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废料的综合使用
- 格式:pdf
- 大小:78.87 KB
- 文档页数:2
食用菌培养料残渣的四种综合利用方法一、可作培养料二次利用以平菇废料栽培草菇为例,平菇以利用纤维材料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为主,很少消耗纤维素。
因此,在平菇菌床废料中,纤维素的含量相对地较高,正好满足草菇的营养要求。
其方法如下:栽培平菇的培养料在采完菇后将其菌块打碎,晒干保藏。
堆制草菇料时,在100公斤废料中加新棉籽壳20公斤,干牛粪20-30公斤、尿素0.5公斤、石膏粉1.5-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按常规法堆制,堆制时间可缩短2-3天,翻堆减少1次,出菇提前2-3天,与粪草堆肥的产量大致相同。
二、可作沼气池的原料用棉籽壳、稻草、锯末作培养料栽培食用菌,其残渣经菌丝分解,更易被沼气发酵微生物利用,可加速沼气发酵微生物对它的分解,提早产气,产气率更高。
三、可作菌糠饲料食用菌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利用秸杆作培养料栽培的食用菌废料中,粗纤维降解50%,木质素降解30%,因废料中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所以粗蛋白的含量由原来的2%增加到6%-7%,脂肪的含量也增加1倍左右。
经过菌丝的分解作用,秸杆材料表面的角质层和硅细胞组织以及纤维的结晶结构均遭受破坏,呈疏松多孔状,降低了机械强度,易于粉碎,气味芳香,适口性好,提高了营养价值。
用来饲养猪、牛等牲畜,比米糠更好,可以达到玉米的饲用效果。
菌糠饲料可以直接喂猪、牛,也可以放在青饲料打浆机中打成浆,再掺入其它饲料;也可不加工直接与其它饲料混合。
四、可作有机肥料培养料残渣所含养分有菌丝不能直接利用的成分,菌丝的代谢产物和菌丝体分解后的菌蛋白等。
据分析,每吨残渣约含氮10公斤,磷1公斤,钾10公斤,且碳氮比值小,养分处于速效状态,易被作物吸收利用。
每亩施入培养料残渣3000-4000公斤,可使玉米增产10%以上,小麦、大豆增产30%左右。
在农田施用培养料残渣,不但可提高土壤肥力,还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土壤持水力和通透性。
代谢产物中的有机酸类等物质还能刺激根际固氮微生物的生长,有些代谢产物则对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很理想的“菌肥”。
2024年食用菌菌渣回收再利用处置方案____年食用菌菌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置方案一、引言食用菌是我国重要的食品资源之一,其生产产生的菌渣是一种有机废弃物。
菌渣的回收再利用对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提供____年食用菌菌渣回收再利用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操作方案。
二、菌渣的产生与特点食用菌菌渣是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菌丝体、菌核和菌余。
其性质具有以下特点:1. 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是一种优质有机资源;2. 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3. 湿度大,容易腐烂发臭,必须适时进行处理;4. 含有一定量的微生物和细菌,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三、菌渣回收再利用的途径和方法菌渣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进行回收再利用:1. 培育食用菌:将菌渣用作食用菌的培养基,可以继续产生可供食用的食用菌,具有循环利用的作用;2. 生物肥料生产:通过菌渣的堆肥处理,制成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3. 生物质燃料和能源:将菌渣进行干燥和压缩,可以作为生物质燃料和能源,用于发电和供热等方面;4. 动物饲料生产:通过对菌渣进行处理,制成动物饲料,提供营养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5. 生产有机农产品:利用菌渣作为有机农业的有机基质,生产有机蔬菜和水果,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6. 生产生物包装材料:将菌渣进行高温压制,制作出生物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塑料包装对环境的污染;7. 生物药物和化妆品生产:菌渣中含有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可用于生产生物药物和化妆品。
四、菌渣回收再利用的操作过程1. 储存和分装:菌渣在产生后应及时进行储存和分装,防止腐烂和发臭。
2. 分类和筛选:对菌渣进行分类和筛选,去除杂质和污染物,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3. 干燥和压缩:对菌渣进行干燥处理,降低湿度,便于后续处理和储存,并利于菌渣压缩成生物质燃料的制备。
4. 发酵和堆肥:将菌渣与其他有机废物进行混合堆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发酵,制备有机肥料。
食用菌菌渣综合再利用现状及建议摘要:菌渣是食用菌栽培后所产生的有机副产物。
而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不同种类的食用菌有不同的栽培配方,同一种类的食用菌又因品种与栽培方式不同,栽培配方也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来源与批次的菌渣理化性质各不相同,无法对所有种类食用菌菌渣的理化性质进行统一、精准归纳。
但同一种类食用菌菌渣的理化性质大致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本文对食用菌菌渣综合再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综合再利用;建议引言目前,我国食用菌产量与产值正处于逐年增长的良好势态。
