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委派制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性-最新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1篇一、会计委派制度的形式1. 外部委派外部委派是指企业将会计工作委托给专业会计机构或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管理。
这种形式具有以下特点:(1)专业性:外部委派机构具备专业的会计人才和丰富的经验,能够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服务。
(2)独立性:外部委派机构与企业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灵活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委派机构,调整会计服务内容。
2. 内部委派内部委派是指企业将会计工作委托给内部专门设立的会计部门或者会计人员进行管理。
这种形式具有以下特点:(1)可控性:企业内部委派机构对会计工作有较强的控制力,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沟通便捷:内部委派机构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成本较低:与外部委派相比,内部委派可以节省一定的成本。
3. 会计代理会计代理是指企业将会计工作委托给具有会计资质的个人或者机构进行管理。
这种形式具有以下特点:(1)灵活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会计代理人,调整会计服务内容。
(2)成本较低:与外部委派相比,会计代理可以节省一定的成本。
(3)专业性:会计代理人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服务。
4. 会计外包会计外包是指企业将部分或者全部会计工作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进行管理。
这种形式具有以下特点:(1)专业性:会计外包机构具备专业的会计人才和丰富的经验,能够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服务。
(2)降低风险:企业将会计工作外包,可以将风险转移给外部机构。
(3)提高效率:会计外包机构能够集中精力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会计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二、会计委派制度的特点1. 专业性会计委派制度要求委派机构或人员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服务。
2. 独立性委派机构或人员与企业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 可控性企业对委派机构或人员的会计工作有较强的控制力,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浅析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摘要:本文探讨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列举出实行会计委派制度需要注意的种种问题,从而加强了会计人员行为的行业自律,提高了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度会计监督建立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而只有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计信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转效果。
故此,改革旧的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加强会计监督已成为目前企业改革的矛盾和焦点之一。
目前,社会上已有一些单位或地区在尝试此项改革,诸如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
会计委派制是财产所有者向其下属企业、单位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对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奖惩,产依据其工作情况及时任免,对他们的工资、福利进行统一核算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
它彻底打破了原有的会计组织机构及会计人员的管理办法。
一、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我们都知道,会计具有两大职能——核算(反映)和监督。
但就目前条件下,由于目前普遍实行的是厂长(经理)负责制、或行政首长负责制。
会计核算(反映)的职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监督职能更无从谈起,像国内近年来出现的上市公司郑百文事件,银广夏事件等一系列经济案件,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这些事件无不反映会计的职能在弱化,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是十分必要的。
1.会计委派制的实行,使会计人员成了企业财产所有者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最佳人选。
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受财产所有者委派,为企业提供会计服务的同时,还具有约束和监督经营管理者不良行为的权力和义务。
2.会计委派制的实施,使得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更为及时和有效。
经营管理者对外披露的信息,往往是不完整的,阶段性的。
财产所有者要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就只有通过有限的已公布的财务报告信息。
而这样很难发现经营者的舞弊行为。
实行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人员不再归经营者管辖,而是直接隶属于财产所有者,这样,会计的监督作用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何做好委派会计工作第一篇:如何做好委派会计工作如何做好委派会计工作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XXX,自2011年来我社参加工作已经一年有余,作为我社新生力量中的一员,我非常荣幸地能够入围此次委派会计的选拔。
首先,我谈谈对委派会计这一岗位的认识。
我个人认为,委派会计是一个信用社内勤团队的灵魂人物,是信用社对外展示窗口形象的航行灯塔,也是联社传递各项工作精神的桥梁与纽带。
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与完善,银行业务品种的不断丰富,对委派会计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挑战。
但是,我坚信,我有做好委派会计工作的能力与信心。
因为,我有以下两大优势:一是我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
来我社工作之前,我曾从事人事、培训等相关的工作,在处理和协调各项工作与人事关系上我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二是我有着良好的学习能力。
