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刚体的基本运动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32.50 KB
- 文档页数:5
理论力学运动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篇:理论力学运动学知识点总结运动学重要知识点一、刚体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总结1.刚体运动的最简单形式为平行移动和绕定轴转动。
2.刚体平行移动。
·刚体内任一直线段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它的最初位置平行,此种运动称为刚体平行移动,或平移。
·刚体作平移时,刚体内各点的轨迹形状完全相同,各点的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刚体作平移时,在同一瞬时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
3.刚体绕定轴转动。
• 刚体运动时,其中有两点保持不动,此运动称为刚体绕定轴转动,或转动。
• 刚体的转动方程φ=f(t)表示刚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角速度ω表示刚体转动快慢程度和转向,是代数量,以用矢量表示。
,当α与ω。
角速度也可• 角加速度表示角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是代数量,同号时,刚体作匀加速转动;当α 与ω异号时,刚体作匀减速转动。
角加速度也可以用矢量表示。
• 绕定轴转动刚体上点的速度、加速度与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关系:。
速度、加速度的代数值为。
• 传动比。
一、点的运动合成知识点总结1.点的绝对运动为点的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的合成结果。
• 绝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 相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 牵连运动:动参考系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
2.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 绝对速度: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速度;• 相对速度: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运动的速度;• 牵连速度: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速度。
3.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 绝对加速度: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加速度;• 相对加速度: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运动的加速度;• 牵连加速度: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加速度;• 科氏加速度: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相互影响而出现的一项附加的加速度。
• 当动参考系作平移或 = 0,或与平行时,= 0。
工程力学习题答案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思考题:1. ×;2. √;3. √;4. √;5. ×;6. ×;7. √;8. √习题一1.根据三力汇交定理,画出下面各图中A 点的约束反力方向。
解:(a )杆AB 在A 、B 、C 三处受力作用。
由于力和的作用线交于点O 。
如图(a )所示,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可以判断支座A 点的约束反力必沿 通过A 、O 两点的连线。
(b )同上。
由于力和的作用线 交于O 点,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可判断A 点的约束反力方向如 下图(b )所示。
2.不计杆重,画出下列各图中AB 杆的受力图。
解:(a )取杆AB 为研究对象,杆除受力外,在B 处受绳索作用的拉力,在A 和E 两处还受光滑接触面约束。
约束力和的方向分别沿其接触表面的公法线,并指向杆。
其中力与杆垂直,力通过半圆槽的圆心O 。
AB 杆受力图见下图(a )。
(b)由于不计杆重,曲杆BC 只在两端受铰销B 和C 对它作用的约束力和,故曲杆BC 是二力构件或二力体,此两力的作用线必须通过B 、C 两点的连线,且=。
研究杆AB ,杆在A 、B 两点受到约束反力和,以及力偶m 的作用而平衡。
根据力偶的性质,和必组成一力偶。
(d)由于不计杆重,杆AB 在A 、C 两处受绳索作用的拉力和,在B 点受到支座反力。
和相交于O 点,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可以判断必沿通过pB RpB Rp B T A N E N E N A N B N C N BN CN A N B N A N B N A T C T B N A T C TB NB、O两点的连线。
见图(d).第二章 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思考题:1. √;2. ×;3. ×;4. ×;5. √;6. ×;7. ×;8. ×;9. √.1. 平面力系由三个力和两个力偶组成,它们的大小和作用位置如图示,长度单位为cm ,求此力系向O 点简化的结果,并确定其合力位置。
关于理论力学答案的网友求助帖理论力学第Ⅱ册(和兴锁) 课后答案科学出版社理论力学课后答案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工业学校理论力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分为两册。
第Ⅰ册内容包括静力学、运动学、质点动力学、质点的振动、动力学普遍定理和达朗贝尔原理等;第Ⅱ册内容包括碰撞、虚位移原理、拉格朗日方程、二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和刚体动力学等。
全书例题丰富,并配有思考题、习题和答案。
7okey 8 小时前理论力学修订版(徐燕侯郭长铭) 课后答案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理论力学修订版无课后答案3okey 8 小时前理论力学(罗特军) 课后答案四川大学出版社理论力学课后答案《高等学校工科力学系列教材:理论力学》是四川省教改项目“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的理论力学体系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以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及大量培养高等科技人才的需要。
本书以理论力学的基本内容为主,适当提高了起点,力求做到逻辑清晰、易于教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本科各专业的理论力学教材。
少学时理论力学课程可根据需要对内容进行取舍。
本书可供成人高校、高职高专的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4okey 8 小时前理论力学第2版(李卓球) 课后答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理论力学第2版无课后答案根据高等学校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论力学(第2版)》结合工科相关专业应用基础的特点,在保留理论力学经典内容的前提下,适当更新和精炼了教材内容。
《理论力学(第2版)》主要内容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大部分。
《理论力学(第2版)》适用于高等学校工科力学和工程类各专业的理论力学教材,各专业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全部或部分内容,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okey 8 小时前理论力学第2版课后答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基础力学教学研究部) 同济大学出版社理论力学第2版无课后答案《同济大学工程力学系列教材:理论力学(第2版)》共分三篇,分别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