截至2018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达到2938.78万t,总产值3789.03亿元。
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菌渣等农业废弃物不断增加。
据相关统计数据,仅2018年因食用菌生产形成的菌渣废弃物超过1亿t,而菌渣作为二次种菇原料、饲料、肥料、燃料和栽培基质的循环利用率低,大量的菌渣丢弃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食用菌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该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再利用现状1.1作为饲料有研究表明食用菌菌渣中含有大量的菌丝体,而菌丝体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成分能够满足畜禽生长发育所需,因此在经过粉碎、烘干等菌渣精细化再处理步骤后,可以作为畜禽精饲料的代替产品。
如平菇栽培的主要原料是秸秆以及棉籽壳,出菇后菌渣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玉米。
部分食用菌的菌渣含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可以作为畜禽饲料的添加剂,具有消炎、提高免疫力以及抗氧化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畜禽发病率,提高饲养效益,也能够降低粮食作物的消耗。
1.2作为肥料食用菌菌渣经过科学处理后也可以被再次利用作为有机肥料,不仅能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还可以改善及保持土壤结构,有效改良土壤。
主要技术包括菌渣的预处理、高效分解以及堆肥发酵处理等。
在这些处理过程中菌渣所含有的物质被逐步分解,并且产生一系列微生物菌,可杀除土壤病菌,改善土壤的酸碱性,调节土壤结构,土地传统肥料的施用量可减少80%以上。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18期资源·环境·植保食用菌菌渣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张丽萍(睢宁县农业农村局,江苏徐州221200)摘要食用菌产量居世界之首,随之产生的大量菌渣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
为解决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分析了食用菌菌渣的主要营养成分,提出目前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二次栽培、转化为有机肥、制作无土栽培基质、生物修复、饲料加工等。
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的难点主要集中在缺乏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利用水平较低、科技支撑能力较弱、机制不健全等几个方面,对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实践证明,通过循环农业模式,将食用菌菌渣实现资源化利用,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但要实现资源化高效利用,还应重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充分发挥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的价值,推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循环农业;资源化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8-0077-04食用菌产业被誉为白色农业,利用食(药)用菌为人类生活提供必需的蛋白质,用于医药领域也可以解决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是高效、生态、创收的特色农业,具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食用菌栽培中会产生大量菌渣,如不加以利用,不仅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将食用菌产业与相关的种养业结合起来,发展高效循环农业,可以有效解决食用菌产业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拓宽农业产业链条,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1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基本情况制作食用菌培育基质的主要材料是农林业生产中的秸秆、玉米芯、棉籽壳、稻壳、麦麸、米糠、木屑等,在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分泌大量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质素酶等,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进行酶解,变成小分子物质后供食用菌吸收利用。
培育基质经过酶解后内部结构发生了改变,没有被食用菌完全吸收的培育基质被称为菌渣或菌糠,其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粗蛋白、多糖及其他营养物质[1]。
食用菌菌渣回收再利用处置方案食用菌是一种被广泛食用的食材,除了可供人们食用外,所产生的菌渣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
菌渣是指在食用菌培养中,菌丝长成菌培养床便可称其为菌渣。
