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陈长生高职高专)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75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案标题: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械设计基础概述2、机械设计的基本要素3、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机械零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5、机械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教学辅助工具:使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计基础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机械设计基础概述、机械设计的基本要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机械零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机械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
3、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教学评估: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7、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标题: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机械设计基础,作为一门探讨机械设计原理、结构、运动与力的学科,是工科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基石。
机械基础项目10连接项目10连接任务1认识键连接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能叙述键的作用。
技能目标:技能目标:能识别普通平键的标记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利用学习资料,与小组成员讨论键的分类及作用,并能上台表达课堂讨论我们学过齿轮,思考齿轮和轴如何实现周向固定,即齿轮和轴怎么才能一块转动?从而引出键的作用。
一、键的作用实现轴与轴上零件(如齿轮、带轮等)之间的周向固定,并传递运动和扭矩。
键分为松键和紧键连接。
其中,松键连接又分为:平键连接、半圆键连接、花键连接,紧键又分为:楔键连接、切向键连接二、平键连接靠平键的两侧面传递转矩,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对中性好;键的上表面与轮毂上的键槽底面留有间隙,以便装配。
平键分为:普通平键、导向平键、滑键。
1.普通平键普通型平键对中性好,定位精度高,折装方便,但无法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如图10-1所示。
普通平键分为A、B、C三种型号,A型为双圆头键,B型为方头键,C型为单圆头键,如图10-2所示平键是标准件,只需根据用途、轮毂长度等选取键的类型和尺寸。
普通平键的主要尺寸是键宽b、键高h、键长L。
普通平键的尺寸应根据需要从标准中选取,如图10-3所示普通平键的标记:标准号键型键宽×键高×键长,举例说明:GB/T1096键A16×10×100表示键宽为16mm,键高为10mm,键长为100mm的A型普通平键。
2.导向平键特点:轮毂可在轴上沿轴向移动。
应用于轴向零件移动量不大的场合,如图10-4所示。
3.滑键特点:轮毂可在轴上沿轴向移动。
滑键固定在轮毂上,轮毂带动滑键作轴向移动,键长不受滑动距离限制,如图10-5所示。
图10-5滑键三、半圆键连接工作面为键的两侧面,有较好的对中性,可在轴上键槽中摆动以适应轮毂上键槽斜度,适用于锥形轴与轮毂的连接,键槽对轴的强度削弱较大,只适用于轻载连接,如图10-6所示四、花键连接花键连接——由沿轴和轮毂孔周向均布的多个键齿相互啮合而成的连接。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具体的机械基础课程内容可能会因学校和课程设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主题:
工程图学:学习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平面投影、三视图、剖视图、图纸尺寸和标注等。
材料力学:介绍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包括应力、应变、弹性、塑性、疲劳和断裂等。
静力学:学习刚体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和力的平衡条件等。
动力学:包括速度、加速度、质点和刚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流体力学:介绍流体的基本性质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和流体的流量、压力和阻力等。
热力学:学习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过程、热平衡和热力学循环等。
机械设计基础: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零件的选材、设计、配合和工程制图等。
机械制造基础: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和工艺,包括机械加工、焊接、铸造和成型等。
自动控制基础: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传递函数和闭环控制等。
以上是机械基础课程的一些常见内容,不同学校和课程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些课程内容为学生打下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为后续更高级的课程和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机械基础》教材(新)
简介
本教材旨在为研究机械基础的学生提供一种简洁而全面的研究资源。
通过系统地介绍机械基础的核心知识和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对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解和技能。
内容概述
本教材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模块:
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
该模块介绍了机械基础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机械工程师的职责和技能要求。
第二章:力学基础
该模块涵盖了力学基础的相关概念,包括力、力的作用、力的平衡和受力分析等内容。
第三章:材料力学
该模块介绍了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材料的强度、刚度和韧性等重要性质。
第四章:运动学基础
该模块涵盖了运动学基础的相关内容,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和运动参数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第五章:动力学基础
该模块介绍了动力学基础的概念和原理,包括力的作用和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等内容。
第六章:机械元件与结构
该模块主要讲解了常见的机械元件和结构,包括齿轮、链条、轴承和联轴器等。
第七章:机械加工与制造
该模块介绍了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切削加工、焊接和锻造等常用的制造工艺。
第八章:机械设计原理
该模块探讨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设计流程、设计考虑因素和设计标准等。
结语
《机械基础》教材(新)通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机械基础的核心知识和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对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解和技能。
它是一本简洁而全面的教材,适合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使用。
《机械基础》教材(新)简介《机械基础》教材(新)是一本全面介绍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的教材。
本教材涵盖了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材料和加工技术等重要内容,旨在为研究机械工程的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和研究材料。
内容概述本教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机械工程基本原理本部分介绍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包括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内容。
通过研究这些基本原理,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基础。
2. 机械材料与加工技术本部分介绍了常见的机械材料以及不同的加工技术,包括铸造、锻造、机加工等。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这些内容,了解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加工方法,为日后的机械设计和制造提供指导。
3. 机械设计与计算本部分主要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包括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力学计算等。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培养机械设计的能力和计算能力,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支持。
4. 机械自动控制技术本部分介绍了机械的自动控制技术,包括传感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这些内容,了解机械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为实际工程控制提供支持。
适用对象本教材适用于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和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特别适合作为大学本科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教材。
同时,也可以作为机械工程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籍。
结语《机械基础》教材(新)是一本全面介绍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的教材,涵盖了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材料和加工技术等重要内容。
学生和相关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学习本教材,全面了解和掌握机械基础知识。
该教材对于学习机械工程和相关领域人员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一
练习题
解:(1)选择螺栓材料的性能等级
该联接属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且较重要,选45钢,MPab600,
MPas480
。
(2)计算螺栓所受的总拉力
每个螺栓所受工作载荷为
NzDPF82.613212425014.35.1422
由表3-6查得F=(1.5—1.8)F,取F=1.6F。故每个螺栓所受的总的拉应力为
FFF
=2.6F=2.6x6132.82=15945.33N
(3)计算所需螺栓直径
由表3-7查得S=2,则
MPaSs2402480
mmFd49.1024014.333.159452.52.51
查《机械设计手册》(GB/T5780-2000)选用M12的螺栓
课题二
练习题
解:该机构为右旋螺纹,采用右手。四指的指向与所示旋向方向相同,则大拇指指向右,
即该机构带动平台向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