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10
041JiaoXue YiDe教学一得图式理论是一种关于从事物核心本质入手来理解事物,依核心本质来分类,然后细化分解知识的理论。
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设计中,它的最大特点是引导学生自上而下地接受知识。
采用图式理论的语篇教学设计方法,可以突出学生探索精神的引导、思维方法的培养、科学有效的记忆,从而提高语篇教学的效率。
一、引导学生抓住写作体裁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会告诉学生要学习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等。
教师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即使学了知识,也常常不了解学习的重点。
学生不了解这一次学习的核心是什么、到底在学什么知识、为什么要学知识。
图式的教学设计则不同,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直接抓住写作体裁这个重点,从宏观的角度学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童话剧剧本《小红帽》为例。
Little Red Riding Hood:Wow !Flowers,how beautiful! One flower ,two flowers,three flowers.Wolf:I am wolf.I am hungry.Here is a little red riding hood.Hi! Little Red Riding Hood.Where are you going?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红帽》是什么文本体裁,学生思考,认为它是童话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童话剧的结构组成是什么。
学生经过思考,认为童话剧是由每一出的场景介绍、旁白、对话组成的。
场景介绍主要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便于人们理解故事;旁白描述人对话时的心理变化,帮助人们理解台词;对话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句子。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理解了童话剧这一文本的构成特点,也理解了该如何撰写童话剧剧本。
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以上两句话的意思和逻辑性。
学生经过思考,得到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小红帽正在野地中采花,狼发现了小红帽,觉得很饿,想吃掉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不看后面的故事,能不能猜想故事展开的方向,学生经过思考,认为后面的故事应该是围绕着狼要如何吃小红帽以及小红帽会不会被吃的线索展开的。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活动设计与实施作者:张爱霞来源:《中学生英语·中旬刊》 2020年第3期张爱霞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整体上把握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于以语篇为载体,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语篇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于培养学生对文本大意或具体语境中的某个词句、片段进行分析、理解、推测的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一线教师,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不仅要落实第一课堂教学,更要创设第二课堂服务我们的课堂教学。
1. 把握活动核心要素,优化课堂教学在完成教学设计和落实课堂的时候,要紧紧抓住兴趣、情景等核心要素,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
1.1注重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引导学生成长的英语教师,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尽可能长久保持下去。
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
摒弃传统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乐趣,保持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感,享受英语的独特魅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例如:立足单元整体设计“课前三分钟”,采用 Free talk 、Role play、Tell story、Duty report、 Sing a song、Let’s chant 、Find someone who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和展示中得到语言的提升。
在推进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听故事、做游戏、演小剧、唱儿歌,编歌谣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于乐。
融入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对子活动等活动形式,调动和充分激发课堂学习的乐趣,创造活跃、互动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踊跃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1.2注重创设运用英语的情境语言的呈现和习得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创设直观情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景,利用学生的想象模拟创设想象情景,利用故事导入创设故事情境。
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问”出精彩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王煜洁【摘要】小学阶段英语语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体验乐趣。
由于问题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始终发挥着组织和调控教学的作用,所以问题设计在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走进语篇,提高阅读技能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英语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一、阅读前设计问题——激发兴趣,走进语篇读前活动是英语语篇教学的前奏和基础,对于建构语篇文本的内容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常教师会设计一些与语篇主题相关的问题,通过问答形式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或话题预测语篇的主要内容与可能用到的词汇,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引领学生积极地从生活走进文本。
1.导入型问题。
问题导入是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广泛、操作最简单的一种导入法。
它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紧扣话题,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建立起语篇文本与以往经验、知识之间的联系,迅速自然地导入语篇话题,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预测型问题。
预测型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语篇插图、标题等后提出的问题,旨在激活学生思维,推测语篇大意,为语篇教学的展开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学5AUnit7 A camping trip Part A前,利用课文插图导入语篇话题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What do they need for the camping trip? Can you guess?”此时,学生思维活跃,围绕问题热烈讨论,并涉及到了语篇中的许多语言点。
这种预测型提问,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推断和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铺垫型问题。