在大规模的食用菌生产中,菌渣的回收和再利用处置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环保问题。
食用菌菌渣回收再利用处置方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回收和再利用。
首先,菌渣的回收工作是非常关键的。
回收菌渣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常见的菌渣回收方式有以下几种:1.有机肥料制备:菌渣可以与其他有机废弃物一起进行堆肥处理,生成高效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解菌渣中的有机物,使其变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2.发酵床制备:回收的菌渣可以与适量的有机物一起放入发酵床中,进行堆肥发酵。
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可将菌渣转变为有机肥料、生物能源等。
发酵床制备的菌渣可以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等领域。
其次,菌渣的再利用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菌渣中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被用于多个领域:1.饲料添加剂:菌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而且,菌渣中的纤维素和多糖也对畜禽的消化系统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2.食用菌菌种培养床:菌渣中含有尚未利用的菌种,可以将其用于食用菌的再培养。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还能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3.生物质燃料:菌渣中富含有机物,可以通过干燥和压缩等工艺制作成为生物质燃料。
生物质燃料不仅具有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的效果,还能减少对大气环境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除了上述提到的回收和再利用方式,我们还可以结合特定的环境和需求,探索更多的处置方式。
如菌渣可以用于生物塑料的制备、生物降解材料的生产等。
当然,菌渣的回收再利用并不是一项容易实施的任务,目前仍面临一些难题。
首先是大规模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难题。
由于菌渣的性质复杂,回收处理工艺的研发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用菌的消费不断增加,而食用菌废料
的处理成了一个难题。
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形势下,针对食
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成为了重要课题。
食用菌废料是指经过人类摄食后剩余的,以及未能达到食品标
准的菌株、部分菌丝、堆肥等,这些废弃物的大量堆积会对环境造
成巨大影响,容易成为污染源。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食用菌废料的再生利用变得迫在眉睫。
下面我们来谈谈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
一、生物肥料
将食用菌废料进行堆肥处理,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
以通过微生物分解并形成更为优质的有机肥料,这减轻了环境压力
和土壤污染,还可以节约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持续的肥料支持。
二、食用菌菌种制备
食用菌废料可以提取出含有菌种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用于再
生食用菌菌种,利用这些废弃物可以加快食用菌产业技术水平的升级,促进其发展。
三、生物质能利用
利用食用菌废料进行生物质能源的制取不但解决了问题,还提
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提振了企业在能源领域创新的积极性,对于保
护环境达到了巨大作用。
四、食品原料
在工业化方面,食用菌废料可以进行压缩,并经过干燥工序制
成食品原料,由于其营养与口感优良,可以制作出各种美味健康的
食品类别,大大减少了废料的排放,保护环境,增加企业盈利。
综合利用食用菌废料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除了彻
底解决污染问题,还减少了餐馆等生产单位的垃圾压力,增加了可
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益。
为了更好的推动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我
们需要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食用菌类栽培是一项广泛应用的农业技术,但在栽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物并实现资源化利用,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食用菌类栽培中废弃物处理的方法以及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一、废弃物处理方法1. 堆肥处理将食用菌废弃物与其他有机废弃物进行混合,通过堆肥的方式进行处理。
堆肥过程中会产生热能,可以用于供暖或发电,同时也可以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种植。
