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翁牛特旗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 格式:docx
- 大小:41.76 KB
- 文档页数:8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大座子山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
景浅析
赵东帆;王其才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勘查区矿体多产于断裂构造带中,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呈脉状产出,其产状与断裂(蚀变破碎带)产状一致,矿体规模、矿化强度与断裂(带)规模相关—断裂带规模越大,其包含的矿体数量越多,单个矿体规模相对较大,而且矿化强度也相对较强,矿石品位较高,反之亦然.据此推断该矿床成因为构造控制矿的火山热液脉型矿床.
【总页数】2页(P124-125)
【作者】赵东帆;王其才
【作者单位】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河北燕郊065201;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河北燕郊065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2
【相关文献】
1.浅析河北省赤城县茨儿营子一带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J], 段红磊;郑乐;成亮
2.浅析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中营子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J], 赵东帆
3.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狐仙庙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J], 李志重;于文明;张志强;刘峰;范志勇
4.内蒙古翁牛特旗十把伙银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J], 郝国强
5.内蒙古大座子山矿区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J], 孙靖宇;张志强;于文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孟恩陶勒盖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
景的报告,600字
内蒙古孟恩陶勒盖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的报告
内蒙古孟恩陶勒盖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位于内蒙古西部,是一
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储备区,它包括孟恩陶勒盖铜—汞—重金属的多金属成矿体。
除此之外,该远景区还含有大量的二水钴、铅锌矿,及多种元素金矿。
孟恩陶勒盖多金属成矿远景区是一个集成型金属矿床,地表和地下矿体在成矿条件上有很好的对比性,岩体结构特征典型、岩性构造曲折、围岩抗裂性强,具有良好的抗蚀能力。
无论是地表矿体还是地下矿体,均具有优质的矿物特征和成矿作用,铜矿体特别以绿泥石为主,其他矿物主要有铅锌、磷钨铁、花岗岩和火成岩等,其中铜-汞矿体以锌精矿和绿泥为主,锌精矿局部柱状银闪光,水来源明确。
找矿前景方面,孟恩陶勒盖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具有非常广阔的勘探前景,其已发现的金属矿体,主要以多金属矿床和少量的铅锌矿床为主,同时多金属矿床可分为内侧矿体和外侧矿体,内侧主要富集铜,外侧主要富集锌,而多金属矿床的扩散深度较大,可以进行更深的勘探而发现新的藏金属矿体。
此外,孟恩陶勒盖多金属成矿远景区还隐藏着大量的藏金属矿体资源,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总之,孟恩陶勒盖多金属成矿远景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矿
产资源领域,其多金属成矿内部具有优质的矿物特征,矿床具有良好的结构特征,有条件可进行更深层次的勘探和开发,总体来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内蒙古得尔布干成矿带铅锌银矿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发布时间:2021-09-26T04:23:09.47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17期作者:杨在京[导读] 有必要对得尔布干成矿带铅锌银矿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进行分析。
呼伦贝尔山金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呼伦贝尔 022357摘要:得尔布干铅锌银成矿带位于内蒙古东北部额尔古纳与满洲里地区,带内有一系列大中型铅锌银矿床产出,如得耳布尔、甲乌拉、查干布拉根、二道河子、比利亚谷等。
额尔古纳地块经历了古亚洲洋造山域、蒙古 - 鄂霍茨克洋造山域和古太平洋造山域的复杂构造活动,中生代铅锌银矿床成矿作用与蒙古 - 鄂霍茨克造山带关系密切。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内蒙古得尔布干成矿带铅锌银矿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内蒙古得尔布干;成矿带;铅锌银矿;成矿模式;找矿预测1、前言得尔布干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大兴安岭中北段,发育有甲乌拉 - 查干布拉根、额仁陶勒盖和得耳布尔等多个大中型铅锌矿床。
前人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然而对成矿物质来源等的研究仍较为薄弱,给该类型矿床的深入认识带来较大不便。
鉴于该成矿带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有必要对得尔布干成矿带铅锌银矿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进行分析。
2、成矿模式与控矿条件通过对得尔布干成矿带内两个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基本特征、岩相学、矿相学、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特征、成矿时代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对区域地质背景与构造演化特征分析,重新对区域范围内矿床进行成矿系列划分,认为得尔布干成矿带内铅锌银矿床属与火山- 岩浆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2.1铅锌银矿床成矿模式得耳布尔铅锌银矿床和甲查矿田的硫同位素直方图大致相似(图1),大致有较为集中分布的趋势。
具体来看,硫同位素δ34S 除了主体集中在 0‰ ~5‰之间,也有数据分布在此范围之外,仅从 S 同位素测试就判断其成矿物质来源可能缺乏科学依据。
基于本次研究在典型矿床得耳布尔铅锌银矿床进行了矿石硫化物与围岩地层铅同位素测试结果,二者分布范围一致,且大致具有线性分布关系,可以认为具有相同的来源,可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自地壳。
内蒙古镶黄旗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内蒙古镶黄旗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引言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金属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镶黄旗那日图地区以其丰富的金铅多金属矿资源而闻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逐渐走向枯竭,对于内蒙古镶黄旗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的研究与开发迫在眉睫。
