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扎日根地区铁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论浅析青海省扎日根铁矿成因及开发远景分析摘要:扎日根磁铁矿矿区位于三江成矿带沱沱河段,其地理坐标为东经:92°00′00″~92°15′00″,北纬:34°04′00″~34°12′00″。
该文从扎日根铁矿的矿体特征以及矿石特征出发,结合矿床成因对其开发远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扎日根磁铁矿矿区成因开发远景该研究主要从扎日根铁矿矿床的西部矿床出发,进行探索。
西矿段均为单斜地层。
主要断裂(F1)为逆冲断层,总体向北、北东倾斜,局部发生扭转,由西向东呈北东、东西、北西三个方向展布(在东矿段被第四系所掩盖),为同一断层在不同地段发生转折所致。
为区内赋矿围岩(次火山岩体)与灰岩、砂砾岩等的接触界线,也是区内矿体的主要破坏因素。
区内其他断裂(F2、F3)为F1断裂的分支派生断裂,对区内矿体的影响较小。
1 矿体特征位于扎日根铁矿区西部,53~31勘探线之间。
圈定磁铁矿体14条(地表9条、隐伏5条),12条工业矿体,2条低品位矿体。
矿体编号为XMt1—XMt14。
其中,XMt1、8、9三条仅有槽探工程控制,XMt10(35线)、XMt11—XMt14(53线)5条隐伏矿体为单个钻孔控制,其余矿体地表及深部工程控制程度较高。
XMt2矿体:矿体呈脉状。
长450m,延深35~65m;单工程最大厚度9.90m,最小1.85m,平均6.32m,厚度变化系数63%;矿体平均品位39.45×10-2(TFe),品位变化系数24%;矿体产状315°~335°∠36°~69°。
矿体受F1断层影响较强烈,矿石较破碎,地表局部氧化程度较高。
由08ZXTC1、06TC4902、10ZXTC2、等探槽及08ZK4701、10ZK5102、10ZK4702钻孔控制。
XMt4矿体:矿体呈脉状。
长570m,延深45~110m;单工程最大厚度17.98m,最小1.16m,平均7.56m,厚度变化系数68%;矿体平均品位54.32×10-2(TFe),品位变化系数21%。
第30卷第5期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0No.5 2012年10月Journal of Qing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Oct.2012东昆仑大场金矿田扎家同哪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王文1,李鹏2,夏有清1,张元1,张灵桧1(1.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00001;2.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00001)摘要:通过野外地质现象分析认为扎家同哪矿床为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与区域热流值升高驱动含矿热液沿构造破碎带充填有关。
自矿体至围岩发育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
含矿破碎带总体表现为浅部脆性变形,岩石多呈碎裂团块状,深部为韧性变形,破碎带与围岩界线不明显。
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和黄铁矿等硫化物。
扎家同哪金矿床以断层破碎带、土壤异常、围岩蚀变、砂金为主要的找矿标志。
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认为矿区东部的阿棚鄂一也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矿床资源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东昆仑;扎家同哪;金矿床中图分类号:P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996(2012)05-0060-09Ge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specting orientation of Zhajiatongnadeposit in Dachang golden orefield of Eastern Kunlun mountain WANG Wen1,LI Peng2,XIA Youqing1,ZHANG Yuan1,ZHANG Linghui1 (1.The Fifth Institute of Qingha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Survey,Xining810001,China;2.Western Mining Group Limited Company,Xining800001,China)Abstract:By analyzing geological phenomenon,we concluded that Zhajiatongna golden deposit is a-low sulfidation epithermal one,whose mineralization was related with the structure fracture zone fill-ing with ore-bearing hydrotherm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heat flow value.During the developmentfrom orebody to wall rock,there were silicification,sericitization,chloritiazation,limonitization andkaolinization.The ore-bearing fracture belt generally was brittlely deformed in the shallow part wherethe rocks were mostly crumby,while was toughly deformed in the deep part and the borderline be-tween fracture zone and wall rock was unconspicuous.The