2. 生物质能源转化通过生物质能源转化的方式将食用菌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如生物燃料、生物气体等。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也能够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3. 液体菌种发酵将食用菌废弃物与特定的液体菌种进行发酵,可以获得高蛋白的微生物饲料。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处理废弃物,还能够满足畜禽养殖对蛋白质的需求。
二、资源化利用途径1. 生物有机肥料经过合理处理的食用菌废弃物可以制成高效的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栽培。
有机肥料具有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农作物品质的作用,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动物饲料添加剂将食用菌废弃物经过发酵或其他处理过程制成动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增加饲料的利用率。
这不仅能够降低养殖成本,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 菌丝基材制备食用菌废弃物中的菌丝可以用于制备菌丝基材,用于食用菌类的栽培。
这种方式既可以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又可以提高食用菌类的产量和质量。
三、案例分析以某菌种栽培基地为例,每年产生大量的食用菌废弃物。
通过引入废弃物处理设备,将废弃物进行分离、发酵处理,并制成有机肥料和生物质能源。
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种植,提高土壤质量;生物质能源则用于发电和供暖,满足基地自身的能源需求。
同时,该基地将废弃物中的菌丝用于制备菌丝基材,再次利用菌种进行食用菌的生产。
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实现了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食用菌菌渣再利用种菇处理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菌菌渣的术语和定义以及菌渣再次利用种菇的种类选择、质量要求、发酵处理、干燥处理与贮藏、利用原则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利用木腐菌菌渣栽培食用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食用菌菌渣spent mushroom substrate食用菌生产结束后剩余的物料。
注:包括食用菌生长利用后的基质原料和菌丝体。
4 菌渣种类选择应选择工厂化袋(瓶)栽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白灵菇等产生的菌渣以及传统农法袋(瓶)栽香菇、平菇、木耳、秀珍菇、灵芝等产生的菌渣。
5 菌渣质量要求5.1 菌渣应新鲜,无污染,无霉变,无病虫害。
菌渣中可见白色食用菌菌丝体,不发粘,无异味,含水量在30%~58%。
菌渣的质量应符合NY/T 1935规定的要求。
5.2 用于种菇的菌渣,应及时进行脱袋(瓶)处理,菌渣粉碎至粒径≤0.5cm,过筛,将混有的塑料袋、硬结块、木棒、捆扎绳、玻璃等杂物清除干净。
菌渣粉碎除杂后可直接作为食用菌培养料使用,或者经发酵处理后使用,也可及时干燥处理备用。
6 菌渣发酵处理将粉碎后的菌渣混合均匀,调节含水量到60%~65%,pH值7.5~8.0,用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建梯形条垛发酵堆,堆底宽2.0m~3.0m,顶宽1.2m~2.0m,高0.8m~1.0 m,长度不限,每隔40cm在料面从上到下打一通气孔,孔直径5cm~8cm。
建堆后第2d翻堆一次,之后当堆温达60℃以上时,保持24h~48h,再次翻堆,并补足水分到含水量60%~65%,再以同样方式翻1~2次,发酵周期6d~8d。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食用菌类栽培是一种重要的农业产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废弃物一直是一个难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
因此,如何将这些有机废弃物进行有效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解决环境问题,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常用的食用菌类栽培中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一、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是将有机废弃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成有机肥料的过程。
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可以将废弃的菌体、废菌包袋、废菌棒等有机物质与其他堆肥原料(如秸秆、木屑等)一起进行堆肥。
通过适当的调节温湿度和通气条件,使堆肥物中的有机物质逐步降解,产生腐殖质、氨氮等营养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
同时,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温热环境还能杀灭病原微生物,从而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二、生物菌床技术生物菌床技术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与特定的菌种一起进行生物降解的技术。
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可以利用某些特定的菌种,如褐腐菌、木霉菌等,将废弃的秸秆、麸皮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
