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合并束支传导阻滞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梗死合并束支传导阻滞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陈清启

心肌梗死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既可以是心肌梗死发生于原有束支传导阻滞的基础上,也可以同时并发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之后。由于某些束支传导阻滞能掩盖梗死性Q波,其继发性ST-T改变又能抵消心肌梗死时的损伤型ST-T改变,使心电图诊断具有一定难度。但重要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的束支传导阻滞,根据其出现的部位不同,临床意义和预后亦不同。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后,因束支受累的部位与范围不同,可出现下列形式的传导障碍:

一、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

解剖学上右束支较细长,沿室间隔右侧走行,传导位置浅表,其中段与远段大多只有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前穿支单一供血,因而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较为多见。据北京地区冠心病协作组报道的379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中,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40.5%。由于右束支传导阻滞只影响QRS终末向量而不影响心室初始0.04ms向量,故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影响出现Q波的梗死图形,可同时具备二者各自的心电图特征,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多不产生影响。

(一)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图1)

1.V1、V2或V3起始r波消失,呈rR或QR形,Q≥0.04ms。

2.V1导联终末R波增高,室壁激动时间延长;Ⅰ、V5导联出宽深的S波,QRS时间

延长≥0.12ms。

3.ST-T改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V1 ~V3导联ST段弓背型向上抬高,T波倒置;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时,右心前导联继发性ST段下移及T波倒置,二者可相互影响,使ST段抬高程度减轻,T波仍为倒置,但双肢对称。

图1 急性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二)后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

1.右胸V1、V2导联R波增高,呈RsR′型时,R>R′。

2.右胸导联ST段下移,急性期时ST段常下移显著。

3.V1~V3导联T波高尖。若右胸导联T波高耸对称,呈原发性改变,应考虑后壁心肌梗死的存在。

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阻塞,多为广泛前壁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较左束支传导阻滞多2倍,约1/3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可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因已有浦肯野纤维传导受累,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很少经过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过渡而突然发生。由于这类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室逸搏节律缓慢,易发生阿—斯综合征。另一危险因素是继束支传导阻滞之后,在浦肯野纤维网内易形成不稳定的折返环,从而诱发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据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发心室颤动的发生率为30~35%,是发病1周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右束支传导阻滞可以是暂时,也可以在部分患者中持续存在。

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解剖学上左束支主干短有双重血供,急性心肌梗死时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远较其分支传导阻滞为少。据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仅为0.9%。心肌梗死和左束支传导阻滞,都影响QRS波的起始向量。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室间隔除极方向发生改变,从正常的自左

向右转为从右向左,可完全掩盖心肌梗死的图形。有统计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50%~60%的心电图能反映出梗死图形。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结合ST-T的改变,诊断较易。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则较困难。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虽然心电图诊断比较困难,但若出现下列改变,则心肌梗死的诊断仍是可能的。

(一)前间隔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

1.V1导联出现明显增高r波,掩盖前间壁心肌梗死,而不出现Q波,但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T波倒置且两肢对称,ST段下移。

2.左胸前导联V4、V6、Ⅰ、aVL在高宽的R波之前,出现不同的Q波,Q≥0.02ms。急性期T波倒置,ST段抬高。

(二)前侧壁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

1.V5、V6导联R波减小,出现伴有挫折及切迹的终末S波,呈RS、rS或qRS型,尤其呈双峰的R波在左胸前导联中出现rS型更有诊断意义。但必须除外右心室肥厚、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伴心脏显著顺钟向转位等情况。前侧壁心肌梗死,V5、V6虽呈RS波形,但其切迹多发生在QRS波群起始的0.05ms以后。

2.Ⅰ、aVL、后壁附加导联呈现典型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3.V1~V6导联r波逐渐减低。

4.V5、V6导联ST段抬高、T波对称性倒置。

(三)右下室间隔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

1.V1导联出现起始r波,Ⅰ、V5、V6导联出现q波,q≥0.02ms。

2.aVL导联可出现q波,但q必须大于梗死前已存在的q波才有意义。

3.V1导联ST段下移,T波倒置,Ⅰ、V5、V6导联ST段抬高,T波倒置。

(四)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

1.V1导联出现起始r波。

2.V5、V6导联出现QS波伴显著切迹,QRS波群电压明显减低。

3.如果梗死范围较广,波及右室间隔如室间壁,则所有胸前导联均出现QS波。

4.后壁附加导联V7~V9呈现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5.胸前导联ST段抬高,T波倒置。

6.出现显著、普遍的QRS低电压。

7.左束支传导阻滞时,除aVR传导联外,其他任何导联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呈QR形,均提示存在心肌梗死。呈QS形无意义(图2)。

图2 急性广泛前壁或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图例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五)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

1.QRS时间增宽,Ⅰ、aVL、V5、V6导联呈R型,Ⅱ、Ⅲ、aVF导联R波减低,其前可见Q波,终末有切迹的S波,电压≤0.5mV。

2.部分左束支传导阻滞在Ⅱ、Ⅲ、aVF导联出现QS或rS波形,可掩盖下壁心肌梗死。但若上述导联出现QR波表,多提示存在心肌梗死。

3.下壁导联有ST-T动态演变。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形改变的发生机制是:无合并症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室除极与复极的程序发生了变化,由正常自室间隔左后向右前的传导,改变为自右前向左后传导,故左侧心前导联出现r波,右侧心前导联出现q波。随着除极自右至左的缓慢进行,左侧心前导联出现宽大切迹的R波,右心前导联出现S波。因此,在左胸前导联不可出现初始的Q波和终末的S波,ST-T呈继发性复极改变,其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当合并有心肌梗死时,左侧胸前导联宽大畸形的R波前出现坏死性Q波,右侧胸前导联的M型R波第一峰减低形成圆顶,甚至消失,只有尖峰状第2峰。当左室前壁或侧壁发生心肌梗死时,向左向量消失,梗死向量指向右侧,左侧心前导联出现终末S波。根据梗死范围的大小和部位的不同,胸前导联的r波不呈逐渐升高,而逐渐减低,如前侧壁心肌梗死时,V1~V6的r波逐渐减低以至消失。

总之,左束支传导阻滞主要发生于前壁心肌梗死,发展为完全性房传导阻滞的危险较右束支传导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