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_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9
唐朝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一、唐朝时期的对外交流概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盛的一个王朝,其对外交流十分广泛而活跃。
唐朝的对外交流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主要路线。
此外,还有通过使者和战争等方式进行的邻国交流。
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二、陆上丝绸之路的特点1.路线:唐朝的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经过西域诸国,穿越塔里木盆地,进入中亚地区,最后到达地中海地区。
2.商品交流:丝绸之路是一个贸易通道,唐朝向西方输出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同时也从西方进口了黄金、银器、玛瑙等珍贵品。
通过丝绸之路,唐朝的物资和文化得以传播到欧亚大陆,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3.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唐朝的佛教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地区,进而传至欧洲。
同时,伊斯兰文化和波斯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4.国际外交: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派遣使者互换礼物、交流文化,维护了边疆稳定并巩固了对西域的统治。
三、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1.路线:唐朝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广州,经过南海,沿着南海岸线到达东南亚各国,再沿海岸线向北进入朝鲜半岛和日本,最后到达东亚地区。
2.商品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贸易通道,唐朝向东南亚诸国输出丝绸、瓷器、药材等特产,同时也从这些国家进口香料、珍珠、象牙等珍宝。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唐朝的物资和文化得以传播到东南亚地区,促进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繁荣。
3.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东亚文化交流的桥梁。
唐朝的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对这些国家的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同时,东南亚的印度教、佛教文化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4.海上贸易:唐朝对海上贸易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和保护了海上商贸,例如设立商船课、开放港口等,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繁荣发展。
四、通过使者和战争的对外交流1.使者交流:唐朝通过派遣使节向邻近国家发送礼物、表达友好,维护边疆稳定。
概括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交流最为广泛的时期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外文化交流的途径1. 外交往来:唐朝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都十分强盛,多次与周边国家进行外交交流,这也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2. 商业贸易:唐代经济发达,商业贸易繁荣,许多外国商人来到唐朝进行商业贸易,也促进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
3. 学术交流: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儒门学术繁荣时期。
唐代的大教育家魏征曾经担任了公元618年至626年的翻译官,为中外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1. 宗教思想:唐代佛教盛行,许多外国僧人来到唐朝传播佛教,也带来了佛教教义、经典等宗教思想。
2. 文学艺术:唐代文学艺术之风盛行,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同时也对外传播了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3. 科技医学:唐代经济发达,科技医学方面也十分发达。
唐朝多次进行海外探险、科技考察等,在科技医学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吸引了外国人前来学习、探讨。
三、具体交流成果1. 《大唐西域记》:唐朝大文学家玄奘在住持鎏金寺时,在公元627年至645年之间,历时19年,经西行取经之路,走过了15000千米,到达印度等国,取得大量翻译大量佛典文献。
他将所学记述成书,即为《大唐西域记》。
2. 忘书室的书:忘书室为唐代名士韩愈私人收藏书籍之处。
其中不乏外传的书籍,如有《护法论》等。
3. 西安的回民街:中国早期的伊斯兰教徒,即回族,自唐代便大量涌入中国。
在唐朝中后期,回族就被分为数支,其中就有多数回族居住在西安,形成了以大清真寺为中心的回民街。
总之,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十分广泛而深入的,不仅让中国吸收了许多先进的外来文化,也让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
部编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几个事例:1、遣唐使:唐朝时,日本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派遣唐使来华。
对日本的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在唐朝与日本的交流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
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3、玄奘西行: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称为佛学大师。
主要贡献是《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贡献。
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前预习题遣唐使1. 时期,中日交往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
日本派使节到中国,当时称“”。
把唐朝先进的、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东渡2. 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六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他在日本传授,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西行3.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
年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4.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主持译经工作。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记载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自测题1、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2、“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3、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根据亲身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一部重要书籍,它是()A.《马可•波罗行纪》B.《金刚经》C.《大唐西域记》D.《西游记》4、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五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一、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记住与唐朝友好交往的主要国家,及对外文化交往中作了重大贡献的人物,理解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
2、能力与方法通过概述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实行对外开放的意义,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鉴真东渡2、玄奘西行三、教学难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四、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课件显示:图片)让生欣赏唐朝时对外交往的盛况。
唐朝时国力强大,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经济的繁荣,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商人;文化的进步,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文化便者。
他们不远万里,来唐求学、学佛、经商、游历和应举做官。
大唐也以她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又以她慷慨豪迈的性格,向各国传播着中华文化。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2、让学生看课文(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哪些)3、(课件显示:学习内容)(课件显示: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让生找出长安、日本、天竺的位置。
师:隋唐时期的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和睦,不仅促进了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对周围国家也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得一些日本人,不畏艰辛,远渡重洋,来到唐朝生活学习,也谱写了一段中日交往史上的佳话,这些人就是日本遣唐使。
4、(课件显示:遣唐使来华)师:什么是遣唐使?生:日本对赴唐朝使者的称呼。
师:日本在200多年的时间内,先后向唐朝正式派遣了12批遣唐使团,每批少则200多人,多则五、六百人。
(课件显示:①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是什么?②随从遣唐使来华的还有哪些人?③你能举出几个突出的代表人物吗?)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日本遣唐使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贡献的事迹。
生:空海事迹,阿倍仲麻吕事迹。