这些菌种可以分解废弃物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复杂有机物,将其转化为可供食用菌类栽培利用的有机质。
同时,这些菌种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食用菌的菌种料使用,提高产量和质量。
三、废弃物再生栽培技术废弃物再生栽培技术是一种将食用菌废弃物作为基质进行食用菌栽培的技术。
在传统的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基质多采用全新的有机材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而废弃物再生栽培技术则可以将食用菌废弃物与其他适当的材料混合,作为栽培的基质。
这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废弃物资源,还可以减少菌棒、菌包袋等栽培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四、厌氧发酵技术厌氧发酵技术是一种利用厌氧菌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发酵处理的技术。
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可以将废弃的菌体、菌包袋等有机废弃物与厌氧菌一起进行发酵处理。
这些厌氧菌能够在无氧环境下利用有机废弃物进行发酵,产生大量的有机酸、气体等物质。
通过适当的调节发酵条件,可以使有机废弃物得到有效的降解和利用,并且产生的有机酸等物质还可以作为调节土壤pH值的肥料。
食用菌的循环生产循环利用资源是食用菌产业的最大特点。
食用菌可将农作物秸秆、桑果枝条等农林副产品分解并转化为健康食品-菌物蛋白,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区域循环的重要载体。
食用菌循环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间循环的载体作用,将麦稻、畜牧、水果、蚕桑等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稻草、牛粪、桑果枝条等种养业副产品资源转化为食用菌产品;二是从菌糠或菌渣的进一步多层次综合利用角度,经适当处理可再用于生产食用菌,也可将蘑菇泥(栽培蘑菇后的废料)、菌糠等作有机肥还田,发展芦笋、铁皮石斛等高效经济作物,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食物链能量传递模式。
包括①奶牛-蘑菇-牧草种养模式。
牛粪栽培蘑菇,蘑菇废料种植牧草,牧草饲养奶牛的循环生态种养模式。
②稻草-蘑菇-芦笋模式。
水稻种植后产生稻草,再以稻草为原料生产蘑菇,栽培蘑菇后的废料(蘑菇泥)作有机肥种植芦笋。
③蚕桑-黑木耳(或香菇或秀珍菇)模式。
养蚕后修剪下的桑枝,粉碎后用于栽培黑木耳、秀珍菇等食用菌,菌糠再还田。
④果枝(或葡萄枝)-黑木耳(或秀珍菇、香菇)模式。
⑤棉籽壳—金针菇。
时空循环农作制度创新模式。
①菇稻轮作模式。
水稻-香菇/黑木耳/蘑菇。
菇稻轮作是一种生态高效的新型栽培模式,主要有香菇、黑木耳、蘑菇与水稻轮作3种模式。
食用菌与水稻轮作新模式,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提高了种植效益,已经成为食用菌主产区的高效生产模式。
②菌菜间套模式。
如芋艿/大豆+竹荪模式。
③金针菇-秀珍菇轮作模式。
④高温蘑菇/双孢蘑菇模式。
资源多级利用模式。
菌糠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菌糠被广泛用于二次栽培食用菌、用作农作物肥料、加工成家畜(猪、牛)家禽饲料、生产沼气、饲养昆虫(蛴螬)及作燃料等,做到清洁生产、“零排放”。
①金针菇-金福菇。
工厂化金针菇栽培后菌糠二次栽培秀珍菇或金福菇或大球盖菇模式。
②杏鲍菇-香菇。
·179·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1期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技术徐晓琳,徐延熙(济南市土壤肥料站,山东济南 250021)摘要:食用菌菌渣是农作物种植栽培遗留下的废弃产物,若菌渣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而采用菌渣综合利用技术能够实现废弃菌渣资源化利用,提高食用菌菌渣利用率。
分析了食用菌菌渣在农业生产、养殖经营、工业制造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合理的利用措施,为相关人员提供了的理论借鉴与参考,旨在进一步优化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技术,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有机肥料;基质;养殖饲料;能源1 菌渣用于农业生产1.1 菌渣还田用作有机肥料食用菌菌渣内含有丰富的氮、钾等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理化性质,采用菌渣还田技术将其用作有机肥料,能够调节土壤肥力,防止出现水土流失、土质疏松等问题,起到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食用菌菌渣进行肥料转化,主要通过发酵的方式提取菌渣中的有机物质,补充土壤流失的微量元素。
食用菌菌渣在与家禽粪便混合堆肥时,可以运用综合利用技术将菌渣内的有机成分进行矿物质分解,将转化后的有机肥料用于土壤改良中,能够改善农作物种植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此外,采用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技术改良土壤,除了能够强化土壤肥力,还可以调节土壤表面湿度和温度,增强土壤内部的透气性,保护农作物根系生长。
在济南市现代农业精品园进行的食用菌菌渣还田用作有机肥试验中,以西红柿作为试验主要对象,做好田间试验设计工作,根据施加肥量对试验标本进行编号,如普通土壤编号为CK2,施用食用菌菌渣100 L/m 2的土壤编号为N1,施用200 L/m 2肥料的土壤编号为N2等,依次进行编号,并按照常规的田间管理方式进行种植栽培,在此基础上观察施加食用菌菌渣肥料后的西红柿从定植到开花等各个阶段的变化情况。
如表1所示。
