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胶囊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寻常痤疮60例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丹参酮联合0.025%维A酸霜治疗痤疮临床观察
李建辉
【期刊名称】《实用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7(14)1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联合0.025%维A酸霜治疗痤疮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06年7月门诊痤疮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口服丹参酮组(A组)、维A酸霜外用治疗组(B组)及维A酸霜+丹参酮联合治疗组(C组),观察三组治疗效果。
结果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P<0.05)。
三组均无不良反应。
结论0.025%维A酸霜外用和丹参酮口服联合使用治疗痤疮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169-170)
【关键词】痤疮;维A酸霜;丹参酮
【作者】李建辉
【作者单位】东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733
【相关文献】
1.O.1%维A酸(迪维霜)外用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痤疮和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J], 王春华
2.丹参酮联合0.025%维A酸霜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疗效观察 [J], 莫家亮;马福生;聂金汉;谭以和
3.丹参酮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68例临床观察 [J], 罗惠阳
4.异维A酸胶囊联合丹参酮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赵卫华
5.0.025%维A酸霜联合甲氰咪胍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J], 李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关键词】丹参酮;红蓝光;寻常痤疮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及瘢痕,是一种青春期疾病。
对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痤疮有许多治疗方法,其中药物及物理治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笔者采用丹参酮胶囊(生产企业: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联合led红蓝光治疗82例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64例患者均为2011年6月——2012年6月来我科就诊的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85例,男女之比1﹕1.076;年龄16-32岁,平均年龄23.04岁。
将病例随机分入a、b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及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无显著差异。
1.2 入选标准性别不限,依据pillsbury分类法评定为轻度和中等度寻常痤疮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对治疗药物有过敏史者;对光过敏者;服用光敏性药物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内科疾病者;无法随访者。
所有患者在1个月内均未接受其他任何治疗。
1.4 方法1.4.1 治疗方法 a组患者口服丹参酮胶囊,方法为1.0g日三次口服,同时面部给予红蓝光局部光疗。
b组患者口服罗红霉素缓释胶囊(商品名:罗施立,西安德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方法为0.3g每日一次口服。
1.4.2 疗效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4.2.1 在初诊和第28天复诊时,统计患者面部丘疹、脓疱的数目,计算患者的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
根据患者的疗效指数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痊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60%≤疗效指数<90%,好转为20%≤疗效指数<60%,无效为疗效指数<20%。
治疗的有效率(%)=(痊愈病例+显效病例)/总病例×100%。
1.4.2.2 在评定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同时,我们采用martin等研究的面部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ol-acne)[1]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籍晓明;高晖【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38例中重毒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72例)与丹参酮组(66例).联合组口服复方木尼孜其颗粒6g/次,3次/d,丹参酮胶囊1.0 g/次,3次/d;丹参酮组口服丹参酮胶囊1,0 g/次,3次/d;2组均外用甲硝唑软膏和维A酸乳膏患处涂擦.2组疗程均为6周,疗程开始后于第1、3、6周随访对并评估疗效.结果 2组痤疮患者治疗6周后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1.94%;丹参酮组总有效率为65.1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借鉴.【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8(017)004【总页数】3页(P350-352)【关键词】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丹参酮胶囊;寻常型痤疮;治疗【作者】籍晓明;高晖【作者单位】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300042;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3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73+3笔者采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对中重度寻常型痤疮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受试者均为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门诊治疗的寻常型痤疮患者。
入选标准:①入选患者均为按Pillsbruy分类法分级为Ⅱ级(粉刺和中等炎性量丘疹、脓疱,总皮损数30~50个)和Ⅲ级(大量炎性丘疹、脓疱,总皮损数51~100个,囊肿、结节数少于3个)痤疮患者;②年龄≥18岁,性别不限;③自愿参加本试验,可以定期复查者。
排除标准:①对试验药物或其中成分过敏者;②近4周内使用过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如抗生素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③囊肿性及聚合性痤疮患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⑤患有严重心肝脾肺肾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患者。
