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休克相关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33.59 KB
- 文档页数:31
[模拟] 烧伤外科学专业知识11A1型题第1题:早期休克补液治疗简易而可靠的临床监护指标是A.神志B.体温C.脉搏D.尿量E.呼吸参考答案:D第2题: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A.粘膜灌流量减少和灶性缺血B.胃粘膜前列腺素改变C.胃酸分泌D.粘膜屏障功能损伤E.氧自由基产生和释放参考答案:A烧伤应激引起的胃肠道应激反应,使胃粘膜血流量减少,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致肠粘膜损伤坏死。
第3题:中厚皮片包含的组织成分有A.表皮和真皮乳头层B.表皮和部分真皮C.表皮和全层真皮D.皮肤全层真皮E.表皮参考答案:B中厚皮片厚0.31~0.6mm,含表皮和真皮的一部分,又可分为薄中厚皮片和厚皮片两类,前者包含1/3层厚的真皮,后者包括2/3层厚的真皮。
第4题:用中国九分法计算成人烧伤面积,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头、面、颈各3%.B.双下肢为41%.C.后躯干13%.D.两上臂为6%.E.双臀部5%.参考答案:D第5题: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液体治疗应A.从公式计算总液量中减去延迟复苏所亏欠的液量B.为减轻再灌注损伤,不补液C.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1~3小时)补足因延迟复苏所亏欠的液量D.按公式计算总液量在剩余时间内匀速补液E.以入院时间为补液起算时间,按公式计算正常进行参考答案:C第6题:患者40岁,烧伤面积60%伤后6天,创面有脓性分泌物,体温38.9℃外周血白细胞12乘以十的九次方/L,此时防止应激性溃疡发生最关键的措施是A.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B.早期应用保护胃黏膜药物C.预防性应用止血药D.抗酸治疗E.禁食参考答案:A第7题:下列哪项不是烧伤休克早期表现A.尿量减少B.口渴C.烦躁不安D.恶心呕吐E.血压下降参考答案:E休克代偿期时血压可不表现为降低,血压降低时,休克已较严重,故血压不能作为休克的早期诊断指标。
第8题:成年女性用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哪项是错误的A.头面颈部各为3%.B.双臀为5%.C.双上肢为18%.D.躯体为27%.E.双大腿为21%.参考答案:B第9题:受皮区的血液供应影响皮肤移植成活,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放射性损伤创面除表面损伤外有深部组织损害,植皮成功率低B.陈旧性肉芽创面血供差,游离植皮成活率低C.颜面部血供好,植皮较易成活D.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受皮区血供较一般差,皮肤移植成活率低E.胫前部血供好,植皮较易成活参考答案:E第10题:关于环形焦痂切开减压术的适应证,下列哪一项不是A.肢体远端末梢循环不良B.肢体远端皮肤青紫或苍白,局部发凉,麻木C.进行性肢体肿胀,感觉迟钝D.胸腹部环形焦痂或焦痂超过腋中线E.颈部环形焦痂参考答案:A末梢循环不良可以是休克的体征,不是环形焦痂切开的适应证。
烧伤医学理论知识●吸入性损伤:目前是烧伤临床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
吸入性损伤多发生在密闭或半密闭的火灾现场,因同时吸入高热的空气和烟雾而引起呼吸道损伤,常兼有热力引起的热烧伤和烟雾引起的化学烧伤的特点。
●烧伤深度的分度Ⅰ°(红斑伤):仅天脱屑痊愈,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
Ⅱ°(水疱伤):浅Ⅱ°: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
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
创面靠残存的表皮生发层和皮肤附件(汗腺、毛囊)的上皮再生修复。
如不感染,创面可于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瘢痕,但多数有色素沉着。
深Ⅱ°: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深浅不尽一致。
也可有水疱,但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
由于真皮层内有残存的皮肤附件,创面修复可赖其上皮增殖形成上皮小岛。
如不感染,可融合修复,需时3~4周。
但常有瘢痕增生。
Ⅲ°(焦痂伤):全层皮肤烧伤,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
创面蜡白或焦黄,甚至炭化。
硬如皮革,干燥,无渗液,发凉,针刺和拔毛无痛觉。
可见粗大栓塞的树枝状血管网(真皮下血管丛栓塞)。
由于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3~4周后焦痂脱落,创面修复有赖于植皮或上皮自创缘健康皮肤生长。
愈合后多形成瘢痕,且常造成畸形。
●烧伤的病理生理与临床分期1、体液渗出期:伤后迅速发生体液渗出、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和心肌损害,可导致低血容量性和心源性休克,故此期关键是防治休克。
2、急性感染期:烧伤导致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机体免疫功能受抑、抵抗力降低、易感性增加,爆发全身感染的几率升高,故此期关键是防治感染。
