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治疗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75.33 KB
- 文档页数:3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治疗进展标签:视网膜;缺血再灌注;进展缺血的组织器官在恢复血液灌注后,部分组织器官的原有功能并没得到改善,并且结构破坏的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不可逆的损伤,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1]。
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心脏和大脑的研究开展的较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视网膜作为大脑的延伸部分,结构精细复杂,新陈代谢旺盛,对缺血更敏感。
缺血再灌注后可以引发多种眼科疾病,引起了眼科医生的广泛关注[2]。
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将目前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RIR)损伤的药物治疗情况做一综述,并期待对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1 拮抗氧自由基及氧化应激自由基作为一个靶点,触发后可以引起一系列的链式反应,通过不同通路对细胞自身及视网膜组织带来严重损害[3]。
蛋白质、DNA及脂质都可与自由基一起发生氧化反应,带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自由基主要损害细胞膜的完整性,造成细胞膜屏障功能的丧失[4]。
同时也可以改变NA+-K+-ATP泵的功能和部分细胞膜酶的活性。
线粒体膜受到损害后[5],A TP无法进入氧化磷酸化从而引起细胞能量供应障碍。
在细胞结构上引起严重损害。
线粒体中的多聚核糖核蛋白脱落[6],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
溶酶体膜受损后,释放出多种组织水解酶,进行自身溶解,严重者以致引起细胞破裂凋亡。
DNA与自由基发生氧化反应后可直接导致细胞死亡或凋亡[7]。
通过各种手段阻止氧自由基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发展,成为治疗RIR损伤的一个重要途径。
目前研究已经明确,雌激素在体内通过结构活性转化来对抗氧化作用[8]。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超氧化物歧化酶、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glutamate-cysteine ligase,GCLc)、二氧化锰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都能有效的抑制RIR引发的氧化应激反应[9]。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卒中的进展及诊疗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丹参与丹参多酚酸—急性脑缺血治疗研究 (1)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重塑研究进展 (3)《中国缺血性卒中和TIA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最新解读 (7)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策略与中药注射剂应用 (9)脑血管病的救治策略与用药 (1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诊疗策略 (13)脑梗塞血运重建策略的评价 (15)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治策略 (17)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治疗 (19)低NIHSS评分大血管闭塞的血管内治疗 (21)中西医结合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策略 (23)缺血性脑卒中免疫机制研究进展及潜在新药物靶点的展望 (25)女性卒中的特点及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 (27)丹参与丹参多酚酸—急性脑缺血治疗研究1.丹参中作用最强的有效成分是()A.丹酚酸AB.丹酚酸BC.丹酚酸CD.丹酚酸DE.丹参多酚酸参考答案:A2.根据《中国药典》2020版,丹参的质量评价标准中,丹酚酸B的含量不得少于多少()A.0.1%B.0.5%C.1.0%D.2.0%E.3.0%参考答案:E3.丹参的应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哪本历史文献()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日华子本草》D.《妇人明理论》E.《本草纲目》参考答案:A4.发现丹参中首个水溶性成分的时间是()A.1934年B.1980sC.1984年D.1988年E.1993年参考答案:B5.丹参多酚酸的药理作用机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抗血小板聚集及凝集B.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C.抑制细胞凋亡和保护神经元D.促进细胞凋亡E.促进损伤后血管及神经元增殖参考答案:D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重塑研究进展1.神经重塑不包括以下哪部分()A.基因表达改变B.轴突生长C.突触不可再生D.大脑网络重组E.神经元再生参考答案:C2.关于缺血性脑卒中与神经重塑过程,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缺血性脑卒中不能诱导轴突发芽或生长B.轴突生长通常在缺血性脑卒中后30天会出现C.轴突生长形成的皮质回路可以在缺血后立即观察到D.卒中可诱导对侧运动皮层轴突发芽,进入同侧梗死周围皮层、对侧纹状体、红核等E.卒中只能诱导与梗死部位相邻的皮层中的轴突发芽,不能涉及同侧皮层参考答案:D3.1990年-2019年缺血性卒中年龄标化的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是()A.中国和印度B.美国和印度C.印度与埃及D.美国与埃及E.中国与埃及参考答案:E4.神经重塑主要发生在卒中后的哪个时期()A.慢性期B.超急性期C.急性期D.亚急性期E.稳定期参考答案:D5.在轴突生长过程中,表达上调的信号有()A.Nogo-AB.NgRC.RhoAD.ROCKE.BDNF参考答案:E星形胶质细胞CX43、半通道及缝隙连接对脑缺血性神经炎性反应调控及丹参多酚酸的干预1.AMPK/mTOR/ULK1通路在自噬中的主要作用是()A.