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探讨
- 格式:docx
- 大小:45.25 KB
- 文档页数:11
层控矿床是指所谓受地层层位控制的矿床,一般理解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产于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地层单元内的矿床,它们常与一定的沉积、火山-沉积岩类相组合,明显受其层位、岩性和岩相控制。
有的层控矿床的可局部交切围岩层理。
因此,层控矿床并不一定是层状矿床。
限定层控矿床的地层单元一般是组和统,但有时也扩大到群或建造。
按成因,层控矿床主要可分为以下5类。
沉积-成岩型层控矿床 矿床形成于沉积-成岩过程中,明显受水的深浅和微地貌控制,与原生沉积环境关系密切。
硫源主要来自有机物和硫酸盐在成岩期的分解和还原产物。
如与萨布哈环境潮上带盐滩有关的铜、铅、锌矿床和某些直接受礁灰岩控制的菱铁矿、铅、锌矿床。
后成层控矿床 这类矿床的矿化作用发生于后生期或更晚阶段,指在围岩发生构造断裂、岩溶或其他有利于沉积交代的部位,由来自较老的岩系、矿源层和矿床的成矿物质,经地下水搬运再集中而形成的矿床。
矿体所在部位在同生-成岩期并无工业矿体,甚至也缺少矿源层,成矿物质来自异地、异层位。
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喷流-沉积型层控矿床 成矿作用主要与海底喷流-热泉活动有关。
包括产于地槽和断裂坳陷带中的各种块状硫化物矿床,火山喷发沉积型铁、 锰、 铜、铅、锌、金、银、锑、汞及其他金属、非金属矿床。
这类矿床的层状-似层状矿体主要经同生沉积作用形成,但部分矿体下盘的网脉型或角砾岩型矿化与热液交代、充填作用有关。
金属大部分是通过下渗海水的作用,淋滤围岩中有用组分而获得的。
硫主要来自海水的硫酸盐和火山-沉积岩。
火山沉积(或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这类矿床既保留了火山沉积(或沉积)成矿的某些特点,又有后期与热液活动有关的矿化叠加其上,使其具有后期成矿的某些特点(叠加矿化与区域变质过程无关)。
按叠加改造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3类:①弱热液叠加改造型,沉积型结构构造明显,如湖北黄梅菱铁矿床;②中等程度叠加改造型,沉积型结构部分保留,但成矿物质已发生局部活化转移,如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③强烈叠加改造型,沉积结构构造仅少量残留,成矿物质不仅发生活化转移,并且有岩浆-热液带入部分成矿组分,如产于侵入岩接触带的安徽铜官山矿体。
自然界中有哪些矿产资源金属矿产分为: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重金属矿产、稀有金属矿产、稀土金属矿产,以及分散元素金属矿产等。
1、黑色金属矿产2、有色金属矿产包括: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镍矿、钨矿、镁矿、钴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和锑矿包括:铁矿、锰矿、铬矿、钒矿、钛矿3、贵重金属矿产包括:金矿、银矿和铂族金属(铂、钯、铱、铑、钌、锇等)4、稀有金属矿产包括: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和铯矿5、稀土金属矿产包括:钪矿、轻稀土矿(镧、铈、镨、钕、钜、钐、铕)、重稀土矿(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稀土元素是镧系元素系稀土类元素群的总称,包含钪sc、钇y及镧系中的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共17个元素6、分散元素金属矿产包括: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硒矿和碲矿7、原子能能源金属:主要为铀矿和钍矿。
中国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91种,主要为金刚石、石墨、自然硫、硫铁矿、水晶、刚玉、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石、石榴子石、叶蜡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沸石、明矾石、芒硝、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碱、方解石、冰洲石、菱镁矿、萤石、宝石、玉石、玛瑙、石灰岩、白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硅藻土、页岩、高岭土、陶瓷土、耐火粘土、凹凸棒石、海泡石、伊利石、累托石、膨润土、辉长岩、大理岩、花岗岩、盐矿、钾盐、镁盐、碘、溴、砷、硼矿、磷矿等。
自然界中除了上述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外,还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特殊资源。
我国在很多主要非金属矿产资源方面都占有很大优势。
下面仅将其中我国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的一些主要非金属矿产品简列如下:我国已探明的石膏矿区达169处。
主要有山东省大汉口、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湖北省应城、山西省太原、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甘肃省天祝、湖南省邵东、吉林省浑江、四川省峨边等矿床。