一直以来,我本着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自学我社各项规章制度,研习各项业务知识,虚心向同事们学习、请教,使我在短期内快速掌握了各项业务流程,并能独立处理各项会计事务。
经过一年多,在我们辛集社的学习和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判断分析能力、处理会计工作的一些实际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如果我能竞聘成功,以上几大优势正是我能够做好委派会计工作强有力的保证与基础。
在工作中,我会做到以下几点:一、摆正自身岗位,认真履行职责。
作为青年职工,我将一如既往的保持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思路清晰,头脑清醒,以联社利益为重,顾大局、讲风格,坚决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
二、加强各种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行业的激烈竞争带给了我们越来越多的挑战,我定会严肃面对,挑起担当。
在不断加强各项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积极探寻他行先进工作经验,为我社各项工作的开展献计献策,为促进我社又好又快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同时实现自我人生一次质的飞跃。
三、加强基础管理,规范核算行为委派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核算与监督,各项会计核算必须做到“六无六相符”,按规定编制上报信用社各种会计报表,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经营成果,并向领导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
浅论会计委派制度江虹宁波滨江新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会计委派制度是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约束和监督经营者行为的一种制度。
在西方国家一些公司内部管理中普遍应用,是资本所有者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有效方式。
我国在1998年引入这一制度。
目前普遍采用的模式是国家相关部门以所有者的身份,凭借其管理职能对隶属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进行委派,从事专门的财务会计工作。
会计委派制度已在我国会计管理工作改革中得到有益的尝试。
一、会计委派制度产生的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会计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
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致使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财会问题。
如国有企业内控制度与监督制度不健全,对经营者监督失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财政制度形同虚设,产生帐外设账,私设“小金库”;一些单位领导人干涉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权,授意、指使篡改会计数据,转移国家资产,甚至贪污受贿;一些会计人员不坚持原则,甚至为违法违纪行为大开方便之门,导致腐败现象滋生。
上述种种问题的暴露,原因很多,但究其一点,与原有管理体制下会计人员未能发挥财务的管理监督职能相关。
因此,把会计工作从企业主体中独立出来开展工作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在此情况下,我国的会计委派制度应运而生了。
二、会计委派制度实行后取得的成效会计委派制度经过几年的实施已经取得了相对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后,单位行政领导权与会计监督权分离。
保障了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同时,被委派的会计人员利用会计信息为单位领导提供预测和决策依据,参与各项经济管理活动,真正起到了参谋助手的作用。
2.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会计监督职能,加强了国有资产的管理。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委派会计工作总结(精选6篇)委派会计篇1经过半年多委派会计工作的实行,我深深感受到在核心业务上线的基础上,委派会计工作比以前的会计工作需要更多的努力与谨慎。
自从担任委派会计以来,我力求做好一切工作,以便让自己真正起到委派会计的作用。
在三至八月份这段委派会计工作时间当中,我将会计达标及贷款方面与以前形成对比,发现比以前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了。
首先,在财务的会计达标方面,在核心业务的系统上线以后,我们每个人对新的业务操作流程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解之处,我与柜员共同讨论、互相学习、同时督促,使她们按照业务操作流程及联社的要求办理业务,以防存在错误隐患。
并且要求柜员每天下班之后,及时进行凭证盖章及各种登记簿的登记。
然后,我按照凭证装订的要求及时进行凭证的整理及装订,以防时间过长导致凭证丢失。
对于其它会计档案,我不仅及时进行清理及归档,而且摆放整齐,以便日后因工作需要查账。
其二,在贷款方面,我严格按照信贷管理的要求把好关子。
因此,三到八月份这段时间里,我社贷款已经实行了规范化。
每一笔贷款都做到资料真实、齐全,并且实行严格的柜台监督。
杜绝不应发放的贷款发放出去,以防日后给我们农村信用社带来不良的效益。
其三,在费用管理方面,我按照核定费用进行合理利用以防超支。
以上几点,都是我在这一段时间里,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所取得的一些成绩。
不过,我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由于工作经验欠缺,在有些方面自我感觉不如老会计在行。
因此,在这方面我也会经常向一些老会计求教,不断的吸收经验以提高自身的素养。
再者,在存款、不良贷款、利息收入任务方面还完成得不够好,在这一点上以后我将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以达到用自己的工作综合改变信用社不好的`方面。
最后,我对于农信社自我感觉不好的方面提一点小小的意见。
自从我进信用社以来,我深深感受到的就是农信社的总体员工素质确实比较差。
虽然说信用社的工作简单谁都会做,但谁都做得好的话我感觉并非如此,也许有的甚至尽为了消磨一天的时间而工作,而且就如一些客户反应服务太度确实不行。
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的意见'人员委派制是会计人员体制的重大改革,即将会计人员从基层单位独立出来,由部门进行直接委派,使会计人员摆脱依附地位,更好地行使会计监督职能,达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维护主义市场秩序的目的。
