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型心绞痛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52
变异性心绞痛病人采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的治疗效果分析变异性心绞痛(Variant Angin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绞痛,又称为Prinzmetal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一种心绞痛。
在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过程中,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是常用的药物。
本文将对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效果进行分析。
尼可地尔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进入心肌细胞,减少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从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
地尔硫卓是一种硝酸酯类药物,能够释放一氧化氮,通过平滑肌细胞中的鸟苷酸环化酶激活环磷酸鸟苷,从而扩张冠状动脉。
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通过不同的机制扩张冠状动脉,能够互补地发挥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作用。
一项研究对72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了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的观察。
治疗过程中,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观察指标包括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
研究结果显示,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尤其是夜间发作的心绞痛。
治疗后,该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也有所改善,心电图异常减少。
此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组的冠状动脉痉挛情况有所缓解,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
总体上,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对变异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然而,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也有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尼可地尔可能导致低血压、头晕、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地尔硫卓可能导致头痛、面红、低血压等副作用。
此外,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还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因此,在使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
对于患有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等问题的患者,应慎重使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
此外,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心绞痛分级标准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通常表现为胸部不适、压迫感或疼痛。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心绞痛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了解心绞痛的分级标准对于患者及医生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心绞痛的分级标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
其特点是发作规律,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数分钟内即可缓解。
疼痛通常由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或寒冷等诱因引起,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1. Ⅰ级,轻度心绞痛,发作频率低,每周发作少于1次,且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2. Ⅱ级,中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每周发作1-2次,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
3. Ⅲ级,重度心绞痛,频繁发作,每周发作3次以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且发作的诱因不明显。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危险的情况,可能是心肌缺血加重的表现,也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前兆。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级标准如下:1. Ⅳ级,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高,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也难以缓解。
三、变异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是一种罕见的类型,通常发生在休息或睡眠时,疼痛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心电图改变。
变异型心绞痛的分级标准如下:1. Ⅳ级,变异型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心电图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
总结: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稳定型、不稳定型和变异型。
了解心绞痛的分级标准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心脏状况,及时就医。
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心绞痛时,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分级标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冠心病心绞痛如何分辨危险程度发布时间:2022-11-23T06:55:29.60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7月13期作者:林智军[导读]冠心病心绞痛如何分辨危险程度林智军(沐川县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500)因为冠状动脉病变所导致的心脏病被称为冠心病,冠状动脉作为主动脉的第一分支,其主要发挥心肌供血的作用,但当病变发生后,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引起冠状循环障碍,降低了心肌供血量,最终导致心脏病变发生。
心绞痛作为冠心病的常见症状,主要是因心肌突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
主要症状包括阵发性前胸压榨或疼痛,多发生在胸骨后部,也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尤其是在劳动或处于兴奋状态时,以数分钟持续为特点,经休息或使用硝酸盐后改善。