第七章新疆铅锌矿第一节概述一、新疆铅锌矿勘查研究概况(一)铅锌矿产勘查工作总结新疆50年特别是近15年来的铅锌矿产勘查研究工作,不同时间在地区上、勘查技术方法上和矿床类型上等均有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可将铅锌矿产地质工作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列述如下。
1、新疆铅锌矿起步和中等规模勘查阶段(1952—1961年)解放以前,该区铅锌矿就已进行了民采。
解放以后,尤其是在中苏金属公司成立以后,该区铅锌矿开发有了较大的发展。
1952—1954年,新疆有色金属公司702队在乌恰县沙里塔什铅锌矿初勘,拉开了新疆铅锌矿产勘查工作的序幕。
在该阶段,为满足和扩大喀什矿管处所属矿山生产的需要,新疆有色金属公司702队在塔里木盆地西缘的西南天山、柯坪、乌拉根和铁克里克地区的铅锌矿进行了中等规模中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和以钻探和硐探工程为主的勘查工作。
通过勘查工作发现铅锌矿带4个,中型铅锌矿床6个,小型矿床和矿点30余处。
2、新疆铅锌矿勘查工作放缓阶段(1962—1983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重点相继转移到石油、煤、铀、铁、铬铁矿、云母、稀有金属等方面,从而对这个时期所发现的大量铅锌矿点基本没有进行检查评价,所以新疆铅锌矿产勘查工作长期处于徘徊局面。
3、新疆铅锌矿出现突破和大规模勘查阶段(1984年—现在)该阶段在火山成矿、层控成矿、多源多期多成因等新成矿理论和阿尔泰山南缘是哈萨克斯坦矿区阿尔泰东延区等新的找矿思路推动下,1977年以来至305项目实施前期间,新疆地勘单位在阿尔泰山南缘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大比例尺地物化探综合找矿和铁、金、铜镍、铅锌矿等普查工作。
1984年新疆地矿第四地质大队发现哈巴河县阿舍勒铜锌矿床,新疆有色706大队发现阿尔泰市铁木尔特铜多金属矿床。
自此,新疆铅锌矿产地质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在铅锌矿的找矿思路上有了新的认识,从而相继发现了克因布拉克铜锌矿、红墩铅锌矿(1985年)、可可塔勒铅锌矿、阿巴宫铅锌矿(1986年)、阿克哈仁铅矿(1987年)等一批矿床,出现了一个发现铅锌矿的高潮。
江苏地质,28(4),253—255,2004中国铜(金)矿床的三角形分布趣谈 中国铜矿探明储量占世界铜储量基础的1211%,成为仅次于智利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铜资源国,黄金储量也跃居世界第四位。
十分有趣的是中国铜矿和金矿的的绝大部分储量都集中在由中国三大斑岩铜矿,即黑龙江多宝山、江西德兴和西藏玉龙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线段上(图1)。
下面就直角三角形ABC与中国铜、金矿床分布的密切和有趣的联系作一简单介绍。
图1 中国铜(金)矿三角形分布趣向图 12铜矿;22金矿;32角分线;42中线;52城市 1 直角三角形的端点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端点A为多宝山,B为德兴,C为玉龙。
①3个端点矿床集中了中国铜矿探明储量的30%,其中德兴是特大型铜矿,玉龙是中国第一个储量超千万吨的铜矿带,多宝山是北方最大的铜矿床。
②3个端点矿床成因类型均为斑岩铜矿。
③3个端点矿床分别属于全球三大成矿带。
多宝山处于古亚洲成矿带、德兴处于滨太平洋成矿带、玉龙则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上。
452江 苏 地 质 2004年④3个端点矿床分属于3个不同成矿期。
多宝山为海西期成矿,德兴和玉龙分别形成于燕山期和喜山期。
3个矿床形成时差约为2亿年,德兴成矿时间在两者中间。
⑤3个端点铜矿都是重要的伴生金矿床。
多宝山是特大型伴生金矿(Au储量大于50t)德兴铜矿的伴生金储量超过200t,是中国最大的金矿。
德兴九区铜硫矿和银山铅锌矿—铅硫矿亦为特大型和大型伴生金矿。
此外,德兴金山是特大型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
在我国20个金储量超过50t的特大型金矿中德兴占了3个,成为仅次于胶东的全国金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玉龙是大型伴生金矿(Au储量大于20t)。
2 三角形的边211 直角边AB直角边AB北延是呼玛砂金区(1)。
呼玛是我国砂金最重要产地,Au储量大于8t的大型砂金矿床有兴隆沟、吉龙沟、韩家园子和达拉罕等。
辽宁阜新排山楼(2)是构造蚀变岩型大型金矿。
辽宁盖县华铜(3)是大中型矽卡岩铜矿。
《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姓名:李文娟学号:2012020024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学院:地球科学学院2012年12月20日密西西比河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摘要:密西西比型(MVT) 铅锌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铅锌资源量占全球铅锌资源量的25 %左右。
近几十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人们在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运移和沉淀机制、年代厘定以及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文章在综合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就MVT 矿床的分布规律、特征、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目前成矿模型研究中的各种流体运移机制、沉淀机制。
