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全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36 MB
- 文档页数:590
四.光度滴定光度滴定是在适当波长(反应产物、待测组分或滴定剂的Max λ)下,不断加入滴定剂,同时测量溶液的吸光度,依据吸光度的突变来确定终点,以A ~V 滴定剂作图,得到光度滴定曲线,这是一条折线,两直线段的交点或延长线的交点即为计量点,可应用于络合、酸碱、氧化-还原反应,有时还可用于沉淀反应对应于滴定反应:M(被测)+T (滴定剂)→C (产物)一些典型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用0.1mol/l EDTA 滴定100ml 2Cu+、3Bi +混合液(浓度均为2×310-mol/l 、PH=2.0)可得光度滴定曲线如下:lg BiY K =28.2 > lg CuY K =18.8所以先滴3Bi +→BiY -(无色),然后滴2Cu +→2CuY -(兰色)光度滴定的优点:1) 可在很稀溶液中进行2) 只要求反应速度快,不要求反应进行完全(允许滴定剂过量很多)3) 只要待测离子(M )与滴定剂(T )和A 之间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即可通过作图确定终点,与计量点附近弯曲部分无关,所以只需在计量点前后各取3~4个数据即可准确确定终点4) 对于底色较深的溶液,用指示剂目测终点困难,用光度滴定并选用合适的λ即可测因滴定剂的加入,溶液体积发生变化,应进行如下校正A 校=A 测00V V V +,如引起误差<1%,亦可不校正 五.络合物组成的测定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组成有多种方法,这里仅介绍两种简单、常用的方法1. 摩尔比法(饱和法)基本络合反应 : M+nR = n MR固定M C ,改变R C ,可得一系列R M C C 值不同的溶液,配制相应的试剂空白作参比,在n MR 的Max λ处测各溶液的A ,(若M 与R 在此波长处无显著吸收),则利用A ~R M C C 作图,曲线转折点不敏锐,是由于络合物不稳定离解造成的,可运用外推法求两直线的交点,交点对应的R M C C 即为n本法仅适用于稳定性较高(离解度较小)的络合物2.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配制一系列M C +R C =C (C-总浓度不变),仅改变R M C C 相对量的溶液,在n MR 的Max λ处测A ,在A 最大(即n MR 浓度最大)处的R M C C 比值即为n ,以A 为纵坐标,M C C 为横坐标作图,将曲线两边的直线部分延长,交于B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