抑制自噬B.控制基因表达C.促进细胞分裂D.激活自噬E.维持细胞稳态参考答案:D2.半通道是由多少个Cx43蛋白质构成的六聚体()A.4个B.5个C.6个D.7个E.8个参考答案:C3.缝隙连接(GJ)主要作用是什么()A.神经细胞传导B.细胞间物质交流与通讯C.神经元修复D.血管生成E.能量代谢参考答案:B4.丹参中活血作用最强且含量最高的水溶性化合物是()A.丹酚酸AB.丹酚酸BC.丹酚酸CD.丹酚酸DE.丹参酮参考答案:B5.丹酚酸B(SalB)的主要作用不包括哪一项()A.改善微循环B.抗炎C.促凝D.抗氧化E.对缺血性卒中有保护作用参考答案:C《中国缺血性卒中和TIA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最新解读1.根据2022版指南,对于既往未接收降压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发病数天且病情稳定后,如果收缩压多少mmHg以上,建议启动降压治疗?A.120B.130C.140D.150E.160参考答案:C2.卒中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比例有多少?A.<40%B.<50%C.<60%D.>70%E.>90%参考答案:D3.对于非心源性TIA或缺血性卒中患者,推荐使用的预防卒中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药物是什么?A.口服抗血小板药物B.抗凝药物C.溶栓药物D.钙通道阻滞剂E.利尿剂参考答案:A4.对于具有活动能力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在急性期后,推荐的体育锻炼频率和时长应为?A.每周至少1次,每次至少5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B.每周至少2次,每次至少10分钟的有氧运动C.每周至少3-4次,每次至少1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D.每周至少5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E.每周至少2次,每次至少2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参考答案:C5.筛查隐源性卒中的栓子来源的金标准是()A.经胸超声心动图B.心电图筛查C.血液检测D.颈部血管超声E.食道超声心动图参考答案:E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策略与中药注射剂应用1.下列哪项不属于丹参多酚酸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A.有效减少脑梗死面积B.选择性增加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脑血流C.促进神经功能恢复D.不能联合溶栓治疗,会增加出血风险E.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和运动功能参考答案:D2.下列哪项不是痰热腑实的常用药()A.瓜蒌B.胆南星C.大黄D.芒硝E.黄芪参考答案:E3.生地用于治疗阳闭时,其作用是()A.凉血清热B.清肝熄风C.育阴潜阳D.使火降风熄,则气血下归E.益气养血参考答案:A4.关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用药安全,说法错误的是()A.一次一支,一日一次B.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0滴及以上C.药液配置后,应在4小时内用完D.不宜与藜芦及其制剂同时使用E.在静脉输液时,建议选择精密输液器参考答案:B5.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是()A.高血压B.高血糖C.血脂紊乱D.动脉粥样硬化E.炎症参考答案:D脑血管病的救治策略与用药1.目前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是()A.糖尿病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心肌梗死D.高血压E.脑卒中参考答案:E2.下列哪项不属于中风病的危险因素()A.高血压B.糖尿病C.体力活动过多D.吸烟E.肥胖参考答案:C3.中风病痰热内闭清窍证的治法是什么()A.熄风化痰,活血通络B.清热化痰,醒神开窍C.平肝熄风,清热泻火D.益气活血,养阴通络E.益气回阳,固脱参考答案:B4.在中风病的战略防御阶段,主要治则是什么()A.活血化瘀B.益气养阴C.检测和支持D.熄风通络E.清热化痰参考答案:C5.下列哪种中成药适合在中风病急性期和恢复期应用()A.参麦注射液B.醒脑静注射液C.刺五加注射液D.脉络宁注射液E.丹参多酚酸注射液参考答案:E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诊疗策略1.STAIR推荐意见中提出,卒中病理的级联瀑布反应涉及多重途径,可能需要哪种策略进行有效调控()A.单一机制药物B.手术治疗C.联合多种药理作用的药物D.增加药物剂量E.延长治疗时间参考答案:C2.缺血性卒中全流程规范化管理的内容不包括()A.公众教育卒中一级预防B.院内急性期救治C.院内二级预防D.门诊复查卒中后认知等功能障碍识别与管理E.长期康复卒中三级预防参考答案:C3.关于不同类型患者采取不同降脂方案,说法错误的是()A.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推荐给予低强度他汀治疗B.合并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高强度他汀治疗,需要时联合依折麦布高强度他汀治疗,需要时联合依折麦布C.极高危缺血性卒中患者给予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后,LDL-C仍高于1.8 mmol/L,推荐与依折麦布联合应用D.若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后,LDL-C 水平仍未达到目标水平,推荐联合使用PCSK9 抑制剂治疗以预防 ASCVD 事件发生E.他汀不耐受者,根据LDL-C水平目标值,可考虑使用PCSK9抑制剂或依折麦布参考答案:A4.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什么作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十大改进目标之一()A.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率B.提升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C.降低癌症死亡率D.推广疫苗接种E.扩大慢性病筛查范围参考答案:B5.大脑中动脉M2或M3段闭塞的患者,可以考虑在发病6h内进行哪种治疗方法()A.动脉溶栓B.静脉溶栓C.