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中学七年级语文上第一阶段检测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

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中学七年级语文上第一阶段检测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

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中学七年级语文上第一阶段检测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
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中学七年级语文上第一阶段检测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

新登镇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一阶段检测卷 (问卷)

(本卷满分120分,含书写分3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注意答题时间为120分钟,注意审题及答题规范;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卷上。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树杈.(chà)脸颊.(xiá)意见分歧.(qí)

B.逮.捕(dài)寒颤.(zhàn)絮絮叨.叨(dāo)

C.憔悴.(cuì)匿.笑(nì)侍弄.花草(nòng)

D.霎.时(chà)攥.着(zuàn)尊君在否.(fǒu)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焦燥捶打覆盖翻来复去 B.决别慷概遮蔽暴怒无常

C.荫蔽并蒂心绪形影不离 D.委曲挨揍严厉不可抗据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而又和谐相处。

B.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

C.他沿着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水波粼粼

....,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D.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

....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B.继《狂人日记》后,鲁迅陆续发表了《孔乙己》《药》……等小说。

C.在富阳东吴公园献血点,三名三、四十岁的民警分别献出了200毫升的鲜血。

D.“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可以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5.下列文学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故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作者都是唐朝著名诗人。

B.泰戈尔是泰国著名诗人、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

C.冰心是现代散文家,我们本学期学习了她的散文诗《荷叶母亲》。

D.《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的笔记体作品影响很大。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友人惭,下车引.之

7.写出下列名句(只选做三小题,注意序号)。(3分)

(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开轩面场圃,▲;待到重阳日,▲。(孟浩然《过故人庄》)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李白通过▲,▲这两句诗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的朋友。

8.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记者获悉,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由市食安办统一部署,结合全省“强网清源”专项行动,富阳今年继续推进企业自检、监督抽检和评价检测“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继续统一检测计划,统一信息报告和发布,统一经费保障,以市政府名义发布了2013年度食品品种抽样检测综合评价计划。食品检测覆盖面已扩大至80%以上。

截至今年9月底,食品定量检测食品样本达到1531个批次,食品定性检测7.2万个以上批次,综合检测合格率达到98.7%以上,并通过报纸、网站等形式公布。预计到年底,全市将完成食品检测覆盖面100%,全年完成食品定量检测2000批次、食品定性检测10万批次以上。所有这些,目的只有一个:让广大市民吃得更放心。

9.仿照例句,你可以选择“云、雨、雷、电、大海等”中任意一词接写一句话。(3分)

例:风在呼啸→风在天空中呼啸→我听到风发疯似地在天空中不停地呼啸。

▲→▲→▲。

10.名著阅读内容填空。(3分)

(1)在《繁星》《春水》中,冰心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同时,冰心还将母爱、▲、▲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

(2)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抒情散文▲,这是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在此文中,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试题(一)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试题 (一) (本卷满分120分) Ⅰ.听力部分(25分) 一、听对话,回答问题(共5小题,计10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5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is the boy’s ruler? A. On the box. B. Under the box. C. In the box 2. Does Sally like salad? A. Yes, she does. B. No, she doesn’t. C. We don’t know. 3. What’s the girl’s first name? A. Mary. B. Sandy. C. Kelly. 4. Why does Linda like math? A. Because it’s great. B. Because it’s difficult. C.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5. How much are the two bags? A. Ten yuan. B. Fifteen yuan. C. Twenty-five yuan. 二、听长对话,回答问题(共5小题,计10分)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7两个小题,现在你有1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两个小题。对话连读两遍。 6. What’s Mary’s favorite subject? A. Science. B. English. C. Math. 7. When does Rick do his homework? A. After school. B. After sports. C. After dinner.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10三个小题。现在你有15秒钟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对话连读两遍。 8. What does Tom play? A. Soccer. B. The drums. C. Ping-pong. 9. Where does Tom play? A. At school. B. In a classroom. C. In his bedroom. 10. When does Tom have breakfast? A. At five o’clock. B. At six o’clock.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全部教案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二、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三、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是有些难解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导入: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 的情况? 二、题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 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查预习。 1、给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 确凿záo,菜畦qí,桑椹shèn,轻捷,油蛉líng,斑蝥máo,缠络chán,攒cuán,珊瑚shānhú高枕而卧,豁huō,敛liǎn,脑髓suǐ,陌生mò。鉴赏,人迹罕至hǎn,觅食mì,竹筛shāi,秕谷bǐ,系jì,传授shòu,书塾shú, 四、整体把握 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五、细读课文 问: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 离儿童实际的私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完结篇)