LED红蓝光联合丹参酮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作者:陈艳华周吉文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第19期[摘要]目的:探讨LED红蓝光联合丹参酮胶囊口服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5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LED红蓝光照射联合丹参酮胶囊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对照组:给予丹参酮胶囊口服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
用GAGS评分、Cardiff痤疮伤残指数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P[关键词]寻常性痤疮;LED红蓝光;丹参酮;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9-1620-03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颜面部及胸背部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为基本特征。
80%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曾受此病困扰[1-2],Stern[3]研究显示15~44岁年龄段,该病的发生率为33%。
本病迁延发作,常持续到成年期,可能导致瘢痕和过度的色素沉着,对患病个体的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痤疮的发生呈多因素性,与微生物的感染、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过度、内分泌、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遗传有关。
其中痤疮丙酸杆菌的感染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5]。
目前LED红蓝光在痤疮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013年6月~2014年8月,笔者科室采用LED红蓝光照射+丹参酮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痤疮患者,并与丹参酮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作比较,现将两组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及差别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来源于2013年6月~2014 年8月门诊就诊者。
运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
治疗组:采用LED红蓝光照射+丹参酮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年龄15~33岁,平均为(24.02±1.13)岁,平均病程(3.24±1.47)月;对照组:采用丹参酮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年龄17~35岁,平均为(25.15±1.85)岁,平均病程(3.43±1.58)月,两组年龄及病程经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寻常性痤疮6大类型及用药(含联合用药)▍来源:药店经理人寻常性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颜面、胸部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以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容易反复发作。
属常见多发病,青春期的发病率较高。
现代医学治疗多采用抗生素、抗雄性激素药物、维甲酸类药物,但因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且不能很好地解决痤疮的反复复发。
所以一般建议顾客服用一些对因的中成药,以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寻常性痤疮在中医辨证中可分为多种类型,使用的药物也不同,以下为常见的6种类型、常用药物及联合用药方案,供大家参考。
1、肺胃蕴热型辩证:多见于青少年发病者,好发于前额,其次为颜面部,可散见于面部、背部。
多见于痤疮初起,以炎性丘疹色红、黑头、白头粉刺为主,毛囊孔不粗大,粉刺内容物较干,伴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微数。
治法: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药物:栀子金花丸、金花消痤丸、防风通圣丸、连翘败毒丸(初期)、美诺平颗粒。
联合用药:防风通圣丸+必麦森(红霉素过氧苯甲酰凝胶)金花消痤丸+丹参酮胶囊金花消痤丸+0.05%他扎罗汀乳膏栀子金花丸+克林霉素分散片+维生素B6片2、肠胃湿热型辩证:多见于口唇周围,可散见于前额、颜面及胸背部。
皮损有丘疱疹,或有脓疱,数目较肺胃蕴热型增多。
皮疹红肿疼痛,多伴口臭,溲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通腑。
药物:黄连上清丸、香连丸、功劳去火胶囊、一清胶囊。
联合用药:功劳去火胶囊+阿达帕凝胶一清胶囊+米诺环素胶囊3、湿热蕴结型辩证:多见于青年期发病者,分布在前额、面颊、下颌及胸背部,毛孔粗大、粉刺内容物多而不干,易挤出,面部油腻,以炎性丘疹、脓疮、囊肿为主,严重者以上皮损弥漫成片,局部有红肿疼痛,多伴有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通腑药物:消痤丸、百癣夏塔热片、黄柏胶囊、参苓白术丸(脾虚湿热型)。
联合用药:消痤丸+维胺酯维E乳膏百癣夏塔热片+异维A酸胶丸黄柏胶囊+维胺酯维E乳膏4、痰湿瘀滞型辩证:多见于青年发病,患者经久不愈,皮损以炎性结节、囊肿为主,伴有凹凸不平瘢痕和色素沉着,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多伴有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干,舌红或暗红,苔薄黄,脉弦滑。
甘草锌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痤疮80例的疗效蔡卉;邬金凤【摘要】目的观察甘草锌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76例).治疗组口服甘草锌颗粒5 g,3次·d-1,丹参酮胶囊1.0 g,3次·d-1,5%过氧化苯甲酰软膏和维A酸乳膏患处涂擦,Ⅲ~Ⅳ级者同时口服红霉素胶囊0.25 g,3次·d-1.对照组外用5%过氧化苯甲酰软膏和维A酸乳膏患处涂擦,Ⅱ~Ⅳ级者口服红霉素胶囊0.25 g,3次·d-1.2组均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7.5%,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痊愈率为42.1%,总有效率为64.47%,2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甘草锌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是治疗寻常型痤疮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的药物.【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2(013)011【总页数】2页(P49-50)【关键词】甘草锌颗粒;丹参酮胶囊;寻常型痤疮;治疗【作者】蔡卉;邬金凤【作者单位】星子县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江西星子332800;星子县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江西星子332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73+3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1],因其好发于面部,影响美观,往往给患者带来较重的精神负担。
