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癫痫常规脑电图诊断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癫痫患儿,脑神经元在异常放电情况下可引起脑功能紊乱情况,这样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因此对这一疾病尽早的诊断并且给予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1]。
脑电图检查作为一种常用的检查方式,临床证实该检查方式对临床诊断小儿癫痫有重要帮助,而从检查结果中显示小儿癫痫脑电图情况同成年患者存在一定差异,基于这一研究分析癫痫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在脑电图的检查情况上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纳入癫痫患儿,分析年龄差异不同的患儿经脑电图检查的特征,通过脑电图情况的观察明确癫痫患儿情况,提供临床治疗参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征得患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60例患儿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患儿的年龄1~13岁,根据年龄区间划分对应的癫痫患儿情况如下:1~2岁的患儿18例,3~4岁16例,5~8岁12例,9~13岁14例;病程上最短为3d ,最长为3年,平均(1.6±0.4)年;43例患儿无确切的发病原因,17例患儿有确切的发病原因,具体病因如下:先天脑发育畸形3例,神经皮肤综合征3例,遗传代谢性疾病2例,围产期脑损伤2例,颅内感染2例,脑外伤2例,脑肿瘤1例,脑变性病1例,中毒性脑病1例。
1.2方法:对所有的患儿均是使用脑电图仪检查,在检查前同家长讲解检查的相关操作及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事项,操作方式具体如下:根据患儿的情况,在检查的时候可将体位调整到平卧、坐立,在这一体位情况下实施脑电图检查,以国际脑电图检查依据作为参照,用10~20系统安置单双电极,对不同年龄段癫痫患儿脑电图检查结果分析郝鲁娜DOI :10.3969/j.issn.0253⁃9926.2021.10.041作者单位:046000山西省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急诊科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水平均升高,提示在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当中存在着肾功能损伤现象。
在治疗后,治疗组尿微量蛋白、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0.05),提示治疗组联合应用活血化瘀汤可更加有效的改善患儿肾功能指标水平,以改善患儿的神功。
40例小儿失神癫痫视频脑电图监测及诊断研究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对小儿失神癫痫的监测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小儿失神癫痫患儿40例为对象,对患儿进行2h以上的视频脑电图监测,并对监测过程中的各种事件进行标记,分析临床诊断价值。
结果脑电描记过程中40例患儿中有34例出现临床发作,患儿间歇期监测到发作波33例。
结论视频脑电图可以将脑电图记录与患儿临床发作情况结合起来,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标签:小儿失神癫痫;视频脑电图;检测;诊断癫痫属人体脑功能异常性疾病,发病人群以儿童为主,该病对儿童正常的智力发育以及身心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必须加强对儿童癫痫发作的控制。
小儿失神癫痫是全身性发作的癫痫综合征,患儿发病时具有典型的失神特征。
在小儿失神癫痫的诊断中,脑电图是最为重要和基本的检查措施。
常规脑电图检查描记的时间有限,且成本高,阳性率则较低。
动态脑电图虽然可以连续长时间记录,监测患儿不同时期的脑电波形,从而提高阳性检出率,但动态脑电图也存在假阳性率较高的问题,医生并不能随时目睹患儿发作时的情况,脑电图监测与实际发作观察不易结合起来。
而视频脑电图能够将脑电图记录与患儿临床发作情况结合起来,避免以上两种脑电图监测存在的缺陷,为小儿失神癫痫的诊断及分型提供依据。
现对我院采用视频脑电图监测小儿失神癫痫的工作进行回顾。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接收的失神癫痫患儿4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为4~11岁。
患儿起病年龄多集中在4~7岁。
其中有癫痫家族史26例,出生有时窒息史4例,早产体重较轻1例,既往有高热惊厥史9例。
1.2方法将视频脑电图监测系统安放19导记录电极,双侧耳电极作为参考电极,对患儿进行>2 h的脑电图记录和临床监测。
患儿在清醒状态下完成睁闭眼以及过度换气诱发试验。
患儿睡眠时至少要包含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并以至少记录到失神癫痫波为止。
其中剥夺睡眠33例,水合氯醛药物睡眠7例。
儿童良性癫脑电图
当患有癫痫的儿童患病率上升时,父母也会惊慌失措,毕竟,高风险脑部疾病的后果是无法预料的,或者总是对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影响。
即使是良性癫痫,一旦发作也不能有侥幸心理,只有加深对本病的认识,认真做好检查和诊断,才能有针对性地治疗,那么儿童良性癫痫的脑电图有什么特点?