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了成矿流体温度主要为90~150 ℃,盐度w (NaCleq) 为10 %~30 %,成矿流体具有盆地卤水特征,卤水源自近地表蒸发海水或围岩蒸发盐,同位素资料反映Pb 来自地壳岩石,S 来自地壳岩石或沉积物中残留的硫酸盐。
流体运移模式包括三种,分别是地形或重力驱动模式、沉积和压实作用模式、热—盐对流循环模式。
矿质沉淀机制主要有3 种:流体混合、硫酸盐还原和还原硫机制,不同成矿环境可能受不同机制控制。
关键字:MVT铅锌矿;成矿流体;流体运移模式;矿质沉淀机制Geological Fuid Characteristics Of Mississippi-type (MVT)Lead-Zinc DepositsAbstract:Mississippi-type (MVT) lead-zinc deposits is one of the world's important types of lead-zinc deposits, it accounts for about 25% of global lead and zinc resources. Recent decades, through continuous explorati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deposits, geochemistry, a mineral source of the ore-forming fluid mig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mechanisms Age determined as well as deposit formed geodynamic setting has made an important progress. Articl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work on the distribution of MVT deposits, features, geological background, geological features, such as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model study of fluid migration mechanism ,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Fluid inclusion studies reveal the mineralizing fluid temperature 90 ~ 150 ℃, salinity w (NaCleq) for 10% to 30% of the ore-forming fluid has a basin brine characteristics, evaporated salt brine from the near-surface evaporation of seawater or surrounding rock reflect the Pb isotope data from crustal rocks, S from sulfate residues in crustal rocks or sediments. Fluid migration model includes terrain or gravity-driven mode, mode of deposition and compaction, heat - salt convection loop mode. The mineral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mainly three kinds: fluid mixing, sulfate reduction and reduced sulfur mechanism, different the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may be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mechanisms.Keywords:Mississippi-type (MVT) lead-zinc deposits;ore-forming fluid; fluid migration model;mineral precipitation mechanism沉积岩型铅锌矿床是指赋存于碳酸盐岩和硅质碎屑岩中,且成因与岩浆活动无关的一类铅锌矿床,是世界上铅锌资源的主要来源。
河南省崤山地区中河银多金属矿床花岗斑岩体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曾威;常云真;司马献章;李承东;王家松;孙卫志;张峰【摘要】中河银多金属矿是崤山东部浅覆盖区新发现的矿床,经初步勘查银达大型规模.矿体产于中河花岗斑岩体内及其外围的构造蚀变带中.本文对与成矿有关的花岗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其成岩年龄为(130.3±0.9)Ma,为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区域成岩成矿时代对比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中河银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与华北陆块南缘同时期形成的其它金、钼、钨、银、铅锌矿床一起,属于华北陆块南缘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背景下与岩浆活动有关的金钼钨银铅锌矿成矿系列.【期刊名称】《地质调查与研究》【年(卷),期】2017(040)002【总页数】8页(P81-88)【关键词】锆石U-Pb测年;早白垩世;崤山;华北陆块南缘【作者】曾威;常云真;司马献章;李承东;王家松;孙卫志;张峰【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洛阳 471023;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洛阳 471023;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2;P597+.3中河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东宋镇,是近年来崤山东部浅覆盖区新发现的银多金属矿床,经河南省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初步勘查银达大型规模,并伴生铅锌等多金属矿。
