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80.34 KB
- 文档页数:2
1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心身医学三科,广东佛山 5280002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内二科,广东佛山 5280003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服务管理科,广东佛山 5280004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总务科,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目的分析在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4例纳入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如研究对象实施分组。
其中有27例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常规组,另外27例患者中采用了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作为人文组。
对两组患者的病情疗效实施分析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前,精神病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社会功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状态均不太理想;在接受院内护理之后,人文组患者的BPRS(精神病病情评价量表)、SDSS(社会功能缺陷评价量表)评分均有大幅改善,效果比常规组明显更优(P<0.05)。
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以让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获得更好的控制,让其拥有更好的社会功能,能够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人文关怀;护理效果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患中比较严重的一类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个性改变,出现思维障碍(被害妄想、非血统妄想、关系妄想等)、情感障碍(情感淡漠、不协调性兴奋等)、感知觉障碍(幻听最为常见)等,且不同患者、同一患者的不同病期的表现都会有很大差异。
这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难度比较大,治疗后复发风险高。
要想使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病情得到更有效的控制,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本研究观察了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具体效果,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选择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54例,均于2023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
其中男患者人数为30例,女患者共有24例,年龄32-74岁,平均(47.93±6.88)岁;病程1-6年,平均(2.90±1.13)年。
人文护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针对精神科患者,采取人文护理理念,就人文护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方法: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选取100例精神科患者,按照随机均等分组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文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护理前两组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人性化护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表现良好,在降低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改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态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工作;基础护理;人文护理理念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无法充分认识到患者的主体地位,护理工作水平较低。
当前形势下,公众的就医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人文关怀理念受到了高度关注。
因此,相关人员应重视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为护理人员改进后续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的精神科患者人数为100例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本院就诊的10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组中,男:女=26:24,对照组中,男:女=27:23,对照组中年龄段24-78岁,平均年龄51.7±3.6岁,观察组中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1.8±3.4岁。
研究人员在确定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时应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本次实验的内容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
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次实验的开展。
两组精神科患者基础资料可以用于比较,组间数据不存在较大的差距,(P>0.05)。
1.2方法在基础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常规护理手段,通过知识宣讲、饮食管理、生活管理等方式保证治疗的效果。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女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与体会近年来,全球的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在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女性精神病患者特别是在发病率和症状上表现出特殊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她们的问题,促进病人康复并预防复发变得尤为重要。
在精神病护理领域,人文关怀已被广泛认可,护理者通过不断地培养感情和运用技术增进女病人的自我意识来建立信任、有效地管理病患的心理和行为症状、激励潜能,解决病人的自我认同和存在感问题,构建情感安全的环境。
本文将通过描述实践的实际过程以及护士从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来阐述人文关怀在精神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精神病护士在提供人文关怀时,应当从建立沟通关系开始,及时关注女病人,建立良性互动,增强病人对护理员的信任感,培养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协助病人面对及解决精神病护理过程中的挑战,使病人对自己有肯定感和正确的认知,从而改变原有的自卑和被动的态度,激励其自信,努力解决自身问题,提高康复概率。
另外,护士还可以通过举办专业的健康教育课程,提高病人的健康意识,帮助她们促进自我探索,减少抑郁,宣泄情绪;让病人以其所学的心理自助技能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问题。
除此之外,护士还可以通过科学的护理技术提供女病人多方面的支持,采用舒适性护理技术,补充病人心理需求,满足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缓解抑郁情绪,提高精神病护理的综合效果。
