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废料的饲料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在种植蘑菇的地方,每年都会有大量废弃的蘑菇料渣产生。
这些蘑菇料渣,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氮浸出物,还含有钙、磷、钾、硅等矿物质,营养相当丰富。
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好介质种蔬菜或养花。
刚种植过食用菌的菇渣一般不能够直接使用,要将菇渣加水至其最大持水量的70%~80%左右,再堆成一堆,盖上塑料薄膜,堆沤3~4个月之后,摊开风干,即可使用了。
菇渣的氮、磷含量较高,不宜直接作为基质使用,应与泥炭、田园土或颗粒矿石等基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复合基质后来使用。
混合时菇渣的比例不应超过60%。
据农科网报道:菇渣为原料的育苗基质,加入不同体积配比的蛭石、珍珠岩进行了番茄穴盘育苗试验,筛选出可以作为草炭复合基质替代品的蘑菇渣复合基质。
试验结果表明:蘑菇渣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草炭,在相同的苗期管理情况下,T1(蘑菇渣∶蛭石∶珍珠岩为1∶1∶1)、T6(蘑菇渣∶蛭石∶珍珠岩为2∶1∶2)复合基质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全株干重、壮苗指数均显著大于CK(草炭∶蛭石为2∶1)。
因此,在番茄穴盘育苗中可使用蘑菇渣复合基质代替草炭。
使用的原料不同,栽培的品种不同。
菌糠的成分也不同。
下面提供几个数据。
仅供参考。
用稻草、麦秸、干牛粪以3:2:5的比例组成的培养基,采蘑菇5批后晒干粉碎的菌糠,粗蛋白为10.2%、粗纤维9.32%、粗脂肪0.12%、无氮浸出物48%、钙3.24%、磷2.1%、赖氨酸1.2%、色氨酸0.8%、蛋氨酸十胱氨酸1.2%。
以木屑或砻糠为主要原料栽培香菇的菌糠,它们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矿物质和无氮浸出物分别为8.67%、6.2%、30.58%、7.93%、42%和7.82%、8.9%、25.63%、2.79%、33.3%;以玉米芯为原料栽培香菇的菌糠的营养含量粗纤维从36.1%下降到24.4%,木质素从13.2%下降到9.5%,粗蛋白从2%上升到9.5%。
棉籽壳菌糠中含粗蛋白质13.06%、粗纤维31.56%、粗脂肪 4.20%、粗灰分10.89%、无氮浸出物33.01%、钙0.21%、磷0.07%。
食用菌菌糠在农业种植中的再利用现状大庆市农业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摘要:食用菌生产的副产物——菌糠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由于其具有养分丰富、质地疏松、腐熟快、易发酵等优点,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
菌糠是指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产生的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菌丝体、子实体和菌膜等固体废弃物。
根据食用菌菌糠的营养成分含量,可将其分为“优质”与“劣质”两种。
其中,优质菌糠可以作为肥料进行二次利用,劣质菌糠可以作为农业种植中的一种有益补充剂。
关键词:种植;再利用;食用菌菌糠;现状;农业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菌糠作为一种副产物,其再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菌糠,即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多糖等,这些对于植物生长都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探索食用菌菌糠在农业种植中的再利用,不仅有助于废物利用,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一、农业肥料优质菌糠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可用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
菌糠中富含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质,同时含有大量的钾、钙、铁、锌等营养元素,其中含有大量的“微”营养元素——微量元素。
菌糠作为肥料使用时,应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进行施用,避免因养分过剩而引起烧苗、烂根等现象。
