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讲试卷的具体做法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学习学习】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与要求试卷讲评课要避免两种做法:一是从头到尾逐题讲解,没有重点;二是对、抄答案,就题论题,浅尝辄止。
要做到有的放矢,把试卷讲深讲透,首先必须广泛收集试卷信息,仔细分析答题情况。
因此,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1、数据统计。
为了做到对成绩、对学生、对试卷心中有数,我们构建了《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分析表》。
每次月考、模考后都要要求教师做好烦琐而准确的统计工作。
除了要统计整套试卷的平均分,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及每一知识板块,往往要具体到36分、33分、30分、27分及27分以下的不同得分情况的统计。
2、分析比较分析即教师根据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归纳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或审题意识,或知识积累,或语言表达,等等)以明确学生在各个板块复习中的总体优势和劣势。
比较是为了充分利用试卷的检测功能,发现教学中的进步和薄弱环节,发现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
比较可以是同类班级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本次考试与近几次考试情况的纵向比较;可以将同一试卷中不同题型、不同板块的得分情况作比较分析;还可以从优等生与后进生进行比较,找出优等生之所以优秀,后进生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3、确定重点。
数据统计及分析比较的根本目的,在于站在命题思想和备考策略的高度,对得分率低的试题认真查找失分原因,发现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并确定讲评的知识重点和板块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重点知识的讲评,一般要达到以下目的:(1)认知试卷。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试卷的整体结构、基础题型以及测试要达到的目标和已经达成的目标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
(2)纠正错误。
纠正学生答题中各种错误的同时,对错误率高达50%以上的试题要重锤敲打,重点讲透,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3)提要钩玄。
教师对每一道题涉及的知识考点应有一个基本方法的归纳。
如对大、小阅读题(自然科学类文章、文言文、文学作品)文本的整体把握,不同的文本类型应有不同的基本方法的指导;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不同类型或不同文体的作文命题,也应有不同的基本审题方法或构思方法的指引。
试卷评讲【语法、用法知识的讲评】三三三试卷评讲法:三原则、三过程、三时段三原则:1、讲什么由学生说了算。
学生答题反馈的信息、学生的提问来决定,必须是疑点、难点,否则绝不涉及。
2、怎样讲由老师说了算。
科学、充分地分析试卷、学生的基础上,决定怎样讲,讲多深,涉及多宽。
3、讲多长时间由试题的难度说了算,由学生听后的表现说了算。
三过程、三时段:一、课前1、亲自做一遍。
改变盲目自信带空白卷或照抄参考答案的做法,先用试卷考自己一下。
(目的:熟悉试卷考查的知识点,难度,当自身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时,应考虑:是否多个答案;是否粗心;是否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2、统计错误频率。
考试的价值在于发现错误,纠错过程即提高成绩的过程,出错多的应是讲评的重点。
统计方法:教师查数和学生举手记数。
3、查找错误原因,归纳错误类型。
二、课中1、小组讨论。
课堂开头一段时间,或一大题讲评之前一段时间,分小组,同桌讨论彼此错误,相互解答各种疑问,主动查阅课本或资料,提高学习热情,加深错误印象。
2、教师主讲。
解决的是大部分学生反映出的疑难问题,问题较为集中。
3、解答小问题。
对个别学生提出的小问题,由学生举手提问,学生举手回答,从而加深问题学生的记忆,激发解答学生的热情,培养自信。
三、课后此环节是试卷评讲课的适当延伸。
如:指导学生记错题集;指导学生课后复习相关教材内容,布置有针对性的小练习。
【非语法用法知识的讲评】阅读:边查找资料、教材(词汇、短语)边理解全文——学生叙述文章(分文章类型,尽量全英语)——教师针对文章主旨、细节设问写作:学生修改原文——抽学生朗读修改后的文章——出示参考答案听力:原音再现——学生复述、概述材料——查找自身错误。
试卷评讲教案案例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试卷评讲逐渐成为教师们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试卷评讲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下面,我们以一节初中数学课的试卷评讲教案为例,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试卷评讲。
一、教学目标通过试卷评讲,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差距,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试卷、答案、评分标准、教材和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试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先进行简要的复习,回顾学生在上一次课中学到的知识点,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接下来的试卷评讲做好准备。
2. 试卷评讲教师将试卷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自己先认真批改试卷,然后根据评分标准给自己打分。
接着,教师开始对试卷进行评讲,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重点讲解容易出错的题目,解答学生在批改试卷过程中遇到的疑惑。
(2)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找到解题方法和思路。
