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隔板和轴封洼窝中心测量方法的改进
- 格式:pdf
- 大小:97.99 KB
- 文档页数:2
N125MW汽轮机高中压转子找隔板洼窝中心
正常青
【期刊名称】《引进与咨询》
【年(卷),期】1999()2
【摘要】对厂家提供的假轴挠度进行实际测量核对,以便在转子找中时,做到正确理解,快速准确。
1前言 N125型汽轮机发电机组在国内已安装运行一百多台。
其高中压转子采用整锻式转子,结构紧凑,缩短机组轴向长度,转子刚性好,叶轮强度较高,能较好地适应高温的变化,便于快速启动。
改进后的N125型汽轮机额定动率可达135MW,近20000MW的装机容量是国内不可或缺的主力机组。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正常青
【作者单位】福建省第一电力建设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11
【相关文献】
1.汽轮机隔板和轴封洼窝中心测量方法的改进 [J], 施建冲
2.汽轮机隔板轴封洼窝中心测量方法探讨 [J], 施建冲
3.125 MW汽轮机高中压转子的隔板洼窝找中心 [J], 王常青
4.大型汽轮机隔板洼窝中心测量分析 [J], 杨军
5.隔板及汽封体洼窝中心调整的新工艺探讨 [J], 殷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00MW汽轮机隔板洼窝中心调整方法优化和改进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汽轮机隔板洼窝中心测量和调整方法,并对假轴挠度、假轴与转子中心的偏差进行修正,测量出半缸状态相对于全实缸的洼窝变化量,优化调整汽封间隙。
试验表明,某700MW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高中压缸过桥汽封漏汽量占再热蒸汽流量比列下降明显,由修前的6.73%下降至修后的3.28%,减少了2-3次扣实缸次数,节省大约5天工期,该方法可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汽封间隙;隔板;洼窝中心;变形量;转子挠度0概述对汽轮机自身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通流部分汽封间隙,据有关资料介绍,高压缸前汽封间隙每增加0.10mm,轴封漏气量就会增加1~1.5t/h,高压隔板汽封间隙每增加0.10mm,级效率降低0.4%~0.6%[1]。
为了减小漏汽损失,应当减小汽封径向间隙,但是间隙太小在运行中又容易发生动静碰磨、振动加剧。
因此,汽轮机汽封间隙的调整至关重要,而汽封调整工作中最复杂且耗时的工作是隔板洼窝中心的测量和调整。
将隔板中心相对于转子调整到同心,目的是为了减少后续检修过程中汽封间隙的调整量、缩短检修工期,是汽封间隙调整准确的前提。
由于结构、制造、热应力等原因,机组运行后汽缸和隔板存在很大的变形,汽缸平面产生张口,中分面螺栓拧紧消除张口后,导致汽轮机全实缸与半缸状态隔板洼窝中心不同,而隔板洼窝中心的调整又只能在半缸状态下进行,这二者之间存在矛盾。
文献[2-3]分析了汽缸变形量对汽封间隙调整的影响,但是采用拉钢丝法测量洼窝中心,存在精度不高测量不全面等弊端;文献[4]采用假轴法测量测量半缸隔板洼窝,没有测量全实缸洼窝,变形量的影响无法计算;文献[5]主要考虑转子热弯曲对汽封间隙造成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案。
如何准确地测量汽缸变形量,根据全实缸与半缸洼窝中心的变化趋势和变化量,在半缸状态下调整隔板位置,最终使隔板洼窝在全实缸情况下与转子同心,是行业内一直在探索的难题。
汽轮机通流部分检修的测量与调整摘要:目前各大电厂为提高汽轮机热效率,对汽轮机进行通流部分升级改造,以提高汽轮机的整机效率,降低煤耗。
关键字:汽缸变形量汽缸检修密封键的选择1汽缸变形量的测量1.1对于汽缸变形,不少检修人员首先想到的是全实缸滚胶布,认为只要这样做,就能够满足要求。