基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不同类型,其严重程度和症状表现也均不相同,故本文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以及类型进行概述。
一、心绞痛的发生机制需要明确的是,机械性刺激对心脏无明显影响,而缺血缺氧对心脏的影响是相对严重的。
心绞痛的发生虽然存在心肌绝对或相对缺血,但是都是在心肌缺氧的基础上发生的,在缺氧发生后,代谢不全的物质聚集,对心脏局部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信息经神经和脊髓传递至大脑,位于脊神经分布的皮肤区域发生不适感,主要不适感为疼痛表现、憋闷、紧缩等。
由此得知,心绞痛属于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反射性症状。
症状发生主要和心率、心脏前、后负荷、心肌收缩力等具有密切联系。
二、心绞痛的诊断和临床表现心绞痛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症状,患者的病史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分型。
因为患者胸部不适的位置、性质以及放射区域基本相同,经硝酸甘油使用后可有效缓解。
所以在诊断中,需要注意心绞痛是心肌缺氧以及供氧不平衡所导致的,持续时间主要为数分钟或十几分钟,部分患者在发作后会存在一段时间的胸部不适感,但持续时间应当≥30分,疼痛程度则是逐渐上升的。
心绞痛疼痛发生位置多发生在胸骨后,若距离胸骨位置越远,心绞痛的可能性就随之降低,但也有部分患者疼痛发生在牙、下颌、前壁以及腹部等位置,放射部位包括颈部、左臂内侧以及右侧肢体,患者多无法准确指出疼痛位置。
变异型心绞痛名词解释
x
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 Angina),也被称为特发性心绞痛,是一种心脏疾病,主要由血管功能障碍和血管内凝血造成。
在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期间,血管括约肌收缩减弱,导致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引起疼痛。
变异型心绞痛常持续数分钟,也可持续数小时,而且往往会反复发作。
常见症状有胸痛、心慌、恶心和呕吐等。
有时候,变异型心绞痛还会伴有心率加速或心律失常等。
变异型心绞痛治疗一般主要是针对血管功能障碍或血栓形成,常要通过降压药、血小板凝集抑制剂、血管通畅剂等药物治疗。
并且,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也应该改变生活习惯,如减少负担、加强运动、控制体重等,以促进病情改善。
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angina;V A)也称血管痉挛性心绞痛(Vasospasticangina;VSA ),它的本质是变异型心绞痛,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自主神经张力的异常改变和冠脉内皮细胞功能失调是发病机理的两个重要方面。
1959 年,Prinzmetal 描述一种心绞痛,其特点是心绞痛发作在午夜或静息状态下,心电图ST 段上移,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变异型心绞痛,这类心绞痛后来称为变异型心绞痛,冠脉痉挛也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得到证实。
变异型心绞痛- 临床表现(1)静息出现心绞痛,常为周期性发作,常在每天同一时刻发作(后半夜或凌晨醒来时);(2)清晨起床后轻度活动(如穿衣、洗漱和大小便)也易诱发,但同等活动量于下午可不发生,提示本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力有昼夜波动变化;(3)疼痛程度较为严重,持续时间长约10~30 分钟,并可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晕厥;(4)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5 分钟内大多可使胸痛缓解;(5)多数患者发作时血压升高,少数可表现为血压下降。
发作时,可出现左心衰竭体征如心尖部第三、四心音和收缩期杂音。
发作间歇期无明显异常体征。
(3)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疗效不佳者或变异性心绞痛者均提示变异型心绞痛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宜及时应用钙拮抗剂,但维拉帕米不宜和β-受体阻滞剂合用。
BNP 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不仅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也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况。
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有30-40%存在急诊医生难以确诊而影响预后,以BNP 100pg/ml 作为临界值的阴性预测值达到90%,可以减少74%的临床不确定性;而BNP 超过400pg/ml 提示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达95% 。
而BNP 在100-400pg/ml 时可能由肺部疾病、右心衰、肺栓塞等情况引起。
呼吸困难患者急诊就诊时的BNP 水平以及治疗后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其出院时风险。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又称 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是继心钠肽(ANP)后利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由于它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 等于1988 年从猪脑分离出来因而得名,实际上它主要来源于心室。
变异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变异型心绞痛,又称为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引起的心绞痛。
其诊断标准如下:
1. 典型的临床症状:剧烈胸痛,一般伴有压迫感、憋闷感和焦虑感,可放射到左臂、肩胛部、颈部等地,发作时常伴有冷汗、乏力等症状。
2. 心电图:发作期间心电图ST段上升≥0.1mV,ST段持续时间≥0.1s,出现降肢倒置(Ⅱ、Ⅲ、aVF导联)、V1-V3 ST段上升
≥0.2mV等表现。
3. 冠状动脉造影或非侵入性检查:血管造影或CTA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存在痉挛,或者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动脉狭窄等病变。
4. 有诱因或缓解因素:发作多与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冷热刺激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补钙剂和硝酸酯类药物得到缓解。
以上四项中,同时满足前三项和满足第四项中的两项,即可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
需注意的是,若患者已有冠心病病史,而且表现与变异型心绞痛相似,则应首先考虑冠心病急性发作或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等诊断。
变异型心绞痛23例临床分析及治疗摘要:目的:观察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变异型心绞痛患者23例,年龄37~49岁;其中男18例,女5例,均经Holter 检查发现,发作性ST段抬高,部分伴严重心律失常,采用钙离子拮抗剂为主,辅以单硝基硝酸脂治疗。
结果:23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复查Holter无ST 段抬高的缺血表现。
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好发于年龄较轻的男性,发作时ST段抬高,可伴严重心律失常;钙离子拮抗剂疗效肯定。
关键词:变异型心绞痛;ST段抬高;钙离子拮抗剂变异型心绞痛好发于年轻男性,临床上常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之一,本篇总结23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冶疗情况,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作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7-2008年我院CCU病房住院患者,剔除心肌病、心肌梗死、劳力型心绞痛、风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型心脏病,选发作时ST段抬高者23例;其中男18例,女5例。