4、创面修复期:此期关键是加强营养,扶持机体修复功能和抵抗力,积极消灭创面和防治感染。
●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原则1、早期及时补液,迅速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维持呼吸道通畅2、使用有效抗生素,及时有效地防治全身性感染3、尽早切除深度烧伤组织,用自、异体皮移植覆盖,促进创面修复,减少感染来源4、积极治疗严重吸入性损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脏器功能障碍5、实施早期救治与功能恢复重建一体化理念,早期重视心理、外观和功能的恢复●烧伤现场急救原则1、迅速去除致伤原因:扑灭火焰,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物;忌站立、奔跑呼叫,忌用手扑火;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冷疗:用冷水淋洗或浸泡,或用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作用: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越早效果越好。
烧伤一般知识宣教烧伤是由于热力、某些化学物质、电流、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损伤。
烧伤不仅限于皮肤损伤,可累及肌肉和骨骼,重症烧伤还可引起一系列全身变化。
临床表现为局部不同程度的红、肿胀、血浆样渗出物、大小水泡、焦痴等;重症烧伤可出现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的症状。
烧伤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和药物治疗。
小面积的表浅烧伤,可在短期内愈合,而大面积深度烧伤病程长、病情重、变化快,预后也差。
为了使病人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需指导病人掌握下列有关知识。
【心理指导】烧伤为突如其来的疾病,大部分病人承受不了这一打击,创面疼痛,烧伤现场的可怕经历,伤残和死亡的威胁,往往使病人恐惧不安,忧伤焦虑;另一部分病人认为烧伤是皮外伤,无关紧要;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意识到创面愈合后会留有疤痕,影响容貌及功能时,患者心理又一次被冲击,表现为退缩,不愿与人交往,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这些心理会影响治疗,都不利于机体康复,针对这些心理特点,给予下述心理指导:1.介绍烧伤的一般治疗方法、病程、治愈率及预后情况,以消除恐俱和忧虑心理。
2.与病人交谈,介绍病友,与之沟通思想,互相鼓励,共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各项治疗。
3.创面疼痛引起情绪紧张、恐惧时,可听音乐,和亲人交谈,以分散注意力。
4.对于轻视皮外伤的病人,应仔细说明皮肤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不及时治疗的严重后果,使其充分认识自己的病情。
5.已毁容和功能障碍者,应耐心开导,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并介绍现代最先进的整形(容)的方法。
【急救知识】1.烧伤时应迅速脱离致伤现场,解除致伤原因,避免加重烧伤。
如衣服着火后,就地慢慢打滚灭火,切勿仓惶乱跑;呼叫时防吸入热空气;被热液浸湿的衣服立即脱去;烧伤局部用凉水反复冲洗半小时以上等。
2.保护创面:用清洁柔软的被单、衣服等覆盖创面,以避免污染和再损伤。
创面勿涂有色药物,以免影响对伤情的判断。
3.出现声嘶、呼吸困难等情况时,说明可能有呼吸道烧伤,应避免急躁情绪,安静休息,少说话,以减轻机体耗氧;取头高脚低位,以减轻喉头水肿。
急救烧伤的步骤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受到烧伤的风险。
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痛苦并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本文将提供关于急救烧伤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并介绍具体的步骤。
了解烧伤的严重程度在开始急救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判断烧伤的严重程度。
烧伤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程度:一度烧伤、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
一度烧伤通常会导致皮肤发红、肿胀和疼痛,但通常不需要医疗干预。
二度烧伤会导致皮肤破裂、水泡和疼痛。
而三度烧伤是最严重的,会损伤皮肤和组织,甚至导致神经损伤。
急救一度和二度烧伤对于一度和二度烧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急救:1.将受伤部位立即放入冷水中。
冷水可以帮助降低受伤部位的温度,减轻疼痛并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请注意,不要使用冰水,因为过冷的水可能会导致低温灼伤。
2.将冷水浸泡受伤部位约10到20分钟,直到疼痛减轻为止。
3.轻轻地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拍受伤部位,以帮助吸干多余的水分。
