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三章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3
七下生物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1.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器官。
在吞咽时,会厌软骨放下,盖住喉口,以免食物
进入气管。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中,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肺有
节奏地吸气和呼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3.呼吸和吞咽不能同时进行,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4.痰产生的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粘膜。
5.呼吸道的功能是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对到达肺部的气体进行加湿和温暖的处理。
6.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7.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这有利于保证气体顺畅通
过,并对到达肺部的气体进行加湿和温暖的处理。
8.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自变量变量的概念因变量变量之间的关系表格法关系式法变量的表达方法速度时间图象图象法路程时间图象一、变量、自变量、因变量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量叫做变量。
2、如果一个变量y随另一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则把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
3、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1)自变量是先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后发生变化的量.(2)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3)利用具体情境来体会两者的依存关系。
二、表格1、表格是表达、反映数据的一种重要形式,从中获取信息、研究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1)首先要明确表格中所列的是哪两个量;(2)分清哪一个量为自变量,哪一个量为因变量;(3)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绘制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1)列表时首先要确定各行、各列的栏目;(2)一般有两行,第一行表示自变量,第二行表示因变量; (3)写出栏目名称,有时还根据问题内容写上单位;(4)在第一行列出自变量的各个变化取值;第二行对应列出因变量的各个变化取值.(5)一般情况下,自变量的取值从左到右应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样便于反映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关系式1、用关系式表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是用含有自变量(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也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数学式子(等式)叫做关系式。
2、关系式的写法不同于方程,必须将因变量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
3、求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式的途径:(1)将自变量和因变量看作两个未知数,根据题意列出关于未知数的方程,并最终写成关系式的形式.(2)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写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3)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写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4)根据图象写出与之对应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4、关系式的应用:(1)利用关系式能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2)同样也可以根据任何一个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3)根据关系式求值的实质就是解一元一次方程(求自变量的值)或求代数式的值(求因变量的值)。
七年级下生物第三章知识点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生物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而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则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七年级下生物第三章的知识点:生命的起源、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历程、生命的演化与群体遗传。
一、生命的起源
关于生命的起源,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假说,例如:天然合成假说、外源生命假说、生物学进化论等。
但目前还无法确定哪个假说是正确的。
另外,化学反应和物理力量也可能在生命的起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历程
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历程可以分为早期生命的单细胞和后期生命的多细胞两个阶段。
早期生命的单细胞大约在37亿年前出现,而多细胞则相对比较晚,最早的化石为25亿年前的海藻。
此后,
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物种的适应,生物形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逐渐
提高。
三、生命的演化与群体遗传
选择、适应和遗传是生命的演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群体遗传
理论认为,有利于生存的基因和表型在种群中的频率将会增加,
而在弱化环境的选择压力下,劣势的基因或表型将被淘汰。
这就
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总的来说,在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中,环境和遗传都起到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选择和适应则是生物进化的关键。
以上是七
年级下生物第三章的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知识点(一)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知识点整理及详解1. 按需摄食是什么?•摄食:生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得食物并进行消化吸收的过程。
•按需摄食:生物根据自身需求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进行摄食。
2. 生物的营养需求•生物需要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
•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盐。
•有机物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无机盐主要包括钙、铁、铜等矿物质。
3. 生物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体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和肠道。
•消化腺体包括唾液腺、胃腺和肠腺等。
口腔消化•口腔中的牙齿能够咀嚼和磨碎食物,增加表面积便于消化酶的作用。
•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的酶能够分解淀粉。
胃的消化•胃分泌胃液,其中的胃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为肽段。
•胃液的酸性环境有利于杀死细菌和激活胃蛋白酶。
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部位。
•胰腺分泌胰液,其中的酶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肠道内壁有绒毛,增加表面积便于充分吸收。