年龄37~49岁,平均(43±9.1)岁。
所有男性均吸烟,女性2例吸烟。
入院后经Holter检查显示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抬高幅度为0.15~0.60mV,伴有Ⅰ°A VB者2例;Ⅱ°Ⅰ型A VB者2例;Ⅱ°Ⅱ型A VB者1例;Ⅲ°A VB者1例;短阵室速者3例;频发室早7例;窦性停搏1例;房性早搏1例。
典型病例:例1,男性,36岁。
阵发性胸闷1年,加重半月,多发生在晨起,阵发性胸闷,心前区刺痛,出现面色苍白,曾服用“去痛片”治疗。
入院前半月,上述症状加重伴头晕,黑朦。
经Holter检出,发作时CH2、CH3的ST段抬高并伴有Ⅱ°Ⅱ型A VB,窦性停搏入院。
患者吸烟史15年,近10年每月30~40支,入院前2周血压波动在170~140/110~80mmHg,查体血压140/90mmHg,心肺无异常,血脂胆固醇6163mmol/L,无糖尿病史。
变异型心绞痛名词解释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l心绞痛)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冠心病亚型,其特点是病人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心绞痛发作。
下面对变异型心绞痛的一些相关名词进行解释。
1. 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l心绞痛):也称为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发作。
与稳定型心绞痛不同,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绞痛发作并非由活动或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而是发生在休息或夜间的情况下。
它通常与痉挛性心绞痛相伴随。
2. 冠心病:一种心脏病的综合症,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引起,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
3. 冠状动脉:也称冠脉,是人体中用于供应心脏本身营养和氧气的血管。
冠状动脉由左主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组成。
冠状动脉痉挛是变异型心绞痛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4. 痉挛:是指身体某个部位肌肉痉挛或痛经等情况。
在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中,冠脉发生痉挛,导致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
5. 心绞痛:也称狭心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灌注不足引起的心脏疼痛。
心绞痛常常表现为胸闷、疼痛、憋气等不适感。
6. 综合征X:也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是与冠状动脉狭窄无关的一种心绞痛综合征。
综合征X常表现为心绞痛发作,但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的狭窄或堵塞。
7.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
在变异型心绞痛中,冠脉痉挛导致冠脉血流减少,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肌缺血。
8. 冠脉舒张:指冠状动脉放松和扩张,增加血流量,从而满足心肌的氧气和养分需求。
在变异型心绞痛中,冠脉舒张功能降低,容易发生痉挛,导致血流不畅,引发心绞痛。
什么是变异型心绞痛?
佚名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编辑部医生:最近医生告诉我的妻子,她可能患有变异型心绞痛。
这是
一个怎样的状况?需要怎么治疗?您好。
变异型心绞痛是一种胸痛类型的一个老词,更常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心脏血管中肌肉的收缩。
这些是短暂的、临时的痉挛
会阻断血液流向心肌,这时心肌缺血,从而引发胸痛。
这种情况类似于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其动脉被胆固醇——满载斑块堵塞时所发生的心绞痛。
虽然出现冠状动
脉痉挛的人可能会有动脉斑块,但是也有动脉可能是完全干净而没有斑块的。
【总页数】1页(P7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酸甘化阴”法论治变异型心绞痛 [J], 李碧霞; 石磊
2.一例冠状动脉无阻塞病变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治过程并文献复习 [J], 王俐达;戚真;朱宁;王纪文
3.稳定型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J], 肖美娟;杨丽;付宇;曹祥熙
4.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变异型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 [J], 罗钰婕
5.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变异型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 [J], 罗钰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心绞痛病理、特征表现、病因、发病机制、典型症状、分型、误诊情况、辅助检查、家庭急救措施及硝酸甘油使用注意事项概述心绞痛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胸痛、胸部不适,或伴有肩背部放射痛。
特征性表现为发作性胸痛,呈压榨性或窒息样,一般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上肢尺侧面,右臂和两臂的外侧面或颈与下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数分钟可缓解。
心肌缺血也可表现为胸闷、心悸、腹痛、牙痛甚至头痛等不典型症状。
常见病因1、情绪激动。
当情绪过于紧张、过度悲伤、兴奋、恐惧时,可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减少心肌供血量,引起心绞痛。
2、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可诱发心绞痛,因为胃肠道消化食物必须消耗热量,流向胃肠道中的血液增多,加重心脏负担,减少冠状动脉供血量,最终诱发心绞痛。
3、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引起的心绞痛被称为劳力性心绞痛,比如长时间做重体力和重脑力劳动、剧烈运动,爬山骑行或者快步上楼等。
过度劳累后可加快心跳速度,增加心肌耗氧量,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诱发心绞痛。
4、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使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突然闭塞,导致心肌缺氧,降低心脏排血量,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从而诱发心绞痛。
5、缺铁性贫血。
当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降低,增加心肌缺氧缺血症状从而导致心绞痛。
6、吸烟喝酒。
吸烟可降低血氧含量,降低心绞痛的运动耐量,增加冠状动脉敏感性,稍微受到刺激时就引起血管痉挛,诱发心绞痛。
另外酗酒的话会扩张外周血管,下降血压,加快心率,引起心脏供血不足,心肌得不到充足氧气供应而诱发心绞痛。
7、生活因素。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不能一时适应,去甲肾上腺素飙升,加快心跳,升高血压,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绞痛。
另外过度用力排便时可突然增加腹内压和心内压,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同时也能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绞痛。
心绞痛发病机制心肌收缩力、心肌张力和心率决定着心肌的耗氧量,常用“心率收缩压”来估计心肌的耗氧量。
变异型心绞痛,首选治疗药物是什么?