4.盖上干净的纱布或无纺布,以保护受伤部位。
请不要使用棉花球或绷带,因为它们可能会粘在伤口上。
5.如果疼痛持续或伤口感染,请尽快就医。
急救三度烧伤三度烧伤通常需要专业医疗干预。
在等待医疗救援期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初步急救:1.确保伤者的安全,并将其从火源或热源中远离。
2.检查伤者的呼吸和心跳。
如果伤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3.避免直接接触伤者的伤口,以免加重伤害。
4.不要试图撕开附着在伤口上的衣物或物体,以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5.使用干净的干纱布或无纺布盖住伤口,并轻轻固定,以保护伤口。
专业医疗干预对于严重的烧伤,及时就医非常重要。
在等待医疗救援到达之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伤者的体温稳定。
可以使用毛毯或衣物来保暖。
2.让伤者保持平躺,并抬高受伤部位,以减轻水肿。
3.监测伤者的呼吸和心跳,并在必要时进行CPR。
请记住,尽管我们可以提供初步的急救措施,但专业医疗人员应该负责处理严重的烧伤情况。
儿童烧伤预防和现场救治专家共识一、烧伤的预防1 普及儿童烧伤相关知识推荐意见1:利用多种方式向大众普及预防儿童烧伤知识,提高防范意识,避免烧伤发生(强推荐,证据等级2)。
儿童烧伤常发生在有家长看护时,例如,热汤饭洒在身上或误用某些清洁产品等。
儿童的认知发展晚于运动发展,使他们有接触危险的机会,但没有预判和躲避危险的能力。
减少儿童烧伤发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的防范意识和受教育程度[5]。
利用多种方式,例如互联网、手机应用程序等推送导致儿童烧伤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烧伤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家长防范儿童烧伤的意识。
2 提供安全生活环境推荐意见2:在住宅配备火灾烟雾探测警报器、灭火器、灭火毯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防止居家火焰烧伤(强推荐,证据等级3)。
家中发生火灾的常见隐患包括在床上吸烟、不适当使用电器及燃气等。
安装烟雾探测器和警报器有助于儿童在失火时及时逃生,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器具可协助灭火,降低难以逃离火灾现场儿童被火焰烧伤的风险。
随着烟雾探测器安装的增加,住宅起火与火灾死亡事件明显减少。
推荐意见3:使儿童避免接触温度≥50℃的热液,以防止被热水烫伤(强推荐,证据等级3)。
热液烫伤是儿童大面积烧伤最主要原因。
60℃热水只需3 s即可造成烫伤,但49℃热水10 min才导致严重损伤。
控制热水器水温为50℃以后,明显降低了儿童因自来水烫伤的发生率、并发症和病死率。
推荐意见4:为儿童提供安全的居家活动环境(强推荐,证据等级3)。
幼儿大部分时间在家中活动,将日常生活中各种可能导致烧伤的危险器皿置于稳妥处,防止儿童接触和碰翻致伤。
儿童接触裸露的电线或电源插座发生电击伤率较高,正确安装电器,避免电线裸露并及时更换损坏的电线;避免电气设备靠近水边,安装防漏电开关有助于减少电击伤。
许多家用清洁剂的化学物质具有引起烧伤潜在危险,要妥善保管,避免儿童接触、摄入和吸入。
二、现场急救1 脱离危险环境和致伤因素推荐意见5:(1)救援人员到达烧伤现场,迅速检查周围环境并转移儿童到安全场地(强推荐,证据等级1)。
烧伤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烧伤深度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一度烧伤B. 二度烧伤C. 三度烧伤D. 四度烧伤答案:D2. 一度烧伤的主要特征是什么?A. 皮肤红肿B. 皮肤起泡C. 皮肤焦黑D. 皮肤破损答案:A3. 二度烧伤通常表现为以下哪些症状?A. 皮肤红肿B. 皮肤起泡C. 皮肤焦黑D. 皮肤破损答案:B4. 三度烧伤的主要治疗措施是什么?A. 冷敷B. 抗生素治疗C. 清创D. 植皮手术答案:D5. 烧伤后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立即就医B. 冷敷C. 涂抹药膏D. 包扎伤口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烧伤后正确的急救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立即用冷水冲洗B. 尽快就医C. 涂抹牙膏D. 用干净的布料覆盖伤口答案:ABD2. 烧伤后不宜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涂抹牙膏B. 涂抹酒精C. 用冰敷D. 用干净的布料覆盖伤口答案:ABC3. 烧伤深度的判断依据包括以下哪些?A. 皮肤颜色B. 皮肤温度C. 皮肤感觉D. 皮肤弹性答案:ACD4. 烧伤后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哪些?A. 感染B. 休克C. 脱水D. 瘢痕形成答案:ABCD5. 烧伤后的营养支持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增加蛋白质摄入B. 增加水分摄入C. 增加脂肪摄入D. 增加维生素摄入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一度烧伤通常不会留下瘢痕。
(对)2. 烧伤后应立即用冰敷以减轻疼痛。
(错)3. 二度烧伤一定会留下瘢痕。
(错)4. 三度烧伤需要进行植皮手术。
(对)5. 烧伤后应立即涂抹牙膏以减轻疼痛。