(课件显示:空海、阿倍仲麻吕像和纪念碑及李白诗)(课件显示:唐朝时,日本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遣使来中国?)师:与大批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到中国的同时,中国也派出使者前往日本,另外一些佛学精深的高僧也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传播佛教,鉴真就是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
唐朝对外交流的史实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也是中国外交史上一个重要时期。
在唐朝时期,中国进行了广泛的对外交流,与周边国家以及远方的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为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朝对外交流的史实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交往非常频繁。
唐朝与邻国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使者互派来进行。
唐朝派遣使者出使周边国家,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拓展了对外交流的范围。
同时,周边国家也派遣使者来唐朝,与唐朝进行友好交往。
这种外交交往不仅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好关系。
唐朝还与一些远方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
唐朝与波斯、拜占庭以及阿拉伯等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十分繁荣,同时也进行了文化交流。
这些交流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渗透和融合,也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朝还积极开展了外交婚姻,通过皇室婚姻来维护和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唐朝通过公主嫁给其他国家的国王,或者将自己的公主嫁给周边国家的国王,达到了政治联姻和外交辅助的目的。
这种外交婚姻不仅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为唐朝在外交上赢得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唐朝还积极招纳外国人才,加强了与外国的文化和学术交流。
唐朝朝廷鼓励外国人才到中国学习,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这些外国人才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和学术思想,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唐朝也派遣使者去其他国家学习,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学术成果,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唐朝对外交流的史实丰富多样。
唐朝通过使者互派、外交婚姻、贸易往来以及文化学术交流等方式,与周边国家和远方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这些外交交流不仅促进了中国的繁荣与发展,也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朝外交的辉煌成就,不仅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华民族外交智慧和外交战略的重要体现。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内,中外文化交流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推动。
本文将探讨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其影响。
1. 文物交流唐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鼎盛时期,也吸引了众多外国人来华。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大量的宝物、纺织品、艺术品和书籍从中亚、西亚和东南亚等地区引进中国。
这些文物的引进丰富了唐代的文化,并对后来的艺术、工艺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宗教交流唐代是中国宗教多元化的时期,、和等宗教在这段时期内相互影响。
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艺术和思想影响了中国文化,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和也在唐代融入了中国社会,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新的元素。
3. 文学交流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国学者和文化交流者。
唐朝皇室和贵族推崇文化艺术,诗词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文学形式。
许多外国游客和外国文人都前来唐朝,并与当地文人交流创作。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繁荣。
4. 商业交流唐代是世界历史上最为繁荣的商业时期之一。
长安(现在的西安)是当时的世界最大城市之一,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
各种商品和技术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流通,并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交融。
这种商业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影响。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为中国以及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文物交流、宗教交流、文学交流和商业交流,唐代成为了一个多元、开放和创新的时期。
唐代的文化成就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
参考资料:- 杜牧《春夜喜雨》- 斯里兰卡古佛像- 罗布遗址出土的波斯漆器。
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刘梅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的外交很活跃,范围很大,与周边国家友好的往来较频繁。
如:新罗与唐朝的交往;中国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唐朝和尚玄奘西去天竺取经,以及唐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等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家园,一个国家不论是先进还是落后,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会有更快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地区、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往,才能推动全人类社会不断的前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与当今世界其他国家交往的具体事例,以此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使学生了解唐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情况,启发学生思考从古至今对外开放政策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唐朝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中国当时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2、了解唐朝在与日本、印度的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
3、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弘扬中华文化和学习外国文化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使学生有意识的增强经受挫折、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决心。
【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二、教学难点:唐朝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佛教在中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写教案,学生课外查阅相关史实。
【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法等。
【教具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引导学生朗诵课本22页的小诗:十二乘船渡海来;文章感动中华国。
十八横行战词苑;一箭射穿金门策。
这首诗是顾云赠送给新罗朋友崔致远的一首离别诗。
884年,在中国长期留学的崔致远即将回国。
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1丝绸之路随着唐朝的建立,中国已经开始了大范围地与外界交往接触。
从那时起,经过千年的发展,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交流的重要途径。
唐朝时期,唐朝沿着丝绸之路延伸至丝绸之路的尽头,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形成中西交流的新格局。
数百年来,这段贯穿中国与世界的重要交通要道,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结交宗教,加强交往唐朝与西方宗教界建立了交往,吸收西方传教士的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这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里程碑。
当时,西方传教士使用丝绸之路穿越草原、沙漠,从东网来到中国,并得到中国政府的允许,从而融入国内,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
3交易活动随着丝绸之路上宗教、文化知识的传播,商贸交流也在同时发展起来,中国货物通过丝绸之路进入欧洲,而西方产品也不断扩大中国市场,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商贸模式,促进文化与贸易的发展。
4唐朝Text和英国英国是加入丝绸之路最晚的一个国家,但在15世纪,两国就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
在1587年的交易中,英国出售英国绸缎,而唐朝出售花纹缎,金刚石,瓷器等多种商品,同时以茶叶和紫砂壶开始了中英贸易,英国国王还曾向中国国家送去贺礼和礼物。
5唐朝与日本日本则成了经内海而来的新型邻国,其和唐朝的史实也很多。
从唐朝的韩蓟囊至武家康之间,双方关系融洽,两国交流也颇为友好,尤其是在宗教信仰上有许多共同点。
日本从唐朝中引入了佛教,两国间技术传播、物质交流也越来越密切,以此一来,促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两国文化以及社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总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和外界交流接触最多,对周边国家影响最大的时代。
在唐朝,不仅丝绸之路传播了中华文化,还建立了跨越国境的宗教门户,促进了诸多交流活动的开展,实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