该矿床产于中河岩体中及其外围构造蚀变带内,成矿特征不同于华北陆块南缘以往发现的热液脉型、矽卡岩型和造山型银矿床[1-7]。
本文在简要介绍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报导了矿床成矿斑岩体的形成时代,可近似代表成矿时代。
中国地质学会2014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点2015年02月02日来源:中国有色网分类:地质矿业1.山东省兰陵县王埝沟-凤凰山-宋楼矿区铁矿勘探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于学峰团队在山东省兰陵县(原苍山)王埝沟-凤凰山-宋楼成矿带,发现并探明了一大型铁矿床,资源总量6.2亿多吨。
该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群山草峪组中,属于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资源储量大,埋藏浅,开发利用条件好、价值高,易采易选,效益明显。
本次勘查查明了该成矿带的矿体特征,总结了找矿标志、找矿方向及勘查技术方法。
2.甘肃省夏河县加甘滩金矿详查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史文全团队利用化探、钻探等勘查手段,在“三位一体”成矿预测理论的指导下,以控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研究为重点,预测矿体空间总体分布规律,实施钻探工程控制矿体,探求金金属量90354千克,为一大型金矿。
矿床资源量大,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显著,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
通过勘查,提高了对该矿床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特征及其空间展布特征的认识,总结了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该区金矿勘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3.云南省鹤庆县北衙金多金属矿详查(五期)北衙金多金属矿是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内已发现规模最大的新生代富碱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在西南三江地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2014年配合国土资源部开展“五期”详查。
通过系统研究总结成矿地质特征,建立矿床成因模式和勘查模型指导找矿,大胆部署深部及周边找矿工作,“五期”详查持续获得找矿重大突破,新增(333)以上金资源储量105.09吨。
矿区累计探明金258.48吨,达到超大型规模,同时共伴生矿产铜、铅锌、铁、银、硫达到大型、特大型规模。
4.湖南省花垣县大脑坡铅锌矿普查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5队在研究花垣地区寒武系清虚洞组碳酸盐岩中铅锌矿(花垣河谷式简称“花垣式”)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区域性断裂为主导矿构造的背景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复成分礁体控制矿床的规律,实现了铅锌矿找矿的重大突破,新发现隐伏的花垣县大脑坡、杨家寨等超大型矿床,使湖南花垣县提升为千万吨级的世界级资源基地,2014年大脑坡矿床西部提交并备案333+334(Pb+Zn)金属资源量450.5万吨,其中333(Pb+Zn)金属资源量为53%,矿床东部尚在勘查中,大大提高了我国铅锌矿资源保障能力,巩固和提升了花垣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铅锌矿资源基地的地位,对于全国实施找矿战略突破行动和推进整装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矿产如何分类一、在金属矿产方面:金属矿产分为: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重金属矿产、稀有金属矿产、稀土金属矿产,以及分散元素金属矿产等。
1、黑色金属矿产2、有色金属矿产包括: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镍矿、钨矿、镁矿、钴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和锑矿包括:铁矿、锰矿、铬矿、钒矿、钛矿3、贵重金属矿产包括:金矿、银矿和铂族金属(铂、钯、铱、铑、钌、锇等)4、稀有金属矿产包括: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和铯矿5、稀土金属矿产包括:钪矿、轻稀土矿(镧、铈、镨、钕、钜、钐、铕)、重稀土矿(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稀土元素是镧系元素系稀土类元素群的总称,包含钪sc、钇y及镧系中的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共17个元素6、分散元素金属矿产包括: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硒矿和碲矿7、原子能能源金属:主要为铀矿和钍矿。