菌糠还可以作为有机无机复合肥料使用,因为其富含腐殖酸、纤维素等物质,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在食用菌菌糠中添加有机肥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降低土壤 pH值,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食用菌培养基质食用菌生产所需的栽培基质一般由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构成,其成分主要包括腐殖质、矿物质、有机质、碳源等。
目前,食用菌培养基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中,有机基质主要包括栽培基质、野生抚育料和污水污泥等。
这些有机基质不仅可以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可以改善栽培环境中的通风透气条件,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减少农药的使用。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全国食用菌菌渣产量巨大。
对于大量的食用菌废料,如果处理不当将污染环境,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有碍食用菌产业的顺利发展。
因此,如何环保有效地利用食用菌菌渣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从食用菌菌渣的营养成分及价值着手,对其研究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的食用菌菌渣利用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1食用菌菌渣的研究1.1食用菌菌渣的主要成分食用菌菌渣是指栽培各种菌类以后剩余的废料。
主要基质有棉籽壳、木屑、玉米芯及各种农作物秸秆。
这些基质经过发酵,粗纤维素、木质素均不同程度降解,可转化成多种营养成分,可作为饲料利用[1]。
1.2食用菌菌渣的营养价值食用菌采收后,大量的菌丝体和有益菌留在菌包中,经过酶的分解作用,可将作物秸秆、木屑、豆秸等中的蛋白质、纤维素分解。
几种菌渣的主要营养成分见附表[2,3]。
据测定[4],每0.5kg菇渣中含钙10.86g、磷3.6g、钾4.04g、钠8.7g、铜0.0049g、镁1.58g、铁0.69g、锌0.06g、锰0.0774g。
营养含量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2食用菌菌渣的利用现状目前,国内外对废菌糠的处理除了丢弃与焚烧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杨成梅何晔(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农业局济宁277600)摘要:对食用菌栽培肥料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进行综述,并对菌渣的再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修复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利用;前景2.3生产试验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247.7kg/hm2,比对照紫花油豆增产13.4%。
适应性、稳定性、丰产性好。
3栽培技术要点长架豆1号适合吉林省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3.1播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3.2密度株距30~35cm,行距60~70cm,每穴播种3粒,保苗2棵。
定植密度:露地每公顷45000株左右,大棚每公顷40000株左右。
3.3播种每亩播种量约为5kg。
2019年4期花炮科技与市场14邱黎斌(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摘 要】食用菌菌渣的利用是农业、环保和环境科学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食用菌菌渣的应用价值逐渐提高。
文章分析了食用菌菌渣的主要成分和营养价值,阐述了目前食用菌菌渣利用的主要问题,并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重点探究了食用菌菌渣的有效利用途径。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利用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699(2019)04-0014-02 作者简介:邱黎斌(1996—),男,甘肃岷县人,本科,研究方向:植物科学与技术。
