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龙岔沟铅锌及多金属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 格式:docx
- 大小:39.22 KB
- 文档页数:5
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分析发布时间:2022-06-30T06:31:45.93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3期作者:康鹏李赟熊宇轩[导读] 四川省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交界区发现的大型矿床。
本文详细分析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并提出深部找矿预测,为攀西地区其他区域开采铅锌矿产提供参考依据。
康鹏李赟熊宇轩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四川省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交界区发现的大型矿床。
本文详细分析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并提出深部找矿预测,为攀西地区其他区域开采铅锌矿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深部找矿;预测分析甘洛-小江断裂两侧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带上的重要产地之一。
尔呷地吉铅锌矿床作为矿集区一大型典型层控矿床,研究总结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进而对深部找矿进行预测,能有效提高临近区域铅锌矿资源的勘察效率和质量。
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甘洛铅锌矿集区北部,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北段,属滇东碳酸盐台地(VIII1-5),夹持于安宁河断裂与峨边-雷波断裂之间。
主体构造近南北向平行产出。
地台基底为前震旦系,盖层为震旦系-中生界。
以稳定-次稳定系列内源干旱型白云岩、藻白云岩建造为主。
区域地层分区属于上扬子分区峨眉小区(Ⅵ43-3),除缺失石炭系、白垩系外,其它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
区内主要褶皱有:马拉哈背斜、沙岱向斜、特克向斜、马鞍山背斜、阿兹觉背斜、苏雄向斜等。
主要断层有:特克断层、马拉哈断裂、脚古断层、马厂断层、田坝断层、凉红断层等。
其中马拉哈断裂为区域上的控矿断裂。
2.矿床地质特征2.1赋矿地层矿区铅锌矿的主要赋存层位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三段(Z2dn3),沿沙岱向斜外围呈环状产出(图1),主要出露在矿区东部,矿区西南部有少量出露。
可细分为三个岩性层,主矿体产于第二岩性层(Z2dn3~2)上部层间破碎带内,为主要赋矿层位。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刘扩龙,孙晓飞,季 春(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我国是铅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铅锌储量1亿多吨,位列世界排名的亚军。
对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国内铅锌矿产的持续开发利用。
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的铅锌矿床分布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了国内铅锌矿产成矿的优势和特点,对现有矿产的类型进行了说明。
之后对铅锌矿产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区域铅锌矿床的主要分布规律和特点。
最后以国内铅锌矿床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流体特征的具体状态特点。
关键词: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0-0074-2Characteristics of ore-forming fluid in Pb-Zn deposit and analysis of its genesisLIU Kuo-long, SUN Xiao-fei, JI Chun(Shaanx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 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rich reserves of lead and zinc mineral resources. The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fluid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lead-zinc deposits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and genesi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studies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and explains the types of existing minerals. After that,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lead-zinc deposits is studied, and the main distribution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origin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is analyzed and the specific state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characteristics are put forward.Keywords: lead zinc deposit; mineralization; fluid characteristics; genetic analysis铅锌资源是世界资源领域比较丰富的种类,地球5大洲的50多个国家都蕴含丰富的铅锌资源。