全实缸滚胶布确实能够做准汽封间隙,我们是在半缸状态下检修的但汽轮机是在全缸状态下运行的,由于汽缸的变形以及半缸与汽缸刚度的差别使得两者之间通流部分各部位漥窝中心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检修,使得汽轮机的通流部分各部位漥窝中心及各部分间隙在合缸状态下全部符合要求。
1.2对测量及调整工作的几点要求及建议1.2.1为保证测量质量,尽量使用假轴;1.2.2测量时下半持环(隔板)要全部放入,在满足测量条件的情况下,上半持环(隔板)尽量多放入;1.2.3测量变形量时一定要将汽缸中分面间隙紧至小于0.05mm;1.2.4由于持环(隔板)存在椭圆度因此测量时不能只测量下三点;1.2.5未放入的持环(隔板)要测量出椭圆度,以供调整窪窝中心时进行修正。
2.高中压缸检修注意事项及建议2.1高品质的主蒸汽、再热蒸汽,漏入夹层都是严重的损失。
对进汽承插管疏于检查在检修现场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承插管漏汽量增大带来的损失,超过任何一道汽封的漏汽损失,我们花费高昂的费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减少汽封漏汽的同时,却忽略花费很少费用就可以减少的损失,实属不明智之举。
承插管的密封结构,犹如汽车发动机的活塞缸,因此应当拿出同样的细致态度进行检修,即使花费很多的时间与人工,也是值得的。
2.2对于上缸猫爪支撑的汽轮机,在由检修垫片切换为工作垫片时要注意,不能仅监视猫爪的变化,有时虽然切换垫片后猫爪位置没有变化但由于上下缸猫爪的刚度不一致及负荷分配的差别等原因,会造成汽缸窪窝中心下沉,影响通流部分间隙。
为保证猫爪垫片切换后通流部分间隙不受影响,更重要的是监视汽缸窪窝的变化,使其在检修垫片全部抽出后窪窝中心维持不变。
隔板及汽封体洼窝中心调整的新工艺探讨摘要:汽轮机隔板及汽封体洼窝中心调整是汽轮机安装检修中的一项重要工序,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汽封间隙调整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到汽轮机热效率。
所以,目前各机组对隔板及汽封体找中的时间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常用的隔板及汽封体洼窝中心调整工艺,结合各处施工经验及现场工作实际,提出一种新工艺:转子法汽封体找中法。
关键词:隔板汽封体找中拉钢丝转子1 分析背景与现状随着我国汽轮机生产制造技术的提高,汽轮机逐渐趋向大型化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百万以上机组日渐成熟,对汽轮机的安装工期、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的机组,在24小时作业的前提下,单个汽缸的隔板及汽封体找中心约需要7天时间,汽封间隙调整则需要10天以上工期。
且前者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后者的工作时间。
对于大型机组,由于隔板级数增多,汽缸增大,隔板及汽封体的找中工作周期随之延长,质量控制随之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采用经济、高效的新工艺来调整隔板及汽封体中心已是当前各方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找中工艺有两种:拉钢丝法和激光准直仪法。
1.1 拉钢丝法这是我国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首先在汽缸前后拉出直径0.4mm的不锈钢钢丝,是钢丝的中心与转子的理想中心线重合,一般以前后油挡洼窝中心为准。
钢丝的两端架在特制托架上,并在钢丝上绑住重物。
根据重物的质量,参照《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5011-92汽轮机机组篇附录G中公式计算出钢丝的垂弧fx。
在隔板与汽封体找中时,用内径千分尺分别测量隔板或汽封体左右与钢丝的距离a、b,底部与钢丝的距离c。
计算时需要将c值用钢丝垂弧修正。
即要求a=b,且(a+b)/2=c+fx。
要求误差范围在0.10mm以内。