gold-carrier minerals were mainly sulfidelike arsenopyrite and pyrite.The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Zhajiatongna deposit were mainly fault frac-ture zone,soil abnormity,wall rock alteration and placer gold.Through analysis of mineralization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soil geochemical abnormity,it’s considered that Apengeyi which lies in theeast of the diggings has a good prospecting potential,and the deposit resources are hopeful to in-crease further.Key words:Eastern Kunlun;Zhajiatongna;golden deposit大场金矿田位于东昆仑地区玉树州麻多乡境内,是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及其兄弟地勘单位近年来探明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金矿田。
46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青海那更-哈日扎斑岩型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马玉林1,2,王振翔1,2,王 莎1,2,王 帆1,2,李 毅1,2(1.青海省第四地质勘查院,青海 西宁 810000;2.青海省页岩气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00)摘 要:那更-哈日扎矿床是青海省东昆仑东段发现的较具规模的银多金属矿,矿带总体呈北西向带状展布,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矿体赋存于破碎蚀变带中,矿带长度约5.0km,延伸达640m,本文重点通过统计矿体的位置、赋矿高程及多金属矿化信息对矿床成因类型进行探讨。
得出核心斑岩化区银、铅、锌的矿体空间展布形式。
关键词:那更-哈日扎地区;银多金属矿;成矿类型;找矿潜力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2-0046-2收稿日期:2020-11作者简介:马玉林,男,生于1989年,回族,青海人,大专,地矿工程师,研究方向:青海省秦祁昆接合带成矿规律。
1 成矿地质背景那更-哈日扎地区位于东昆仑东段,大地构造位位于秦祁昆造山系(Ⅳ)—东昆仑弧盆系(Ⅳ-8)—北昆仑岩浆弧带(Ⅳ-8-3),处于昆中断裂带(缝合带)北侧。
区域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主构造线呈北西—近东西向展布[1]。
该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片麻岩夹片岩岩组、片岩岩组和碳酸盐岩岩组)、鄂拉山组(上三叠统)英安岩以及凝灰岩与第四系(图1)。
该区有着非常突出的断裂构造,在展布方向上表现为北东向以及北西、南东向,同时还有近南北向以及近东西向。
图1 哈日扎矿区地质图1-上新统冲洪积、砂砾石层;2-全新统沼泽;3-上更新统洪冲积物;4-上三叠统鄂拉山组晶屑凝灰岩;5-上三叠统鄂拉山组英安岩;6-火山集块岩;7-古元古界金水口群大理岩;8-古元古界金水口群变质长石砂岩;9-古元古界金水口群斜长石石英片岩;10-古元古界金水口群斜长黑云母片岩;11-古元古界金水口群黑云斜长片麻岩;12-古元古界金水口群斜长角闪片岩;13-早侏罗世花岗闪长斑岩14-早侏罗世二长花岗斑岩;14-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15-晚三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16-晚三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17-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18-晚奥陶世辉长岩;19-晚奥陶世片麻状花岗闪长岩;20-花岗岩;21-闪长岩;22-韧性剪切带;23-蚀变破碎带;24-铜矿体;25-铅矿体;26-铅锌银复合矿体。
青海也日更金铜镍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王艳【摘要】青海省海西地区是中国西北一个非常重要的金属及非金属成矿区.也日更金铜镍多金属矿床周边古老变质岩系发育,华里西期、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并且强度大,构造作用较复杂,近EW向和NWW向断裂构造及受其控制的中酸性脉岩发育,围岩蚀变现象明显,局部地段显示了较为明显的金、铜、镍等多金属矿化,同时有1∶50000及1∶25000化探综合异常显示,1∶5000地物化剖面异常清晰,最后通过探槽工程揭露,显示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9(010)004【总页数】9页(P845-853)【关键词】金铜镍多金属;矿化特征;矿化蚀变;找矿远景;也日更【作者】王艳【作者单位】青海省有色第三地质勘查院,西宁8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P618.63;P618.410 引言青海也日更金铜镍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境内,东昆仑东段,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秦祁昆造山系(IV)、东昆仑弧盆系(IV-8)之北昆仑岩浆弧段(IV-8-3)。
矿区处于祁漫塔格—都兰华里西期铁、钴、铜、铜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内(祁生胜,2013),该成矿带是青海省重要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带。
