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历史上的灾害
- 格式:docx
- 大小:367.66 KB
- 文档页数:11
长白山喷发记载长白山,位于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辽源市之间,是我国东北地区一座由火山活动形成的伟岸山脉。
它是我国的主要火山群之一,拥有丰富的火山景观和独特的喷发历史,被誉为“东北第一神山”。
长白山的喷发纪录非常丰富。
根据历史记载和现代科学研究,长白山至少喷发过五次,每一次喷发都给周边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些喷发事件。
首次喷发发生在公元前3600年左右,距今已有约5600年。
这次喷发形成了长白山主峰,也是长白山最高的峰,海拔2749米。
这次喷发造成了大规模的火山灰和熔岩的喷出,并且扩大了长白山火山喷发的规模。
第二次喷发发生在公元前700年左右,距今已有约2700年。
在这次喷发中,长白山火山群中大量的火山熔岩、火山灰和火山石被喷射到周围的地区,造成了广泛的火山灾害。
这一次喷发使得周边地区成为一片荒芜之地,对当时的人类社会造成了重大冲击。
第三次喷发发生在公元1017年,距今已有约1000年。
这次喷发是长白山火山群中最强烈的一次,也是对当地人民影响最大的一次。
据史书记载,火山口喷出的岩浆和岩片飞溅数十里之远,火山灰遍布在数百里的周边地区。
这场喷发还导致了显著的地质构造变化,如熔岩流和断层形成。
第四次喷发发生在公元1702年,距今已有约300多年。
这次喷发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新宝岭火山喷发产生的巨大熔岩流覆盖了长白山东南麓的广大地区,使得当地的农田和居民受到了严重破坏。
这次喷发也为长白山带来了一些新的火山地貌特征,如火山锥和喷发口。
最近一次喷发发生在1903年,距今已有近120年。
据历史记录,这次喷发发生在长白山北坡,喷出了大量的火山灰和熔岩。
当时,火山喷发导致附近地区的湖泊水位急剧上升,引发了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幸运的是,由于当时通信不发达,火山喷发没有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长白山的喷发历史丰富而复杂,同时也为地质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
通过对长白山的喷发纪录的研究,科学家们能够了解到火山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预测火山喷发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
1912-1931年间东北自然灾害概况及特点王虹波【摘要】通过对1912-1931年间东北自然灾害地方文献资料的梳理,把整理得出的数据自制了不同种类的灾害统计表,大致呈现了这一时期东北自然灾害的发生概况。
同时,也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东北自然灾害的特点:灾害发生频繁,无年不灾;发生地域广泛,无地不灾;灾害种类繁多,主要以水旱冰雹等气象灾害为主,生物灾害和地质灾害较少;而且常出现多灾并发,接连不断的现象。
%Based on the documentation of northeast natural disasters between 1912-1931, combing the collated data and designing different kinds of disasters statistics table, which roughly presents the overview of northeast natural disasters during this period. It also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rtheast natural disasters: frequent disasters, no years without disaster; geographically widespread occurrence; a wide variety of disasters, mainly floods, droughts, hail and other weather disasters, biological disasters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 were less;and often there is more disaster concurrency.【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98-101)【关键词】1912-1931年;东北自然灾害;特点【作者】王虹波【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吉林通化 13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58;K26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我国灾荒之多,世界罕有,就文献可考的记载来看,从公元前十八世纪,直到公元二十世纪的今日,将近四千年间,……几乎无年不荒;西欧学者甚至称我国为“饥荒的国度(The Land of Famine)。