机械取栓D.保守治疗E.抗血小板治疗参考答案:C脑梗塞血运重建策略的评价1.首要DNT的时间目标是()A.≥50%患者在60分钟内溶栓B.≥50%患者在55分钟内溶栓C.≥50%患者在50分钟内溶栓D.≥50%患者在45分钟内溶栓E.≥50%患者在40分钟内溶栓参考答案:A2.脑梗塞治疗策略不包括()A.静脉溶栓B.动脉溶栓C.促进血小板聚集D.抗凝E.改善侧支循环参考答案:C3.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所首次分离得到丹参多酚酸的时间是()A.上世纪80年代B.上世纪90年代C.2000年D.2001年E.2010年参考答案:A4.对于轻型卒中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启动哪种治疗对预防90天内的早期卒中复发有益?A.单一阿司匹林治疗B.单一氯吡格雷治疗C.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治疗D.替罗非班治疗E.抗凝治疗参考答案:C5.下列哪项检查应在静脉溶栓前进行()A.基线心电图B.血糖测定C.肌钙蛋白评估D.胸片检查E.血小板计数参考答案:B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治策略1.下列哪项不是AIS核心理论——挽救缺血半暗带的基础()A.局部血流B.组织氧分压C.全脑血流D.时间窗E.组织窗参考答案:C2.AIS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内,rt-PA的使用剂量是多少()A.0.6mg/kgB.0.7mg/kgC.0.8mg/kgD.0.9mg/kgE.1.0mg/kg参考答案:D3.关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ECASS分型,说法错误的是()A.HI1沿梗死灶边缘小点状出血B.HI2 :梗死区内片状无占位效应出血或多个融合的点状出血C.PH1:血肿≤梗死面积的30%并有轻微占位效应的出血D.HI3由HI4.HI2共同组成E.血肿>梗死面积的30%并有明显占位效应的出血或远离梗死灶的出血参考答案:D5.丹酚酸通过何种方式展现其主要的药效学特点?A.抑制细菌生长B.单纯抗氧化作用C.通过改善侧支循环、抗炎、抗氧化、抗凋亡、保护血脑屏障、改善线粒体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等一系列作用机制D.单一改善线粒体功能E.仅具有抗炎效果参考答案:C6.丹酚酸在AIS治疗中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改善侧枝循环B.抗炎、抗氧化C.抑制肿瘤细胞生长D.保护血脑屏障E.抗血栓形成参考答案:C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治疗1.WAKE-UP试验中,对于醒后卒中患者,如果MRI显示DWI-FLAIR不匹配,推荐使用哪种治疗()A.血管内机械取栓B.口服抗血小板药物C.阿替普酶静脉溶栓D.安慰剂E.抗凝治疗参考答案:C2.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哪个区域与神经功能缺失加重和恢复密切相关()A.梗死核心区B.缺血半暗带C.良性缺血区D.静脉系统E.动脉系统参考答案:B3.对于醒后卒中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果距最后正常时间远超(),MRI显示DWI-FLAIR不匹配,且不适合或未计划进行机械取栓,指南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0.5hB.1.5hC.2.5hD.3.5hE.4.5h参考答案:D4.脑梗死静脉溶栓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主要作用机制不包括()A.增加出血风险B.改善脑部微循环C.减轻神经元损伤D.抗氧化应激E.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参考答案:A5.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疑似脑出血的情况,应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给予6-8个单位血小板输注B.血液科会诊,注意目前的凝血功能C.停止溶栓药物输注,立即抽血进行检查,立即行平扫头颅 CT 检查D.立即给予ε-氨基己酸4-5g静脉注射E.有关外科和/或内科治疗需要商讨共同决定参考答案:C低NIHSS评分大血管闭塞的血管内治疗1.有研究表明,有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占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的比例是()A.9.9%B.0.26%C.>50%D.0.8%E.10%参考答案:C2.关于低NIHSS评分ASI-LVO症状进展的病理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梗死灶扩大B.开始侧枝循环良好,紧跟着侧枝循环衰竭,症状加重C.再发梗死D.梗死灶缩小,远端大血管闭塞E.栓子逃逸会导致失语参考答案:D3.丹酚酸的作用机制不包括()A.抗炎B.促进血小板凝集C.抗氧化D.抗凋亡E.保护神经单元参考答案:B4.建议NIHSS评分为()时候进行影像学检查,可筛查出90%的LVOA.≥1分B.≥2分C.≥3分D.≥4分E.≥5分参考答案:B5.对于大脑中动脉M1段及颈动脉闭塞而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NIHSS评分()时可考虑动脉取栓治疗A.≥6分B.<6分C.>5分D.≤5分E.>7分参考答案:B中西医结合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策略1.脑卒中急诊救治体系中,关于诊断和评估的下列哪个步骤描述不准确()A.按照诊断流程处理疑似脑卒中患者B.对疑似脑卒中患者无需进行头颅平扫CT/MRI检查C.进行必要的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并尽量缩短检查时间D.进行心电图检查,有条件时应持续心电监测E.使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参考答案:B2.导致脑血管疾病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原因是()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B.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C.脑血管性痴呆D.卒中E.高血压脑病参考答案:D3.以下关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主要通过单一靶点干预发挥药效B.丹参多酚酸无法改善微循环和侧支循环C.丹参多酚酸不具备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D.