镶黄旗那日图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金铅多金属矿分布广泛,但矿床的成因、地质特征仍有待深入研究。
对于该地区金铅多金属矿的找矿标志、矿化特征等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可以为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矿产勘探提供宝贵经验。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内蒙古镶黄旗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为这一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也为未来类似地区矿产勘探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1.2 研究意义内蒙古镶黄旗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区位于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是一个重要的金属矿产区之一。
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复杂多样,金铅多金属矿床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矿化丰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内蒙古镶黄旗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区的地质特征,探讨其金铅多金属矿的成因机制和找矿标志,为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矿区地质、矿床特征和找矿标志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2. 正文2.1 地质特征分析地质特征分析部分涉及到内蒙古镶黄旗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的地质情况。
该矿区主要分布在矿区西部的地层中,其地质构造呈东西向走向,是一个典型的叫前构造型多金属矿床。
该矿床以条带状产出,呈层状似蚀状似节理状,其走向和倾角分别为NW-SE向、60-80°,形成了明显的矿体结构。
区矿化体主要为石英脉和硫化物蚀变矿体,矿石呈脉状、簇状和斑晶状分布。
据矿石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含有金、铅等贵金属元素,以及硫、铅、银等有机物质,具有较高的金属含量。
内蒙古那吉河矿区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作者:梁玉伟韩洪年赵景山来源:《西部资源》2014年第03期摘要:那吉河铅锌银多金属矿主要产于侏罗纪晚期火山活动后期的玛尼吐组安山岩、白音高老组流纹岩及其碎屑岩中,铅锌银多金属矿产于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层间破碎裂隙带中,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分布,几乎均为盲矿体,其成矿初步认为与火山构造成因有关。
1.矿区地质概况那吉河铅锌银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008年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在开展1:50000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发现,2010年及2012年先后分别由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研究所及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对工作区开展了进一步的普查,采用槽探及钻探工作,发现了南、北两个矿段的矿体,共发现铅锌银多金属矿体26条,其中北段16条,南段10条。
提交一处中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其中伴生银已达中型),显示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1.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古生代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南东缘晚古生代增生带(Ⅱ级),中生代处于大兴安岭北部火山活动带(根河岩区)(Ⅱ级),三根河林场——古利牙山火山喷发岩带(Ⅲ)中。
矿区位于头道桥—鄂伦春断裂偏西侧,属大兴安岭北部多金属成矿带。
出露地层除有少量的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外,广泛分布的是中新生代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侵入岩发育,主要有晚石炭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多呈岩基、岩株状产出,以中酸性、酸性岩体为主。
区域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以北东向为主,代表断裂为扎敦河——牛尔坑河断裂,次为北西向断裂,代表断裂为向卧勒果红断裂。
1.2矿区地质地层划分为晚侏罗世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及第四系现代河床、河漫滩冲积物沉积。
侵入岩发育,主要有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及花岗斑岩等脉岩;断裂构造主要为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
1.2.1地层主要出露的地层有晚侏罗世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及第四系。
a.上侏罗统玛尼吐组:分布于矿区西南部,面积约4.3km2,主要岩石类型有安山岩、安山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内蒙古科右前旗复兴屯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导读:随着新型产业快速发展,银金属需求旺盛,银矿勘查成果受到重点关注。
内蒙古科右前旗复兴屯超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勘查成果,被评为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之一。
共探获银金属量5105t,Ag品位194.17g/t;共伴生锌金属量235721t,Zn 品位1.34%;共伴生铅金属量135238t,Pb品位0.62%,并且在其外围多处预查区发现了较好的找矿线索,是近年来在该区域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其发现和勘查过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复兴屯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银多金属成矿带,属于覆盖区,为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活动关系密切。
矿体主要赋存在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交会部位,产于满克头鄂博组火山角砾岩、流纹质凝灰岩、角砾凝灰岩中,受火山机构控制明显,均为隐伏矿体,矿床的发现得益于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