火灾的事例火灾是一种常见而可怕的自然灾害,可以在瞬间摧毁所有东西。
它可以很快地在建筑物、森林、车辆和其他物品上蔓延开来。
以下是一些最导致极为严重的火灾事例:1. 伊通县剧毒氰化物爆炸事故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伊通县的森林木材加工厂突然发生大火,然后引爆了大批存放在现场的300吨剧毒氰化物。
据称,燃烧和爆炸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近7人死亡和几百人受伤的人员伤亡。
该事故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高度关注和警惕,导致数千人迅速从周围地区疏散。
2. 四川新津工地大火2019年7月12日,四川新津一个工地肆虐了大火,引发了数百平方米范围内的火灾。
工地附近的数十辆车和吊车也受到了影响。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消防队员在极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镇压了火势并救出了一些被困人员。
但由于火势过于猛烈和建筑结构的缺陷,造成两名当地工人被困并死亡。
3. 夏威夷高层公寓大火2017年7月14日,夏威夷首府檀香山的一座高层公寓大火爆发,居民和来访者迅速地逃出现场或者藏在安全地方。
事故造成33人受伤和3人死亡,其中两人是当时被困在公寓里的人。
消除大火消耗了数十小时,工程师们一共放约140万加仑水才成功扑灭火源。
4. 西班牙著名大教堂大火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圣母院大教堂突然爆发大火,燃烧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建筑物。
这座教堂最初建于1163年,被视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中世纪教堂。
整个国际社会哀悼这一巨大的难过。
5. 中国新乡血友病院火灾2014年2月1日,河南省新乡市的血友病医院突然发生大火,大部分患者和工作人员都不幸被困在火灾中。
据当时报告,火灾导致病人和医务人员中有40人死亡。
火灾原因可能是因为不安全的电路或燃烧过程中的短路造成。
以上几例是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火灾事故之一,它们给整个国家和全球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伤害。
总之,火灾事故的危害性是不可估量的,我们需要加强防火意识和设施建设,从而避免更多的不幸事件的发生。
关于吉林省抗洪救灾的舆情分析报告2010年7月28日,吉林省永吉县遭受到特大洪水灾害,口前镇全城被淹,各地媒体纷纷报道,吉林官民立即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现将7月28日至8月22日期间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如下:一、中央主流媒体报道情况中央主流媒体报道统计图(日期:7月28日-8月22日来源:正义网舆情监测系统)据不完全统计,自7月28日至8月22日,新华网、人民网、中广网等15家中央主流网络媒体报道吉林抗洪抢险的文章共计1884篇。
报道内容包括以各级领导的考察指示、央地各级对吉林的援助情况、吉林当地的应对措施等,且多为正面报道。
二、商业门户网站报道情况正义网舆情监测系统显示,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和网易四大商业门户网站转载的有关吉林抗洪抢险的文章共计1675篇。
与主流媒体密集、权威发布及时报道相比,四大门户网站则在专题制作上更为精良,标题制作上相对鲜活,因而更能吸引网民的跟帖讨论。
在内容方面,负面报道要比中央主流媒体的多一些。
商业门户网站报道统计图(日期:7月28日-8月22日来源:正义网舆情监测系统)三、网络论坛社区舆情分析自灾情发生以来,全国网友对吉林省的抗洪抢险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
统计显示,整个监测期,网友在国内网络论坛社区共发帖8299条,撰写转载博客文章4698篇。
在帖文倾向方面,我们以百度贴吧、天涯社区、西祠胡同、凯迪网络、新浪论坛、凤凰论坛等6家民间知名网络社区为样本进行抽样统计显示,正面舆情信息占总数的55%,负面信息占总发帖量的45%。
网民言论倾向分析图(日期:7月28日-8月22日来源:正义网舆情监测系统)正面信息包括在网络上向全国网民发起向受灾民众捐款和祈福的倡议,对奋战在一线的领导干部和解放军官兵留言表达敬意,以及当地政府应对措施的转帖。