如果数据不合格,则需要拆除钢丝,调整隔板与汽封体。
再重新拉钢丝,并将钢丝重新调整钢丝在油挡洼窝处的中心,使钢丝再次与转子理想中心线重合。
重新测量每级隔板与汽封体的洼窝数据。
压胶布法测汽封间隙汽封间隙的测量调整工作在轴系中心及隔板和轴端汽封套洼窝中心调整好之后进行。
测量汽封径向间隙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贴胶布法:二是压铅丝法。
两种测量方法中,第二种要比第一种测量准确,而且比较真实。
用压铅丝的方法测量汽封间隙时,下半部汽封在接合面的间隙情况可以通过塞尺测量,其它部位汽封间隙情况用规格不同的铅丝粘放在汽封齿上,端部用胶布粘住,将汽封、汽封套就位,吊放转子到工作位置,这样铅丝就被压出一道道沟,吊出转子,测量汽封沟痕剩余部分厚度,就是汽封对应间隙。
测量完毕,对照质量标准进行调整。
间隙偏大时,按相应的尺寸车汽封块的背弧间隙偏小时,按相应的尺寸撵汽封块的背弧。
修刮完毕后,复测汽封间隙.现在的汽封块大多是可调式汽封,调整汽封背弧上的调整垫片达到所要调整的间隙值。
压胶布法的判断和你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推荐使用压铅丝法测量汽封的间隙!1、压胶布法将所有汽封块组装好,并用木楔子顶住汽封块。
在每道汽封环的两端及底部各贴两道医用白胶布,厚度分别按规定取最大间隙值和最小间隙值,注意胶布不要贴在汽封块接缝处。
在与汽封块相对应的转子凸槽内涂上一层薄红丹油,然后将转子吊入汽缸内,装好防轴窜的限制板,盘动转子1~2圈后吊出,检查胶布上的压痕。
一般来说,当三层胶布未接触上时,表明汽封径向间隙大于0.75mm;刚见红色痕迹为0.75mm;深红色痕迹为0.65~0.70mm;紫色痕迹0.55~0.60mm;如果第三层磨光呈黑色或已磨透,第二层胶布刚见红时汽封径向间隙隙0.45~0.50mm。
依次类推来检查第二层胶布判断间隙。
用同样的方法在上半轴封和隔板汽封上贴上胶布,把转子吊入汽缸,然后将上半轴封套和下半轴封套紧固,把上隔板吊装在相应位置(为确保上半汽封环不被下半汽封环顶起,最好把下半汽封块取出),盘动转子,检查间隙。
为了测量简便,下半汽封左右两侧间隙可用长塞尺测量:当汽封全部装入后,吊入转子,用长塞尺在转子左右两侧,按逐个汽封片进行测量。
汽轮机汽封间隙的调整工艺摘要:本文论述了汽轮机汽封间隙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提出了汽封间隙的测量方法以及调整方法,并仔细讨论了影响汽轮机间隙调整的各种因素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汽封间隙测量调整影响一、前言汽轮机是高速运转的设备,为防止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动静部件发生碰磨,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叶片、主轴等转动部件与缸体、隔板、轴封体等静止部件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轴向、径向间隙。
蒸汽在每级做完功后,级前、级后的蒸汽将会形成压差,导致部分未做功的蒸汽通过上述间隙,从级前泄露到级后,如间隙过大,将严重影响汽轮机的热效率。
因此,为减小蒸汽的泄露量,在上述间隙处设置汽封装置。
汽封间隙的调整目的是通过对隔板套、汽封块的调整,在保证不发生动静部件碰磨的前提下,使汽封间隙处于生产厂家给定的标准范围内,将各级间的漏气损失降到最低,提高机组热效率。
若注重机组启动和运行的安全性,而忽略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将汽封间隙按设计值的中上限甚至超出设计值上限进行调整,会极大地降低机组的运行效率。
据有关资料介绍,高压汽封每增加0.05mm,级效率将降低0.4~0.6%。
汽封调整是汽轮机检修中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是影响汽轮机热效率的主要因素,也是耗费工时和人力、影响检修进度的关键工序,按三次全实缸调整到合格数据,大约需要7~9天。
在汽封调整中通过分析和改进工艺,并按设计值的下限调整汽封的径向间隙,可以有效的降低机组热耗、缩短检修工期、提高检修质量。