该矿床的发现为区域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了勘查思路、找矿方向和重要勘查经验。
本文重点从复兴屯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勘探方面介绍其发现过程,并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总结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本文成果可为全国其它地区同类型矿床勘查提供参考和借鉴。
0引言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东部著名的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
近年来,大兴安岭中南段银多金属成矿带新发现了扎木钦大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昌图锡力银铅锌锰多金属矿床、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床、维拉斯托银锡多金属矿床、花敖包特铅锌银矿床、阿尔哈达铅锌银矿床、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等各类大型多金属矿床,证明该区域具有巨大找矿潜力。
2015年以来,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地勘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复兴屯银铅锌多金属矿(集中勘查)”,复兴屯的勘探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银金属量5105t,Ag品位194.17g/t;伴生锌金属量235721t,Zn 品位1.34%;伴生铅金属量135238t,Pb品位0.62%),并且在其外围多处预查区发现了较好的找矿线索。
内蒙古林西县二八地铅锌矿成矿条件\找矿思路及找矿方法二八地铅锌矿区处于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频繁的区域构造带上;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金属矿产存在的可能性;勘查区处于矿产丰富的成矿带上,区内已发现铅锌银钼矿体。
综合分析认为:勘查区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良好。
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及勘查区地质特征,确定新的找矿思路,除了对已发现的铅锌银钼勘查进行进一步查明外,还要根据圈定的土壤化探异常及勘查区周边发现的矿种进行Cu、W、Bi、Be等矿产的寻找。
根据新的找矿思路及勘查区地质特征,确定以地质、物探、化探及探矿工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下一步找矿工作。
标签:成矿条件;找矿思路;找矿方法一、成矿条件(一)、区域地质背景二八地铅锌矿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北部,处于天山—内蒙中部—兴安地槽褶皱区,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华力西地槽褶皱带,黄岗—甘珠尔庙复式背斜南西段。
自晚古生代以来,区域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频繁,为区域内生矿产的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时空条件和物质来源,形成了北东向展布的,规模较大的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
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二叠系和中生界侏罗系。
其构造主要受华力西期构造运动和燕山期构造运动影响。
华力西运动主要形成北东及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了中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和发展。
燕山运动除华力西期断裂继续活动外,同时形成北北东向等组断裂。
发育的断裂构造使岩浆岩大量侵入,也为含矿热液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富集的场所。
岩浆活动是内生矿产形成主要物质来源。
勘查区及附近岩浆岩分布广泛,岩浆活动频繁剧烈,主要为华力西晚期岩浆岩(γδ43)和燕山中期第二次侵入体(γ52-2),根据岩浆岩含矿专属性分析,华力西晚期岩浆岩(γδ43)对多金属成矿有利,燕山中期第二次侵入体(γ52-2)对铁、钨、锡、钼成矿有利。
因此,普查区具备了充分的成矿物质条件。
(二)、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勘查区位于1:20化探刘家营子幅钨钼族元素、稀有元素地球化学带北东,Ⅱ2、Ⅱ3地球化学段之间。
内蒙古阿荣旗铅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作者:张国辉王河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35期摘要: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行政区划分主要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管辖。
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主要成果:圈定化探综合异常9个,激电异常2处,圈出矿化带8条,矿体11条,以Ag、Pb、Zn矿化为主,赋存部位对岩性的选择较明显,矿体连续性差、矿化不均匀,总体属低品位矿。
其中Ⅵ-1、Ⅶ-1、Ⅶ-2、Ⅷ-1及Ⅷ-2号矿体,均由ZK4-01钻孔控制,控制假厚度1~7m,品位:Pb0.32%~0.93%,Zn0.66%~0.75%。
关键词:铅锌矿矿床成因阿荣旗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021 区域地质背景该区大地构造属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活动带。
区域上出露的地层相对较少,包括新元古界地层和中生界地层,主要由青白口系佳疙瘩组(Qnj)结晶片岩岩系、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火山碎屑岩及第四系全新统(Qh)组成,又以满克头鄂博组地层为主体。
本区出露的这些地层出现的岩石组合和层序结构与区域上典型岩石地层单位略有差别。
岩浆侵入以燕山期为主,岩浆侵入受北东向构造控制明显,多呈大面积岩基出露。
区域上地层、岩石多呈北东向展布,部分呈北西向展布,断裂构造以北东向为主,次为北西向及南北向。
矿区位于额济纳旗-兴安岭元古代华力西-燕山期铜铅锌金银铬铁成矿区(Ⅱ2)的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燕山期铁、锌、钨、金、铅、铬成矿带(Ⅲ)的中部,在博克图-朝不楞钨、铁、锌、铅成矿带(Ⅳ43)Ⅳ级成矿带的北部。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时期,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和深成岩浆侵入活动以及强烈的构造变形,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
2 矿区与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地表调查、工程控制及异常查证,在工作区地表发现及圈定矿化带4条,编号为Ⅰ号矿化带、Ⅲ号矿化带、Ⅳ号矿化带、V号矿化带,在深部圈定矿化带4条,编号分别为Ⅵ号矿化带、Ⅶ号矿化带、Ⅷ号矿化带、Ⅸ号矿化带。
内蒙古镶黄旗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一、研究背景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是我国重要的金、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之一。