负面信息包括呼吁政府公开桦甸水库溃坝事件真相,反映洪灾期间部分奸商哄抬物价的问题,批评永吉县洪灾来临之际政府官员反应迟钝且应对方式不当的行为。
吉林省历史上的灾害1997年,吉林省共发生地震17次,其中最大地震是5月21日靖宇县花园ML3.2级地震。
吉林市在7月10日14时17分41.4秒发生一次地震,震中位置是东经126°50′、北纬44°10′,震级为ML2.5级,地点是永吉县缸窑镇。
这次地震发生在伊通—舒兰断裂带上的老震区,从地震频次和能量释放上看,均低于历年平均水平。
——《吉林市年鉴》(1998)第160页吉林市在2001年发生四次地震。
第一次发生在4月26日15时31分42.8秒,震中位于北纬43°56′、东经127°57′,震级为里氏2.3级,地点在蛟河市前进乡。
第二次发生在6月21日00时05分28.6秒,震中位于北纬44°28′、东经126°53′,震级为里氏3.1级,地点在舒兰市东南。
第三次发生在7月17日11时35分10秒,震中位于北纬44°07′、东经126°28′,震级为里氏2.3级,地点在龙潭区乌拉街镇。
第四次发生在9月13日05时34分1.2秒,震中位于北纬44°08′、东经126°35′,震级为里氏2.3级,地点在龙潭区大口钦镇。
——据《吉林市年鉴》(2002年)2003年吉林市地震相对平静,仅在磐石市烟筒山镇发生1次地震。
时间为2003年1月23日05时05分,地点为北纬43度01分,东经126度09分(磐石市烟筒山镇),震级为2.2级。
——《吉林市年鉴》(2004)第194页2004年全市共发生3次地震。
从地震活动频次上看,基本上达到历年平均水平。
从空间分布上看,3次地震均发生在吉林市主要地质构造带—清密断裂带附近。
第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为1月1日16时43分,地震的震中位置为北纬43°13′,东经125°40′,地点为磐石大旺,震级2.5级。
第二次地震发生的时间为1月30日11时19分,地震的震中位置为北纬43°0新华网长春8月4日电自7月下旬以来,吉林省接连遭受多次特大暴雨袭击,形成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
中国十大森林火灾近几年来,森林火灾事故频繁发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森林火灾也时有发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十大森林火灾事故。
一、2019年中国吉林省图们江市火灾2019年4月4日,在吉林省图们江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森林火灾事故。
这场火灾起初是在一片山林中发生的,由于当时地势险要,加上大风逆火助燃,把原本只是局部火点的事情引发了更大的火势。
由于火势太大,灭火人员在救援时不小心走失,最终导致了3名消防员被困,其中1人不幸牺牲。
二、2018年大别山森林火灾2018年4月,中国安徽省大别山的一次大规模森林火灾使消防员和自愿者进行了为期4天的紧急救援。
据报道,大火共烧了15.5平方公里的森林,并造成了近50个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
由于野火过于强烈,现场救援队伍的消防员也不断受到伤害,所幸最终未造成人员伤亡。
三、2017年白山森林火灾2017年4月,中国吉林省白山发生了一个不小的森林火灾。
由于当时有强风,加上造成火灾的干旱天气,火势很快蔓延,臭味和黑烟弥漫了整个城市。
在消灭了几天的火之后,事故造成了几百公顷的森林被毁,极大影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在灭火过程中,由于消防员缺乏有效的装备和训练,所以导致12名消防员受伤,其中2人重伤,最终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四、2016年四川青城山火灾2016年3月,中国四川省青城山的一场森林火灾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火灾在第一时间就被发现,但是由于当时天公不佑,加上风速过大,火势迅速扩散。
最终,这场火灾共烧了约30公顷的森林,造成了5名消防员中毒,最终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五、2015年黑龙江福利煤矿火灾2015年9月,中国黑龙江省的一处煤矿发生火灾。
由于煤矿地处山区,加上天气异常,消防救援难度很大。
在火灾发生当天,消防部门迅速出动了大量救援人员进行抢救,但由于当时火势太大,救援人员很难接近火源,最终造成了12名矿工死亡。
据中新社8月4日报道,据吉林省民政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8月3日13时,吉林省自入汛期以来受灾人口已达458.9万人,已知因灾死亡74人,另有71人失踪。
而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日吉林省还将有明显降雨过程,这将令当地的汛情更加严峻。