4. 生物的排泄系统•排泄是生物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系统由肾脏、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调节体液的浓稠度以及排泄废物。
5. 补充水分的重要性•体液中水的含量与生物体内许多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补充水分能够保持水平衡、稳定体温、促进物质的运输和代谢等。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的相关知识点及详解。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摄食、消化和排泄过程,以及补充水分对生物的重要性。
希望这份整理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6. 生物的呼吸系统•呼吸是生物体利用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喉、气管和支气管。
鼻腔和喉的作用•鼻腔中的黏膜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
•鼻腔中的细毛能够将黏附在其中的杂质带出体外。
•喉管连接鼻腔和气管,是空气进入气管的通道。
气管和支气管的功能•气管是空气从喉进入肺部的管道。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题一、填空题1、呼吸系统是由和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和,其中__________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而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最主要的器官是。
2、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系统中的进入肺,肺泡的结构特点适于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肺泡外面缠绕丰富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是一层扁平的细胞。
3、胸腔底部是,它主要是由组织组成的。
4、外界的空气经过的处理后进入,在这里与进行气体交换。
5、吞咽食物时,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6、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的常用方法是。
7、探究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测量来进行。
8、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二、选择题1、为了保证教室内的空气清洁新鲜,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B绿化周围的环境C 勤打扫教室及环境D关闭门窗防止灰尘进入2、当我们呼气时,肋间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A 收缩舒张B 舒张收缩C 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3、从生物学角度讲,随地叶痰的害处主要是()A 痰中有尘土B 痰中有黏液C 痰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D 行为不文明4、在以下几种职业的人群中,较易得呼吸道疾病的是()1 / 6A 司机B 售货员C 园林工人D 油漆工5、下列结构是食物和空气共同经过的是()A 口腔B 咽C 胃D 食道6、既是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发声器官的是()A 鼻B 咽C 肺D 喉6、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A 人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 人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C 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D 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增加了7、人体内主要的呼吸肌是()A 肋间肌和腹肌B 肋间肌和胸肌C 肋间肌和膈肌D 胸肌和膈肌8、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 清洁空气C 吸入氧气D 呼出二氧化碳9、氧气进入体内最终要到达()A 血液B 肺部C 心脏D 组织细胞10、某同学在平静状态下的胸围79 cm,尽力吸气时的胸围是83 cm,尽力呼气时胸围是76 cm,他的胸围差是()A.3 cmB.4 cmC.7 cmD.5 cm11、下列关于平静状态下呼吸过程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B.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C.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12、痰形成的部位是()A 鼻腔黏膜B 喉腔侧壁C 气管和支气管D 食道黏膜2 / 613、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A 鼻腔前部生有鼻毛B 鼻黏膜能分泌黏液C 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 前三项都对14、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职业病是()A 肺炎B 哮喘C 尘肺D 气管炎15.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A.构成细胞B.到组织细胞处交换二氧化碳C.到血液处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D.到组织细胞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6.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A. 有“C”型的软骨支架B. 肌肉较松弛C. 气管壁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拉17.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氧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A. 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B. 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C. 喷空气清新剂D. 打开门窗,通风透气18.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A.灭菌B.温暖空气C.湿润空气D. 过滤空气19.平常所说的痰来自()A.鼻B.咽C.喉D. 气管、支气管20.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A.③⑤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④⑤21.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3 / 6()A.不挺胸不屏气B.挺胸不屏气C.挺胸屏气D.不挺胸屏气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呼吸道肺呼吸道肺呼吸道肺肺2、薄毛细血管上皮3、膈肌肉4、呼吸道肺血液5、会厌软骨6、五点取样法7、胸围差8、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植树造林二、选择题1、为了保证教室内的空气清洁新鲜,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D )A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B绿化周围的环境C 勤打扫教室及环境D关闭门窗防止灰尘进入2、当我们呼气时,肋间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 D )A 收缩舒张B 舒张收缩C 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3、从生物学角度讲,随地叶痰的害处主要是( C )A 痰中有尘土B 痰中有黏液C 痰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D 行为不文明4、在以下几种职业的人群中,较易得呼吸道疾病的是( D )A 司机B 售货员C 园林工人D 油漆工5、下列结构是食物和空气共同经过的是( B )A 口腔B 咽C 胃D 食道6、既是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发声器官的是( D )A 鼻B 咽C 肺D 喉6、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 C )4 / 6A 人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 人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C 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D 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增加了7、人体内主要的呼吸肌是( C )A 肋间肌和腹肌B 肋间肌和胸肌C 肋间肌和膈肌D 胸肌和膈肌8、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A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 清洁空气C 吸入氧气D 呼出二氧化碳9、氧气进入体内最终要到达( D )A 血液B 肺部C 心脏D 组织细胞10、某同学在平静状态下的胸围79 cm,尽力吸气时的胸围是83 cm,尽力呼气时胸围是76 cm,他的胸围差是( C )A.3 cmB.4 cmC.7 cmD.5 cm11、下列关于平静状态下呼吸过程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B.