(3)对于学生的优秀答案,进行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 总结教师对本次试卷评讲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差距,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同时,教师也要总结本次试卷评讲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四、教学反思通过试卷评讲教案的实施,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师通过评讲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答和指导。
通过评讲,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他们也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和方向。
同时,教师也通过评讲,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和调整,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试卷评讲教案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试卷评讲,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答和指导。
数学试卷讲评策略摘要试卷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它对于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预防再错误,巩固知识,强化技能以及优化学生思维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试卷讲评一、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原则1、选择性试卷讲评要有选择性,即不可能整张试卷面面俱到。
为了提高讲评的效率,在讲评课之前,教师应当划定讲评的具体范围,哪些要讲,哪些不讲,哪些详讲,哪些略讲,课前应有一个数。
如此执行试卷讲评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规律性试卷讲评的重点应在析题解题的思路和规律上,而不能注重正确答案的告知。
数学试题中,很多题目都可谓是经典的,蕴含着深刻的思维规律,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从试题入手,努力提示题目中蕴藏着的其本规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析题和解题的方法。
3、学生主体性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活动中心。
试卷讲评课也不能超越这个规则。
即教师在试卷讲评过程中,切忌一言堂,要注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思考和分析之中。
对于一些题目,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并得出解决的办法。
对于试卷上学生做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宜直接定性,要让学生先自己分析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再作适当点评并给予纠错指导。
这样可使点评有针对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突出。
4、发散性讲评题目的过程中,不能为讲题而讲题,还应当从所讲题目出发,适当进行思维发散,引导学生进行概念拓展,实现数学知识的系联,强化学习的成果。
5、规范性试卷答题是有规范的,教师在进行试卷讲评时,一定要让学生清楚各种题型的具体解题规范,要适当通过训练,以养成一种习惯。
这样的训练时间长了,也有助于学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规范意识。
二、数学试卷的讲评策略1、做好试卷分析工作。
一方面要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这样在讲评时,哪些内容该多讲,哪些内容该少谈,哪些该重点讲,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并从中了解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在讲评时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
浅谈教学有法之试卷评讲试卷讲评课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课型。
老师评讲试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纠正学生错误、分析得失,巩固知识。
考试后的试卷评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复习阶段,做好试卷评讲显得更为重要。
一、评讲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老师在评讲试卷前应充分分析试卷,定好重难点。
要上好一堂试卷评讲课,首先要做好试卷分析,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在每道题解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维偏差,以便定好试卷评讲课的重难点。
对自己任教的班的试卷进行每小题统计,先知道哪些题目学生做的好,哪些题目学生做的不好。
教师应当围绕着试卷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再设计一些针对练习与变式练习,让学生练习以便及时巩固与提高。
二、试卷评讲课的基本环节1、宣布考试基本情况。
在讲评课开始先向学生简要介绍这次测试的基本情况。
即最高分是多少,优秀率为多少,及格率为多少,以及各分数段的人数,试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不公布每个学生的具体分数和在班上的排名。
虽然教师不应公布每个同学的分数,但应做好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提出试卷解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针对错误进行评讲。
试卷评讲课绝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到学生中存在的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问题,应有针对性和侧重性地在试卷评讲课上进行解疑纠错和查漏补缺。
一般来说,如果你教两个班,两个班对同一个题目的解答情况会不一样。
每张试卷都有几个题目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应该找寻与其知识与方法相同或相似的题目联合讲解,尽量让学生体会一题多解与一解多题。
3、摆出问题让学生探究。