铺垫型问题是教师针对学生理解语篇语言点而设置的问题,其目的不仅是寻求问题的答案,更是利用问题对这些语言点进行适当的铺垫,从而减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压力。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路径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语篇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语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
要想有效地进行小学英语语篇教学,需要一定的路径和方法。
下面就是一个有效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路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篇知识和技能。
阶段一:导入和激发学生兴趣要想让学生对语篇教学感兴趣,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导入。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轻松活泼的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英语语篇的乐趣。
可以通过唱歌、跳舞或做手工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逐渐进入学习状态。
阶段二:引入语篇类型和结构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不同类型的语篇,并向学生介绍语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语篇,让他们了解不同语篇的特点和结构。
还可以结合实例向学生解释语篇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对语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阶段三:示范和实践在引入语篇类型和结构后,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篇知识和技能。
可以通过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方式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语篇,并让他们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
可以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或者让他们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等。
通过实际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篇知识。
阶段四:小组合作和讨论在示范和实践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讨论,共同探讨语篇的特点和结构。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进行角色扮演、讨论话题或编写故事等,让他们在交流和合作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语篇知识。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阶段五:巩固和检测在进行了小组合作和讨论后,可以进行巩固和检测,检验学生对语篇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布置或小测验等方式让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的语篇知识。
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实施方法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所以教师在开展英语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将英语学习放置在通过语篇所设定的特定语境当中来锻炼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
语篇教学作为提升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效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也对学生理解文本、提升阅读水平起到了推助作用,是一种全新而且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施策略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最重要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向学生输送基础知识那么简单,更是对学生人生发展的启蒙教育。
因此,在英语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主要方向。
1.设计语篇情境,强化学习体验语篇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引导学生进入到一个较为真实的学习语境当中,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唤醒学生对语篇内容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这种语境当中能够主动分析文本内容,增强自身对文本感悟能力。
为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利用语篇教学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借助语篇内容强化学生学习体验,切实达到强化学习体验的教学效果【1】。
例如,在进行《At the zoo》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基础知识等都是以动物园的动物介绍为主。
为了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语篇意识,笔者就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首先,笔者通过让学生帮助笔者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导入,如笔者说“The weather is fine on the w eekend.I want to go to the zoo.What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zoo?”当学生通过这个问题进行激发起学习兴趣之后,学生们就会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回答,有的学生说panda;有的学生说lion;有的学生说elephant...这样学生便可以有效进入到笔者为其设置的语境当中,同时笔者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口语表达实际能力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重点词句。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第一篇: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单句而忽略语篇,根据语篇分析理论,教师应从语篇的宏观角度出发,分析文章的信息结构、句际关系和句内含义、话语标记语,以及对语篇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在教学中兼顾局部与整体,使学生最大限度获取语篇中的完整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篇语篇分析一、引言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大学英语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培养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更注重英语的词汇搭配和单句的分析与理解。
学生的词汇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扩充,但不一定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学生对语篇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未得到提高。
研究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语篇教学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与大学英语的教学宗旨不谋而合。