本书保持了同济大学原理论力学教研室1990年版《理论力学》的体系和风格,但对该版教材的内容和习题作了部分调整。
第一章质点、刚体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一、填空题1、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之为刚体。
2、力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一作用称为力的外效应。
3、力对物体的效应决定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因素。
4、力对物体的效应不仅决定于它的大小,而且还决定于它的方向,所以力是矢。
5、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这一个合力作用于该点,其大小和方向应以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6、一个力可以公解为两个力,力的分解也按平行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
7、受二力作用的刚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充分条件是:这二力等值、反向和共线。
8、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刚体称为二力构件。
9、在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不会影响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10、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力作用线在其上移动到任何位置,而不会改变此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三、选择题1、由于工程构件的(D),所以在研究它的平衡或运动时,将其看成是受力后形状、大小保持不变的刚体。
A、形状是圆体B、实际变形通常是微米量级的C、硬度相当大D、实际变形可忽略不计2、将这样一种说法,即(A)相等,用图表示出来,就是两个带箭头的线段长度相等,指向和作用点也相同。
A、两力B、两个力的大小C、两个力的力矢3、两个共点力可合成一个力,一个力也可分解为两个相交的力。
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相交的力可以有(D)解。
A、一个B、两个C、几个D、无穷多4、一个重量为G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N,地面支承物体的力为N/(如图所示),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C)。
B、N〈N’〈GC、N’=N=GD、N〉N’〉GA、G和NB、G和N/C、N和N’6、在上图中(A)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A、N和N’B、N和GC、N’和G7、一重为G的直杆置于圆弧形器皿中(如图所示,并且和器皿的接触为光滑接触,其接触点A、B处的约束反力方向应当如图(D)所画才对。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I)第8版习题答案《理论力学(1 第8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1版至第7版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第8版仍保持前7版理论严谨、逻辑清晰、由浅入深、宜于教学的风格体系,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和修正,适当增加了综合性例题,并增删了一定数量的习题。
本书内容包括静力学(含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空间力系、摩擦),运动学(含点的运动学、刚体的简单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动力学(含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机械、土建、水利、航空、航天等专业理论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理论力学(I)第8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习题答案专、成人高校相应专业的自学和函授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配套的有《理论力学学习辅导》、《理论力学(I)第8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习题答案理论力学思考题集》、《理论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第3版)、《理论力学电子教案》、《理论力学网络课程》、《理论力学习题解答》、《理论力学网上作业与查询系统》等。
理论力学(I)第8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课后答案前辅文静力学关注网页底部或者侧栏二维码回复理论力学(I)第8版答案免费获取答案引言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I)第8版课后答案理论力学思考题集》、《理论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第3版)、《理论力学电子教案》、《理论力学网络课程》、《理论力学习题解答》、《理论力学网上作业与查询系统》等。
理论力学(I)第8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课后答案前辅文静力学引言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第二章平面力系第三章空间力系第四章摩擦理论力学(I)第8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习题答案§4-4 滚动摩阻的概念运动学引言第五章点的运动学*§5-5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在球坐标中的投影思考题习题第六章刚体的简单运动§6-1 刚体的平行移动§6-2 刚体绕定轴的转动§6-3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6-4 轮系的传动比§6-5 以矢量表示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矢积表示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思考题习题第七章点的合成运动第八章刚体的平面运动动力学引言第九章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第十章动量定理第十一章动量矩定理第十二章动能定理第十三章达朗贝尔原理第十四章虚位移原理参考文献习题答案索引Synopsis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I)第8版课后答案第十四章虚位移原理。
第6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习题
1.是非题(对画√,错画×)
6-1.平移刚体上各点的轨迹一定是直线。( )
6-2.在每一瞬时刚体上各点的速度相等,刚体作平移运动。( )
6-3.某瞬时刚体有两点的速度相等,刚体作平移运动。( )
6-4.研究刚体的平移运动用点的运动学知识即可。( )
6-5.平移刚体上各点的轨迹形状相同,同一瞬时刚体上各点的速度相等,各点的速度相
等。( )
6-6.刚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存在一条不动的直线,则刚体作定轴转动。
6-7.刚体作定轴转动时各点的速度大小与到转轴的距离成正比,各点的加速度大小与到
转轴的距离成反比。
6-8.刚体作定轴转动时法向加速度ωran2。( )
6-9.齿轮传递时其角速度的比等于半径的正比。( )
6-10.刚体作定轴转动时角速度与角加速度同号时,刚体作加速转动。( )
2.简答题
6-11.刚体作匀速转动时,各点的加速度等于零吗?为什么?