(错)6. 烧伤后应尽快就医,避免自行处理。
(对)7. 烧伤后应避免使用任何药膏,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错)8. 烧伤后应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接触水分。
(错)9. 烧伤后应避免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错)10. 烧伤后应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
烧伤病程烧伤不仅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而且引起全身反应。
全身反应的轻重随烧伤面积的大小和深度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烧伤创面的存在和变化(如体液渗出、感染和组织修复等)贯穿烧伤治疗的全过程。
临床上根据烧伤创面引起全身病理生理变化的阶段性,一般将烧伤病程经过分为休克期、急性感染期、修复期。
各期有不同的特点,各期之间紧密联系而有重叠,并非截然分开。
(一)休克期(体液渗出期)烧伤后迅速发生体液渗出,可分为两个时期。
①立即时相:烧伤后立即出现,与组织胺、5-羟色胺、激肽及前列腺素有关。
在微静脉内皮细胞连接处出现裂隙,使血管内液漏出。
40-60分钟后消失。
②延迟时相:烧伤1-2小时以后出现,持续时间长。
此时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均受到侵犯,而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裂隙的漏出为主。
由于具有半透膜作用的毛细血管壁被毁坏,大量血浆样液体自血循环渗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或自创面丢失,因而丧失了大量的水分,钠和血浆蛋白,其中蛋白质的含量相当于血浆蛋白浓度的50-80%,水肿液所含钠、钾离子呈等渗状态。
在严重烧伤,这些变化不仅发生在局部,而且身体其它未烧伤的部位以及内脏等均有渗出。
烧伤面积越大、越深、则水肿越重,休克发生越早。
当烧伤面积较大(成人10%或小儿5%以上的Ⅱ、Ⅲ度烧伤面积),人体不足以代偿迅速的体液丧失时,则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导致血液动力方面的变化,进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特重烧伤在伤后2-4小时,重度烧伤在4-8小时即可陷入严重休克状态。
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同时,烧伤区及周围组织或因热力的损伤或因水肿压迫,血管内血栓形成等原因组织缺氧,细胞膜功能改变(水、钠向细胞内转移,钾释出)与代谢障碍,从而加重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低血钠和代谢性酸中毒)。
缺血,缺氧,严重者,尚可有大量血管舒张活性物质,凝血活酶等释出,进一步使毛细血管扩张与通透性增加,血流缓慢,淤滞,渗出更多,甚至导致血管内凝血,微循环障碍。
肾脏可因血容量减少、肾血管痉挛、溶血及毒素作用等,导致尿少、尿闭、血红蛋白尿,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解决方案编号:LX-FS-A59726烧伤急救知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烧伤急救知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根据烧伤的不同类型,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采取有效措施扑灭身上的火焰,使伤员迅速脱离开致伤现场。
当衣服着火时,应采用各种方法尽快地灭火,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等,千万不可直立奔跑或站立呼喊,以免助长燃烧,引起或加重呼吸道烧伤。
灭火后伤员应立即将衣服脱去,如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可在救护人员的帮助下把未粘的部分剪去,并对创面进行包扎。
(2)防止休克、感染。
为防止伤员休克和创面发生感染,应给伤员口服止痛片(有颅脑或重度呼吸道烧伤时,禁用吗啡)和磺胺类药,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并给口服烧伤饮料,或饮淡盐茶水、淡盐水等。
一般以多次喝少量为宜,如发生呕吐、腹胀等,应停止口服。
要禁止伤员单纯喝白开水或糖水,以免引起脑水肿等并发症。
烧伤休克西医治疗方法烧伤休克是低容量休克,严重者伴有休克肺及其他脏器损伤,有的病人伴有吸入性损伤,因此,循环、呼吸系统均有障碍,故烧伤早期复苏也需遵循复苏的一般原则,保持气道通畅,维护呼吸功能,维护心血管功能。
补液是防治烧伤休克的有效措施,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补液通畅。
1、复苏补液疗法国外早就有各种烧伤早期补液公式,如Evans公司、Brooke公式等。
在Evans公式的基础上,国内不少单位根据自己的经验,也总结出不少烧伤早期补液公式。
但大多数公式大同不异,只是输液总量及胶、晶体比例略有不同。
国内多数单位的补液公式是: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胶体和电解质液1.5ml(小儿2.0ml),另加水分,一般成人需要量为2000ml,小儿依年龄或体重计算;胶体和电解质或平衡盐液的比例一般为0.5∶1,严重深度烧伤可为0.75∶0.75;补液速度:开始时应较快,伤后8小时补入总量的一半,另一半于以后16小时补入;伤后第二个24小时的一半,水份仍为2000ml。