表1 田间试验设计编号处理CK2普通土壤N1施用100L/m 2N2施用200L/m 2N3施用300L/m 2N4施用400L/m 2N5施用500L/m2根据试验结果显示,施用食用菌菌渣有机肥料的土壤能够促进西红柿生长,加快西红柿生长速度,其施用效果大概在3天左右出现差异性。
食用菌菌渣回收再利用处置方案随着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增加,食用菌的种植和加工产生的菌渣也大量增加。
传统上,食用菌菌渣通常被视为废弃物,被丢弃或者焚烧。
然而,随着对资源的重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食用菌菌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置方案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食用菌菌渣的回收再利用可以从两方面考虑:生物学方面和物理化学方面。
在生物学方面,食用菌菌渣可以被用作有机肥料或者饲料。
首先,将菌渣进行堆肥处理,通过与其他有机废物混合,可以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生成高品质的有机肥料。
可以选择合适的有机废物,如废弃蔬菜、动物粪便等与菌渣一起进行堆肥处理。
堆肥过程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等因素,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有机物分解和转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堆肥处理,食用菌菌渣可以转化为具有良好肥力的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农田作物的生产。
另外,食用菌菌渣也可以用作饲料。
食用菌菌渣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纤维素,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的一部分。
通过干燥、研磨和混合等工艺处理,可以将食用菌菌渣转化为颗粒饲料或浆料饲料。
然后,可以将其用于畜禽养殖,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能有效利用食用菌菌渣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在物理化学方面,食用菌菌渣还可以进行生物质能源的转化。
通过干燥和研磨等处理,可以将食用菌菌渣转化为木材颗粒或木屑燃料。
这些颗粒燃料可以作为替代传统能源的一种选择,如取代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
由于食用菌菌渣是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利用它进行生物质能源转化不仅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还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食用菌菌渣还可以进行其他加工利用,如制作食用菌菌渣面包、饼干或者粉末。
通过将菌渣进行烘干、细碎和加工,可以制作出具有特殊口感和营养价值的食品。
这种加工利用可以提高食用菌菌渣的经济价值,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食用菌菌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置方案可以从生物学和物理化学两个方面考虑。
通过堆肥处理、用作饲料、生物质能源转化和其他加工利用,可以有效地回收再利用食用菌菌渣,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食物卫生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食用菌在我们的餐桌上越来越受欢迎。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大量的食用菌废料。
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废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食用菌废料的产生食用菌的种植一般是利用有机质作为基质,因此,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菌包废料:种植食用菌的主要基质之一,一般是包菌袋后剩余的废料。
其中还包括加工后的菇渣和剩余的菇根部分。
2.菇棒废料:种植香菇、玉米秸秆菌、水蒸气消毒木屑菌等都采用菇棒生产,生产完毕后留下的棒废料。
3.菌褶废料:蘑菇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菌褶,废弃后可进行资源化利用。
这些废物的产生量非常大,如果不加以处理,将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
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浪费和污染,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化利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生物有机肥料菇渣制成有机肥料是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方法。
当菇堆整理过后,可以对菌渣进行发酵,制成富含营养的有机肥料。
制成的有机肥料可以广泛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湿度和改善机械性状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而一些微生物在生物转化和复合肥料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批量制备菌渣发酵堆肥,充分利用菌废热量,提高堆肥的质量。
饲料菌包废弃物含有较高的粗蛋白及粗纤维,加上味道鲜美,是否进一步得到利用,直接影响环境的治理成本。
