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元轴突标志物

神经元轴突标志物

神经元轴突标志物
神经元轴突标志物

神经元轴突标志物

Tau: Neuron Type of MAP; helps maintain structure of the axon

----------------------------------------------------------------------------

神经元树突标志物 Drebrin、MAP、SAP102

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Neuron Dendrite-specific MAP; protein found specifically in dendritic branching of neuron 是组成神经元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包括:MAP5、MAP1.2和

MAP1三种不同类型。在神经系统发育、形成和再生过程的不同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MAP5为早期微观相关蛋白,在胚胎期和新生动物大脑中有较高表达,并随大脑的逐渐成熟而退化,对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MAP2包括三种亚型:MAP2a、MAP2b和MAP2c。其中MAP2b和MAP2c出现较早。随着年龄的增长MAP2被组织蛋白酶D所降解,在不同类型的神经元中表达量存在差异。

----------------------------------------------------------------------------------------------

神经元早期标志物 Tubulin、b-4

tubulin :Neuron Important structural protein for neuron; identifies differentiated neuron Nervous System微管蛋白为球形分子, 分为两种类型:a 微管蛋白(a-tubulin)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 这两种微管蛋白具有相似的三维结构, 能够紧密地结合成二聚体, 作为微管组装的亚基,能够聚合并且参与细胞分裂。a和β微管蛋白各有一个GTP结合位点, 位于a亚基上的GTP结合位点, 是不可逆的结合位点,结合上去的GTP不能被水解,也不能被GDP替换。位于β亚基上的GTP结合位点结合GTP后能够被水解成GDP,所以这个位点又称为可交换的位点(exchangeable site,E位点)。β-III Tubulin又名tubulin β-4,是原始神经上皮中所表达的最早的神经元标志物之一。其作为神经元特有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生物学研究。

Noggin: Neuron A neuron-specific gene express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ns

Neurosphere Embryoid body (E: ES Cluster of primitive neural cells in culture of differentiating ES cells; indicates presence of early neurons and glia

-----------------------------------------------------------------------------------------

星型胶质细胞标志物 Astrocyte、S-100、Microglia Markers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Astrocyte Protein specifically produced by astrocyte属于三型中间丝蛋白家族成员,在星型胶质细胞中大量特异性表达。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的卫星细胞和部分雪旺氏细胞中也有少量表达。神经干细胞也会频繁并大量的表达GFAP。因此,GFAP抗体经常被作为星型胶质细胞的标志物用于神经生物学研究。另外,对于一些来源于星型胶质细胞的脑源性肿瘤,GFAP的表达量也较高。最近研究表明:在位于肝脏的枯否细胞、镜上皮细胞、唾液腺肿瘤细胞和红细胞中亦有GFAP的表达。

--------------------------------------------------------------------

-----------------------

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

Myelin basic protein (MP:Oligodendrocyte Protein produced by mature oligodendrocytes; located in the myelin sheath surrounding neuronal structures 髓磷脂Myelin/oligodendrocyte specific protein (MOSP)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中少突胶质细胞和外周神经系统中雪旺氏细胞产生特殊蛋白质。是形成髓鞘的主要成分,对于引导神经冲动的传递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关于髓鞘的形成机理和与其相关的一些先天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一直是众多科学家关注的重点。如:多重硬化症和脑白质营养不良等,都与神经系统的去髓鞘化相关。

O4:Oligodendrocyte Cell-surface marker on immature, developing oligodendrocyte

O1:Oligodendrocyte Cell-surface marker that characterizes mature oligodendrocyte

-----------------------------------------------------------------------------------

细胞周期抗凋亡蛋白 / 存活素 CNPase、OSP、Survivin

Survivin:是细胞循环周期中G2/M期表达的一种抗凋亡蛋白。在有丝分裂初期,Survivin与微管之间相互作用,参与调节纺锤体的动态形成。阻断Survivin与微管之间相互作用将导致Survivin抗凋亡作用的缺失,致使有丝分裂期间caspase 3的活性升高而导致凋亡。另外,在大脑受到创伤性损伤后,Survivin 会在神经组织中大量表达。最近研究表明:Survivin与NeuN和 PCNA一起共同表达,对于脑损伤后调节神经细胞的增殖性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

轴突引导 / Ephs Agrin、BAIAP2、Doublecortin、EphA、EphB、GAP43、Growth Gone、CD56、NRP2、Neuroserpin、P53

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轴突在到达其相应靶标之前通常需要穿越较长的距离。位于轴突顶端的生长锥能够敏锐的感知来自周围各种吸引和排斥信息分子的引导,具有高度的能动性。而这些信息分子可能分别是固定的或弥散的、临近的或长距离的。因此,在众多复杂信息交错存在的情况下,轴突是如何精确地到达靶标与相应的神经元建立联系,并最终形成网络;在胚胎分化过程中,机体是如何实现整个过程的精确调控;始终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Ephs受体家族是已知最为庞大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Ephrins(及其相关受体Ephs)为膜相关蛋白,可分为两种类型: Ephrin-As和Ephrin-Bs。其中Ephrin-As为锚蛋白,属于GPI通路相关蛋白,而Ephrin-Bs则属于跨膜蛋白。研究表明:不同类型Ephrins和Ephs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双向地交互性,在细胞间信息传递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对于神经组织的发育,尤其在轴突引导、神经网络的形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对于Ephrins / Ephs方面的研究始终是神经发育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

神经干细胞标志物 Aggrecan、Bmp2、CNTF、EMX2、Vimentin

Nestin: Nestin是VI型中间丝蛋白60,61,尽管它主要表达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上,它几乎不在成熟中枢神经细胞上表达。Nestin在非神经元干细胞上也表达,例如胰岛祖细胞70-72和造血前体细胞。Nestin Neural progenitor Intermediate filament structural protein expressed in primitiveneural tissue