丹参多酚酸能改善脑部循环、保护脑神经和抗血栓形成E.丹参多酚酸无法保护血脑屏障和改善线粒体功能参考答案:D4.AHA/ASA建议超过多少比例的静脉溶栓患者DNT应缩短至60分钟以内()A.30%B.40%C.50%D.60%E.70%参考答案:C5.2018年中国居民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多少()A.10%B.15%C.20%D.22%E.30%参考答案:D缺血性脑卒中免疫机制研究进展及潜在新药物靶点的展望1.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什么引起的?A.脑出血B.动脉粥样硬化C.脑部肿瘤D.脑炎E.癫痫参考答案:B2.在缺血性脑卒中中,低氧状态主要激活哪种细胞?A.神经元B.星形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小胶质细胞E.内皮细胞参考答案:D3.豨莶草最早记载于我国哪本医术()A.《唐本草》B.《本草纲目》C.《本草图经》D.《本草蒙筌》E.《中国药典》参考答案:A4.国家卒中登记数据显示,卒中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为多少?A.5.9%B.10.9%C.13.4%D.14.7%E.19.1%参考答案:D5.以下哪项不是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重点?A.溶栓治疗B.抗栓治疗C.改善脑循环D.切除梗死脑组织E.脑保护治疗参考答案:D女性卒中的特点及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1.根据中医理论,女子多少岁进入绝经期()A.35岁B.42岁C.49岁D.56岁E.63岁参考答案:C2.女性卒中的死亡率在女性死因中排名第几()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E.第五参考答案:C3.偏头痛与先兆脑卒中关系的可能机制不包括()A.遗传倾向B.内皮功能障碍C.神经传递功能障碍D.凝血异常E.经卵圆孔未闭的反常栓塞参考答案:C4.雌激素对人体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雌激素对血管有抗氧化作用B.雌激素使NO生物利用度增高C.雌激素使氧自由基产生升高D.内源性雌激素有利于维持绝经前妇女的正常血压E.雌激素可能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影响血压参考答案:C5.下列哪项是妊娠期的生理变化之一()A.全身血管收缩与静脉阻滞B.血液动力学与血管系统保持稳定C.凝血系统呈现低凝状态D.全身血管舒张与静脉瘀滞E.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参考答案:D。
《白花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一、引言缺血再灌注是脑损伤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血流量的突然减少或停止,导致脑部组织缺氧,再灌注时可能产生大量自由基,加重脑部损伤。
目前,医学界对于此类损伤的治疗与保护研究仍在持续深入。
本文着重探讨了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中草药——白花丹参,其在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二、白花丹参的概述白花丹参,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等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白花丹参中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如丹参酮、丹参酚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作用。
因此,白花丹参在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保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三、白花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的保护机制1. 抗氧化作用:白花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清除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脑细胞的损害。
2. 抗炎作用:白花丹参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介质对脑组织的损伤。
3. 抗凋亡作用:白花丹参可以抑制细胞凋亡,保护脑细胞免受缺血再灌注的损害。
4. 改善微循环:白花丹参能够改善脑部微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为脑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四、实验研究本研究采用动物模型,观察白花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给予白花丹参治疗后,动物模型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快,脑组织损伤程度较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发现,白花丹参能够上调抗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促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五、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白花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包括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和改善微循环等方面。
因此,白花丹参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脑保护药物,为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然而,目前关于白花丹参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具体作用机制和最佳用药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六、展望未来研究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深入探讨白花丹参的具体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二是研究白花丹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三是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评估白花丹参在治疗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文献综述 •6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 j ury ,MIRI )指心肌缺血恢复血流供应后,造成代谢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加重的现象[1]。
