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理论逻辑起点
- 格式:docx
- 大小:20.59 KB
- 文档页数:4
论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理论起点目前,关于会计理论的涵义有多种解释。
例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认为,会计理论可解释为一套以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
这些原则用来提供:(1)评价会计实务所依据的通用观点;(2)指导新程序的开拓。
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理论的涵义也有论述,但多侧重于具体会计理论的内容。
综合这些理论概括,我们能得到一个基本认识,那就是会计理论是一套合乎逻辑的推理,具有系统性或逻辑上的严密性;它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是零碎的知识和经验的简单集合。
会计理论研究有多种方法,例如归纳法、演绎法、经济学法、实证法等。
其中,滇绎法同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更能保持理论结构的逻辑统一性和内在严密性,因而成为中外会计界研究会计理论时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演绎法的主要特点是从既定的基本概念或前提命题出发,通过逻辑推导得出结论。
在运用演绎法研究会计理论时,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摆在研究者面前,那就是从何处着手,以什么作为逻辑推导的出发点,即如何确定研究的理论起点问题。
―、关于理论起点的涵义及其选择1.科学认识论认为:所谓理论起点,是构造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理论起点是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最高层次和会计系统的导向。
因为它是进行任何层次的会计学研究和对其他层次的理论进行说明和解释的预设前提。
人们在进行会计研究时,不可避免地要确定研究模式、研究策略和进行说明、解释的方式,这样,起点理论就潜在地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正是起点理论制约着会计学研究的学科性质,决定着会计学反映经济业务活动所达到的深度,并为会计学科提供自我发展的深层依据。
2.中外会计起点论简介由于美国在会计实践发展、会计理论研究和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上最具有代表性,因此,这里以美国为代表介绍国外会计理论研究理论起点的演变。
谈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作者:熊丽果来源:《审计与理财》2010年第05期会计理论结构,是指由会计理论的各种要素相关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会计理论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
选择正确的逻辑起点,对会计理论体系的成功运行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确定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意义1.能揭示会计理论的最基本层次,成为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讨论会计理论结构应首先明确它的组成元素,作为逻辑起点的元素必须先于其他元素产生,且能制约其他元素,从而能作为会计理论最一般、最简单的思维前提,揭示会计理论的最基本层次,成为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2.能揭示会计发展的真正原因,是影响会计理论研究成败的关键。
从根本上看,会计研究因逻辑起点而产生,研究起点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会计理论研究的成败,甚至进一步影响到会计实践的成败。
会计理论的研究水平,首先取决于对于逻辑起点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准确把握,然后才取决于人们对理论问题的解决能力。
3.能为丰富会计理论体系,完善会计方法程序提供有效指导,成为判断各层次基本元素的定义正确与否、各环节方法程序可行性如何的最终标准。
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点。
会计理论体系的诸多元素中,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元素,应能及时地体现这些社会需求的会计属性,从而为丰富会计理论体系,完善会计方法程序提供有效指导。
同时,要能据以判断各层次基本元素的定义正确与否、各环节方法程序可行性如何,为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和具体应用研究提供一个最终的评价标准。
二、中外会计界关于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主要观点会计假设最早由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于1922年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它认为会计研究只有以会计假设为起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才具有逻辑严密性和客观性,会计实务才能在一定的规范下得以展开。
其逻辑体系是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程度、会计方法、会计要素、财务报告。
浅谈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一)摘要:在会计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面临这样一些问题:会计如何适应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如何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体制,这样的会计体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和结构,怎样对待西方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西方关于会计理论的供求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受到关注。
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资源还不够充足,在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尤其要关注成本效益的对比问题以及供需平衡问题。
关键词:会计理论;会计目标;会计环境1关于会计理论的一般认识会计理论一词虽然广泛应用于财务会计多年,但尚无标准的定义。
在会计文献中,对会计理论的含义有许多不同的理解。
但笔者认为,瓦芡和齐默尔曼作为当代实证会计理论的代表人物,对会计理论提出的意见是符合当代经济发展的潮流的。
他们认为:“会计理论的目标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
”“解释”是指为观察到的提供理由,“预测”则是指会计理论应能够预测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
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未必就是未来现象,它们包括那些已经发生,但与其有关的系统性证据尚未从数据中收集到的现象。
因此,在他们看来,假设和通过数据进行验证构成了发展会计理论的基本前提。
2关于发展会计理论的方法和实践性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证会计理论逐步发展是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
我国应用实证方法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
这首先是由于我国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生着重大变化:经济体制的转变使会计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致使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群体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企业相对地位的确立导致财务信息呈报的企业导向,会计人员身份的转变致使会计信息编报立刻发生了微妙乃至深刻的变化。
其次,由于20年来我国财务会计规范始终处于变动之中,尽管这种变动的程度和频率不尽均衡,但相对而言,较大规范的变动至少应当包括1993年会计转制和1997年以来具体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
ACCOUNTING LEARNING97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研究综述陈文强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摘要:自从1978年FASB 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发布之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就成为财务会计理论的核心内容。