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C.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12、痰形成的部位是( C )A 鼻腔黏膜B 喉腔侧壁C 气管和支气管D 食道黏膜13、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 D )A 鼻腔前部生有鼻毛B 鼻黏膜能分泌黏液C 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 前三项都对14、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职业病是( C )A 肺炎B 哮喘C 尘肺D 气管炎15.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D )5 / 6A.构成细胞B.到组织细胞处交换二氧化碳C.到血液处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D.到组织细胞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6.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 A )A. 有“C”型的软骨支架B. 肌肉较松弛C. 气管壁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拉17.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氧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D )A. 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B. 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C. 喷空气清新剂D. 打开门窗,通风透气18.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 D )A.灭菌B.温暖空气C.湿润空气D. 过滤空气19.平常所说的痰来自( D )A.鼻B.咽C.喉D. 气管、支气管20.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 C )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A.③⑤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④⑤21.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 A )A.不挺胸不屏气B.挺胸不屏气C.挺胸屏气D.不挺胸屏气6 / 6。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知识点一、分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 分数的定义:分数是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组成的数,表示为 a/b,其中 a 为分子,b 为分母。
2. 分数的值:分子 a 除以分母 b 的结果,即a ÷ b。
3. 真分数与假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
4. 带分数: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形式为 n + a/b,其中 n 为整数,a/b 为真分数。
5. 等值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称为等值分数,例如 1/2 和 2/4。
二、分数的运算1. 分数的加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如 1/4 + 2/4 = 3/4。
- 异分母分数相加:先找到公共分母,再将分子按比例调整,最后相加,如 1/2 + 1/3 = 5/6。
2. 分数的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如 3/4 - 1/4 = 2/4 = 1/2。
- 异分母分数相减:先找到公共分母,再将分子按比例调整,最后相减,如 5/6 - 1/3 = 5/6 - 2/6 = 3/6 = 1/2。
3. 分数的乘法:- 分数乘以整数:分子乘以整数,分母不变,如2/3 × 4 = 8/3。
- 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如1/2 × 2/3 = 1 × 2÷ 2 ÷ 3 = 2/6 = 1/3。
4. 分数的除法:- 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分子除以整数,如3/4 ÷ 2 = 3 ÷ 2 ÷ 4 = 3/8。
- 分数除以分数:将除数倒置,变为乘法运算,如2/3 ÷ 3/4 =2/3 × 4/3 = 8/9。
三、分数的简化与复杂化1. 简化分数: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得到最简分数。
2. 复杂化分数: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非零整数,得到等值的复杂分数。
小结与复习第27教案教学目标:1、系统掌握本章有关概念、定理以及在解题中的应用。
2、掌握利用直尺和圆规或其他作图工具画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的方法,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短,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3、学会初步的几何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作图和推理教学难点:概念的掌握、作图的方法和推理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一、基本概念复习1、线段、线段的大小比较、直线、射线。
2、角、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分类、角的度量、补角与余角、对顶角。
3、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重合两直线相交――对顶角(2)相交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概念(3)平行性质与判定与平移的关系垂线及其性质垂线段最短4、平面上直线间的度量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二、基本方法复习1、利用圆规和直尺或其他工具画线段、角、平行线、垂线2、利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短、利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3、图形的平移:把一个图形的所有点向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4、画线段的和、差,角的和、差。
画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
三、做一做1、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对每一种情形画出图形。
2、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几种?(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传递性)(6)都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举出日常生活中利用“垂线段最短”的例子。
(测量跳远的成绩、在地面上测量三角形地形的一边上的高、测量楼上到地面的距离等。
)四、范例分析1、在同一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上有6个点,问表示不同的线段有多少条?10个点呢?n 个点呢?2、在同一平面内,从一个顶点引出了5条射线,问图形中组成了多少个角?10条射线呢?n条射线呢?3、如图已知AB∥CD,BE∥AD,∠DCE=78°求∠A、∠B、∠D的度数。