在培育食用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残余,被称为食用菌菌渣,实践工作中,研究食用菌菌渣的利用价值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优化生产体系。
企业相关人员应注重研究食用菌菌渣的成分和营养价值,并对其利用途径进行有效延伸,以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应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 食用菌菌渣成分和营养价值食用菌菌渣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相关的营养物质构成与食用菌的培养方式有直接关系。
例如,以棉籽壳、玉米芯和麦麸为培养液的食用菌菌渣则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碳、粗蛋白和有机化合物等营养成分。
对食用菌菌渣的处理方法应科学合理,以此为目标企业带来经济收益[1]。
食用菌在收获完成后,其菌棒位置会残留大量的菌丝体和有益菌,菌丝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酶解作用,由此产生糖类、有机酸类、酶和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
以棉子壳栽培鸡腿蘑为例,其菌渣中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粗脂和粗纤维等营养物质。
而蘑菇渣中不仅含有菌丝体和蛋白质,也存在大量钙、铁、锌、镁、钾等微量元素,其营养成分在饲料和肥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食用菌菌渣的利用问题现阶段,我国食用菌菌渣的利用与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相关人员在食用菌菌渣中提取出生物活性物质,并将相关菌渣的有机成分作为修复局部环境与生态的重要材料物质,针对食用菌的科学合理运用具有广阔空间。
“金池”易菇论剑第二十九期:废弃菌包如何有效利用由易菇网主办、易菇论坛承办,省温岭市金池电子科技冠名的“金池”易菇论剑第二十九期:废弃菌包如何有效利用,网友们针对废弃菌包有效利用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辩论,结合食用菌不同的品种作了分析,辩论激烈,现摘录其中精彩部分与广大读者分享。
主题:废弃菌包如何有效利用讨论时间:2012年10月10日—10月31日奖品:电脑摄像头、光电鼠标各一个网友dazhuli:1、香菇棒、金针菇棒可以烧火灭菌。
2、平菇袋我一般是种菜的拉去做肥料。
3、,塑料袋直接有人收购,加工颗粒。
网友lxfei2000:废弃的菌袋用途如下:1、作为灭菌的材料;2、作为下茬的原料:如金针菇的废料可以用来栽培平菇的培养料,一般的比例大概是15%;3、作为改良土壤:菌袋疏松透气,可以改良板结的土壤,提供作物生长的肥料;4、作为养殖业的饲料:菌袋可以碾碎了替代一部分养殖业的饲料,一般是10%;5、作为种植业的肥料:菌袋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提供作物生长的养料;网友齐天大圣:我生产平菇,废菌袋都用来烧火灭菌。
会省不少资金,是用自制的压缩机压缩成型后燃烧的。
网友lwsmart88:金针菇废袋子用来做鸡腿菇的原料,鸡腿菇生产完成的废料混合泥土拉去做市政建设用的花草填方。
网友wzzz2008: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这句话用在废菌包上也同样成立。
废菌包之所以称为废菌包,就在于没有将其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所以才称之为“废菌包”。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菌包必须经过处理,否则,无论是菌袋还是菌糠,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一些感染了杂菌的菌棒,如不进行妥善处理,还可能成为正常生产过程中的杂菌污染源,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那么,该如何处理呢?1、杂菌污染的菌棒:因各种原因受到污染的菌棒,必须经过高温灭菌,或适当方法消毒后方可按做进一步处理。
污染轻微的菌棒可以在灭菌后少量加入下批生产的原料中。
污染严重的菌棒,应在消毒或灭菌后深埋或直接焚烧。
食用菌的循环生产循环利用资源是食用菌产业的最大特点。
食用菌可将农作物秸秆、桑果枝条等农林副产品分解并转化为健康食品-菌物蛋白,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区域循环的重要载体。