文章在结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用的基础上,追溯了国内外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的研究;其次分析了我国目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采用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原因;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概念框架;逻辑起点;会计目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指目标和与之相联系的基本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预期这一概念框架将能为公众的利益服务。
作为理论结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首先涉及到两个问题:逻辑起点、逻辑结构。
逻辑起点是构成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对于逻辑起点的研究必将影响着整个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的现状,并得出相关结论,以求教于大家。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的研究主要表现为美国的研究。
Moonitz (1961)的“会计基本假设”,以及Sprouse and Moonitz(1962)“试论企业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指出逻辑起点的基本范式为“会计基本假设→基本原则→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处理程序”。
此后,在1961年和1962年,ASB 发布了第一、三号会计研究论文集,讨论了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原则,而且强调了这二者之间的联系。
因此,以“假设—原则”为核心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思路初步形成。
该思路有着不可克服的缺陷,如假设数目的多少缺乏科学的合理性,以及假设与原则存在逻辑关系不严密等问题。
在1966年,AAA 发布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指出了“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点,这就推动了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的理论概念框架的建立。
20世纪70年代初,AICP A 成立了Wheat Committee (怀特委员会)和Trueblood Committee (特鲁伯罗特委员会),Trueblood Committee 在报告中第一次全面地论述了美国的财务会计目标,这为以后FASB 将其作为理论概念框架的起点,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起点理论评述作者:张鹏飞来源:《商情》2012年第03期【摘要】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理论是会计界在现代会计理论体系问题上讨论最多、争议比较大的热点和难点,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
本文对此进行综合评述准确地说,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分支学科,选择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比较合适,可以体现该学科的实用性。
【关键词】现代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理论起点理论会计目标一、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起点理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起点理论,是构成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具起源性的抽象范畴,它不仅是构成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亦是对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构成具有决定作用的前提理论。
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出发点有总起点和分支起点之分。
构建总体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有一个总的逻辑起点,但具体构建某种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或某方面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时并不一定需要从总起点开始进行。
现代会计理论体系之所以需要研究、选择出发点,是由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本质和其研究方法所决定的。
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本身是按照会计理论诸多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的逻辑推理体系。
二、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构建起点的观点述评(1)会计假设起点理论,是以会计假设作为构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起点的理论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面对变化不定的客观环境,对某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项和会计现象所做出的合乎事理的断定。
同时,会计假设是会计实务的基本前提,它是客观环境对会计的约束。
会计研究只有以会计假设为起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才具有逻辑严密性和客观性,会计实务才能在一定的规范下得以开展。
强调客观环境对会计的制约作用,其逻辑体系是: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程序、会计方法、会计要素、财务报告。
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未主要以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时期。
(2)会计目标起点理论,是以会计目标作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构建起点的理论会计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作为一个人造的系统,必须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
瞄囵汤翟互团丽ZUIU蕊一U丽.Z.I丽咖。
a r岫。
t s对会计理论结构逻辑的几点思考徐林(哈尔滨中国酿酒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25)财经与管理擒妻:所谓会计理论结构是指由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要素组成的概念体系。
包括会计在内的任何学科,都需要有一个理论或者叫理论结构。
借以建立统一的逻辑体系。
本文试图通过介绍作为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具备的条件,并评析几种会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论,最后提出将会计对象和会计目标结合起来作为会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设想。
关键词:会计理论结构;会计假设;会计对象1会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必须具备的条件所谓逻辑起点,从哲学的角度讲是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全过程出发点的概念、范畴或判断。
而在理论研究中则是指理论构建中起决定作用,任何其他概念必须以它为基础和依据的概念。
它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1会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可知性研究事物首先而且必须要了解该种事物的现象,才能从现象中去发现本质,这就要求所要研究的事物要具有可知性。
因此作为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就更需要具备自身的可知性。
如果作为逻辑起点本身就很模糊,那么由其推导出的其他概念也必然足模糊的,这样的理论结构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的。
1.2会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在结构中起决定作用,能够对其他概念进行推理论证在会计理论结构中,有很多构成要素.而这些要素概念是能够通过逻辑起点推理论证的。
这个推理过程要经得起论证,否则这种结构就是不严密的,导致会计理论的模糊及混乱。
从而不能发挥会计理论的指导和预测作用。
1.3会计理论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任何理论都是从实践中,又过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发展、完善。
只有和实践紧密联系的理论才是能经得过检验的有用的理论。