CD133: CD133, 是120kDa糖基化蛋白,包括5个跨膜结构域,最初是通过AC133单抗鉴定的,它能识别人HSCs的CD34+亚类29,30。一种CD133异构体AC133-2, 最近已经被克隆并鉴定为可被AC133抗体识别的原始表面抗原。CD133可以作为用CD34筛选HSC和体外扩增的补充。CD133+富集的亚类可以以同CD34+ 富集的亚类扩增的方式扩增,从而可保留多系增殖的能力。最近的研究为CD133的表达不限于原始血细胞提供了证据,同时也确定了非造血组织中一类独特的细胞群体。来源于外周血的CD133+ 可被体外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并且,can b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并且,人的神经干细胞用抗CD133抗体可被直接分离。CD133 Neural stem cell, HSC Cell-surface protein that identifies neural stem cells, which give rise to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PSA-NCAM (Polysialic acid-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胚胎时期的NCAM和PSA-NCAM经常高唾液酸化,在神经元发育中起重要作用。74 PSA-NCAM 可能和突触的重排和可塑性有关。75在成年,PSA-NCAM的表达限制在保留可塑性的区域。76神经元限制性的前体细胞可由高表达PSA-NCAM而鉴定,它们可经历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表型的神经元。77 PSA-NCAM阳性的新生儿脑前体细胞将发育为胶质细胞,甲状腺素可调控它们变为少突细胞。78-80 多唾液酸的修饰可显著降低NCAM的黏附,从而PSA-NCAM被认为是纯粹的抗黏附分子,可以调节细胞的相互作用,促进脑的可塑性。更进一步的证据表明PSA-NCAM 可能和未知的信号分子反应,发挥诱导发育的角色。

p75 Neurotrophin R (NTR): p75 NTR,也称为低亲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属1型跨膜TNF受体超家族。它可和NGF, BDNF, NT-3和 NT-4 结合 (低亲和力)。p75NTR, 在Trk存在时被活化, 提高对神经营养因子的反应性。TrkC受体和 p75 NTR 协同作用,参与神经系统发育。神经冠干细胞(NCSCs)根据它们表面表达p75NTR而已被分离。从外周神经组织新鲜分离的p75NTR+ NCSCs可体内和体外自我更新并产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并且神经上皮来源的p75NTR+在培养中也有能力分化为神经元,平滑肌和雪旺细胞。最近,p75 NTR 已经被用来作为鉴定间质前体细胞和肝星形细胞的标志分子。

----------------------------------------------------------------------------------------------

神经元标志物 ALK、Ataxin7、CNS gp130、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oilin、Doublecortin、ELAVL、PG P9-5、Tyrosine Hydroxylase 、truncated Garp Neurofilament(NF): Neuron Important structural protein for neuron; identifies differentiated neuron是神经元所特有的中间丝蛋白(10-12nm),分为NF-L(68 kDa)、NF-M(160 kDa) 和NF-H (200 kDa)三种不同类型的蛋白。它们与其他中间丝蛋白相互聚合形成网络,是构成神经元骨架的主要成分。发育过程中,Neurofilaments上的一些不同的位点会出现磷酸化和糖基化,而这些改变对于其参与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NeuN:成为识别神经元标准的免疫细胞化学标志物

NSE :Neuronal specific enolase;

-----------------------------------------------------------------------------------------

突触标记物 14-3-3 beta + zeta、C3、CASK、CPEB、Calpastatin、Cellubrevin、Dynamin、Homer、PSD93、Rabphilin 3A、SAP102、SiRP、SNAP23 S-nitroso-Nacetylpenicillamine、Synapsin、Synaptobrevin、Syndecam、Syntaxin、VAMP、rSec6

Synaptophysin :Neuron Neuronal protein located in synapses; indicates connections between neurons

synaptotagmins:是位于突触囊泡上的膜蛋白,在由Ca2+ 信号介导的突触囊泡转运和泡吐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Ca2+ 与synaptotagmins结合引起突触囊泡中神经递质的释放。另外,有研究证实:Ca2+依赖的synaptotagmins与相关受体(如neurexins、syntaxinAP2)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蛋白激酶C的激活。作为突触特异性标志物,synaptotagmins在科研中被广泛使用

神经元树突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Neuron Dendrite-specific MAP; protein found specifically in dendritic branching of neuron 是组成神经元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包括:MAP5、MAP1.2和MAP1三种不同类型。在神经系统发育、形成和再生过程的不同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MAP5为早期微观相关蛋白,在胚胎期和新生动物大脑中有较高表达,并随大脑的逐渐成熟而退化,对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MAP2包括三种亚型:MAP2a、MAP2b和MAP2c。其中MAP2b和MAP2c出现较早。随着年龄的增长MAP2被组织蛋白酶D所降解,在不同类型的神经元中表达量存在差异。

2、神经元早期标志物:tubulin :Neuron Important structural protein for neuron; identifies differentiated neuron Nervous System微管蛋白为球形分子, 分为两种类型:a微管蛋白(a-tubulin)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 这两种微管蛋白具有相似的三维结构, 能够紧密地结合成二聚体, 作为微管组装的亚基,能够聚合并且参与细胞分裂。a和β微管蛋白各有一个GTP结合位点, 位于a亚基上的GTP结合位点, 是不可逆的结合位点,结合上去的GTP不能被水解,也不能被GDP替换。位于β亚基上的GTP结合位点结合GTP后能够被水解成GDP,所以这个位点又称为可交换的位点(exchangeable site,E位点)。β-III Tubulin又名tubulin β-4,是原始神经上皮中所表达的最早的神经元标志物之一。其作为神经元特有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生物学研究;Noggin: Neuron A neuron-specific gene express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ns;Neurosphere Embryoid body : ES Cluster of primitive neural cells in culture of differentiating ES cells; indicates presence of early neurons and glia。