二、汽封间隙的测量方法在汽轮机轴系中心及隔板(隔板套)、轴封套、各平衡环洼窝中心调整好后,便开始进行汽封间隙的测量及调整工作。
(一)压胶布法按厂家给定的间隙设计要求,在每块汽封环两端15mm 处,贴相应层数的胶布(常用医用胶布,做成7~10mm 宽的布条,每层一般按0.25mm计算),贴胶布时用手轻轻顺着汽封齿均匀贴牢,注意不要把胶布蹭脏。
吊入转子后,在转子的每一级动叶围带上和转子的根部很薄且均匀地涂一层红丹粉。
压胶布法测汽封间隙汽封间隙的测量调整工作在轴系中心及隔板和轴端汽封套洼窝中心调整好之后进行。
测量汽封径向间隙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贴胶布法:二是压铅丝法。
两种测量方法中,第二种要比第一种测量准确,而且比较真实。
用压铅丝的方法测量汽封间隙时,下半部汽封在接合面的间隙情况可以通过塞尺测量,其它部位汽封间隙情况用规格不同的铅丝粘放在汽封齿上,端部用胶布粘住,将汽封、汽封套就位,吊放转子到工作位置,这样铅丝就被压出一道道沟,吊出转子,测量汽封沟痕剩余部分厚度,就是汽封对应间隙。
测量完毕,对照质量标准进行调整。
间隙偏大时,按相应的尺寸车汽封块的背弧间隙偏小时,按相应的尺寸撵汽封块的背弧。
修刮完毕后,复测汽封间隙.现在的汽封块大多是可调式汽封,调整汽封背弧上的调整垫片达到所要调整的间隙值。
压胶布法的判断和你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推荐使用压铅丝法测量汽封的间隙!1、压胶布法将所有汽封块组装好,并用木楔子顶住汽封块。
在每道汽封环的两端及底部各贴两道医用白胶布,厚度分别按规定取最大间隙值和最小间隙值,注意胶布不要贴在汽封块接缝处。
在与汽封块相对应的转子凸槽内涂上一层薄红丹油,然后将转子吊入汽缸内,装好防轴窜的限制板,盘动转子1~2圈后吊出,检查胶布上的压痕。
一般来说,当三层胶布未接触上时,表明汽封径向间隙大于0.75mm;刚见红色痕迹为0.75mm;深红色痕迹为0.65~0.70mm;紫色痕迹0.55~0.60mm;如果第三层磨光呈黑色或已磨透,第二层胶布刚见红时汽封径向间隙隙0.45~0.50mm。
依次类推来检查第二层胶布判断间隙。
用同样的方法在上半轴封和隔板汽封上贴上胶布,把转子吊入汽缸,然后将上半轴封套和下半轴封套紧固,把上隔板吊装在相应位置(为确保上半汽封环不被下半汽封环顶起,最好把下半汽封块取出),盘动转子,检查间隙。
为了测量简便,下半汽封左右两侧间隙可用长塞尺测量:当汽封全部装入后,吊入转子,用长塞尺在转子左右两侧,按逐个汽封片进行测量。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汽轮机汽封间隙测量及调整方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一、汽封的结构及原理汽轮机的汽封主要包括隔板汽封,叶顶(围带)汽封和轴端汽封。
汽封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截面变大、蒸汽膨胀,使得压力变小,经过多次截面变大,压力变小,使得蒸汽压力与轴封蒸汽压力相等,停止向外流动,轴封蒸汽压力平衡仍然利用截面变大、压力变小的原理,经过冒汽封之后,使轴封压力与大气压力相等,不再外漏。
通过实践证明,高压缸前汽封间隙每增加0.10mm,轴封漏汽量就会增加1-1.5t/h;高压部分各级隔板汽封间隙每增加0.10mm,级效率将降低0.4%-0.6%,如果隔板汽封漏汽量增加,转子的轴向推力将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因此,汽封间隙必须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调整,而调整之前准确的测量汽封间隙就成了前提条件。
二、汽封间隙的测量方法1.用塞尺测量汽封间隙:塞尺测量汽封间隙是一种最直接而又准确的方法,但是只适合测量可以看见的部位,主要包括下半结合面两侧和轴端汽封最外一圈等。
在测量中分面两侧汽封齿径向间隙时,在汽封块背弧处用一个特制的工具将其楔死,防止塞汽封间隙时,汽封块发生退让,产生假间隙。
测量时应一个齿一个齿的测量,并按顺序作好记录。