二、语篇分析理论传统的英语教学多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 Approach)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从单个的生词或短语着手,以单个的句子为单位,对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意义进行分析,忽略了对篇章信息结构、衔接手段和话语标记的分析。
事实表明,仅仅停留在单词意义和语法结构的层面,不足以正确理解句子和文章的含义。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语篇意识,引领学生从更高层次的语篇、语境的角度来解读课文。
所谓语篇(discourse),是指“高于句子或小句的语言单位”(Stubbs,1983:1)。
语篇可以是短短的几句,也可以是篇幅很长的篇章。
语篇分析是现代语言学借助行为科学、认知语言学、哲学、信息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语言学家们逐渐意识到语篇的重要性,出现了两个并列的术语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和text linguistics(语篇语言学),两者意义基本相同。
优化语篇教学,建构精彩英语课堂作者:穆雪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7年第9期江苏连云港市罗阳中心小学(222143)穆雪[摘要]语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
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创设主题情境、组织英语活动、设置问题练习等方面入手,优化语篇内容,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知识。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情境;活动;练习[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7004901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教师把单词和句子教给学生,避免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单词识记的弊端,鼓励学生在句子的学习中掌握和运用单词,形成完整的语言概念。
这样,在整个语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而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主题情境,整体理解语篇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符合主题的情境,帮助学生在整体上理解语篇。
例如,在学习《The first day at school》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根据文中的单词和句型,设置“Today we will learn Unit 1 The first day at school,We’ll visit the school and introduce the school buildings”的主题,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
因为学生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学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学校建筑物的布局也比较熟悉,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最喜欢去学校的哪个地方,并说出原因。
有了主题情境后,整个语篇教学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比较强,学生掌握起来自然就简单多了。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英语语篇教学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在创设主题情境时,要考虑到情境与学生原有英语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
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阅读英语文章的能力,所以教师创设的主题情境则应该更多地放在学生自身的情感变化上,在理解语篇的同时鼓励学生表达出自身的感想,形成一定的英语素养。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达到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初步掌握,形成基本的英语运用能力,为之后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
小学阶段的英语写作则是围绕所学课文或者单词,来进行英文语句的书面表达,使小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不致与汉语表述相混淆,从而实现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分析《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二级“写”的目标规定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往往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对学生进行单词和语法的训练,却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甚至于,在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里,仍旧存留者一些传统的想法:写作教学耗时费力却收效甚微,影响现实英语教学进度;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积极性较差,会使得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小学英语教学只需要小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单词运用和日常对话交流就可以了……这些观念忽视了素质教育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对英语教学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英语写作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从而将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后一块短板加以补足,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全成长。
二、如何提升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一)扎实基础,为小学生英语写作进行原始积累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
”英语的写作教学建立在学生的词汇基础之上的,这种积累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无法逃避,只能迎难而上,教师可以在词汇积累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
(1)制作英语单词小手册,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感兴趣的英语词汇进行收集,并背诵记忆;(2)教师在教学生单词时,可以将单词运用于趣味的英语情景中,让学生加深记忆,如在《I can help you》一节中,为了使学生掌握again的用法,教师可以通过一组对话趣味对话来实现:A:Everyone is late.B:Not again!(A:所有人都迟到了。
如何开展小学英语常态课管理作者:杜虹来源:《辽宁教育·教研版》2017年第07期做为一名区级研训员,下基层听课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除了各类比赛活动等,常态课调研是最基础的工作。
常态课是最基本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日常调研工作中,发现我区常态课中即有优点,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于是我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以促使我区常态课管理更科学、规范、有效。
目前收到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一、深化意识,保证面向全体长期以为,由于受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情况影响,教师和家长对英语学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
有的教师认为小学升初中不需要考英语,初中英语学习是零起点教学,所以对小学英语学习不很重视;有的家庭非常重视,认为英语不是母语,要从娃娃抓起,早早在校外给孩子补习英语;有些老师往往忽略学困生,课堂上经常提问“乐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课堂上两级分化严重,“乐学生”越来越“乐学”,学困生越来越“学困”,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