3、神经元标志物:Neurofilament(NF): Neuron Important structural protein for neuron; identifies differentiated neuron是神经元所特有的中间丝蛋白(10-12nm),分为NF-L(68 kDa)、NF-M(160 kDa) 和NF-H (200 kDa)三种不同

类型的蛋白。它们与其他中间丝蛋白相互聚合形成网络,是构成神经元骨架的主要成分。发育过程中,Neurofilaments上的一些不同的位点会出现磷酸化和糖基化,而这些改变对于其参与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NeuN:成为识别神经元标准的免疫细胞化学标志物;NSE :Neuronal specific enolase。

4、突触标记物:Synaptophysin :Neuron Neuronal protein located in synapses; indicates connections between neurons;synaptotagmins:是位于突触囊泡上的膜蛋白,在由Ca2+ 信号介导的突触囊泡转运和泡吐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Ca2+ 与synaptotagmins结合引起突触囊泡中神经递质的释放。另外,有研究证实:Ca2+依靠的synaptotagmins与相关受体(如neurexins、syntaxinAP2)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蛋白激酶C的激活。作为突触特异性标志物,synaptotagmins在科研中被广泛使用。

第三章 第一节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合类型及地化特征(1)

第三章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 第一节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合类型及地球化学特征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成比较复杂,在原油和烃源岩中分布比较广的主要有正构烷烃、类异戊(间)二烯烷烃、环烷烃(甾、萜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的相对组成及分布特征取决于烃源岩有机组分的生源母质、沉积环境和成熟度等多种地质和地球化学因素。因此,烃源岩中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可以反映烃源岩中有机质的原始母质、沉积环境及演化程度。不同层位或同一层位的泥岩,由于沉积环境的差别,地球化学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便于讨论不同层位或同一层位不同岩性组合的烃源岩的油源贡献,根据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型(MA、MB、MC)。 一、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合类型 1.MA类 MA类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特征呈单峰态前峰型(或正态型,个别为双峰态前峰型),植烷(Ph)相对含量大于姥鲛烷(Pr)的相对含量,β-胡萝卜烷和伽马蜡烷相对含量中等~很高;ααα20RC27、C28、C29甾烷呈“V”型分布,部分样品中ααα20RC27甾烷含量接近于甚至大于ααα20RC29甾烷的含量。表明烃源岩形成于湖水盐度较高的还原环境,有机质生源以低等水生藻类为主,有高等陆源植物生源贡献。这类烃源岩中代表来源于藻类生物的规则甾烷与来源于原核生物细菌的藿烷系列化合物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也反映了藻类生物生源的有机质占优势。 根据β-胡萝卜烷和伽马蜡烷的相对含量,MA类烃源岩可进一步划分为MA-I和MA-II 两亚类。MA-I烃源岩中β-胡萝卜烷含量较高,伽马蜡烷含量中等~很高,主要分布在阜二段中部、阜四段上部和泰州组,以黑色、灰黑色和深灰色泥岩为主。不同层段MA-I类烃源岩的主要差别在于,阜二段、泰州组烃源岩样品的C20、C21、C23三环萜烷含量较高,β-胡萝卜烷含量较高,而阜四段烃源岩样品的C20、C21、C23三环萜烷含量较低,β-胡萝卜烷含量相对较低。MA-II类烃源岩中β-胡萝卜烷和伽马蜡烷含量中等,主要分布在阜四段,阜二段也有分布。 2.MB类 MB类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特征为单峰态后峰型或双峰态后峰型,低碳数正构烷烃中不可分辨化合物含量较高,鼓包比较明显。低碳数部分与低等水生生物母质有关,高碳数部分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蜡,C27、C28、C29ααα20R甾烷呈上升型或“V”型分布,且ααα20RC27甾烷<ααα20RC29甾烷,表明这类烃源岩中沉积有机质来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这类烃源岩中来源于原核生物细菌的藿烷系列化合物与代表来源于藻类生物的规则甾烷相比,具有一

各种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各种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为方便大家学习记忆肿瘤标志物的参考意义现总结归纳如下:甲胎蛋白(AFP):60%~70%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可升高,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有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应定期监测。 癌胚抗原(CEA):胃肠道肿瘤,特别是肠癌,癌胚抗原会升高。癌胚抗原对手术后监测有重要意义,肠癌患者经过治疗癌胚抗原可下降或恢复正常,如果手术后癌胚抗原持续升高,就要考虑复发转移的可能,所以应定期监测。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65岁以上老年男性特别要注意,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肥大症状相似,两者都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务必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以排除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糖类抗原19-9(CA19-9):对于诊断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高敏性为91.7%,特异性为85% 糖类抗原125(CA-125):80%~90%女性卵巢癌患者糖类抗原125可升高。但也有不少非卵巢癌的恶性肿瘤可升高,如胰腺癌、肝癌、胃肠癌、乳腺癌。 化验患者血液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并观察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

1)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2)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3)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4)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忐物; 5)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 6)糖类抗原724(CA724)为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7)糖类抗原242(CA242)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 8)糖类抗原50(CA50)为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9) CYFRA21-1(cy211)为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1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小细胞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的标志物; 1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1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 13)甲状腺球蛋白(TG)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 14)铁蛋白 (SF)为消化系统肿蜜、肝癌、乳腺、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15)B2微球蛋白(B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肺癌、甲状腺癌、鼻咽等患者体液中升高; 16)鱗状细胞抗原(SCC)为宫颈瘟、肺鳞癌、食管癌等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上检测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肿瘤标志物有动态