在测量之前,转子应放在工作位置,即转子推力盘要靠死推力轴承工作面,且K值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汽封块的大小和宽窄选择合适规格的塞尺,尽量往深处测量。
发生卡涩时先检查汽封块是否有毛刺,以免测量不准确。
测量高低齿时如果塞尺太宽不能塞入时可将塞尺裁成比齿间轴向间隙略小的专用塞尺,但裁完后要将每片打磨干净,不得有卷边和毛刺等,以免测量误差过大。
汽轮机隔板几种找正方法的分析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陈熙祖【内容提要】本文对几种汽轮机隔板找正方法的精度及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小隔板找正误差的改进方法。
汽轮机隔板和轴封套找正的几种常用的方法中,有拉钢丝找正、假轴找正、用汽轮机转子找正以及激光找正等方法。
近几年来出现的激光找正法无疑是—个先进的找正工具,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它还不能完全替代其它几种找正方法,因此本文在分析这种找正方法的同时,着重分析了拉钢丝找正法和假轴找正法,指出在找正过程中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和减小这些误差应采取的方法。
窝的找正记录。
所选用的钢丝直径一般不超过0.4mm。
固定钢丝用的支架应能方便精确地调整钢丝洼窝的位置。
钢丝支架上应配有钢丝拉紧装置和测量钢丝拉力的滑轮、重锤。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各洼窝到纲丝的距离时,可在汽缸体与纲丝(钢丝与汽缸必须绝缘)间接入监听耳机,使内径千分尺与钢丝一接触,耳机中就能听到声音。
用拉钢丝法找正必须注意钢丝垂弧造成的误差。
钢丝垂弧可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钢丝中部最大垂弧f=q×L2/(8×G)mm (1)式中: q——钢丝单位长度的重量,g/m;G——钢丝拉力, kgf;L——钢丝两定位点间距离m。
公式(1)可变换成(2)式。
f=γ×l2/(8×σ)/100 mm (2)式中:γ——钢丝材质的比重7.85×10-3kgf/cm3σ--钢丝拉应力kg/cm2;钢丝各点的垂弧(见图l)f x=q×x/(8×G)×(L-x) mm (3)求出钢丝的垂弧后还必须知道汽轮机转子在汽缸各部位相对于前后汽封位置的垂弧值f(见图2)。
如果汽轮机厂已提供转子垂弧曲线,则可直接查资料。
如果制造厂没有提供转子垂弧曲线,可根据转子的轴颈扬度或转子的临界转速计算转子的垂弧。
根据测得的转子两端轴径扬度(已去除轴颈锥度造成的测量误差),用如下经验公式计算转子的垂弧。
汽轮机洼窝中心如何调整?很重要!!法律顾问:张友全律师汽轮机洼窝中心如何调整?很重要!!隔板洼窝中心测量水平方向的偏心差是左右间隙差的一半,即(a-b)/2,垂直方向的偏心差是下部间隙与左右间隙平均值之差,即c-(a+b)/2。
若a-b为正值,说明被测隔板中心线偏向左侧,反之偏向右侧;若c-(a+b)/2为正值时,说明被测隔板中心线偏低,反之则偏高。
隔板洼窝中心调整垂直方向偏差时靠增减两侧挂耳下的调整垫片来调整;水平方向偏差时,一侧加偏差值的1/2,另一侧减偏差值的1/2,其影响值为单侧调整量的一半,一般情况下综合考虑上下左右的偏差。
若水平方向偏差大于0.30mm,则需处理底键,可将底键一侧补焊,另一侧修锉以达到水平移动的目的。
调整时应核对汽缸转换安装垫片时的偏差值以及汽缸的垂弧,适当修整调整量。
隔板洼窝中心调整后,要重新测量调整挂耳间隙和径向膨胀间隙。
质量标准隔板左右窜动量不大于0.05mm,否则处理底部定位键。
上下偏差只允许偏下,其数值不大于0.05mm,隔板两侧高低差不大于0.3mm。
隔板、隔板套(静叶环)结合面严密性1)隔板、隔板套(静叶环)清扫、修整工作结束,各部位挂耳间隙已调合格,隔板轮缘与槽道、密封键配合间隙符合标准值,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严密性检查工作。
2)将上下半隔板套(或静叶环)组合,紧固1/3结合面螺栓,用塞尺检査结合面间间隙,0.1mm塞尺塞不进为合格(这些工作在汽缸内、外均可进行)。