中国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91种,主要为金刚石、石墨、自然硫、硫铁矿、水晶、刚玉、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石、石榴子石、叶蜡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沸石、明矾石、芒硝、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碱、方解石、冰洲石、菱镁矿、萤石、宝石、玉石、玛瑙、石灰岩、白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硅藻土、页岩、高岭土、陶瓷土、耐火粘土、凹凸棒石、海泡石、伊利石、累托石、膨润土、辉长岩、大理岩、花岗岩、盐矿、钾盐、镁盐、碘、溴、砷、硼矿、磷矿等。
我国在很多主要非金属矿产资源方面都占有很大优势。
下面仅将其中我国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的一些主要非金属矿产品简列如下:我国已探明的石膏矿区达169处。
主要有山东省大汉口、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湖北省应城、山西省太原、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甘肃省天祝、湖南省邵东、吉林省浑江、四川省峨边等矿床。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钼矿床主要工业类型一、斑岩型钼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花岗岩及花岗斑岩体内部及其周围岩石中,矿化与硅化、钾化关系密切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为主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筒状、巨大透镜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大型至巨大型,品位偏低5、伴生组分:铜、钨、银、铼、铅、锌、钴、硫6、矿床实例:陕西金堆成,吉林大黑山,山西繁峙后峪二、矽卡岩型钼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围岩接触带,以及外接触带沿层发育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辉钼矿为主,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黑钨矿、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3、矿体形状:透镜状、扁豆状、似层状、囊状、筒状、脉状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较富5、伴生组分:铜、钨、铅、锌、金、铼、硫6、矿床实例:辽宁杨家杖子,黑龙江五道岭,江苏句容铜山,湖南柿竹园三、脉型钼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各种岩石(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断裂带中,倾斜常陡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辉钼矿为主,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黑钨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3、矿体形状:脉状、复脉状、扁豆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小型常见,品位中等5、伴生组分:铜、钨、铅、铼、硫、金、银6、矿床实例:浙江青田石坪川,安徽太平萌坑、铜牛井,广东五华白石嶂,陕西大石沟四、沉积型钼矿床1、成矿地质特征:砂岩型分为两种:①钼铜矿床;②钼铀矿床,黑色页岩型,类似沉积岩型镍矿2、常见金属矿物:辉铜矿、黄铁矿、辉铜矿及含铀钼矿物、镍的硫化物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小型,品位偏低5、伴生组分:铜、铀、镍、钒、铅、锌、钴、锗、硒6、矿床实例:云南广通麂子湾,贵州兴义大际山镍矿床主要工业类型一、超基性岩铜镍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超基性岩(纯橄榄岩、辉橄岩、橄辉岩等)岩体的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深度剖析矿床类型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作者: ————————————————————————————————日期:深度剖析矿床类型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叶天竺沉积作用有关矿床砂岩型铜矿、铀矿、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热水沉积型铅锌矿等。