神经元轴突标志物

神经元轴突标志物

Tau: Neuro n Type of MAP; helps main tai n structure of the axon 神经元树突标志物Drebrin、MAP SAP102 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 : Neuron Den drite-specific MAP;prote in found specifically in den dritic branching of neuron 是组成神经元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包括:MAP5 MAP1.2和MAP1 三种不同类型。在神经系统发育、形成和再生过程的不同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MAP5为早期微观相关蛋白,在胚胎期和新生动物大脑中有较高表达,并随大脑的逐渐成熟而退化,对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MAP2包括三种亚型:MAP2a MAP2I和MAP2c其中MAP21和MAP2(出现较早。随着年龄的增长MAP2被组织蛋白酶D所降解,在不同类型的神经元中表达量存在差异。 神经元早期标志物Tubulin、b-4 tubulin : Neuron Important structural protein for neuron; identifies differentiated neuron Nervous System微管蛋白为球形分子,分为两种类型:a 微管蛋白(a-tubulin) 和B微管蛋白(B -tubulin), 这两种微管蛋白具有相似 的三维结构,能够紧密地结合成二聚体,作为微管组装的亚基,能够聚合并且参与细胞分裂。a和B微管蛋白各有一个GTP结合位点,位于a亚基上的GTP结合位点,是不可逆的结合位点,结合上去的GTP不能被水解,也不能被GDP替换。位于B亚基上的GTP结合位点结合GTP后能够被水解成GDP所以这个位点又称为可交换的位点(exchangeable site,E 位点)-III Tubulin 又名tubulin B -4,是原始神经上皮中所表达的最早的神经元标志物之一。其作为神经元特有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生物学研究。 Noggin: Neuron A neuron-specific gene express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n euro ns Neurosphere Embryoid body (E ⑨: ES Cluster of primitive n eural cells in culture of differentiating ES cells; indicates presence of early neurons and glia 星型胶质细胞标志物Astrocyte 、S-100、Microglia Markers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 Astrocyte Protein specifically produced by astrocyte 属于三型中间丝蛋白家族成员,在星型胶质细胞中大量特异性表达。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的卫星细胞和部分雪旺氏细胞中也有少量表达。神经干细胞也会频繁并大量的表达GFAP因此,GFAP抗体经常被作为星型胶质 细胞的标志物用于神经生物学研究。另外,对于一些来源于星型胶质细胞的脑源性肿瘤,GFAP的表达量也较高。最近研究表明:在位于肝脏的枯否细胞、镜上皮细胞、唾液腺肿瘤细胞和红细胞中亦有GFAP的表达。

常用肿瘤标志物参考值

常用肿瘤标志物参考值 甲胎蛋白AFP: (0 --- 7.2 ng/ml) 癌胚抗原CEA: (0 --- 4.6 ng/ml) 糖类抗原CA72-4: (0 ---- 5.3 U/ ml) 糖类抗原CA15-3: (0 --- 30. 0 U/ ml) 糖类抗原CA19-9: (0 --- 37.0 U/ ml) 糖类抗原CA125: (0 --- 35.0 U/ ml) 糖类抗原CA50: (0 --- 24.0 U/ ml)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0 ---- 4.0 ng/ml)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 ( fpsA/tpsA > 0.1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0 ------ 15.2 ug/ l) 细胞角质素片断CrFRA21-1: (0.1--- 3.3 ng/ml) SCC鳞癌相关抗原:0-2 ng/ml 肺癌抗原LT-A:阴性 铁蛋白FER: (13.0-400.0 ng/ml) 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33.88-70.57 U/ml 组织多肽抗原(TPA):<55U/L β2微球蛋白(β2M):血清<24mg/L,尿<160ug/L。常用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和用途

word 编辑版.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能提高其正确性,临床常选择以下组合:

肿瘤标志物组合肿瘤 CA199 、AFP原发性肝癌 CA50 、CA199、CEA 胃癌、CA724CEA 、、CA199胰腺癌、胆囊癌 CA242 CA50 CA199、CA724CEA、结直肠癌、卵巢癌 CA125、铁蛋白乳腺癌、铁蛋白CA153、CA125 前列腺癌F-PSA PSA 、word 编辑 版.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word 编辑版.

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生物标志物 英文名称:biomarker 定义:用于监测和评价能够导致生物有机体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改变的化学污染物。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科学(二级学科);环境海洋学(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生物标志物:在亚个体和个体水平上既可以测定污染物暴露水平,也可以测定污染物效应的生理和生化指标。 对于疾病研究,生物标志物一般是指可供客观测定和评价的一个普通生理或病理或治疗过程中的某种特征性的生化指标,通过对它的测定可以获知机体当前所处的生物学过程中的进程。检查一种疾病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鉴定、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过程中的监控可能起到帮助作用。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自1994年蛋白质组概念提出,定量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和中心。定量蛋白质组学便是检测正常与疾病状态下组织全部表达蛋白质在量上的差别。 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蛋白质定量技术也成为发现生物标志物的重要途径。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受到严重损害之前,在不同生物学水平(分子、细胞、个体等)上因受环境污染物影响而异常化的信号指标。它可以对严重毒性伤害提供早期警报。 这种信号指标可以是细胞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可以是某一生化代谢过程的变化或生成异常的代谢产物或其含量,可以是某一生理活动或某一生理活性物质的异常表现,可以是个体表现出的异常现象,可以是种群或群落的异常变化,可以是生态系统的异常变化。 生物标志物分类 从功能上一般分为: 接触(暴露)生物标志物 (biomarker of exposure); 效应生物标志物