3)隔板套结合面严密性合格后,再检查隔板结合面严密性。
修复:①隔板压销或挂耳是否凸出结合面,按标准间隙修复;②定位销及销孔是否存在毛剌和杂物,设法消除;③结合面上有无毛剌、机械损伤部位,或法兰发生变形,若变形严重应更换密封键,重新调整配合间隙。
汽轮机找中心一、概述汽轮机找中心工作,是机组安装检修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本节针对难度较大的机组轴系按联轴器找中心过程从理论推导到实践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总结了其中的方法与规律。
可依据这些规律,在生产实践中将测量数值代入相关公式,即可由计算结果的正负值判断调整量的大小与方向。
另外,本节针对轴瓦垫铁的宽度对找中心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避免了因为粗略计算与逐步调整而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及工作效率的降低。
1.找中心的作用汽轮机运行时,由于支持轴承钨金的磨损,汽缸及轴承座的位移,轴承垫铁的腐蚀等方面的原因,汽轮发电机组的中心就会发生变化。
若中心变化过大,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如使机组振动超标、动静部件之间发生碰摩、轴承温度升高等,所以在检修时一定要对汽轮机组中心进行重新调整。
这是一项重要而又细致的工作。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逐渐向着三轴两支点、单轴单支点趋势发展,找中心工作更为复杂,所以要认真对待。
2.找中心的目的⑴使汽轮发电机组各转子的中心线连成一条连续光滑的曲线,各轴承负荷分配符合设计要求。
⑵使汽轮机的静止部件与转子部件基本保持同心。
⑶将轴系的扬度调整到设计要求。
3.找中心的步骤⑴汽缸及轴承座找正。
通常只用水平仪检查汽缸、轴承座位置是否发生偏斜。
汽缸及轴承座找正是汽轮机安装过程中重要的工作之一,一般来说,除非基础变形或沉降,否则汽缸和轴承座的位置偏移不会太大,因而在一般的机组检修过程中,仅对汽缸、轴承座的位置做监视性测量,在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可不作调整。
⑵结合轴颈扬度值及转子对轴承座及汽缸的洼窝中心进行各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也叫预找中心。
扬度值改变过大会影响轴系负荷分配、发电机空气间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转子的轴向推力;转子对轴承座及汽缸的洼窝中心不正,将会加大油挡、隔板及汽封套的调整量,所以进行各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时,一定要结合扬度及洼窝中心进行,当三者发生矛盾时,以各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为主。
汽轮机轴封故障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摘要】本文针对某发电公司汽轮机轴封故障问题,深入分析轴封系统结构,从造成轴封漏气的各原因进行分析,逐项排查故障原因,通过正确的改进措施,成功解决轴封漏气问题,保证了机组的持续稳定运行,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汽轮机;轴封系统;故障;改进轴封是防止泵轴与壳体处泄漏而设置的密封装置,在汽轮机大轴伸出汽缸的两端处和轴穿过隔板中心孔的地方,为了避免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的摩擦、碰撞,应留有适当的间隙。
但由于压力差的存在,在这些间隙处必然要产生漏汽,造成损失。
为了减少这些漏汽损失,在发生漏汽的部位都要装有轴封。
现对汽轮机轴封故障作相关浅析。
1 设备概况某发电公司汽轮机型式: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冲动式、单轴、四缸四排汽、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