国内另一常用公式,即Ⅱ、Ⅲ度烧伤面积(%)×100±1000=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ml)过重过轻者加减1000ml。
总量中,以2000ml为基础水分补充。
其作1/3为胶体液,2/3为平衡盐溶液。
Parkland公式,即在第一个24小时内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轮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4ml。
其理论基础是,人体被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强,不仅晶体物质能通过,蛋白质也可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此时无论输入胶体液或晶体液,均不能完全留在血管内维持血容量,而由相当一部分渗至血管外进入的组织间。
因此,输入的液体要扩张包括血管内外的整个细胞外液,才能维持循环血量,这样输液量就要显著增加;而细胞外液的主电解质为钠离子,因而输入含钠离子的晶体液较输入含钠离子的晶体液较输入胶体液更为合理。
也有学者主张用高渗盐溶液。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认识到伤后24小时内单纯补给大量晶体液、水分及盐类会使病人负荷过大,还可能造成血浆蛋白过低,组织水肿明显,进一步促使病人在休克后发生感染,所以仍主张第一个24小时内适量补给胶体液,这样可以减少输液量,减轻水份的过度负荷,更有利于抗休克、回吸收以及休克期之后的治疗。
大面积烧伤护理(一)病情观察1、休克期护理烧伤后48小时内为休克期,尤其在前8小时。
评估意识、生命体征及有无口渴、恶心、呕吐等情况;评估尿液的色、量,评估末梢血液循。
2、感染期一般认为烧伤后48小时以后,直至创面愈合的时期。
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精神状况,尿量,有无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评估创面色泽、分泌物,焦痂脱落情况。
(二)护理要点1、休克期(1)呼吸道管理有头、面、颈烧伤,吸入性损伤未行气管切开者需密切注意呼吸情况,做好呼吸道管理,必要时做好气切准备。
(2)体液管理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输入液体,补充血容量,交替输入晶、胶体。
有心力衰竭、呼吸道烧伤、老年人或小儿,在补液时速度勿过快,(3)创面护理注意保护创面,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污染。
(4)饮食管理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应禁食,如无特殊原因,在第3天开始可给予少量饮水,以后根据情况给予少量流质、半流质饮食等。
(5)安全管理加强护理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坠床跌倒等。
2、感染期(1)呼吸道管理严密观察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2)创面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早期创面尚未结痂前,随时清除创面液体。
(3)饮食管理根据患者营养需要量,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等食物。
(4)体温异常护理寒战、高热或低温时,应立即采血培养标本。
体温超过39摄氏度,遵医嘱降温,用药后须严密观察出汗情况,防止虚脱。
出现低温时注意保暖,提高室温。
(5)安全管理加强护理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坠床跌倒等。
(三) 健康指导1、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人员。
2、保持创面清洁,外涂五黄油。
3、对于新生皮肤应予以保护,避免摩擦、搔抓,每日可用温水清洗局部,防止感染。
烧伤外科知识点什么是烧伤外科?烧伤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注于研究和治疗烧伤伤害。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其严重程度可从轻微的热痛到严重的组织损伤和生命威胁不同。
烧伤外科医生通过了解烧伤的不同类型、烧伤后的伤情评估和治疗方法,帮助烧伤患者康复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烧伤的分类根据烧伤的严重程度和损伤程度,烧伤可以被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1.一度烧伤:只影响皮肤的最外层。
症状包括疼痛、红肿和轻微的水泡。
2.二度烧伤:影响皮肤的外层和中层。
症状包括严重的红肿、水泡和皮肤破裂。
3.三度烧伤:影响皮肤的所有层次,甚至包括肌肉和骨骼。
症状包括黑色和焦糊的皮肤、无痛和组织损伤。
烧伤后的伤情评估对于烧伤患者,及时的伤情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以便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常见的烧伤后伤情评估指标:1.伤区的面积:测量烧伤面积,通常使用“九倍法则”,将身体划分为九个等分,每个等分大约占总体表面积的9%。
2.烧伤的深度:确定烧伤达到的皮肤层次,一度烧伤只影响表皮,二度烧伤影响表皮和真皮,三度烧伤影响所有皮肤层次。
3.伤口的位置:确定烧伤的具体位置,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手术。
