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治疗的几个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466.00 KB
- 文档页数:19
牵引治疗一.颈牵适用于各种类型颈椎病,尤其是神经根型,对椎动脉型、年老病程长者和脊髓型疗效有时不确定,有时有加重其症状的可能性。
1.牵引体位可取坐位或卧位2.牵引角度可采取中立位、前屈位或后伸位。
◆N根型多采用前屈位牵引(15°~25°),椎A型和脊髓型(硬膜囊受压或脊髓轻度受压)多采用中立位(0°)。
◆上颈段病变C1-4采用0°位牵引;C5-6病变时,牵引角度为15º;C6-7病变时,牵引角度为20º;C7—T1时,牵引角度为25º;◆对生理弧度消失甚至出现反弓的患者可采用后伸0°~15º位牵引。
3.牵引重量一般以体重的8%~10%开始牵引,通常每3—5天增加1㎏。
若有改善可维持此重量,没改善可继续增加,最大可达10—12㎏。
4.牵引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
每日1~2次,每周3~5次,10~14次为一个疗程,持续4~6周。
5.牵引方式分为持续与间歇牵引2种方式。
间歇牵引中牵引与放松时间比为3:1。
6.注意事项◆牵引中根据患者反应及时调整体位、重量及时间。
◆坐位牵引结束时,先取下牵引套,静坐片刻,再缓慢转动颈部,然后站起来。
◆若牵引中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或症状加重,应停止,并进行相应处理。
二.腰牵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小关节紊乱、良性的慢性下腰痛。
1.牵引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当腰椎上段病变时,可采用直腿平卧牵引;下段病变时,可采用屈髋、屈膝90度牵引,此体位可更充分地放松腰部肌肉,使腰椎正常生理前屈变平,椎体后部结构更易于受牵引力作用而延伸。
2.牵引重量初始一般不低于自身体重60%,通常每3~5天增加2~4㎏,增至体重的100%。
3.牵引时间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10~14次为一个疗程,持续4~6周。
4.牵引方式(1)持续牵引:多适用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关节紊乱或急性腰痛者。
(2)间歇性牵引5.注意事项◆经过5~6次的牵引,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应停止牵引治疗,重新评定患者或改换其他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机械牵引:采用医疗器械设备将颈椎进行牵拉,可以改善颈椎的生理状态和脊髓的血流灌注,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2. 手法牵引:通过手法按摩、掌揉、推拿等技术,对颈部进行牵拉,以达到舒筋活络、缓解颈椎病症状的治疗效果。
3. 自我牵引:指通过简单的肌肉拉伸或颈部放松锻炼,自我实现颈椎牵拉的治疗方式,常见的自我牵引就是仰卧时头部垫枕。
4. 水中牵引:将颈部放入水中,通过水的浮力和阻力实现颈部牵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舒缓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颈椎病牵引治疗时,应该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不可自行进行。
此外,牵拉的力度和持续时间也需要逐渐加强和延长,切勿过度用力或时间过长。
颈椎牵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颈椎牵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缓解肌肉紧张B. 矫正颈椎曲度C. 促进血液循环D. 以上都是2. 颈椎牵引治疗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 颈椎骨折B. 颈椎病急性期C. 颈椎不稳定D. 颈椎病慢性期3. 进行颈椎牵引时,正确的体位应该是:A. 仰卧位B. 俯卧位C. 侧卧位D. 随意体位4. 颈椎牵引的牵引力大小通常控制在:A. 5-10kgB. 10-15kgC. 15-20kgD. 20-25kg5. 颈椎牵引治疗的持续时间一般为:A. 5-10分钟B. 10-15分钟C. 15-20分钟D. 20-30分钟二、多选题6. 颈椎牵引治疗的适应症包括:A. 颈椎间盘突出B. 颈椎管狭窄C. 颈椎骨折D.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7. 颈椎牵引治疗的禁忌症包括:A. 颈椎严重畸形B. 颈椎感染C. 颈椎手术史D. 严重心脏病8. 颈椎牵引治疗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A. 保持呼吸顺畅B. 避免颈部过度扭曲C. 牵引力不宜过大D. 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三、判断题9. 颈椎牵引治疗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
()10. 颈椎牵引治疗适用于所有颈椎病患者。
()四、简答题11. 简述颈椎牵引治疗的基本原理。
五、案例分析题12. 患者,男性,45岁,因颈椎病导致颈部疼痛,医生建议进行颈椎牵引治疗。
请分析颈椎牵引治疗的可能效果及注意事项。
答案:一、1.D 2.D 3.A 4.B 5.C二、6. A, D 7. A, B, C 8. A, B, C, D三、9. × 10. ×四、颈椎牵引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牵引力作用于颈椎,使颈椎间隙增大,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五、颈椎牵引治疗可能缓解患者的颈部疼痛,改善颈椎功能。