铅锌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常见的铅锌矿物主要是:方铅矿、硫锑铅矿、车轮矿、白铅矿、铅钒、彩钼铅矿等。
锌矿物主要有:闪锌矿、纤维锌矿、菱锌矿、异极矿等。
铅锌矿床主要在中低温热液作用过程中一部分由火山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
主要矿床类型有碳酸盐岩类岩石中的层控铅锌矿床、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以及火山岩系中,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床。
一、矽卡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一般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型盐岩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
成矿过程复杂,铅锌硫化物是成矿作用的晚期阶段产物。
矿体往往离开矽卡岩而产于板岩和白云岩中。
矿体形状复杂,一般呈不规则囊状、柱状、脉状、透镜状有些情况下,也有似层状。
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还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有时还含有白钨矿、锡石、辉钼矿和回铋矿铅锌矿床中常含银、铟、锗、镓、铊、硒等可综合利用。
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但分布广泛。
二、碳酸盐岩层控铅锌矿床是最重要的一类矿床,世界铅锌主要来源。
多数矿床具有石灰岩—铅锌特定组合。
少数产于与石灰岩共生的砂页岩中。
研究证明矿床是形成与石灰岩礁有关。
成矿时代比较广泛,从欧盟和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均有成矿。
从总体观察是呈层控的,但真正的层状矿体规模很小,多数情况下矿体表现为后生特点。
呈不规则的脉状、囊状、岩溶溶洞以及作为角砾岩(崩塌及其他成因)胶结物而出现,矿物的晶体常大而完好。
成矿温度通常在100~150℃范围内。
在矿床分布的广大范围内,常不见火成岩体出露。
矿体特征大多呈层状,似层状。
产于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围岩蚀变现象不明显。
有些地方可见到弱的白云石化和硅化。
主要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也常有一些胶状黄铁矿和白铁矿。
脉石矿物:方解石、萤石、重晶石、石英。
铅锌品位变化大,多为复矿,矿床规模巨大。
找矿标志:不能仅局限与岩浆发育的地区。
一套厚大的碳酸盐岩地层如不整合地覆盖于古老基底之上。
而这套地层的下部如有黑色页岩发育二碳酸盐岩层,本身有生物礁发育时,应在断层附近,寻找有无古岩溶现象和白云岩化作用存在。
河北省赤城县老王沟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研究及成矿理论分析摘要:通过地质填图、槽探、硐探、钻探工程的实施及各类样品的采集化验分析等方法,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老王沟矿区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成矿理论分析,认为该区成矿过程可以用透岩浆成矿理论解释,同时认为该区具有小岩体成大矿的潜力。
关键词:老王沟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1概述赤城县老王沟矿区位于河北省赤城县镇宁堡乡5°方向,直距约5km处的老王沟一带,隶属于赤城县镇宁堡乡管辖。
2011—2012年矿方委托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七地质队在该区进行了详查工作,主要完成的实物工作量有1:2000地形地质测量4.1km2、1:2000水工环地质调查4.1km2、钻探58118.59m、采集样品18232件。
通过以上地质勘查手段获取了丰富的地质资料,最终全区圈定矿体81个,矿床规模达中型偏大。
对于该区的成矿理论,详查报告中提及较少,认为是斑岩型,具有品位低,矿床规模大的特点;普查报告认为该区为构造裂隙控矿,岩浆热液型矿床。
本人认为该区成矿理论可以用透岩浆成矿理论加以说明,该区具有小岩体成大矿的潜力,建议做进一步工作。
2矿区地质概况2.1地层(1)太古界红旗营子群(Ar2h)太古界红旗营子群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自下而上分为三层:第一层(Ar2h1)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角闪斜长片麻岩;第二层(Ar2h2)为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第三层(Ar2h3)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大理岩透镜体。
片麻理产状:倾向10—35°,倾角50—65°。
(2)中生界侏罗系上统张家口组(J3Z)侏罗系张家口组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不整合于红旗营子群之上。
其岩性由上至下主要为灰至灰白色流纹质凝灰岩(J3λη),厚约40-80m。
(3)新生界第四系(Q)更新统(Q3):主要分布在河床、沟谷两侧,山前坡地。
岩性主要为黄土及亚砂土。
全新统(Q4):主要分布于区内河床,沟谷及流中,岩性主要为河卵石、冲积河砂、淤泥及岩石碎块和残坡积堆积物等。
河北省隆化县南部地区金-多金属成矿条件分析及找矿方向樊玉朋;王子洋;刘核;徐珊【摘要】简要介绍了河北省隆化县南部地质构造及区域化探异常特征,从成矿元素来源、富集沉淀以及导矿、储矿空间等方面分析了本区地质背景中有利的成矿因素,解译了区域化探异常对本区多金属成矿的有利指示。