6-12.齿轮传递时,如图6-12所示,接触点的速度相等,加速度也相等吗?为什么?
6-13.下列刚体作平移还是作定轴转动:
(1)在直线轨道行驶的车箱。
(2)在弯道行驶的车箱。
(3)车床上旋转的飞轮。
(4)在地面滚动的圆轮。
6-14.如图所示,直角刚杆AO=1m,BO=2m,已知某瞬时A点的速度VA=4m/s,而B
点的加速度与BO成α=45°,则该瞬时刚杆的角加速度α为多少?。
6-15.如图所示,鼓轮的角速度由下式
o
A
V
A
a
α
题6-14图
B
题6-15图
r
o
x
r
x
tan
1
求得, (dtddtdωrxtan1)
问此解法对吗?为什么?
3.计算题
6-16.如图所示的机构中,已知O1A=O2B=AM=r=0.2m,O1O2=AB,轮O1的运动方程
为tπ15(rad),试求当s50.t时,杆AB上的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6-17.揉茶机的揉桶有三个曲柄支持,曲柄支座A、B、C与支轴a、b、c恰好组成等边
三角形,如图所示。三个曲柄长相等,长为cm15l,并以相同的转速r/min45n分别绕
其支座转动,试求揉桶中心点O的速度和加速度。
1
O
2
O
A
B
M
题6-16图
O
C
A
B
c
a
b
n
n
n
题6-17图
6-18.如图所示,带有水平滑槽的套杆可沿固定板的铅锤导轨运动,从而带动销钉B沿
半径R=100mm的圆弧滑槽运动。已知套杆以匀速度
2
o
v
m/s铅直向上运动,试求当
y=100mm时,线段OB的角速度。
6-19.如图所示的升降机装置由半径R=50cm的鼓轮带动,被提升的重物的运动方程为
2
5tx
,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试求鼓轮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轮边缘上任一点的
全加速度。
R
A
x
O
题6-19图
x
6-20.如图所示的机构中,杆AB以匀速v沿铅直导槽向上运动,摇杆OC穿过套筒A,
OC=a,导槽到O的水平距离为l,初始时0,试求当
4
π
时,摇杆OC的角速度和角
加速度。
6-21.如图所示纸盘由厚度为a的纸条卷成,令纸盘的中心不动,纸盘的半径为r,以
匀速v拉动,试求纸盘的角速度。
O
r
a
v
题6-21图
O
R
B
θ
v
o
题6-18图
y
x
y
O
A
C
D
v
a
l
题6-20图
6-22.如图所示的机构中,曲柄O1A、OB2平行且等长,已知O1A=OB2=2r,曲柄O
1
A
以匀角速度
o
ω
绕轴O转动,同时固连与连杆AB上的齿轮Ⅱ带动同样大小的齿轮Ⅰ作定轴
转动,试求齿轮Ⅰ、Ⅱ边缘上任一点加速度的大小。
6-23.如图所示飞轮绕固定轴O转动,其轮缘上任一点的加速度在某段运动过程中舆论
半径的夹角恒为o60,初始时,设转角0,角速度
o
ωω
,试求飞轮的转动方程以及角
速度与转角间的关系。
O
6
0
a
题6-23图
ω
6-24.如图所示主动轮Ⅰ的齿数为
1z,半径为1R,角速度为1ω,从动轮Ⅱ的齿数为2
z
,
半径为
2R,轮Ⅱ与轮Ⅲ固连在同一轴上,轮Ⅲ的半径为3
R
,其上悬挂重物,试求重物的
速度。
6-25.如图所示的绞车机构中,手柄长40lcm,当其转动时,重物P在铅锤方向上运
动,重物的运动方程为25tx,x的单位为cm,t的单位为s,鼓轮的直径d=20cm,绞
车机构的齿数为131z、392z、113z、774z,轮Ⅱ与轮Ⅲ固连在同一轴上,试求
st2
时,手柄顶端的速度和加速度。
II
I
AB
1
O
2
O
o
题6-22图
ω
x
P
d
z
4
z
3
z
2
题6-25图
z
1
l
II
I
III
1
ω
题6-24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