注意事项包括:确保牵引力适宜,避免过大导致颈部损伤;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肌肉疲劳;治疗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牵引并咨询医生。
牵引固定法牵引固定法是一种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骨科疾病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外部装置,对患肢进行持续的牵拉和固定,使关节和骨骼得到合适的调整和修复。
本文将从定义、适应症、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定义牵引固定法是通过外界力的作用对患肢进行一定的牵拉力度,并通过不同的固定装置使患肢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从而达到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骨科疾病的目的。
它不仅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还可以防止骨折复发及脱位等并发症。
二、适应症1.骨折:对于手、脚、上肢等轻度骨折,可使用局部牵引装置固定;对于重度骨折,如髋部骨折、股骨骨折等,需要使用全身牵引装置。
2.关节脱位:对于下肢髋关节、肩关节等关节脱位,常常需要使用局部牵引装置进行治疗,有助于恢复正常的骨骼结构和关节功能。
3.脊柱疾病:牵引固定法也常用于治疗脊柱疾病,如骶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
三、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装置:选择合适的装置是牵引固定法治疗成功的关键。
对于不同的病患和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牵引装置,包括局部牵引和全身牵引等。
同时,一定要注意对装置的正确使用和调整,以确保对患者的牵拉力度和固定效果。
2.遵从医嘱:牵引固定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治疗方法,需要遵从医嘱,尤其是药物治疗和生活护理等方面。
否则,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在应用牵引固定法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一旦出现不适或者并发症,需要及时调整牵引力度和固定位置,或者更改治疗方案。
4.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更加注意对牵引力度和固定位置的把握,确保治疗安全和效果。
总的来说,牵引固定法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治疗方法,对于骨折、关节脱位等疾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牵引固定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实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骨科疾病的过程中,牵引固定法可以使用局部牵引和全身牵引等方式。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1、牵引的肢体应抬高,高于心脏位置。
2、下肢牵引的肢体应外展位。
3、牵引的砣不可随意去除,砣应高于地面10·15厘米,不可接触地面。
4、牵引针眼处,每天滴酒精两次,预防针眼处感染.5、被牵引的肢体应制动,避免大幅度活动,引起牵引针的移位。
6、牵引针的两端各有一密封瓶,是为了保护病人健侧肢体的皮肤不被划伤,和衣物被服不被刮破。
如瓶子脱落,请告知医护人员。
7、下肢牵引的病人,脚后跟部应加垫一软毛巾,以保护皮肤。
8、病人可利用床上拉手训练抬臀。
骨牵引术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骨牵引术是在患肢远端的特定部位,在无菌条件下,将骨圆针或牵引钳穿入骨骼内,系上牵引装置进行牵引的方法。
骨牵引为直接牵引,因牵引是直接作用骨骼,故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牵引力较大,而且阻力小,并可持久,是持续牵引最常用的方法。
(一)适应证多用于肌肉发达的成年人及需要较长时间或较大重量的牵引.如成人肌力较强大部位的骨折,尤其是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脱位等.它能有效地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同时也利于肢体检查,局部伤口的处理,近远端关节的功能锻炼。
另外,某些手术前的准备,如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关节挛缩畸形患者术前等。
5岁以下的儿童骨折,如需采用骨牵引,骨圆针的贯穿处应避开骨骼,以免影响骨的生长发育.(二)注意事项1。
牵引重量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肌肉发达情况、骨折部位、移位程度,结合X线检查来决定.一般股骨牵引重量相当于体重的1/7-1/10,胫骨、跟骨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上肢、颅骨的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
对骨折或脱位患者,牵引重量应一次加到适当最大量。
