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摄影艺术创作突出主体的常见方法评测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185.44 KB
- 文档页数:2
【摄影教程】摄影构图如何让你突出主体“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这是纽约摄影学院关于好照片的三条基本原则中的第二条。
如果希望照片能够吸引人,就要让人们的目光在照片上有落脚点,要让人们的目光能够停留在画面中。
这就要求主体能够突出出来,能够引起观看者的注意。
初学者总是喜欢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塞到一个画面中,这就像交通拥堵一样让人感到非常糟糕。
不管我们是不是舍得,总要有些放弃的东西,这样才能突出我们最想要的,并且可以使主题更加明确、画面更加简洁。
这次不引入“构图”的概念,而是希望集中探讨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探讨如何使用这些技术将观看者的注意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我们想表现的东西上。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同样不能为了方法而“方法”,不然我们就会犯和“构图法则”一样的错误。
起式:先谈布局画面中心是一个最突出的位置,但是它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位置。
让主体出现在画面的哪一部分,这正是“布局”这一招要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的构图法则中有三分法和黄金分割法,这些布局法则在某个角度上来说可以让画面更“优美”或看起来更加“舒服”,但这并不意味我们不能把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央或这边缘。
那么布局的奥秘在哪里呢?归纳起来,对于主体布局只有两种情况:中心布局或者偏离中心布局。
主体中心布局照片通可以表现刻板、稳重、平静、荒诞甚至诡秘等内容,也经常用于拍摄单一人物或动物直视镜头时;偏离中心的布局会比中心布局的画面更加灵活,变化也更多。
主体偏离画面中心,也会产生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考虑:在主体的哪一侧留出更多空间?左边还是右边,抑或是左下还是右上……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照片有什么不同?当主题没有方向性的时候,无论上还是下,它在画面的右侧看起来都会“舒服”些,因为我们的习惯于从左到右阅读,右侧是视线的转折点。
主体在右侧,视线碰到主体会转回到画面中来,如果主题在左侧,视线就会向右滑出画面。
基于同样自左向右的阅读习惯,“主体在画面左侧向右”比“主体在画面右侧向左”看起来会更“舒服”一些。
摄影直觉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拍摄风景时,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能突出主题?A. 将主题置于画面中央B. 将主题置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C. 将主题置于画面的边缘D. 将主题置于画面的任意位置答案:B解析:黄金分割点是摄影构图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突出主题。
2. 在拍摄人像时,哪种光线最能表现人物的立体感?A. 正面光B. 侧面光C. 逆光D. 顶光解析:侧面光能够产生明暗对比,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质感。
3. 拍摄运动物体时,为了捕捉清晰的瞬间,应该使用哪种快门速度?A. 较慢的快门速度B. 较快的快门速度C. 适中的快门速度D. 快门速度无关紧要答案:B解析:较快的快门速度能够冻结运动,捕捉清晰的瞬间。
4. 在拍摄夜景时,为了减少噪点,应该使用哪种ISO设置?A. 较高的ISOB. 较低的ISOC. 适中的ISOD. ISO设置无关紧要解析:较低的ISO能够减少噪点,提高画面质量。
5. 拍摄微距照片时,应该使用哪种镜头?A. 广角镜头B. 长焦镜头C. 微距镜头D. 标准镜头答案:C解析:微距镜头专为近距离拍摄设计,能够捕捉细节。
6. 在拍摄黑白照片时,哪种滤镜能够增强天空的对比度?A. 红色滤镜B. 黄色滤镜C. 蓝色滤镜D. 绿色滤镜答案:C解析:蓝色滤镜能够增强天空的对比度,使云层更加突出。
7. 拍摄日出或日落时,为了平衡天空和地面的曝光,应该使用哪种技术?A. 包围曝光B. 曝光补偿C. HDR技术D. 手动曝光答案:C解析:HDR技术能够合并不同曝光的照片,平衡天空和地面的曝光。
8. 在拍摄星空时,为了减少星星的拖尾,应该使用哪种对焦方式?A. 自动对焦B. 手动对焦C. 单点对焦D. 多点对焦答案:B解析:手动对焦能够精确控制焦点,减少星星的拖尾。
9. 拍摄水下照片时,为了减少水面的反光,应该使用哪种滤镜?A. 偏振滤镜B. 渐变滤镜C. UV滤镜D. 红外滤镜答案:A解析:偏振滤镜能够减少水面的反光,提高水下照片的清晰度。
摄影创作中,如何通过构图突出主体?摄影创作中,如何通过构图突出主体?之前我有说过,我⾮常同意紫枫的说法——构图是摄影中的⾻骼。
颜⾊啊,明暗啊,摄影技巧啊什么的⼀系列画⾯元素,都是围绕着构图展开的。
主题?主体?那也得是⽤构图来表现啊!所以呗,通过构图突出主体,来体现摄影的主题,是所有摄影爱好者的必修课呗!以下,我就不说什么三分法啊九宫格啊对⾓线什么的了,基本的构图⽅法⼤家都知道,我想换个⾓度说说怎么⽤构图突出主体。
构图突出主体第⼀弹:利⽤颜⾊进⾏构图颜⾊搭配和⽤构图突出主体是可以相互结合着使⽤的,这两项并不冲突。
讲直⽩⼀点,就是利⽤颜⾊的对⽐来构图。
颜⾊对⽐得越强烈,越容易突出主体。
⽐如,主体的颜⾊是艳的,那么背景的颜⾊就可以是素的然后你摆吧,你把主体按三分法啊九宫格啊对⾓线啊各种框架啊……随便你怎么摆,反正主体都是最突出的那⼀个。
反之亦然。
构图突出主体第⼆弹:利⽤虚实进⾏构图利⽤虚实进⾏构图说的是器材操作技巧的事⼉,和颜⾊对⽐的关系不算⼤。
摄影中最常见的虚化⽅式就是⽤⼤光圈⼉,速度随着拍摄环境的光线来定,弱光得上架⼦,不然容易端成糊的。
拍摄时要根据情况决定,是虚主体呢还是虚陪体。