目前全国各地已有很多地区实行了会计人员委派制,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委派,一般由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财政部门负责具体实施,以加强预算外收入管理为目的;二是向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三是向中小型国有企业委派财务主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四是乡镇企业和村级单位实行财务统管。
这些管理模式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贯彻执行《会计法》,深化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面对县级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提几点意见。
一、委派形式和管理会计人员委派制是一项新的,涉及面大,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在实行过程中,应本着\xa0“管得住,行得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单位性质采取不同的形式,因地制宜的开展此项工作。
总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即统一在县财政局的领导下,分级、分系统的具体委派,并要加强后期的管理工作。
1.对大型的并且有下属二级核算单位的局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委派制,即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科长、主管会计和出纳人员均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这些人员经考核合格后,人事、工资等关系均转到县财政局,他们的任免、调动、奖惩、福利等事宜均由财政局统一管理。
任职资格由财政、人事等部门确定,对其颁发由县政府印制的《会计人员委派任职证》后,持证上岗,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委派,明确权责,年终考核,定期轮岗”的管理制度。
这样能够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对局级下属的事业单位可由主管局参照以上的办法管理本系统的财会人员和财会工作。
2.对小型的局级行政事业单位,撤销财务室。
县财政部门成立机关财务核算中心,由核算中心集中代理这些单位的财务核算。
关于“会计委派制”的若干问题近年来,为整顿会计工作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许多地区和部门相继进行了以会计委派制为主要形式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
试点工作引起了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也在会计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本文拟对其中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会计委派制试点的背景改革开放无疑给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在新旧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新的体制未完全确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社会监督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的国有企业,由于所有者主体的缺位,国有投资代表人不具体,对经营者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预算外资金管理混乱,“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以及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十分突出,不但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而且为各种贪污腐败等经济犯罪提供了便利。
这些问题反映在会计工作上,突出地表现为“信息失真,秩序混乱,造假严重”。
对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人们普遍认为,监督机制不健全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有助于强化会计监督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我国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如何呢?目前是“用人单位自己管理为主”,即由各单位自主地设置会计机构,任免会计人员并对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如财政部门或企业主管部门等)仅是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等进行间接管理。
在这一体制下,会计人员隶属于所服务的单位,并对本单位的行政领导负责。
因此,尽管《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但由于现行管理体制的局限性,法律赋予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实际上难以履行。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需要强化会计监督,而另一方面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又使会计人员行使会计监督有诸多的困难,于是人们提出要进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委派制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浅谈农村会计委派制【摘要】农村会计委派制是在农村环境下进行会计工作的一种制度安排,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会计委派制的定义,然后探讨了其特点和意义,包括提高会计质量、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
接着分析了农村会计委派制的优点和挑战,指出其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展望了农村会计委派制的发展前景,强调了持续完善制度、提升岗位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对农村会计委派制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推动农村会计工作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农村会计委派制、定义、特点、意义、优点、挑战、展望、总结1. 引言1.1 了解浅谈农村会计委派制在传统的农村会计实践中,会计工作往往由村民代表或村委会成员自行负责,缺乏专业性和规范性,容易出现错误和漏洞。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会计委派制应运而生。
