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时 自然界中的硫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5
必修1第三章第3节《自然界中的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含碳、氮元素的物质的基础上,引导了解学生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认识硫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来了解硫单质的性质。
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首先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然后对硫单质的物理性质性质进行合作探究。
对于硫单质化学性质的探究先由学生预测性质,再师生共同完成实验探究,整合化学性质,并在此基础上从氧化还原的角度理解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最后链接生活,了解硫单质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认识硫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来了解硫单质的性质。
2.通过对硫单质性质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3.通过对硫单质化学性质的探究教学培养学生通过预测、实验、归纳等探究过程的经历,培养学生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教学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点是探究硫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难点是从氧化还原的角度理解硫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教学过程】【学情分析】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思想从“被动接受型”慢慢向“自主学习型”转变。
他们学习思维的逻辑性和创造性明显增加,学习动机比较稳定。
他们在初中虽已接触了一些常见化合物的知识,有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先前的学习已经熟练掌握了物质的量以及氧化还原等基本理论的运用,系统学习了含碳、氮元素物质的性质,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不同价态含硫元素物质的转化以及硫单质的性质,并带领学生在学习了氧化还原的基础上利用氧化还原的思想理解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本节课和生活联系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实验、演示实验辅助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另外注意高视角、低起点,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引导等方式,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引导学生去联想、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新知识。
第2节硫的转化第1课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含硫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与转化过程,并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增强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2.能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性质,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分析、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培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能力。
一、自然界中的硫1.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1)硫的存在①自然界中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煤中也含有少量硫。
②自然界中化合态的硫广泛存在于硫酸盐、硫化物、火山喷发时释放的气体中、地下水里、动植物体内。
(2)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3)不同类别含硫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硫元素化合价物质类别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6 --SO3H2SO4Na2SO4+4 --SO2H2SO3Na2SO30 -S ----2 H2S ----2.认识硫单质(1)物理性质①单质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固体,很脆,易研成粉末; ②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③熔点和沸点都不高。
(2)同素异形体①概念: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
②硫的同素异形体有多种,如正交硫和单斜硫等。
③常见非金属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白磷和红磷、O 2和O 3等。
(3)硫的性质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一端,当混合物呈红热状态后,移开玻璃棒,混合物继续保持红热,最终生成黑色固体 熔化后的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同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 实验结论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铁(FeS) 硫能够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O 2)(4)化学性质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硫与热碱液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和亚硫酸盐。
如3S +6NaOH=====△2Na 2S +Na 2SO 3+3H 2O ,该反应中硫体现氧化性和还原性。
第三节硫的转化第1课时自然界中的硫【学习目标】1.分析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形态及主要来源2.通过观察、思考、推理硫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实验现象,养成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3.学以致用,分析硫及相关化合物的用途,建立起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习重难点】硫的化学性质【课前预习区】一、有关硫及其化合物1、预习课本,写出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标记出硫元素的化合价。
硫化氢,硫化钠,硫离子;二氧化硫,亚硫酸,亚硫酸根离子;三氧化硫,硫酸,硫酸根离子二、自然界中的硫①通过课本图示,我们可以找到哪些含硫物质?②火山爆发后地表中不同价态的硫是如何转化?(画出转化关系图)火山爆发后地下中不同价态的硫是如何转化?(画出转化关系图)③地上含硫物质和地下含硫物质的价态是否一致?为什么?④硫元素常见价态有哪些?对应哪些常见物质【课堂互动区】【问题驱动】一、硫的物理性质1、硫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什么样的外观特征?2、硫属于哪一类物质,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参考课本P86,并动手实验)【学以致用】下列关于叙述不正确的是()A.硫单质为淡黄色的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B.硫单质易脆易粉碎,易溶于二硫化碳,加热易熔化C.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D.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斜方硫和单斜硫二、硫的化学性质硫是一种单质,从氧化还原角度预测硫的性质:___________ 1、硫能与绝大多数的金属反应【演示实验】硫与铁反应现象:方程式【实验探究】①S与Fe反应实验中,只加热混合物一端就能继续反应,说明什么?②铁与硫的生成物中铁表现价,如何验证(提示:生成物不溶于水而溶于稀盐酸)③类推完成下列反应硫与铜反应硫与铝反应【类比分析】分别写出Fe、Cu与氯气反应方程式比较硫、氯气氧化性强弱,理由【迁移应用】你能否用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①实验室用之除去洒落的汞②将钠与硫放在研钵中研磨,会听见噼里啪啦的爆炸声2、硫与非金属单质反应①观看演示实验,描述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方程式:②S与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合作探究】硫与其他物质反应①硫粉可以溶解在热的浓碱液中,写出方程式,画出双线桥,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物质的量的比②黑火药爆炸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3CO2↑+N2↑,在此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思维发散】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硫的影踪,让我们开动脑筋,发现硫元素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小结】:【随堂练习】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A.FeSB.FeCl2 C.SO2D.NO2.Cl2的氧化性比S的氧化性强,最主要的事实是()A.通常情况下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气体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C.与金属或氯气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价而氯被还原成—1价D.与同一种金属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3.实验室常用热的NaOH溶液洗去试管口的沾有的S,其反应如下6NaOH + 3S = 2Na2S + Na2SO3+ 3H2O 在此反应中硫表现的是()A.氧化性 B.还原性.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4.硫通常是一种淡黄色的晶体,有橙色、有无色、红棕色三种颜色的硫蒸气,它们都是硫的单质,但每个分子中硫原子的个数不同,可用Sx表示。
第3节硫的转化第1课时自然界中的硫二氧化硫1.了解含硫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以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
2.掌握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重点)3.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
(重难点)1.自然界中的硫2.认识硫单质(1)存在硫单质俗称硫黄,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有斜方硫、单斜硫。
(2)物理性质硫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固体,很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3)化学性质(以化学方程式表示)[探究·升华][思考探究]某同学为了证明铁和硫反应的产物中铁的化合价,设计了如下实验:问题思考:(1)混合粉末A 中要使硫粉过量,原因是什么?【提示】 防止因铁粉过量而使滤渣C 中含铁粉,与H 2SO 4反应生成Fe 2+干扰实验。
(2)反应在“惰性气体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防止环境中的O 2将S 、Fe 氧化。
(3)操作①是用灼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粉末,反应即可持续进行,说明什么问题?【提示】 硫和铁粉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足以维持反应的进行。
(4)操作③加煮沸过的稀硫酸目的是什么?【提示】 防止硫酸中溶解的氧气氧化Fe 2+。
(5)为证明产物中铁的价态,对D 溶液应做怎样的操作?【提示】 向D 溶液中加入煮沸的KSCN 溶液,看是否变为红色。
[认知升华]硫的化学性质硫单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
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表现出还原性和氧化性。
1.表现还原性当硫与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反应时,通常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表现一定的还原性,如S +O 2=====点燃SO 2。
2.表现氧化性(1)当硫与H 2、部分金属等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反应时,通常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