教师把存在问题摆出来,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或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自主探究,自己解决。
因为这样做印象会更深刻,不易忘记。
可见,试卷评讲课应以学生为主体,应将学生自行讨论分析、自行探究纠错、自行归纳总结、自行解决问题这条主线贯穿讲评课的始终,教师要多一点启发引导,少一点告诉讲解。
初中试卷讲评课流程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process of reviewing and discussing a junior high school exam paper in class.今天,我们将讨论初中试卷讲评课的流程。
First and foremost, the teacher should start by setting the stage for the students, explaining the purpose of the review sess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self-reflection and learning from their mistakes.首先,老师应该开始为学生设定舞台,解释讨论会话的目的以及自我反思和从错误中学习的重要性。
Next, the teacher can start by going through the exam paper question by question, highlighting common mistakes and misconceptions while also acknowledging areas where students performed well.接下来,老师可以逐题地讲解试卷,强调常见的错误和误解,同时也要承认学生表现良好的地方。
During the review, it is crucial for the teacher to encourage active participation from the students, asking them to explain their thought process behind their answers and sparking discussions among peers.在讲评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要求他们解释他们答案背后的思考过程,并在同学之间引发讨论。
试卷讲评课教学步骤(多篇)篇:试卷讲评课的步骤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步骤(2012-09-07 10:35:59)转载▼讲评试卷思维方法转自郑红佣博客分类:教育话题一、课前准备与要求试卷讲评课要避免两种做法:一是从头到尾逐题讲解,没有重点;二是对、抄答案,就题论题,浅尝辄止。
要做到有的放矢,把试卷讲深讲透,首先必须广泛收集试卷信息,仔细分析答题情况。
因此,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1、数据统计。
为了做到对成绩、对学生、对试卷心中有数,我们构建了《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分析表》。
每次月考、模考后都要要求教师做好烦琐而准确的统计工作。
除了要统计整套试卷的平均分,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及每一知识板块,往往要具体到36分、33分、30分、27分及27分以下的不同得分情况的统计。
2、分析比较分析即教师根据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归纳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或审题意识,或知识积累,或语言表达,等等)以明确学生在各个板块复习中的总体优势和劣势。
比较是为了充分利用试卷的检测功能,发现教学中的进步和薄弱环节,发现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
比较可以是同类班级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本次考试与近几次考试情况的纵向比较;可以将同一试卷中不同题型、不同板块的得分情况作比较分析;还可以从优等生与后进生进行比较,找出优等生之所以优秀,后进生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3、确定重点。
数据统计及分析比较的根本目的,在于站在命题思想和备考策略的高度,对得分率低的试题认真查找失分原因,发现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并确定讲评的知识重点和板块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重点知识的讲评,一般要达到以下目的:(1)认知试卷。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试卷的整体结构、基础题型以及测试要达到的目标和已经达成的目标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
(2)纠正错误。
纠正学生答题中各种错误的同时,对错误率高达50%以上的试题要重锤敲打,重点讲透,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一、课前准备与要求试卷讲评课要避免两种做法:一是从头到尾逐题讲解,没有重点;二是对、抄答案,就题论题,浅尝辄止。
要做到有的放矢,把试卷讲深讲透,首先必须广泛收集试卷信息,仔细分析答题情况。
因此,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1、数据统计。
为了做到对成绩、对学生、对试卷心中有数,我们构建了《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分析表》。
每次月考、模考后都要要求教师做好烦琐而准确的统计工作。
除了要统计整套试卷的平均分,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及每一知识板块,往往要具体到36分、33分、30分、27分及27分以下的不同得分情况的统计。
2、分析比较分析即教师根据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归纳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或审题意识,或知识积累,或语言表达,等等)以明确学生在各个板块复习中的总体优势和劣势。
比较是为了充分利用试卷的检测功能,发现教学中的进步和薄弱环节,发现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
比较可以是同类班级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本次考试与近几次考试情况的纵向比较;可以将同一试卷中不同题型、不同板块的得分情况作比较分析;还可以从优等生与后进生进行比较,找出优等生之所以优秀,后进生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3、确定重点。