近年来,由于市场对于金铅等贵金属的需求不断增加,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区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矿产资源,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有助于科学开展勘查与开发工作。
二、矿床地质特征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为浅成热液型矿床,主要赋存在岩裂隙和蚀变带中。
该矿床主要产出含金闪锌矿、闪锌石、辉石和硼硅石等矿物。
矿脉和蚀变围岩主要由含铅闪锌矿、黄铁矿和辉硅岩组成。
1.矿脉特征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床的矿脉呈NWW向展布,矿体沿断裂产出,具有规模较大、产出浓缩的特点。
矿脉主要为褐铁矿石英型、含有蚀变矿物的硅质浓度型、含有硼硅石的半金属硫化物矿床。
2.蚀变特征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床的蚀变特征较为明显,主要有石英蚀变、硅化蚀变和发泡状石英蚀变等。
其中石英蚀变主要出现在含硫矿物的矿化体中,硅化蚀变主要表现为含铅闪锌矿与含金闪锌矿围绕在褐铁矿和石英矿物周围,发泡状石英蚀变则主要见于砂岩与页岩中。
三、找矿标志研究矿脉的发育对于找矿十分重要,因此找矿工作应该重点考虑矿脉的发育情况,找寻矿脉出露的迹象,从而预测矿床的赋存情况。
蚀变化石主要表现为石英蚀变、硅化蚀变和发泡状石英蚀变等,这些变化石的出现往往标志着矿床的赋存情况,因此可以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3. 硫化物矿物含铅闪锌矿、含金闪锌矿等硫化物矿物的发育也是找矿的重要标志之一,针对这些硫化物矿物进行研究,有助于找矿工作的实施。
四、结论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该矿床为浅成热液型矿床,主要由矿脉、蚀变带和硫化物矿物组成。
在找矿工作中,可以重点关注矿脉赋存、蚀变化石和硫化物矿物等找矿标志,有助于科学开展勘查工作,取得更好的找矿效果。
希望今后相关研究者能够继续加强对那日图金铅多金属矿床的研究,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内蒙古硐子铅锌矿矿体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
刘磊;张彦生
【期刊名称】《矿产勘查》
【年(卷),期】2018(009)003
【摘要】内蒙古翁牛特旗硐子矿区铅锌矿床主矿体长3698 m,延伸695 m,平均厚度2.07 m,呈脉状,I类勘查类型.近3年累计提交矿石量1171.92万t,铅金属量150 671 t,锌金属量306 969 t.文章分析了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各矿体特征品位变化及厚度变化系数.研究了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依据矿床矿体分布特点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利用“大井法”进行了矿坑涌水量预测.根据矿体(层)围岩类型及矿石特点,采集矿区6组岩(矿)石进行力学实验,分析矿区矿层性质及稳固性.预测矿山开采对环境、生态影响程度.划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类型,为矿山今后建设提供参考.
【总页数】8页(P398-405)
【作者】刘磊;张彦生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桂林541004;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一○八队,赤峰0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2;P618.43
【相关文献】
1.内蒙古硐子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J], 解洪晶;王玉往;蒋炜;张云国;孙志远;寇海川
2.内蒙古翁牛特旗硐子矿区铅锌矿矿石质量分析及选矿工艺流程的选择 [J], 张彦生
3.内蒙古翁牛特旗硐子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成因 [J], 王春光;孙国胜;何欣;王广伟;任利明;李晓朋;张富胤;董晓健
4.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硐子矿区铅锌矿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 [J], 张彦生
5.内蒙古硐子铅锌矿矿体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 [J], 刘磊;张彦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铅锌矿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远景分析袁明强,任开亮(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 成都 610203)摘 要:铅、锌元素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元素,广泛应用在冶金工业、军事工业、化学工业、医药、电气工业、核工业以及石油工业等领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以东北、两广、湖南、滇川、西北等铅锌选冶和加工生产基地。
扬子地台周围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金属矿区之一,这里矿产资源呈分段成群、成片的空间特点,乌斯河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西南边缘、康滇地轴东侧的铅锌多金属矿产聚集区域。
本文主要以四川雅安乌斯河铅锌矿作为研究目标,分析该矿区的地质背景、矿区地层、矿区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以及围岩蚀变特征以及外围找矿远景,为该铅锌矿的进一步开采提供参考。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外围找矿远景中图分类号:P61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9-0077-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and analysis of prospecting prospect in peripheral areasYUAN Ming-qiang, REN Kai-liang(Chengdu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of Sichuan Metallurgic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Chengdu 610203,China)Abstract: Lead and zinc are important non-ferrous metal element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metallurgical industry, military industry, chemical industry, medicine, electrical industry, nuclear industry and petroleum industry.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China has gradually formed lead-zinc processing and processing production bases in Northeast, Guangdong, Hunan, Yunnan, Sichuan and northwest. The wusihe lead-zin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 and the east of Kangdian axis.