⼤部分情况下是虚陪体的——拍摄背景也是陪体。
虚化的程度也是要根据拍摄时的具体情况来定的。
想让观众知道拍摄环境是啥,就少虚点,多少留点轮廓;不想让观众知道拍摄背景是神马,就虚糊了——常见于零碎⼉太多的拍摄环境。
⼩部分情况下会虚⼀点点主体,不能虚透了,虚透了主体就糊成⼀⽚了。
观众也不知道主体是神马了——⽚⼦就拍废了。
构图突出主体第三弹:利⽤明暗进⾏构图摄影被称为光影的艺术,说明摄影必须⼀定离不开光线。
有光就有影,有明也有暗。
利⽤明暗进⾏构图,进⽽突出主体,本质是器材运⽤结合美术理论的事情。
和颜⾊有关系,和虚实也有点关系。
利⽤明暗进⾏构图来突出主体的重点在于对光线的把握。
最简单的⽅法,就是主体和背景的光线不⼀样。
主体亮⼀点,背景就暗⼀点;背景亮⼀点,主体也可以暗⼀点。
摄影照片如何突出主体主体突出不突出,是衡量一张照片好坏的标准之一。
要想把主体拍突出,需要在拍摄中注意以下几点:1.一张照片中只留一个主体。
拍照的时候,不要让太多的物体进入画面。
想拍什么,就保留它,把它作为主体,不要把其它的物休拍入照片中。
如下图:2.掌握三分构图法。
三分构图法,是最常见的构图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要把主体放在画面的三分之一处。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主体更有吸引力。
如下图:3.虚化前景或背景。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拍摄的场景很杂乱,无论怎样都无法让主体突显出来。
就只能利用相机成像的原理,利用大光圈,长焦距,来实现背景或前景的虚化,从而使主体清晰地突显出来。
如下图:4.尽量靠近拍摄主体。
使主体在画面中尽可能大,把一些没有必要的杂物排除在画面外,从面达到主体突出的效果。
尤其是在拍摄一些小花、小动物、小水珠等主体时,靠近是最好的办法。
5. 改变拍摄角度。
可以通过角度的变化,选择杂物少的背景干扰或前景的遮挡。
如改用仰拍,让蓝天成为背景等等。
或在黑布、白布等纯色物挂在拍摄主体后面,让背景变得纯洁,从而减少对主体的干扰。
让主体突出,这是初学摄影者必须牢记的一条基本规律。
不要拿起相机,什么都拍,结果什么也拍得不如意。
拍照,就在细节,只有注意了细节,才会越拍越好,越拍越漂亮。
(图片来源于网络)摄影讲习所摄影师07-20 14:0910赞踩摄影作品如何突出主体?这是一个关于摄影语言如何运用的话题。
我们拍照片都会有一个主体,也就是趣味点。
如何更好的安排主体的位置,如何运用摄影语言(景深、光线,构图和虚实对比等等)突出主体呢?(图为:安塞尔亚当斯作品)我认为:1.在影棚中拍摄。
通常都认为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
绘画是在一张空白画纸上根据需要去添加内容,而摄影是在杂乱无章的实际景物中去提炼所要拍摄的被摄体。
但是,在影棚中的摄影恰恰是加法,根据需要,在洁净的背景前摆放被摄体拍摄,这样的照片主体必定是突出的。
1.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强调主体?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2. 使用三分法构图时,画面通常被分成几个部分?A. 2B. 3C. 4D. 63. 哪种构图方式适合表现动态和紧张感?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对角线构图D. 中心构图4. 在摄影构图中,引导线的作用是什么?A. 分散观众的注意力B. 引导观众的视线C. 增加画面的复杂性D. 减少画面的深度5. 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风景照片?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6. 在摄影中,前景元素通常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分散观众的注意力D. 增加画面的复杂性7. 使用框架构图时,框架的作用是什么?A. 分散观众的注意力B. 引导观众的视线C. 增加画面的复杂性D. 减少画面的深度8. 在摄影构图中,以下哪种颜色对比最强烈?A. 红色和绿色B. 蓝色和黄色C. 黑色和白色D. 紫色和橙色9. 使用对比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分散观众的注意力10.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光线最常用于创造戏剧性效果?A. 自然光B. 人工光C. 逆光D. 侧光11. 使用逆光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戏剧性效果12.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人像?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13. 使用中心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分散观众的注意力14.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静物?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15. 使用对称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平衡感16.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建筑?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17. 使用对角线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动态感18.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运动场景?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19. 使用重复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节奏感20.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抽象主题?