九年制义务教育面向的群体是全体适龄儿童,小学英语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中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在常态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小学英语教学要面向的是全体在校学生。
我区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在教学方面制定了详细的量化标准。
各个学校针对教师又有一套量化考核方案,教学占比非常重。
我区教研室又针对课堂教学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考核表,用制度来约束教师的日常教学。
在每学期开学前,我们都会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岗前培训即“学前周培训”,强调小学英语课程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在日常随机听课过程中,将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列为目标岗位责任制中的重要一项。
从学生的参与度、教学设计的密度、学生间的互评等等,对每一次听课都进行记录打分,以此提醒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定时进行教案、作业检查,不指定年级班级,就是要考察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在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一次小学英语“课堂效果监测”,不定时在全区所有学校中随机抽取班级进行监测,以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呈现,以教材为基准内容,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反馈。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王君二〇一三年十月【摘要】英语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我国大部分省份都在小学中开设了英语教学课程,本文旨在分析语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以及实施方法和所能产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语语篇教学【引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决定了信息采集、分析、应用和交换的深度、广度、速度呈倍增长,英语作为信息存储与交流的一种媒介,对比其他语种,因其自身特点优势,地位作用更加举足轻重。
英语教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逐渐凸显,到目前已经成为主要语种。
同时,这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学习心理和语言知识系统的具体情况,传授学生们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们的应用能力。
【正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即便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英语课堂也不应简单地、纯粹地以模仿和背诵为主。
如果导致学生只是把英语与汉语直白地互相翻译,那么学用脱节的后果就是英语成为一项枯燥乏味的负担。
完全无法发挥掌握语言形式基础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上的交流功能。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的。
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是英语技能训练的四项基本内容。
它们是一个整体,每个环节缺一不可。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真正提高外语应用能力和形成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一、理论依据1、语篇语言学:语篇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是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年轻科学,是人们对有关语篇的构成规则、语篇互文性(textuality)特征、连贯与衔接关系等语言性研究的科学。
语篇语言学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连贯的显性表层问题;二是语言连贯的隐性深层问题。
2、整体教育:整体教育思潮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它指出,要想获得对学习对象的周密观察,必须整体着眼,然后再到点,并注意观察点与面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强调教育过程中的整体性。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王君二〇一三年十月【摘要】英语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我国大部分省份都在小学中开设了英语教学课程,本文旨在分析语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以及实施方法和所能产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语语篇教学【引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决定了信息采集、分析、应用和交换的深度、广度、速度呈倍增长,英语作为信息存储与交流的一种媒介,对比其他语种,因其自身特点优势,地位作用更加举足轻重。
英语教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逐渐凸显,到目前已经成为主要语种。
同时,这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学习心理和语言知识系统的具体情况,传授学生们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们的应用能力。
【正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即便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英语课堂也不应简单地、纯粹地以模仿和背诵为主。
如果导致学生只是把英语与汉语直白地互相翻译,那么学用脱节的后果就是英语成为一项枯燥乏味的负担。
完全无法发挥掌握语言形式基础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上的交流功能。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的。
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是英语技能训练的四项基本内容。
它们是一个整体,每个环节缺一不可。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真正提高外语应用能力和形成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一、理论依据1、语篇语言学:语篇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是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年轻科学,是人们对有关语篇的构成规则、语篇互文性(textuality)特征、连贯与衔接关系等语言性研究的科学。
语篇语言学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连贯的显性表层问题;二是语言连贯的隐性深层问题。
2、整体教育:整体教育思潮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它指出,要想获得对学习对象的周密观察,必须整体着眼,然后再到点,并注意观察点与面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强调教育过程中的整体性。
认为语言不应该被肢解,是一个整体,是形式与意义的统一体。
二、语篇的概念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Halliday)以对语篇所做的分析研究而著称,他对语篇的定义应视为是权威性的:“The word text is used in linguistics to any passage, spoken orwritten, of whatever length, that does form a unified whole (Cohesion in English, 1976).” (注解:语篇这个词在语言学中用来指称任何确能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语言段落,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也无论其长短。
