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PPT
- 格式:ppt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27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二、神经系统的结构三、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四、人脑•人体内各部分必须协调一致才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主要涉及两种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特点:(1)接受刺激,直接反应。
相比体液调节,更加迅速、准确。
(2)调节或控制内分泌系统间接影响机体各部分活动。
→ 主要协调内部→ 协调内、外•神经系统的作用: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机构,全身各器官、系统在神经系统的的统一控制和调节下,互相影响、互相协调、保证机体的整体统一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一)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1、结构:神经元细胞体突起树突轴突1、结构:细胞体: 营养和整合中心,内含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膜: 传导电冲动。
树突:较短、有小突起,是接受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传入胞体的重要结构。
1、结构:轴突:一般只有一个,细长。
起始部位称轴丘,其末梢分支很多,膨大形成突触小体,和效应器或其它神经元的树突相连。
轴突外周有髓鞘包着。
轴突传出神经冲动。
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和效应器或其它神经元的树突相连。
(一)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1、结构: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轴突:一般只有一个,细长。
起始部位称轴丘,其末梢分支很多,膨大形成突触小体,和效应器或其它神经元的树突相连。
轴突外周有髓鞘包着。
轴突传出神经冲动。
轴突(施旺细胞)轴突的外周有神经膜细胞包围形成髓鞘。
神经膜是构成髓鞘的神经膜细胞的最外层,含有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髓神经纤维:有髓鞘、有神经膜如果轴突受损,可以再生(只要胞体未受损)无髓神经纤维:无髓鞘、无神经膜、不可再生施旺细胞长柱状,表面有纵沟。
纵沟内有轴突,轴突有一侧面裸露;1个施万细胞包裹多根轴突;不形成髓鞘、郎飞结。
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系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中的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存在于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系统中的细胞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 存在于周围神经系统的: 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 施万(旺)细胞、卫星细胞没有树突和轴突之分数量多:神经细胞的10-50倍作用重要:支持、保护、营养、绝缘等围绕轴突形成髓鞘围绕轴突形成髓鞘围绕神经元胞体根据功能分:感觉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2、分类根据继后神经元的影响:按神经元突起数目分类:①假单极神经元②双极神经元③多极神经元假单级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轴突传送神经冲动。
课件•神经系统概述•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自主神经功能目录•高级神经功能•神经系统疾病与功能障碍01神经系统概述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负责整合和协调全身各部位的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位,传递信息。
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03020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神经元与突触传递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突触传递的过程包括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等步骤。
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通过改变膜电位和离子通透性实现,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
03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过特定的结合位点实现,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和细胞的生理功能。
01神经递质的种类与功能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等,参与不同的生理过程,如运动控制、情绪调节等。
02受体的类型与作用包括离子通道型受体、G 蛋白偶联型受体等,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引发细胞内的生理反应。
神经递质与受体02感觉功能感觉器官与感受器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类型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等感觉传导通路特异性传导通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非特异性传导通路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感觉中枢与感觉整合感觉中枢大脑皮层的感觉区感觉整合多感觉信息的整合与处理03运动功能运动单位与运动神经元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内的神经元,其轴突构成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形成运动终板支配骨骼肌。
运动传导通路起自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其轴突构成的下行传导束。
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其下行纤维(锥体束)和脊髓前角细胞构成。
除锥体系以外的所有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下行传导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