第一单元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3.雨的四季刘湛秋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初中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说课设计 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 李彬

一、说课程标准与单元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欣赏文学作品能复述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单元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阅读小说,能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进而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 ②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 ②通过诵读、表演、合作、探究,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成就,领略我国古代先贤们的超人智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②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如:《心声》一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辩证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对矛盾冲突的分析,运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促进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二、说教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本单元的四篇小说,兼及古今中外,情节生动,引人入胜。阅读本单元的四篇不禁让我体会到编者在选编教材中的思维之缜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具体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语感和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构建知识树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只是。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⑤就:从事。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基础知识复习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基础知识复习【知识梳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yùn)(niàng) 喉咙(lóng) 嘹亮(liáo) 抖擞(sǒu) 镶嵌(xiāng) 贮蓄(zhù) 发jì(髻) 宽chǎng(敞) chéng清(澄) 蝉tuì(蜕) 娇mèi(媚) 棱镜(léng) 粗犷(guǎng) 静谧(mì) qī冷(凄) 莅临(lì) 吝啬(lìn)(sè) 淅沥(xī)(lì) 咄咄逼人(duō) 高邈(miǎo) 菜畦(qí) 瘫痪(tān)(huàn) 侍弄(shì) qiáo悴(憔) xù叨(絮) jué别(诀) 分qí(歧) 一霎(shà) 梗塞(gěng) 匿笑(nì) dǎo告(祷) 姊妹(zǐ) 徘徊(pái)(huái) 逃窜(cuàn) 寻mì(觅) 确凿(záo) 云xiāo(霄) 倘若(tǎng) jiàn赏(鉴) 和ǎi(蔼) bó学(博) 倜傥(tì)(tǎng) kuī甲(盔) 罕至(hǎn) 收敛(liǎn) 秕谷(bǐ) 锡箔(bó) 感kǎi(慨) 搓捻(niǎn) 绽开(zhàn) 争执(zhí) cán愧(惭) 奥mì(秘) qǐ盼(企) 恍然大悟(huǎng) 混为一谈(hùn) 花团锦簇(cù) 派qiǎn(遣) 殉职(xùn) 狭隘(ɑì) 热忱(chén) 纯cuì(粹) 鄙薄(bǐ) 拈轻怕重(niān) 栋liáng(梁) 慷kǎi(慨) 帐篷(peng) 废xū(墟) 坍塌(tān) 琢磨(zhuó) 沉默guǎ言(寡) 干涸(hé) 灼伤(zhuó) 突兀(wù)

晕眩(xuàn) 恍惚(huǎng)(hū) 凌乱(líng) 参差不齐(cēn)(cī) 哄堂大笑(hōng) 抽噎(yē) 消耗(hào) 懒duò(惰) 怂恿(sǒng)(yǒng) 安xiáng(详) 怅然(chàng) 蜷伏(quán) 惩戒(chéng) 冤枉(wɑng) 虐待(nüè) 畏罪潜逃(qián) 污涩(sè) 哺乳(bǔ) 羞怯(qiè) 匍匐(pú)(fú) 余huī(晖) 嗔怪(chēn) 笨拙(zhuō) 聘礼(pìn) 炫耀(xuàn) 滑稽(jī) 头衔(xián) 勋章(xūn) 骇人听闻(hài) 莽莽榛榛(zhēn) péng勃(蓬) 澄澈(chéng) 庇护(bì) 爱mù(慕) 2.给多音字注音。 应和(hè) 卖弄(nòng) 黄晕(yùn) 着落(zhuó) 荫蔽(yīn) 济南(jǐ)执拗(niù) 微薄(bó) 扒车(bā) 称职(chèn) 禁锢(jìn) 钦差(chāi) 较量(liàng) 3.改正短语中的错别字。 花枝召展(招)翻来复去(覆)人声顶沸(鼎) 节然不同(截) 疲倦不湛(堪) 小心冀冀(翼)(翼) 不求深解(甚) 油然而升(生) 美不盛收(胜) 莫不关心(漠) 见导思迁(异) 狍根问底(刨) 惊慌失错(措) 千丝万镂(缕) 怪涎不经(诞) 大相经庭(径) 神彩奕奕(采) 随声附合(和) 力不遐供(暇) 4.重要作家、作品回顾。 (1)《春》——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2)《济南的冬天》——老舍——北京人——作家 (3)《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 (4)《散步》——莫怀戚——重庆人——作家 (5)《金色花》——泰戈尔——印度(国籍)——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6)《荷叶·母亲》——冰心(谢婉莹)——作家、诗人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作者