目前洪灾共造成吉林省125.4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绝收24.9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64.3亿元人民币。
同时,由于重灾区永吉县仍有北大湖镇、西阳镇、双河镇、金家乡和黄榆乡等地的交通和通讯中断,一些灾情还无法完全统计。
3日15时40分,吉林省又现汛情,农安县第二松花江东排木段饮马河回水堤防决口,决口长度达80米,造成方圆700公顷范围内一片汪洋。
吉林民警辛德臣连续100小时奋战抗洪一线晕倒新华网长春8月4日电(记者王晓明)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旺起镇派出所警务室驻村民警辛德臣,从7月27日洪水来袭一直到8月1日辖区内5400余群众安全转移,连续100多小时奋战在抗洪一线,晕倒在救灾现场,目前经过抢救已经脱离危险。
2010年7月27日,受连日暴雨影响,丰满区旺起镇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致使多个村庄被淹、上万名群众被围困,通讯、道路全部中断,其中通往大石村的多座桥梁全部被洪水冲毁。
辛德臣在外界力量无法增援的情况下,组织当地联防队员、治安积极分子,配合村干部,对辖区大石村、小石村、胜利村的5400余名村民连夜进行转移。
村里的一名孤寡老人由于年岁已高行动十分迟缓,辛德臣就边背着老人边招集群众撤离,他徒步一小时将老人送到安全区域后,再次返回一线参与组织转移。
经过一整夜的紧急疏散,在洪水来临之前,村民已全部被疏散至高地势的安全地带。
28日一早,忙碌了一夜的辛德臣再次与村干部一起,顶着暴雨、趟着洪水,挨家挨户进行搜救,同时不断地帮助群众抢救、转移物资,并组织治安积极分子进行巡逻、看护。
洪水退去后,他再度组织人员协助村干部对村民进行妥善安置。
辛德臣在连续五天的抢险救援中,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觉,只靠面包、方便面充饥,就连发烧身体极度不适也没有向任何人提及,但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抢救生命财产的行动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吉林省历史上的灾害1997年,吉林省共发生地震17次,其中最大地震是5月21日靖宇县花园ML3.2级地震。
吉林市在7月10日14时17分41.4秒发生一次地震,震中位置是东经126°50′、北纬44°10′,震级为ML2.5级,地点是永吉县缸窑镇。
这次地震发生在伊通—舒兰断裂带上的老震区,从地震频次和能量释放上看,均低于历年平均水平。
——《吉林市年鉴》(1998)第160页吉林市在2001年发生四次地震。
第一次发生在4月26日15时31分42.8秒,震中位于北纬43°56′、东经127°57′,震级为里氏2.3级,地点在蛟河市前进乡。
第二次发生在6月21日00时05分28.6秒,震中位于北纬44°28′、东经126°53′,震级为里氏3.1级,地点在舒兰市东南。
第三次发生在7月17日11时35分10秒,震中位于北纬44°07′、东经126°28′,震级为里氏2.3级,地点在龙潭区乌拉街镇。
第四次发生在9月13日05时34分1.2秒,震中位于北纬44°08′、东经126°35′,震级为里氏2.3级,地点在龙潭区大口钦镇。
——据《吉林市年鉴》(2002年)2003年吉林市地震相对平静,仅在磐石市烟筒山镇发生1次地震。
时间为2003年1月23日05时05分,地点为北纬43度01分,东经126度09分(磐石市烟筒山镇),震级为2.2级。
——《吉林市年鉴》(2004)第194页2004年全市共发生3次地震。
从地震活动频次上看,基本上达到历年平均水平。
从空间分布上看,3次地震均发生在吉林市主要地质构造带—清密断裂带附近。
第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为1月1日16时43分,地震的震中位置为北纬43°13′,东经125°40′,地点为磐石大旺,震级2.5级。
第二次地震发生的时间为1月30日11时19分,地震的震中位置为北纬43°0新华网长春8月4日电自7月下旬以来,吉林省接连遭受多次特大暴雨袭击,形成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
吉林省省长王儒林用三个“史无前例”来形容吉林省此次遭遇的洪涝灾害。
暴雨强度高、历时长、落点重复,这对吉林省来说是“史无前例”的。
据统计,全省共有7个市(州)13个县强降雨创历史纪录,并且与之前连续两次强降雨相互叠加。
最典型的是永吉县的朝阳站,2小时突降164毫米超强特大暴雨,3天降了335毫米,这在吉林省有气象记录历史上是没有的。
洪水迅猛、量级超高,有的城镇内涝与外洪并发,这对吉林省来说也是“史无前例”的。
这次暴雨使第二松花江流域13条支流同时发生超历史纪录洪水。
温德河堤防全线漫溢,洪水漫过坝顶3.98米,致使永吉县城区受到内涝和外洪双重夹击,全城被淹,进水最深超过5米。
丰满水库上下游洪水同时发生,使第二松花江暴发全流域大洪水,在吉林省也是“史无前例”的。
丰满水库上游3条支流、下游6条支流同时发生超标准洪水,第二松花江迅速由局部洪水发展成全流域大洪水,江河水位全线上涨,第二松花江500多公里江河堤防告急。
这在吉林省历史上也是没有的。
