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脑钠素在心衰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3
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血浆脑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类激素,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反应性的从心室分泌,若发生急性心力衰竭,BNP水平会升高[1]。
随着各种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BNP检测可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2]。
本文对近几年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前景作一综述。
1 血浆脑钠肽(BNP)生物学功效血浆脑钠肽(BNP)是从猪脑中分离出来的,研究发现人类心肌组织中存在大量BNP,主要存在心房中,以右房含量最高。
证据表明[3],外周血中60%的BNP是由心室分泌的。
BNP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分泌,提高肾小球滤过率,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动静脉降低血压、心脏前负荷抑制心肌纤维化、血管平滑肌增生、抗冠脉痉挛阻断交感神经系统等生物学功能。
近年发现BNP具有阻抑心肌纤维化、抑制血管平滑肌,恢复正常心脏组织细胞构成,减缓或逆转心肌重塑改善心功能的作用[4]。
2 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2.1 BNP在诊断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急性心力衰竭(AHF)时压力负荷或容量负荷增加,室壁张力增高,心肌受到牵张,血浆中BNP浓度会升高。
Makoyama等 [5]报道AHF患者血浆BNP较正常高,且与AHF严重程度呈正比。
Mottram 等[6]的研究证实了血浆 BNP对诊断舒张性急性心衰的价值。
2008年中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血浆脑钠肽(BNP)的测定有助于急性心衰诊断和预后;血浆高水平BNP预示严重心血管事件,大多数急性心衰呼吸困难的患者血浆BNP在400pg/ml以上;BNP<100pg/ml时不支持急性心衰的诊断,BNP在100~400pg/ml之间还应考虑其他原因,如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衰代偿期等。
因此,BNP在AHF的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2 BNP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血浆脑钠肽(BNP)可以指导临床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脑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作用临床上诊断心力衰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和心脏超声,而缺乏生物学指标。
针对bnp的研究发现它是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最强的独立指标。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血浆bnp浓度与左室舒张末期压呈高度相关,因此,bnp是评价左室功能不全的良好无创性生化指标,左室功能不全的程度越高,bnp的浓度越高,无症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bnp浓度低于有症状心力衰竭患者。
有研究表明,如果以bnp>100pg/ml为诊断标准,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3%。
而将临床经验和bnp相结合,诊断的准确性则由74%提高到81%,也有报道可提高到90%以上。
可见bnp对早期发现和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个良好的指标,对于排除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有特殊意义。
bnp浓度在50pg/ml以下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阴性预测值为96%。
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的另一重要意义就是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
由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其诊断缺少权威性的诊断标准。
血浆bnp水平的升高反映了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emily等对294例患者进行了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和血浆bnp水平检测,发现舒张性心力衰竭组的bnp水平(286±31pg/ml)较正常对照组(33±3pg/ml)明显增加,可达435±45pg/ml。
因此,患者有心功能不全表现,但心脏收缩功能正常时,血浆bnp水平升高高度提示舒张性心力衰竭。
bnp在心力衰竭预后判断中的作用bnp不但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判断心力衰竭预后的重要指标。
虽然其他血流动力学也可评估疾病严重性,但是bnp是第一个可以反映机体病理生理改变和恢复循环稳定能力的指标。
bettencourt等对50例心衰患者(基线bnp水平无明显差异)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以因心血管原因再次入院或死亡为研究终点,结果有15例再入院,5例死亡,这部分患者的血浆bnp 平均水平从出院时的779±608pg/ml降至643±465pg/ml(p=008),无统计学差异,有7例血浆bnp水平反而较出院时升高,其中6例发生了心血管事件,而未发生再次入院或死亡的病例bnp水平从出院时的619±491pg/ml降至328±314pg/ml(p<0001),有统计学差异。
血浆脑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米绍妍;王予凯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1(013)013
【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与心功能分级间的关系.方法:选择96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分级标准分为4组,检测患者脑钠肽水平,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各组间BNP均有显著差异(P<0.05),BNP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心功能越差BNP越高而LVEF越低.结论:脑钠肽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是反映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总页数】1页(P44)
【作者】米绍妍;王予凯
【作者单位】473132,河南南阳市油田总医院;473132,河南南阳市油田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血浆脑钠肽和超声心动图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邸玉青
2.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B型脑钠肽检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临床应用意义分析 [J], 张相杰
3.血浆脑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J], 米绍妍;王予凯
4.血浆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J],
5.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分析[J], 陈旭蓉; 成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1.1 背景老年慢性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逐渐增高。
患者通常表现为心功能减退、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心衰患者的BNP水平可以反映心脏功能的严重程度,是评估心衰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抗心衰治疗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有着重要影响。