科学的护理能够更好地帮助病人恢复健康,避免病情恶化,使病人获得身心改善。
此外,当女病人出现行为障碍时,护士还可以运用专业的行为治疗技术,帮助病人分析情绪,建立信任,理解病人的需求,改变病人病发原因,提高承受能力,让病人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释放压力。
对于护理者而言,在人文关怀的实践中,其本身的情感也可能受到影响,护士可以通过专业的培训,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品质。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人文关怀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精神病护士应当以个性化的关怀对待每一个女病人,分析病人的特点,运用多方面的护理技术,积极参与病人康复活动,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培养病人自我认识能力,减少可能带来的精神危害,最终达到使病人康复,实现个性化护理的目标。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运用人文关怀,又称人性关怀、关怀护理、关爱[1]。
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顾[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日显重要。
在精神科护理中,由于精神病人病情的特殊性,大脑功能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有些可伴有生理功能障碍,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笔者通过以人文关怀理念为指导,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提高,患者的外显行为(主动服药、遵守院规、主动配合治疗及检查、良好的卫生习惯、克制不良行为、安心住院)和内显行为(情绪稳定、关系和谐、人格统一、适应环境)表现良好。
现将我科实施人文关怀的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我科共收治精神病患者430人,其中精神分裂症318例,分裂样精神病48例,情感性精神病37例,器质性精神病12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例,焦虑症4例,精神发育迟滞4例,其他4例,符合CCMD-3-R诊断标准。
2 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2.1入院初期的人文关怀患者入院初期,患者处于症状高峰期,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全,常表现为敌对、反抗、不合作、紧张、害怕、焦虑、抑郁等心理。
这一阶段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的语言安慰和劝说,根据病情,采取与患者或家属进行入院宣教,介绍住院环境、分管医生、护士、护士长及各种住院制度(安全制度、物品管理制度、保护性约束制度等),帮助尽快适应病区环境。
在接触患者前要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家庭、婚姻、学习、经济情况、职业及兴趣爱好等,注意接触的技巧及语言的艺术,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满足合理要求。
同时落实好患者的基础护理,主要包括安全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口腔和皮肤的护理、排泄护理、衣着卫生及日常仪态的护理)、饮食护理、睡眠护理、探视护理等。
2.2恢复期的人文关怀经过治疗,患者病情恢复,这一阶段,护士应深入患者,用关切的语言询问患者的感受,给患者恰当的称呼,要从细微处让患者感到护士的端庄、热情、认真、和蔼与博学,使患者认识到为他服务的护士有高尚的品格和精深的知识,从而相信、服从护士的管理与服务。
人文关怀+常规护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评估人文关怀加常规护理干预对策开展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价值。
方法:对2018年02月--2019年11月本医院治疗的64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数据具体调查,所使用分组方式依据随机抽签方法,各个组别入组人数32例,实验组实行人文关怀加常规护理干预对策,参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策,计算用药治疗依从统计数、用药治疗满意统计数。
结果:实验组用药治疗依从统计数比较参比组计算数值结果提升(P<0.05);实验组用药治疗满意统计数比较参比组计算数值结果提升(P<0.05)。
结论: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中选取人文关怀加常规护理干预对策显示良好护理服务效果。
【关键词】人文关怀;常规护理;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为临床多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主要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药物治疗,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药物治疗,部分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用药治疗依从性不佳,影响其用药效果[1]。
因此,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增加对应护理干预对策存在重要价值[2]。
下面将2018年02月--2019年11月本医院治疗的64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用作具体分析指标资料,对人文关怀加常规护理干预对策实施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意义予以总结。
1. 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将2018年02月--2019年11月本医院治疗的64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样本数据研究内容,所采取分组方式参考随机抽签方法,各个组别纳入人数32例。
参比组:周岁(45.86±4.87)岁;实验组:周岁(45.72±4.56)岁。
针对各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应数据资料内容实施评比,项目调查资料差距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1.2.1 参比组选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策讲解医院环境、制度、医护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密切关注患者病情改变,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等。
人文关怀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摘要】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特别的护理关怀。
人文关怀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增进患者与护理者之间的信任与沟通,减少患者的挫折感和孤独感,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人文关怀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人文关怀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病情,提高护理效果,促进康复和治疗进程。
结合心理关怀和专业护理,人文关怀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了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护理体验,为他们带来更多温暖和关怀,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关键词】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人文关怀、生活质量、信任、沟通、挫折感、孤独感、治疗依从性、情绪波动、行为异常、价值。