区域内金及多金属矿产丰富,成矿作用类型多样,化探、物探异常广布,并在勘查区周边已有多处成矿事实存在,已经发现的矿床(点)多达数十个,有铁、铜、金、钴、煤等多金属、非金属矿点或矿化点,其中已发现的矿点和矿化点中以金矿最具工业价值,主要有果洛龙洼金矿床、按纳格金矿床、阿斯哈金矿床、督冷沟铜钴矿及塔妥煤矿等,为青海省重要的成矿区带和战略矿产资源勘查地。
2 地质背景也日更金铜镍多金属矿在地层分区上属华北地层大区秦祁昆地层区之东昆仑南坡小区(孙崇仁,2008)。
区内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片麻岩段、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岩性为浅变质灰绿色拉斑玄武岩,夹片理化火山碎屑岩、砂岩、灰岩、板岩)、下石炭统哈拉郭勒组(由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组成)、上石炭—下二叠统浩特洛哇组(主要由砾岩、砂岩和灰岩等组成,分为两个岩性段:碎屑岩段和碳酸盐岩段),其次为第四系冲积、残坡积等(图1)。
青海香日德哈拉森金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摘要】通过分析香日德哈拉森金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是矽卡岩型铁矿床,并建立了区域找矿标志,指出找矿方向。
【关键词】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香日德哈拉森;青海香日德哈拉森铁矿区位于青海省都兰县东南部香加乡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柴达木古板块与华南古板块拼合部东昆仑与西秦岭成矿带衔接部西端[1-2]。
该区域遭受华北-塔里木古板块和华南古板块相互作用,发育有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岩系,上覆盖层沉积为中上元古界浅变质相碎屑岩-镁质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和古生代板内裂陷盆地沉积及上三叠统陆相火山岩建造。
晚古生代受俯冲及随后的造山活动影响,发生多期多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造成地球化学元素的活化运移和富集成矿,显示了较大的找矿潜力。
1 矿区地质特征1.1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晚太古-早元古代金水口群白沙河组(Ar3Pt1b1)和第四纪堆积层。
白沙河组为一套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岩性有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片岩、大理岩、硅质岩。
受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体的侵入,再经物理、化学等作用的侵蚀,该组岩石呈捕虏体或残留顶盖分布于岩体之上。
第四纪堆积层主要出露在沟壑及山间盆地,表现为洪积、冲积、残坡积、砾石、砂石等。
1.2 构造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主干断裂主要为近EW向压扭性断裂F1、F3、F5、F7和近SN向的平移断层F2、F4、F6,其中F3为控矿构造。
主干断裂的次一级断裂相当发育,其中F1、F3、F5、F7等的次一级断裂基本控制了矿区接触带及矽卡岩带的分布,对矿(化)体的展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1.3 岩浆岩区内侵入岩大面积出露,有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ηr4)、花岗闪长岩(rδ4)、闪长岩(δ)。
二长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侵入于白沙河组大理岩和黑云母斜长片岩中,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为矽卡岩化带。
脉岩主要为花岗岩脉、花岗斑岩脉、石英脉及伟晶岩脉。
青海省格尔木市扎日根铁矿成矿特征及矿床成因扎日根磁铁矿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沱沱河段。
构造单元属于西金乌兰湖-金沙江缝合带,为可可西里-甘孜残留洋和羌塘陆块两大构造单元交汇处。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上石炭统、早二叠统、上三叠统以及新近系。
根据矿体空间展布规律分为东、中、西三个矿段;依据矿体围岩、矿区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综合分析扎日根磁铁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次火山岩体内部构造裂隙控矿的后期热液充填的玢岩型铁矿床。
标签:铁矿床成矿特征矿床成因扎日根铁矿床1地质背景本区位于三江成矿带沱沱河段。
构造单元划分以西金乌兰湖—金沙江缝合带为界,分为可可西里—甘孜残留洋和羌塘陆块两大构造单元。
矿区位于羌塘陆块开心岭—乌丽岛弧带上。
区域上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岩浆活动强烈,构造发育。
区域上地层从晚古生界至第四系均有分布,以中新生界为主,次为晚古生界,其中晚古生界及三叠系总体呈北西西向展布,并构成测区主要山体。
区内以新生界较发育,晚古生界次之为特征,其中晚古生界及上三叠统构成区内主要山体。
岩浆岩主要为印支期次火山侵入岩,岩性为灰绿色辉绿岩—辉绿玢岩及浅灰绿色闪长玢岩,为区内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
区内断裂构造交发育,呈近东西向或北东-南西向。
2矿床特征扎日根铁矿区内共圈定磁铁矿体59条,分布在长约5km、宽约500m的近东西向展布的狭长区域内,按矿体相对集中程度分为东、中、西三个矿段。
西、中矿段主要为地表矿体,东矿段主要为隐伏矿体。
矿体均赋存于中基性次火山岩体中,受岩体内部早期构造裂隙控制,矿体(带)与岩体总体走向一致。
2.1矿体特征西矿段矿(化)带长约1000m、宽约80m,圈定矿体26条。
矿体赋存于二叠系下统诺日巴尕日保组(P1nr)上部灰岩与闪长玢岩接触断层破碎带中岩体一侧,受北东东向断裂破碎带控制。