食用菌循环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间循环的载体作用,将麦稻、畜牧、水果、蚕桑等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稻草、牛粪、桑果枝条等种养业副产品资源转化为食用菌产品;二是从菌糠或菌渣的进一步多层次综合利用角度,经适当处理可再用于生产食用菌,也可将蘑菇泥(栽培蘑菇后的废料)、菌糠等作有机肥还田,发展芦笋、铁皮石斛等高效经济作物,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食物链能量传递模式。
包括①奶牛-蘑菇-牧草种养模式。
牛粪栽培蘑菇,蘑菇废料种植牧草,牧草饲养奶牛的循环生态种养模式。
②稻草-蘑菇-芦笋模式。
水稻种植后产生稻草,再以稻草为原料生产蘑菇,栽培蘑菇后的废料(蘑菇泥)作有机肥种植芦笋。
③蚕桑-黑木耳(或香菇或秀珍菇)模式。
养蚕后修剪下的桑枝,粉碎后用于栽培黑木耳、秀珍菇等食用菌,菌糠再还田。
④果枝(或葡萄枝)-黑木耳(或秀珍菇、香菇)模式。
⑤棉籽壳—金针菇。
时空循环农作制度创新模式。
①菇稻轮作模式。
水稻-香菇/黑木耳/蘑菇。
菇稻轮作是一种生态高效的新型栽培模式,主要有香菇、黑木耳、蘑菇与水稻轮作3种模式。
食用菌与水稻轮作新模式,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提高了种植效益,已经成为食用菌主产区的高效生产模式。
②菌菜间套模式。
如芋艿/大豆+竹荪模式。
③金针菇-秀珍菇轮作模式。
④高温蘑菇/双孢蘑菇模式。
资源多级利用模式。
菌糠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菌糠被广泛用于二次栽培食用菌、用作农作物肥料、加工成家畜(猪、牛)家禽饲料、生产沼气、饲养昆虫(蛴螬)及作燃料等,做到清洁生产、“零排放”。
①金针菇-金福菇。
工厂化金针菇栽培后菌糠二次栽培秀珍菇或金福菇或大球盖菇模式。
②杏鲍菇-香菇。
废菌棒的新用途(2010.10.28)袋料废菌棒栽培平菇袋料废菌棒筒,包括香菇、毛木耳、黑木耳、银耳、金针菇等食用菌的袋料栽培,收过2~3潮菇耳后,基本不再发生子实体的菌袋,尚存供平菇生长所需的一定养分,只要稍加处理,并添加少量新鲜培养料,仍可栽培平菇,并获得生物效率60%~80%的平菇产量。
废菌棒的处理:选择没有污染的菌袋,脱去塑料袋,在日光下平铺曝晒4~5天,用石磙碾碎备用。
培养料配方:用碾碎废菌棒74千克,棉籽壳15千克,米糠5千克,石灰3千克,石膏粉1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尿素0.5千克,多菌灵200克,加水120~130千克。
按常规法,进行常压灭菌或发酵料栽培、管理,至收菇。
欢迎收看《科技苑》,种过香菇的人都知道,在菌丝发菌的过程中,杂菌污染那是防不胜防。
严重的时候,污染率能达到5%,甚至10%,也就是说,种一万个菌棒,还没等到出菇呢,就得淘汰掉五百到一千个。
菇农们面对这种污染严重的菌棒,一般都是一扔了事。
可是在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有个叫赵佩贤的小伙子,偏偏就看上了这种废菌棒,而且还花钱往回收。
(采访)农户:拉点废菌棒,他回收,咱们也没有用了。
(采访)农户:总共今天卖了有两千多棒,一棒两毛钱。
(采访)赵佩贤:今年收了21万棒,花了四万块钱。
这个花4万块钱收购了21万个香菇废棒的人叫赵佩贤,是牧牛乡南马峪村的村委会主任。
路过的人看着这个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废棒堆都会奇怪,在菇农们眼中没用的废菌棒,赵佩贤干嘛要花钱往回收呢?这还得从他种香菇的故事说起。
赵佩贤从2003年开始种菇香菇,规模年年扩大,到了2008年,他已经建起了十几个大棚,种植了40万棒香菇。
但是因为杂菌污染的问题,赵佩贤每年的损失都不小。
(采访)赵佩贤:咱那时候种了四、五十万棒,每年都得扔三万棒左右,,三万棒左右,成本就六、七万块钱。
做一个菌棒的成本将近两块钱,看着这一车一车的往外倒的,赵佩贤那叫一个心疼。
(采访)赵佩贤:那都是倒的是钱啊,当时一车一千多棒两千多块钱呢,非常非常的心疼。
·57·工 作 研 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11期摘要:随着市民对食用菌需求的加大,代料香菇、杏鲍菇等食用菌种植规模也随着扩大,莲都区每年有近6 500万t废菌渣有待再利用,乱堆乱放严重影响环保和美观,严重影响美丽乡村建设。
如何更科学有效的再利用食用菌菌渣,成为论述的重点话题。
要点性知识的阐述,为科学利用食用菌菌渣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菌渣;利用;技术1 前言食用菌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备受世人青睐,有着更广阔的市场潜力。
在食用菌栽培、加工等方面,中国一直走在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更是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据悉,2014年,国内食用菌产量达2 134万t,总产值达800多亿元,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
但是,随着食用菌产量的增加,菌渣的处理成为一个难题。