4.并发症的风险:评估烧伤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休克和电解质紊乱。
烧伤的治疗方法治疗烧伤的方法取决于烧伤的严重程度和伤情评估的结果。
以下是常见的烧伤治疗方法:1.一度烧伤:大多数一度烧伤可以通过冷水冲洗、清洁和应用局部消毒药物来进行自我处理。
2.二度烧伤:二度烧伤需要更加细致的处理,通常需要清创、局部抗生素药膏和敷料来促进伤口愈合。
3.三度烧伤:三度烧伤通常需要手术处理,包括切除坏死组织、进行皮肤移植和伤口覆盖。
烧伤后的康复和护理烧伤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和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和护理措施:1.伤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和湿润,预防感染。
2.物理疗法: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度。
3.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烧伤后可能出现的情绪和心理问题。
[模拟] 烧伤外科学专业知识12A1型题第1题:烧伤患者出现哪种情况,应考虑合并吸入性损伤A.烦躁不安B.恶心呕吐C.烧伤面积>85%.D.鼻周围深度烧伤E.发热参考答案:D第2题:有关烧伤深度的估计应注意的事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一B.同一部位的皮肤厚度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不一C.许多化学烧伤有继续加深的过程D.酸烧伤易估计偏浅,碱烧伤易估计偏深E.Ⅲ度烧伤偶尔也可出现水泡参考答案:D酸烧伤后皮肤表面蛋白凝固变色,容易估计偏深;碱烧伤往往有继续加深的过程,易估计偏浅。
第3题:成年患者,烧伤面积53%,三度烧伤面积54%,创面处理方法宜选择A.一次性切痂,复合皮移植B.一次性切痂,微粒皮移植C.分次切痂,自体、异体皮相间移植D.分次切痂,大张中厚皮移植E.右上肢一次性切痂,复合皮移植参考答案:B第4题:男,18岁,Ⅱ、Ⅲ度烧伤60%,入院后第5天,病人体温下降明显,对周围淡漠,呼吸浅,脉搏细弱,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正常为低。
创面停止生长,干枯,出现出血性坏死斑,提示为A.休克B.蜂窝织炎C.二重感染D.烧伤创面脓毒症E.全身感染参考答案:E从临床症状及体征推断为革兰阴性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
第5题:下列哪项不是烧伤休克的无创性监测指标A.尿量B.经皮氧分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检测C.心排血量D.心率、血压E.末梢循环参考答案:C检测心排血量须经静脉穿刺放置漂浮导管。
第6题:下列哪项不是烧伤病人抗休克补液量观察的有效指标A.脉搏B.血压C.血细胞比容D.尿量E.精神状态参考答案:C血细胞比容是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不能有效反映补液量。
第7题:有关焦痂切开减压术的切口位置及深度,错误的是A.常规切至深筋膜B.深筋膜下张力过高可将肌膜切开C.肢体屈侧做纵切口,不越过踝关节或腕关节D.两侧胸壁腋前线下做纵切口E.颈部做纵切口参考答案:C四肢一般在肢体一侧做纵切口,必要时对侧再做切口,或在肢体伸侧做纵切口,越过踝关节或腕关节。
烧伤休克相关知识【概述】烧伤休克绝大多数为继发性休克,通常发生在烧伤后最初数小时或十多个小时,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由于受伤局部有大量血浆液自毛细血管渗出至创面和组织同间隙,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治疗措施】烧伤休克是低容量休克,严重者伴有休克肺及其他脏器损伤,有的病人伴有吸入性损伤,因此,循环、呼吸系统均有障碍,故烧伤早期复苏也需遵循复苏的一般原则,保持气道通畅,维护呼吸功能,维护心血管功能。
补液是防治烧伤休克的有效措施,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补液通畅。
1、复苏补液疗法国外早就有各种烧伤早期补液公式,如Evans公司、Brooke公式等。
在Evans公式的基础上,国内不少单位根据自己的经验,也总结出不少烧伤早期补液公式。
但大多数公式大同不异,只是输液总量及胶、晶体比例略有不同。
国内多数单位的补液公式是: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胶体和电解质液1.5ml(小儿2.0ml),另加水分,一般成人需要量为2000ml,小儿依年龄或体重计算;胶体和电解质或平衡盐液的比例一般为0.5∶1,严重深度烧伤可为0.75∶0.75;补液速度:开始时应较快,伤后8小时补入总量的一半,另一半于以后16小时补入;伤后第二个24小时的一半,水份仍为2000ml。
国内另一常用公式,即Ⅱ、Ⅲ度烧伤面积(%)×100±1000=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ml)过重过轻者加减1000ml。
总量中,以2000ml为基础水分补充。
其作1/3为胶体液,2/3为平衡盐溶液。
Parkland公式,即在第一个24小时内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轮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4ml。