那么怎么样会计理论才能与会计实践很好的联系、结合起来呢?这要通过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它是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而会计理论来源于会计实践,只有紧密联系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才能担当这一重任。
关于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问题的探讨潘仙丽【摘要】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起点理论,又称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理论,是指构成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它不仅是构成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对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构成具有决定作用的前提理论.正确选择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有助于科学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充分发挥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践的功能.文章从确定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意义入手,概述了各种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并重新认识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期刊名称】《煤》【年(卷),期】2008(017)012【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现代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理论;起点理论【作者】潘仙丽【作者单位】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山西,长治,0462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35.19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理论是构成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它不仅是构成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对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构成具有决定作用的前提理论。
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要建立前后一贯的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就必须选择正确的逻辑起点。
现代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正确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会计是一种充满了选择的职业活动。
会计理论研究也难免要进行一系列的选择。
不同的理论选择将导致完全不同的结论,进而直接影响会计实践。
会计理论研究要做的最初选择,就是会计研究逻辑起点的确定。
讨论会计研究逻辑起点的主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能揭示会计理论的最基本层次,成为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会计理论结构包括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两个方面。
讨论会计理论结构应首先明确它的组成元素。
由会计对象、职能、目标、本质、假设和原则、准则以及会计程序与方法等元素组成的会计理论结构中,应当有一个元素作为逻辑起点。
其他元素因这一起点而产生、发展变化。
很显然,作为逻辑起点的元素必须先于其他元素产生,且能制约其他元素,从而能作为会计理论最一般、最简单的思维前提,揭示会计理论的最基本层次,成为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会计理论逻辑起点新探析中图分类号:f2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247-01摘要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切入点,是把握会计理论整体结构的关键,然而逻辑起点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研究与争论的热点。
在逻辑起点研究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观点,但这些观点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提出将会计本质和会计环境相结合作为逻辑起点的理由及会计本质和会计环境相结合作为逻辑起点的会计理论体系。
关键词会计理论逻辑起点会计环境会计本质逻辑起点会计研究起点是进行会计研究的切入点,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之中,而现阶段会计理论逻辑起点应该以会计本质与会计环境相结合构成。
一、会计研究起点理论简述(一)会计假设起点论应该看到,会计假设源于客观环境,客观环境是复杂的、多变的,而如何形成会计的假设,形成多少假设以及假设有多少层次又参与了人的主观因素于其中,是不确定的,以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双重制约。
(二)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认为,会计本质是确定和解释其他会计概念的依据。
但由于会计本质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概念,不能反映出会计内在理论和会计外部环境的联系,也就不能成为会计理论系统的向导和沟通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三)会计环境起点论这种观点认为,会计的历史发展始终受环境的影响与支配,会计环境不仅是会计研究的必经之地及深入展开研究之依据,更是探明会计原理、本质及规律的出发点。
但是,环境毕竟是外部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它只能起到影响而不是决定的作用。
二、会计本质和会计环境相结合作为逻辑起点的理由研究理论问题就必须从研究本质问题着手,对会计的认识是形成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点。
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研究最本源的、可以对整个逻辑体系进行推理和论证的出发点。
不管会计活动如何变化,都是依据会计的本质进行的,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必须要切合会计的本质。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浅谈会计理论逻辑起点
【摘要】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问题是研究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
本文研究了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具备的特征,对各种有关逻辑起点的观点进行了评述,并讨论了我国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会计理论逻辑起点一、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概述1、会计假设起点论。
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为了进行会计实践而对会计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所做的合理推断。
会计假设最早由w·a·佩顿于1992年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中提出,但直到50年代末才引起美国会计界的高度重视。
其观点是既然把会计假设视为来自客观环境对会计的约束条件和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那么会计假设就必须作为公认会计原则的最高层次概念或命题。
按照演绎法,以会计假设为出发点推导出会计程序和方法。
2、会计本质起点论。
会计本质起点论认为,本质是决定一事物区别另一事物的根本属性。
会计本质是由会计的内在矛盾构成,是会计这一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它从整体上规定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
会计本质也是确定和解释其他会计概念的依据,会计研究首先应解决会计本质问题。
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风靡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存在于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就是其长期研究的结果。
3、会计环境起点论。
会计环境系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理论、会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