了解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BNP水平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BNP水平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分布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通过分析患者特征、治疗方法、BNP水平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后,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心衰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我们将探讨抗心衰治疗对BNP水平的影响以及影响BNP水平的主要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心衰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2. 正文2.1 患者特征及分组本研究共纳入了200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岁,年龄范围在60~85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且未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心衰组、中度心衰组和重度心衰组。
轻度心衰组共包括60名患者,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男性占55%,女性占45%。
这些患者心脏功能仅受轻微影响,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心脏结构和功能已受损。
中度心衰组包括80名患者,平均年龄为70岁,男女比例大致相等。
这些患者心脏功能有中度受损,出现了一些轻度症状,并已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脑钠素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水平的研究张淑华;张毅琴;陆卫东;张斌;曲娜【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8(029)006【摘要】目的探讨脑钠素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水平的研究.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89例,常规使用强心利尿及联合应用血管转换酶受体抑制剂等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脑钠素水平,使用美国HP5500型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心功能.30例健康作为对照.结果心功能不全组血浆脑钠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脑钠素水平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后,血浆脑钠素显著下降(P<0.05).EF分数提高(P<0.05).结论血浆脑钠素(betwee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作为评价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总页数】3页(P86-88)【作者】张淑华;张毅琴;陆卫东;张斌;曲娜【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老年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老年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老年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老年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老年科,上海,2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相关文献】1.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研究 [J], 杜昌兰;郭美姿;刘燕;王春;杨立;杨海燕;江云2.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与右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J], 金旭如;周颖;谢于鹏;周武3.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及左室收缩功能疗效的研究 [J], 刘先霞;陈跃武4.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与右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J], 金旭如;周颖;谢于鹏;周武5.老年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相关因素研究 [J], 苏金明;商克勇;公艳玲;王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钠素用于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摘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100029 林多茂卢家凯卿恩明脑钠素(BNP)是心房利钠肽家族的成员之一,主要存在于左右心房心肌组织中。
心力衰竭时,BNP由心肌组织大量合成与释放,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近来研究表明,BNP制品可用于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美国FDA已经批准重组人脑钠素可用于心力衰竭临床治疗。
最近我们对国产重组人脑钠素(rhBNP)用于心力衰竭病人围术期处理的临床观察表明,rhBNP可以明显增加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输出量,降低肺动脉楔压、肺动脉压和体、肺循环阻力,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作为心力衰竭病人围术期用药rhBNP具有较好的前景。
知识更新脑钠素用于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林多茂卢家凯卿恩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100029心力衰竭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有关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始终是人们研究的焦点。
近年来,发现脑钠素(BNP)在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发现BNP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结局。
本文对BNP与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改变的关系、用于临床治疗的效果和我们近来进行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综述。
一、心力衰竭的治疗现状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泵功能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传统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包括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和保护衰竭心脏药物(如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断剂)的复合应用。
大多数成年心脏手术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
由于围术期心力衰竭的处理将影响病人术中和术后的结局,因此,围术期心力衰竭的治疗是麻醉科医生围术期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的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都存在缺点或副作用显著影响其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