通过对区域上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的典型矿床进行成矿要素分析,阐述了本区如何利用现有的基础资料进行金-多金属找矿的思路,指出了本区找矿的主攻矿种及矿床类型,并总结了找矿标志。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调查》【年(卷),期】2015(002)007【总页数】8页(P58-65)【关键词】地质特征;化探异常;金-多金属;成矿条件分析;隆化【作者】樊玉朋;王子洋;刘核;徐珊【作者单位】河北省地质调查院,石家庄0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河北省隆化县南部至滦平县北部一带,位于古亚洲成矿域、华北陆块北缘成矿省、华北陆块北缘中段太古宙、元古宙、中生代金、银、铅、锌、铁、硫铁矿成矿区内,丰宁—隆化成矿区带上,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银多金属异常分布最为集中、浓度高的地区之一,找矿潜力很大。
因此,可以通过系统调查、分析本区已有的地质、化探特征资料,归纳区内有利成矿指示因素,确定本区找矿的重点范围并归纳找矿标志,从而明确本区下一步找矿矿种目标及相应的矿床类型,加快找矿步伐,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投资,提高见矿成功率。
1.1 地层分布特征区内地层出露广泛,主要有太古宇变质地层、元古宇沉积地层、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1]。
太古宇主要为新太古界单塔子群(Ar3dn),分布于丰宁—隆化深断裂以南地区,该地层呈残留体或捕虏体残存于岩浆岩之中,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的变质表壳岩组合,混合岩化明显,分为白庙岩组、凤凰咀岩组。
地层中存在多处金矿、银铅锌矿点等。
白庙岩组(Ar3b)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变粒岩,岩石成层性较好,局部发育磁铁石英岩透镜体或夹层。
河北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王鹏飞【摘要】河北省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地处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的交汇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了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牛圈银金矿等众多的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内已发现4条矿化体,矿化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老虎沟门金银多金属矿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石英脉、黄铁矿化是寻找金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和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8(009)007【总页数】7页(P1366-1372)【关键词】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河北【作者】王鹏飞【作者单位】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天津3001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区位于河北省丰宁县城北偏西20°方位,南距丰宁县城44km。
矿区地处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毕伏科等,2006;姚玉增等,2005)的西部,成矿条件较为有利,各类矿产较为丰富,包括营房银铅锌矿床(任耀武等,1995)、牛圈银金矿和撒岱沟门钼矿等众多的大型、中型矿床。
1 区域地质概况老虎沟门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上黄旗构造岩浆岩带的西部,燕山期强烈活动的北东向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长期控制区内的地质发展。
基底变质岩仅见古元古界红旗营子群呈零星分布,中生界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中酸性火山熔岩及碎屑岩广泛分布,堆积在北东向展布的火山断陷盆地内,不整合于古元古代变质岩系之上(河北省地质矿产局,2006)。
由于多次构造活动的影响,中生代以前所形成的古构造形迹表现为沿近东西向或北东东向的褶皱和断裂;侏罗纪以来,构造形迹转为北东或北北东向区域上断裂构造以东西向、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断裂为主,伴有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代表性断裂构造为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带(潘家永,1994;贾建称,1995),该断裂带总体呈50°,为一系列北东向断裂组成的断裂带。
河北省承德市通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作者:刘建权曲为贵孙培周张文孙国成来源:《西部资源》2016年第02期摘要:通沟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银铅锌铁铀硫铁矿成矿区,区内共圈定金矿体7个。
本文阐述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简要分析了金矿成矿作用过程,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总结了区内找矿标志。
通沟金矿地处河北省承德市境内,距承德市区直距约10km,交通便利。
矿区隶属于张家口——承德成矿区、大庙隆起成矿区,受大庙-娘娘庙、尚义-平泉深大断裂所夹持。
该成矿区内构造变形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构成了冀东北金成矿集中区。
1.成矿地质背景区域位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承德拱断束、大庙穹断束,北邻长期隆起的内蒙古地轴。