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星子县人民医院对80例寻常痤疮患者采用甘草锌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选择在本院门诊治疗的寻常痤疮患者156例,男 92例,女 64例,年龄12~36岁,病程2个月~14年。
均未使用过维A酸类药物。
临床表现:具有痤疮典型症状和体征(粉刺、丘疹、脓疱、囊肿及结节),各种损害的大小深浅不等,以其中1、2种损害为主。
甘草锌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田绰摘要:目的:分析甘草锌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寻常型痤疮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甘草锌颗粒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甘草锌颗粒联合单身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病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率为11.1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为26.67%,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为寻常型痤疮患者采取甘草锌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治疗安全性极高,降低患者单纯使用甘草锌颗粒引发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甘草锌颗粒;丹参酮胶囊;寻常型痤疮;治疗效果寻常性痤疮是临床较常见的炎性皮肤疾病,一般也称之为粉刺、青春痘、暗疮等[1],常见于青年患者,寻常型痤疮的发病因素复杂且多,与遗传、皮脂分泌情况、毛囊微生物感染等因素都密切关系,寻常型痤疮多发于面部,因此会影响患者面部美观,从而造成患者社交障碍和情绪低落,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不利于临床治疗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效果,同时还要注意降低不良反应率[2]。
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寻常型痤疮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甘草锌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寻常型痤疮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
实验组患者有男性25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在14~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5±6.25)岁,平均病程为(3.25±1.02)月,对照组患者有男性26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在15~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5±7.14)岁,平均病程为(3.32±1.15)月。
异维A酸联合丹参酮胶囊短期治疗中度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作者:孙爱义唐维斌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第19期[摘要]目的:观察异维A酸联合丹参酮胶囊短期治疗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异维A酸10mg,2次/天,4周后减为10mg,每晚1次,丹参酮胶囊1.0,3次/天;对照组:外擦1%克林霉素磷酸脂溶液,2次/天。
共治疗8周。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1%,对照组有效率为37.9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P[关键词]寻常性痤疮;异维A酸;丹参酮[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9-1655-03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治疗顽固,易反复。
2013年1月~2013年10月,笔者采用异维A酸联合丹参酮胶囊口服短期治疗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均来自门诊患者,按照《中国痤疮治疗指南》[1],选择符合标准的成年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主要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
所有患者就诊前都有不同程度治疗用药史,皮疹反复。
共观察60例,年龄18~35岁,平均21岁,病程1~11年,平均3.5年。
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和痤疮严重程度上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前及结束后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1年内准备受孕的女性患者;③药物性、职业性痤疮;④近期系统使用过维A酸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⑤年龄小于18周岁、酗酒者、肝、肾功能异常者;⑥不能完成疗程,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异维A酸胶丸(特维丝,上海东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东海制药厂生产)10mg,2次/天,1个月后减为10mg,每晚1次;丹参酮胶囊(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1.0,3次/天;对照组:外擦1%克林霉素磷酸脂溶液(克林美,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2次/天。
丹参酮胶囊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寻常痤疮60例
目的观察丹参酮胶囊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患者均给予口服丹参酮胶囊同时刺络拔罐1次/w,连续治疗12 w,并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24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95%。
结论丹参酮胶囊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寻常痤疮有效,值得推广。
标签:丹参酮胶囊;刺络拔罐;寻常痤疮
痤疮,又称青春痘、暗疮、粉刺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主要表现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种皮疹为特征。
好发于颜面、前胸、后背等处,青春期男女多见,常多伴有皮脂溢出。