《人体的呼吸》复习课教案授课年段七年级授课时间课题章节《人体的呼吸》复习课教时1课时主讲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呼吸系统的组成(2)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概述胸廓的变化与人体吸气和呼气之间的关系。
(4)掌握肺泡的结构及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5)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演示模型道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视频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知识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人工呼吸救助知识,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1.概述胸廓的变化与人体吸气和呼气之间的关系。
2.掌握肺泡的结构及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教学难点1.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2.掌握肺泡的结构及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肺泡和血液气体扩散模型图,澄清的石灰水,呼吸运动模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邀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小实验:准备两根试管,装入10毫升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第一根试管让学生往里吹气,另一位同学将空气注入注射器,再将注射器里的空气注入第二根试管,发现第一根试管变浑浊,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的气体有明显的不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多。
二氧化碳的产生与什么结构有关呢?我们这节课来复习人体呼吸。
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所以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多于吸入的空气。
师生互动,用一个小实验自然得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复习。
在复习知识点前,老师布置了三道选择题,看下大家前期掌握情况。
1.人的鼻不具有的功能是( )A.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B.气体交换的场所C.温暖、湿润、清洁进入肺的空气通过学生得分率来进行针对性讲解,使学生能对呼吸系二、呼吸系统的组成D.感受气味的刺激2.吃饭时大声说笑,食物易进入气管,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 )A.咽B.气管软骨C.会厌软骨D.喉3.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肺部气体交换和呼吸运动模拟示意图。
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复习学案
班别:姓名:学号:
一、知识点:
1、百万分之一:对较小数据的感受,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数及
单位的换算。
如:200千米的百万分之一是米,1微米= 米,1纳米= 米4纳米= 微米= 毫米= 厘米= 米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0.00000368=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一般地,通过测量的结果都是近似的。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边第个
不是的数字起,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如:0.03296精确到万分位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3、世界新生儿图:
会从给出的信息图中得到有用信息;会画生动形象的统计图。
二、巩固练习:
(一)填空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是精确值的有()个
(1)在9·11恐怖事件中,估计有5000人死亡;
(2)某细胞的直径为百万分之一米;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万km2
(4)我家有3口人
(5)一(1)班有53人
(A)1 (B)2 (C)3 (D)4
2、下列各组数据中,()是精确的。
(A)小明的身高是183.5米(B)小明家买了100斤大米
(C)小明买笔花了4.8元(D)小明的体重是70千克
3、某学生测量长度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单位是厘米
现测量一物品的结果为6.7cm ,那么位是精确值,
位是估计值。
4、1纳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那么一根头发丝的
半径为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5、一只蚂蚁的重量约为0.0002㎏,用科学计数法记为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3.02×10-8,其原数为
6、小东买了12.65kg苹果,精确到0.1kg,则所买苹果约为kg
7、数0.8050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8、数4.8×105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9、数5.31万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10、一箱雪梨的质量为20.95㎏,按下面的要求分别取值:
(1)精确到10㎏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2)精确到1㎏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3)精确到0.1㎏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11、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2756300人,若精确到万位是人
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米,
12、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李鹏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997年
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92500000t,按要求填空:
(1)精确到百万位是(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2)精确到亿位是(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13、数0.000125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记为
14、北冰洋的面积是1475.0万平方千米,精确到()位,
有()个有效数字
(A)十分位,四(B)十分位,五(C)千位,四(D)千位,五
(二)解答题
1、举例说明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有效数字?
2、、如图,(1)写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当a=3,b=2时,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 =3.1415,保留3个有效数字,单位:cm)
3
其中:w≤50时,空气质量为优;50<w≤100时,空气质量为良;
100<w≤150时,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
(1)将上面的数据制成形象生动的统计图;
(2)如果要利用面积分别表示空气质量的优、良及轻微污染,那么这三类空气质量的面积之比为多少?
(3)估计该城市一年(以365天计)中有多少天空气质量达到良以上;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你能说出几种保护环境的好方法吗?
3、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可以粗略地看成是一个长方体,撒哈拉沙漠的长度大约是5149900米,沙层的深度大约是3.66米已知撒哈拉沙漠的沙的体积约为33345立方千米
(1)算算看,沙漠中的沙的体积有多少立方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2)撒哈拉沙漠的宽度是多少米?
(3)如果一粒沙子体积大约为0.0368立方毫米,那么撒哈拉沙漠中有多少粒沙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其中a保留到0.01)。