•砂岩型铜矿砂岩型铜矿床主要的矿化样式图(1)A.海/陆相型:A1:海相砂岩浸染薄层式(甘肃天鹿铜矿);A2:陆相三角洲分流河道层状式(沅麻盆地九曲湾铜矿床);B:岩性/岩相组合层状型:B1:砂岩/泥岩组合式(楚雄盆地大村铜矿、新疆拜城滴水铜矿);B2:砂岩透水层式(六苴、郝家河铜矿);C:不整合面型:C 1:角度不整合面式(会理大铜厂铜矿床);C2:平行不整合面式(新疆萨热克铜矿床);砂岩型铜矿床主要的矿化样式图(2)D:褶皱层状型:D1背斜式(六苴、郝家河铜矿);D2向斜式(格衣乍、思茅盆地登海山铜矿);E:断层脉型:E1:显性断层式(白秧坪铜(钴)矿);E2:隐蔽断裂式(郝家河铜矿);F:组合型:F1:砂岩/碳酸盐岩界面+不整合面+断裂式(兰坪盆地白龙厂、衡阳盆地柏坊铜矿床);F2:倒转背斜+逆(冲)断层式(兰坪盆地金满、连城、水泄铜矿);F3:褶皱+断裂式(上层下脉式)(楚雄郝家河、兰坪白洋厂铜矿);F4:砂岩/碳酸盐岩界面+断层式(楚雄盆地大村、新疆拜城滴水铜矿)。
ﻫ陆相砂岩型铜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剖面分带1—透水砂质岩石;2—隔水泥岩;3—完全氧化带;4—弱氧化带(黄绿色蚀变带);5—弱氧化带(褪色蚀变带);6—氧化还原过渡带(含铀黑-沥青铀矿的铀矿体);7—氧化朱过渡带(无明显沥青铀矿矿化的铀矿体);8—还原带;9—层间水运动方向砂岩型铀矿矿化样式图1-黄色氧化带;2-绿色氧化带;3-灰色还原带;4-泥岩;5-煤层;6-铀矿体;7-钻孔A-典型层间氧化带卷状矿体(伊犁);B-层间氧化带复杂卷状矿体(吐哈);C-先氧化后油气还原的复杂矿体(鄂尔多斯);D-潜水-层间氧化带长翼状卷状矿体(二连);E-沉积成岩板状矿体(二连);F-渗入氧化渗出还原共同作用的透镜状矿体(松辽)砂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库捷尔太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图(据李胜祥修改,2005)1-第四系;2-下白垩统-新近系;3-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4-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5-石炭-二叠系;6-砾岩及砂砾岩;7-含有机质砂岩;8-氧化砂岩;9-泥岩;10-煤层;11-层间氧化带;12-铀矿体;13-断裂;14-石炭-二叠系中酸性火山岩;15-花岗岩•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主要成矿结构面类型图主要成矿结构面类型图A. 断裂裂隙型;B. 不整合面/假整合型;C. 酸碱界面型;D.蚀变岩相转化型;E.组合型:不整合面+断层式(E1)、岩溶角砾岩+断层式(E2)、同斜断裂式(E3),对倾断裂式(E4)、背倾式断裂式(E5)。
金属矿产金属矿产资源概论铁矿锰矿铬铁矿钛矿钒矿铜矿铅锌矿铝土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金矿银矿锂、铍、铌、钽矿锶矿稀土、稀散金属矿主要参考文献非金属矿产内容检索中国已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铯矿、稀土元素(钇矿、钆矿、铽矿、镝矿、铈矿、镧矿、镨矿、钕矿、钐矿、铕矿)、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蹄矿。
现就主要金属矿产分布简介如下。
铁矿:全国已探明的铁矿区有1834处。
大型和超大型铁矿区主要有:辽宁鞍山一本溪铁矿区、冀东一北京铁矿区、河北邯郸一刑台铁矿区、山西灵丘平型关铁矿、山西五台一岚县铁矿区、内蒙古包头一白云鄂博铁锈稀土矿、山东鲁中铁矿区、宁芜一庐纵铁矿区、安徽霍丘铁矿、湖北鄂东铁矿区、江西新余一吉安铁矿区、福建闽南铁矿区、海南石碌铁矿、四川攀枝花一西昌钒钛磁铁矿、云南滇中铁矿区、云南大勐龙铁矿、陕西略阳鱼洞子铁矿、甘肃红山铁矿、甘肃镜铁山铁矿、新疆哈密天湖铁矿,等等。
锰矿:全国已探明的锰矿区共有213处,主要有:辽宁瓦房子锰矿;福建连城锰矿;湖南湘潭、民乐、玛瑙山、响涛园等锰矿;广东有小带、新椿等锰矿;广西八一、下雷、荔浦等锰矿;四川高燕和轿顶山锰矿;贵州遵义锰矿。
铬铁矿:有56处产地,主要是新疆萨尔托海、西藏罗布莎、内蒙古贺根山、甘肃大道尔吉等铬矿。
铜矿:已探明矿区910处,主要为:黑龙江省多宝山;内蒙古自治区乌奴格吐山、霍各气;辽宁省红透山;安徽省铜陵铜矿集中区;江西省德兴、城门山、武山、水平;湖北省大冶一阳新铜矿集中区;广东省石菉;山西省中条山地区;云南省东川、易门、大红山;西藏自治区玉龙、马拉松多、多霞松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舍勒等铜矿。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探讨张明超;李景朝;左群超;甄世民;张志辉;李永胜;梁婉娟;孙克峰;贾文彬【摘要】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铁、铜、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宁镇矿集区规模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自发现铅锌矿以来,众多地质工作者针对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勘探和综合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在矿区范围内尚未发现与成矿相关的岩体,且缺乏适合于传统同位素定年方法的矿物,因此尚无法确定该矿床具体的成矿时代.本文基于矿床地质特征、区域成矿规律及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的综合对比研究,初步认为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岩与成矿作用是与宁镇地区燕山晚期主要中酸性侵入岩形成时间同期连续发生的,大致推断其成矿作用应发生在110M~100Ma左右,属早白垩世晚期产物.【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5(024)0z2【总页数】7页(P128-134)【关键词】宁镇矿集区;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早白垩世晚期【作者】张明超;李景朝;左群超;甄世民;张志辉;李永胜;梁婉娟;孙克峰;贾文彬【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矿区由西向东从大凹山至东阳镇,是长江中下游铁、铜、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宁镇矿集区的一个大型矿床,也是我国东部地区截至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其中铜、金、镓、铟、镉等也均达到综合利用标准。