矿体在地表较为连续,但厚度变化较大。
赋矿围岩均为(碎裂)闪长(玢)岩。
磁铁矿呈浸染状和条带状,团斑状他形-半自形黄铁矿与之共生,矿化沿岩石裂隙不均匀浸染充填,磁铁矿含量约18-40%、局部达75%。
青海省格尔木市扎日根磁铁矿矿床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扎日根磁铁矿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沱沱河段。
构造单元属于西金乌兰湖—金沙江缝合带,为可可西里—甘孜残留洋和羌塘陆块两大构造单元交汇处。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上石炭统、早二叠统、上三叠统以及新近系。
根据矿体空间展布规律分为东、中、西三个矿段;依据矿体围岩、矿区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综合分析扎日根磁铁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次火山岩体内部构造裂隙控矿的后期热液充填的玢岩型铁矿床。
矿区内地球物理异常正负相间、形态规则、梯度变化大、强度高,为寻找磁铁矿矿体奠定了一定的找矿基础,为后续找矿及资源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地球物理矿床成因找矿标志矿体特征扎日根铁矿床1 地质概况扎日根磁铁矿矿区位于三江成矿带沱沱河段,其地理坐标为东经:92°00′00″~92°15′00″,北纬:34°04′00″~34°12′00″。
矿区位于格尔木市南西约425km处的唐古拉山北坡。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上石炭统、早二叠统、上三叠统以及新近系(见表1)。
矿区内岩浆活动比较强烈,以侵入和喷出两种形式为主,侵入岩主要分布在二叠系、三叠系地层中,多为印支期侵入岩;区域内火山活动较繁,多呈间歇性裂隙式喷发,产于上二叠统、上三叠统地层中,岩性以中基性为主。
次火山岩侵入时代为印支期,产于二叠系下统开心岭群中。
主要含矿地层为浅灰绿色闪长岩、浅灰绿色斑状闪长玢岩、辉绿(玢)岩及少量安山质熔岩四种类型。
2 地球物理特征区域上根据前人资料共圈定出7条磁异常,异常编号为06M1~06M7。
矿区内主要矿致磁异常为06M6,异常位于扎日根主峰北侧,由西、东两个异常带组成。
西侧磁异常:异常中心坐标为92°11′27″~34°03′14″。
异常长约2.5Km、宽约0.5Km,面积约1Km2。
异常带走向135°,磁异常正负相间、形态规则、梯度变化较大,其峰值达270nT、负值为-90nT;东侧磁异常:异常中心坐标为92°12′52″~34°05′56″异常长约5Km、宽0.5~1.5Km不等,面积约5Km2。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杨永春;熊川川【摘要】祁漫塔格地区是东,西昆仑成矿带之间的连接点,是青海铁,铅,锌,铜,钻石主矿区.本文简要分析了该地区铁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希望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2页(P61-62)【关键词】祁漫塔格;铁多金属矿床;找矿前景【作者】杨永春;熊川川【作者单位】青海省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28;青海省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中生代岩浆岛弧构造环境的下,在昆北断裂和断裂引起的中元古代、古生代元古代,古生代和中新生代接触到新的古。
该区由新、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地质构造发育,为该区铁铜多金属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根据近年来该地区工作的成果,总结了该地区有关矿产资源的工作,以便对矿产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勘探和开发。
也希望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在新元古代构造带中,被称为北昆仑岩浆弧带,也称为Nakamo Yoto岩浆岩带,位于古元和北祁连山北坡。
柴达木盆地位于东昆仑南坡以南的大陆裂谷盆地北缘。
(1)地层。
研究区属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的地层。
地层发育形式主要集中在古代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晚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和新生代。
从古生界金石口组白沙河组古代元古长老组,琅雅山组,上古生代秋季东沟组,下古生界寒武纪组,奥陶系海滩,上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华泰塔拉组,大港组,奥苏组,柴周组,上三叠统E拉山组和新生代洛河组,以及不同类型的第四纪。
(2)岩浆岩。
该区的侵入岩主要发育于印度早期的大洋和晚期的燕山侵入岩中。
前者是一个裂谷,俯冲和碰撞的岩石组合,这一组合的岩石碰撞后,包括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侵入岩在银山燕山晚期侵入岩的早侏罗世侵入岩侵入岩早寒武世侵入岩。
(3)结构。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
潘彤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2008(22)3
【摘要】祁漫塔格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铁多金属矿产地,其成矿作用主要为喷流-沉积作用,矿产伴生有益组分多,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该地区铁矿资源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为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基础.