MIRI 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病理过程与冠状动脉血管形成术,冠状动脉重建术,心脏移植等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2]。
MIRI 涉及的机制复杂,尚有待更深入的研究阐述。
近年来,由于电生理学、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技术的应用,对MIRI 机制的研究也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其主要机制概述如下:1 氧自由基与MIRI自由基(free radical ),又称游离基,指在外层电子轨道上具有不配对的单个电子、原子、原子团或分子的总称[3]。
由机体内氧诱发化学性质活泼的自由基称为氧自由基,包括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
生理状态下自由基存在较少,在细胞缺血时,其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4]。
当组织恢复血液供应时,触发氧自由基“爆增”并累积,攻击自身和周围细胞,造成损伤[5]。
自由基损伤细胞膜,致其结构破坏造成心肌酶溢漏;自由基氧化破坏机体蛋白,改变蛋白酶表面结构使功能受损;自由基诱导遗传物质DNA 、RNA 断键或破损,影响核酸正常功能[6]。
自由基可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细胞凋亡等事件[7]。
2 炎症反应与MIRIMIRI 发生时心脏组织内皮结构受损触发功能障碍,而中性粒细胞趋集、黏附血管内皮是炎症“级联”反应的诱发阶段[8]。
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合成释放肿瘤坏死因子、IL-1、IL-6 等炎症介质,介导其他炎症细胞共同攻击心肌组织[9]。
此外,白细胞浸润在MIRI 中涉及的主要机制为,MIRI 使细胞膜受损和膜磷脂降解,具有很强趋化作用的白三烯等代谢产物增多,使更多白细胞循环浸润,对心肌细胞造成多次损伤。
MIRI 时,心肌缺血细胞生成大量的促炎介质如补体C 5a 、LPS 、IL-8等,激活并诱导心肌细胞多种黏附如ICAM-1,ICAM-2等分子表达[10]。
中药通过抑制铁死亡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李静;陈士萍【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年(卷),期】2022(36)8【摘要】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是指缺血心肌恢复血液灌注后,心功能不改善反而出现即刻恶化的现象。
MI/R损伤是急性心肌梗死不可避免的危险事件,其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研究显示,导致MI/R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铁负荷增加和脂质过氧化增加等有关。
铁稳态失调、脂质过氧化或谷胱甘肽代谢紊乱在MI/R损伤中起作用。
而2012年提出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驱动的细胞死亡即铁死亡概念之后,学者们重新审视铁稳态失调、脂质过氧化或谷胱甘肽代谢紊乱在MI/R损伤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了铁死亡参与MI/R损伤发病机制。
同时研究表明,阻断铁死亡可降低MI/R损伤的严重程度,并发现铁死亡抑制剂可有效修复I/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而我国传统中药在抑制铁死亡和治疗MI/R损伤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本文综述了MI/R损伤发病机制中涉及铁死亡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靶向抑制铁死亡的中药,包括白藜芦醇、黄芩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柚皮素和醋酸棉酚等,为临床治疗MI/R新靶点的研究提供方向。
【总页数】7页(P605-611)【作者】李静;陈士萍【作者单位】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R963【相关文献】1.中药复方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2.中药有效组分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3.低中量饮酒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Fas相关死亡域蛋白/肿瘤抑制基因p53依赖的心肌细胞凋亡和4-羟基壬烯醛蓄积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4.中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5.铁死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术后aki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术后AKI(术后急性肾损伤)是指在手术后发生的急性肾脏功能损害。
术后AKI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还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准确诊断术后AKI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术后AKI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包括手术创伤、失血引起的低血流、感染等因素对肾脏造成的损害。
这些因素会引起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导致肾脏功能受损。