皮损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白头粉刺,针帽大小皮色丘疹,不易挤出脂栓,挤捏后较易引起毛囊周围组织炎症继而出现炎性丘疹、囊肿等损害,并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易形成窦道或者瘢痕。
痤疮是一个多因素性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
笔者于2016年1月~8月采用丹参酮胶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寻常痤疮患者60例,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15~35岁,病程2月~5月。
患者以炎性痤疮和脓疮性痤疮为主,也有混合性痤疮。
多数患者面部及胸背均有。
1.2治疗方法给予口服丹参酮胶囊(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1.0 g,3次/d。
同时给予刺络拔罐:嘱患者坐位,取大椎、双侧肺俞穴、肝俞穴、胃俞穴、膈俞穴,穴位充分暴露。
先用75%酒精消毒,取一次性采血针点刺每个穴位三下,点刺深度中等,用中号玻璃罐拔罐,留罐15 min,放血量为3~5 ml。
起罐时,用消毒干棉签按压针孔。
1 次/w,4 次为1 个疗程。
所有患者復诊1次/w,观察其皮损消退情况及不良反应,总疗程12 w后判定疗效。
治疗期间避免烟酒及禁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1.3疗效判定痊愈:痤疮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和瘢痕;有效:痤疮大部分消退,或消退后有少量皮疹出现;无效:经过3个月治疗痤疮未见明显好转,或未能坚持治疗的患者。
2结果
60例病例中,痊愈24例,占40%;有效33例,占55%;无效3例,占5%;总有效率达95%。
3讨论
痤疮,是一种以面部、胸、背等处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
现代医学认为,雄性激素分泌的增多,皮脂腺分泌的增多,皮脂淤积形成脂栓,毛囊和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并产生溶脂酶,分离皮脂引起炎症反应,使毛囊壁损伤并破裂,皮脂进入真皮内,引起毛囊周围皮肤炎症反应;另外免疫反应、内分泌障碍、多糖多脂及刺激性饮食、环境高温及某些化学因素也参与痤疮的整个病程,还与遗传及心理因素有关。
祖国医学对痤疮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大者为痤,小者为痱。
晋代《肘后备急方》中曾有”年少气充,面生疱疮”的记载,明确了痤疮的发生与年龄有关,发生在面部故痤疮又有面疱一名。
《外科大成》记载”肺风酒刺……由肺经血热郁滞不行而生酒刺也”。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肺风粉刺,此病由肺经血热而成。
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
”《医碥·面》注释粉刺:”或起白皮作痒,但浅在皮肤者,皆属肺经风热,清肺饮”。
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
日久皆成黍米白屑。
宜内服枇杷清肺饮(人参三分,枇杷叶刷去毛,蜜炙二钱,生甘草三分,黄连一钱,桑白皮二钱,黄柏一钱)外用颠倒散(大黄硫磺研细末,共合一处,再研匀,以凉水调敷),缓缓自收功也。
”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明显,显示中医药在治疗痤疮方面的明显优势。
中医学认为痤疮主要是因为饮食不节,湿热内蕴,郁久化瘀,凝滞肌肤,故治宜活血化瘀。
刺络拔罐具有化瘀、活血、通络的功效,在痤疮治疗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杨晓丽等[1]用刺血拔罐疗法联合解毒丸治疗痤疮468例,临床效果显著。
周永琴[2]对35例患者采用经络环皮挑治法,并在背部及膀胱经与督脉放血拔罐,背部反应点挑刺、耳尖放血治疗,疗程结束后,均使痤疮显著改善。
周莹[3]等采用双侧耳尖放血,结合大椎、肺俞穴、膈俞穴刺络拔罐治疗85例患者,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1.76%。
宣守松采用梅花针扣刺穴位拔罐治疗痤疮,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大椎穴为督脉经穴,又为诸阳之会,是清热要穴,挑刺放血,并辅以拔罐,可清泻诸阳经气血之热,而达活血化瘀解毒之功效。
因肺主皮毛,肺为肺经脊腧穴,通过刺络拔罐可清泻肺热,以利皮毛。
肝主疏泄,刺络拔罐可清泻肝经郁热。
膈为八会穴之一,放血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瘀生新的作用。
再配以胃可清泻胃肠之热。
现代医学认为雄激素在痤疮发病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并可使病情加重,但它并不是根本原因,应用雌激素或抗雄激素治疗痤疮的副作用也比较多,不能将其作为痤疮的常规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抗雄性激素药物有达英35、乙烯雌酚、醋酸环丙孕酮等等,对雄激素水平过高的女性痤疮患者效果好。
女性患者使用这类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可取的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多数患者会伴有月经紊乱等副作用。
丹参酮对于女性青春期的痤疮发病因素有拮抗作用[4],丹参酮口服既能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又能调节人体内分泌状态,稳定患者情绪,起到治疗兼调理疏导的作用。
丹参酮为鼠尾草(属丹参草)的活性成分,主要有效成分为隐丹参酮,为中药丹参根的脂溶性提取物,也是丹参中含有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雄性激素和温和的雌激素样作用,能抑制革兰阳性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杀菌抗炎,可通过抑制白细胞氧自由基释放,降低血中前列腺F2a(PGF2a)和前列腺素E(PEG)水平;且能够抑制皮脂腺的增生,具有氢化可的松样抗炎作用,同时还有较温和的雌性激素活性和抗雄性激素的作用,还能改善血液循环。
丹参酮通过抑制DHT 从而降低了皮脂的分泌和缓解了皮脂腺的过度角化,从而使毛囊皮脂腺的厌氧环境不适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结合丹参酮本身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抑制了痤疮丙酸杆菌在毛囊皮脂腺的生长,降低炎症反应[5]。
本品适用于治疗任何年龄组的痤疮,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适用于对抗生素过敏或有不良反应的人群。
目前,丹参酮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痤疮的常用药物之一。
参考文献:
[1]杨晓丽,付龚,李琳.拔罐放血疗法联合解毒丸治疗痤疮468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学报,2011,26(1):32.
[2]周永琴.综合治疗痤疮35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1):47-49.
[3]周莹,周丽.耳尖放血结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85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9):36.
[4]马福生,梁志明,莫家亮.青春期痤疮患者抑郁状况的初步研究[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1,13(2):109-110.
[5]林楠,董银卯,时宇静,等.5种中药醇提物外抑制2种格兰阳性菌的活性[J].中国实验方剂杂志,2012,1(18):206.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