传统处理菌渣的方式,将其直接当作燃料或肥料,不仅利用效率低啊,施用时机不妥还影响农作物生长,容易造成还有机源的浪费,同时污染了周边的环境,严重影响美丽乡村建设。
由此,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处理食用菌菌渣,已成为目前环境保护和食用菌产业发展需要共同解决的重大问题。
文章汇总相关研究综述,就食用菌菌渣的再利用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一系统阐述,目的为科学利用食用菌菌渣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
2 食用菌菌渣的利用2.1 食用菌菌渣用作饲料食用菌菌渣可作饲料利用,有资料证实:香菇、杏鲍菇种植后的菌渣中含有大量菌丝体,菌丝体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经粉碎、烘干等精处理后,可替代精料使用。
而且,相比某些精料,香菇、杏鲍菇种植后的菌渣含有大量的粗蛋白,可满足禽畜长势基本的营养需求。
以秸秆、棉籽壳等为主料袋栽平菇后的菌渣,粗蛋白含量至少要高于玉米10.31%,有很好的饲用价值。
此外,国外的研究报道证实,食用菌菌渣中含有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添加动物饲料中,可替代抗氧化剂和抗炎类药物,达到抑制某些因食物链问题而诱发的病害。
·179·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1期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技术徐晓琳,徐延熙(济南市土壤肥料站,山东济南 250021)摘要:食用菌菌渣是农作物种植栽培遗留下的废弃产物,若菌渣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而采用菌渣综合利用技术能够实现废弃菌渣资源化利用,提高食用菌菌渣利用率。
分析了食用菌菌渣在农业生产、养殖经营、工业制造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合理的利用措施,为相关人员提供了的理论借鉴与参考,旨在进一步优化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技术,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有机肥料;基质;养殖饲料;能源1 菌渣用于农业生产1.1 菌渣还田用作有机肥料食用菌菌渣内含有丰富的氮、钾等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理化性质,采用菌渣还田技术将其用作有机肥料,能够调节土壤肥力,防止出现水土流失、土质疏松等问题,起到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食用菌菌渣进行肥料转化,主要通过发酵的方式提取菌渣中的有机物质,补充土壤流失的微量元素。
食用菌菌渣在与家禽粪便混合堆肥时,可以运用综合利用技术将菌渣内的有机成分进行矿物质分解,将转化后的有机肥料用于土壤改良中,能够改善农作物种植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此外,采用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技术改良土壤,除了能够强化土壤肥力,还可以调节土壤表面湿度和温度,增强土壤内部的透气性,保护农作物根系生长。
在济南市现代农业精品园进行的食用菌菌渣还田用作有机肥试验中,以西红柿作为试验主要对象,做好田间试验设计工作,根据施加肥量对试验标本进行编号,如普通土壤编号为CK2,施用食用菌菌渣100 L/m 2的土壤编号为N1,施用200 L/m 2肥料的土壤编号为N2等,依次进行编号,并按照常规的田间管理方式进行种植栽培,在此基础上观察施加食用菌菌渣肥料后的西红柿从定植到开花等各个阶段的变化情况。
如表1所示。
表1 田间试验设计编号处理CK2普通土壤N1施用100L/m 2N2施用200L/m 2N3施用300L/m 2N4施用400L/m 2N5施用500L/m2根据试验结果显示,施用食用菌菌渣有机肥料的土壤能够促进西红柿生长,加快西红柿生长速度,其施用效果大概在3天左右出现差异性。
一种利用菌渣的方法引言菌渣是指在食品加工、饲料生产过程中剩余的微生物、菌丝体、菌糠等有机废弃物,通常被视为垃圾处理或者丢弃。
然而,菌渣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有益微生物,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种创新的方法来利用这些菌渣。
本文将探讨一种利用菌渣的方法,既能保护环境,又可获益于此。
菌渣的特点1. 营养丰富:菌渣包含多种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这些都是植物和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