农村会计委派制是指将村级会计工作委托给专业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以确保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提升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为村级经济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会计委派制并非一成不变的制度安排,而是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对于农村会计委派制的了解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意义、优点、挑战等多个方面对农村会计委派制进行探讨,旨在深入探讨这一制度的内涵和实践意义,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背景研究农村会计委派制的背景,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财务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农村会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种变化。
农村会计委派制通过委派会计专业人员到村级单位进行财务管理,能够更好地提高农村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农村会计委派制,可以更好地探讨如何推动农村会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浅谈会计委派制的利与弊【摘要】会计委派制是一种让委托人由会计师代为管理会计事务的制度。
本文从会计委派制的优势和劣势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在优势方面,会计委派制能够减轻委托人的负担,提高会计事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但在劣势方面,会计委派制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通过对利与弊的分析,可以发现会计委派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便利,但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加以掌握和优化。
在实践中,应该认真考虑会计委派制的利弊,针对不同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和避免劣势。
会计委派制是一种有利有弊的制度,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控制和优化。
【关键词】关键词:会计委派制、背景、定义、目的、意义、优势、劣势、利与弊、总结。
1. 引言1.1 介绍会计委派制的背景和定义会计委派制是指公司或组织将其内部会计工作委托给外部专业公司或个人进行处理的管理制度。
这种制度的出现,源于日益增长的会计工作量和复杂性,使得公司需要更专业、更有效率的会计服务。
会计委派制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公司开始意识到内部会计工作的繁琐和复杂性,导致了外包会计服务的需求。
会计委派制的定义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丰富和完善,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度和规范。
通过委派制,公司可以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减少内部会计管理的负担,提高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委派制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还可以降低会计成本,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利润。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委派制已经成为许多公司的重要选择,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2 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会计委派制的利与弊,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制度在会计实践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对会计委派制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浅谈,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这一制度的优缺点,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本文也旨在促进对会计委派制的深入思考和讨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会计委派制利弊谈引言会计委派制是指企业将一部分或全部会计工作要求由外部专业会计师事务所或个人承担的一种会计管理模式。
这种制度在不同的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本文将围绕会计委派制展开讨论,分析其利弊,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会计委派制的利益专业知识与经验外部专业会计师事务所通常具备丰富的会计知识和经验,可以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服务。
他们熟悉各种财务报表准则和税法法规,并能及时了解最新变化。
会计委派制可以使企业充分享受外部专业人士的专业服务,并为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
解除压力与责任委派会计工作能够减轻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让他们专注于核心业务。
此外,对内部会计人员而言,委派会计工作可以减少对财务报表编制的责任和风险,因为外部专业人士会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确认。
效益与成本通过会计委派制,企业可以减少内部会计人员的岗位数量和培训成本,并降低会计部门的日常运营成本。
外部会计专业服务通常按需收费,企业只需支付相应的费用,无需承担员工福利和其他附加成本,可以更好地管控成本。
会计委派制的弊端数据安全与隐私将会计委派给外部机构可能涉及到企业敏感信息和数据的交流。
外部机构与企业之间需要进行频繁的信息交换,存在信息泄露和数据安全的风险。
企业需要提前评估外部机构的信誉和信息保护能力,确保合作安全可靠。
沟通和业务理解外部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外部机构,可能对企业的业务和运作机制不够了解,沟通和协调方面可能存在障碍。
会计工作需要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密切合作,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果外部机构无法理解企业的业务需求,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不畅、数据错误等问题。
企业形象和权威外部委派会计可能导致企业失去信息披露的直接控制权,无法及时了解和把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外部机构的工作可能受到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企业的形象和权威可能会受到损害。
结论综上所述,会计委派制在简化企业会计工作、提高会计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方面带来了诸多优势。