一旦复位后,即应将重量减至维持重量,牵引的最初几天,每日应测量肢体长度,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并随时调整牵引重量,以防过度牵引。
2.下肢牵引时,应抬高床脚,充分利用患者体重作反牵引,患者健肢抵住小木箱,可以加强牵引.3。
牵引疗法操作常规牵引疗法牵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某些肢体,腰部或颈部急性、慢性损伤,肌肉痉挛与挛缩、骨折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及畸形等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牵引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皮肤牵引、布托牵引和骨牵引种。
在康复中,主要应用布托牵引疗法,治疗颈椎及腰椎的损伤和病变。
一、颈椎牵引疗法【适应证】1.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对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及颈型更为有效。
2.无移位的颈椎骨折。
3.颈椎小关节半脱位、错位。
4.颈椎间盘突出、膨出。
5.颈肌纤维织炎。
6.落枕。
7.脊髓型颈椎病早期颈椎管矢状不小于12mm者。
【禁忌证】颈椎肿瘤、肺尖部肿瘤、恶液质、结核、严重的心脑血管病、颈椎滑移严重者、对牵引不能耐受者。
【操作程序】1.常用的是颌枕布带牵引。
2.可取卧位或坐位两种方法牵引。
(1)卧位:一般认为在卧位下牵引,机体全身肌肉容易放松,牵引效果较好,对年老、体弱及颈椎病椎动脉缺血型较合适应用,但卧位时配合应用其他治疗则有一定限制,且占场地面积较大。
1)患者取平卧位,头高脚低,将枕颌布带套人患者头部后枕及下颏部,床头置一牵引架,附有滑轮将布托系在牵引绳上,通过滑轮,系上所需重锤或沙袋进行牵引。
2)牵引重量一般以3~4kg开始,根据体质、颈肌发达程度逐步增加牵引重量,通常可达到体重的1/12~1/8。
①长时间持续牵引:牵引重量可略减轻,每牵引2h后可休息15min再继续牵引,一般在牵引2~3d后,症状开始缓解,继续牵引直至症状消失。
若需24h持续牵引者,则牵引重量以2kg为宜,并根据患者病情、反应随时调整。
②间断性牵引:重量可达5~15kg,以患者的耐受量而调整,每日1~2次,每次0.5~1h。
(2)坐位:在临床上,常用的是坐位颌枕布带牵引。
坐位牵引占地较小,但牵引时间过长,常可使患者不能耐受。
坐位位置有挪动时,易产生牵引重量不均匀及不稳定。
①牵引时,患者取端坐位,颈部套入颌枕布带,用绳穿过吊在头顶上支柱的滑轮,牵引重量一般由3~4kg开始,逐步增加至5~15kg。
牵引操作规范篇一:骨牵引的操作规范骨牵引的操作规范一、穿针原则1、术前征得患者同意,签手术知情同意书;2、熟悉穿针部位的血管神经走行。
原则是在重要结构的一侧穿针,以避免损伤这些重要的结果。
3、遵循无菌操作的技术进行皮肤准备。
4、麻醉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但要告知病人完全将骨膜阻滞是困难的,在操作中可能会有疼痛。
5、皮肤切口穿针前,应用小尖刀片预先做一小切口,再行穿针,针眼处每日以酒精消毒,可减少针道的感染。
6、尽量用手摇钻而不用动力钻,以避免高温高热造成骨坏死。
7、穿刺针最好位于干骺端避免损伤骺板,理想的穿刺针是只穿过皮肤、皮下和骨骼,避开肌肉和肌腱。
8、不要破坏骨折血肿以免人为将闭合骨折变为开放状态。
9、不要穿入关节否则会造成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
10、其它如在穿刺过程中针不要弯曲;要选择合适的牵引弓;牵引的力线要与骨折的纵轴一致;要注意牵引重量,不要过牵;随时给予X线检查。
二、常用部位骨牵引1、胫骨结节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在其平面下部,由外向内穿针。
2、跟骨外踝顶点下2㎝,再向后2㎝或内踝顶点下3㎝,由内向外穿针。
3、股骨下端髌骨上缘2㎝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
4、尺骨鹰嘴由鹰嘴尖端向远端⒈5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
5、指骨指骨远节基底远侧。
6、颅骨双侧外耳道经顶部的连线与两眉弓外缘向枕部划线的交点。
皮牵引一、牵引机制将胶布和皮肤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浅筋膜、深筋膜及肌间隔等传导到骨骼上。
二、牵引方法胶布宽度为肢体最细周径的一半,上端在骨折部位,下端超过肢体远端10㎝。
也有特制的泡沫塑料带牵引。
三、注意事项1、适用于儿童、老人或作为一种最初的、暂时的治疗手段;2、仔细检查牵引处皮肤,祛除污物;3、保护骨突起部位,避免胶布粘贴骨突起;4、最大牵引重量一般为5㎏,具体因人而异;5、抬高患肢,防止水肿;6、每天检查肢体长度,调整牵引力度。
五、常用皮牵引1、上肢皮牵引;2、下肢皮牵引。