良性癫痫儿童的脑电图不一样。
即使是良性癫痫,发作类型、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都有很多,会直接影响脑电图检查的结果,从而反映出一种大脑神经功能的异常状态。
在颞叶棘波灶癫痫的情况下,脑电图检查结果会显示异常的背景波。
非典型部分性癫痫的睡眠脑电图显示连续的大量棘慢波,有时每秒可达3次,两侧可能不对称。
醒着的时候脑电图正常,有时候中央颞区有尖波,或者3次/秒的尖波/慢波。
这种类型是一种非典型的“良性患有癫痫的儿童,中颞区有棘波”。
而良性癫痫患儿智力正常,脑电图正常或清醒时无明显变化,可区分癫痫发作的自我限制。
此外,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孩子自身大脑神经的稳定性很差,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此我们要多加注意。
只有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诊断依据才能确定病情。
我们认为,儿童良性癫痫的脑电图检查结果也很清楚,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类型也不同。
一旦意识到癫痫发作应抓紧时间做好治疗和预防措施,当然良性癫痫预后良好,通常在15岁前自行停止发作。
儿童失神癫痫发作60例的脑电图分析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儿童失神癫痫发作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国产世珈MARSⅢ型脑电图仪,对60例失神癫痫发作的儿童进行检查。
结果正常6例,异常54例,异常率90%。
结论脑电图检查对儿童失神癫痫发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标签:儿童;癫痫;失神发作;脑电图儿童失神癫痫(childhoodabsenceepilepsy)发生在有明显遗传因素、其他方面正常的儿童,是小儿癫痫中较常见的类型,约占小儿癫痫6%~12%。
首先由Gastaut氏[1]命名。
多见于4至12岁儿童,往往青春期后逐渐消失,成年后很少出现。
临床表现为原有动作突然停止,意识丧失,双眼凝视,呼之不应,一般预后良好[2.3]。
频繁失神发作,一日数次至数十次,持续数秒短暂的精神活动中断。
发作和终止均为突然,一般不伴有抽搐,亦不倒地,几秒钟后能继续发作前的活动。
对发作经过,大部分病例不能回忆[4]。
现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8月收录的60例脑电图检查结果与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男23例,女37例,最小2岁,最大14岁,平均年龄6.5岁。
以5岁至8岁多见。
既往有热性惊厥史3例,癫痫家族史1例。
方法:采用国产世珈MARSⅢ型数字脑电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电极,双耳垂或正中央区为参考电极,高频率波为70赫兹,时间参数0.3s,灵敏度50uv/5mm。
行单双导联描记,常规进行睁闭眼反应及过度换气诱发试验。
并以《现代临床脑电图学》(Johns.Ebersole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脑电图学》(刘晓燕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神经病学》(王新德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作为诊断标准。
二、结果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全部出现特征性改变,开始5~10s内最高波幅可达200~600μV,以300~500μV占绝大多数(90%)。
部位多数(32例)以前头部为最明显,3例以枕区明显。
常规脑电图描记60例中有54例(90%)有阵发性、节律性双侧同步、对称的高幅3c/s棘慢综合波发放,其中有37例伴临床发作,表现为原有动作突然停止,意识丧失,双眼凝视,呼之不应。
癫痫患儿的脑电图表现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仇亚鹏
【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5(006)003
【摘要】目的分析癫痫患儿的脑电图表现,以了解脑电图诊断小儿癫痫的临床意义。
方法全部病例均在初诊时,于发作间期,清醒状态下,采用日本光电皿G-5208型8导脑电图机,按国际10/20系统电极安王法,常规作单、双极导联描记,3岁以上能够合作的患儿加作过度换气试验。
脑电图评阅标准参照《临床脑电图学》及《小儿癫痫的现代诊断与治疗》。
结果126例中,表现为癫痫样波发放和背景异常的异常脑电图者94例,正常脑电图32例,异常率74.60%。