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wusihe lead-zinc deposit in Ya'an of Sichu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mining area stratum, mining area structure,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ore characteristics and wall rock alt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peripheral ore prospecting prospec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mining of the lead-zinc mine.Keywords: lead zinc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eripheral prospecting prospect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在空间分布方面呈现明显的地域。
内蒙古毛西嘎达坂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内蒙古毛西嘎达坂银铅锌矿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西南部的毛西嘎达坂地区,是一座庞大的多金属矿床。
其矿床类型为蚀变型矿床,在地质意义上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该矿床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其主要岩石为古生代花岗岩,局部出现云母片岩、灰岩和玄武岩。
矿床主要产出了银、铅、锌等金属矿物,其中银是主要有用成分,品位较高,银锌多金属矿的含银量在60-1000g/t之间,含铅锌的成分也非常丰富。
在矿体中,银矿物以硫化物、氧化物和碳酸盐等形式出现。
在形成过程中,毛西嘎达坂银铅锌矿主要受到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和热液流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区域构造对矿床的生成和分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岩浆活动包括高、低温岩浆的侵入和喷发,同时还与热液流体的生成和运移有着密切的关系。
热液流体则是形成矿床的核心因素,其在地层中的扩散和富集作用,往往直接影响矿床的性质和规模。
毛西嘎达坂银铅锌矿是受到花岗岩热液改造作用的产物。
研究表明,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华北大陆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两个时期。
华北大陆运动时期,区域大地构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形成了北向的折返构造,这一构造特征最终促使了矿床的形成。
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区域地质变动进一步加剧,蚀变作用也更加明显,这一时期对矿床的生成和保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毛西嘎达坂银铅锌矿的形成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不同的研究者在对其形成成因的认识上仍然存在诸多异议。
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成因机制,毛西嘎达坂银铅锌矿已经成为了矿产资源的宝库,对于地质学和经济学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意义。
总体而言,毛西嘎达坂银铅锌矿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丰富的成分和良好的品位,具有非同寻常的商业潜力。
在未来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应加大对该矿床的深入研究,实现其最大化的价值挖掘。
毛西嘎达坂银铅锌矿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多金属矿床,其丰富的成分和良好的品位,具有非同寻常的商业潜力。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小佑山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导语: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小佑山东多金属矿是一处地质资源丰富的矿产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本文将对该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进行详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和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一、地质背景及矿产概况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片典型的矿产富集地区。
小佑山东多金属矿位于该旗境内,是一处以铅锌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床。
该矿床赋存于下侏罗统哈拉哈塘组页岩中,是在构造活动作用下形成的。
小佑山东多金属矿主要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辉锌矿、菱锌矿等,其中方铅矿的含量较高,为主要的矿产资源。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变化明显,矿化脉体呈层状分布,矿体规模大,品位较高,矿床赋存形态具有明显的层控性,是一处非常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
二、地质特征分析1. 地质构造特征小佑山东多金属矿所在地区地质构造活跃,构造构造线aments交错分布,断裂构造发育,褶皱变形显著。
矿区地质构造对矿床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形成了明显的层控性矿床,为勘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小佑山东多金属矿矿床的构造特点是矿化脉体呈层状产出,矿体规模较大,内部品位较高,主要矿石组分为方铅矿、闪锌矿、辉锌矿等。
矿床在沉积期、新构造期和后构造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改变,形成了独特的矿床地质特征。
3. 矿床成因特征经过对矿床成因的研究发现,小佑山东多金属矿床是在构造活动作用下形成的,构造运动使含矿母岩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形和改变,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矿床成因的研究对未来的矿床勘查和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找矿远景及展望1. 找矿远景分析小佑山东多金属矿矿区地质构造活跃,构成了丰富的找矿条件,有利于勘查人员通过对地质构造、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的综合分析,找寻更多的矿化脉体,提高找矿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展望未来开发利用前景小佑山东多金属矿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未来在科学系统的勘探和开发利用下,必将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小井铅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分析摘要:系统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小井铅多金属矿的区域地质背景,从地物化各方面说明了该地区具备了良好的成矿条件,肯定了该地区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多伦县;多金属;地质特征;化探特征;矿体特征;1、概述小井铅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大北沟乡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16°07′27″—116°11′57″,北纬:42° 06′01″—42°08′01″。