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太古界单塔子群燕窝铺组、白庙组。
燕窝铺组为一套中深区域变质的混合岩化强蚀变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间夹少量不规则绿泥片岩,原岩为中基性火成岩。
白庙组岩性为变粒岩、浅粒岩、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等,原岩以火山-沉积碎屑岩为主,混合岩化作用较普遍,与下伏燕窝铺组呈整合接触。
其中,燕窝铺组地层中金元素丰度值较高,是该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区内多处金矿即赋存于此地层中。
区域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以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北西向为主。
构造断裂带内岩石劈理、节理发育,并形成了规模不等的断层破碎带、糜棱岩化带。
区域内岩浆活动频繁,以海西期和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为主,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岩、闪长岩、石英正长岩。
辉绿岩脉、石英脉等脉岩发育。
侵入岩体和脉岩受断裂的控制明显。
区内矿产资源分布广、种类多,以金矿为主,其次为铁、铅、锌、银等黑色、多金属矿产和石墨、煤、滑石、菱镁矿、石英等非金属矿产。
已发现小营盘、东坪、张全庄、红石砬、金厂峪、峪耳崖、大营子等众多金矿床(点)。
其中,金矿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及蚀变岩夹石英脉型,赋矿围岩主要为燕山期火成岩、太古代中性侵入岩及太古界变质岩系等。
65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收稿日期:2021-02作者简介:刘鹏,男,生于1981年,汉族,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河北省铅锌矿的矿体特征及其找矿方法刘 鹏(河北省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河北 邢台 054000)摘 要:由于河北省铅锌矿资源尚嫌不足,现有的找矿方法和地质信息不足以为铅锌矿找矿提供技术支撑,为此提出河北省铅锌矿的矿体特征及其找矿方法研究。
根据河北省铅锌矿地质特征将其分为蔡家营、南赵庄、桥顶山、隆化北岔沟门、高板河五个区段,分别对各个区段的矿体特征进行了分析。
根据河北省铅锌矿找矿需求,利用激发极化法进行找矿预测,对河北省铅锌矿进行找矿分析,最终圈定找矿靶区,以此完成河北省铅锌矿的矿体特征及其找矿研究。
关键词:河北省;铅锌矿;矿体特征;找矿方法中图分类号:TP3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4-0065-2 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截止到2010年已经发展的矿产资源种类已经多达162种,其中已经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资源种类的有116种,排在全国资源储量前十名的矿产资源有12中,其中以铅锌矿资源储量最多。
河北省已经开发利用的铅锌矿产地多达152处,现有的铅锌矿山1624家,其中大型铅锌矿产地有49处。
目前河北省铅锌矿矿石年开采量已经将近6.5万吨,铅锌矿采掘业年产值已经达到95亿元,已经形成了以铅锌矿为主的矿业经济体系[1]。
河北省铅锌矿地质勘查早在1993年就开始了,先后有大量地质勘查小组对河北省开展了勘查工作,并且先后发现了多处铅锌矿矿化现象,查明了包括张北蔡家营、南赵庄、承德桥顶山、隆化北岔沟门、兴隆高板河等大型铅锌矿矿段,但是目前对于河北省铅锌矿矿体特征还没有具体研究资料,对于河北省深层铅锌矿找矿无法提供支撑依据。
此外已经探明的河北省铅锌矿资源已经开采完毕,铅锌矿资源尚嫌不足,导致河北省铅锌矿找矿工作具有较高的难度和较大的压力,研究出铅锌矿矿体特征以及研发出先进的找矿方法成为河北省铅锌矿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提出河北省铅锌矿的矿体特征及其找矿方法研究。
河北青龙岔沟铅锌及多金属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李静静
【摘要】矿区横跨冀东-辽西近东西向区域多金属矿带的一部分,辽西已找到一定规模的金、铜和钼矿床,证明了本区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区内的多金属矿成因类型属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矿床,其主要受两组成矿构造裂隙控制,即东西向主断裂和北西向断裂构造,主断裂带内基本不含矿,但是破碎带较宽,高岭土化蚀变强,少见金属矿化,推测其主要矿体,成矿富集部位主要在其附近的次一级断裂带内.矿区内南部出露花岗闪长岩体,矿区内的铅锌及多金属矿属中-低温热液矿床,主要蚀变有硅化、钾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推测是深部的隐伏岩体携带的含矿热液沿主断层进入后期断裂带内冷凝富集形成.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8(000)019
【总页数】2页(P97-98)
【关键词】铅锌矿;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
【作者】李静静
【作者单位】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河北唐山 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2
1 矿区地质
1.1 地层岩石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迁西群拉马沟组、中生界髫髻山组、新生界第四系。
①太古界迁西群拉马沟组:主要为似均质混合岩及均质混合岩,分布在工作区的北部地区,多为中粗粒结构,钾长石脉体含量一般大于60%,多见斜长角闪岩残留体
及伟晶岩脉。
②中生界髫髻山组:该组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中部,由凝灰岩夹安山岩及少部分火山碎屑岩组成,西部以角度不整合上伏于太古界混合岩之上,北部呈正断层与太古界混合岩地层接触,南部与花岗岩呈逆断层接触。