型号:N1030-25/600/600;锅炉型式: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岛式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对冲燃烧方式,n型锅炉。
型号:DG3000/26.15-Ⅱ1;发电机为QFSN-1O3O-2-27型三相交流隐极式同步发电机,发电机冷却为水氢氢,即定子绕组水内冷、转子绕组氢内冷、定子铁芯及引线氢冷。
2 汽轮机轴封系统简介汽轮机轴端汽封(简称轴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防止高中压汽缸内的蒸汽从轴端向大气中泄漏,造成汽轮机油中进水和环境污染;二是,防止大气中的空气从低压缸的轴端漏入低压排汽中,造成凝汽器真空降低、循环热效率减低、抽真空功耗增加,同时由于低压缸排汽压力升高造成低压叶片过负荷、低压缸振动,威胁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2.1 汽轮机轴封系统汽轮机轴封系统分为轴封供汽系统和轴封回汽系统两部分,汽轮机轴封系统设计为正常运行中汽轮机轴端密封供汽为自密封系统,即高中压缸轴端泄出的压力蒸汽经过减温后供低压缸的轴端密封。
轴封回汽系统是将高、中、低压缸轴端的最末端的汽、气混合物回收至轴封加热器,回汽中的蒸汽凝结成水回收至凝汽器,回汽中的空气经轴加风机排至大气,确保汽轮机轴端无蒸汽漏出。
汽轮机汽封轴封检修技术的探讨第一篇:汽轮机汽封轴封检修技术的探讨汽轮机汽封轴封检修技术的探讨[摘要]:近年来,我们把#8机组在大修中所遇到的许多关于汽轴封检修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汽轴封检修技术信息资料的分析、归类、收集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规范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键词]:汽封轴封修刮调整工艺方法注意事项一、前言我厂#8汽轮机在大修之前动静部件(横向)出现严重偏移,于2007年11月进行常规大修。
大修中厂部主管领导、技术人员与检修人员一道运用特殊技术手段,对高压端前汽封套(定位销)位移及调整,并将汽封第8、12、13、14、34、42道分别进行更换。
通过该机组运行数据分析,该机组因北侧汽封间隙偏大而导致主蒸汽流通部分能效损失以及机组运行工况不稳定等系列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汽封汽轴检修是机组大修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检修项目。
本次#8机组大修我们检查、测量、调整了部分汽封轴封、隔板、滑销以及测量调整轴承及油档间隙,整个大修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对所有需要解体、测量、调整更换的部件都进行了认真的测量、调整及更换。
我们将检修过程中经常遇见一些问题,在以下论述中一一列举。
二、如何掌握汽封轴封检修工艺方法1、轴封壳体介体与汽轴封的拆卸在#8机组大盖吊开后,我们用煤油浇固定销饼及压板,以便拆卸。
拔出锥销,卸开止动垫圈拆卸结合面螺栓。
吊出各轴封壳体的上半部,检查平面有无漏汽痕迹,转子上汽封段有无磨损、察看动静部分相对轴向位置是否正确,并初步检验下缸轴封壳体径轴向有无松动。
吊出上,下轴封壳体在汽封块处加注煤油。
拆下固定销饼及压板,沿汽轴封套箍凹槽取出汽封块。
把拆下的汽封块及弹簧片,分别用做好记号的白纱带绑好放入专用的汽轴封箱内。
依次拆隔板汽封、前汽封,再拆后汽封。
在实际检修中,总有几道汽轴封锈死很难拆卸。
一般我们使用毛竹片合榔头来拆,用榔头在垂直方向轻快地敲打毛竹片来振松汽封块,若汽封块锈死严重,汽封块打下去就不能弹起来,可用起子插入T形槽内将其撬起,再打下,来回活动,直至用起子敲振时能上下活动后再按上述方法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