论会计委派制的有效性与局限性发表时间:2009-10-29T13:43:17.793Z 来源:《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第4期供稿作者:董志蓉[导读]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董志蓉江苏省镇江市民政局镇江212001摘要: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我国对会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遏制企事业单位腐败行为的蔓延,新世纪以来会计委派制在我国应运而生。
实践证明,它为财产所有者提供了可靠的监督,增强了对经营管理者的制约,既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发生,又有利于会计队伍的统一管理。
但是,由于会计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目前会计委派制又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有效性局限性Delegates the system by accountant the validity and limitedDong ZhirongAbstract:The accountancy is the economy supervisory work important constituent,is playing the foundational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And rules a nation legally along with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essential plan implementation,our country is more and more high to the accountancy request.In order to preven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s,since the enhancement society good faith system construction,the containment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corruption spread,the new century accountant has delegated the system to arise at the historic moment in our country.The practice proved that,it has provided the reliable surveillance for the property owner,strengthened to has managed superintendent s restriction,both prevented the corrupt occurrence from thesource,and was advantageous to accountant troop s unification management.But,because accountant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inspector general mechanism insufficiently are also perfect,at present accountant delegates the system to have many not allow to neglect problems.Keywords:Accountant delegates the system Validity Limitation【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139-02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第1篇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我国企业纷纷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会计派驻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渐受到企业的青睐。
本文将从会计派驻制度的定义、实施原则、优势、实施步骤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会计派驻制度的定义会计派驻制度是指企业将本公司的会计人员派驻到子公司、分公司或其他分支机构,负责该分支机构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等工作。
会计派驻制度旨在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三、会计派驻制度的实施原则1. 遵循法律法规:会计派驻制度的实施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2. 独立性原则:会计派驻人员应保持独立性,不受其他部门或个人干预,确保会计信息的客观性。
3. 保密原则:会计派驻人员应严格保守企业商业秘密,不得泄露给外部人员。
4. 效率原则:会计派驻制度应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四、会计派驻制度的优势1. 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会计派驻制度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集中统一,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2. 降低成本:会计派驻制度可以避免重复设立会计部门,降低人力成本。
3. 优化资源配置:会计派驻制度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派驻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分支机构业务情况,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
5. 强化内部审计:会计派驻制度可以加强内部审计,防范财务风险。
五、会计派驻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会计派驻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会计派驻制度,明确会计派驻人员的职责、权限、考核标准等。
2. 选择会计派驻人员:企业应选拔具备较高会计专业素养、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好的会计人员担任派驻岗位。
3. 培训会计派驻人员:企业应对会计派驻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论会计委派制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性论会计委派制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性[摘要]:会计委派制度是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约束和监督经营者行为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能否引入到我国的金融领域,尤其是金融监管工作中来,是一个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本文结合梧州辖区农村信用社会计委派制度的实践,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