谢家荣先生于1948年在栖霞山勘查发现铅锌矿以来,众多地质工作者对该矿床做了大量的综合研究工作,包括成矿地质背景[1-5]、矿物学[1-2,4-5]、地球化学[1-2,4-5]、成矿物质来源[1-2,4-6]、矿床成因[1-6]等方面。
但由于在矿区范围内尚未发现与成矿相关的岩体,且缺乏适合于传统同位素定年方法的矿物,故尚无法确定其具体的成矿时代,限制了对成岩成矿时代的深入认识。
因此笔者通过在此开展典型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剖析研究[5],以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事实为依据,结合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成矿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区域岩浆岩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提出矿床成矿时代的一些证据,同时认定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因为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
通过此研究以期对该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机制问题提供相应的参考,同时也为指导该区开展进一步的深部找矿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区(Ⅵ)下扬子陆块分区(Ⅵ-1)下扬子(苏皖)前陆盆地((Ⅵ-1-1)的中西部,其北西临秦祁昆造山系,南东接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5,7-8]。
在区域构造上,该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断裂拗陷带的宁镇断褶束的西端,北邻长江大断裂,西靠宁芜火山岩盆地。
在成矿区带划分上,其归属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宁镇矿集区[5,8](图1)。
本区地层从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
震旦系~三叠系主要是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海陆交互相沉积;侏罗系上统为陆相火山岩;白垩系及第三系以内陆盆地沉积为主,其间夹有少量的火山岩;第四系以冲积物及坡积物为主。
本区有三个主要的含(赋)矿层位:石炭系黄龙组、石炭系高丽山组、二叠系栖霞组顶部及三叠系青龙组顶部[5,8]。
印支运动形成了本区的基本构造格架,该运动使得震旦系和古生界构造层产生了强烈褶皱及断裂。
燕山运动继承并发展了印支运动,造成区内褶皱构造为三背两向,根据构造线展布方向可分为三类,即弧形、东西向和北北东向褶皱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包括长江大断裂、北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带,它们共同控制了区域地层的展布、厚度变化、岩相古地理、区内岩浆活动和内生多金属矿床的分布[5,8]。
本区岩浆活动从燕山期至喜马拉雅期发育,以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
燕山期岩浆活动具有多期次、多阶段、多演化特点,形成较大规模的火山—侵入杂岩体,以中酸性岩类为主,并伴有陆相火山岩产出。
根据控岩条件和时空分布规律,本区岩浆岩由西向东大致可划分为紫金山岩区(中-基性岩)、汤山-镇江岩区(中-酸性岩)、镇江-谏壁岩区(酸性岩)三个大岩区[5,8],每个岩区包括若干杂岩体和若干旋回的火山岩。
岩体分布面积约为700km2,多呈岩株产生,总体上呈近东西向展布。
岩浆岩的成因类型属幔源型和同熔型,与之有关的成矿系列为Fe-Cu、Pb、Zn-Au、Ag-(W)、Mo。
本区总体上未受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只有埤城群有部分高片岩相区域变质、下震旦统有部分千枚岩化变质现象[10]。
该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岩浆期后热液活动较为频繁,形成了多期次热液矿产,并伴生多期次围岩蚀变,主要包括热液蚀变、接触变质及部分岩浆侵入体的自变质作用。
蚀变现象主要有矽卡岩化、碳酸盐化、大理岩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角岩化等[5,8]。
本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在岩体、构造及层位“三位一体”有利成矿地质背景下,形成了矽卡岩型、层控型、热液型等多金属矿床。
区内金属矿产主要包括铅、锌、铜、铁、金、银等,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2处,另有矿化点50余处。