常见肿瘤标志物意义

常见肿瘤标记物意义: 1、甲胎蛋白(AFP)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环中含量极微<20μg/L。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血清AFP>400μg/L持续4周,或200~400μ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ug/L。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可见AFP含量升高。 2、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血清CEA正常参考值<5μg/L。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病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和阳性率较低。CEA属于粘附分子,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 3、癌抗原125(CA125)CA125存在于上皮卵巢癌组织和病人血清中,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记物,在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应用研究均有重要意义。CA125对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达约70%。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良性妇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和早期妊娠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CA125含量升高。 4、癌抗原15-3(CA15-3)CA15-3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60%),晚期的敏感性为80%,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较高(80%)。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 5、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一种与胃肠道癌相关的糖类抗原,通常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及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检测患者血清CA19-9可作为胰腺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对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有很大意义。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等。 6、癌抗原50(CA50)CA50是胰腺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是最常用的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因其广泛存在胰腺、胆囊、肝、胃、结直肠、膀胱、子宫,它的肿瘤识别谱比CA19-9广,因此它又是一种普遍的肿瘤标志相关抗原,而不是特指某个器官的肿瘤标志物。CA50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检出不同的阳性率,对胰腺癌和胆囊癌的阳性检出率居首位,占94.4%;其它依次为肝癌(88%)、卵巢与子宫癌(88%)和恶性胸水(80%)等。可用于胰腺癌、胆囊癌等肿瘤的早期诊断,对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及卵巢肿瘤诊断亦有较高价值。 7、糖类抗原242(CA242)CA242是与胰腺癌、胃癌、大肠癌相关的糖脂类抗原。血清CA242用于胰腺癌,大肠癌的辅助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80%)和特异性(90%)。肺癌,肝癌,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242含量可见升高。 8、胃癌相关抗原(CA72-4)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具

生物标志物

泥炭沉积的类脂化合物(正构烷烃、脂肪醇、脂肪酸、甾酮、三萜类化合物和类异戊二烯、直链酯类等)、纤维素中C,H,O 同位素,以及泥炭腐殖化度和孢粉、生物化石等都是恢复古环境的良好指标。虽然泥炭的这些气候代用指标能够反演古环境的相对干湿、冷暖,但并不能定量地给出温度值的大小。 1、GDGTs(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 研究较多的GDGTs化合物主要包括类异戊二烯类(GDGT-0~GDGT-4)和支链类(I~III)两大类,类异戊二烯GDGTs被认为是古菌细胞质膜中所特有,是古菌存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与该指标的相关内容: (1)CBT:环化指数(the Cyclisation ratio of Branched Tetraethers) (2)MBT:甲基化指数(the Methylation index of Branched Tetraethers (3)研究发现支链GDGTs 结构中甲基个数(MBT指数)主要受当地年平均大气温度(MAAT)影响,其次受环境pH影响;支链GDGTs结构中环戊烷个数(CBT指数)主要受环境pH控制。 (4)环化指数(CBT)/甲基化指数(MBT)是近年来根据支链四醚膜类脂(GDGTs)提出的定量化重建土壤pH和陆地年平均大气温度(MAAT)的生物标志物指标。 (5)Weijers等人提出的MBT/CBT 指标在近海、湖泊沉积中都得到了较好应用,并依此将MBT/CBT 指标应用到泥炭沉积中,讨论了指标在泥炭沉积中的适用性和应用潜力。文章发表在2007年的《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上。 (6)许云平等利用GDGTs来重建全新世渤海湾有机碳的来源及沉积能量(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GDGTS衍生出的指标BIT比值可用作湖相、河口、滨浅海环境沉积物中判识有机质来源的重要指标。 (7)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HPLC-MS)进行GDGTs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脱-A-三萜烯系列化合物(属脂肪族) 脱-A-三萜类是地质体中重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已在石油和各种沉积物中多有报道,认为是高等植物三萜类经光化学和/或微生物氧化使得A环丢失的降解产物。该系列化合物在沉积物中的出现一方面说明被子植物的输入,另一方面显示A环的丢失是高等植物五环三萜类较为普遍的转换途径。 与该指标的相关内容 (1)可反映气候的干湿、温度高低以及沼泽水位的高低; (2)研究发现,该指标在泥炭中的积累与沼泽发育期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差异密不可分;(3)脱-A-三萜烯变化序列与植被群落结构演替具有相关性(可以与孢粉、植物大化石的结果相互验证) (4)GC-MS分析采用惠普6890气相色谱与HP5973质谱联用仪

神经元.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胞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突起分树突和轴突(图2-21)。 1.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形态多样化,有圆形、锥体形、梭形和星形等,胞体主要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皮质、脑干和脊髓的灰质以及神经节内。①细胞膜:为单位膜,具有感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②细胞质:除一般细胞器外,还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两种特有的结构。尼氏体(Nissl body):为强嗜碱性的斑状或颗粒状,轴丘处无尼氏体。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 )在HE染色片上不能分辨,在镀银染色片中,神经原纤维被染成棕黑色,呈细丝状,交错排列成网,并伸入到树突和轴突内。 图2-21 神经元的模式图图图2-22 各类神经元的形态结构模式图 它们除了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外,还与营养物质、神经递质及离子运输有关。③细胞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核仁明显。 2.突起为胞体局部胞膜和胞质向表面伸展形成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①树突:每个神经元有一至数个树突,较粗短,形如树枝状,树突内的胞质结构与胞体相似,在其分支上又有许多短小的突起,称树突棘。树突的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树突和树突棘极大地扩大了神经元的表面积。②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细而长,长者可达1米以上。胞体

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形,称轴丘。轴丘及轴突内无尼氏体。轴突末端分支较多,形成轴突终末。轴突的功能主要是传导神经冲动和释放神经递质。 (二)神经元的分类神经元数量宠大,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一般按其形态及功能分类如下: 1.按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分类(图2-22) (1)多极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是人体中最多的一种神经元,如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2)双极神经元:从胞体两端分别发出一个树突和一个轴突,如视网膜内的双极神经元。(3)假单极神经元:从胞体发生一个突起,但在离胞体不远处即分为两支,一支伸向中枢神经系统,称中枢突(相当于轴突),另一支伸向周围组织和器官内的感受器,称周围突(相当于树突)。 2. 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1)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分布于脑神经节、脊神经节内。(2)中间神经元:又称联络神经元,主要为多极神经元,介于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3)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和脊髓前角。