一、问题的提出会计委派制度在西方国家公司的内部管理中应用普遍,是资本所有者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我国的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引入这一制度是1998年的事。
它是指政府机关或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其下属的分支机构或公司委派会计人员,并授权委派会计人员监督所派单位会计行为和其它经营活动的一种制度。
这种为了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由中央纪委发出通知明确要求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试行的会计委派制度,自试行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7个地(市)、1029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试点范围包括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以及乡镇集体企业等,直接或间接委派会计人员近11万人,被委派单位涉及4400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79000多个企业;委派形式包括向国有企业委派会计总监或总会计师、向行政事业单位委派会计机构负责人以及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集中核算。
从试点情况来看,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有利于发挥会计监督作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正是由于这一制度在加强和完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及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财政部进一步加大了推广试点的力度(《中国财经报》,2002)。
这一在其它领域起到良好作用并得到推广应用的做法,能否引入金融领域呢?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梧州市中心支行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在辖内农村信用社实行基层社会计由联社委派,联社会计由行业管理办委派的会计委派制度。
一年多的实践表明,会计委派制度对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会计核算质量,保障财务、信贷信息的真实性,控制不合理的财务开支和违规信贷,防范财务和信贷风险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自实施以来,共堵住不合理的财务开支586笔,金额73万元;防范不合理的贷款643笔,金额751万元。
正是由于会计委派制度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及其它改革措施的全面启动,辖内2001年的农村信用社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至2001年底,全辖116个法人社中,77个出现盈利,比上年增加22个;9个联社中,4个出现盈利,比上年增加3个,其中,3个联社实现社社盈利;不良贷款比上年减少9323万元,下降10.7个百分点;财务减亏2230万元,减幅达61%。
农村信用社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领导班子和员工的思想观念有了根本的转变,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经营活力明显增强。
这种状况如能持续3—5年,梧州辖区的农村信用社有望从困境中走出来,全面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梧州的这一做法有无理论上的依据和现实中的应用性呢?会计委派制度在金融领域有无推广应用的价值呢?本文想运用现代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和金融机构的公共产品性质,说明对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实施会计委派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探讨会计委派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要素原理。
二、梧州辖区会计委派制度的实施背景及做法人民银行梧州辖区管辖广西最东部两个行政区——梧州市和贺州地区及其所辖的8个县、市的金融,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历史包袱重、信用环境差,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普遍不理想,尤其是农村信用社。
截止2000年底,梧州辖内共有独立核算的农村信社法人机构125个。
其中,县级联社9个,基层社116个。
由于种种原因,梧州辖内的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差、会计信息反映不够真实、财务监督不力、费用支出居高不下、信贷监督不到位、违规贷款时有发生、不良资产占比大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
如某县的农村信用社,1996—2000年不良资产从21.3%上升到93.1%,其中,由于越权发放、三查不落实、抵押无效、担保失效、决策失误或其它内部原因而形成的不良贷款共5846笔,金额11151万元,占同期不良资产余额的40%;财务从1996年盈利5.2万元到2000年亏损1917万元,主要形成原因是不良资产占比上升所导致的收入萎缩,财务管理不力所引起的费用支出增加,以及擅自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非生息资产增大。
由于不良资产占比高、财务亏损数额大,该县农村信用社基本依赖人民银行再贷款维持。
另一县同期不良资产占比从54%上升到77%,最高时达89%(1999年),财务亏损从1996年的732万增加到1999年的1487万元。
不良贷款和财务亏损的形成原因也主要是内部约束机制失灵,会计信贷的监督管理不到位。
据该县支行对所在地农村信用社进行常规检查掌握的情况,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会计基础工作很差,不按规定登记帐簿、帐务核对没有做到“六相符”、不执行复核制度、做假帐、会计档案保管不善;二是财务管理混乱:巧立名目、滥发钱物、以贷收息、虚增利润,参与承包分成、超审批权限购置固定资产、挪用公款;三是信贷违规:一户多贷、以贷收息,超权限和违反贷款发放程序发放贷款、冒名借款相当严重。
这些情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信用社的会计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或迫于社主任的压力没有履行监督职责所造成。