由西向东分别为:西区铁矿、铅锌矿为主,如梅山铁矿、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中区铜矿、铁矿为主,如安基山铜矿、伏牛山铜矿、韦岗铁矿;东区钨钼矿等为主,如谏壁钨钼矿、九华山铜矿等,另外在本区以西的宁芜火山岩盆地,产有陆相火山岩型铁矿[5,8]。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下游沿江断褶带的宁镇断褶束西端,由西向东包括西库矿段、甘家巷矿段、北象山矿段、虎爪山矿段、平山头矿段、三茅宫矿段等六个主要矿段[5,8],沿走向延伸大约8km,总体面积约为25km2。
矿区出露地层包括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按地层产状可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
下构造层由志留系到三叠系的海相碳酸盐岩、碎屑沉积岩、陆相碎屑沉积岩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岩组成,受印支运动影响此类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变形,地层产状较陡或者倒转;上构造层由侏罗系象山群陆相碎屑沉积岩、陆相火山碎屑岩组成,产状较为平缓,上下两个构造层之间呈现角度不整合接触(图2)。
矿区含(赋)矿地层为泥盆系上统—二叠系下统,其中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为最主要的含(赋)矿层位[5,8]。
矿区下构造层在印支运动时发生强烈褶皱变形,并伴随以纵向断裂为主的脆性变形构造运动。
至燕山运动以断块作用为主,一方面使得前期形成的断裂构造复活发展,另外一方面在区域应力场改变的条件下,形成的断裂构造体系以横向断裂为主。
区内褶皱构造可分为下构造层褶皱及上构造层褶皱,二者呈现高角度不整合接触。
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呈现纵横交错的格局。
按其产状及发育的地质部位划分为三类:北东东向纵断裂(以F2断裂为主)、北西向横断裂(次级控矿断裂)、不整合面(图2)。
此类断裂构造大部分发生于印支期强烈褶皱的后期,至燕山期又复活发展,构成了本区主要的控矿断裂。
另有个别断裂发育于成矿期后的燕山晚期或喜马拉雅期[5,8]。
矿区范围内尚未发现岩体,仅在矿区东南9km处出露燕山期花岗闪长岩,西南9km处有辉石闪长岩分布[5]。
矿区内曾在甘家巷矿段的地表及个别钻孔深部见闪长玢岩岩脉[3-6,11-13]。
侏罗系火山岩出露于矿区北部,岩性为夹有英安岩的沉火山碎屑岩。
侏罗系火山岩穿插侏罗系象山群砂岩或覆盖于象山群砂岩之上,区内石英闪长岩脉及地表火山岩K-Ar年龄介于119M~134Ma[12]。
另据前人航磁资料[6,11]显示在栖霞山象山砂岩分布区具弱缓磁异常,有研究者推断在大凹山深部有深源隐伏岩体存在[3-6,11-13]。
矿体主要沿纵向断裂(F2)、不整合面、北西向横断裂、层间错动和层间裂隙、古岩溶构造等呈似层状、不规则状(脉状、层状、囊状)展布,含(赋)矿地层主要为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图2)。
矿区大小矿体近70个(主矿体6个,其他均为小矿体),其中以1号主矿体规模最大(其资源储量约占总储量的93%)。
主矿体走向一般为北东50°±,呈尖灭再现的特点,矿体断续延长接近5000余米,矿体厚度数米~数十米不等。
矿体上部受不整合面、古岩溶角砾岩带控制,矿体下部受纵向断裂(F2)控制;矿体倾向为北西向,倾角表现为上部平缓(约30°±),下部陡立(约85°±),其倾向最大延伸达500m以上[5,8]。
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菱锰矿、钙菱锰矿,其次为黄铜矿、黝铜矿、磁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及方解石,其次为白云石、铁白云石、重晶石等;偶见绢云母、绿泥石等,至深部可见少量透闪石、绿帘石等[5,8]。
矿石主要有用组分包括铅、锌、硫、锰;伴生多种有用组分,其中银、镉、镓、铟等达到综合利用指标,铜、金局部富集,硒、碲、铊虽含量较低,亦可以回收;有害组分主要包括碳、砷[5,8]。
矿石结构主要为镶嵌结构、粒状结构、显微压碎结构、交代结构,其次为乳滴状结构、浸蚀结构、骸晶结构及显微包含结构等[5,8]。
矿石构造以块状、角砾状、浸染状为主,其次为脉状、网脉状、条带状、散条带状,其他如胶状构造、层纹状构造、残余构造、晶洞构造、、揉皱构造等较为少见。
矿石构造在-600m以浅部位主要以角砾状、浸染状为主,其次为块状、脉状及条带状构造等;在-600m以深部位则以块状、稠密浸染状为主,其次为团块状、角砾状、脉状、网脉状、条带状及揉皱构造等[5]。
矿石工业类型主要分为铅锌硫型(铅锌硫锰型、铅锌型)、单硫型、单锰型(包括硫锰型)三种,其中以铅锌硫型及单硫型为主,约占矿石总量95%以上[5,8]。
成矿年代学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4]。
成矿时代的确定,对研究矿床成因、探讨成矿规律、指示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15-16]。
由于栖霞山矿区范围内尚未发现相关的成矿岩体,且缺乏适合于传统同位素定年方法的矿物,因而尚无法确定具体的成矿时代[5]。
本文通过区域成矿规律、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对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厘定。
4.1 区域成矿规律的证据从区域成矿上来看,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宁镇矿集区,属长江中下游铁、铜、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