使用气囊式颈椎牵引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使用气囊式颈椎牵引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 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家用制氧机采用的是先进的PSAL(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技术,它是基于吸引剂(沸石分子筛)对空气中氧、氮吸附能力的差异来实现氧、氮的分离。氮气吸附能力较强被吸附,而氧气不被吸附,这样可以在吸附总出口端获得较高浓度的氧气。 那些人群经常吸氧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1)白领女性。白领女性吸氧还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皮肤细胞代谢,消除疲劳,醒脑提神,保持旺盛的精力。 (2)中老年人。老年人吸氧能增强体能,延缓衰老。在感到体虚、疲劳或情绪激动、忧伤、出现胸闷、心悸、憋气、眩晕等发病征兆时吸氧,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中风等病症的病情。冠心病、肺心病病、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各种心脑血管慢性病患者吸富氧,可以迅速缓解供血不足和通气障碍引起的缺氧症状,防止病情急剧恶化,促进康复。 (3)孕产妇人群。孕妇吸氧可避免胎儿因缺氧造成的宫内窘迫以及因心力竭引起的早产。 (4)学生(中小学、大学学生)。学生吸氧可以有效地改善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大脑缺氧状况,使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反映灵敏,记忆力增强,摆脱用脑过度、精神紧张。 (5)脑力劳动者(商业人士、上班族、领导层、企业主)。脑力劳力者吸氧可迅速提高工作效率,缓解紧张情绪,纠正脑疲劳、安神利眠、避免导致大脑损伤和高血压、肾炎等继发器质性疾病。 (6)体力劳动者(野外作业者、运动员、出租司机、搬运工、矿工等)。体力劳动者吸氧可改善肌体缺氧状况,消除运动的疲劳,加快体力的恢复,提高运动成绩。 (7)其他人群。在城市里还可预防引发器质性病变,在高原上可迅速克服高山反应,防止各种高山病。 60、颈椎牵引器人人适用吗? 有些颈椎病患者,由于上班时间太忙,不能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治疗,看到有专门治疗颈椎病的牵引器广告后,就购买了仪器在家里自行进行颈椎牵引。殊不知这样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颈椎病有许多类型,有的适合做牵引,有的不适合做;有的适宜卧式牵引,有的适宜立式牵引;而支架式牵引则必须根据个人的生理曲度来决定,但牵引器广告中几乎都没有谈到这些问题。所以,颈椎牵引器并非人人适用,更不可随意使用或盲目滥用。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往往还有其他疾病,在这种情况下更要谨慎使用。如果确实需要使用此类仪器,应该首先到正规医院去咨询医生,根据自己病情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产品。 使用气囊式颈椎牵引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充气时应循序渐进,不要过猛,在做牵引治疗出现头晕等异常反应时,应徐徐放气,直到不应有的症状消失,再重新调整使用。 (2)治疗时尽量使颈部放松,慢慢加气压,以增强牵引效果;大力牵引前应做30分钟小牵引,牵引复位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大力牵引结束时应缓慢放气。 (3)切勿刺激或压迫颈动脉窦,其体表位置在甲状软骨两侧上缘下部,即颈4水平。 (4)如颈部细、多层气室内径大,使用时将多层气室尽量后移,下颌骨放在绒垫上即可。 (5)使用时不可用力撕扯,以免粘接处漏气。 (6)严禁超牵引行程使用。
颈椎牵引疗法常规一、适应症颈部肌肉疼痛导致的痉挛,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间盘突(膨)出、颈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椎间关节囊炎,颈椎失稳症和寰枢椎半脱位等。
禁忌症颈椎级邻近组织的囊肿、结核或血管损害性疾病、骨髓炎或椎间盘炎、严重的颈椎失稳或椎体骨折、脊髓压迫症、突出的椎间盘破碎、急性损伤或炎症在首次治疗后症状加重,严重的骨质疏松、颈椎病术后、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二、操作程序1.向患者讲明牵引要领、感觉、注意事项。
2.牵引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坐位或仰卧位。
3.颈椎的角度:通常在中立位到30度颈屈位范围内,上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小些,下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大些。
4.应用模式:可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
间歇牵引可使患者更为舒适。
5.牵引力量:牵引力量的范围。
以患者体重的7%为牵引首次力量,适应后逐渐增加,常用牵引力量范围在6-15kg。
6.治疗时间:15-20分钟最适合。
7.频率和疗程:一般每曰一次或每周3-5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为3-6周,两疗程间隔3-7天。
8.牵引同时,配合按摩、热疗、药物导入疗法,提高疗效。
三、治疗前1.明确牵引首次重量。
2.根据处方选择患者舒适、放松体位、坐位或仰卧位等。
3.根据处方确定患者颈部屈曲角度。
4.牵引带加衬,使患者更加舒适,且使牵引力量作用于患者后枕部,而非下颌部。
5.牵引带挂于牵引弓上。
治疗中1.设定控制参数:包括牵引力量、时间、方式、间歇牵引时的牵引、间歇时间及其比例。
2.治疗调整:每次牵引后,可根据患者牵引后的症状、体症的改变,相应调整牵引体位、角度、力量、时间。
治疗后1.牵引绳完全放松,所有参数回零后关机,卸下牵引带。
2.询问患者牵引效果及可能的不适,记录本次牵引参数,以作为下一次治疗的根据。
四、注意事项患者须知1.牵引前应取下耳机、助嘶器、眼镜等影响治疗的物品.2.牵引中应尽可能使颈部及全身放松。
3.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处理。