结论(1)由于癫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对诊断癫痫具有很高参考价值;(2)尽管脑电图检查对癫痫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但并非决定性的,诊断时必须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考虑,脑电图正常也不能盲然否定癫痫的诊断。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仇亚鹏
【作者单位】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63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1
【相关文献】
1.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动态脑电图监测及临床意义 [J], 郝青英;罗红英;郭新志
2.视频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在癫痫患儿中的诊断效果对比观察 [J], 吴小波;刘伟;贾晓彧;阴悦;张新阳;王桂兰
3.对接受视频脑电图检查的癫痫患儿进行细节护理对其脑电图伪差的影响 [J], 马锦梅
4.伴有睡眠中电持续状态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 [J], 吕玉丹;王卓;陈禹;王赞;林卫红;吕丽杰
5.伴强直性发作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 [J], 张静; 靳梅; 吴文娟; 刘静; 郑华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小儿癫痫常规脑电图诊断体会
目的了解常规脑电图的操作方法,探讨其在诊断小儿癫痫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通过睡眠诱导、过度换气等方法,对我院接诊的86例癫痫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
结果通过常规脑电图检查,86例中有31例获得了阳性结果。
结论常规脑电图在诊断小儿癫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呈现癫痫样放电,为癫痫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标签:脑电图;儿童;癫痫;小儿癫痫
脑电图检查是神经电生理检测的一种重要工具,是诊断癫痫不可缺少的实验室检查。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数量在逐渐增多,其中癫痫占一定的比例。
小儿癫痫是一病因复杂的脑神经系统障碍综合征,是由于脑神经元群反复超同步产生过度放电引起阵发性、反复性、暂时性脑功能失调所致。
脑电图呈癫痫样放电,临床表现为发作性意识丧失、抽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精神异常等。
我科对接诊的86例癫痫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探讨常规脑电图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86例,男56例,女30例;年龄2个月~14岁,其中2个月~3岁36例,3~8岁32例,8~14岁18例,86例均行常规脑电图检查。
1.2仪器采用四川智能Zn5A00型16导数字化脑电检测分析仪,时间常数0.3 s,高频滤波35 Hz,走纸速度3 cm/s,按照10/20系统法放置头皮电极,常规进行单、双极导联描记。
1.3方法患儿在安静觉醒状态下44例,自然及药物睡眠状态下42例,常采用睡眠诱导、过度换气、睁闭眼、延长操作时间和反复多次检查的方法。
2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检查,86例患儿中有31例为阳性结果。
3讨论
癫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
其发病率与年龄有关,其中以儿童发病率较高,一般认为1岁以内患病率最高,其次为1~10岁以后逐渐降低。
其原因与小儿抽搐值低,血脑屏障不完善,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有关。
随着小儿年龄增大,抽搐阈值提高,血脑屏障稳固,发生癫痫的机会也就减少。
可见,及早检测与防治癫痫发作对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癫痫病的诊断,现在的医疗技术主要依靠脑电图,它能监测脑细胞
异常放电。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常规脑电图的基础上先后出现了动态脑电图、视频脑电图,提高了癫痫的诊断率,但是这两项检查的要求较常规脑电图高,而且这些检查仪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动态脑电图在监测中患者出现发作,医师不能观察发作的临床表现,因而有时难以准确判断发作性质和发作类型;记录过程中患者活动多,伪差干扰多不易判断,有时可与癫痫性放电混淆,电极故障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排除;视频脑电图因受监测时间、环境改变及活动受限,可能影响患者的发作规律[1]。