1. 引言1.1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重要性老年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
这类患者由于病情复杂,需要专业的护理和关怀。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自理能力下降等问题,需要护理者提供日常生活起居照料和心理支持。
护理者的关怀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提升生活质量。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感到沟通困难和社交隔离,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挫折感。
护理者的关怀与倾听可以建立起患者与护理者之间的信任和沟通,帮助患者缓解孤独和挫折感。
人文关怀还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让患者更加积极配合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重要性在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进患者与护理者之间的信任与沟通,减少患者的挫折感和孤独感,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缓解患者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
人文关怀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1.2 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作用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情感需求和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感受到关怀和尊重。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精神科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应用人为关怀。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满意度和IPROS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精神科护理应用人文关怀,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IPROS评分都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人文关怀;精神科护理;应用效果人文关怀实质上是人性化护理服务,执行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对患者的人格与尊严、权力与需求、生命与健康给予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照顾,重视患者心理和精神上的舒适感受[1]。
因此,可将人为关怀应用在精神科护理中,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
本文将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为关怀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2例神经科患者有45例男性,37例女性,年龄均在22岁~63岁之间,平均(40.07±3.54)岁;病程0.5年~14年,平均(3.18±1.92)年;所患疾病为精神分裂症、焦虑、抑郁以及情感障碍等。
1.2方法对照组:护理人员工作的内容包括监测患者病情、监督和指导患者用药、维护好环境、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加强日常生活护理等。
观察组: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作为基础,合理应用人为关怀。
首先,精神科内部营造人文氛围,尊重和关心患者,将患者的需求和利益作为中心,并且维护好患者的隐私;相关的服务设施也要提高人性化,尽量使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积极且热情的接待,介绍院内食堂、附近超市以及科室内的饮水处等,帮助患者和家属尽快熟悉环境,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其次,组织丰富的活动,避免患者长时间独处导致心理封闭更为严重,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逐渐敞开心扉,促进病情康复,并且乐于与人交流、积极参加活动。
精神科护理中人文关怀应用精神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摘要】为了提高精神科护士在精神科各项护理工作中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强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人文关怀的应用,深入人文关怀的理念,对患者更加体贴温暖的照顾,尊重理解患者的感受和想法,努力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性,全面提高精神科中的服务态度。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文关怀;依从性从医学里分支出来的护理学是体现了无私和母性的人文关怀的学科,它符合不断进步的社会对医学护理的要求,特别是人文关怀在其中越来越显得重要,是在护理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深化的服务理念。
而面对特殊患者的精神科护理,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更要求在护理当中强化人文关怀的应用,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灌输到医务护理工作人员当中,使得精神科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不断上升,对医疗服务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1精神科护理工作各方面的人文关怀1.1接待入院的护理精神病人一开始进入医院都会很紧张,没有安全感,产生焦虑的情绪,认为自己是被社会抛弃的人,为别人所看不起。
这要求作为患者第一接触人的护士在接待这些患者时热情大方,面带微笑,真诚地迎接患者,对患者的态度和蔼可亲,拉近与患者距离,打消患者对医院的恐惧心理,特别要建立平等的关系,使得患者信任护士,信任医务人员,信任医院,创造一个使患者有安全感的环境,建立一个和谐的人文关怀氛围,在环境的布置上要布置温馨,将患者的居住环境布置得舒适,房间采光好,床单干净整洁,配套齐备的生活用品,合理适量的放置壁画与鲜花等装饰物品。
从而能使得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因为患者是特殊的,所以要求医务人员要有耐心,要尊重和理解患者的意见,维护患者的权益,切实搞好医患关系,避免将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拉向敌对。
在各方面营造出一个健康的人文关怀环境,使得精神病患者在生活和接受治疗中过得舒适和愉快。
1.2在对患者的宣传中体现出人文关怀面对患有精神疾病的精神患者,他们一般不善于表达自己或干脆不表达自己,对情感和思维不能正常运行,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这就要求护理医务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要仔细细心地分析,从病人的举动和表情等进行观察了解,给予及时的帮助,在对患者的制度宣传中和实施管理护理工作中时刻体现人文关怀,针对不同的患者特点耐心讲解解释和介绍各项制度规定,并且要尊重患者,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对各类宣传要讲清道理,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对方,让患者知道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他们的康复而制定的,还可以为患者举例,将那些表现好,康复速度快的患者宣传给其他病人,使得患者能更加地配合治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逐渐使得患者能接受自己的角色,服从医院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