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 A、加入固体氢氧化钠 B、将溶液中溶剂水蒸发一半 C、加入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蒸发掉50g水 E、加入5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 7、将m g 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 p% 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第1章 计算机基础习题精选.

第一部分基础模块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年。 A.1946 B.1956 C.1940 D.1950 2.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 )计算机。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3.个人计算机属于( )。 A.小巨型机 B.小型计算机 C.微型计算机 D.中型计算机 4.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 )。 A.大规模集成电路 B.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C.电子管 D.晶体管 5.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 )。 A.大规模集成电路 B.晶体管 C.电子管 D.中、小规模集成电路6.目前计算机应用最广的领域是( )。 A.科学计算 B.辅助教学 C.信息处理 D.过程控制 7.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采用( )。 A.晶体管 B.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C.大规模集成电路 D.电子管8.就工作原理而言,目前大多数计算机采用的是科学家( )提出的“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 A.艾仑·图灵 B.冯·诺依曼 C.乔治·布尔 D.比尔·盖茨9.通常所说的PC是指( )。 A.大型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中型计算机 D.微型计算机10.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微型化、巨型化、智能化和( )。 A.模块化 B.系列化 C.网络化 D.功能化 11.下列计算机应用中,不属于数据处理的是( )。 A.结构力学分析 B.工资管理 c.图书检索 D.人事档案管理12.计算机之所以能按人们的意图自动地进行操作,主要是因为采用了( ) A.汇编语言 B.机器语言 C.高级语言 D.存储程序控制

【语文】18 威尼斯的小艇同步练习精选阅读理解试题

【语文】18 威尼斯的小艇同步练习精选阅读理解试题 一、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 1.课外阅读。 背影(节选) 朱自清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①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②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B.虽然儿子已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3)第3自然段中“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 (4)第3自然段画线的句子①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 (5)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 )。 A.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 (6)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答案】(1)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中祸不单行,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引出下文作好铺垫。 (2)B (3)不好。因为“说过”只是顺便一说,改为“好”语气不如原来坚定。而“定”表示已经决定了,更为恰当。 (4)不重复。因为“再三”表示“多次”,说明父亲多次对“我”表示关心。而“仔细”是一种状态,二者都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深情,不矛盾。 (5)B

溶质的质量分数练习题word精品

第九单元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步练习 1 ?溶液质量分数是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种方法,其数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比。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其20%表示的含义就是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o 2、将30g氯化钠溶于70g水中,制取氯化钠溶液,则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中含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 g,水______________ g; 100毫升20%的硫酸溶液(密度1.14g/mL )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含溶质H2SO4 _____________ g, 含溶剂水______________ g o 4、现有8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硝酸钠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剂的质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 )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硝酸钠,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 )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 ,则应加入硝酸钠 g; (5)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20%,则应蒸发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6)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______ 5%,则应加水g; 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①②③④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6、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 用的方法有( )

第一章 机械运动习题精选

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小敏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她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了三次长度,测得结果分别为13.25cm、13.26cm、13.28cm,则测量的结果应该是() A13.25cm B13.26cm C13.27cm D13.263cm 2、教室的窗上要安装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尺寸最为合适?() A分度值是1mm,量程是2m的钢卷尺B分度值是1cm,量程是100m的皮卷尺 C分度值是1mm,量程是10cm的学生用尺D游标卡尺 3、用一把受潮的木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 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 4、下列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通常情况下人体心脏跳动一次B光通过3×105m所用的时间 C普通手表的秒针转动一周的时间D人步行10m所用的时间 5、下列几个数据中,与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身高最接近的是() A160cm B16.2微米C1.60dm D0.160km 6、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的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向上运动,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 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无法判定 7、A、B、C三人各乘一部电梯,A看见楼房在上升,B看见A上升,A看见C静止不动,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A,A上升B,B下降,且比A下降得快 C,B下降,但比A下降得慢D,C下降,且比A下降得快 8、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运动,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运动,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匀速向南运动,说明相对于地面三辆车中可能静止的是() A、只有a车 B、只有b车 C、只有c车 D、a车和c车 9、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照物是绝对不动的物体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C研究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这个物体本身也可以作为参照物 D运动物体也可以选为参照物 10、鲁迅《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B船C流水D河岸 1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和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大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1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 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威尼斯的小艇练习题含答案

类文阅读-18 威尼斯的小艇 清丽迷人的阿里山 提起阿里山,我就不禁想起台湾民歌《高山青》。我一直喜欢这首歌:“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我喜欢它单纯得犹如真理。 “高山青,涧水蓝”,这是比喻,然后单刀直入地道出:“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因为喜欢这首歌,所以很早对阿里山有了憧憬。于是又知道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花的海洋是要在春天才能看得到的,当春神在阿里山迈开她的脚步,足迹所到,便是遍山盛开的樱花。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至于“林的世界”,原来台湾因为山多,所以森林也多,岛上森林覆盖面积曾一度达三分之二——现在仍达到52%,是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省。阿里山因为山势平缓,树木更显茂盛,所以便有“林的世界”的盛誉。在我们上山途中,两边一律是森林,而且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森林带。换句话说,就是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在阿里山山脚,是热带林区,有龙眼树、姜花丛等;山腰是温带林区,有竹林、杉林等;到了近山顶的地方,则有柳杉、红桧,甚至有寒带的针叶类的植物。在同一座山而囊括了全球各气候带的植物,这自然很难得,起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此山必须坐落在热带地区,这样山脚才可能有热带植物;其次,此山必须够高,这样才可能有寒带植物。这两者阿里山都具备了,因此变成了植物研究者的乐土。山上辟有研究植物的林区,

专供有关人士进行研究之用。 阿里山的森林虽有不同气候的差别,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律郁郁葱葱。极目望去,阿里山的峰峦,无论高低远近,全是静止而又汹涌的绿,广阔而又深厚的绿,活跃而又执著的绿。 1.本文中重点介绍了。 A.阿里山的水 B.阿里山的森林 C.阿里山的热带植物 2.下列对阿里山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阿里山的姑娘像水一样,少年和山一样壮。 B.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 C.阿里山是地中海气候,早晚温差大。 D.阿里山的山很绿。 3.下面句子中的引号各属于什么用法?请选择。 A.直接引用 B.特殊含义 C.突出强调 D.特定称谓 (1)“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2)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 4.怎样理解“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这句话? 5.试着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