| Day 26 |
女性,52 岁,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间断凌晨 3 时左右发作胸痛,每次 20~30 分钟,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发作时心电图 II、III、aVF 导联 ST 段抬高约 0.2 mV,发作后心电图很快恢复正常。
下列有关该患者的治疗方案,最合理的
是: A. 不需长期服药,发作时含化硝酸甘油治疗B. 口服长效钙拮抗剂治疗C. 口服β 受体阻滞剂D. 口服ACEI 治疗E. 考虑溶栓治疗
C
患者病史符合变异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的特征为静息心绞痛,表现为一过性ST 段动态改变,是UA 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痉挛。
在戒烟、戒酒基础上,钙通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是治疗冠状动脉痉挛的主要手段(B)。
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加重或诱发痉挛(C)。
变异型心绞痛_Bian Yi Xing Xin Jiao Tong一概述变异型心绞痛为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
1959年,Prinzmetal等将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缺血性心绞痛命名为“变异型心绞痛”,指出此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无关,痛苦发生在宁静时,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段下降,不消失病理Q波。
其六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者较多。
变异型心绞痛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及严峻心律失常,甚至心室抖动及猝死。
二病因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诱因:变异型心绞痛常常发生在吸烟的人群,尤其是短期内大量吸烟的年轻男性。
应用可卡因和安非他命等违禁药物是发生冠脉痉挛的重要缘由。
心情紧急和过大的精神压力也是发生冠脉痉挛的一个重要缘由,严峻的冠脉痉挛可能是Tako-tsubo心肌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此外,导致儿茶酚胺分泌等神经体液特别的内分泌疾病也是冠脉痉挛不少见的缘由,比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Kounis还曾提出“过敏心绞痛综合征”的概念,发觉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可能会消失心绞痛症状,缘由就是因为肥大细胞释放大量缩血管物质和促血小板聚集物质,比如组胺,白三烯,血栓烷素等物质,既可以使原有粥样硬化斑块裂开,血栓形成,也可以导致正常的血管收缩,消失冠脉痉挛。
另外,变异型心绞痛常见的诱发因素还包括戒酒,寒冷刺激,应用收缩血管的药物等。
三临床表现指出此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无关,痛苦发生在宁静时,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段下降,不消失病理Q波。
其六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者较多。
变异型心绞痛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及严峻心律失常,甚至心室抖动及猝死。
四检查1.试验室检查冠脉肌细胞内细胞器中Ca2+含量增多,较大冠脉中5-羟色胺受体特别。
2.其他帮助检查(1)心电图特点1)发作时心电图呈ST段临时性提高,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发作缓解后快速恢复正常。
2)多数病例可见ST段抬高的同时,T波增高变尖。
发作缓解后原ST段抬高导联可消失T波倒置。
冠心病心绞痛分型诊断标准
冠心病心绞痛根据临床症状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完全性心绞痛(Classic Angina):出现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包括胸痛、压迫感、闷痛等,常规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可诱发症状,
可以通过硝酸甘油缓解。
2. 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症状更严重,冠状动脉
痉挛不稳定,疼痛发生频繁、加重、持续时间延长,且不易通过硝酸
甘油缓解。
最常见的情况是在安静状况下出现心绞痛。
3. 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 Angina):也称为Prinzmetal心绞痛,是由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或冠状动脉痉挛所引起的疼痛。
通常在
安静状态下发生,伴随ST段的改变。
4. 心绞痛等效症状(Angina Equivalent):不出现典型的胸痛
症状,而是表现为其他身体部位的疼痛,如颈部、下巴、左肩、左侧
手臂等。
可能由神经系统的疼痛传导导致。
以上是常见的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诊断标准,医生一般会根据患
者的症状和体征来进行诊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分类方法,具体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结果来确定。
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由专业医生来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