将菌包废料作为原料制备出饲料中的浸提粉,粗蛋白含量可高达30%~40%,其主要贡献在于菌废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这些粗纤维在肠道内可以有效降低毒素和油脂的吸收,也能强化肠道微生态,从而提高动物的健康度。
同时,菌废饲料成本低,且不会对动物的品质造成任何影响。
生产气体燃料和发电菌废还可以作为廉价的原料生产生物沼气,而利用生物沼气发电则可以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此外,通过将食用菌废料进行热化学转化,可以利用其中的高热值物质,生产出高品质或低品质的液态或气态油品,用作化工品加工、油罐料、柴油替代品、再生能源甚至化妆品的主要原料等。
【转】食用菌废料可再次利用【转】食用菌废料可再次利用000很多菇农在生产完金针菇等食用菌以后,将生产废料晾干当柴火烧掉,导致这些优质肥料白白浪费掉。
其实生产完食用菌后的废料还有很多用途,可以再次利用。
生产金针菇等低温菌类的废料中含有大量草菇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如碳水化合物、氮素等,只要在废料中补充一定量的糖和氮肥,即可用于夏季草菇生产。
食用菌废料还可作为有机肥还田,补充土壤有机质。
但它在使用前还需经过发酵腐熟才可作为基肥施到地里。
此外,食用菌废料中含有大量的食用菌菌丝体,而这些菌丝体中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因此晾干后的食用菌废料,又可作为饲料用于喂猪、喂鸡等。
食用菌废料全身是宝,在此提醒菇农,不要将它白白地烧掉。
(来源:河南科技报作者:袁国杰)去年菜农购买食用菌废料作基肥施用的还不多,但是今年,食用菌废料成了抢手货。
菜农为什么喜欢用食用菌废料作基肥呢?首先是价格因素。
每公斤食用菌废料价格为0.12~0.16元,而普通鸡粪每公斤价格为0.6元左右。
一般来说,一公斤食用菌废料可顶0.5公斤鸡粪用,显然能省下一半的钱。
其次是营养成分因素。
食用菌废料的有机质含量在25%~55%,与鸡粪的有机质含量相当,并且棉子壳中大量的纤维素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已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能更快地为土壤补充有机质,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对缺乏有机质的新建大棚土壤来说尤为适用。
食用菌菌丝在生长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粗蛋白,它能够占到食用菌废料干重的10%,而且食用菌废料中的钙也占食用菌废料干重的2%。
这些都表明食用菌废料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
第三是安全性因素。
食用菌废料多是经过高温处理的,不含有害病菌,买回家后经过充分腐熟就可施用。
食用菌废料中不含火碱,施用后不会出现火碱烧苗的现象。
因此,用食用菌废料作基肥比用鸡粪等粪肥作基肥更加安全。
另外,金针菇等食用菌的废料中含有大量草菇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如碳水化合物、氮素等,菜农在金针菇等食用菌的废料中补充一定量的糖和氮肥,即可用于夏季草菇生产,到秋季蔬菜定植时再将草菇废料翻压入土壤中,作为基肥施用,一举两得。
食用菌生产废料的综合使用
食用菌生产,每年均有大量的废弃原料产生,特别是老产区和规模生产区。
这些废料如果不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将会给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来极大的隐患,轻则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以后种菇的产量和质量,重则导致病虫害大量蔓延与危害,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有很多种菇者在种菇结束后将废料由菇房、场内清除,长期堆放在菇场四周任其腐烂;有的则倾倒在水塘、溪沟、湖泊之中长期浸泡,这些处理方法有百害而无一利。
现就如何处理与利用食用菌废料谈几点意见:
1.再利用栽培鸡腿菇。
栽培了草菇、平菇、香菇、木耳、蘑菇等品种的废料,只要菌丝生长较好,培养料未被杂菌污染,则可将其晒干整碎后添加30%到新原料中栽培鸡腿菇,其效益相当可观。
此法既可降低生产成本,也可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加工成菌糠饲料。
食用菌废料中仍有大量的菌丝存在,而菌丝牛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未被利用。
将那些菌丝生长洁白,培养料未被污染的原料及时晒干后粉碎,添加10%左右到饲料中喂猪、鸡等畜禽动物,同样可取得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3.用作林果业、农作物、花卉种植的肥料。
种菇后的各种原料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菌肥。
如在柑桔、苹果、梨、葡萄等水果园内进行
环状抽槽,沟槽深50厘米,把食用菌废料深施后掩埋,可起到改良果园土壤、提高水果品质、增产增收的效果。
而且肥效持久,经济实惠。
也可用作棉花花蕾肥,红薯、洋芋的基肥,显著提高产量。
在花卉种植中,把种菇后的废料与肥土混合后堆积自然发酵,用来作为花卉苗圃、盆栽的养花基肥,对花卉的土壤结构,通气性、保水持水能力等均有改善。
长出的花草枝繁叶茂,花朵艳丽,且成本极低。
4.用作灭菌燃料。
对凡属袋栽的菌类品种,如平菇、香菇、木耳、金针菇、杨?树菇、茶薪菇、银耳、灵芝、猴头等,将出菇后的废菌筒晒干收藏,再用来作生产菌种和熟料栽培时的灭菌燃料,既节约了能源,又节省了生产投资,同时防止了环境污染。
5.用作菇棚的加温燃料。
在我国北方,冬春季节温度低,种菇的塑料大棚不升温很难出菇。
但目前大多数升温用的燃料是煤炭。
用煤炭加温不仅投资大,成本高,而且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种菇者只需将升温灶体结构稍加改变,改烧煤为烧食用菌废料,每年可节约大量的燃料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