矿区位于河北省张北—沽源—内蒙古多伦(蒙冀)银、铅、锡多金属成矿带。
自中生代以来,该区域受到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发生了火山—深成岩浆侵入活动,并伴随了广泛的Au、Ag、Cu、Pb、Zn等多金属的成矿作用,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多金属矿集区,该矿所处地质环境优越,找矿潜力大。
2、地质特征:2.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其总体走向约北东45°,倾向南东,倾角35°左右;主要岩性为晶屑岩屑凝灰岩(J3mk tf)和流纹岩(J3mk λ),其中流纹岩的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
2.2、岩浆岩工作区内未见侵入岩,喷出岩也不发育,只有局部见流纹岩零星分布,次火山脉岩较为发育,有石英二长斑岩脉、花岗斑岩脉、铁锰质霏细岩脉,其中铁锰质霏细岩脉在矿体周边密集发育。
2.3、构造小井铅多金属矿地处内蒙地轴北缘,为华力西期褶皱带多伦复背斜的一部分。
该区域大地构造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温都尔庙—翁牛特旗加里东地槽褶皱带。
区内主要发育有两组断层:F1:位于矿区中部,走向100-110°,为正断层,两端均被第四系覆盖,本次发现矿体就位于该断层南侧的次一级构造内。
F2:位于矿区中东部,走向170-180度,为平移断层,断层表现为错动石英二长斑岩脉。
3、物探特征3.1、磁异常特征矿区位于巴丹吉林—宝音图—温都尔庙—翁牛特旗磁力高、重力低值带分区中的桑根达来—镶黄旗段。
内蒙古长岭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李志彤;高超;赵鹏光;苗海兵;孙耀超;朱健勇【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7(026)0z2【摘要】长岭子铅锌勘查区位于黄岗-甘珠尔庙多金属成矿带西南部,该成矿带是大兴安岭南段地区最重要的铅、锌、钨、钼、锡、铁等多金属成矿带.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对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Ⅰ 号矿带矿床成因类型为似层状矽卡岩型,赋矿层位主要是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矿化与矽卡岩化蚀变关系密切;Ⅱ 号矿带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赋矿层位主要位于构造破碎带及绿帘石化蚀变带中,矿化与绿帘石化蚀变关系密切.矿床的成因受地层、北东向断裂构造、燕山期花岗岩等因素影响.【总页数】6页(P241-245,251)【作者】李志彤;高超;赵鹏光;苗海兵;孙耀超;朱健勇【作者单位】内蒙古山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 024005;内蒙古山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 024005;内蒙古山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 024005;内蒙古山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 024005;内蒙古山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 024005;内蒙古山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 024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相关文献】1.内蒙古长岭子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苗海兵;刘铭;李志彤;朱健勇;付丽娟2.内蒙古长岭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J], 宋均秋;谷建军;郎朋林3.内蒙古长岭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J], 朱健勇4.内蒙古长岭子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分析 [J], 于淼鑫;刘辉5.广西佛子冲矿田龙湾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J], 唐嘉俊;黄玉珍;范汝海;许少伟;黎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内蒙古自治区双尖子山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纪千夫,曹 恒摘要:双尖子山银铅锌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境内,是大兴安岭南段典型的银铅锌矿床。
该矿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矿体产于兴隆山断裂带的北西向断裂蚀变带和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中,矿体呈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
矿石以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为主,成矿因素涉及中低温岩浆热液作用及多期次岩浆活动、蚀变作用等。
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双尖子山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该区域银铅锌矿床成因、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
关键词:双尖子山;银铅锌矿;兴隆山断裂带;地质特征;控矿因素1 矿区背景介绍和研究目的双尖子山矿区银铅矿区,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富河镇管辖。
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典型性明显,是中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
针对该地区的地质矿床特征和矿床成因,学者们开展了较多研究工作,随着目前勘探规模的扩大,矿床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因此了解双尖子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基本特征,总结其成矿规律对该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归纳及当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了双尖子山银铅锌矿区地质特征。
通过对区域和矿区地质特征分析、岩浆岩和矿石特征的探讨,探讨了该区域银铅锌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对该矿区的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思路。