几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几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 测的临床意义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几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AFP 主要相关肿瘤:肝细胞癌和生殖细胞癌。 其它相关肿瘤:胚胎细胞癌、卵巢畸胎瘤、胃癌、胆道癌、胰腺癌等。 其他影响因素:良性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肠炎以及遗传性酪氨酸血症等会升高;怀孕时也可一时性升 1.AFP 主要相关肿瘤:肝细胞癌和生殖细胞癌。 其它相关肿瘤:胚胎细胞癌、卵巢畸胎瘤、胃癌、胆道癌、胰腺癌等。 其他影响因素:良性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肠炎以及遗传性酪氨酸血症等会升高;怀孕时也可一时性升高。 2.CEA 主要相关肿瘤: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其它相关肿瘤:常见于肺癌、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其他影响因素:吸烟者假阳性较多,妊娠期妇女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中约有15%~53%的血清CEA也会升高。 3.CA242 主要相关肿瘤:胰腺癌、胃、结肠癌。 其它相关肿瘤:肝癌、食管癌、肺癌。 其他影响因素:良性胃肠疾病如胰腺癌、肝炎、肝硬化患者会有所升高。 4.CA125 主演相关肿瘤:卵巢癌。 其它相关肿瘤:肺癌、胰腺癌、乳腺癌、肝癌、胃肠道恶性肿瘤、子宫癌。 其他影响因素:女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行经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肺炎等会升高。 5.CA199 主要相关肿瘤:胰腺癌、胃、结直肠癌。 其它相关肿瘤:肝癌、胆囊癌、胆管癌等。 其他影响因素:很多消化系统的良性疾病患者中也有升高,据报道又近10%的胰腺炎患者血清 CA19-9有中等度升高。 6.CA153 主要相关肿瘤:乳腺癌的首选标志物。 其它相关肿瘤:肺癌、卵巢癌、肺腺癌、结直肠癌等均可增高。 其他影响因素:良性乳腺疾患、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等患者的血清CA15-3也可超过正常值。 7.CA724 主要相关肿瘤: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 其它相关肿瘤:对其他胃肠道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也有不同检出率。 其他影响因素:良性疾病对CA72-4影响较小。 8.CA50 主要相关肿瘤:胰腺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 其它相关肿瘤:胃癌、胆囊癌、肝癌、肺癌、乳腺癌。 其他影响因素:萎缩性胃炎、胰腺炎、结肠炎和肺炎发病时,CA50也会升高。 9.NSE 主要相关肿瘤:小细胞肺癌。 其它相关肿瘤:肺腺癌、大细胞肺癌、神经系统癌。

常用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AFP)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 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 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 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AFP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升高现象。孕妇血清或羊水AFP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或多胎,AFP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综合征的危险性。 正常参考值:0~15 ng/ml 2.癌胚抗原(CEA) 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肿(31-46%)。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因为这些肿瘤“浸泡液”中的CEA可先于血中存在。CEA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当发生肝转移时,CEA的升高尤为明显。 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对肿瘤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CEA浓度进行连续观察,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据。CEA的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的敏感度极高,可达80%以上,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查及X光检查。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术前或治疗前CEA浓度能明确预示肿瘤的状态、存活期及有无手术指征等。术前CEA浓度越低,说明病期越早,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越小,其生存时间越长;反之,术前CEA浓度越高说明病期较晚,难于切除,预后差。 在对恶性肿瘤进行手术切除时,连续测定CEA将有助于疗效观察。手术完全切除者,一般术后6周CEA回复正常;术后有残留或微转移者,可见下降,但不恢复正常;无法切除而作姑息手术者,一般呈持续上升。CEA浓度的检测也能较好地反映放疗和化疗疗效。其疗效不一定与肿瘤体积成正比,只要CEA浓度能随治疗而下降,则说明有效;若经治疗其浓度不变,甚至上升,则须更换治疗方案。 CEA检测还可对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使CEA恢复正常的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其复发和转移。通常采用以下方案:术后第六周一次;术后三年内,每月一次;3-5年每三月一次;5-7年每半年一次;7年后一年一次。若发现升高,两周后再测一次,两次都升高则提示复发和转移。 正常参考值:0~5 ng/ml 3.癌抗原125(CA125 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如果以65U/ml为阳性界限,Ⅲ-Ⅳ期癌变准确率可达100%。CA125迄今为止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监测复发及转移的最重要指标。CA125测定和盆腔检查的结合可提高试验的特异性。对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和间皮细胞癌诊断的符合率也很高,良性病变阳性率仅2%。CA125水平的升高是女性生殖系肿瘤复发的信号。 动态观察血清CA125浓度有助于卵巢癌的预后评价和治疗控制,经治疗后,CA125含量可

常见肿瘤标志物解读

肿瘤标志物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是判断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的有力依 据,但它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如果体检中发现[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过于恐慌,因为在机体存在炎症、某些慢性疾病发作时,某些[血清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会上升,还需进一步检查来鉴别诊断。 肿瘤标志物升高未必是得了癌症 [血清肿瘤标志物]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产生(或)升高的、可预示肿瘤存在的一类物质,通过人体的血液、体液、肿瘤组织或细胞可以检测到。 [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能会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如AFP,除原发性肝癌外,怀孕、活动性肝炎和生殖系统肿瘤等都可能出现升高的情况;因检测仪器或试剂的不同,有时也会有假阳性现象的出现,具体情况要结合临床来确定。因此,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 并非每位癌症患者肿瘤标志物都高 很多恶性肿瘤的标志物升高早于临床症状而引起人们的警惕,一些早期的病例因此得以发现,经过及时的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位癌症病人的肿瘤标志物都会增高。临床有些确诊的晚期卵巢癌病人CA125 —直正常,手术前 后也没有明显变化。 有几类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比较高,如原发性肝癌中70% —90%有AFP升高, 前列腺癌PSA总体阳性率约为70%。其有助于这两种肿瘤的早期发现,但是目前还没有100%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对于单项标志物轻度升高者,不用过于恐慌。可以定期复查监测指标的数值变化情 况,有条件的尽量复查全部的常用标志物,一旦体内有恶性肿瘤存在,可能会 有几种标志物异常。如果复查后数值一直维持在参考值上限的临界水平,则意义不大。