因此应提高常规脑电图的诊断率,笔者通过几年来在工作中得到的一些诊断经验与大家谈一谈体会。
3.1营造良好的检查环境,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常规脑电图检查时,需要小儿做睁闭眼动作或过度换气,3岁不合作的患儿需要在睡眠的情况下监测,因此安静的检查环境是必须的,应避免外界声、光及无线电等的刺激。
检查前应教会可合作患儿做在检查中需要做的诱发动作,如:睁闭眼、过度换气,以便缩短描记时间和保证动作做得准确。
对不合作的患儿进行睡眠诱导法。
检查时应尽量避免眨眼、咬牙、吞咽及肢体动作。
3.2诱发试验的重要性过度换气、睡眠诱发是我们经常用的诱发试验,这样可以提高异常率。
3.2.1过度换气引起脑电图改变的最直接原因是低碳酸血症在临床上>3岁的患儿需要进行此试验,目的在于诱发一般描记中不易出现的癫痫样波。
在各类癫痫中,过度换气对患儿失神发作最为敏感,可诱发出双侧对称同步的3 Hz棘慢波暴发。
由于小儿脑调节功能不完善,过度换气时出现极高波幅慢波增多为正常现象,检查时需注意。
本文3例患儿通过过度换气试验,诱发出双侧对称同步的3 Hz棘慢波暴发,同时伴有失神发作。
3.2.2睡眠诱发通常采用剥夺睡眠和药物睡眠剥夺睡眠是使患儿疲劳而逐渐进入睡眠状态,使思睡期和浅睡期相对延长,它能引起脑电图发作性电活动和临床发作,其诱发机制可能是剥夺睡眠后使大脑应激性提高,或降低了其抽搐阈的结果[2]。
剥夺睡眠的优点是避免了镇静催眠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同时剥夺睡眠比自然睡眠出现癫痫样放电和癫痫发作的几率更高[3]。
如86例中有8例疑似癫痫的患儿通过剥夺睡眠的方法出现了痫样波发放。
药物睡眠我们医院是用10%的水合氯醛灌肠使患儿入睡。
优点是方便,患者入睡快;缺点是小儿入睡快时可能记录不到思睡期和浅睡期,药物引起的快波影响对脑电图的分析,同时水合氯醛本身有抗惊厥作用,可能抑制癫痫样放电或癫痫发作[3]。
本文中有4例是用药物睡眠的方法出现癫痫样波的。
4常规脑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
4.1有癫痫临床发作,但无癫痫样放电的脑电图此类型癫痫即使增加过度换气及睡眠诱发等试验,仍会有部分假阴性,这可能与癫痫放电灶太深、体积过小或本身放电频率低有关。
为了避免癫痫患儿漏诊,应多次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在监测过程中要注意应用诱发试验,注意监测时间不少于20 min,监测时间越长癫痫样波发现率越高。
应把握好腦电图监测时机,在临床发作后尽快行脑电图检查
也可增加阳性检出率。
4.2脑电图有癫痫样放电,但无临床发作脑电图在诊断癫痫时是一重要参考资料,但不是决定性的。
少数健康的儿童,脑电图有时可出现典型的癫痫波,但随年龄增长,大多数异常图形在青春期自行消失,他们从来没有癫痫发作。
因此不能因脑电图异常就诊断为癫痫,必须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才能正确确诊。
这类患儿在检查时也出现过,本文有1例为在外院行脑电图检查显示有癫痫样波的,后到我们医院做常规脑电图同样显示有癫痫样波。
临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患儿无临床发作,做其他检查无异常,临床医生嘱咐患儿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4.3生理性波形与癫痫样波的区分有些生理性波形与癫痫样波很相似,在检查的过程中要认真区别,提高脑电图的准确性。
应熟悉小儿(包括新生儿)脑正常的动态发育过程和相应各年龄阶段脑电图的特点,例如新生儿期部位不定的棘波和尖波,1岁前后小儿思睡期的持续性超同步化慢波和6岁前后的阵发性超同步化慢波暴发,浅睡期的顶尖波,儿童时期的后位慢波,过度换气诱发的两侧半球慢波暴发,这些都属于正常的波型和改变[4];另出现在浅睡期的K-综合波也为正常的生理现象。
常规脑电图在诊断小儿癫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呈现癫痫样放电,为癫痫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重视脑电图检查,并结合临床对癫痫患儿做到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6-722.
[2]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67-86.
[3]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3.
[4]梁承玮,俞雅珍.再谈小儿癫痫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