2 区域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和哲斯—林西复向斜的南东侧,该区域属于中部的地槽褶皱系区域。
区域地层主要以二叠系、侏罗系和第四系为主。
其中二叠系的地层有下统寿山沟组、中统大石寨组、哲斯组、上统林西组,侏罗系的有中统新民组、上统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
该区域构造运动主要发生在燕山期,并形成了北东向构造形迹及岩浆岩带。
此外,区域侏罗纪的岩相建造盆地展布也受燕山期构造控制,主要分布在北东向断陷盆地。
区域内古生代褶皱构造发育,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断裂与各期褶皱构造相伴而生。
内蒙古科右前旗某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摘要: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矿源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叙述了内蒙古科右前旗某铅锌矿地质条件,总结了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方向。
本文将更加具体地把握和理解不同类型矿床产出特征与分布规律,大大提高研究区金属矿预测的科学性,为进一步寻找矿产资源指出方向,具有重要的实际经济意义。
关键词:铅锌;多金属;成矿物质;内蒙古黑格其尔;找矿标志1 内蒙古科右前旗某铅锌矿床地质特征1.1地质背景内蒙古科右前旗某铅锌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Ⅱ)的东部,喜桂图旗复背斜(Ⅲ)的西南部,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区(Ⅳ)的北侧,大兴安岭主脊~林西深断裂带和嫩江—八里罕深断裂带之间。
区域地层属天山~兴安地层区,大兴安岭地层分区,主要出露晚古生代泥盆系地层,分布于矿区及其西侧,为海相火山—沉积建造。
区域构造十分发育,以断裂为主,主要为二连~贺根山大断裂和大兴安岭断裂带。
二连~贺根山大断裂是一条众所瞩目的超岩石圈断裂,断裂走向北东,西由蒙古境内延入,经贺根山向东时隐时现,东段被中、新生代火山岩掩盖并被北北东向大兴安岭主脊断裂所截。
区域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侵入岩。
1.2 矿床地质特征内蒙古科右前旗某铅锌矿矿体为半隐伏矿体,分布在白音高老组安山质凝灰岩中,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倾向北西,倾角65°—80°。
矿体形态在740m—980m中段间呈透镜状。
控制走向延长200m,倾斜延深280m,平均水平厚度26.26m,最厚为58.50m。
主要围岩蚀变为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硅化及碳酸盐化,矿石类型为块状硫化物型。
锌一般品位1--31.24%,最高品位46.69%。
铅一般品位0.5—18.38%,最高品位为44.52%。
银一般品位50—125‰,最高品位为703.83‰。
1.3控矿条件1.3.1 地层控矿条件内蒙古科右前旗某铅锌矿广泛出露的地层为: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J3by):该组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与分布于矿区东南部的下伏地层玛尼吐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出露厚度大于1000m。
内蒙古翁牛特旗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赵耀娟;凤金龙【摘要】Jiazi Hill lead and zinc ore of Wengniute Banner, Inner Mongolia province found in acidic volcanic breccia tuff of the Middle Jurassic, Pb-Zn deposit Causes of the low-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fracture type, subjecting to the control of North-west fault structure. Through exploration in the district to Lead, zinc, silver and poly-metallic ore, andthe use of geological, geophysical, geochemical comprehensive meansfind out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number and scale of the surface orebody. In the deep adopt drilling project to identify the ore body shape,occurrence,quality of the ore changes,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for mineral resources and ore prospects in the lead-zinc poly-metallic ore in the district.%内蒙古翁牛特旗架子山铅锌矿产于中侏罗统酸性火山角砾凝灰岩中,是受北西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带型铅锌矿床.通过对本区开展铅、锌、银多金属矿勘查工作,利用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手段查清地表矿体分布范围、数量及规模,深部采用钻探等工程查明矿体的形态、产状、矿石质量变化,确定本区内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潜力及找矿前景.【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2(021)009【总页数】4页(P72-75)【关键词】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作者】赵耀娟;凤金龙【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00;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一队,辽宁抚顺113015;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一队,辽宁抚顺113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618.42架子山矿区位于翁牛特旗府北西36km(翁牛特旗五分地镇辖区)。
该铅锌矿产于中侏罗统酸性火山角砾凝灰岩中,是受北西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带型铅锌矿床[1]。
矿石金属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及萤石;矿石自然类型为块状铅锌矿石、角砾状及细脉浸梁状铅锌矿石,工业类型以原生硫化矿石为主[2]。
1 区域地质背景该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与内蒙地槽的衔接部靠近地槽部分,内蒙地轴的凹陷带,即西拉沐伦河深大断裂南侧,硐子-小营子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东段。
本区处于断裂构造活动带中,区域构造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
区域构造主要受西拉沐伦河深大断裂的影响,多为该断裂的次一级低序次断裂构造,按构造总体展布方向可分为北东向与北西向两组。
1)北东向断裂:该组断裂在区内不甚发育,大部分被后期岩脉所充填。
其走向NE15°~50°,倾向SE,倾角70°~80°,宽在1~40m之间,长在200~500m之间。
该组断裂与矿化无关,但对矿体也无任何破坏作用。