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21. 使用抽象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视觉冲击22.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夜景?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23. 使用夜景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神秘感24.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黑白照片?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25. 使用黑白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简洁感26.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花卉?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27. 使用花卉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美感28.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动物?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29. 使用动物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生动感30.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儿童?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31. 使用儿童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童趣32.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婚礼?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33. 使用婚礼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浪漫感34.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节日庆典?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35. 使用节日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喜庆感36.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城市风光?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37. 使用城市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现代感38.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乡村风光?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39. 使用乡村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宁静感40.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海滩?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41. 使用海滩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放松感42.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山脉?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43. 使用山脉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壮丽感44.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河流?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45. 使用河流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流动感46.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森林?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47. 使用森林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神秘感48.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沙漠?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49. 使用沙漠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荒凉感50.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雪景?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51. 使用雪景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纯洁感52.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日出日落?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53. 使用日出日落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温暖感54.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星空?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55. 使用星空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神秘感56.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瀑布?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57. 使用瀑布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动感58.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桥梁?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59. 使用桥梁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连接感60.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古建筑?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61. 使用古建筑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历史感62. 在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常用于拍摄现代建筑?A. 对称构图B. 三分法构图C. 中心构图D. 对角线构图63. 使用现代建筑构图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深度B. 减少画面的深度C. 强调主体D. 创造现代感答案:1. C2. B3. C4. B5. B6. A7. B8. C9. C10. D11. D12. B13. C14. C15. D16. A17. D18. D19. D20. B21. D22. C23. D24. C25. D26. B27. D28. B29. D30. B31. D32. B33. D34. B35. D36. B37. D38. B39. D40. B41. D42. B43. D44. B45. D46. B47. D48. B49. D50. B51. D52. B53. D54. B55. D56. B57. D58. B59. D60. A61. D62. B63. D。
构图技巧------突出主体的几种方法在一幅照片中,主体物是画面的主角,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阐述主题,都是通过它来感染观众的。
要使主体物在画面上显得更鲜明,我们一般可以利用如下一些方法:1.利用大小的对比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个感受,当一群人朝我们走来时,其中最高或者最矮者,往往最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这就表明,差异会使我们注意力集中,并且人们会一次又一次地被吸引到这个与众不同的物体上。
根据这个道理,具体运用到摄影构图上,我们就可取得这样一个经验:在任何一个大小均匀的构图中,足以打破均匀的那一部分,则具有最大的吸引力。
所以,要使主体变得引人注目,可以有意选择一些与主体相比显得更大一些,或者更小一些的陪衬体来作对比,主体即会显得突出。
2.利用明暗的对比黑夜里当建筑物亮起灯光时,我们会发现建筑物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
这就是明暗对比的作用,所谓“全白非为白,有黑方有白”。
利用明暗的对比,可以使主体物更显突出。
2.利用质感的对比曾经在世界新闻摄影展中获得大奖的作品《乌干达干旱》是这样来表现非洲旱灾地区的人们苦难的:一只白皙丰腴的手掌中托着一只皮包骨、枯瘦似柴的手。
摄影师通过这两只手的鲜明的质感差异,一下子将灾情的严重和人们的苦难表现得淋漓尽致,引起了人们对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非洲灾民的强烈同情和焦虑。
这幅片子也是两只大小不同的手,但是它表达的是通过一直稚嫩的小手来展现出小朋友的一种好奇心。
说明这个小朋友没有见过涂了红颜色的手指甲,画面中从小朋友小心翼翼的手表现出略有些怯怯的心态。
3.利用形状的对比当两种外表形状不同的物体并存于同一画面中时,其相互之间具有明显的烘托作用,并起到突出主体的功效。
5.利用色彩的对比俗话中常说道“红花虽好,绿叶不可少”这话极其精辟地说明了色彩对比,对于突出主体具有很大的作用。
确实,红花只有在绿叶的衬托下才能更显其艳丽。
推而广之,凡在色相上处于对比色彩的物体,都有相互烘托、陪衬的作用。
摄影作品中突出主体的方法和技巧
何莉丽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学术版)》
【年(卷),期】2011(000)013
【摘要】拍摄主体是拍摄者用以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部分,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是画面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者,是画面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控制画面全局的焦点。
通过直接和间接突出主体的方法可以使作品更完美。
【总页数】1页(P539-539)
【作者】何莉丽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广州5113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13
【相关文献】
1.突出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 "望闻问切" [J], 李燕
2.正视问题补短板突出主体增实效——谈“学讲方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J], 赵苏荣;
3.突出主体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J], 葛海燕