2. 有机肥料:菌渣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这些微生物在分解菌渣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3. 功能微生物的宝库:菌渣中存在着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等,这些微生物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益处。
利用菌渣的方法1. 生物制肥将菌渣与废弃植物、动物粪便等混合,经过发酵处理,可以得到高效有机肥料。
这种有机肥料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可以替代化学肥料,减少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使用生物制肥的方法,还可以降低菌渣的体积,减少对环境的占用。
2. 生物制剂菌渣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发酵提取,制成各种生物制剂。
比如,可以将菌渣中的乳酸菌和酵母提取出来,制成乳酸菌饮料、酵母面包等。
这些生物制剂富含有益微生物和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3. 动物饲料将菌渣与谷物、豆粕等混合,经过发酵处理,可以得到高蛋白的饲料。
这种饲料中的微生物可以帮助动物消化吸收,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与传统饲料相比,利用菌渣制作的饲料更加环保和健康。
4. 洗涤剂菌渣中的酶可以用于制作洗涤剂。
将菌渣进行发酵,然后提取其中的酶,加入洗涤剂制作过程中,可以提高洗涤剂的活性和清洁效果,同时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对环境更加友好。
结论利用菌渣的方法是一种创新的环保方式,既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又可以从废弃物中获得经济效益。
菌渣所蕴含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为我们生活提供了许多可能性,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菌渣的处理和利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相信利用菌渣的方法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有关食用菌栽培废弃物的再利用方法研究作者:张晓艳孙敏杰刘丹温健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3期摘要:从栽培废弃物二次种菇、无土栽培基质、菌糠饲料、生物有机肥、燃料和激素与农药类物质提取等几个方面介绍食用菌栽培废弃物的再利用方法。
关键词:食用菌废弃物再利用方法食用菌生产虽然利用的是农林废弃物,净化了环境,但是产后栽培废弃物处理不当,同样会污染环境。
按我国目前生产规模,每年将有500万吨以上的栽培废弃物产生,在环境中自然堆弃会滋生多种食用菌的有害生物,如各种霉菌、蚊类、螨类等,成为食用菌生产的污染源和虫源滋生地,危害食用菌生产。
另一方面,这些废弃物还含有大量食用菌可再利用的纤维素等有机物,弃之于环境是生物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了达到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国内近年开展了很多食用菌栽培废弃物的利用研究。
一、二次种菇针对不同食用菌利用基质成分不同的特点,合理安排二次栽培的种类。
前茬菇菌丝生长分泌的多种酶类,分解的基质部分木质纤维素类,被菌体吸收利用形成菇体。
同时这种分解对二次栽培的菇起到基质熟化作用,这样的基质利于二次种菇菌体对营养物质的转化吸收。
常见的上下茬口安排有:(1)草菇、平菇、金针菇栽培废弃物种鸡腿菇、茶薪菇等,废弃物加入量为20%~30%;(2)草菇栽培废弃物种金针菇、平菇;(3)杏鲍菇栽培废弃物种姬松茸;(4)香菇废弃物种香菇,废弃物加入量为10%~20%;(5)白灵菇栽培废弃物种平菇和鸡腿菇。
栽培废弃物二次种菇要注意以下几点。
1.前后茬菇种配合适宜要选择养分利用类型不同,互补型的种类。
如草菇不能利用木质素,草菇栽培废弃物就只适宜平菇等木腐菌类作为二次种菇用,而不宜种双孢蘑菇。
2.用量适宜虽然栽培废弃物可以二次种菇,但并非任何种类、任何原料、任何茬口,都可以完全使用栽培废弃物,或都使用相同比例的废弃物。
如白灵菇只出一潮菇,栽培废弃物养分丰富,可以不加新料栽培鸡腿菇,其他栽培废弃物完全使用时效果就相差较大。
菌糠在饲料方面的利用
食用菌菌糠是栽培各种菌类后剩下的废弃物,其内含有氨基酸、蛋白质及其他的营
养物质,有“菌体蛋白”之称,含有大量菌丝体。其主要基质有棉籽壳、玉米芯、锯木屑
及多种作物秸秆和工业废料。据估计,我国每年的菌糠年生产量已达500~600万吨,
这是一笔丰富的可再利用的资源。现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1、利用菌糠作饲料有哪些科学依据?