【总页数】4页(P232-235)
【作者】潘彤
【作者单位】青海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宁,8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31;P618.51
【相关文献】
1.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J], 卫岗;张普斌;李宏录
2.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J], 卫岗;张普斌;李宏录
3.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J], 杨永春;熊川川
4.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 [J], 潘增龙;毛生元;杨林成;曹智鹏;梁杰先
5.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 [J], 杜承文;祁贞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省内有色金属成矿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目前出露地表和地球浅部易识别的矿床已非常少,而地球深部矿床的找矿难度又非常大,如果没有有效的找矿方法和先进的成矿模式理论及成矿预测理论,寻找新矿床将成为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
本文主要对青海省内有色金属矿产成矿特征及分布规律做了相关研究。
标签:有色金属成矿模式分布规律找矿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但是有色金属又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在勘探开采中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矿产的开产率切实提高,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1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形势特点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形式特点为:(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很低,仅居世界第53位。
(2)用量较少的矿产资源丰富,如需求量大的铜和铝土矿的保有储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却很低,分别只有4.92%和1.44%左右,而铅、锌、镍等其他有色金属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拥有量。
(3)贫矿较多,富矿稀少,开发利用难度大。
如铜矿平均品位仅有0.87%,铝土矿几乎全部为难选冶的一水硬铝石型,加大了矿山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
(4)中小型矿床众多,超大型矿床稀少,矿山规模偏小,如我国迄今发现的铜矿产地900个,其中大型矿床仅占2.7%,中型矿床占8.9%,小型矿床达88.4%。
(5)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
由于矿石组分复杂,必然导致选矿难度加大,同样也加大了矿山的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
2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模式分析2.1區域地层青海省内出露有元古宙以来各个时期的地层,其中以中新生代分布最为广泛。
省内地层以东昆仑南部断裂(昆南)为界,分南北两大地层区,北部区以祁连山和东昆仑山为主体,包含阿尔金山南坡和柴达木盆地,以广泛分布元古宇、古生界为特色,记录了晚古生代以前的地史演化特征。
南部区以可可西里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为主体,包含东部的西倾山和兴海一共和盆地,以广泛分布中一新生界为特点,主要记录了中生代以后的地史演化过程。
青海省格尔木市黑牛山铜多金属矿矿床特征及找矿远景评价矿区地处喜马拉雅-三江成矿域中的沱沱河-铜、锌、锡、钼、金、银、镍、钴成矿带上。
区内地质成矿条件较好,与区域主要矿床地质特征相近,且区内化探异常、物探异常对应较好,加之异常规模较大,成矿地质背景有利于多金属矿床的形成。
现根据我单位的工作程度浅析一下该区矿床特征及找矿远景。
标签:黑牛山矿床特征矿体特征找矿标志找矿远景评价1地质概况3矿石特征矿石氧化特征:矿区内铜矿石在地表以孔雀石化、铜蓝矿化为主。
尤其在破碎程度较强的地段,孔雀石、蓝铜矿化更明显。