2021届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九年级1月单元问卷科学试卷

【最新】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九年级1月单元问卷科学 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对于该活 动,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 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2.某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为了均衡膳食,请补充一种食物使食谱营养更合理() A.稀饭B.炒青菜C.五香牛肉D.煎鸡蛋 3.下列过程中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硫酸使白纸变黑 B.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 D.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除去CO中的CO2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过滤D.浓硫酸稀释 5.标有“220V 40W”和“36V 40W”的两只电灯都正常发光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20V 40W”的灯较亮 B.“36V 40W”的灯较亮 C.通过它们的电流不同,所以亮度不同

D.两只灯的亮度相同 6.小明在湖边看到以下三个画面,其中起到省力作用的机械是() A.①③B.②C.③D.②③ 7.我们人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以下关于人体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营养物质也就是细胞的能源物质 B.营养物质不一定都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C.人体内缺乏维生素C易患贫血 D.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在体内先进行同化作用再进行异化作用 8.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明() A.酶是一种蛋白质 B.酶的催化效率高 C.酶的催化受酸碱度的影响 D.酶具有专一性 9.如图甲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乙图表示①、③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含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③血管为肺动脉 B.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 C.①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 D.①血管为体静脉 10.将篮球竖直向上抛出,若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则该篮球的机械能() A.一定减少B.可能不变C.一定不变D.一定增大11.下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的四个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和文言文

七年级古诗文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译文 回想我童年的时候,能够对着太阳张开眼睛,明察秋毫,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声音象雷鸣,我心里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心里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变成仙鹤了。我抬起头看,脖子都硬了。我又让蚊子留在帐子里面,慢慢地吸口烟喷出来,叫蚊子冲烟飞鸣,当作青云中的白鹤观看,果然就象鹤唳云端一样,令人怡然称快。 我又常在土墙凹凸的地方,或是花台小草丛杂的地方,蹲下身子,与花台一般高,定神仔细观察,以丛草作为树林,以小虫和蚂蚁作为野兽,以泥土凸的作为山丘,凹的作为山谷,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见到有两个小虫在草里斗,看得正高兴的时候,忽然有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个小虫就被它吞了进去。我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觉吓得叫了起来。定了定神,捉住这只癞虾蟆,鞭打了数十下,驱逐去别的院子。 10.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试题卷(二)英语试题AqnqPq

七年级英语期末综合试题卷〔二) (本巻満分他分) ]?听力部分〔25分) 、听对话,选出正确的答语(共5小题,计5分) 听下面5个对话,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语。听完每个对话后,你都有 A. Their photos. 3. What weather does n A. Cold weather. 4. Where did the boy A. To the park. B. Their cat. 't the girl like? B. Rainy weather. 's family go last mon th? B. To the beach. C. Her father. C. Their camera. C. Hot weather. C. To the cin ema. C. Telli ng her son a story. 听下面一段小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现在,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6. Where does the girl want to go? A. To the bank. B. To the school. 7. Which bus should the girl take? A. No.2 B. No.12 8. What ' s the relati on ship关系)betwee n the speakers? A. They are frien ds. 听下面一段小对 话,回答第 9. When is it now? A. In November. 10. What is Jenny A. Cook ing 11. Where is Jenny? A. In Sydney 三、听独白,回答问题 听下面一段独白, 出最佳选项。听独白前,你有时间来选择有关选项。独白连读两遍。 12. Where does Sam live? A. In a garde n B. In a school 13. What doesn ' t Sam like? A. Running B. Bath ing 14. Who did he meet first that day? A. A chicke n B. A cat 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 三个小题。 C. In Janu ary. C. Watchi ng TV C. In Sin gapore 请从每个问题的A、B、C三个选项中选 4个问题。听完独白后,你有20秒钟的C. I n a market C. Playi ng 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个对话读一 遍。 1. Who does the girl go to the zoo with? A. Her brother. B. Her mother. 2. What is the girl looki ng for? 5. What is the mother doing? A. Teacher her son. B. Play ing with her son 、听长对话,选择正确的答案(共6小题,计12分) C. To the park. C. No.20 B. They don ' t know each othe C. They are family 9 至第11三个小题。现在,你有 B. In December. 's mother doing? B. Shopp ing B. I n Harbin (共4小题,计8 分) 然后你会看到4个问题和相关的选项。 20秒钟的时间阅读有关材料和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词语汇总