术后AKI的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肾脏功能损害的存在,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目前,临床上已经存在一些常用的术后AKI诊断标准,如RIFLE标准、AKIN标准和KDIGO标准。
这些标准基于肾脏功能的变化和尿液产量的改变作为诊断指标,通过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和尿液产量的变化程度,对术后AKI进行分级诊断。
这些诊断标准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术后患者的肾脏功能,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准确诊断术后AKI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术后AKI诊断标准,可以提高对术后AKI的诊断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对于从事术后患者护理和临床研究的医务人员来说,了解和应用术后AKI诊断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结构,它对于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至关重要。
一个清晰、合理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章的内容。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和呈现: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对术后AKI的诊断标准进行概述,介绍了AKI 的定义和病理生理学机制,并明确了本文的目的。
这样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概览,让他们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术后AKI的定义和病理生理学机制。
通过对术后AKI的定义进行解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一疾病的特点和诊断依据。
分类号学号M201275477 学校代码10487 密级硕士学位论文Maresin-1减轻小鼠急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学位申请人:孙全超学科专业:胸外科学指导教师:王建军教授答辩日期:2015年5月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medicineMaresin-1 attenuates acute lung ischem ia-reperfusion injury in miceCandidate : Sun QuanchaoMajor : Thoracic SurgerySupervisor : Prof. Wang Jianju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074, P. R. ChinaMay, 2015协和医院的图标(该图片免费领取)目录英文缩略词表 (1)中文摘要 (2)Abstract (4)前言 (6)材料与方法 (8)1 实验仪器及试剂 (8)2 实验方法 (9)结果 (17)讨论 (22)结论 (24)参考文献: (25)综述 (28)参考文献: (34)附录: (40)致谢 (4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缩略词表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名称LIRI 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SPF specific pathogen free 无特定病原MaR-1 Maresin-1 Maresin-1LPS lipopolysaccharide 脂多糖ICAM-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细胞间粘附分子-1 TNF-a tumor necrosis factor-a 肿瘤坏死因子-a W/D wet to dry weight ratio 湿干重比MPO myeloperoxidase 髓过氧化物酶qRT-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PUFA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多不饱和脂肪酸EPA eicosapentaenoic acid 二十碳五烯酸DHA docosahexaenoic acid 二十二碳六烯酸SPM specialized pro-resolving mediators 特殊前消散分子LXS lipoxin 脂氧素Rvs resolvins 消退素PD Protectin D 保护素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Maresin-1减轻小鼠急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硕士研究生:孙全超导师:王建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湖北武汉 430022中文摘要目的:研究n-3不饱和脂肪酸来源的特殊前消散分子Maresin-1对小鼠急性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eNOS-NO-cGMP-PKG信号转导通路在心血管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CCVD)位列各种疾病死因的第一位,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CVD)是临床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类型。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较复杂,目前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它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R)是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主要的病理过程[1]。
已有研究显示,缺血再灌注过程中,通过激活eNOS-NO系统,从而激活下游的cGMP-PKG信号通路,实现对缺血性组织的保护。
本文就eNOS-NO-cGMP-PKG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蛋白激酶G 信号通路【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353-03前言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