记者从吉林省政府了解到,在此次洪涝灾害中,吉林省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各类水毁工程直接损失达137.8亿元。
目前共有51座中小型水库被毁坏,1座小二型水库垮坝。
此次洪涝灾害还毁坏了水闸298座、塘坝351座,冲坏堤防1001处312公里,堤防决口81处30公里。
铁路、公路中断293条次,冲毁桥梁677座。
有36个乡镇全部停电,50个乡镇部分停电。
移动通信受灾基站2773个,中断局所达662处。
一些城镇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也遭受重创。
吉林市、通化市和永吉、敦化、龙井等县城供水设施损坏,其中通化市全市停水。
全省351所中小学校、70家医疗卫生机构等遭受损失。
另外,有4个市(州)发生113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吉林省把抗灾自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多项措施为受灾群众安排住处。
除少数搭建帐篷外,吉林省还在学校、乡镇政府办公室、福利机构等地,设立临时集中安置点403个,集中安置17万人,通过采取投亲靠友、邻里互助等形式,分散安置31万人。
吉林省规定,对集中安置的按照每人每天不低于20元的标准供应食品和饮用水,对分散安置的按照每人每天不低于3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费。
2017年7月20日吉林省因暴雨洪涝灾害吉林市已转移18万余人摘自新京报吉林市区。
网友供图新京报快讯(记者卢通)今日(7月20日)下午16时30分,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截至今日下午14时,因暴雨洪涝灾害,吉林市人口转移达182329人,其中永吉县转移人口最多,达66145人。
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随后还发布消息称,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和吉林省气象局7月20日16时06分继续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吉林地区大部、四平地区局部、辽源地区局部、通化地区中北部、白山地区北部、长白山保护区、延边地区大部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黄色预警),吉林地区中部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橙色预警),请各单位做好防范工作。
吉林省2017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新浪新闻1月4日下午吉林省气象台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公布吉林省2017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吉林省气候中心主任杨雪艳表示,2017年的永吉暴雨、台风“海棠”、仲夏持续高温、秋季龙卷风等恶劣天气对吉林省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此外,2017年吉林省平均气温6.1℃,较常年偏高0.7℃;1-12月,吉林省年平均降水量为571.9毫米,比常年少近一成。
一周两场超强大暴雨永吉两度被淹7月13-14日、19-21日吉林省中东部连续出现罕见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导致长春、吉林、延边等地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永吉县七天内两次遭遇特大暴雨袭击,连续突破日雨量极值,20日永吉火山石村日降雨量达369毫米,1小时最大雨量达107毫米,远超历史极值。
暴雨导致温德河河水猛涨,出现超记录特大洪水,永吉两度受淹,多个乡镇受灾,十多万人被紧急转移。
洪水肆虐后的永吉县城街头一片狼藉台风“海棠”横扫西部日降水突破极值受减弱的台风“海棠”影响,8月2-3日,吉林省中西部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白城大安日降雨量达241.6毫米,松原长岭、乾安、前郭等地降水量也超过100毫米,均突破当地日雨量极值。
暴雨导致当地部分房屋坍塌受损,农田被淹,正值当地刚刚发生地震不久,灾情如雪上加霜。
8月2日大安暴雨洪涝导致民房坍塌仲夏持续高温酷暑,防暑供电压力加大6月14日-7月19日,吉林省出现长达36天之久的明显高温段,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高2.4℃,居历史高温的第2位(2000年24.4℃)。
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多达18天,洮南达到25天。
7月18日通榆极端最高气温达到40.8℃。