答:经食用菌转化后的菌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
还含丰富的菌体蛋白、多糖、维生素及Fe、Ca、Zn、Mg等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可
与麦麸、玉米面相比;且作物秸秆经食用菌转化以后呈疏松多孔状,易于粉碎,气味芳
香,适口性好。
据测定,每100公斤菌糠干料中,仍有40%~55%的食用菌丝体残留在肥料中,菌
糠中粗蛋白含量大多在6%~8%,粗纤维素降低50%,木质素降低30%左右。这为充
分利用菌糠作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过适当处理,可以做成饲料、饵料或其它添加剂,
用于猪、牛、羊、鸡、鸭、兔、松鼠、北方鹿及鱼类等动物的饲养,替代部分粮食,降
低生产成本。
2、如何制作菌糠饲料?
答:制作菌糠饲料的工艺流程是:选取菌糠→干燥→粉碎→成品。也就是将采收过
3~4茬菌类的原料,进行认真挑选,选取菌丝洁白,料块结实,切除霉变和腐烂成份的菌糠,
最好能将几种菌糠搭配起来,晒干或烘干后,粉碎成粒状或粉状,即为加工的成品。也可将
新鲜菌糠进行青贮,随用随取。
3、使用菌糠作饲料有哪些方法,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菌糠作饲料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使用形式:
(1)鲜饲。可按一定比例直接配入饲料中饲喂动物。这种使用方式要注意一定使用新
鲜菌糠,并保证菌糠中不含土粒、杂菌,污染部分要去除。
(2)复合干饲料。将采收3~4茬不同菌类的菌糠认真地进行挑选,取菌丝洁白、料块
结实、无霉变和腐烂部分,晒干或烘干后粉碎,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使用时再按一定比
例添加到畜禽的饲料中去。
(3)发酵饲料。选地势高、干燥处挖宽50~60cm、深50cm、长度不限的土坑,内铺
塑料薄膜,放入10cm厚新鲜无污染菌糠,糠面撒一层盐,盐上再放菌糠,直到凸出地
面5~10cm为止。盐的用量为鲜菌糠的0.5%,层层压实,上盖塑料薄膜,发酵5~50
天后随用随取。
注意事项:菌糠使用量的多少,要根据其营养价值来决定。并且要在保证饲料中的
粗纤维含量不超过国标时,尽可能替代日粮中的部分糠麸类饲料。菌糠使用参考量(按
风干重量计):菌糠可占配合饲粮的比例是:仔猪5%~10%,小猪10%~20%,中猪
25%~30%,大猪30%~40%,成年母猪40%~50%;鸡5%~10%,鸭、鹅10%~20%;
牛、羊30%~60%;兔10%~25%;鱼5%~10%或将新鲜菌块投入池塘任其采食。
4、用菌糠如何配制猪饲料?
答:取出采完香菇后的菌棒置于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将霉变腐烂的菌块除去,捣烂
后摊放在地面上曝晒。菌糠摊晒的厚度以3~5厘米为宜,摊晒时每天应翻2~3次,以
利充分干燥,约经3天左右即可晒干。将干燥后的菌料粉碎,以5%~6%的添加比例加
入饲料中混合喂猪。也可取栽培平菇、金针菇或猴头菇后的棉籽壳菌糠(经晒干粉碎后)
15%,加玉米粉35%,米糠28%,红薯干10%,贝壳粉3%,稻谷、鱼粉、菜饼粉各2%,
豆饼粉3%,食盐0.5%。将上述原料搅拌后置入大铁锅中煮熟,喂猪。
利用菌糠饲料喂猪,其喂养量要逐步调整,由少到多,使猪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一
般情况下,在开始的10~15天,菌糠饲料的用量在日粮中比例占5%~8%,以后逐渐
增加。
5、用菌糠如何配制牛羊复合饲料?