早期恢复血液流通是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关键,而缺血后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则会导致缺血组织损伤程度的进一步加重。
IR包括第一阶段的瞬时性缺血(ischemia)和第二阶段的再灌注(reperfusion)[2-3],其不仅导致缺血性损伤,还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栓形成等,短暂缺血也诱导了对IR具有保护作用的缺血预适应反应。
但目前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环磷酸鸟苷(3'-5'-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蛋白激酶G(cGMP-dependent kinase)信号通路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PKG是内皮型的NOS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产生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重要的下游作用底物。
外泌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李昕玺1刘长梅2祝慧1翟淼浡1商雪1赵嘉昊1徐会圃1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滨州256600;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滨州256600通信作者:徐会圃,Email:xuhuipu1967@【摘要】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囊泡样物质,可以转运蛋白质、细胞因子以及微小核糖核酸等物质参与细胞间通讯等过程,进而发挥调控相应受体细胞功能的作用。
细胞在受到一定刺激时,分泌的外泌体数量以及转运物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后通常通过溶栓或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实现再灌注治疗,而再灌注后心肌损伤是血管再通后的常见现象,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的防治措施。
研究发现,外泌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血管再生、氧化应激、心室重塑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因此具有巨大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外泌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炎症;氧化应激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ZRB14275)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exosomes i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Li Xinxi1,Liu Changmei2,Zhu Hui1,Zhai Miaobo1,Shang Xue1,Zhao Jiahao1,Xu Huipu11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Binzhou256600,China; 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Binzhou2566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Xu Huipu,Email:xuhuipu1967@【Abstract】Exosomes are vesicle-like substances actively secreted by cells,they can transport proteins,cytokines,microRNAs,and other substanc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thus play a role in regulating the function of corresponding receptor cells.When cells are stimulated,the number of exosomes and substances they transport will change correspondingly.Reperfusion therap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usually achieved through thrombolytic therapy 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nd myocardial injury after reperfus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after vascular recanalization and also the main reason affecting prognosis.At present,there are no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for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xosom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inflammatory response,angiogenesis,oxidative stress,ventricular remodeling,and myocardial cell apoptosis i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o they have great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s.【Key words】Exosomes;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Myocardial protection;Inflammation;Oxidative stressFund program: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2014ZRB14275)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