数据统计及分析比较的根本目的,在于站在命题思想和备考策略的高度,对得分率低的试题认真查找失分原因,发现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并确定讲评的知识重点和板块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重点知识的讲评,一般要达到以下目的:(1)认知试卷。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试卷的整体结构、基础题型以及测试要达到的目标和已经达成的目标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
(2)纠正错误。
纠正学生答题中各种错误的同时,对错误率高达50%以上的试题要重锤敲打,重点讲透,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3)提要钩玄。
教师对每一道题涉及的知识考点应有一个基本方法的归纳。
如对大、小阅读题(自然科学类文章、文言文、文学作品)文本的整体把握,不同的文本类型应有不同的基本方法的指导;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不同类型或不同文体的作文命题,也应有不同的基本审题方法或构思方法的指引。
如何讲评语文试卷非升学考试既有水平测试功能,又有查漏补缺的作用,评阅试卷之后一般需要针对学生试卷反馈的问题进行讲评,通常的做法是从头至尾讲析一遍,往往忽略一些相关的规范。
一、讲评的准备分学生和教师的准备。
学生应将考卷找出来,先浏览熟悉,进入考题语境,简单分析,自主纠错,不要先公布答案。
教师应先下笔做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获得与学生一样的答题情景,然后仔细研读剖析每个试题。
调阅不同层次学生的答卷,重点关注高失分题和大面积失分题,确定讲解的重点。
归纳失误种类,找出增长点。
若是作业卷,教师应首先检查学生完成的数量和质量。
二、讲评的原则1、及时性考试是一种智力活动,有挑战性,学生考完后仍沉浸在试题情景中,从心理上迫切需要知道结果,利用情绪高涨期释疑解惑,效率和效果均优于炒冷饭。
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好的讲评时机是当堂讲评,尤其是语境比较复杂的题目,如作文和阅读。
如果不能当堂讲评,必须尽可能缩短考试与讲评之间间隔的时间。
2、评出两个点:考点和干扰点讲解题目包含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是什么,在哪些环节设置障碍。
如小阅读,要归纳出干扰项的类型:张冠李戴、绝对化、无中生有、强加关系、增删改限定性词语等等;材料作文立意、选材的正解和误区;按例句仿写的句式(包含修辞)要求。
3、评出复习内容,即讲出必要的考点纵横方向的边际知识字音的考点,名为字音,实际上涉及到字形和字义,甚至一些文化常识和典故。
单纯的讲字音是讲不清楚的。
劲敌干劲两个劲的韵母不同,是因为它代表的意思不同。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技巧这些概念不加辨析,孤立讲解,学生容易混淆。
4、评出方法。
包括答题思路、技巧等,比如关注题干的表述,答题顺序,术语使用等等。
诗歌鉴赏和散文阅读是历届学生头疼的板块,教师对此也很沮丧。
实质上这两个板块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大同小异。
首先要注意题干要求,正还是误、求同还是求异、一还是多(哪些)、人还是事(物)、内容还是形式、观点还是情感。
评讲试卷的具体做法
荷城街道德信实验学校吴少平摘要:统计每题对错人数、一分三率知识点的分布针对性及时反馈激励性互动性
关键词:及时反馈激励性
从平常的听课当中,就发现了有这么一个现象:评讲试卷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是一题接着一题评讲,没有根据试卷的具体情况作一个分析,重点评讲哪题,哪些题是可以让学生自己评讲的。
很多时候评讲试卷时,学生一节课都是坐在那里听老师讲,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根据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总结出评讲试卷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供大家一起参考。
一、评讲试卷前的准备工作
其实评讲试卷一点都不比上一节新授课轻松,因为评讲试卷的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1、首先在改试卷时,要统计出每题的对错人数。
哪些知识是学生普通存在错误的,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做好了这些登记之后,老师心里就有一个“底”,真正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
通过试卷了解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错误最多的题目,作为试卷评讲的重点,要仔细分析出错原因,对有创造性的解题方法加以肯定和介绍。
2、要统计出试卷中涉及的书中知识点及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
还要研究每一道题目,要明白题目的设计意图,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有什么最佳解题方法,并总结出一定的答题步骤和方法。
3、统计出全班学生的平均分、合格人数、合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学困人数、学困率、最高分、最低分等,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了解自己在班里面的学习情况,以便于下一个阶段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通过这几个率,老师要善于与其他班进行比较,找出差距,进行反思,更在利于提高老师的个人素质。
二、评讲试卷时要注意的原则
1、针对性
因为在改试卷的时候,已经统计出每题的对错人数,因此,评讲试卷的时候,不要面面俱到,每一道题都评讲,每一题评讲的时间一样,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分析典型的错题,突出重点,细讲难点,要让学生知道用了哪些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剖析出错原因。
例如:小学六年级数学单元卷(二)中的一道应用题:一个长方体的棱长
之和是72厘米,它的长、宽、高的比是3:2: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是一道关于“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学生很容易就做成了:
3+2+1=6,
长:72×
6
3=36(厘米) 宽:72×6
2=24(厘米) 高:72×61=12(厘米) 体积:36×24×12=10368(立方厘米)