其理论基础是,人体被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强,不仅晶体物质能通过,蛋白质也可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此时无论输入胶体液或晶体液,均不能完全留在血管内维持血容量,而由相当一部分渗至血管外进入的组织间。
因此,输入的液体要扩张包括血管内外的整个细胞外液,才能维持循环血量,这样输液量就要显著增加;而细胞外液的主电解质为钠离子,因而输入含钠离子的晶体液较输入含钠离子的晶体液较输入胶体液更为合理。
也有学者主张用高渗盐溶液。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认识到伤后24小时内单纯补给大量晶体液、水分及盐类会使病人负荷过大,还可能造成血浆蛋白过低,组织水肿明显,进一步促使病人在休克后发生感染,所以仍主张第一个24小时内适量补给胶体液,这样可以减少输液量,减轻水份的过度负荷,更有利于抗休克、回吸收以及休克期之后的治疗。
静脉输入液体的种类视情况而定。
水分除口服的外,可用5%葡萄糖溶液补充。
胶体液一般以血浆为首选,也可采用5%白蛋白或全血,特别是面积较大的深度烧伤可补充部分全血。
也可选用右旋糖酐、409液、706液等血浆增量剂,但24小时用量一般不宜超过1000~1500ml。
应用平衡盐液的目的是一方面避免单纯补充盐水时,氯离子含量过高可导致高氯血症;另一方面可纠正或减轻烧伤休克所致的代谢酸中毒。
若深度烧伤面积较大,出现明显代谢性酸中毒或血红蛋白尿时,部分平衡盐溶液量可改用单纯等渗碱性溶液,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或碱化尿液。
为了迅速使游离血红蛋白从尿中排出,减少圣肾脏的刺激和引起肾功能障碍的可能,除碱化尿液并适当增大补液量以增加尿量外,在纠正血容量的同时可间断应用利尿药物,常用的为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00~200ml,每4小时1次。
如效果不明显时,可加用或改用利尿酸钠或速尿。
另外对老年、吸入性损伤、心血管疾患、合并脑外伤等病人,为了防止输液过量,亦可间断地输注利尿药物。
必须强调,任何公式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机械执行。
要避免补液量过少或过多。
过少往往使休克难以控制,且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过多则可引起循环负担过重及脑、肺水肿,并促使烧伤局部渗出增加,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和感染。
为此,可根据下列输液指标进行调整:①尿量适宜。
肾功能正常时,尿量大都能反映循环情况。
一般要求成人均匀地维持每小时尿量30~40ml。
低于20ml应加快补液;高于50ml则应减慢。
有血红蛋白尿者,尿量要求偏多;有心血管疾患、复合脑外伤或老年病人,则要求偏低。
②安静、神志清楚、合作,为循环良好的表现。
若病人烦躁不安,多为血容量不足,脑缺氧所致,应加快补液。
如果补液量已达到或超过一般水平,而出现烦躁不安,应警惕脑水肿的可能。
③末梢循环良好、脉搏心跳有力。
④无明显口渴。
如有烦渴,应加快补液。
⑤保持血压与心率在一定水平。
一般要求维持收缩压在90mmHg以上,脉压在20mmHg以上,心率每分钟120次以下。
脉压的变动较早,较为可靠。
⑥无明显血液浓缩。
但在严重大面积烧伤,早期血液浓缩常难以完全纠正。
如果血液浓缩不明显,循环情况良好,不可强行纠正至正常,以免输液过量。
⑦呼吸平稳。
如果出现呼吸增快,就查明原因,如缺氧、代谢性酸中毒、肺水肿、急性肺功能不全等,及时调整输液量。
⑧维持中心静脉压于正常水平。
一般而言,血压低、尿量少、中心静脉压低,表明回心血量不足,应加快补液;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仍低,且无其他原因解释时,多表明心输出能力差。
补液宜慎重,并需研究其原因。
由于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较多,特别是补液量较多者,可考虑测量肺动脉压(PAP)和肺动脉楔入压(PWAP)以进一步了解心功能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输液指标中以全身情况为首要。
严重在面积烧伤早期变化快,必须有专人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治疗,做到迅速准确。
静脉输液通道必须良好,必要时可建立两个,以便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均匀补入,防止中断。
2、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休克时,特别是伴有吸入性损伤者,气体交换功能多受抑制,严重者可并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因此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是防治烧伤休克的重要措施。
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经常抽吸呼吸道内的痰液、脱落粘膜等以排除机械性梗阻;头颈部深度烧伤水肿或吸入性损伤发生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实行气管切开,不宜犹豫等待。
因为梗阻时间过长,缺氧不但可加重休克,甚至诊发呼吸功能衰竭或心跳骤停,同时如果颈部水肿明显增重后再行紧急气管切开,不仅手术困难,往往也易误伤大血管、胸膜等重要组织;为了解除支气管痉挛及减轻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可静脉滴注氨茶碱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如有缺氧则应给氧,严重者可用呼吸器辅助呼吸。
