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肺部感染性疾病之社区获得性肺炎参赛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15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案课程名称内科学院部系临床一系教研室内科教研室教师姓名淦鑫职称副教授授课时间2017年2月14日至2017年2月15日南昌大学医学院教务办说明一、教案基本内容1、首页:包括课程名称、授课题目、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媒体与教具。
2、续页:包括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时间安排,即教学详细内容、讲述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图表、媒体和教具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各讲述部分的具体时间安排等。
3、尾页:包括课堂设问、教学小结、复习思考题与作业题、教研室(科室)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
二、教案书写要求1、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
2、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3、突出重点,明确难点。
4、图表规范、简洁。
5、书写工整,层次清楚,项目齐全,详略得当。
第 1 页总 3 页(首页)第 2 页总3 页(续页)第 3 页总 3 页(尾页)南昌大学医学院讲稿第一节肺炎概述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原学: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等。
2.感染途径:①空气吸入;②血行播散;③临近部位感染蔓延;④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
3.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缺陷、劳累、淋雨、受凉等。
二、分类1.解剖分类:①大叶性肺炎;②小叶性肺炎;③间质性肺炎。
2.病因分类(1)感染性肺炎:①细菌性肺炎:最常见;②病毒性肺炎;③支原体肺炎;④真菌性肺炎;⑤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
(2)物理性肺炎。
(3)化学性肺炎。
(4)过敏性肺炎。
3.患病环境分类(1)社区获得性肺炎。
(2)医院获得性肺炎。
三、临床表现1.症状:决定于病原体和宿主状态,常表现为咳嗽咳痰,伴或不伴胸痛。
2.体征:早期体征不明显,典型的体征表现为肺实变。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确定肺炎诊断:②肺炎与上、下呼吸道感染的鉴别;②肺炎与其他肺病鉴别。
如肺结核、肺癌、急性肺脓肿、肺血栓栓塞症及非感染性肺部浸润。
2.评估严重程度;3.确定病原体:常用方法包括:①痰涂片或痰培养;②经纤支镜或人工气道吸引;③防污染样本毛刷;④支气管肺泡灌洗;⑤经皮细针抽吸;⑥血或胸腔积液培养。
肺炎教案模板教案:肺部感染性疾病授课时间:2学时,大课型授课教师:___,主治医师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肺炎的分类和诊断程序;重点掌握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了解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1.概述及病因:5分钟简要讲解肺炎的病因,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等,并介绍感染途径和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影响。
2.分类:15分钟介绍肺炎的解剖分类和病因分类,包括感染性肺炎、物理性肺炎、化学性肺炎和过敏性肺炎等。
3.诊断与鉴别诊断:20分钟讲解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程序,包括确定肺炎诊断、评估严重程度和确定病原体等。
4.细菌性肺炎:20分钟重点讲解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15分钟介绍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6.总结:5分钟教学方法:讲解配合启发性提问,举出临床病例加以说明。
教学重点: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教学难点:肺炎的治疗。
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
教案续页:肺炎概述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原学: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等。
2.感染途径:包括空气吸入、血行播散、临近部位感染蔓延和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
3.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缺陷、劳累、淋雨、受凉等。
二、分类1.解剖分类:包括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2.病因分类:感染性肺炎:包括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和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物理性肺炎;化学性肺炎;过敏性肺炎。
3.患病环境分类: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
三、临床表现1.症状:常表现为咳嗽、咳痰,伴或不伴胸痛。
2.体征:早期体征不明显,典型的体征表现为肺实变。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确定肺炎诊断,包括肺炎与上、下呼吸道感染的鉴别和肺炎与其他肺病鉴别,如肺结核、肺癌、急性肺脓肿、肺血栓栓塞症及非感染性肺部浸润。
2.评估严重程度。
3.确定病原体,常用方法包括痰涂片或痰培养、经纤支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防污染样本毛刷、支气管肺泡灌洗、经皮细针抽吸、血或胸腔积液培养。
肺部感染性疾病讲课教案设计标题:肺部感染性疾病讲课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定义、常见类型及致病菌。
2. 熟悉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掌握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1.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类型和致病菌。
2.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教学难点:1. 对不同类型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进行区分和识别。
2. 分析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3. 理解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的关联性。
教学准备:1. 讲义:包括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定义、常见类型及其致病菌,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内容。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模拟病例:通过图片或病例分析,增加实际案例的讨论。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 (5分钟)- 向学生解释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性,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步骤二:知识介绍 (15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讲义上的内容,介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定义、常见类型及其致病菌。
-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疾病的特点和严重性,并讨论其影响。
- 提醒学生对于不同类型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步骤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15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讲义上的内容,介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常见的预防措施。
