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摘要:德国已形成初、中、高三个层次相互衔接、分工相对明确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德国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得益于健全的法律法规、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高效的教学质量,这些经验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德国;农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12年2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职业教育,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也需要职业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由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长久以来仍处于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体制不健全、发展模式落后、吸引力不足已成为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掣肘因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农村职业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在人才定位、教育体系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形成了在法律政策保障下办学形式多样、注重实践教学等发展特色。我们认为,借鉴德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对改变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一、德国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及内容

发展至今,由于德国已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职业教育主要体现在农业职业教育,例如2003年,共有3. 83万人在接受农业职业教育,有1. 18万人通过农业资格考试。目前,德国已形成初、中、高三个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分工相对明确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一)初等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农业职业学校实施,学校受农业行会的管理,业务则由各县教育部门管理,学制3年,采取双轨制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期间一方面在农业企业接受农业师傅的指导,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操作、家畜生产等等。学习期满后,学生可以参加国家统一举行的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可取得当地农民的资格。

(二)中等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农业专科学校实施,学习3个学期,主要任务是培养农业师傅和为大企业培养畜牧、园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学习内容是经营管理,主要目的由生产向经营转变。专科学校分一年制和两年制两种,一年制专科学校主要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才,课程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如两年制的,学习期满后还须参加3年生产实践,通过国家考试后合格者晋升为农业师傅。两年制专科学校较一年制更为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期满考试合格者可成为农业企业或大企业合作社里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高等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高级农业专业学校和高等农业大学实施,其中高级农业专业学校学制为一年,主要培养学生

企业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知识,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农业师傅或农业技术员资格,成为国家认可的“师傅”或企业主。高等农业大学包括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专科阶段主要学习应用技术知识,本科阶段注重理论知识学习,读完本科可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二、德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

德国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既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有企业的积极参与,还有高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因素,这些措施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一)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德国非常重视教育立法,通过立法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供给,从而培养和造就农村、农业发展所需的实用技术人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就颁布了十多项职业教育的法令,如《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农业职业教育法》等等。以《职业教育法》为例,它明确规定联邦政府和各州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并且对工业、农业、商业等多个领域开展职业训练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同时,《农业职业教育法》也制定了诸如畜牧业、农业科技、农业服务等职业岗位培训条例,并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职业能力等方面也做了明确规定。

(二)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

德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经费采取联邦财政、州财政和地方财政三级拨款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拨款所起的主渠道作用,同时注

意多渠道筹措经费。2007年德国农业预算总额为160亿欧元,其中,来自欧盟农业预算为65亿欧元、联邦政府55亿欧元(含45亿欧元农民退休金)、各地州一级政府40亿欧元。以德国大学为例,2002年,他们投入在农业教学及研究的经费达4.653亿欧元。联邦各州政府每年则投入大量经费用以农村职业教育系统的人事、行政管理、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费用,例如德国莱法州政府每年向8所农业学校与实习基地投入达8000万欧元,以维持教职工及学生实习的正常开支。

(三)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持

德国法律明确规定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建立培训中心,接收学生进行职业培训,并承担培训期间的各项费用,这就决定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职业学校的义务,农场主及企业也必须参与其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积极发挥中介角色,为企业、学校两者搭建良好的制度平台,建立相应机构和财政资助等措施来监督、管理、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则从各自角度积极开展在职农民培训工作或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资助。

(四)高效的教学质量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前提

办学的高质量是农村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德国一方面对农村职业教育给予经费、政策和各种办学条件的支持,同时对教育质量予以严格的评估与监控。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的习得。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满足于学生对有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而且重视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

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感。2.重视教师的选拔和专业化发展。一是录用教师不仅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还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二是建立进修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3.广泛开展职业指导。为加强学校与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提高育人质量,德国将职业指导纳入为农村职教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通过“职业咨询”,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选择、职业创造能力等等。

三、德国农村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快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立法工作

农村职业教育法制化是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农村职业教育法,虽然1996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但当时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是推进职业学校的发展,而且也仅仅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管理内容等方面作了规定,缺乏专门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条款。时至今日,国家的整个形势已发生较大变化,应及时修改和完善法律条例,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加大财政支持与投入力度

针对当前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各级政府应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真正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基础性事业常抓不懈。同时,政府应加大农民职业教育补贴,扩大免费接受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