主要岩性为灰绿色安山岩、灰白色凝灰岩、流纹岩及少部分火山碎屑岩等[1]。
③新生界第四系:广泛
分布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由现代冲积、洪积砾石层和亚粘土层组成,分布于工作区沟谷中。
局部分布第四系残坡积物,分布在低缓丘陵及中低山区的背阴坡。
1.2 构造
矿区内出露的岩石主要是中生代侏罗系火山岩、太古界均质混合岩及似均质混合岩,因混合岩化程度高,又有深成侵入体作用,褶皱构造不易发现,且原始岩石产状零乱不清。
侏罗系髫髻山组火山岩呈盖层产出,大致倾向南南西~南西,呈单斜或缓波状起伏,与基底岩石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矿区内断层构造十分发育,多呈近东西走向,将侏罗系火山岩切割成东西向条块。
主要断层有:①三星口断裂F1:位于工作区的中北部,性质为正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断层宽约2m,两侧破碎带宽约5m,其西段为均质混合岩及凝灰岩的分界线,东段两侧均为安山岩。
岩石破碎较强烈,主要蚀变类型为高岭土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硅化等,偶见星点状黄铁矿化。
②姚杖子断裂F2:位于工作
区中南部,三星口断裂的南侧,总体走向80°~85°,南陡倾。
其南部为花岗闪长
岩及细粒花岗岩,北部为安山岩、凝灰岩。
断层宽约3m左右,两侧破碎带宽约
5m~10m,断层内蚀变类型主要为高岭土化、硅化、星点状黄铁矿化,破碎带内蚀变主要为高岭土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花、星点状黄铁矿化、孔雀石
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等。
断层西段两侧沿破碎带方向见宽约10cm~30cm的石英脉,内见镜铁矿化,且在二道沟附近与北西向断层相交,叠加部位凝灰岩破碎严重,呈现大面积的褐铁矿化、硅化、细粒星点状黄铁矿化。
③近北西向断裂构造F3:该组断裂与前三组断裂相比,规模较小,活动较弱,产状在230°∠80°左右,地表推测长度约1.4Km,断层东南侧见孔雀石化及高岭土化。
1.3 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活动较强烈,主要为位于工作区南部的花岗闪长岩及细粒花岗岩侵入体,北侧与侏罗系髫髻山组安山岩、凝灰岩以及太古界似均质混合岩呈断层接触,岩体外倾,倾角40°~50°之间。
两个侵入阶段,第一侵入阶段为花岗闪长岩,第二侵
入阶段为细粒花岗岩,现对其岩性分述如下:①花岗闪长岩为该区侵入岩的主体,是卧龙岗岩体的边缘相岩石,地表球形风化明显。
呈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北部与侏罗系断层接触部位有明显的破碎、高岭土化、褐铁矿化现象,岩石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
钾长石呈近半自形宽板状,杂乱分布,粒径一般在0.15mm~2mm,部分2mm~2.65mm,内嵌布少量斜长石,部分与石
英构成文象交生体。
②细粒花岗岩呈岩株侵入在花岗闪长岩中,肉红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致密,不易风化。
2 矿化蚀变特征
矿化蚀变带赋存的围岩侏罗系凝灰岩、安山岩及花岗闪长岩,受后期断层及岩浆岩侵入和成矿热液作用,发生不同程度的破碎及热液蚀变,围岩蚀变以高岭土化为主,另可见绢云母化、硅化、钾化,金属矿化以黄铁矿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孔雀石化为主,少量黄铜矿化,根据取样化验分析,铅锌矿与褐铁矿化关系密切。
3 矿体特征
矿区内的多金属矿成因类型属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矿床,其主要受两组成矿构造裂隙控制,即东西向主断裂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成矿富集部位主要在其附近的次一
级断裂带内。
矿区内南部出露花岗闪长岩体,矿区内的铅锌及多金属矿属中~低温热液矿床,主要蚀变有硅化、钾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推测是深部的隐伏岩体携带的含矿热液沿主断层进入后期断裂带内冷凝富集形成。
矿区共发现出3条矿脉:Ⅰ号矿脉呈脉状,位于F2断层北部,产于凝灰岩中,地表未见出露,矿化不连续,厚2m,长50m,倾向187°,倾角41°,铅平均品位0.44%。
受F2断层的次一级断裂控制,围岩蚀变类型为高岭土化,褐铁矿化。
Ⅱ
号矿脉呈脉状产于凝灰岩断层破碎带内,矿脉倾向204°,倾角35°,厚约1m,
长约50m,围岩蚀变主要为高岭土化、褐铁矿化,并非常破碎,由于地表强风化
作用,未见原生金属矿化。
Ⅲ号矿脉呈脉状产于花岗闪长岩中,矿脉倾向150°~160°,倾角70°~75°,厚约1.5m,长约40m,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钾化等,矿脉内金属矿化主要为孔雀石化,可见少量的星点状黄铁矿化及黄铜矿化,并硅化,蚀变带成因推测为含矿热液沿裂隙灌入。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 矿床成因
矿区内的铅锌及多金属矿,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南部发育有花岗闪长岩体,推测与成矿有关。
矿区内的铅锌及多金属矿属中~低温热液矿床,主要蚀变有褐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可能是深部的隐伏岩体携带的含矿热液在地壳浅部充填于东西向断裂及次一级断裂裂隙形成的。
4.2 找矿标志
(1)构造标志:铅矿带多产于构造蚀变带中,主要是北西向构造裂隙,铜矿脉多产于北东向蚀变带内,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也是寻找矿化带的重要标志。
(2)蚀变标志:硅化、高岭土化对寻找蚀变带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褐铁矿化是铅锌矿化的代表蚀变,钾化是该区铜矿化的代表蚀变类型,这几种围岩蚀变是该区重
要的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国新等,河北省青龙县岔沟铅锌及多金属矿普查地质报告[R]唐山: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