在评讲试卷的时候,老师就要为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方便学生理解什么是棱长之和,通过具体实物的观察,学生很容易就知道棱长之和就是四条长加四长宽加四长高组成的,而“按比例分配”知道的总量必须要是一条长加一条宽加一条高的和,因此,要计算出长、宽、高各是多少之前,必须要先求出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高之和,列式如下: 1+2+3=6
72÷4=18(厘米)
长:18×6
3=9(厘米) 宽:18×6
2=6(厘米) 高:18×6
1=3(厘米) 体积:9×6×3=162(立方厘米)
因为这道题学生错得比较多,因此在评讲试卷之前,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针对性地准备好一个长方体,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为什么要用72÷4之后才能运用“按比例分配”进行计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2、及时反馈
评讲试卷的时候要注意收集学生反响,指导学生及时巩固。
学生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在一次评讲课后就完全真正掌握是不可能的。
因此,每次试卷讲评前,老师要为这些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准备好相应的题目,以便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消化评讲的内容。
例如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72厘米,它的长、宽、高的比是3:2: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评讲完之后,老师马上进行了反馈,出了以下一道相对应的题目,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进行解答应用题:长方形的周长是96厘米,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5:3。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根据试卷的分析明白,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由两条长加两条宽组成的,因此要用
“按比例分配”这种方法计算之前要先用96÷2,求出一条长、一条宽之和,得出了以下的计算:
5+3=8
96÷2=48(厘米)
长:48×8
5=30(厘米) 宽:48×8
3=18(厘米) 面积:30×18=540(平方厘米)
通过这一题的及时反馈,老师能够马上掌握学生理解的情况,学生也能够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使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
另外有一点,我与其他教师评讲试卷不同的地方是:很多老师评讲试卷的时候,要求学生立刻订正试卷,而我就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订正,因为这样很多学生就不用动脑筋,抄了黑板的答案就算了,至于他是真的明白了还是只知道了这一题的答案呢,老师就无从知道了,这样也不便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因此,我要求在评讲试卷的时候,不允许学生把答案写在试卷里面,而是把这一项工作留到课后,作为家庭作业来完成。
学生听老师评讲完试卷之后,如果明白了就懂得做,如果不明白,老师也可以及时地进行个别辅导,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共同全面进步。
3、激励性
评讲试卷时要以激励为主,要合理评价学生。
每一次考试之后,学生都渴望老师进行评价,特别是肯定他们的进步。
所以在进行试卷评讲时候不要上成了一堂批评课。
评价要注重学生个别突出的解题方法,而不要太注重成绩,使学生在比较中不断进步,对于困难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切忌损害他们的自尊心。
对于优生,要特别表扬不同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对各种优点的表扬要因人而异,让受表扬者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善意批评的同时,应包含殷切的期望,使学生都能面对现实,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振作精神,积极地投入到下一阶段学习中去。
4、互动性
评讲试卷经常出现了一种现象:老师一节课“满堂灌” 学生就静
坐了一节课,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了一个互动,因此,我觉得在评讲试卷的过程当中,互动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有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关键是有没有真正动进来。
评讲中教师要根据试题归类并进行变式提问,要允许学生、鼓励学生发
表不同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发难质疑的勇气。
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相互交流、探讨。
例如:讲解一道应用题(第十一册的单元试卷七):一条绳子,第一次截去40%,第二次截去5米,还剩7米,这条绳子原来多少米?
一般的学生用方程进行解答:
解:设这条绳子原来X米
X-40%X-5=7
60%X=12
X=20
答:这条绳子原来长20米。
个别学生也有一些独特的解法:把全长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第一次截去的40%,剩下的60%,而数量就是5米加上7米等于12米,60%就是12米对应的分率,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公式:数量÷相对的分率=单位“1”可得出下面的解法: 1-40%=60%
5+7=12(米)
12÷60%=20(米)
答:这条绳子原来长20米。
学生的不同解法,老师应该加以表扬,并给学生机会在全班进行讲解,既鼓励了学生一题多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之间的交流更易于激起问题灵感,捕捉问题情境、信息。
在评讲试卷的时候,能让学生讲的要尽量让学生讲,特别是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讲一讲原因,解法,其他同学更能听得进去,比起老师评讲更有效。
总之,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倡新教育、新课程的时候,试卷评讲依然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试卷评讲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