答:将栽培过平菇、凤尾菇、金针菇的棉籽壳废料,经晒干粉碎后,按照5%~15%
的用量加入奶牛饲料中喂养奶牛。
也可将干燥粉碎后的菌糠料按15%~30%的比例加入饲料中喂羊,经济效益也十分
显著。
6、用菌糠如何配制鸡鸭用复合饲料?
答:将栽培过平菇的棉籽壳废料,干燥粉碎后按照10%~15%的添加量加入鸡鸭饲
料中喂养肉鸡,可以为鸡鸭的快速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尤其是菌糠饲料氨基酸含量丰
富,不仅能促使肉鸡、肉鸭快速生长,提早上市时间,降低养殖成本,还能显著提高蛋
鸡、蛋鸭的产蛋率。
7、如何用菌糠配制鱼饲料?
答:喂鱼的菌糠饲料首先要进行发酵,方法是:选择无霉、无虫、洁白的菌糠废料
打碎,拌入0.5%食盐、1%过磷酸钙、0.5%尿素和水,充分进行搅拌,其加水量以用手
抓菌糠,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下滴为宜;然后盖上塑料薄膜,密封后发酵;待发酵1个
星期后,对发酵饲料翻动1次,并拌匀,再用薄膜盖好继续发酵;一般发酵20天至1
个月,气温高时发酵天数少些,气温低时发酵天数多些,便可用来喂鱼。
8、饲喂菌糠饲料会引起动物中毒吗?有无安全性问题?
答:正常处理的菌糠不会引起动物的中毒反应。事实上,食用菌栽培料中常拌以一
定量多菌灵药液,多菌灵为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对高等动物低毒,残效期一般在10天左右,
化学性质稳定,但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所以食用菌的下脚料在经历了一个栽培周期即
80~100天后,多菌灵已完全分解失效,只要不污染或霉烂,不经任何处理就可作为饲料。
9、菌糠饲料在生产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生产中使用菌糠饲料应注意下列问题:
(1)注意菌糠饲料的品质。菌糠饲料品质的好坏,关系到其利用价值的高低。在使用菌
糠饲料时,应选择采收过3、4茬菌类、且菌丝生长旺盛,表面被覆一层白色菌丝体膜、无
杂菌污染、子实体分化良好的菌糠。凡菌丝体生长较差、尚有少部分培养料未生菌丝、
串结不良,尤其是菌丝稀少、生长不良、杂菌污染严重,出现酸臭等异味的菌糠不要使用。
同时,收菌糠时要注意将发霉、发黑等污染部分的菌糠除掉,以防止霉菌引起动物中毒。
(2)注意菌糠的适宜使用量。菌糠的使用量的决定,需注意的是菌糠饲料只能用作替代
日粮中的部分糠麸类饲料,不可替代蛋白质、能量饲料,否则会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开始
食用菌糠的牲畜,用量宜由少到多,让其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一般说,幼畜用量少些,成畜可
多些。由于不同种类的菌糠营养价值的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动物,其添加量也不相同。
但无论用何种菌糠,在猪日粮种添加15%是可行的。家禽饲料中一般添加量控制在
10%~15%。菌糠料喂牛宜和其他料配合使用,菌糠可占到日粮的50%~60%。棉籽壳菌
糠饲喂绵羊育肥,当菌糠用量占到日粮干物质的30%时,不影响其采食量和增重。
(3)其它注意事项。选择产菌能力强,菌丝体生长旺盛的菌株接种;栽培食用菌的培养
基中,不能含有石灰,也不可含有残毒的农药或含甲醛等化学药品;栽培食用菌的培养基
最好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如果是生料栽培,也需经高温堆积发酵;在食用菌出菇期间,防治
病虫害时,不能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资料摘自《农广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