) 语篇是一个实际活动,是在交际中出现的一系列连续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是一个以语言系统规则构成的复合符号体系,当然其关键并不在于其长短,而在于其是否有语境依托。
三、语篇教学1、定义:⑴广义的语篇教学:凡是以完整篇幅呈现的文字材料的教学都称为语篇教学,这是广义的语篇教学定义,涉及面非常广。
⑵狭义的语篇教学:只限定于以文章形式出现的文字材料教学。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不包括生词教学和新的语法项目教学,只是以获取、分析、整理和应用信息为主要目的,对语篇的阅读理解的教学。
2、PEP教材内容浅析PEP教材分为三块内容,A、B两部分为重点学习部分,C 部分为选学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
比较各个年级教材的语篇情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⑴语篇数量增加。
三年级的语篇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对话形式。
四年级虽然仍然是对话,但是内容量加大,角色会出现三人或三人以上。
五年级与四年级相比,难度直线上升,语篇长了很多。
而六年级则是会出现大段的故事。
⑵语篇的情景铺垫更具抽象性。
三年级的语篇会有一二幅图来加强或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年级一般会有三四幅图。
但是,五六年级语篇的情景铺垫大多是基于文字的介绍,需结合具体的情况,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⑶语篇的信息量加大。
三四年级的语篇多是基本的两两对话。
五六年级的语篇则会有相关知识的补充。
即通过语篇的学习,不仅掌握了单词和句子,也知道了相应英美国家的文化、习惯等。
例如六下第二单元A部分的Let’s read.当身体不适,不应该直接下结论“I have a cold.”,而应该对医生详细说明病状,让医生能够做出判断,提出相应的措施。
而且,在国外看病不同于中国,是需要预约的。
3、语篇教学的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孩子不同于成人,会因为外部条件的刺激干涉而学习英语,他们只是单纯地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也就决定了教师是决定孩子是否愿意加入课堂的关键。
他们会因为喜欢你的课堂,从而喜欢英语这门学科。
词汇是语言的组成单位,从词到句,句到句群,句群到语段,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主要是由词汇构成的句子和话语实现的。
语篇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是以故事为中心和媒介,将英语的单词与句型融入生动的故事中学习,掌握故事的最后,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模仿,编写故事。
故事教学能够有效地避免语篇教学会出现的枯燥、乏味,语篇教学的连贯性能够减低故事的难度,两者形成互补,因而故事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语篇教学方法。
以PEP6Unit2 B部分为例。
⑴从词到句A、B部分Let’s learn中的单词可为“点”,Let’s talk中的句子可为“面”,提供支架。
因而有了A部分知识的支持,很容易地引出新词。
It’s spring. Spring is green with flowers and songs. 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Why do you like spring?→引出词组:fly kites , plant treesIt’s summer. Summer is hot and the days are long. What can you do in summer? Why do you like summer? →引出单句:swim It’s fall. Fall is golden and farmers are busy. What can you do in fall? Why do you like fall?→引出合理的原因:eat lots of fruitsIt’s winter. Winter is white and the year is go ne. What can you do in winter? Why do you like winter?→引出单词与词组:skate, make a snowman (运用chant很好地复习了四季的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思索:我能在不同的季节做什么?我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从而引出句型:I can…..⑵从句到句群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言之无物”的尴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将新旧知识巧妙的结合,不断进行语言的滚动,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架。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结合课堂的实际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如:多媒体、肢体语言、简笔画、歌曲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I can plant trees. I can fly kites.I can swim in lakes and eat lots fruits.I can skate, skate. And make a snowman.That’s the reasons I like seasons. Now I tell you. (使用五上第四单元I can help的曲调)然后形成句群It’s……is…Why do you like…?I can…⑶从句群到语篇教师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版本,可以采用老故事新讲的方式,套用已存在的故事,对其情节进行改动。
这样既可以将重点词汇、句型操练的同时,也降低了故事的难度,达到巩固、练习的作用。
寒号鸟的故事学生们很熟悉,其中涉及多种小动物,富有童趣,而且故事本身也蕴含了道德教育:外表美丽并不是真正的美丽,细心地观察世界,会发现世界在不同的时期有其独特的魅力。
Hanhao Bird: I’m beautiful. I’m beautiful. I like to sleep. Sleep makes me beautiful.①(T: Look, a goat comes)Goal: It’s spring. Spring is green with flowers and songs. (chant)Hanhao Bird: Why do you like spring?Goal: Because I can fly kites. I can plant trees.Hanhao Bird: I can sleep. Sleep makes me beautiful.②A frog comes.Frog: It’s summer. Summer is hot and the days are long.(chant)Hanhao Bird: Why do you like summer?Frong: Because I can swim in the lake.Hanhao Bird: I can sleep. Sleep makes me beautiful.③A mokey comes.④A rabbit comes.使用同样的句型滚动操练符合季节特色的活动。
⑤大家在欢快的唱歌“I can plant trees. I can fly kites.I can swim in lakes and eat lots of fruits.I can skate, skate. And make a snowman.That’s the reasons I like seasons. Now I tell you.”可是动物们再也没有看见Hanhao Bird的身影了。
在进行故事的讲解时,尽可能地表现出寒号鸟那种骄傲自豪的感觉,通过反复再现句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进行巩固拓展。
而歌曲因为其自身的魅力,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是巩固知识的又一有力手段。
⑷语篇的后续拓展在语篇教学中,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语言锻炼。
先进行单词和句型的机械模仿,随后渐进到意义性模仿。
即: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简明语境中对语言材料的部分内容进行替代、更换的模仿方法。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在有意义的情境中的模仿,不再跟着教师或录音依样画葫芦,而是进一步理解所模仿材料的意义、用法,强调句子在语义上的功能。
在掌握语言材料基本结构的同时,真正明白所模仿的语言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