持续的高温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长时段的高温酷暑导致防暑成本及供电压力加大。
应对高温长春公交集团认真检修公交车空调制冷设备春季大风沙尘席卷全省,设施农业遭重创5月5-7日,全省出现罕见大范围长时间大风沙尘天气,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方大风持续了3天,最大风力均超8级,德惠等11个县、市出现10级以上大风,同时有39县、市伴随沙尘,洮南出现沙尘暴。
持续大风沙尘天气导致部分地方设施农业损毁,房屋倒塌,经济损失严重。
大风导致通化县蔬菜大棚损毁春末高温超40℃,刷新全省历史记录5月18-19日,吉林省大部分地方出现高温天气,西部和延边东部10县、市日最高气温突破当地春季历史高温极值,镇赉、通榆、洮北和洮南最高气温超过40℃,突破当地历史高温极值,特别是洮南最高气温达42.7℃,刷新了全省最高气温历史记录。
温度之高,不亚于南方“火炉”城市夏季最热时的温度。
5月18日多地方气温破历史记录春末夏初风雹频发,部分地方受灾严重5月末至7月初,吉林省强对流天气多发,14县、市遭受冰雹灾害袭击,17县、市出现雷雨大风,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导致部分地方粮食、经济作物受灾,大树折断,经济损失较重。
6月2日安图冰雹导致农作物受灾秋季龙卷风横扫扶余村庄,所经之地房倒屋塌9月5日,龙卷风席卷扶余市更新乡新红村、南平村2个村,瞬间风力达10级。
由于风力强劲,所经之地房倒屋塌,损毁严重,据统计,灾害造成受灾人口179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82万元左右。
9月5日扶余龙卷风导致房屋损毁初冬异常低温,御寒面临考验11月14日-12月20日,吉林省出现明显低温段,全省平均气温为-11.8℃,较常年低3.0℃,为1986年以来低温的第2位(2012年-12.1℃)。
37天时间,有30天气温低于常年,11月29日出现大范围寒潮天气。
长时间低温不仅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更使供暖、运输及地下管网维护等工作面临挑战。
白城春夏连旱,部分地方绝收4月1日—7月31日,白城各地降雨量较常年少39~66%,特别是通榆,从5月22日—7月12日一直未出现大于10毫米的降水,另外6月14日—7月19日,白城市平均气温较常年高3.4℃,居历史同期高温第一位。
由于长时间高温少雨,白城部分地方出现春夏连旱,对当地农作物播种、生长发育影响严重,部分地方粮食绝收。
持续高温少雨导致通榆旱灾严重年初暴雪伴降温,影响交通运输2月19日-20日,吉林省出现大范围内降雪天气过程,桦甸、蛟河、舒兰、白山出现暴雪。
雪后出现寒潮降温天气,全省10县、市降温幅度达8℃以上,桦甸、靖宇、长白、安图和二道降温幅度超过10℃。
由于降雪伴降温,对交通及春运影响较大。
6·3吉林德惠禽业公司火灾事故(百度百科)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到上午10时火势基本被控制住,但现场仍有大量浓烟冒出。
2013年6月10日,火灾共造成121人遇难,76人受伤。
事故原因经调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宝源丰公司主厂房部分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
管理上的原因是:宝源丰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地方消防部门安全监督管理不力,建设部门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管缺失,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不到位,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落实不力。
受伤致死的原因有烧伤、氨气中毒等,其中致死最主要的原因是氨气中毒引发的呼吸道水肿。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黏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
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3]事故处理紧急救援接到报案后,安华农险吉林长春中心支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向吉林保监局以及安华农险总公司汇报有关情况。
根据吉林保监局的部署,安华农险吉林省、市、县三级险将以最得力的理赔力量,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并协助客户做好灾害事故后续的防灾减损工作,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并避免更大灾害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