【七年级同步资料】七年级下册词语汇总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菜畦qí:菜地。 确凿záo:非常真切,真实可靠。 秕谷bǐ:张得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也叫秕谷子。 渊博yuān:形容学识深而广。 缠络chán luò:枝条状物互相缠绕,连续不断。 桑椹shèn:桑树的果实。 轻捷jié:轻快敏捷。 臃肿yōng zhǒng:过度肥胖。 脑髓suǐ:大脑中柔软像胶的物质。 相宜yí:适宜。 蝉蜕tuì: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脱下的壳,中医可入药。 攒cuán:聚拢,拼凑。 宿儒sùrú: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人声鼎沸dǐng:形容喧闹.混乱,像水锅里沸腾一样。 方正:正直。 人迹罕至hǎn:人的足迹很少出现.到达(的地方)。 2.《爸爸的花儿落了》 肿胀zhàng: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叮嘱zhǔ:再三嘱咐。

油鞋:一种涂上桐油,用于下雨天穿的鞋。 挪窝儿nuó: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这里指起床。 鸡毛掸子dǎn:掸灰尘的用具,把鸡毛扎在藤或竹竿的一端制成。有的地方叫鸡毛帚。咻咻xiū:模拟挥舞鞭子时发出的声响。 骊歌lí:告别的歌。 雨篷péng:遮蔽雨的设备,用竹木.苇席或帆布等制成。 玉簪花zān:一种庭院观赏植物,花白色,气味芳香。 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蔽雨犹豫不决。 花圃pǔ:种花草的园地。 3.《丑小鸭》 来势汹汹xiōng:动作或事情到来时声势盛大的样子。 姊妹zǐ:姐妹。 沼泽地zhǎo:木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沮丧jǔ:灰心失望。 恭恭敬敬gōng: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 弥漫mí:充满;布满。 泥泞nìng:因有烂泥而不好走;淤积的烂泥。 木屐jī:木板拖鞋。 飕飕sōu:形容风声。 4.《诗两首》 镇静zhèn:情绪稳定或平静。 忧郁yù:忧伤.愁闷。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1 《论语》十则 ?原文和译文 1、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 不亦君子乎 ?”( 《学而》 ) 解词 : 时: 按时 ; 说: 同“悦”,愉快。 翻译 :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 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 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赏析 :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 解词 : 故: 旧的( 知识 ); 知: 理解、领悟。 翻译 :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 : “学而不思则闰 ; 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 ) 解词 : 罔: 迷惑而无所得 ; 殆: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 :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 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 会有疑惑。 赏析 :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 :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解词 : 愠: 恼恨。 翻译 : 孔于说 : “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 )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赏析 :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公冶长》 ) 解词 : 耻: 以,, 为羞耻 翻译 : 子贡问道 : “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 : “他聪敏而又爱好学 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 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述而》 ) 解词 : 识: 记住; 厌: 满足; 诲: 教导。 翻译 :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 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 满足。“诲人不倦”,讲的 2 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 “对我 来说,有什么呀 ?”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 翻译 : 孔子说 :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 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 处都有老师。 8、子曰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 翻译 : 孔子说 : “( 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 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 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 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2015年九年级第一学期单元问卷数学试卷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 2015年九年级第一学期单元问卷数学试卷 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 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卷中 相应的格子内?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 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 抛掷一枚硬币100次,有50次正面朝上 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如图,正方形 A . 2 cm 4. 已知△ ABC 的 三边长分别为 6 cm , 7.5 cm , 两边长是下列哪一组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A . 2 cm , 3 cm B. 4 cm , 5 cm 5. 在AA BC 和△ DEF 中,给出以下四个条件: 中任意取三个作为已知条件。抽取出来的条件能确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概率是( A 1 C 1 C 1 f 1 A . B. C. D.- 6 4 3 2 6. 对于二次函数 y =2(x 1)(x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象开口向下 B .当x v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当x >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图象的对称轴是直 线 x = -2 7.矩形ABCD 中, AB= 8, BC = 3,5,点P 在边AB 上,且BP = 3AP,如果圆P 是以点P 为圆 心,PD 为半径的圆,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点B 、C 均在圆P 外 B. 点B 在圆P 夕卜、点C 在圆P 内 C. 点B 在圆P 内、点C 在圆P 外 C. a 是实数,则 |a| >0 D.方程x 2 - 2x -100 = 0必有实数根 2.如图,点A A . 34o C 都在O O 上,若/ C = 34o ,则/ AOB ^( ▲) C. ▲) C. 3,2 cm D. 4,2 cm 9 cm ,A DEF 的一边长为 4 cm ,当△ DEF 的另 ▲) C. 5 cm , 6 cm D. 6 cm , 7 cm ① AB= DE ② BC = EF ;③ AC= DF ;④/ A =Z D. 从 ▲) ABCD 勺边长为4cm,贝U 它的外接圆的半径长是( B. 2,2 cm k 的取值范围是(▲) B 68o 第3题图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背诵默写整理