矿石类型、矿物组合特征:矿区内已圈定的铜矿体中,矿石类型相对简单,主要矿石类型为孔雀石、黝铜矿、蓝铜矿及少量的黄铜矿;脉石矿物有: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榍石和磷灰石等。
矿石中伴生元素有Pb、Zn、Ag。
个别样品Pb 、Zn含量较高,但均未达到边界品位。
矿石品位:矿区内已圈定的铜矿体,Cu品位最高达7.23%,平均品位为1.42%。
4矿床成因区内矿(化)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化)体连续稳定性较差,品位变化大。
矿化岩石为碎裂玄武质火山角砾岩或碎裂玄武安山质火山角砾熔岩,矿化主要沿岩石裂隙面发育,岩石新鲜断口面未见矿化。
由此初步总结其成因为次火山岩浆期后热液型。
5找矿标志根据本区成矿地质条件及以往工作经验,总结了3条找矿标志:①矿区已知铜矿体均赋存于下二叠统开心岭群碎屑岩组火山岩中,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因此该套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②矿区内铜矿化转石分布广泛,所以转石也是本区直接找矿标志;③矿区内已有的物、化探异常是找矿的间接标志。
6找矿远景评价区内目前发现的铜矿体赋矿地层及磁异常对应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开心岭群诺日巴尕日保组。
该岩组中的中基性火山岩与已发现铜矿体关系密切,铜矿体主要产于次火山侵入活动后残余的北西向层间断裂破碎带及层间裂隙中。
地区西部的扎日根矿区已圈定的磁铁矿体也位于该岩组的次火山岩体内部构造裂隙中,地区北部的开心岭矿区已圈定铁、锌矿体均位于诺日巴尕日保组中基性火山岩体中。
青海扎日根地区铁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
本文主要围绕扎日根地区两个典型的铁多金属矿床展开探讨,分析该区域的成矿地质条件以及成矿模式,并根据该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科学的认知程度,对区域内的找矿潜力进行预测,希望本文结论对于勘探该地区的矿产资源能够提供有力线索和依据。
标签:扎日根地区铁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潜力
1引言
扎日根地区位于唐古拉成矿省,属于沱沱河-杂多华里西期、喜山期铜、钼、铅、锌、硼、湖盐、芒硝、石灰岩、煤成矿带。
该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目前已经发现的各种大小矿床共15处,主要以铁、铅、锌等多金属矿为主。
比较有代表性的铁多金属矿有诺日巴纳保铁锌矿和空介南铅锌银多金属矿,这两处矿床分别是热水喷流沉积型矿床和低温热型矿床中的典型。
研究这两处矿床的地质特征,对于该地区的矿产地质勘探工作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即从这两处矿床的成矿模式入手,分析该地区铁多金属矿的成矿特征,然后从地质背景、物理勘探程度以及对地质科学的认知程度来分析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前景和找矿潜力。
2扎日根地区典型铁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
2.1铁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成矿的主要条件,成矿规律也与之密切相关。
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是指地质体的生成环境以及其后的演化和后期构造变运过程中与其它地质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扎日根地区火山活动时间跨度较大,最早开始于晚古生代,终于中生代,其中二叠纪、三叠纪火山活动最为强烈,而且该时期的火山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南强北弱”的特征。
火山岩的喷发与沉积为该区创造了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经过区域低温、脆性动力等不同变质作用和地质构造作用,该地区形成丰富的成矿带,矿体分布较为广泛,除了以铁矿、煤矿、铅锌矿以及铜矿为主的开心岭岛弧成矿带外,还有沱沱河走滑拉分盆地的铜化矿和盐类矿产。
2.2典型铁多矿床成矿模式
扎日根地区现已发现的最为典型的矿床有两处,一处是代表热水喷流沉积型矿床的诺日巴纳保铁锌矿,另一处是代表低温热型矿床的空介南铅锌矿,下面就这两处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详细探讨。
2.2.1诺日巴纳保铁锌矿成矿模式
矿体产于诺日巴尕日保组二岩段的的基性火山岩中,在基性火山岩中呈夹层产出,矿体为层状、似层状。
其岩石组合主要有火山喷气岩、玄武岩、玄武质火
山角砾岩、集块岩、硅质岩、角砾状泥岩、泥硅质岩等。
矿石为磁铁矿、赤铁矿矿石,铁质岩屑凝灰岩、铁质砂岩等组成。