- 与学生一起讨论常见的传播途径,并帮助学生分析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预防策略,如手卫生、健康饮食和呼吸道卫生。
步骤四: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0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讲义上的内容,介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常见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 分析不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差异,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与诊断和治疗的关联性。
- 引导学生了解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休息等。
肺部感染性疾病讲课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肺部感染性疾病讲课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理解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
2. 了解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结核病等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3. 掌握预防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措施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视频或图片资料,展示不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3. 课堂练习题和讨论题。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发学生对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认知,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该主题。
知识讲授:1.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
2. 展示不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和诊断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特点。
3. 介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生活习惯的调整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等。
实践演练:1. 分发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了解和相关经验。
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性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主动了解和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2. 是否能够清晰地传达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3. 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实践演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4. 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他们对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深入理解?5. 是否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和有效的评价,以及提供反馈和指导?以上是一个简单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讲课教案及反思,你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第八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参赛选手教案
课程:内科学
肺部感染性疾病之社区获得性肺炎
院校:广东药科大学
院系:临床医学院
授课教师:万XX
职称:讲师/主治医师
授课对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一、教学基本情况
二.具体教学安排
概念介了解流行病学的相关概念与知识,并对引起流行病的病因进行简要说明
了解肺炎的分类与病1、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1.1.气管隆突以下的呼吸道无菌
1.2.是否发生肺炎取决于:病原体和宿主因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病途径:空气吸入、血行播散、邻近感染部位蔓延、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
1.3.医院获得性肺炎患病途径:前述、误吸胃肠道的定植菌、通过人工气道吸入环境中的致病菌
病例导入患者基本信息:贾XX,男,51岁。
主诉:主因“发热3天,咳嗽、咳痰1天”于2018-07-30入院
现病史:患者3天前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38.5℃,伴肌肉酸
痛,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无胸痛、胸闷,自服藿香
正气水2日无好转;1天前出现咳嗽、咳少量黄白粘痰,仍发
热,Tmax39.5℃,于外院查血常规WBC12.49×109/L,N78.2%,
L12.19%,胸片示“左肺中野斑片影”,考虑”肺炎”予头孢曲
松2g once抗感染及退热治疗,体温最低降至38.3℃,后体温再
次升高至39℃,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
通近真实病
例的PPT演示
导入,启发
学生的思
考,为下一
步的诊断与
治疗做好铺
垫
1分钟
熟悉肺炎的分类肺炎按发生场所,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医院获得性肺炎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
通过PPT演示,
按肺炎的发生
场所同,可分
成两种类型,
同时对社区获
得性肺炎作重
点阐述。
1 分钟
了解肺炎的病理变化对肺炎的解剖分类进行阐述,介绍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与间
质性肺炎的病理与异同,并通过X光片的图片展视,让学生直观
了解不同肺炎的解剖分类。
采用PPT演示的方
式,并插入实际
的X光图片,让学
生更为直观了解
不同解剖分类的
肺炎。
9分钟
通过PPT演示的方式,通过文字与图片结合,让学生对不同肺炎的诊断进行了解并掌握,结合X光片的展视,让学生可以直观认识不同肺炎的临床诊断方式。
采用
式,并对
重点的讲解,借助
点部位进行说明
熟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断1.非医院发病
2.临床表现
a、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
出现脓痰,伴或不伴胸痛/呼吸困难/咯血。
b、发热。
c、肺实变体征和(或)湿罗音。
d、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
移。
3.影像学: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
胸腔积液。
通过PPT演示的
方式,并结合病
例进行说明,从
病例中对临床诊
断与学生进行互
动,加深学生的
印象
4分钟
提问:通过那几方面可以诊断患者为社区获得性肺炎?
掌握肺炎的评估方式通过病例说明与分类表,对肺炎的评估方式进行讲
解,并重点对评估中用到的CURB-65评分系统与肺炎严
重度指数 (PSI)评分系统进行结合病例的说明,在相
章节将通过现场白板的方式,通过病例,让学生对
CURB-65评分系统与肺炎严重度指数 (PSI)评分系统进
行评分与运用。
PPT演示结合
白板,现场
对不同的评
分系统进行
运用,引导
学生熟悉掌
握两种不同
的评分系
统。
4分钟
掌握肺炎的治疗方案出示不同肺炎的病史、症状与体征的异同说明,引导
学生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治疗方案的确定,并结合
病例进行说明,从而让学生更为深刻理解并现场模拟
治疗方案的制定
PPT演示结合
白板,并让
学生模拟制
定治疗方
案。
5 分钟
作业总结通过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学习,结合当下新冠肺炎的
现状与治疗方案,让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搜集新状肺炎
的治疗进展
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