但是有以下几类情况要特别重视:一是单次检查升高特别明显,数倍于正常值的上限。二是反复检查,数值动态持续升高。三是有家族性遗传史,肿瘤筛查时肿瘤标志物增高。前两种情况先查该标志物最常见的某种疾病,如CA724升高,可以先 查有无胃肠道的疾病,若胃肠道没有异常,还需 检查肝脏、食道、乳腺、妇科等。有家族性遗传史者如出现标志物升高,即便没有症状和体征,也必须复查和随访。对于60岁以上、有家庭肿瘤史、长期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或肿瘤高发期的高危人群要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 肿瘤标志物可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 肿瘤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判断恶性肿瘤的疗效,成为选择治疗方案的有力依据之一。标志物的含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复发等息息相关。临床上一般会以初次治疗达到 疗效后的标志物水平作为其特定的“个体参考值”,根据其动态变化情况来判断疗效。如果下降到参考值范围内或下降95%以上,提示治疗有效;如果下降但仍持续在参考值以上,提示有肿瘤残留和(或)转移;下降到参考值内一段时间后重新升高,则提示复发或转移。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医生及时为肿瘤病人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长期随访检测应选同一家医院 与可以同城检查互认的CT、B超等结果不同,建议需要随访的病人尽量选择同一家医院或同一个临床实验室。因为目前肿瘤标志物的国际标准化尚未完善,不同医院使用不同方法、不同试剂检测同一项标志物时,其结果可能出现差异;不同生产商的检测试剂和仪器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也会有不同;试剂采用不同的抗体标记、不同的定标品、分析仪器选择性差异都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所以,不同医院的检

肿瘤-常用肿瘤标志物图解

1、甲胎蛋白(AFP)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环中含量极微<20μg/L。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血清AFP>400μg/L持续4周,或200~400μ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ug/L。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可见AFP含量升高。 2、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血清CEA正常参考值<5μg/L。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病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和阳性率较低。CEA属于粘附分子,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 3、癌抗原125(CA125)CA125存在于上皮卵巢癌组织和病人血清中,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记物,在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应用研究均有重要意义。CA125对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达约70%。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良性妇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和早期妊娠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CA125含量升高。 4、癌抗原15-3(CA15-3)CA15-3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60%),晚期的敏感性为80%,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较高(80%)。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 5、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一种与胃肠道癌相关的糖类抗原,通常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及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检测患者血清CA19-9可作为胰腺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对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有很大意义。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等。 6、癌抗原50(CA50)CA50是胰腺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是最常用的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因其广泛存在胰腺、胆囊、肝、胃、结直肠、膀胱、子宫,它的肿瘤识别谱比CA19-9广,因此它又是一种普遍的肿瘤标志相关抗原,而不是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全网发布:2011-02-28 07:56:57 发表者:许洪斌 (访问人次:2708) 长久以来,普通大众将恶性肿瘤冠以“不治之症”及“谈癌色变”之称号,同时 也认为某项肿瘤标志物高就证明患了某种肿瘤。这些认知都已很根深根深蒂固 了,但它却是极端错误的。 我们先看看近一个世纪来,医学对恶性肿瘤都做了些什么?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恶性肿瘤曾作为“不治之症”的确在肆意吞噬人类的生命,而人类对它却束手无策。但时至今日,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 瘤的认识越来越深,防治肿瘤的方法也逐渐增多,并日臻完善。医学家们已能很有把握地说:“恶性肿瘤是能够治疗的”。世界卫生组织顾问委员会早于1981年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 减轻痛苦、延长寿命的。可见治与不治要因病、因期、因人而异。切不可因对 恶性肿瘤怀有恐惧心理而“讳疾忌医”,甚至即便已发现某些肿瘤的可疑征兆,也不愿往这方面想,有意回避医疗检查,最终导致延误病情,治之晚矣。这种惨 痛病例比比皆是。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医学有了飞速的发展,在近20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使得环境、空气、食品、水的污染日渐加剧以及人口的 老龄化导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急剧上升:据调查,20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发病人数由90万上升到130万,现有癌症病人200多万,预计到2025年时将上升至270万。卫生部公布2006年恶性肿瘤已成为城乡居民首要死因。它也可以称为危协生命的“头号杀手”。据研究表明:我国恶性肿瘤高发的三大主要原因: 1 环境、空气和水的污染日渐加剧。 2 食品污染严重。3 细菌、病毒性疾病引发恶性肿瘤。 由此可见,肿瘤的高发病率并非是医学的停滞,而是文明社会所带来 的必然结果。恶性肿瘤成为危协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已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它如同我们身边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及其它良性疾病一样成为了常见病,而且大多数恶性肿瘤是可以治疗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回避恶性肿瘤,不但要坦然对之而且还应该积极了解各种恶性肿瘤的防治,并自觉参与支持环境污染的治 理、保护我们的家园等社会公益活动。 恶性肿瘤虽然可以治疗,但要取得更好的疗效还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所以,有人会提出能不能发明一种检查,这种检查能很早的发现你是否患有癌症。其实,医学家们就是怀着这种朴素的想法一直在苦苦摸索这种神奇的检查――肿 瘤标志物。不过,肿瘤标志物在目前阶段还达不到人们所想象的神奇高度,但已经有了可喜的发展。因此,我们对它要有正确的理解,合理地应用它,协助肿瘤 的早期检出。 那么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呢?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肿瘤标志物又称为肿瘤Marker,它是在1848年首次发现,于1979年在英国正式命名使用,并确定它的概念: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 根据WHO资料,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是人类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2%,并逐年增加。10种常见肿瘤: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白血病、子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和膀胱癌。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以肝癌为例,肿瘤直径<2cm,5年生存率几乎100%;直径每增加1cm,5年生存率下降20%。肿瘤诊断三大支柱是图像诊断(包括B超、CT、核磁共振)、化学诊断(血清学和免疫学)及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而后两者均以肿瘤标志为主要或辅助观察指标。 当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已从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在检测技术上,它将生物化学、核医学、免疫学、细胞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诸多学科融合在一起,不仅使检测的项目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检测肿瘤复发与转移,判断疗效和预后以及人群普查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在肿瘤发生和发展机理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肿瘤标志物除用于肿瘤诊断外,可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依据及以其为靶,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肿瘤标志学已成为肿瘤学中一个重要的新学科、新领域。 肿瘤标志(Tumour Markers)是1978年Herberman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召开的“人类免疫及肿瘤免疫诊断”会上提出的,次年在英国第七届“肿瘤发生生物学和医学”会议被大家确认,并开始引用。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细胞由肿瘤组织和细胞产生的与肿瘤的形成、发生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的胞核、胞质、胞膜上或体液中,进入到血液或其他体液或组织中,或是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血液或体液或组织中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含量超过正常含量。 肿瘤标志物分类 目前肿瘤标志物尚无统一的分类和命名,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大多是根据其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特性可分为: (1)肿瘤抗原 肿瘤胚胎性抗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白血病系列分化抗原:CD系列。