通过1/1 万地质草测、探槽揭露等手段在诺日巴纳保北侧一带圈出铁矿体两条,各矿化体的矿体特征、矿化特征、围岩特征、蚀变类型、矿石类型等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诺日巴纳保铁锌矿的成矿模式基本可以概括为:在火山活动间歇期,海水沿火山断裂裂隙下渗,深部高温岩浆使其加热到350°,通过水-岩反应,萃取岩石中的金属元素,形成含矿流体。
含矿流体沿流体通道(岩石中孔隙、断裂等)喷出喷流口,集中向海底循环排泄,当含矿流体喷出海底,热的含矿流体与周围冷的海水混合,其中的金属元素因环境的变化,与海水中的氢、氧结合成为磁铁矿、赤铁矿等,循环沉淀于喷流口附近堆积成矿。
2.2.2空介南铅锌矿成矿模式
锌矿化产于扎日根组与雅西措组逆冲推覆断裂面之下的沱沱河组砂泥岩地层中。
发现锌矿化体 4 条,各矿化体的矿体形态、矿化特征等较一致。
矿体为带状、环带状、脉状产于褐铁矿化强蚀变带中,矿化层底部一般有孔隙度较大的砾岩层存在,而顶部一般为透水性较差的泥灰岩层,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隔挡层的作用。
矿化岩石为碎裂褐铁矿化大理岩、褐铁矿化含砾不
等粒岩屑石英砂岩、含石英碎屑褐铁矿矿石等,矿石为块状构造、稠密浸染状构
造,鲕状-粒状结构,矿石矿物为褐铁矿、赤铁矿,脉石矿物为方解石、碎屑等。
该处矿床的成矿模式可以概括为:成矿所需的主要物质在沱沱河盆地已经初步富集,即二叠纪诺日巴尕日保组中热液喷流沉积型铅锌富集层或已有的热液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经后期构造运动改造,使其破坏,再次富集成矿。
3扎日根地区铁多金属矿产资源潜力分析
3.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
本区经历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地质时期。
晚古生代经历了岛弧
构造带的发展与演化,新生代区内开心岭东侧一带发展演化成为弧后前陆盆地,
新生代形成陆内拉陷盆地,随后经历了大规模的逆冲推覆,造就了区内构造格局。
晚古生代弧后盆地中大规模基性火山岩浆喷发的同时,给区内带来了深部成矿物
质,为之后的再次成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地球物理勘探程度
物探磁法是铁矿勘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扎日根地区通过1/5万航磁详查工作,圈出10个磁异常,分别为3个乙 1 类异常,2个乙2类异常,2个丙类异常,3个丁类异常。
其中,乙 2 类以上异常都具备较好的找矿潜力,应当予以重视。
比如乙2类中的C1异常,多为铁矿和火山喷气岩引起的矿产所导致的异常,其找矿潜力非常巨大;而乙1类中的C2异常,为铁矿与火山岩引起的矿致异常,具有寻铁、铜多金属矿的潜力。
另外,乙2类异常中的C4-1、乙1类异常中的C4-2和C5,都铁多金属矿的潜在地区。
此外,物探方法与成矿地质背景以及控矿构造条件有机结合,使该地区在磁异常区和低缓磁异常区的找矿工作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对于该区更为复杂的磁异常和性质不明的异常区域,还需要结合更多的地质、物探手段进行综合考察,因此该区找矿前景较为广阔。
3.3地质科学的认识程度深化
地质科学研究与认识的不断创新,是找矿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科学依据。
近些年扎日根地区在找矿工作上取得了巨大进展,并且对于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上的研究也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这些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都是进一步探索该地区矿产资源的重要基础,尤其是近几年建立的热水喷流沉积控矿理论的建立和实践对该地区的铁多金属矿找矿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4小结
综上所述,扎日根地区以铅、锌、铁等铁多金属矿为主,另外也有部分银、铜、煤等非金属性矿产。
目前已经发现的两处典型矿床,预示着该区有美好的矿产资源前景,其找矿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信只要具备合适的地质、遥感以及物理勘探手段,加强研究力度,找矿工作必然能再前进一大步,收获更多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秉芳. 青海省杂多县纳日贡玛矿区外围找矿潜力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2]许长坤. 青海成矿地质特征的特殊性及找矿布局探讨[J]. 地质与勘探,2011,05:782-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