4.突出主体在实践中养成能力--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实行"少而精"原则 [J], 罗元池
5.“人民性”在新闻摄影作品中的呈现——以程雪力的新闻摄影作品为例 [J], 吴兆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摄影艺术创作_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摄影要想实现大众传播,就需要获得广大受众的理解、认同和接受,表达____主题。
答案:普遍性2.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一图胜千言”,这强调的是的表现力。
答案:视觉形象3.“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主要是指无论摄影和绘画,都要讲究。
答案:画面简洁4.画面中陪衬、渲染主体,并且和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次要对象,和主体联系最紧密的次要对象是____。
答案:陪体5.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后,起陪衬和渲染作用的环境景物是____ 。
答案:背景6.所谓的黄金分割构图是指,用垂直线把画面分成 ____等份,把被摄主体放在分割线上。
答案:三7.最有利于表现安静、稳定、严肃、庄重主题的构图样式是。
答案:对称式构图8.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成像面积比较小,画面比较偏重于“写意”,这种画面突出主体的方法属于。
答案:间接突出主体9.以下属于间接突出主体方法的是。
答案:万绿丛中一点红10.拍摄以表现场面、规模、数量、气势为主的大景别画面时,往往需要在拍摄场景当中寻找一个事物或者一个点,以起到统帅全局、结构画面的作用,这个事物或者这个点就是。
答案:支点11.把陪体处理在画面之外,观众看不到,但是可以通过某种线索的引导,通过观众自己的联想、想象来补足陪体形象,这种处理陪体的方法属于。
答案:间接处理陪体12.将画框看作“边界”,追求画面内部的完整和独立,讲究画面内部各构成元素之间的秩序和形式美感,这种构图方式属于。
答案:封闭式构图13.在直接处理陪体的画面当中,陪体的面积往往会比主体;陪体的位置,往往处于非优越性的的位置。
答案:小;画面边角14.陪体在画面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答案:解释、限定、说明主体15.前景景物有利于增强摄影画面的____。
答案:空间感16.前景景物有助于交待看视者视点位置,经常被用于拍摄镜头。
答案:主观17.在拍摄影视运动镜头(特别是侧面角度移跟和摇跟镜头)时,在主体与摄影机之间加用前景景物,不仅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还可以加强画面的 ____ 。
构时如何突出主体构图时如何突出主体在摄影、绘画、设计等视觉艺术领域中,突出主体是至关重要的。
主体是作品的核心,是我们想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或情感的承载者。
成功地突出主体能够让观众迅速理解作品的重点,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印象。
那么,在构图时,我们应该如何突出主体呢?首先,我们可以运用简洁的背景来突出主体。
一个简洁、干净的背景能够减少干扰,使主体更加醒目。
例如,在拍摄人物肖像时,选择纯色的背景布或者寻找简洁的自然背景,如一片纯色的墙壁、空旷的草地等,避免背景中出现过多的杂物或复杂的图案。
这样,观众的注意力就不会被分散,能够直接聚焦在主体人物身上。
通过对比来突出主体也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对比可以是色彩的对比、明暗的对比、大小的对比等等。
比如,在一幅黑白摄影作品中,主体是一个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而背景是黑暗的树林,这种强烈的明暗对比能够让女孩的形象瞬间突出。
又或者在一幅画作中,主体是一朵鲜艳的红花,周围是绿叶的衬托,色彩的对比使得红花更加引人注目。
运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也是突出主体的好办法。
线条可以是道路、河流、栏杆等实际存在的线条,也可以是由物体排列形成的虚拟线条。
比如,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远方的一座古老建筑,观众的视线会自然地沿着小路延伸到建筑上,从而使建筑成为主体。
同样,在设计海报时,巧妙地运用线条元素可以引导观众关注到主要的信息。
选择独特的视角可以让主体更具吸引力。
我们习惯于从常规的视角去观察事物,但如果能够打破这种常规,采用俯拍、仰拍、特写等独特的角度,往往能够展现出主体不同寻常的一面,从而引起观众的兴趣。
比如,拍摄一朵花时,从花朵的底部向上仰拍,能够展现出花朵独特的形态和结构,使其在画面中更加突出。
运用景深来突出主体也是摄影和绘画中常用的技巧。
通过控制景深,使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从而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在摄影中,我们可以使用大光圈来实现浅景深,让主体清晰锐利,背景虚化,营造出一种层次感和立体感。
拍摄突出主体的方法
1、利用简化背景突出人物。
拍摄人像时背景的选择很重要,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很好的衬托画面的气氛,复杂的背景容易分散观赏者的注意力,因此拍摄时应尽量选择简洁协调的背景,这样可以更好的突出被摄者。
2、如果在室内拍摄,采用平视的角度,可以优先考虑使用墙壁或背景布,采用俯视的角度可以考虑使用床单或地板。
3、如果在室外拍摄,可以考虑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或寻找漂亮的建筑外墙,密集的花丛,还可以通过仰视以蓝天为背景,或俯视拍摄以草地为背景。
只要在选取背景方面以简洁为原则,总能够找到合适的拍摄场景与角度。
第 1 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