生物标志物_biologicalmarker_

倍,经χ2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二项分布拟合与Edward检验均显示,扬中胃癌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符合多基因遗传方式;先证者家庭成员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均衡可比的对照家庭成员,核心家系成员间患病率的差异,可能与胃癌遗传易感性和家庭内环境因素暴露的差异有关[5,6]。 分析胃癌家族史在家庭聚集性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资料未列出):先证者家系有胃癌家族史的比例为28134%(761/2685),对照家系胃癌家族史的比例为2170%(69/2557),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χ2 =64612,P=01001;同样,胃癌病例有家族史的比例为41175%(291/697),也显著高于非胃癌对照家族史的比例11186%(539/4545),表明遗传易感性因素在胃癌发生中有重要地位。 同时,也应该看到,以肿瘤发病率为观察研究的终点指标,对遗传易感性作用相对较弱的散发性肿瘤而言,敏感性较低,出现一些难于解释的阴性结果,需要借助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判断肿瘤早期生物学表型与遗传易感性(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根据国内外现有流行病学资料:胃癌是在多种环境和遗传因素长时间、多步骤、交互作用下的结果[2,7],无论是外源性致癌物,或是机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癌物,都要通过宿主遗传易感性因素(研究比较成熟的是各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才能最终导致癌变,因此,有必要采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进一步阐明在致癌物代谢的各条通路中,易感基因及其多态性所起的作用[8212],我们已经利用在扬中胃癌高发区获得的环境暴露与基因多态性资料,对此进行了探讨。有关结果将另文报道。 参考文献 1李茂森,耿昌友,朱阳春,等.扬中市1991~1995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调查研究1肿瘤,1997,17:47724781 2C orrea P1Human gastric carcinogenesis:a multistep and multifactorial process2first American cancer s ociety award lecture on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1Cancer Res,1992,52:6735267401 3Perera FP1Environment and cancer:who are susceptible?Science, 1997,278:1068210731 4S tadtlander CT,W aterbor JW1M olecular epidemiology,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of gastric cancer1Carcinogenesis,1999,20:2195222081 5Nagase H,Ogino K,Y oshida I,et al1Family history2related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 Japan:a hospital2based case2control study1Jpn J Cancer Res,1996,87:1025210281 6La Vacchia C,Negri E,Franceschi S,et al1Family history and the risk of stomach and colorectal cancer1Cancer,1992,70:502551 7T oy oshima H,Hayashi S,Hashim oto S,et al1Familial aggregation and covariation of diseases in a Japanese rural community:com paris on of stomach cancer with other diseases1Ann E pidemiol,1997,7:44624511 8K ato S,Onda M,M atsukura N,et al1G enetic polym orphisms of the cancer related gene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 fection in Japanes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1An age and gender matched case2control study1Cancer, 1996,77:1654216611 9K ato S,Onda M,M atsukura N,et al1Helicobacter pylori in fection and genetic polym orphisms for cancer2related genes in gastric carcinogenesis1 Biomed Pharmacother,1997,51:14521491 10Ng EK,Sung JJ,Ling TK,et al1Helicobacter pylori and the null genotype of glutathione2S2trans ferase2mu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adenocarcinoma1Cancer,1998,82:26822731 11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Research on environment2related disease1Environmental G enome Project119981 Available from:http://w w w1niehs1nih1g ov/envgenom1 12沈靖.人类基因组计划与肿瘤预防研究面临的机遇.肿瘤,2000, 20:682721 (收稿日期:2000202220) (本文编辑:邵隽一) ?名词小词典? 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 marker) 能够反映致病因素或毒物从暴露到效应过程各个环节性质的特异性生物分子,如DNA、蛋白质、酶、脂质、糖类等。生物标志物的确定和检测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因为这种确定和检测可被用来进行病因探讨、危险因素的评价、致病因子致病机理的研究、人群易感性评估、疾病流行规律的掌握、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和评估等。 生物标志物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表型和基因型的特点分为表型生物标志物和基因型生物标志物,前者包括蛋白质、多肽、脂质、糖类和其他在血清和体液中可检测到的特异性分子,后者主要包括基因类型及突变型、DNA加合物、DNA多态性等;另一类是根据致病因子作用机体的过程,可划分为暴露生物标志物、作用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等。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深入发展,研究生物标志物的技术手段日趋先进、完善。现可用先进的核酸研究技术、蛋白质研究技术、酶学研究技术、免疫学研究技术等检测和研究生物标志物。 (方福德100005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0209219) (本文编辑:邵隽一) ? 6 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1月第35卷第1期 Chin J Prev M ed,January2001,V ol35,N o.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