2)北西断裂:该组断裂为北东向断裂的次一级断裂,是区内主要含矿断裂构造。
其走向310°~330°,倾向NE,倾角70°~80°,宽一般在200~800m之间。
但在走向上,由数条平行或斜列的断裂组成一个构造蚀变矿化带,即小营子-硐子铅锌多金属矿化带,长达几十km,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床点众多,形成了区域重要铅锌多金属成矿带。
区域内矿化范围广,主要集中在北西西向小营子-硐子多金属成矿带上,主要矿产有、铜、铅、锌、银等。
目前正在开采的矿床(点)有:小营子铅锌矿、九分地铅锌矿、炮手营子铅锌银矿及硐子铅锌矿等。
2 成矿地质条件2.1 地层条件本区内出露地层比较单一,主要为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和第四系(Q)。
1)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广泛分布于本区内,其组成岩性为一套中酸性大面积的安山岩、岩屑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岩屑晶屑角砾凝灰岩等(厚度大于500m)。
安山岩: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灰色。
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40%,角闪石35%,暗色矿物20%,局部见褐铁矿化。
角砾凝灰岩:青灰色,隐晶质结构,块状、角砾状构造,成份为火山灰。
岩屑晶屑凝灰岩:青灰-灰黑色。
岩屑成份以板岩为主,晶屑成份以长石为主,其次有石英,基质为火山灰。
岩屑晶屑角砾凝灰岩:与岩屑晶屑凝灰岩呈过渡岩相变化。
角砾大小不一,该岩性为矿体围岩,手标本可见方铅矿沿角砾裂隙充填其中。
2)第四系(Q):主要由风成黄砂土及坡积层、腐植层、砂砾层组成。
2.2 构造条件本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构造活动带,因此区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尤其受少郎河东西向深大断裂的影响,区内次一级低序次断裂比较发育。
按其展布方向,分为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3]。
1)NW向断裂。
该组断裂为本区的主要控矿和赋矿构造,一般长100~200m不等。
断层破碎带宽1~10m左右,断层面多向北东倾斜,具断层角砾和光滑的断层擦痕。
后期含矿热液直接充填其中并交代置换围岩,形成工业矿体。
2)NE向断裂。
该组断裂不含矿,均被后期脉岩所充填,与北西向断裂中穿插关系,对矿体不具破坏作用。
由野外实地观察,北东向断裂晚于北西向断裂。
2.3 岩浆岩活动本区火山-岩浆活动剧烈,区域出露岩浆岩比较单一,主要为燕山期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
一般规模较大,呈岩基状分布。
花岗斑岩主要分布在架子山区外围,距工作区1~3km。
岩石呈肉红色,斑状结构,斑晶为钾长石及少量的石英,块状构造。
矿物成份有石英、斜长石及微量黑云母。
花岗闪长岩主要分布在酸枣山区及外围,岩石呈浅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有石英、斜长石、角闪石。
脉岩类:区内脉岩不甚发育,在地表出露的只有两条闪长玢岩,呈北东向展布,长250~650m,宽10~40m。
与矿化无任何关系,亦无破坏作用。
其矿物成份为:斜长石、角闪石及少量黑云母和石英。
2.4 蚀变及矿化特征本区围岩蚀变呈线性展布,多分布于北西向断裂构造中或两侧,围岩蚀变的种类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萤石化、碳酸盐化。
上述蚀变以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为主,与成矿关系密切,可作为找矿标志。
而萤石化、碳酸盐化为矿化后期蚀变,亦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主要矿化为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等,其中黄铁矿化比较普遍,矿化多呈中细粒星点状,局部为团块状[4]。
3 矿床地质特征3.1 矿体的分布及产出特征架子山矿区矿体走向均为北西向,分布在南北长约2km,东西宽约1.5km范围内。
目前共发现13条含铅锌破碎带,其中达到或超过边界品位以上铅锌矿体6条,小于边界品位铅锌矿化体4条,且深部经钻探工程验证发现有多条盲矿体。
铅锌矿(化)体均赋存于北西向断裂构造带中,矿体平行产出,走向300°~340°,倾向北东30°~70°。
多数矿体的倾角地表和深部基本一致,一般在60°~80°之间,局部向深部逐渐变陡。
个别矿体地表倾角较缓,45°~55°,脉宽一般1~5m,含矿破碎带长约100~400m。
矿种以铅、锌为主。
本区表土覆盖厚,矿体埋藏深,见矿(化)探槽深度一般均大于2m。
含矿破碎带在走向及倾向上均呈疏缓波状,具膨胀、收缩现象。
含矿破碎带呈灰色、灰白色,成分以长石、石英及角闪石等为主,含矿破碎带蚀变以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和硅化为主,矿(化)体上下盘蚀变为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和褐铁矿化较强,局部可见构造角砾及原生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
含矿破碎带矿化也存在不均匀现象。
矿体分布及具体特征见表1和图1。
1.第四系;2.侏罗系上统满头鄂博组;3.矿体位置及编号;4.矿化体位置及编号;5.实测破碎带位置及编号;6.推测破碎带位置;7.见矿钻孔及编号;8.三中段;9.四中段图1 架子山矿区矿体分布示意图表1 架子山矿区矿(矿化)体特征一览表矿(矿化)体编号矿体规模/m产状/°平均品位/%(Ag为×10-6)长度水平厚度倾向倾角PbZnAg①4003.5875751.781.8993.55②1000.5~275800.681.6030.2③1301.0950602.271.8699.53⑤1201.355060 0.520.7320.05⑨1201.0545650.260.056.63⑩802.555550.830.0426.93 0.445750.020.222 1.530650.240.168.42 0.730650.060.2153.2 矿石类型及矿石质量矿石自然类型及品级:根据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分为:块状铅、锌矿石;角砾状铅锌矿石;细脉浸染状铅、锌矿石。
矿石工业类型:根据矿石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及选冶难易程度,勘查区内除地表极少数氧化矿石外,均为块状硫化矿石(原生矿石),属于易选矿石。
矿石结构与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晶-半自形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压碎结构及细粒晶质结构。
构造以块状构造及角砾状构造为主,其次有细脉浸染状构造及星点状构造。
矿石矿物组成:金属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为主,三者之和约占金属矿物的95%,其次有微量辉银矿、黄铜矿。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萤石,三者占脉石矿物80%,其次有绢云母、绿帘石、绿泥石等。
矿石中主要有益组分为铅、锌。
伴生有益组分为银、金、铜等,镓、铟、镉、钨、锡、钼、铋、锑等组分含量较低,无综合回收利用价值。
4 矿床成因4.1 成矿物质来源燕山期花岗斑岩分布在架子山区外围,距矿区1~3km。
岩石呈肉红色,斑状结构,斑晶为钾长石及少量的石英,块状构造。
矿物成份有石英、斜长石及微量黑云母。
依区域资料分析,其铅锌银等金属的丰度值高出地壳平均克拉克值的5~10倍,说明本区成矿物质来源于燕山期花岗斑岩。
而且该区深部有可能有大面积的花岗斑岩赋存。
另外,从矿体赋存特征及围岩蚀变、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等特征分析,结合类比的方法,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带型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