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动现象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名称:似动现象实验日期:12年11月7日

指导老师:刘洋学生姓名:陈润琪班级:心理11-3 学号:110724311

1、摘要:

本实验以了解似动现象产生的时间和空间条件。此次被试为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系11级72名学生,以小组为研究对象,研究在12种时距和3种空距条件下产生似动现象的情况。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呈现的光点强度下,先后呈现的两亮点产生似动现象的最优空距为2cm,最优时距为5ms和15ms。

2、关键词:

似动现象感觉阈限时空举例

3、前言:

似动现象

英文名称:EVISION

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静止刺激物,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先后呈现。观察者会产生刺激物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现象。

简介:

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静止刺激物,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先后呈现。观察者会产生刺激物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现象。

似动是由于先后呈现的刺激作用于感受野使机体产生了与真实运动相似的生理刺激。第一个刺激停止后,它所引起的神经兴奋还会持续一个短暂的时间,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内如果出现第二个刺激,它所引起的神经兴奋就会与第一个刺激所引起的暂时持续的兴奋相连,所以感觉上第一个刺激就移动到第二个刺激的地方。

德国心理学家M.韦特默,于1912年最早研究似动现象。电影、电视的摄制和放映就是利用了似动现象的原理。

方法与程序:

在黑色背景上相继呈现两个红色小圆点(直径0.5cm)。两个小圆点可在不同的时距和空距条件下呈现。在每种空距的条件下按照,5ms、10ms、20ms、60ms、100ms、150ms、200ms、250ms、300ms、350ms、400ms、500ms这12个时距的升序和降序做24次判断。在每种时、空距条件下,演示1次从左到右的相继呈现:

刺激1 →时距→刺激2

60ms 5~500ms 60ms

空间距离的实验顺序按拉丁方的方法进行排列,将被试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按三种不同的顺序进行实验,图示如下:

顺序

12 3

甲258

乙58 2

丙82 5

在每个空距条件下,时距从5ms开始,依次增加到500ms,每个时距做一次判断,让被试判断两个刺激是同时出现、先后出现、还是一个刺激从一点向另一点移动;然后再从500ms开始,逐渐减少时距到

5ms,同样每个时距做一次判断。每个被试对每个空距判断24次,三个空距共判断72次。

4、方法:

4.1研究对象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11级学生

4.2具体方法

4.2.1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自变量:感觉阈限、时距、空距

因变量:实验结果

控制变量:准备时间、刺激呈现时间、刺激间隔时间、任务间隔时间

4.2.2步骤

1、被试打开psykey测评系统,阅读实验指南,了解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2、被试开始测定。

3、完成72次判断后,实验结束。

4.2.3试验材料

Psykey测评系统上的“似动现象”程序,准备时间(毫秒)=1000 刺激呈现时间(毫秒)=60 刺激间隔时间(毫秒)=800 任务间隔时间(毫秒)=2000

5、结果:

5.1个人数据

5.1.1结果分数

测验耗时:209秒

组号对应的名称=1

5.1.2详细反应图

取小组两位被试的反应数据

任务顺序: 2CM 5CM 8CM

空距时距(ms)

5102060100150200250300350400500

2CM升序动动动动先后动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

2CM降序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

5CM升序动动动动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

5CM降序动动动动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

8CM升序动动动动动动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

8CM降序动动动动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

任务顺序: 5CM 8CM 2CM

空距时距(ms)

5102060100150200250300350400500

2CM升序动动动动动动动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

2CM降序动动动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

5CM升序动动动动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

5CM降序动动动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

8CM升序动同时动动动动动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

8CM降序动动动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

5.1.3各种时空距离下三种反应的次数百分比

各种时空距离下三种反应的次数百分比

时距(ms) 5 10 20 6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500

距(cm) 2

同时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似动75 75 75 50 25 50 25 0 0 0 0 0 先后25 25 25 50 75 50 75 100 100 100 100 100

5

同时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似动100 100 100 75 0 0 0 0 0 0 0 0 先后0 0 0 2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8

同时0 25 0 0 0 0 0 0 0 0 0 0 似动100 75 100 75 50 50 25 0 0 0 0 0 先后0 0 0 25 50 50 75 100 100 100 100 100

5.1.4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个时空距离此案的似动阈限值(从“同时”到“动”为下限,从“动”到“先后”为上限)如下表:

各种时空距离下观察亮点的似动阈限值

空距(cm)上限下限(上限-下限)(ms)

2 250 5 245

5 100 5 95

8 250 5 245

5.1.5根据收集所得的数据,以时距为横坐标,似动次数的百分数,3

种空距为参量,作图如下:

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在此两个亮点产生似动的最优空距为2cm,最优时距为5ms和15ms。空距一定时,时距与5-15ms差异越大时,产生似动次数越少;时距一定时,空距越大似动现象越难产生。当刺激的强度、形状一定的情况下,当缩短时距时,只有减小空距才能产生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