1.《春》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4-2015学年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八年级10月月考语 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塞.(sài)寒噤.(jìn)锐不可当.(dǎng) B.绥.靖(suí)仄.歪(zè)怒不可遏.(è) C.地窖.(jiào)箱箧.(qiè)转弯抹.角(mǒ) D.悼.念(diào)疟.疾(nù)阡陌.交通(m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度假横度长江惶恐张皇失措 B.符合名付其实夜宵响彻云霄 C.轨迹丰功伟绩清秀月明风轻 D.潦草眼花缭乱辉煌富丽堂皇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在2011年法网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李娜,开局便________住卫冕冠军老将斯齐亚沃尼凌厉的攻势,终于夺得了第一个世界顶级大满贯冠军——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 ②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方场上筑起一座公墓,人们重新________了牺牲将士的遗骨。 ③邓小平同志曾________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得问题,带全球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 ④《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名作,它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________。 A.①遏制②安葬③高瞻远瞩④淋漓尽致 B.①控制②埋葬③高瞻远瞩④酣畅淋漓 C.①遏制②埋葬③高屋建瓴④淋漓尽致 D.①控制②安葬③高屋建瓴④酣畅淋漓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有一种花,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那其貌不扬的样子,你可能不会多看它一眼。花儿也没有挤在春天里争艳斗奇,,我说的这种花,就是太阳花。 ①也许是感恩阳光的哺育,当盛夏来临,骄阳似火的时候,它向着太阳,回报出一朵朵艳丽的小花。 ②当春天里的花朵张扬着妖艳时,它才刚刚萌芽。 ③夏日的阳光似乎特别呵护它,总是用一种炽热与热情,笼罩着它瘦弱的身躯,一直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全部教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全部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二、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三、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是有些难解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导入: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 的情况? 二、题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 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查预习。 1、给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 确凿záo,菜畦qí,桑椹shèn,轻捷,油蛉líng,斑蝥máo,缠络chán,攒cuán,珊瑚shānhú高枕而卧,豁huō,敛liǎn,脑髓suǐ,陌生mò。鉴赏,人迹罕至hǎn,觅食mì,竹筛shāi,秕谷bǐ,系jì,传授shòu,书塾shú, 四、整体把握 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五、细读课文 问: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各单元单元说明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各单元单元说明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有诗歌,有散文;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同一主题的课文内容,可以融会贯通。 《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生命生命》,从种种生命现象写起,抒写理性的思考,表达了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在阅读方法上,主要提高朗读能力,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务必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争取开个好头。要确认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要努力形成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要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防止这样或那样的偏颇,一切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人文教育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引导学生探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已知领域与未知领域,据以确定探究什么,怎样引导学生探究,要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探究之后,还要回顾探究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最新】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 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线圈abcd转动过程中经过图甲、乙位置时,导线ab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A.相反,是由于磁场方向相反了 B.相反,是由于流过ab的电流方向相反了 C.相同,是由于磁场方向、流过ab的电流方向都改变了 D.相同,是由于磁场方向、流过ab的电流方向都没改变 2.用条形磁铁的N极去靠近性状相似的金属条的一端,金属条被吸引,则金属条()A.一定具有磁性,因为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B.一定不带磁性,因为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C.可能具有磁性,因为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金属棒是否具有磁性 3.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下列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A.B. C.D.

4.在某电路中,需要临时接入一只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座,为安全起见,同时也将保险丝接入电路,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接法应该是() A.B.C.D. 5.如图,某电工检查电路故障时,发现开关闭合后,灯L不亮。用测电笔测试C、D 处时,发现两处都能使氖管发光,而测试A、B处时,只有在A点时氖管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A.火线、零线短路B.零线没有接地 C.B、C之间某处断路D.灯L短路 6.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其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图及其应用图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和磁感线的方向判断,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8.关于地磁场的起因,有人提出如下假说:地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则此电流方向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