一、实验背景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颈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晕、手指麻木等,严重者可导致瘫痪。
颈椎病牵引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牵引使颈椎恢复正常生理曲度,缓解颈椎疼痛,改善症状。
本实验旨在探讨颈椎病牵引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颈椎病牵引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探讨颈椎病牵引治疗的疗效;3. 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6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
患者均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且无手术禁忌症。
2. 实验分组: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实验组采用颈椎病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3. 实验方法:(1)实验组:采用颈椎病牵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牵引角度:根据患者颈椎曲度及病变部位确定牵引角度,一般上颈段牵引角度为0-10°,下颈段牵引角度为15-30°;②牵引重量:根据患者体重及颈椎曲度确定牵引重量,一般自身体重的10%-20%;③牵引时间:每次牵引时间为20-30分钟,每天1次,10-15天为一疗程;④注意事项:牵引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舒适体位,避免过度劳累。
(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按摩等。
4. 观察指标:(1)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疼痛、僵硬、头晕、手指麻木等症状的改善情况;(2)颈椎曲度变化:通过颈椎X光片观察治疗前后颈椎曲度的变化;(3)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1. 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组治疗后的颈部疼痛、僵硬、头晕、手指麻木等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症状改善情况显著(P<0.05)。
2. 颈椎曲度变化:实验组治疗后的颈椎曲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颈椎曲度改善情况显著(P<0.05)。
一.颈椎牵引机产生的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交通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自行车被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动车,汽车,公交所代替,以前满大街,商店的购物被现在的网购占去了大半壁江山,越来越多的办公室一族会整天的围在电脑旁,伙拼,抢购商品,经常会听到有人喊脖子疼,其实这就是颈椎在向我们发出信号,要注意颈椎的保护,也是颈椎病早期的症状。
现在很多疾病都是由于颈椎病而引发的更主要的后果:1、中风:中风病人有90%以上都有颈椎病,很多人中风后仍不清楚这一原因。
2、失眠、神经衰弱:经临床观察在这类病症的人中,有70%的人由颈椎病引发。
3、突然发作的眩晕:主要是椎动脉压迫所致,突然晕倒往往会带来严重后果。
4、记忆力严重下降:为椎动脉受颈椎压迫引起,严重会续发脑梗甚至脑出血。
5、颈部僵硬不能转动:颈椎病因椎体退变,韧带钙化会导致颈部活动受限。
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椎前缘骨质压迫食管后壁或刺激周围软组织反应引起。
7、上肢疼痛无力:由椎间压迫神经根引起,可同时影响躯体两侧,发展较快。
8、高位截瘫:颈椎骨质增生,骨刺压迫颈部神经根和脊髓,导致发病瘫痪。
9、耳聋耳鸣:刺激或压迫颈椎旁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引起,往往伴随视物模糊等。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而牵引是非手术治疗中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
有效的牵引能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稳定、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取、解除椎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松懈黏连的关节囊、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节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
患者到医院做牵引疗程当然很好,但来往医院的不方便,致使每日的牵引疗程难以坚持下来,导致容易复发、且费用大,造成患者庞大的压力及负担。
翔宇公司生产的颈椎牵引器,在保证物理治疗的前提下,采用了已获得多项专利的拉力秤,提供给患者多重的安全警示与防护,且收纳方便、携带轻松、可随时使用,无需产生额外成本,是真正便捷、经济、实用的牵引产品,不仅适合了家庭的需要,更满足了商务人士的要求,使得在办公区域或出差在外都能持续进行牵引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