又据对某农村信用联社资产质量状况的深入分析,该社3亿多的信贷资产,可基本确定有52%完全不能收回本息,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会计监督信贷管理方面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以致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会计监督职能作为信贷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重要和执行,亦即监督管理失控,结果是调查失实、评估失真、决策失误,最终导致资产损失。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梧州中心支行利用2001年货币政策向农村信用社倾斜的有利形势,运用“饭碗理论”和“老太太卖鸡蛋原理”,在辖内农村信用社推行了一场以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分配制度、信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会计委派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徐诺金,2002a)。
在所有这些改革中,会计委派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最具有基础性和探索性的改革。
因为无论是工资分配制度,还是信贷管理制度的改革,都要以真实、全面、准确的会计和信贷信息为基础,都必须有严格的会计核算和监督。
没有会计委派制度的改革配套,其它改革很容易走样而难达到预期效果。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把会计委派制度改革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从制定方案、试点到全辖推广,前后花了大半年的时间。
为了选派合格的委派会计和使委派会计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专门制定了《梧州辖区农村信用社委派会计制度实施办法》和《梧州辖区农村信用社委派会计、考核管理办法》,对委派会计职责、任职条件考核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如要求选派作用正派、业务精通的会计人员、对委派会计要实行异地委派和上收一级管理等。
2001年实际派出会计人员125名,其中行业管理办派往联社9名;联社派往基层社116名。
在联社派出的9名中,100%进行了异地交流;联社派往基层社的80%进行了交流。
实践表明,会计委派制度可以在三个方面发挥明显的作用:一是会计监督职能得到体现。
实施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由联社统一委派,会计核算工作直接对联社负责,真正享有了相对独立的会计监督权,能够依法依规对所在单位的会计行为进行监督,规范了费用开支,从严治社、增收节支得以落实。
二是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三是信贷监督得到加强,促进业务健康发展。
实施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从放款凭证要素到贷款审批程序等都认真地进行了审核,发现不符合信贷规范化管理要求的,能及时予以纠正或制止,有效地遏制了违规贷款的发生。
四是改变了事后监督的局限,实现了以“后卫防守”到“前卫监督”的转变。
事前就堵住不合理的财务开支。
如2001年事前堵住了不合理财务开支586笔,金额73万元;不合规的贷款643笔,金额751万元(徐诺金,2002b)。
可以说,会计委派制度使对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和金融监管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实现了“前卫”性管理。
2001年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之所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会计委派制度功不可没。
三、会计委派制度应该引入金融领域事实上,根据笔者在广东、广西、海南工作所掌握的情况及对我国金融领域存在问题的把握,梧州辖区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在其它地方的农村信用社同样存在;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在其它金融机构和金融领域也同样存在。
问题的性质基本相同,差别只在程度。
尽管我们可以从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信用环境等许多方面去找解释金融机构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由此得出改革产权制度、改善治理结构、完善信用环境的必要,但我们还是认为,在金融领域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是所有这些改革不能离开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金融业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产业的特殊性和它作为企业所具有的一般工商企业的属性,都决定了会计委派制度这一在其它行业和梧州农村信用社行之有效的制度,也同样可以在金融领域里发挥它的作用。
1.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有必要实施会计委派制度,以保障金融信息的真实和全面。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金融在市场配置资源中起核心作用,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
最近一期的美国《商业周刊》(2002)在揭示华尔街腐败的文章中也指出:现代经济都依靠金融系统筹集和分配资本,而金融系统的基础是信息的诚实性。
一旦投资者对金融系统的信息失去信任,就会使熊市加剧和延长,……还容易起到抑制经济的作用。
但是,现实中金融机构信息资料的真实性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极为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一直困扰着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并不时引发金融风波的大问题。
从美国肋年代的银行业危机,到安然公司的破产和华尔街屡屡出现的造假丑闻;从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虚假利润,到一些被关闭金融机构账面数字与实际清算价值的巨大亏空,都说明金融机构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很成问题,金融机构的造假之风已成为金融领域的一大祸害。
遏制和消除这种祸害要从多方面入手,但会计委派制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现代金融机构的管理模式决定有必要实施会计委派制度。
现代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委托代理型的公司治理结构。
根据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由于经营者与所有者各自具有自己的利益和信息在两者之间的不对称分布,难免出现经营者侵害所有者利益的情况。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营者利用自己对经营过程实施直接控制的优势,对所有者实施信息封锁,不向所有者提供信息、或不提供全面信息、或不提供真实信息,以便进一步加强自己的信息优势,方便对企业的长期控制;第二,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按照自己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甚至不惜制造虚假会计结果;第三,直接损害所有人的利益,扩大自己的在职消费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