3、镇静、镇痛药物的应用烧伤后剧烈疼痛和病人恐惧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强烈刺激,故镇静、镇痛对休克的防治有一定作用。
一般采用杜冷丁或吗啡。
反复应用时,可间用巴比妥类药物;血容量补充后也可应用非那根等药物。
如因血容量不足而烦躁不安时,加大镇静剂并不能使病人安静,有时还可由于用量过大抑制呼吸、增重脑缺氧,反而使烦躁加重。
4、心功能辅助治疗严重烧伤休克期,经大力补液而心率明显增快达每分钟140次以上,特别是复苏林补液较迟或补液不足,并经心电图证实有缺氧性损害时,宜考虑药物治疗以保护心脏功能。
休克不能靠补液纠正,中心静脉压增高,提示液体负荷过重,心功能不全者,用药指征更明确。
洋地黄类强心药物,西地兰、毒毛旋花花子甙K等,常需24小时内给饱和量,以后逐日用维持量。
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增加心输出量。
多巴胺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借以减轻心脏负担的作用,并能使肺和肾的循环阻力减轻。
补液中以小剂量维持静脉滴注,即可显效。
RA642具有升高血压,提高心输出量,降低末梢循环和肺循环的阻力,并可使冠状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量增多,是一种在休克复苏中辅助心血管功能有希望的药物。
5、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用α-肾上腺能阻滞剂,能改善微循环血流和增强组织灌注。
用药前应实践血容量,以防血管床扩大,产生或加重相对性的血容量不足,并适当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6、肾功能辅助治疗严重大面积烧伤休克,深度烧伤或电烧伤后的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液体超负荷,吸入性损伤和复合颅脑外伤所致的肺水肿和脑水肿,无机磷等烧伤后的化学中毒引起肾功能损伤,均需良好肾功以利排尿或排出毒物。
在必要的补液之后,仍不能排尿或尿量不够满意时,使用利尿剂。
常用甘露醇或山梨醇。
在补足血容量的情况下,可用速尿或利尿酸钠,可以单用或与甘露醇合用。
在脱水治疗大量利尿中,要注意钠和钾的丢失。
7、纠正酸碱紊乱休克时因乏氧代谢而使乳酸产生增多造成代谢性酸中毒。
烧伤早期,常因紧张、疼痛、休克和吸入性损伤缺氧而有时过度换气造成呼吸性碱中毒。
均从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体内酸和碱的平衡,干扰着血液pH的稳定。
在临床上如果对此认识不足和处理不及时,均会加重复杂的机能紊乱,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毒趋向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
为此,对复杂的病情及酸碱平衡紊乱要做到及时诊断和处理。
8、激素治疗大多数只是在复苏困难或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病人才应用。
对于复苏困难的病人,用量要大,时间要早。
有人主张成人一次静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0~3000mg,甚至更大;但也有人主张1000mg即可,必要时重复一次。
在有肺水肿或脑水肿时,也宜使用。
9、氧自由基清除剂的应用在严重烧伤时,烧伤组织血管内白细胞被激活,细胞膜上的NAD(P)H氧化酶被激活,增强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产生氧自由基O2、OH·O-2、H2O2铁离子等,使细胞遭受更严重的破坏。
氧自由基清除剂的使用,将可减轻因休克所致的各内脏或组织细胞的损害,从而提高烧伤的存活率。
应用二甲基亚砜(DMSO)、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清除氧自由基;用过氧化氢酶(catalase)清除H2O2;用苯甲酸钠(sod.benzoate)清除OH·O-2;用脱乳铁素(apolactoferin)或deferoxamine清除铁离子;用维生素E减轻肺血管的损害。
SOD和catalase联合应用,可清除O-2和H2O2,可以消除肺部损害。
10、休克期交换血浆疗法用血细胞连续分离器或血细胞连续加式器,在支除病人的血浆的同时,等量换入同型的冷冻新鲜血浆。
5岁以下的儿童,以换同型全血为宜。
严重烧伤后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症,严重电烧伤后发生持续性的重度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有的复苏补液疗法不能奏效。
严重烧伤后,有很多能使血管通盘性增强和细胞膜功能不全的血清因子参与休克期循环的病理生理,应用交换血浆疗法消除这些血清因子有助于复苏休克。
但是应用血浆取出和交换输血的治疗方法,有可能发生肝炎、低钾血症、输血反应、溶血和气栓等并发症。
故应密切监护,经常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液体出入量,测定心输出量等。
并做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试验、血气分析及拍X线胸片等。
11、严重烧伤病人早期休克复苏困难的原因较复杂,常常是多种因素,除休克本身处理不当外,常见的主要原因有:①这类病人经过长途跋涉与颠簸,抗休克不够,致使复苏困难。
严重烧伤病人,原则上争取就地治疗。
需要后送时,必须待休克平稳,以免发生重度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